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2979C - 气旋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旋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2979C CN100342979C CNB031297234A CN03129723A CN100342979C CN 100342979 C CN100342979 C CN 100342979C CN B031297234 A CNB031297234 A CN B031297234A CN 03129723 A CN03129723 A CN 03129723A CN 100342979 C CN100342979 C CN 10034297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clone body
- pollutant
- separated
- air
- polluta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旋集尘装置,包括有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管相连接的带有排出污染物的排出孔的气旋本体、设有含盖污染物排出孔周围部位的结合孔集中各种污染物的集尘桶及吸入力发生装置,吸入通道管和污染物排出孔的位置分别为相互对应的设置;污染物分离部的高度设置为与气旋本体的高度相同,气旋本体的直径大于污染物分离部的直径的1.6~1.75倍。有益效果使气旋本体的高度形成的较低,最大程度的缩小了污染物和气旋本体之间的接触时间,减少了噪音;利用过滤体构成污染物分离部,有效防止尘土等具有较小的重量的污染物通过吸入力发生装置排出的问题;使空气的流动通道缩短,减小压力损失,使噪音减少和构成吸入力发生装置的电机的负荷减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利用气旋原理集尘污染物的气旋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气旋集尘装置是利用气旋原理,在与空气一同旋转的污染物中,将空气排出到外部,并将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收集的装置。
图1是已有技术的气旋集尘装置中结构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I-I剖面图。
如图所示,已有的气旋集尘装置大体是由:形成为圆锥形状的气旋本体10;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管20;将流入气旋本体内的空气排出的排出通道管30;在气旋本体内,构成的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染物的集尘的集尘筒40所构成。
吸入通道管20连接于气旋本体10的四周上端,排出通道管30贯通连接于气旋本体10的上面,一直贯通到气旋本体10的内部上端。排出通道管30的另一端与传输空气吸力的吸力发生装置50相连接。吸力发生装置50是通过电机51驱动的电扇52的旋转发生吸力的装置。在这里,省略对此的具体的图示和详细的说明。
集尘筒40与设置于气旋本体10底面的污染物排出孔11相连通。
这种结构的气旋集尘装置的动作如下:
首先,实现吸力发生装置50的驱动,通过气旋本体10的吸入通道管20,实现包含污染物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包含污染物的空气将通过气旋本体10的吸入通道管20,对于气旋本体10,以切线方向吸入,沿着气旋本体10的内壁面迂回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和污染物由于其重量差各自受到不同的离心力,实现相互间的分离。
即,重量相对大的污染物受到离心力后,会沿着气旋本体10的内壁面流到下侧,通过污染物排出孔11排出至集尘桶40。重量相对小的空气由于通过排出通道管30传输的吸力排出到气旋本体10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具有重量的空气根据通过排出通道管30发生的吸力碰撞于气旋本体10的底面,沿着气旋本体10的中央,形成上升气流,通过排出通道管30,排出到气旋本体10的外部。
但是,这种构造及进行动作的气旋集尘装置具有下述的问题。
第1,污染物在沿着气旋本体的内壁面迂回下降的途中,接触于气旋本体的内壁面,从而存在引起噪音的问题。
特别是污染物迂回开始的部位和污染物排出孔形成的部位之间的长度较长,所以加大噪音的问题。
第2,具有较小的重量的污染物将不会沿着气旋本体的内壁面迂回,所以存在污染物同空气一起通过通道管排出的问题。
在上述的情况下,通过排出通道管排出的污染物由于吸力发生装置流入,所以存在对吸力发生装置的损伤的问题。
