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7102C -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7102C CN100367102C CNB2006100073741A CN200610007374A CN100367102C CN 100367102 C CN100367102 C CN 100367102C CN B2006100073741 A CNB2006100073741 A CN B2006100073741A CN 200610007374 A CN200610007374 A CN 200610007374A CN 100367102 C CN100367102 C CN 10036710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display panel
- crystal display
- electrode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9719 polyimid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GLPBDUCMAPZCE-UHFFFAOYSA-N Trioxo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O=[Cr](=O)=O WGLPBDUCMAPZ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23 chrom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其中,彩色滤光装置包括一基板、一彩色滤光数组、一共享电极、多条电极线以及一绝缘层。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基板上,此彩色滤光数组具有一黑矩阵层与一彩色滤光膜层。共享电极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上方。电极线配置于共享电极的上方。绝缘层配置于共享电极与电极线之间,以使电极线与共享电极电性绝缘。据此,能解决公知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信号电极施加高电压时会导致数据线信号延迟以及驱动电路负载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答时间较短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根据所使用的液晶种类、驱动方式与光源配置位置等的不同而区分成许多种类。其中,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器(optically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OCB LCD)具有极快的应答(response)速度,可提供计算机于播放动画或电影等快速变化的连续画面时,更加流畅的画面表现,非常适合于高阶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但是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器必须让全部液晶分子经由展曲态(splay state)转换到弯曲态(bend state)后,才能进入待机状态,提供快速应答的工作表现。
图1A绘示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处于展曲态的示意图。图1B绘示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处于为弯曲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0中,液晶层11是配置于上基板12与下基板13之间。其中,上基板12与下基板13分别具有配向方向(rubbingdirection)互相平行的配向膜(alignment layer)(未绘示)。当液晶层11中的液晶分子未受到外加电场作用时,是以展曲态方式排列。而当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器欲进入待机状态时,必须施加垂直上基板12的电场于液晶分子上,以使全部液晶分子转变为弯曲态。公知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器中,像素若要正常驱动,需要数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这个转换过程,即在进入待机状态前,需要长时间暖机(warm up)。但是,这对于液晶显示器所应具备的随开即用的特性十分不利。因此,要让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器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快速转换(fast transition)是必须的。
为了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分子较快地从展曲态转换到弯曲态,一种公知技术利用施加较大电压的方式产生较强的电场,使液晶分子从展曲态快速转换至弯曲态。
图1C绘示公知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D绘示图1C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1C为图1D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C与图1D,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薄膜晶体管数组装置110、彩色滤光装置120以及配置于薄膜晶体管数组装置110与彩色滤光装置120间的液晶层130。
该薄膜晶体管数组装置110包括下基板111、多条扫描线112、多条数据线113、多个薄膜晶体管114、多个透明导电电极115(如铟锡氧化物电极(Indium Tin Oxide,ITO)等)、多条控制信号电极116以及配向膜层117。扫描线112与控制信号电极116皆配置于下基板111上。数据线113配置于控制信号电极116上方(在其它公知技术中,亦可将控制信号电极116配置于数据线113上方)。薄膜晶体管114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112及其中一条数据线113电性相连。透明导电电极115则分别与其中一薄膜晶体管114电性相连。配向膜层117覆盖透明导电电极115。
彩色滤光装置120包括上基板121、黑矩阵层122、彩色滤光膜层123、绝缘层124、共享电极125以及配向膜层126。其中,黑矩阵层122与彩色滤光膜层123皆配置于上基板121上。绝缘层124覆盖黑矩阵层122与彩色滤光膜层123。共享电极125配置于绝缘层124上。配向膜层126则配置于共享电极125上。
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00显示影像前,一高电压会施加于控制信号电极116,使得在控制信号电极116上方的液晶层130中,靠近数据线113两侧的部份液晶分子会从展曲态转换成弯曲态。当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分别施加于扫描线112与数据线113以使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00显示影像时,其余呈现展曲态的液晶分子会受到已转换为弯曲态之液晶分子的作用而快速地转换至弯曲态。换言之,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00将可表现出较快的应答速度。
然而,数据线113靠近一高电压施加于其上的控制信号电极116,使数据线113中的数据信号传递受到负载增加的影响,而产生信号延迟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透过该扫描线或数据线与该电极线件所形成的电场,其能加速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从展曲态转换到弯曲态的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能解决公知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信号电极施加高电压时会导致数据线信号延迟的问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能解决公知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存在高消耗功率的问题。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其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且该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像素单元皆配置于基板上。彩色滤光装置包括一基板、一彩色滤光数组、一共享电极、多条电极线以及一绝缘层。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基板上,且此彩色滤光数组具有一黑矩阵(BlackMatrix)层与一彩色滤光膜层。共享电极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上方。电极线配置于共享电极的上方。绝缘层配置于共享电极与电极线之间,以使电极线与共享电极电性绝缘。