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2664C -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2664C CN100342664C CNB2004100465096A CN200410046509A CN100342664C CN 100342664 C CN100342664 C CN 100342664C CN B2004100465096 A CNB2004100465096 A CN B2004100465096A CN 200410046509 A CN200410046509 A CN 200410046509A CN 100342664 C CN100342664 C CN 10034266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dpcch
- result
- user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5267 amalga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86 lea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7—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04B1/71075—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本发明将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应用于高速数据业务下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通过将智能天线技术、高速数据包接入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融合在一起而实现了一种CDMA系统中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本发明所提出的装置可以极大地提高CDMA系统上行的容量、覆盖和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码分多址(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CDMA系统因其高容量、高服务质量、保密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CDMA系统依靠特征码来区分用户,在移动通信环境中将导致两个问题即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MAI)。瑞克(RAKE)接收技术的发明使单用户接收机可以利用多径分量产生多径分集增益,而MAI限制了CDMA系统容量、覆盖和性能的提高。单用户接收机无法消除MAI对用户信号检测的影响,在用户数目增大和远近效应情况下接收机的检测性能将会降低。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克服MAI的影响,提高CDMA系统上行容量的一种增强型技术。它可以充分利用多个用户的信息,对多个用户信号进行联合检测,从而尽可能地减小MAI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并提高系统的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中的并行干扰抵消方法是将期望用户的信号视为有用信号,将其他用户的信号视为干扰信号;从接收信号中并行地为每个用户消除所有其他用户的信号干扰,得到期望用户的信号,然后对期望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在并行干扰对消方法中,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传统并行干扰对消方法的性能。该方法一方面采用基于贝叶斯准则的软判决方法,使用户每个符号的判决代价最小;另一方面采用部分干扰对消,弥补统计意义上对用户信号估计的偏差。
智能天线技术也是一种提高CDMA系统容量和性能的增强型技术。它通过波束形成空间滤波,从而降低MAI对用户信号接收的影响。智能天线技术一般在基站(BS)中采用,可以同时提高CDMA系统上行和下行的容量和性能。
高速数据包接入(HSDPA)技术是一种提高CDMA系统下行容量的增强型技术。例如,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中,HSDPA通过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发送高速数据包给用户设备(UE),并通过下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实现HSDPA下行数据在BS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协调。在高速数据业务下,分配给用户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除了包含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还包含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HS-DPCCH信道专门承载高速数据业务下UE的反馈信息,即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UE接收到数据包以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和下行信道质量测试结果通过上行HS-DPCCH信道发送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当数据包译码正确时,UE发送ACK信息给BS,使BS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数据包译码错误,UE发送NACK信息至该BS,使BS重传该数据包。信道质量信息用CQI比特,CQI比特经过编码后发送给BS,BS通过译码得到CQI比特,并用CQI比特进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调整下行HS-DSCH的编码调制方式。当CQI表明下行信道质量较好时,BS可以采用相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增大数据发送速率,反之则通过更改编码调制方式减少数据发送速率。当BS给UE发送了数据包以后,会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在相应的上行时隙接收该UE反馈的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
综上所述,多用户检测技术利用用户信号的再生和干扰对消,可以提高上行容量;智能天线技术通过波束对所有用户信号进行空间分隔,来波方向在某一个波束内的用户信号被不同程度地增强,而不在该波束内的用户信号受到很强地抑制,从而使每个波束内用户信号的检测变得容易;HSDPA技术则通过自适应编码调制、重传等技术可以提高CDMA系统的下行容量。然而,无论是多用户检测技术,还是智能天线技术和HSDPA技术,对CDMA系统上行的容量、覆盖和性能的提高都非常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提高CDMA系统上行的容量、覆盖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以提高CDMA系统上行的容量、覆盖和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级并行干扰对消PIC结构,由K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和一个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构成,其中K为用户的个数,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级PIC结构的输入由全部波束信号以及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组成,其中全部波束信号并行进入K个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各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K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根据多径解扩结果得到并输出每个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根据输入的波束信号以及多径时延信息获得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以及信道判决加权结果,根据所述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信道判决加权结果以及根据多径解扩结果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得到并输出每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码片级再生信号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反馈信息,其中所有K个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经下行链路分别反馈给相应用户的发送端,全部波束信号和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入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对输入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行求和及滤波处理,从输入的每个波束信号中减去该波束信号滤波后的结果,得到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输出,HS-DPCCH的反馈信息进入下行信道处理单元;符号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进入下一级PIC结构;
