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6971C - 残墨刮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残墨刮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6971C CN100346971C CNB2003101206681A CN200310120668A CN100346971C CN 100346971 C CN100346971 C CN 100346971C CN B2003101206681 A CNB2003101206681 A CN B2003101206681A CN 200310120668 A CN200310120668 A CN 200310120668A CN 100346971 C CN100346971 C CN 1003469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per
- base
- scraper
- ink
- residual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该残墨刮除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擦拭器、一旋转座以及一刮除器。该擦拭器移动地设置在该底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该旋转座设置在该底座之上。该刮除器转动地设置于该旋转座之上,并且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该擦拭器移动在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残墨刮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刮除擦拭器上残余墨水的残墨刮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当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沾在机器的任何部位上时,墨水会因为时间愈长而变得更浓稠或硬化,进而造成喷墨打印机的机构运作不良,例如,一般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是以一残墨刮除装置来清除,而残墨刮除装置上通常都具有一擦拭器(wiper),用来将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擦拭清除。然而,当擦拭器被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上也会有墨水残留而发生硬化,故擦拭器的刮除效果会变差。因此,要将擦拭器上的残留墨水清除干净,便需仰赖另外的机构。
请参阅图1A,一现有的喷墨打印机1主要包括有一墨水匣11、一墨水匣承载器12、一驱动机构13以及一喷墨头维护站14。在墨水匣11的下方还连接有一喷墨头(print head)P,而喷墨头P上则具有多个喷墨孔(nozzle,未显示)。此外,如图1B所示,在喷墨头维护站14之中设置有一残墨刮除装置15。残墨刮除装置15具有一刮除器(scraper)16以及一擦拭器(wiper)17,其中,刮除器16固定于残墨刮除装置15之中,而擦拭器17则可依箭头A所示的方向做前后来回移动。当喷墨打印机1要执行一清洁维护动作时,墨水匣承载器12便会移动至喷墨头维护站14的上方,此时,残墨刮除装置15的擦拭器17便会前后来回清除墨水匣11下方的喷墨头P(或喷墨孔),如图1B及图1C所示。至于刮除器16与擦拭器17的实际运作方式则大致说明如下。由于刮除器16是由较硬的塑料或金属材料所制成,而擦拭器17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如图1D及图1E所示,擦拭器17会因为刮除器16的阻挡而产生弹性变形,因此,通过刮除器16的摩擦,可使擦拭器17上的残余墨水被刮除。
然而,采用残墨刮除装置15的刮除器16来清除擦拭器17上的残余墨水具有一缺点,由于擦拭器17来回通过刮除器16时需要较大的动力,因此在喷墨打印机1之中需另外设置一驱动装置来驱动擦拭器17,而此驱动装置可能包括有马达以及其它相关的传动机构,因而使喷墨打印机1的构造及组装过于复杂,并使其制造成本过高。
此外,在美国专利第6,412,906号中揭露有一种残墨刮除装置2。如第2A图所示,残墨刮除装置2具有一擦拭器21以及一刮除器22,其中,擦拭器21是固定于残墨刮除装置2之上,而刮除器22则是以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残墨刮除装置2之上,并且其可依箭头B所示的方向做左右转动。仍如图2A所示,当残墨刮除装置2依箭头C所示的方向移动时,擦拭器21会将喷墨头23上的残余墨水擦拭清除。接着,如图2B、图2C以及图2D所示,残墨刮除装置2会依箭头C所示的方向继续移动,当刮除器22碰触到一喷墨头维护站的壁面24时,刮除器22会以一转轴25为支点而朝箭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此时,由于擦拭器21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故擦拭器21会因为刮除器22的转动而发生变形,进而可让刮除器22将存在于擦拭器21上的墨水刮除。接着,如图2E所示,残墨刮除装置2会再依箭头E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使擦拭器21再次擦拭喷墨头23。同样地,如图2F、图2G以及图2H所示,残墨刮除装置2仍依箭头E所示的方向继续移动,当刮除器22又碰触到喷墨头维护站的壁面24时,刮除器22会再以转轴25为支点而朝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此时,擦拭器21会又因为刮除器22的转动而发生变形,进而可让刮除器22将存在于擦拭器21上的墨水刮除。
然而,采用残墨刮除装置2来清除擦拭器21上的残余墨水会具有一些缺点,即,每当刮除器22碰触到喷墨头维护站的壁面24时,都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噪音,以及刮除器22也常会因为做动不顺畅而卡住擦拭器21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残墨刮除装置以克服上述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仅需利用较小的动力来源或喷墨输出装置中原本就已存在的动力装置,即可达成清除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擦拭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擦拭器,其中,该擦拭器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一旋转座,设置于该底座之上,该旋转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以及一刮除器,转动地设置于该旋转座之上,并且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通过该擦拭座滑动在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