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扫描线与数据线对应于彩色滤光装置上的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相连,而像素电极则与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平坦层,且此平坦层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与共享电极之间。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电极线是配置于黑矩阵层的上方。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电极线的材质包括金属。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此配向膜层覆盖住共享电极与电极线。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电极线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源,该共享电极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二电压,而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黑矩阵层的材质包括金属或树脂。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其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且该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像素单元皆配置于基板上;彩色滤光装置包括一基板、一彩色滤光数组、一平坦层、多个电极图案以及多条电极线。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基板上,且此彩色滤光数组具有一黑矩阵层与一彩色滤光膜层。平坦层覆盖住彩色滤光数组。电极图案配置于平坦层上,且这些电极图案会电性连接至一共享电压。电极线配置于平坦层上,且这些电极线与共享电极电性绝缘。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扫描线与数据线系对应于彩色滤光装置上的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相连,而像素电极则与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电极图案与电极线的材质相同。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配置于平坦层上的电极图案与电极线之间具有一间隔,以使电极线与电极图案电性绝缘。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电极图案是对应配置于彩色滤光膜层的上方,且电极线是对应配置于黑矩阵层的上方。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此配向膜层覆盖住电极图案与电极线。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电极线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信号源,电极图案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而第一电压大于共享电压。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黑矩阵层的材质包括金属或树脂。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其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且该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像素单元皆配置于基板上;彩色滤光装置包括一基板、一彩色滤光数组、一绝缘层、一平坦层以及多个电极图案。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基板上,且此彩色滤光数组包括一黑矩阵层以及一彩色滤光膜层。黑矩阵层于基板上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且彩色滤光膜层是配置于这些像素区域中。绝缘层覆盖住黑矩阵层的表面。平坦层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与绝缘层上。电极图案分别配置于像素区域内的平坦层上,且这些电极图案会电性连接至一共享电压。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扫描线与数据线对应于彩色滤光装置上的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相连,而像素电极则与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黑矩阵层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源,电极图案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而第一电压大于共享电压。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电极图案是配置于彩色滤光膜层上方,且不会覆盖黑矩阵层。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此配向膜层覆盖平坦层与电极图案。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因电极线或具导电性质的黑矩阵层的设置,除了可呈现快速应答的工作表现之外,由于电极线或黑矩阵层距离扫描线及数据线较远,当高电压施加于电极线或黑矩阵层时,在扫描线或数据线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故液晶显示面板不会有信号延迟的问题,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也不会增大。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处于展曲态的示意图。
图1B绘示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处于为弯曲态的示意图。
图1C绘示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D绘示图1C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的俯视图。
图2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的俯视图。
图2C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电压信号的电压-时间关系图。
图2D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E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A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B绘示图3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00、500、700、900: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11、130:液晶层
12、121:上基板
13、111:下基板
110:薄膜晶体管数组装置
112、220:扫描线
113、230:数据线
114:薄膜晶体管
115:透明导电电极
116:控制信号电极
117、126、250、370、640、850:配向膜层
120、300、600、800:彩色滤光装置
122、322、812:黑矩阵层
123、324、814:彩色滤光膜层
124、350、820:绝缘层
125:共享电极
200:有源组件数组装置
210、310:基板
240:像素单元
242:有源组件
244:像素电极
320、810:彩色滤光数组
330:共享电极
340、630:电极线
360、610、830:平坦层
380:第一接点
390:第二接点
400: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
620、840:电极图案
812a:像素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2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2A中的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为图2B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一彩色滤光装置300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与彩色滤光装置300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
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包括一基板210、多条扫描线220、多条数据线230以及多个像素单元240。其中,扫描线220、数据线230以及像素单元240皆配置于基板210上。每一像素单元240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220及其中一条数据线230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240包括一有源组件242以及一像素电极244。有源组件242与对应的扫描线220及数据线230电性相连,而像素电极244则与有源组件242电性相连。