第3,由于整体的空气流动通道变长,发生压力的损失和噪音的增加,加大了构成吸力发生装置的电机的负荷增加。即,由于形成于已有的气旋集尘装置的排出通道管,吸力发生装置和气旋本体间的流动通道变得长,产生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气旋集尘装置的构造,在最大的降低噪音和压力损失的同时,防止污染物的飞散的气旋集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旋集尘装置,包括有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管相连接的带有排出污染物的排出孔的气旋本体、设有含盖污染物排出孔周围部位的结合孔并实现各种污染物集中的集尘桶、传输吸入力的吸入力发生装置,在气旋本体内设有从吸入通道管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染物的污染物分离部,污染物分离部直接连结于吸入力发生装置上,污染物分离部是一中空圆筒形的过滤体,污染物分离部的轴向与气旋本体的轴向是同一方向,中空圆筒形过滤体的内部与吸入力发生装置相连通,其中:污染物分离部的高度设置为与气旋本体的高度相同,气旋本体的直径大于污染物分离部的直径的1.6~1.75倍,以减少空气压力的损失。
本发明的效果是这种气旋集尘装置具有下述的优点:1、使气旋本体的高度形成的较低,最大程度的缩小了污染物和气旋本体之间的接触时间,从而具有减少由于相互间的摩擦引起的噪音的效果。2、利用过滤体构成污染物分离部,可以有效防止尘土等具有较小的重量的污染物通过吸入力发生装置排出的问题。3、使空气的流动通道最大程度的缩短,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压力损失,从而具有使噪音减少和构成吸入力发生装置的电机的负荷减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气旋集尘装置中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I-I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旋集尘装置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旋集尘装置结构的横剖面图;
图5是图4的II-II剖面图。
图中:110:气旋本体 120:吸入通道管
130:污染物分离部 140:集尘桶
150:吸入力发生装置 160:污染物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在图3至图5中基本表示了本发明的气旋集尘装置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气旋集尘装置是包括:气旋本体110;污染物分离部130;集尘桶140;吸入力发生装置150构成。
构成气旋集尘装置的气旋本体110,设置其高度为同于或小于其直径的圆筒形。随着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管120相连接,相应设置排出污染物的污染物排出孔111。吸入通道管120在气旋本体110的四周面上,沿着四周面的切线方向连接,吸入通道管120和污染物排出孔111以上述气旋本体110的中心为基准,分别设置为相互对应的位置。
构成气旋集尘装置的集尘桶的一侧面设置有结合孔142,结合孔含盖了气旋本体的污染物排出孔周边的部位。与此同时,集尘桶可以形成为圆桶,直六面体或多面体的桶。
在上述结构中,污染物排出孔111的开口程度相当于气旋本体110的直径的1/5~1/2。
构成气旋集尘装置的污染物分离部130结构为具有一定内径的中空形状的圆筒形过滤体,其轴向与气旋本体110的轴向是同一方向,中空形状的圆筒形过滤体内部与吸入力发生装置150相连通。
即,形成污染物分离部130的内侧部位的空间,起到使空气排出的排出通道管160的作用。
另外,由于污染物分离部130的直径达到最大限度,则吸入力的传达面积变大,减少压力损失。但为了空气和污染物间的顺畅的分离,最好是使气旋本体110的直径大于污染物分离部130的直径的1.6~1.75倍。
与此同时,设置污染物分离部130的内侧部位的空间的直径,越接近污染物分离部130的外径,就可以更加减少压力损失,最好是污染物分离部130的外径的3/5~4/5。
构成气旋集尘装置的吸入力发生装置150包括:直接连结于污染物分离部130上的外壳151,在外壳151内安装有驱动送风电扇152的驱动电机153。
在外壳151和污染物分离部130之间,除了相互间连通的部位,其余是密闭结合的。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气旋集尘装置的动作按工作程序进行说明如下。
首先,实现吸入力发生装置150的驱动,通过吸入通道管120,包含污染物的外部空气将吸入到气旋本体110内。
在这个过程中,包含污染物的空气将通过气旋本体110的吸入通道管120,对于气旋本体110,以切线方向吸入。
空气和污染物由于重量差各自受到不同的离心力,实现相互间的分离。
即,重量相对大的污染物在受到离心力后,在沿着气旋本体110的内壁面迂回的过程中,通过污染物排出孔111向集尘桶140排出。重量相对小的空气将通过污染物分离部130,排出至吸入力发生装置150所在的空间。
污染物排出孔111和集尘桶140连通的部位之间,不存在流动通道,所以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的流动通道引起的压力损失发生和噪音发生。
污染物分离部130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过滤体,所以污染物会再次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残存于气旋本体110内。
只有干净的空气排出到吸入力发生装置150,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污染物引起的吸入力发生装置150的损伤。
由于吸入力发生装置150和污染物分离部130是直接连结的,所以相互之间不存在流动通道。据此,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流动通道引起的压力损失发生和噪音发生。
