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7591C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7591C CN100347591C CNB2003101239242A CN200310123924A CN100347591C CN 100347591 C CN100347591 C CN 100347591C CN B2003101239242 A CNB2003101239242 A CN B2003101239242A CN 200310123924 A CN200310123924 A CN 200310123924A CN 100347591 C CN100347591 C CN 10034759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 optical material
- printing opacity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至少一透光部分、一显示器及一导光材料。透光部分设置于壳体的一表面,显示器用以提供透光部分所需的光线。导光材料具有一光接收端及一光输出端,光接收端邻近显示器,光输出端邻近透光部分,导光材料用以将显示器所提供的光线投射至透光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导光材料投射显示器所提供的光线至电子装置的透光部份。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幅射线等优点,使得显示面板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掌上型计算机、行动电话及联网机(webpad)等电子装置中。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有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助背光模块所提供的光线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且背光模块又包括有冷阴极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等可以提供光线的光源。相反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并不需要额外地加装背光模块。
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一显示器、一操作接口及一壳体,操作接口例如是键盘(keyboard)或按钮(button),显示器设置于壳体,操作接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上。此外,当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盖体及一枢轴时,盖体系以枢轴与壳体枢接,使得盖体以其正面面向壳体的正面的方式开合于壳体上。其中,显示器系设置于盖体,操作接口系设置于壳体的正面上。
为了增加键盘或按钮的醒目程度,有些业者会在键盘或按钮上涂布一荧光漆,使得键盘或按钮上的字体在外来光线的照明下更加醒目。然而,具有荧光漆的键盘或按钮在壳体的回收使用上必定产生环保问题。
另外,有些业者更在壳体内额外地设置一光源,如发光二极管,以照明键盘或按钮,使得键盘或按钮的键面在内部光线的照明下更加醒目。然而,设置发光二极管于壳体内的设计,势必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成本和电子装置所需要消耗的电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以导光材料投射显示器所提供的光线至键盘或按钮的设计,可以让按键或按钮更显亮,不仅避免产生因涂布荧光漆于键盘或按钮上所造成的环保问题,更可防止电子装置因额外加装光源而需要更高的电量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至少一透光部份、一显示器及一导光材料。透光部份系设置于壳体的一表面,显示器用以提供透光部份所需的光线。导光材料具有一光接收端及一光输出端,光接收端邻近显示器,光输出端邻近透光部份,导光材料用以将显示器所提供的光线投射至透光部份。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图1B绘示乃本发明以第一导光材料、第二导光材料及转接头构成图1A的导光材料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图3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图4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图5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5B绘示乃本发明以第一导光材料、第二导光材料及转接头构成图5A的导光材料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7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8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A,电子装置10至少包括一壳体11、一导光材料12、一显示器18及一键盘15,键盘15的按键的键面具有一透光部份16。显示器18系设置于壳体11,显示器18更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14及冷阴极管13,且液晶显示面板14及键盘15系都设置于壳体11的一表面上。其中,显示器18内的冷阴极管13(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也可用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取代。
导光材料12系设置于壳体11内,并具有一光接收端12a及一光输出端12b。光接收端12a系靠近显示器18,例如光接收端12a位于显示器18的冷阴极管13附近,光接收端12a将冷阴极管13所发出的部分光馈集于导光材料12中。光输出端12b系位于键盘15的下方,即透光部份16的下方,光输出端12b将导光材料12所导引的光线投射至透光部份16。此外,电子装置10更包括一扩散板17,扩散板17系设置壳体11内,并位于透光部份16及光输出端12b之间。扩散板17用以均匀分布光输出端12b所射出的光线于透光部份16中,让键盘15的按键的键面更加醒目。
如图1B所示,导光材料12更可包括一第一导光材料12c、一第二导光材料12d及一转接头19,第一导光材料12c的一端为光接收端12a,第一导光材料12c的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12e。第二导光材料12d的一端为光输出端12b,第二导光材料12d的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12f。转接头19位于图1A的壳体11内,用以导旋光性连接第一连接端12e及第二连接端12f。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与实施例一的电子装置10的不同处在于导光材料12所导引的光线来自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24所发出的光线,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2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24系设置于壳体11,且光接收端12a系靠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24,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24可以提供透光部份16所需的光线。为了增加光接收端12a所接收的光线强度,本实施例更可设置一集光装置21于壳体11内。让集光装置21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24及光接收端12a之间,集光装置21用以聚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24所提供的光线给导光材料12。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与实施例一的电子装置10的不同处在于扩散板36及反射板37,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3中,扩散板36及反射板37系都设置壳体11内,并位于键盘15的下方,即透光部份16的下方。光输出端12b系设置于扩散板36的侧面,扩散板36用以均匀分布光输出端12b所射出的光线。