更详细而言,基板210可例如为一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是其它适当材料的基板。而该扫描线220则可例如为铝合金导线或是其它适当导体材料所形成的导线。数据线230可例如为铬金属导线、铝合金导线或是其它适当导体材料所形成的导线。有源组件242可例如为一薄膜晶体管或是其它具有三端子的开关组件(tri-polar switching device)。需注意的是,在图2A中的有源组件242绘示为一薄膜晶体管,但并非以此为限。像素电极244则可例如是一透明电极(transmissive electrode)、反射电极(reflectiveelectrode)或是半穿透半反射电极(transflective electrode),而像素电极244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金属或是其它透明或不透明的导电材料。
彩色滤光装置300包括一基板310、一彩色滤光数组320、一共享电极330、多条电极线340以及一绝缘层350。其中,彩色滤光数组320配置于基板310上,且此彩色滤光数组320具有一黑矩阵(Black Matrix)层322与一彩色滤光膜层324。共享电极330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320上方。电极线340配置于共享电极320的上方。绝缘层350配置于共享电极330与电极线340之间,以使电极线340与共享电极330电性绝缘。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扫描线220与数据线230系对应于彩色滤光装置300上的黑矩阵层322予以配置。承上述,基板310可例如为一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是其它适当材料的基板。黑矩阵层322的材质可例如为铬、氧化铬、金属、黑色树脂(resin)或其它适当材料。彩色滤光膜层324的材质可例如为树脂。共享电极330的材质可例如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或是其它透明的导电材料。电极线340的材质可例如为金属或其它适当材料。绝缘层350的材质则可例如为氮化硅、氮氧化硅或是其它适当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还包括一平坦层360,此平坦层360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320与共享电极330之间,而平坦层360的材质例如为有机绝缘材质或无机绝缘材质。此外,彩色滤光装置300还包括一配向膜层370,此配向膜层370覆盖住共享电极330与电极线340,而配向膜层370的材质可例如为聚乙醯热树脂(polyimide resin,PI)或其它适当材料。需特别说明者,是于本实施例中,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亦包括一配向膜层250,此配向膜层250配置于扫描线220与数据线230的上方并覆盖像素电极244。配向膜层250的材质例如与上述的配向膜层370相同,且此配向膜层250具有与配向膜层370相同或是平行的配向方向。
如图2A所示,电极线340是配置于黑矩阵层322的上方。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中,此电极线340的设计可以预先改变部分区域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具体而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未绘示出)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未绘示出)。电极线340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信号源,共享电极330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二电压V2,而第一电压V1大于第二电压V2。
图2C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电压信号的电压-时间关系图。请参照图2C,当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显示影像前,即在图2C中的时间T0到时间T1期间,电极线340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压V1,共享电极330是电性连接至一第二电压V2。在此期间中,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例如维持在10至30伏特间,像素电极244的电压Vpixel例如为零,而第一电压V1大于第二电压V2。换言之,一高电压(即第一电压V1)施加于电极线340上。在电极线340下方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中,靠近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上方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压V1的影响下会先转换成弯曲态。当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显示画面时,即在图2C中的时间T2之后,像素电极244的电压Vpixel不为零,第一电压V1维持大于Vpixel约10至30伏特第二电压V2降为略大于Vpixel的Vcom。如此,靠近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上方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压V1的影响下依然维持在弯曲态。当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分别施加于扫描线220与数据线230以驱动像素电极244上方的液晶分子。由于靠近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上方的液晶分子已是处于弯曲态,因此相较于全部液晶分子都处于展曲态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液晶分子会受到已转换为弯曲态的液晶分子的作用而较快速地转换成弯曲态。换言之,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在正常的显示驱动下可呈现快速应答的工作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电极线340是配置于彩色滤光装置300中,而扫描线220与数据线230是配置于在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中。当第一电压V1施加于电极线340时,在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中,由于数据线230中的数据信号传递所受到的负载影响较小,故不会有信号延迟的问题产生,此外,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也不会增大。
图2D绘示图2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D,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00中,电极线340例如是呈平行排列,而任两条电极线340之间例如配置有一像素。如图2D所示,这些电极线340皆彼此电性相连,且连接到数个第一接点380。第一接点380再借由银胶(未绘示)而电性连接至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的第一接垫(未绘示)。而第一接垫则经由走线(未绘示)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未绘示)的第一电压信号源。此外,共享电极330与多个第二接点390电性连接。而第二接点390是则经由银胶、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的第二接垫(未绘示)以及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的其它走线(未绘示)而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未绘示)的第二电压信号源。
需注意的是,电极线340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为图2D所绘示的形式,其亦可为图2E所绘示的方格状排列。而任两条电极线340之间并不限定只能配置一像素,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任两条电极线340之间也可配置多个像素。更进一步而言,若电极线340围成的每个方格中只配置有一像素,则电极线340的排列与黑矩阵层322相同。
第二实施例
图3A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图2B所绘示的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相同。请参照图3A,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一彩色滤光装置600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与彩色滤光装置600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