另外,在上述的过程中,沿着气旋本体110的内壁面迂回流下的污染物中,未及时通过污染物排出孔111排出的污染物和根据污染物分离部130强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污染物将再次沿着气旋本体110的内壁面迂回,通过污染物排出孔111排出到集尘筒140。
这时,污染物排出孔111的开口程度为气旋本体110的直径的2/10~5/10。所以可以使从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分离滑快,同时使从空气中分离的污染物的顺畅的排出。
例如,气旋本体110的直径为154~160mm时,污染物排出孔111的开口程度形成为20mm~50mm,最好是形成为42m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空气和污染物的分离程度达到85%,所以可以使从空气中的污染物分离更加顺畅。
这个实验数据同于表1。
[表1]
污染物排出孔的开口程度(mm) | 分离程度(%) |
20 | 78 |
30 | 82 |
40 | 84 |
50 | 80 |
另外,随着如上所述的所有过程的继续进行,据此的污染物集尘后,将进行集尘于集尘筒140的污染物的排出。这是由于集尘筒140可以拆卸的结合于气旋本体,所以可以进行顺畅的作业。特别是在此过程中,未及时通过污染物排出孔111而残存于气旋本体110内部的各种污染物,必须要能够顺畅的排出。
本发明中,污染物分离部130和吸入力发生装置150相互间是可以拆卸的结构,所以可以容易的排出残存于气旋本体110内部的污染物。当然,使气旋本体110的上面可以开闭的构成,所以可以使污染物顺畅的排出和进行污染物分离部130的清扫。
Claims (2)
1、一种气旋集尘装置,包括有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管相连接的带有排出污染物的排出孔的气旋本体(110)、设有含盖污染物排出孔周围部位的结合孔并实现各种污染物集中的集尘桶、传输吸入力的吸入力发生装置(150),在气旋本体(110)内设有从吸入通道管(120)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染物的污染物分离部(130),所述污染物分离部(130)直接连结于吸入力发生装置(150)上,所述污染物分离部(130)是一中空圆筒形的过滤体,污染物分离部(130)的轴向与气旋本体(110)的轴向是同一方向,所述中空圆筒形过滤体的内部与吸入力发生装置(150)相连通,其特征是:
所述吸入通道管(120)和污染物排出孔(111)的位置是以气旋本体(110)的中心为基准,分别设置为相互对应的位置;所述污染物分离部(130)的高度设置为与气旋本体(110)的高度相同,所述气旋本体(110)的直径大于污染物分离部(130)的直径的1.6~1.75倍,以减少空气压力的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旋集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染物排出孔(111)的开口程度为气旋本体(110)的直径的1/5~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297234A CN100342979C (zh) | 2003-05-13 | 2003-05-13 | 气旋集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297234A CN100342979C (zh) | 2003-05-13 | 2003-05-13 | 气旋集尘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8238A CN1548238A (zh) | 2004-11-24 |
CN100342979C true CN100342979C (zh) | 2007-10-17 |
Family
ID=3432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2972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2979C (zh) | 2003-05-13 | 2003-05-13 | 气旋集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2979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00177A (zh) * | 2011-11-29 | 2012-06-20 | 大连民族学院 | 一种可分离固体颗粒的气流控制机构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210575U (zh) * | 1986-12-24 | 1988-11-09 | 钟有学 | 用于消除工业粉尘的一种复合除尘器 |
JPH05161861A (ja) * | 1991-12-13 | 1993-06-29 | Hisashi Imai | サイクロン型集塵装置 |
CN2170798Y (zh) * | 1993-08-19 | 1994-07-06 | 杜嘉忠 | 静音集尘机 |
CN1334062A (zh) * | 2000-07-26 | 2002-02-06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吸尘器的旋风式集尘装置 |
