CN100368267C -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8267C CN100368267C CNB2004100778940A CN200410077894A CN100368267C CN 100368267 C CN100368267 C CN 100368267C CN B2004100778940 A CNB2004100778940 A CN B2004100778940A CN 200410077894 A CN200410077894 A CN 200410077894A CN 100368267 C CN100368267 C CN 10036826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identification chip
- identification
- antenna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811 non-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中包括:一盖体;一识别芯片,设置于盖体之内,该识别芯片上具有一讯号发射部,可产生用以供识别产品信息的;其中:识别芯片的讯号发射部与盖体达成讯号上的连接,且以盖体作为天线,使识别芯片的辨识讯号可经由盖体发射出去;及一拆卸破坏装置,与识别芯片连接,且可于该盖体被开启时,使该识别芯片受到破坏;藉由以上元件的组合,可藉由该天线提供识别芯片发射供作为辨识产品信息的信息,并且藉由拆卸破坏装置保护该识别芯片,使其不至于被拆卸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盖,特别是指一种采用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背景技术
一般酒类产品、化妆品或饮料等高价液态的商品为防止伪造仿冒,或是避免在商品运送过程中被开启盗用,通常会在容器的封盖上设置一些防伪及防盗的措施。公知的防盗瓶盖的防伪及防盗技术主要如下:
1.防盗环设计:于包装瓶盖的底缘设置一防盗环,防盗环与瓶盖之间的连接部位设计成在瓶盖开启时会被破坏的构造,因此可藉由防盗环是否被破坏而辨别容器封盖是否有被开启,藉以辨识容器内的产品是否有被盗用,并且可以避免使用过的容器及封盖被重复回收使用。
2.隐型标识符:于包装容器盖上印制上特殊的隐形字样或图案,该隐形字样在紫外线照射下,盖侧上缘圆环处会显现隐形字样,藉以辨别包装容器是否为伪造。
3.盖侧凸字:盖侧360度字磨光处理及特殊字样设计,瓶盖外表呈现立体图案,其作用同样可以辨别包装容器是否为伪造。
上述的公知防盗及防伪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视觉辨识和破坏性包装的方式,提供消费者辨识产品的真伪,并防止产品包装被开启或是重复回收使用。然而该种防伪瓶盖的设计必须以视觉辨别方式辨识,仅具有简单的辨识真伪功能,而无法提供商品的详细信息,而且必须每件产品逐一检查,并无法快速全面应付快速大量物流信息处理的需求。
另一种公知的商品防伪技术,是采用条形码卷标的方式,利用条形码提供较为详细的商品信息。然而条形码必须使用条形码读取器方能够读取,而且条形码记录字段有限,能够记录的商品信息有限,若要查询详细商品信息尚必须利用条形码所记录的序号上网查询,而无法快速取得商品的详细信息。而且公知的商品条形码是光学读取,必须逐一扫描才能够读取商品信息,因此同样无法适用于物流业大量快速处理的需求。
为了因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潮流所需,业界开始推动能够自动化处理,且能够于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产品辨识信息的技术,其中代表性技术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主要包括三大部份:标识芯片(Tag)、天线(Antenna)、读取器(Reader)三大部份。其中标识芯片(Tag)进入读取器的磁场区域后,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储存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是主动地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读取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中央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相关的处理。
由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采用非接触感应式的讯号读取方式,而且可以于大区域范围内读取产品讯号,并结合中央处理系统快速处理能力,因此可以快速且自动化地识别产品信息,而能够应用于大量物流的处理用途,因此使得美国WAL-MART等大型量贩业者及大型物流服务业者开始积极推动RFID的技术。此外,为了加强航空、海运货运的安全性,航空货运及海运通关也开始引进RFID技术,用以加快货品通关速度,并帮助确认通关货品的安全性。
目前RFID的技术尚处于应用导入阶段,市面上已有部份产品包装开始应用RFID的技术,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如美国专利6226619号案中,是于包装瓶盖上设置一识别芯片与天线元件,且其识别芯片具有只可读取一次的自行破坏功能,使得识别芯片只能够被读取系统读取一次,便会自行破坏芯片,使其无法被重复读取。
然而该种公知的具有RFID的包装容器瓶盖其芯片的天线面积有限,因此使其读取角度范围受到限制,而且其识别芯片并无物理性破坏的防止措施,无法防止芯片及容器盖被拆卸后装置于仿冒品上,因此无法达到完全的防伪功能。由此可知公知的具有RFID的包装容器瓶盖在使用上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藉由无线射频辨识技术,达到防伪及防盗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主要技术手段在于将一个产品识别芯片设置于一包装容器的盖子内部,盖子本体为识别芯片的天线,而且于产品识别芯片具有机械式的拆卸破坏功能,因此在容器盖被开启时,储存芯片便会失去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包含有:一盖体,该盖体至少有一部份以导电材质制成,而形成一可供作为收发讯号的天线;以及一识别芯片,设置于该盖体的内部,其可储存产品识别信息,并可产生一用以供识别该产品信息的射频讯号;而该识别芯片藉由多个连接部与该盖体达成电连接,且以该盖体作为发射前述的射频讯号的天线;一拆卸破坏装置,可于该盖体被开启时,产生物理性破坏使该识别芯片失去发射讯号能力;通过以上元件的组合,而可使得该识别芯片利用该天线发射产品信息,并且藉由拆卸破坏装置保护该识别芯片,使其不至于被拆卸重复使用。
藉由本发明的技术手段,由于盖子本体的全部面积皆为天线,因此使得识别芯片的感应面积广泛,且无方向性的限制,因此更加地加强了识别芯片感应的敏感性。同时产品识别芯片具有破坏装置,可以在盖子开启时受到破坏而失去效用,因此可有效避免被重复利用,而增进其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容器 10、盖体 10A、盖体 11A、天线部