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以及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故不另为文赘述之。彩色滤光装置600包括一基板310、一彩色滤光数组320、一平坦层610、多个电极图案620以及多条电极线630。其中,基板310以及彩色滤光数组320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平坦层610覆盖住彩色滤光数组320。电极图案620配置于平坦层610上。电极线630配置于平坦层610上,且这些电极线630与电极图案620电性绝缘。此外,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未绘示出)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未绘示出)。电极线630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源,电极图案620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Vc,而第一电压大于该共享电压。
承上述,平坦层610及电极图案620的材质可例如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平坦层360及共享电极330的材质相同。电极线630的材质可例如与电极图案620相同。
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还包括一配向膜层640,此配向膜层640覆盖住电极图案620与电极线630,而配向膜层640的材质可例如与第一实施例的配向膜层250相同。又如图3A所示,配置于平坦层360上的电极图案620与电极线630之间具有一间隔,使电极线630与电极图案620电性绝缘。电极图案620是对应配置于彩色滤光膜层324的上方,且电极线630是对应配置于黑矩阵层322的上方。值得注意的是,电极线630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压V1,此第一电压V1大于共享电压Vc。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显示影像前,在电极线630下方的液晶层400中,靠近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上方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压V1的影响下转变为弯曲态。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显示影像时,其余液晶分子会受到已转换为弯曲态的液晶分子的作用而较快速地转换成弯曲态。如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在正常的显示驱动下可呈现快速应答的工作表现。
此外,施加第一电压V1的电极线630是配置于彩色滤光装置600中,由于数据线230中的数据信号传递所受到的负载影响较小,故在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不会有信号延迟的问题,且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亦不会增大。
图3B绘示图3A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B,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700中,彼此电性相连的电极线630皆连接到数个第一接点380。第一接点380再借由银胶(未绘示)、有源组件数组装置300的的第一接垫(未绘示)以及走线(未绘示)而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未绘示)的第一信号电压源。电极图案620与多个第二接点390电性连接,而第二接点390是则经由银胶(未绘示)、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的第二接垫(未绘示)以及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的其它走线(未绘示)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未绘示)的第二电压信号源。
第三实施例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所绘示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图2B所绘示的有源组件数组装置相同。请参照图4,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包括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一彩色滤光装置800以及位于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与彩色滤光装置800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
有源组件数组装置200以及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故不另为文赘述之。彩色滤光装置800包括一基板310、一彩色滤光数组810、一绝缘层820、一平坦层830以及多个电极图案840。其中,基板310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彩色滤光数组810配置于基板210上,此彩色滤光数组810包括一黑矩阵层812以及一彩色滤光膜层814。黑矩阵层812于基板210上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812a,而彩色滤光膜层814是配置于这些像素区域812a中。绝缘层820覆盖住黑矩阵层812的表面。平坦层830配置于彩色滤光数组810与绝缘层820上。电极图案840配置于这些像素区域812a内的平坦层830上。此外,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未绘示)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未绘示)。黑矩阵层812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源,电极图案840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Vc,而第一电压V1大于共享电压Vc。
承上述,彩色滤光膜层814、绝缘层820、平坦层830以及电极图案840的材质例如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滤光膜层324、绝缘层350、平坦层360以及共享电极330的材质相同。黑矩阵层812的材质例如为导电材质或是其它适当材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还包括一配向膜层850,此配向膜层850覆盖平坦层830与电极图案840,而配向膜层850的材质例如与第一实施例的配向膜层250的材质相同。此外,电极图案840是配置于彩色滤光膜层814上方,且不会覆盖黑矩阵层812。黑矩阵层812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压V1,且第一电压V1大于共享电压Vc。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显示影像前,在黑矩阵层812下方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400中,靠近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上方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压V1的影响下会转变为弯曲态。借由已转换为弯曲态的液晶分子的作用,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显示影像时,其余液晶分子会较快速地转换成弯曲态而使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呈现快速应答的工作表现。
此外,由于数据线230中的数据信号传递所受到的负载影响较小,故当第一电压V1施加于黑矩阵层812时,在扫描线220或数据线230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不会有信号延迟的问题,且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亦不会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900中,黑矩阵层812为可导电的材质,其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电极线340或是第二实施例的电极线630相同。而黑矩阵812的排列方式例如可相同于图2E中绘示的电极线340的方格状排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在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透过该扫描线或数据线与该电极线件所形成的电场,可加速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从展曲态转换到弯曲态的速度。