CN1334061A (zh) * | 2000-07-26 | 2002-02-06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旋风集尘装置 |
CN1339286A (zh) * | 2000-08-19 | 2002-03-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旋风集尘器和使用这种旋风集尘器的真空吸尘器 |
CN1363253A (zh) * | 2001-01-10 | 2002-08-14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的旋风收尘装置 |
CN1377304A (zh) * | 1999-09-08 | 2002-10-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集尘器 |
US6532620B2 (en) * | 2000-10-19 | 2003-03-18 | Samsung K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
-
2003
- 2003-05-13 CN CNB031297234A patent/CN10034297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210575U (zh) * | 1986-12-24 | 1988-11-09 | 钟有学 | 用于消除工业粉尘的一种复合除尘器 |
JPH05161861A (ja) * | 1991-12-13 | 1993-06-29 | Hisashi Imai | サイクロン型集塵装置 |
CN2170798Y (zh) * | 1993-08-19 | 1994-07-06 | 杜嘉忠 | 静音集尘机 |
CN1377304A (zh) * | 1999-09-08 | 2002-10-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集尘器 |
CN1334062A (zh) * | 2000-07-26 | 2002-02-06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吸尘器的旋风式集尘装置 |
CN1334061A (zh) * | 2000-07-26 | 2002-02-06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旋风集尘装置 |
CN1339286A (zh) * | 2000-08-19 | 2002-03-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旋风集尘器和使用这种旋风集尘器的真空吸尘器 |
US6532620B2 (en) * | 2000-10-19 | 2003-03-18 | Samsung K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
CN1363253A (zh) * | 2001-01-10 | 2002-08-14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的旋风收尘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8238A (zh) | 2004-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6063C (zh) | 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式集尘装置 | |
CN100342816C (zh) | 旋风式清洁器 | |
CN1323629C (zh) | 真空吸尘器 | |
CN100350869C (zh) | 真空吸尘器 | |
CN1347294A (zh) | 真空吸尘器中的旋风除尘器 | |
CN1839740A (zh)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设备 | |
CN1899189A (zh) | 旋风污物分离设备及具有其的真空吸尘器 | |
CN1989890A (zh) | 真空吸尘器及用于减少其产生的噪音的方法 | |
CN1989889A (zh) | 真空吸尘器 | |
CN101039731A (zh) | 多旋风收集器 | |
CN101053858A (zh) | 旋风体和旋风空气净化器及其空气净化方法 | |
CN1759935A (zh) | 旋风灰尘收集装置和具有其的真空吸尘器 | |
CN1575720A (zh) | 竖式真空吸尘器 | |
CN1840239A (zh) | 旋风灰尘分离设备 | |
CN100342979C (zh) | 气旋集尘装置 | |
CN1550194A (zh) | 具有刷子的吸尘器 | |
CN1222240C (zh) | 离心式吸尘器 | |
CN1223305C (zh) | 离心式吸尘器 | |
CN1548239A (zh) | 旋风除尘器 | |
CN100342977C (zh) | 旋风除尘器 | |
CN1548241A (zh) | 旋风除尘器 | |
CN1548235A (zh) | 旋风集尘装置 | |
CN1233294C (zh) | 离心式吸尘器 | |
CN1887435A (zh) | 多重旋流集尘装置 | |
CN1547999A (zh) | 吸尘器集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