20、识别芯片 21、讯号发射部 22、连接部 30、拆卸破坏装置
31、拆卸环 32、连接部 33、塞体 34、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兹以具体实施例,并配合相关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中主要包括:一盖体10,可密封于一容器1的开口位置;及一识别芯片20,以贴附或隐藏的方式装置于该盖体10的内部,并且于芯片内部可储存产品信息,其具有一讯号发射部21,该讯号发射部21与盖体10间藉由若干连接部22连接,而使得讯号发射部21与盖体10之间达成电子性的连接,而能够以该盖体10作为收发讯号的天线,而能够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发射出一用以供识别产品信息的射频讯号,供RFID系统的读取器(Reader)读取商品的信息;及一拆卸破坏装置30,可于该盖体10被从容器1的开口打开时,产生破坏作用,使得识别芯片20的发射信息的功能被破坏,而失去作用,以防止本发明的包装容器盖被拆卸或是重复使用。
前述识别芯片20的构造及技术与公知的RFID系统的识别芯片类似,因此本文不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不同于公知的RFID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盖体10本身兼具有识别芯片20的收发讯号天线的功用,因此使得识别芯片20的收发讯号的天线的面积可以遍布整个盖体10,而加强了识别芯片20收发讯号的强度及敏感性,因此使得搭配本发明技术手段使用的RFID系统的识别器能够在更广大的区域范围内读取到产品的信息,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处理大量产品信息的能力。同时更减低了产品信息读取失误的情形发生。
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盖体10以铜、铝等导电材质制成,因此盖体10本身便具有天线的功能。该识别芯片20的讯号发射装置与该盖体10之间相互连接,因此使得该识别芯片20的信息可以经由该盖体10发射。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则在于该盖体10上设置有一拆卸破坏装置30,用以防止本发明的包装容器盖被开启或拆卸。第一实施例中,拆卸破坏装置30为一个与盖体10分离的拆卸环31,其与盖体10之间仅有若干连接部32连接,且在盖体10被开启时,连接部32会断裂,而使得拆卸环31会与盖体10分离。前述识别芯片20最少有一部份与该拆卸环31连接,因此当盖体10被开启时,识别芯片20二端分别受到拆卸破坏环31与盖体10拉扯,因此使得识别芯片20本身被破坏,或者是识别芯片20与盖体10之间的连接部22受到拉扯断裂。
藉由该拆卸破坏装置30,可以使得识别芯片20在盖体10被开启时受到破坏,而失去发射讯号的能力,因此可以轻易地藉由读取系统(reader)分辨出包装容器盖是否被开启过,也能够避免本发明的包装容器盖被回收重复使用。
本发明尚有多种变化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使用的盖体10A可采用非导电的塑料或其它材质制成,另于盖体10A的大部分面积包覆有一天线部11A,该天线部11A以导电材质制成,且该识别芯片20的发射部21与该天线部11A之间以若干连接部22连接在一起,而达成电子性的连接。前述天线部11A可以金属薄片制成,亦可以利用印刷方式将导电材料印刷在盖体10A表面的方式制成。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其天线部11A的面积接近整个盖体10A的面积,因此使得识别芯片20的收发讯号的天线面积与第一实施例接近。然而由于该盖体10A可以采用非导电材质制成,因此可以应用在塑料包装容器的封口瓶盖,因此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此外,针对上述拆卸破坏装置30尚有多种变化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中使用的拆卸破坏装置30为一个与盖体10分离的塞体33,该塞体33密封于容器1的开口处,且在盖体10拆卸时,会与盖体10分离。前述识别芯片20最少有一部份固定在该塞体33上,且藉由连接部22与盖体10或是天线部连接,因此当盖体10拆卸时,该识别芯片20或是芯片与盖体10的连接部22会受到拉扯断裂,而使得识别芯片20失去发射讯号的功能。
另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为拆卸破坏装置30的另一变化构造,其中使用的拆卸破坏装置30为一个与盖体10分离的塞体34,该塞体34与盖体10可在盖体10被拆卸时相互分离。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该识别芯片20装置在盖体10的内侧面,而识别芯片20的连接部22至少有一部份与该塞体34连接,因此在盖体10被开启时,连接部22可被破坏,使得识别芯片20与盖体10间的连接被破坏,而无法继续发射讯号。
藉由本发明技术手段,可以藉由RFID的技术,提供RFID中央处理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辨识大量的产品信息,而达到滴水不漏的防伪辨识效果。此外,由于盖体10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感应天线作用面积,所以使得读取系统能够更灵敏且正确地读取产品信息,再加上拆卸破坏装置30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识别芯片被重复回收利用,而达到确实的防伪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Claims (6)
1.一种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盖体,该盖体至少有一部份以导电材质制成,而形成一可供作为收发讯号的天线;以及
一识别芯片,设置于该盖体的内部,其可储存产品识别信息,并可产生一用以供识别该产品信息的射频讯号;而该识别芯片藉由多个连接部与该盖体达成电连接,且以该盖体作为发射前述的射频讯号的天线;
一拆卸破坏装置,可于该盖体被开启时,产生物理性破坏使该识别芯片失去发射讯号能力;