一底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一擦拭器,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以及一刮除器,转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移动在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以使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被该刮除器所刮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一底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一擦拭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擦拭器,其中,该擦拭器转动地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以及一刮除器,设置在该底座之上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通过该擦拭座滑动于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以使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被该刮除器所刮除。
进一步说,本发明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并且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透槽;一底座,移动地设置在该基座之上,并且具有一第一滑动部以及一第二透槽,其中,该第一滑动部滑动于该基座的该第一透槽之中;一擦拭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擦拭器以及一第二滑动部,其中,该擦拭器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该第二滑动部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下,并且滑动于该底座的该第二透槽之中;一旋转座,设置在该底座之上;一刮除器,转动地设置在该旋转座之上,并且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擦拭器通过该擦拭座的该第二滑动部滑动于该底座的该第二透槽之中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以及一定位柱,设置在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定位部,用以卡合及定位该墨水匣承载器,其中,通过该墨水匣承载器的带动,该擦拭器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该基座还具有一第三透槽,以及该定位柱还具有一第三滑动部,该第三滑动部通过该墨水匣承载器的带动而在该第三透槽之中滑动。
又在本发明中,该基座的底部还具有一第四透槽,位于该底座的该第二透槽之下,该第四透槽与该第二透槽之间形成一水平夹角,该擦拭座的该第二滑动部滑动于该底座的该第二透槽以及该基座的该第四透槽之中。
又在本发明中,该旋转座还具有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该刮除器在该第一抵挡部与该第二抵挡部之间转动。
又在本发明中,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以及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
又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一扭力弹簧,设置于该旋转座与该刮除器之间。
又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一弹性组件,连接于该基座以及该底座的该第一滑动部,用以提供该底座一弹性回复力。
又在本发明中,该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又在本发明中,该擦拭器由橡胶所制成。
又在本发明中,该刮除器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一现有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1C为一现有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1D为图1B图以及图1C的残墨刮除装置的部分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1E为图1D的残墨刮除装置的部分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A为另一现有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C为图2B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D为图2C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E为图2D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F为图2E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G为图2F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2H为图2G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一喷墨输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A为图4A的残墨刮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残墨刮除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仰视示意图;
图6C为图6A的侧视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旋转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侧视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刮除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的刮除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9A为图4A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9C为图9B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9D为图9C的残墨刮除装置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4A以及图4B,本实施例的残墨刮除装置100是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31、一墨水匣承载器32、一喷墨头33以及一喷墨头维护站34的一喷墨输出装置3之中,并且残墨刮除装置100设置于喷墨头维护站34之中。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残墨刮除装置100主要包括有一基座110、一底座120、二个擦拭座130、一旋转座140、二个刮除器150以及一定位柱160。在此,图3与图4A是处于相同的视角,而图4A与图4B是处于不同的视角(即视角相差120度)。