最后一级PIC结构,包括K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每个用户对应一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的输入由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和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组成,其中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残差信号并行进入所述K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各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以及符号级再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符号修正以及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进而通过译码和硬判决得到DPD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所述多用户接收装置进一步包括不少于一级的中间级PIC结构,所述中间级PIC结构位于第一级PIC结构和最后一级PIC结构之间,所述中间级PIC结构包括K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和一个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每个用户对应一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输入由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上一级PIC结构所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和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组成,其中上一级PIC结构所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并行进入所述K个用户的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K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经过相应处理输出每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码片级再生信号,其中全部波束信号和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入所述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进行处理,输出残差信号,符号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进入下一级PIC结构。
所述第一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功率控制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功率控制指令,并将其作为所述第一级PIC结构的一个输出,反馈给用户的发送端;
噪声功率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在相关波束内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并将其输出;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经TFCI译码后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DPD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D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C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解扩单元,所述HS-DPC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HS-DPCCH信道的扩频码,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HS-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HS-DPCCH硬判决单元,用于对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信息的译码结果,并输出所述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信息的译码结果。
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由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HS-DPCCH每个符号的判决,然后进行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信号再生单元,所述信号再生单元由DPD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DPC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HS-DPCCH信道的判决加权结果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用户的DPD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HS-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和该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并将码片级再生信号送入所述第一级PIC结构中的干扰对消单元,将符号级再生信号送给下一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两个符号修正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用户的DPDCH信道和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解扩结果和DPCCH信道的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并分别将符号修正结果输出;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和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和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分别将结果输出;
信道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信道解码得到DPD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硬判决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DPC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所述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和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结构相同,包括:
波束内信号求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同一波束内的各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行求和,然后将求和结果输出;
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求和装置的各个波束的求和结果进行成型滤波和匹配滤波,并分别将各个波束的滤波结果输出;
波束内残差计算单元,用于从输入的全部波束信号中每个波束信号中减去所述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输出的该波束的滤波结果,得到每个波束的残差信号,并将所述全部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残差信号作为本级PIC的输出信号并行送给下一级PIC结构中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中间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HS-DPCCH解扩单元,所述HS-DPCCH解扩单元根据HS-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三个符号修正单元,用于分别结合输入的用户的DPDCH信道、DPCCH信道和HS-DPCCH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对输入的DPDCH解扩结果、DPCCH解扩结果和HS-DPCCH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并分别将符号修正结果输出;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和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和HS-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分别将结果输出;