二、在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电极线或黑矩阵层距离扫描线及数据线较远,当高电压施加于电极线或黑矩阵层时,由于数据线中的数据信号传递所受到的负载影响较小,故在扫描线或数据线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不会有信号延迟的问题。
三、在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电极线或黑矩阵层距离扫描线及数据线较远,当高电压施加于电极线或黑矩阵层时,由于数据线230中的数据信号传递所受到的负载影响较小,故在扫描线或数据线中的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驱动芯片的消耗功率也不会增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等效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该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
其中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
一基板;
多条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个像素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且每一像素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之一以及所述数据线之一电性相连;
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该基板上,该彩色滤光数组具有一黑矩阵层与一彩色滤光膜层;
一共享电极,配置于该彩色滤光数组上方;
多条电极线,相对于至少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其中之一而配置于该共享电极的上方;以及
一绝缘层,配置于该共享电极与所述电极线之间,以使所述电极线与该共享电极电性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于该彩色滤光装置上的该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该有源组件与对应的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电性相连,而该像素电极则与该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平坦层,配置于该彩色滤光数组与该共享电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电极线是配置于该黑矩阵层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电极线的材质包括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覆盖住该共享电极与所述电极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所述电极线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信号源,该共享电极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该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该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二电压,而该第一电压大于该第二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黑矩阵层的材质至少包括金属及树脂的其中之一。
11.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该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
其中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
一基板;
多条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个像素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且每一像素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之一以及所述数据线之一电性相连;
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该基板上,该彩色滤光数组具有一黑矩阵层与一彩色滤光膜层;
一平坦层,系覆盖住该彩色滤光数组;
多个电极图案,配置于该平坦层上;以及
多条电极线,相对于至少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其中之一而配置于该平坦层上,且所述电极线与所述电极图案电性绝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于该彩色滤光装置上的该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该有源组件与对应的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电性相连,而该像素电极则与该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电极图案与所述电极线的材质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配置于该平坦层上的所述电极图案与所述电极线之间具有一间隔,以使所述电极线与该电极图案电性绝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电极图案是对应配置于该彩色滤光膜层的上方,且所述电极线是对应配置于该黑矩阵层的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覆盖住该电极图案与所述电极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所述电极线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信号源,该电极图案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该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该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而该第一电压大于该共享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黑矩阵层的材质至少包括金属及树脂的其中之一。
21.一种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一彩色滤光装置以及位于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与该彩色滤光装置之间的一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层,
其中该有源组件数组装置包括:
一基板;
多条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
多个像素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且每一像素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之一以及所述数据线之一电性相连;
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彩色滤光数组,配置于该基板上,该彩色滤光数组包括一黑矩阵层以及一彩色滤光膜层,其中该黑矩阵层系由导电材质所组成并于该基板上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且该彩色滤光膜层是配置于所述像素区域中;
一绝缘层,覆盖住该黑矩阵层的表面;
一平坦层,配置于该彩色滤光数组与该绝缘层上;以及
多个电极图案,配置于所述像素区域内的该平坦层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于该彩色滤光装置上的该黑矩阵层予以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相连,且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有源组件以及一像素电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该有源组件与对应的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电性相连,而该像素电极则与该有源组件电性相连。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电压信号源以及一第二电压信号源,且该黑矩阵层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信号源,该电极图案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信号源,其中该第一电压信号源提供一第一电压,该第二电压信号源提供一共享电压,而该第一电压大于该共享电压。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电极图案是配置于该彩色滤光膜层上方,且不会覆盖该黑矩阵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装置还包括一配向膜层,覆盖该平坦层与所述电极图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73741A CN100367102C (zh) | 2006-02-13 | 2006-02-13 |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73741A CN100367102C (zh) | 2006-02-13 | 2006-02-13 |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8256A CN1808256A (zh) | 2006-07-26 |