反射板37系设置于扩散板36的底面,反射板37用以反射扩散板36所导引的光线至透光部份16。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与实施例三的电子装置30的不同处在于导光材料12所导引的光线来自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所发出的光线,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4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系设置于壳体11中,且光接收端12a系靠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可以提供透光部份16所需的光线。为了增加光接收端12a所接收的光线强度,本实施例更可设置一集光装置41于壳体11内。集光装置41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及光接收端12a之间,集光装置41用以聚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44的光线给导光材料12。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5A,电子装置50至少包括一壳体51、一盖体58、一枢轴59、一导光材料52、一显示器61及一键盘55,键盘55的按键的键面形成一透光部份56。壳体51具有一壳体表面51a、盖体58具有一盖体表面58a,盖体58的一侧系以枢轴59与壳体51的一侧枢接,使得盖体58以盖体表面58a面向壳体表面51a的方式开合于壳体51上。显示器61系设置于盖体58,显示器61更包括一冷阴极管53及一液晶显示面板54。液晶显示面板54系依壳体表面58a设置,冷阴极管53系设置于盖体58内,用以提供光线给液晶显示面板54及透光部份56。
键盘55系设置于壳体表面51a上,导光材料52系以通过枢轴59的方式设置于壳体51及盖体58内,导光材料52具有一光接收端52a及一光输出端52b。光接收端52a系靠近冷阴极管53,光接收端52a用以馈收冷阴极管53的部分光于导光材料52中。光输出端52b系位于壳体51内,并位键盘55的下方,即透光部份56的下方,光输出端52b用以将导光材料52所导引的光线投射至透光部份56。此外,电子装置50更包括一扩散板57,扩散板57系设置壳体51内,并位于透光部份56及光输出端52b之间。扩散板57系用以均匀分布光输出端52b所射出的光线于透光部份56中,让键盘55的按键的键面更加醒目。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扩散板57侧面可增加一反射材料,使得扩散板57所接收的光线可以完全经由扩散板57的正面射出,以直射透光部份56。
如图5B所示,导光材料52更可包括一第一导光材料52c、一第二导光材料52d及一转接头62,第一导光材料52c的一端为光接收端52a,第一导光材料52c的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52e。第二导光材料52d的一端为光输出端52b,第二导光材料52d的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52f。转接头62系位于图5A的壳体51或盖体58内,用以导旋光性连接第一连接端52e及第二连接端52f。
实施例六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60与实施例五的电子装置50的不同处在于导光材料52所导引的光线来自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所发出的光线,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6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系设置于盖体58中,且光接收端52a系靠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可以提供透光部份56所需的光线。为了增加光接收端52a所接收的光线强度,本实施例更可设置一集光装置65于盖体58内。集光装置65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及光接收端52a之间,集光装置65用以聚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64的光线给导光材料52。
实施例七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70与实施例五的电子装置50的不同处在于扩散板76及反射板77,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7中,扩散板76及反射板77系设置壳体51内,并位于键盘55的下方,即透光部份56的下方。光输出端52b系设置于扩散板76的侧面,扩散板76用以均匀分布光输出端52b所射出的光线。反射板77系设置于扩散板76的底面,反射板77用以反射扩散板76所导引的光线至透光部份56。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系可于扩散板76的其余侧面有一反射材料,使得扩散板76所接收的光线可以完全经由扩散板76的正面射出,以直射透光部份56。
实施例八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80与实施例七的电子装置70的不同处在于导光材料52所导引的光线来自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所发出的光线,其余相同之处继续沿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8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系设置于盖体58中,且光接收端52a系靠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可以提供透光部份56所需的光线。为了增加光接收端52a所接收的光线强度,本实施例更可设置一集光装置85于盖体58内。集光装置85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及光接收端52a之间,集光装置85用以聚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84的光线给导光材料52。
但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导光材料为一光纤(optical fiber),且光纤可以是塑料(plastics)光纤、压克力(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光纤或玻璃(glass)光纤。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透光部份更可以是按钮的表面或识别符号区。另外,透光部份的光线系可由电子装置本身的显示器或内设的其它发光体所提供。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其以导光材料投射显示器的光线至透光部份的设计,可以让透光部份更显亮,不仅避免产生因涂布荧光漆于键盘或按键上所造成的环保问题,更可防止电子装置因传统上额外加装光源而需要更高的电量消耗。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一透光部份设置于该壳体上;
一显示器;以及
一导光材料,其具有一光接收端以及一光输出端,该光接收端邻近该显示器以接收该显示器所发出的部分光,该光输出端邻近该透光部份以将该部分光传导至该透光部份;
一盖体及至少一枢轴,该盖体以该枢轴与该壳体枢接,该显示器系设置于该盖体,该导光材料系以通过该枢轴的方式设置于该盖体及该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进一步包括一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进一步包括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进一步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集光装置,该集光装置系设置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该光接收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扩散板,该扩散板设置于该透光部份及该光输出端之间,以均匀分布该光输出端所射出的该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设置于该扩散板,以反射至少一部分该扩散板所均匀分布的光线至该透光部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材料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导光材料,该第一导光材料的一端为该光接收端,该第一导光材料的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