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D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C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由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HS-DPCCH每个符号的判决,然后对判决结果进行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信号再生单元,所述信号再生单元由DPD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DPC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HS-DPCCH信道判决加权结果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码片级再生信号,并将码片级再生信号送入本级PIC结构中的干扰对消单元,将符号级再生信号送给所述后一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噪声功率估计单元,所述噪声功率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相关波束内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进一步包括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级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
所述中间级PIC结构进一步包括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级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
所述扩频因子计算单元包括TFCI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并将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送到DPDCH解扩单元。
从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将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应用于高速数据业务下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通过将智能天线技术、HSDPA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融合在一起而实现了一种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获得智能天线系统的增益和多用户检测的增益。在上行,首先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对输入的多天线阵元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对所有用户信号进行空间分隔,使每个波束内的用户信号受到的其他波束内用户信号的干扰在波束形成中被抑制,然后在每个波束内进行多用户检测,进一步抑制同一波束内不同用户之间的多址干扰,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上行容量和信号检测性能。因此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CDMA系统上行的容量、覆盖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处理单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中间级PIC结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最后一级PIC结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将多用户检测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
图1为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天线阵元信号,智能天线系统有若干个阵元,其中天线阵元信号是天线阵元接收到的多径衰落信号;
步骤102:根据接收的天线阵元信号形成各用户的若干个波束信号,若干个波束信号的个数根据接收的天线阵元信号中多径的分布情况确定;
步骤103:搜索各用户的若干个波束信号得到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每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包括该用户各径的延时和径所在的波束号;
步骤104:对各用户的单个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行第一级并行干扰对消处理,获得各用户的第一级的新的波束信号,其中包括根据全部波束信号对各用户的单个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行多址干扰的估计和干扰对消,其中全部波束信号由各用户的单个波束信号中所有不同的波束信号组成;
步骤105:对获得的各用户的第一级的新的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行第二级并行干扰对消处理,获得各用户的第二级的新的波束信号,第二级所述并行干扰对消处理的过程与第一级相同;
步骤106:对获得的各用户的第二级的新的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行最后一级并行干扰对消处理,得到各用户的软输出信号,最后一级并行干扰对消处理包括:RAKE接收机根据多径搜索得到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用户的波束信号进行解扩解扰,获得各径的解扩解扰结果;然后对各径的解扩解扰结果进行信道估计,获得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最后,由各径解扩解扰结果和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波束内多径合并和波束之间的多径合并,得到用户总的多径合并结果,该多径合并结果即为用户的软输出信号;
步骤107:译码得到的用户的软输出信号,分别获得各用户发送的比特序列。
在以上过程中,对各用户的单个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行并行干扰对消处理时采用了三级并行干扰对消结构,根据系统实际容量、覆盖和性能等需要,可以采用若干级并行干扰对消结构。
将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应用于高速数据业务下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可得到将智能天线技术、HSDPA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融合在一起的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由第一级PIC结构201、中间各级PIC结构202和最后一级PIC结构203所组成。经过解调和匹配滤波的所有天线阵元信号进入波束形成与多径搜索单元200,形成各用户的若干个波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其中每个用户的波束信号的个数由该用户多径衰落信号中多径的分布情况确定,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由径所在波束号和径的时延构成。然后,各用户的波束信号被送入第一级PIC结构201中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由所有用户的波束信号中不同信号构成的全部波束信号被送入第一级PIC结构201和中间各级PIC结构202,用于第一级PIC结构201和中间各级PIC结构202的干扰对消。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被送入第一级PIC结构201、中间各级PIC结构202和最后一级PIC结构203。可以将全部波束信号送入第一级PIC结构201,然后在第一级PIC结构201内,根据用户的多径搜索信息中的波束号从全部波束信号内选出相应用户的波束信号,并送入该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将全部波束信号通过K个并行分支送入第一级PIC结构201中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每个用户对应于一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在每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中,根据相应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中的波束号从全部波束信号中选取相应的波束信号,在用户信号处理单元中对被选取的若干波束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波束形成与多径搜索单元200由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结构确定。其中可以采用固定波束形成方式,然后在每个波束内进行多径搜索,得到期望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完成每个用户的波束形成和多径搜索。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处理单元示意图。第一级PIC结构201由K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和一个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构成,并且每个用户拥有一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如图3所示,进入第一级PIC结构201的各用户的波束信号以并行方式进入相应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进入第一级PIC结构201的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也并行地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各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的结构相同,并且完成相同的功能。