CN100367102C true CN100367102C (zh) | 2008-02-06 |
Family
ID=3684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73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102C (zh) | 2006-02-13 | 2006-02-13 |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710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1509B (zh) * | 2006-08-21 | 2010-07-21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01825820B (zh) * | 2009-03-03 | 2013-07-10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补偿双折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CN102540586A (zh) * | 2010-12-15 | 2012-07-04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844009B (zh) * | 2017-11-22 | 2021-01-29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89756A (ja) * | 2003-12-26 | 2005-07-14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5201961A (ja) * | 2004-01-13 | 2005-07-28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
US20050162594A1 (en) * | 2004-01-28 | 2005-07-28 |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20050185120A1 (en) * | 2004-02-19 | 2005-08-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693970A (zh) * | 2005-03-24 | 2005-11-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配向添加剂、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
-
2006
- 2006-02-13 CN CNB2006100073741A patent/CN10036710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89756A (ja) * | 2003-12-26 | 2005-07-14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5201961A (ja) * | 2004-01-13 | 2005-07-28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
US20050162594A1 (en) * | 2004-01-28 | 2005-07-28 |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20050185120A1 (en) * | 2004-02-19 | 2005-08-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693970A (zh) * | 2005-03-24 | 2005-11-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配向添加剂、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8256A (zh) | 2006-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00210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617458B2 (ja) | 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US20100109993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7426003B2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particular transition electrode | |
WO2005006068A1 (ja) | 表示装置 | |
KR101247680B1 (ko) | 전기영동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07171938A (ja) |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 | |
US20200074955A1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board and display panel | |
US20040114082A1 (en) | In-plane switching lcd with a redundancy structure for an opened common electrode and a high storage capacitance | |
WO2007129420A1 (ja) | 表示装置 | |
CN100367102C (zh) | 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3163699A (zh) | 用于非晶硅栅极驱动电路的电容器及液晶显示器 | |
US6490020B2 (en) | TFTLCD for recycling electrical power | |
JPH10260431A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
JP4708303B2 (ja) | Ocbモードの複屈折光学補償式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CN104733478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7480431B2 (en)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 |
CN101025528A (zh) | 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 |
JP690342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202044215A (zh) | 顯示裝置及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 | |
CN101169530A (zh) | 像素结构及应用此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 |
JP3427729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80292688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10099810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 |
JP2008185801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YOUDA PHOTO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GUANGHUI ELECTRONIC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of Taiw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U OPTRONICS Corp. Address before: Taoyuan County of Taiw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UANTA DISPLAY INCORPOR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