请配合参阅图5A以及图5B,在基座110的侧边上具有一第一透槽111以及一第三透槽112,第三透槽112可以是一大致上为弧形的透槽。此外,在基座110的底部上具有二个平行的第四透槽113。
请配合参阅图6A、图6B以及图6C,底座120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基座110之上,即底座120可依箭头G的方向(如图4A所示)移动于基座110之上,在此,图6A与图4A是处于相同的视角。同时,底座120还具有二个第一滑动部121以及二个平行的第二透槽122。如图5A所示,二个第一滑动部121是滑动于基座110的第一透槽111之中。特别是,如图5B所示,第四透槽113位于第二透槽122之下,并且第四透槽113与第二透槽122之间具有一水平夹角θ。
此外,二个擦拭座130也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20之上,即二个擦拭座130可同时依箭头H的方向(如图4A所示)移动于底座120之上。值得注意的是,二个擦拭座130移动的方向是垂直于底座120移动的方向,也就是说,箭头H的方向是垂直于箭头G的方向。另外,每一个擦拭座130还具有一擦拭器131以及一第二滑动部132,擦拭器131是设置于擦拭座130之上,第二滑动部132则是设置于擦拭座130之下,并且是滑动于底座120的第二透槽122之中,如图6B所示。特别的是,如图5B所示,擦拭座130的第二滑动部132是同时滑动于底座120的第二透槽122以及基座"0的第四透槽113之中。
请配合参阅图7A以及图7B,旋转座140是设置在底座120之上,以及二个刮除器150是转动地设置于旋转座140之上,在此,图7A与图4A是处于相同的视角。旋转座140还具有一第一抵挡部141以及一第二抵挡部142,每一个刮除器150则是转动于第一抵挡部141与第二抵挡部142之间。更详细的来说,刮除器150可以转动于一第一位置(如图8A所示)与一第二位置(如图8B所示)之间。当刮除器150位于第一位置时,刮除器150是顶触于第一抵挡部141,而在另一方面,当刮除器150位于第二位置时,刮除器150是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142。在此需强调的是,擦拭器131是通过擦拭座130的第二滑动部132滑动于底座120的第二透槽122之中而对刮除器150做相对移动。
定位柱160是设置在底座120之上,并且具有一定位部161,定位部161是用来卡合及定位墨水匣承载器32。此外,定位柱160还具有一第三滑动部162,第三滑动部162是通过墨水匣承载器32的带动而滑动于基座110的第三透槽112之中。
此外,如图4A、图4B以及图5A所示,残墨刮除装置100还包括有二个弹性组件170(例如弹簧),此二个弹性组件170是分别地连接于基座110与底座120的第一滑动部121之间,而可用来提供底座120一弹性回复力。
另外,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残墨刮除装置100还可选择性地设置有一扭力弹簧180,此扭力弹簧180是设置于旋转座140与刮除器150之间,其可用来提供刮除器150一弹性回复力。
在本实施例之中,擦拭器131可以是由橡胶所制成,而刮除器150可以是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例的残墨刮除装置100清除残余墨水的运作方式。
首先,请参阅第3图以及第4A图,残墨刮除装置100的第一滑动部121原本会因为弹性组件170的拉力而位在基座110的左方位置。当承载有墨水匣31的墨水匣承载器32向右移动至喷墨头维护站34(残墨刮除装置100)的上方时,定位柱160的定位部161会先卡合于墨水匣承载器32。然后,墨水匣承载器32继续向右侧移动,此时,定位柱160的第三滑动部162会因为墨水匣承载器32的带动而滑动于基座110的第三透槽112之中,而底座120也会因为定位柱160被墨水匣承载器32带动而移动于基座110之上,在此,底座120的第一滑动部121会滑动于基座110的第一透槽111之中,而擦拭座130的二个第二滑动部132也会因为底座120向右移动而同时在底座120的第二透槽122以及基座110的第四透槽113之中滑动。如图5B所示,由于第四透槽113与第二透槽122之间具有一水平夹角θ,故擦拭座130以及擦拭器131会同时通过第四透槽113与第二透槽122的导引而对刮除器150做相对移动。特别是,由于定位柱160的定位部161是卡合于墨水匣承载器32,故墨水匣承载器32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墨水匣31(喷墨头33)会停留于底座120的上方,而擦拭器131会先在喷墨头33之上滑动以擦拭喷墨头33上的残余墨水,然后擦拭器131会再滑动至刮除器150处,并通过刮除器150来刮除擦拭器131上的残余墨水,如图8A、图8B、图9A、图9B、图9C以及图9D所示(在此,图9A、图9B、图9C、图9D以及图4A是处于相同的视角)。此外,如图8B所示,在刮除器150刮除擦拭器131上的残余墨水的过程中,刮除器150会被擦拭器131顶起,并仅能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是因为第二抵挡部142限制了刮除器150的转动角度。
在另一方面,当承载有墨水匣31的墨水匣承载器32从喷墨头维护站34向左往回移动时,擦拭器131会滑动脱离于刮除器150,如图8A所示。此时,刮除器150会因重力或扭力弹簧180的作用而回复至第一位置,此是因为第一抵挡部141限制了刮除器150的转动角度。接着,定位柱160的第三滑动部162会向左滑动于基座110的第三透槽112之中,而底座120也会因为定位柱160被墨水匣承载器32带动而向左移动在基座110之上。此时,底座120的第一滑动部121会反方向地在基座110之第一透槽111之中滑动,而擦拭座130的二个第二滑动部132也会因为底座120向左移动而同时反方向地滑动于底座120的二个第二透槽122之中以及基座110的二个第四透槽113之中。同样地,在擦拭器131滑动返回的过程中,擦拭器131会再次在喷墨头33之上滑动,以再次擦拭喷墨头33上的残余墨水。值得注意的是,在定位柱160的第三滑动部162滑动至第三透槽112的水平部分时,连接于基座110与底座120的第一滑动部121间的二个弹性组件170还可发挥额外的弹性回复力效果,以使得底座120能更加顺利地向左或往回移动。
如上所述,每当喷墨输出装置3要进行其喷墨头33的清洁维护时,仅需使承载有墨水匣31的墨水匣承载器32向右移动至喷墨头维护站34(残墨刮除装置100)的上方,即可同时达成擦拭喷墨头33上的残余墨水以及刮除擦拭器131上的残余墨水的目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发明的残墨刮除装置100并不局限于一定要具有可转动的刮除器150以及固定在擦拭座130上的擦拭器131,换句话说,刮除器150也可以是固定在旋转座140之上,而擦拭器131则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擦拭座130之上。因此,当擦拭座130移动至刮除器150处时,擦拭器131会因为刮除器150的抵挡而转动,然后擦拭器131上的残余墨水仍可以被刮除器150所刮除。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一些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