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由输入的用户的各波束信号和该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各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符号级再生信号、码片级再生信号和HS-DPCCH的反馈信息。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经下行链路反馈给发送端的UE,UE按照功率控制指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则送给下一级PIC结构中的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HS-DPCCH的反馈信息被送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用于控制下行HS-DSCH信道和HS-SCCH信道的信息发送。
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信号进入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全部波束信号的残差信号。全部波束信号的残差信号作为第一级PIC结构201的输出信号发送给下一级PIC结构。
第一级PIC结构的处理过程为:
进入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301的波束信号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分别进入DPDCH处理通道、DPCCH处理通道和HS-DPCCH处理通道。
DPCCH解扩单元303根据多径时延信息和DPCCH信道的扩频码(DPCCH信道码和扰码之积)对输入的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将每个输入波束信号中包含的用户的各径信号解扩出来,并将所有输入波束信号的多径解扩结果送给信道估计单元306、功率控制单元305、噪声功率估计单元307和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09。
信道估计单元306由DPCCH各径的解扩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并将信道估计结果同时送给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08、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09、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10、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313、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4、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315和信号再生单元316。
功率控制单元305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功率控制指令。功率控制指令作为第一级PIC结构201的一个输出,反馈给用户的发送端。
噪声功率估计单元307由解扩结果得到各波束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的估计。各波束DPCCH信道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同时送给后面的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3、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4、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315、DPDCH RAKE合并单元308、DPCCHRAKE合并单元309和HS-DPCCH RAKE合并单元310。
DPCCH的RAKE合并单元309对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分别送给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4和TFCI译码单元311。
TFCI译码单元311对DPCCH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的扩频因子,并将扩频因子送给DPDCH解扩单元302。
DPDCH解扩单元302根据多径时延信息、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将多径解扩结果送给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08。
DPDCH的RAKE合并单元308对DPD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送给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3。
HS-DPCCH解扩单元304根据多径时延信息和HS-DPCCH信道的扩频码(HS-DPCCH信道码和扰码之积)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将多径解扩结果送给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310。
HS-DPCCH的RAKE合并单元310对HS-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送给HS-DPCCH的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315和HS-DPCCH硬判决单元312。
HS-DPCCH的硬判决单元312对HS-DPCCH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信息的译码结果。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的译码结果被送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用于控制下行HS-DSCH信道和HS-SCCH信道的信息发送。
HS-DPCCH的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315由HS-DPCCH的RAKE合并结果和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估计结果进行判决和加权,并将加权结果送给信号再生单元316。
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3由DPDCH的RAKE合并结果和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得到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
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4由DPCCH的RAKE合并结果和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得到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
DPDCH信道的软判决加权的权值、DPCCH信道软判决加权的权值以及HS-DPCCH信道ACK/NACK判决加权的权值、CQI软判决加权的权值可以取不同的数值。DPDCH信道和HS-DPCCH信道在计算软判决时,首先要由DPCCH信道噪声功率的估计折算出各自信道的噪声功率。
信号再生单元316由DPD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DPCCH信道的软判决加权结果、HS-DPCCH信道的判决加权结果和用户的各径时延信息、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用户的DPD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HS-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和该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并将码片级再生信号送入干扰对消单元421;将三个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送给第二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三个符号修正子单元。