通过以上元件的组合,而使得该识别芯片可利用该天线发射产品信息,并且藉由拆卸破坏装置保护该识别芯片,使其不至于被拆卸重复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表面设置的导电材质制成的天线部分,是依据天线构型进行设计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以非导电材质制成,且于该盖体表面设置一利用导电材质制成的天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拆卸破坏装置为一可与该盖体分离的拆卸环,该识别芯片至少一部份与该拆卸环连接,而使得盖体被开启时,识别芯片受到破坏,或是使得该识别芯片与该盖体连接的连接部受到破坏,而使得该识别芯片失去发射讯号能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拆卸破坏装置为一可与该盖体分离的塞体,该识别芯片至少一部份与该塞体连接,而使得盖体被开启时,识别芯片受到破坏,或是使得该识别芯片与该盖体连接的连接部受到破坏,而使得该识别芯片失去发射讯号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拆卸破坏装置为一可与该盖体分离的塞体,该识别芯片具有与该盖体连接的连接部,且该连接部至少一部份与该塞体连接,而使得盖体被开启时,该连接部受到破坏,而使该识别芯片失去发射讯号能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778940A CN100368267C (zh) | 2004-09-16 | 2004-09-16 |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778940A CN100368267C (zh) | 2004-09-16 | 2004-09-16 |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9114A CN1749114A (zh) | 2006-03-22 |
CN100368267C true CN100368267C (zh) | 2008-02-13 |
Family
ID=3660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7789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267C (zh) | 2004-09-16 | 2004-09-16 |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826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2734A (zh) * | 2011-07-06 | 2013-01-09 | 众睿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 |
CN105173369B (zh) * | 2015-07-30 | 2017-06-23 | 熊贤浪 | 智能防伪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88141Y (zh) * | 1999-09-20 | 2000-07-19 | 深圳市清华茂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瓶盖型电子防伪装置 |
CN2571691Y (zh) * | 2002-07-23 | 2003-09-10 | 陈捷力 | Ic智能防伪瓶盖 |
-
2004
- 2004-09-16 CN CNB2004100778940A patent/CN10036826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88141Y (zh) * | 1999-09-20 | 2000-07-19 | 深圳市清华茂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瓶盖型电子防伪装置 |
CN2571691Y (zh) * | 2002-07-23 | 2003-09-10 | 陈捷力 | Ic智能防伪瓶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9114A (zh) | 2006-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76796B2 (en) | Anti-counterfeit sealing cap with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 |
EP1756759B1 (en) | Item carrying at least two data storage elements | |
Roberts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
EP1857374B1 (en) | Bottle cap and bottle | |
EP3348490B1 (en) | Sticker having ic tag,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 |
US11943330B2 (en) | Light-triggered transponder | |
US20090212954A1 (en) | Beverage container authenticity and provenance devices and methods | |
CN101946270A (zh) | 用于容器的射频密封装置 | |
GB2521857A (en) | UHF RFID tag for bottles wines spirits has radio tamper evident means | |
US20220085992A1 (en)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icrotransponders | |
CN1982165A (zh) |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酒类防伪系统及方法 | |
US20150186689A1 (en) | RFID Tag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 RFID Tag | |
CN100368267C (zh) | 具有防伪辨识功能的包装容器盖 | |
US20150076235A1 (en) | Chipless nanotube electromagne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uthorization, and brand protection | |
CN206857316U (zh) | 一种盖体 | |
EP3475180B1 (en) | Smart capsules | |
KR20090010556U (ko) | 위조 방지용 포장 구조 | |
CN108764434A (zh) | 采用识别码的防伪标签 | |
WO2024052263A1 (en) | Electronic hard tag for application on a product and product comprising the electronic hard tag | |
CN202003379U (zh) | 一种拆封后改变信息的rfid防伪封口装置 | |
CN102592162A (zh) | 拆封后改变信息的rfid防伪封口方法和装置 | |
Das | Chip versus chipless for RFID applications | |
CN110738298A (zh) | 一种化妆品塑料包装防伪装置及防伪系统 | |
CN201007827Y (zh) | 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标签 | |
TWM406587U (en) | Anti-counterfeiting packaging container and its RFID tag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