一底座;
一擦拭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擦拭器,其中,该擦拭器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
一旋转座,设置于该底座之上,该旋转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以及
一刮除器,转动地设置于该旋转座之上,并且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通过该擦拭座滑动在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柱,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其中,该定位柱具有一定位部,用以卡合及定位该墨水匣承载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还包括一扭力弹簧,设置于该旋转座与该刮除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擦拭器由橡胶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刮除器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
6.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
一底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
一擦拭器,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以及
一刮除器,转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移动在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以使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被该刮除器所刮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柱,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其中,该定位柱具有一定位部,用以卡合及定位该墨水匣承载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还包括一扭力弹簧,设置于该底座与该刮除器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擦拭器由橡胶所制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刮除器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
11.一种残墨刮除装置,适用于具有一墨水匣承载器以及一喷墨头的一喷墨输出装置,包括:
一底座,包括一第一抵挡部以及一第二抵挡部;
一擦拭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且具有一擦拭器,其中,该擦拭器转动地设置于该擦拭座之上,用以擦拭该喷墨头上的残余墨水;以及
一刮除器,设置在该底座之上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一抵挡部,当该刮除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刮除器顶触于该第二抵挡部,用以刮除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其中,该刮除器通过其重力从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且该擦拭器通过该擦拭座滑动于该底座之上而对该刮除器做相对移动,以使该擦拭器上的残余墨水被该刮除器所刮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柱,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其中,该定位柱具有一定位部,用以卡合及定位该墨水匣承载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擦拭器由橡胶所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残墨刮除装置,其中,该刮除器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06681A CN10034697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残墨刮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06681A CN10034697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残墨刮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8979A CN1628979A (zh) | 2005-06-22 |
CN100346971C true CN100346971C (zh) | 2007-11-07 |
Family
ID=3484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066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971C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残墨刮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697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53035B2 (ja) * | 2008-05-26 | 2010-09-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3538368B (zh) * | 2013-10-17 | 2015-12-30 | 中山市泰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的刮墨装置 |
JP6930088B2 (ja) * | 2016-10-21 | 2021-09-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5609A (en) * | 1992-09-30 | 1995-10-0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head servicing station for printers |