一第二导光材料,该第二导光材料的一端为该光输出端,该第二导光材料的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以及
一转接头,用以连接该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部份为一键盘的按键的键面、一按钮的表面或一识别符号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39242A CN10034759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39242A CN10034759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9683A CN1629683A (zh) | 2005-06-22 |
CN100347591C true CN100347591C (zh) | 2007-11-07 |
Family
ID=3484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3924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759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7591C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7120A (zh) * | 1996-03-08 | 1999-05-19 | 艾利森公司 | 蜂窝式电话组件及组装蜂窝式电话的方法 |
US6422712B1 (en) * | 1999-09-27 | 2002-07-23 | Jaako Nousiainen | User-interface illuminator |
WO2002095944A1 (en) * | 2001-05-23 | 2002-11-28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ensor, display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
US20030099116A1 (en) * | 2001-11-26 | 2003-05-29 | Nokia Corporation |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2003197022A (ja) * | 2001-12-25 | 2003-07-11 | Sharp Corp | 機器の操作部の照明装置 |
JP2003219002A (ja) * | 2002-01-21 | 2003-07-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携帯端末 |
JP2003303526A (ja) * | 2002-04-11 | 2003-10-24 | Hitachi Ltd | 表示機能付きスイッチ群、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この機器を用いた事業形態 |
-
2003
- 2003-12-18 CN CNB2003101239242A patent/CN1003475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7120A (zh) * | 1996-03-08 | 1999-05-19 | 艾利森公司 | 蜂窝式电话组件及组装蜂窝式电话的方法 |
US6422712B1 (en) * | 1999-09-27 | 2002-07-23 | Jaako Nousiainen | User-interface illuminator |
WO2002095944A1 (en) * | 2001-05-23 | 2002-11-28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ensor, display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
US20030099116A1 (en) * | 2001-11-26 | 2003-05-29 | Nokia Corporation |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2003197022A (ja) * | 2001-12-25 | 2003-07-11 | Sharp Corp | 機器の操作部の照明装置 |
JP2003219002A (ja) * | 2002-01-21 | 2003-07-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携帯端末 |
JP2003303526A (ja) * | 2002-04-11 | 2003-10-24 | Hitachi Ltd | 表示機能付きスイッチ群、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この機器を用いた事業形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9683A (zh) | 2005-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35864C (zh) | 用于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 |
US20070182883A1 (en) | Light Diffusion Module and a Back 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CN103807664A (zh) | 光源模块和制作光源模块的方法 | |
CN1426261A (zh) | 双液晶显示器的背后照明装置和带有这种装置的折叠型移动电话 | |
CN100451770C (zh) | 背光模块 | |
US7393132B2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nano-material light coupling layer | |
US7334930B2 (en) | Light guide elemen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CN1236348C (zh) |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 |
CN101031191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0347591C (zh) | 电子装置 | |
US20050128770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illumination portion | |
CN2627536Y (zh) | 背光组件的光源组件结构 | |
KR20040043618A (ko) | 백라이트 | |
US8182114B2 (en) |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 |
CN1707582A (zh) | Led管形灯平板图形显示兼照明 | |
CN194979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751326Y (zh) | 背光模块 | |
CN2660561Y (zh) | 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及具有该显示器的掀盖式电子产品 | |
CN100399141C (zh) | 背光组件 | |
CN1301434C (zh) | 双面式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67320A (zh) | 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67063A (zh) | 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1726918B (zh) | 显示装置及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1564063A (zh) | 背光组件 | |
CN2746457Y (zh) | 电子装置及其发光式触控板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