US5905514A (en) * | 1996-11-13 | 1999-05-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ervic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printhead |
CN2355885Y (zh) * | 1999-03-15 | 1999-12-29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列印装置喷墨头清洁机构改良构造 |
CN1324724A (zh) * | 2000-05-19 | 2001-12-05 |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打印装置的喷墨头维护装置 |
US20020101462A1 (en) * | 2001-01-31 | 2002-08-01 | Patrick Therien | Uni-directional waste ink removal system |
US20020122092A1 (en) * | 1998-05-27 | 2002-09-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leaning device for inkjet printing head, cleaning method for inkjet printing hea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wiper |
US6601943B2 (en) * | 2000-01-31 | 2003-08-0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dexing scraper clean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
-
2003
- 2003-12-18 CN CNB2003101206681A patent/CN1003469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5609A (en) * | 1992-09-30 | 1995-10-0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head servicing station for printers |
US5905514A (en) * | 1996-11-13 | 1999-05-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ervic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printhead |
US20020122092A1 (en) * | 1998-05-27 | 2002-09-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leaning device for inkjet printing head, cleaning method for inkjet printing hea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wiper |
CN2355885Y (zh) * | 1999-03-15 | 1999-12-29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列印装置喷墨头清洁机构改良构造 |
US6601943B2 (en) * | 2000-01-31 | 2003-08-0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dexing scraper clean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
CN1324724A (zh) * | 2000-05-19 | 2001-12-05 |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打印装置的喷墨头维护装置 |
US20020101462A1 (en) * | 2001-01-31 | 2002-08-01 | Patrick Therien | Uni-directional waste ink removal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8979A (zh) | 2005-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36665C (zh) | 喷墨记录设备 | |
CN1229229C (zh) | 打印头维护机构 | |
CN1526554A (zh) |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维护站系统 | |
CN111495047A (zh) |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0346971C (zh) | 残墨刮除装置 | |
CN1352795A (zh) | 盘装置 | |
CN1179851C (zh) | 恢复组件和喷墨记录设备 | |
CN1136100C (zh) | 喷墨头维护装置及其清洁刀 | |
CN114714139B (zh) |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设备 | |
TW202144141A (zh) | 可釋放導軌的衝擊裝置 | |
CN1374195A (zh) | 喷墨记录设备及控制清理喷墨记录设备中的记录头的方法 | |
CN1693081A (zh) | 头维护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喷墨打印机 | |
CN100572076C (zh) | 清洁喷墨头刷片的喷墨头维护机构以及包含其的喷墨装置 | |
US6843550B2 (en) | Printhead servic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 |
CN1317134C (zh) | 打印装置 | |
CN1459374A (zh) | 管泵以及使用该管泵的喷墨记录设备 | |
JP2000085156A5 (zh) | ||
CN1803456A (zh) | 密封喷墨印头的服务站及方法 | |
CN1990257A (zh) | 喷墨成像设备 | |
US6846060B2 (en) | Printhead servic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 |
CN1185071C (zh) | 切割机的剪切装置 | |
CN1532061A (zh) | 服务站 | |
CN219505137U (zh) | 一种混凝土护栏精准钻孔装置 | |
CN1449918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US7472982B2 (en) | Ink removal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