其中,DPDCH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是相关的每个波束内用户的每径中DPDCH信道的信号的符号级估计结果;DPCCH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是相关的每个波束内用户的每径中DPCCH信道的信号的符号级估计结果;HS-DPCCH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是相关的每个波束内用户的每径中HS-DPCCH信道的信号的符号级估计结果。每个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的个数就是该用户在所有相关波束内所有径信号的个数之和。
其中,码片级再生信号是在相关的每个波束内用户所有径信号的和的码片级估计,相关波束的个数就是码片级再生信号的个数。
相关波束就是多径时延信息中各径的波束号对应的波束的集合。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处理单元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入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中的波束内信号求和单元422。波束内信号求和单元422对同一波束内各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行求和,然后将各波束的求和结果送给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423。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423对输入的各波束的求和信号分别进行成型滤波和匹配滤波。成型滤波器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调制部分采用的成型滤波器,匹配滤波器就是上行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端采用的匹配滤波器。各波束的滤波结果送入波束内残差计算单元424,全部波束信号也进入波束内残差计算单元424。波束内残差计算单元424从某个波束信号中减去该波束的求和信号的滤波结果,得到该波束的残差信号。各波束的残差信号作为本级PIC的输出信号并行送给下一级PIC结构。在下一级PIC结构中,用户i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该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中包含的波束号从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中选取相应的波束的残差信号,再对被选取的若干个波束的残差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第一级PIC结构,TFCI译码得到的扩频因子可以只供本级PIC结构使用,也可以传输给后续各级PIC结构,供后续PIC结构中DPDCH解扩单元使用。
中间各级PIC的结构完全一样,下面以第二级PIC结构为例来说明中间各级PIC结构的处理过程。
第二级PIC结构202由K个第二级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和一个第二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构成。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中间级PIC结构第二级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示意图。第一级PIC结构201得到的各波束的残差信号、各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各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进入第二级PIC结构202。在第二级PIC结构中,每个用户有一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501。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501完成完全相同的功能。第二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的结构可以与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的结构相同。同样,其他级别的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的结构也可以与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的结构全相同。
如图5所示,第二级PIC结构202中,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501的输入信号为:用户所在波束的残差信号、本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本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其中,用户所在波束的残差信号是按照该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中波束号信息从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中提取出来的,该提取过程可以在用户信号处理单元501进行。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501首先把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和残差信号同时送给DPDCH信道处理通道、DPCCH信道处理通道和HS-DPCCH处理通道。
DPDCH信道处理通道根据多径时延信息对残差信号进行DPDCH解扩,然后对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RAKE合并,最后进行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并将软判决加权结果送入信号再生单元516。DPCCH处理通道对输入的多径信号先进行DPCCH解扩,然后对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信道估计、噪声功率估计、RAKE合并,最后进行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也将软判决加权结果送入信号再生单元516。HS-DPCCH处理通道也进行类似的处理。信号再生单元516由所有输入信号得到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码片级再生信号。符号级再生信号被送给第三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码片级再生信号被送入第二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521。在本级PIC结构中,DPDCH解扩单元502、DPCCH解扩单元503、HS-DPCCH解扩单元505分别与第一级PIC结构201中的DPDCH解扩单元302、DPCCH解扩单元303、HS-DPCCH解扩单元304相同;DPDCH RAKE合并单元509、DPCCH RAKE合并单元510和HS-DPCCH RAKE合并单元512分别与第一级PIC结构201中的DPDCH RAKE合并单元308、DPCCH RAKE合并单元309和HS-DPCCH RAKE合并单元310相同;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513、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514和HS-DPCCH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515分别与第一级PIC结构201中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3、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4和HS-DPCCH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315相同;信号再生单元516和第一级PIC结构201中信号再生单元316相同。DPDCH信道、DPCCH和HS-DPCCH信道判决结果加权的权值可以不同。本级DPDCH的加权的权值要大于前一级DPDCH加权的权值。DPCCH信道和HS-DPCCH信道相应的权值也是如此。
DPDCH信道的符号修正单元506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解扩结果进行符号级修正:将某波束内DPDCH信道某径的解扩结果和来自于前一级的该波束内该径的DPD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相加。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单元507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解扩结果进行符号级修正:将某波束内DPCCH信道某径的解扩结果和来自于前一级的该波束内该径的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相加。HS-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单元508也进行类似处理。
DPDCH的解扩单元502需要知道DPDCH的扩频因子,扩频因子可以使用第一级PIC结构201中TFCI译码得到的扩频因子,也可以由本级PIC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622得到。如图6所示,第二级PIC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622由本级DPCCH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的扩频因子。经过前一级PIC结构的干扰对消,本级PIC结构中DPCCH的RAKE合并结果的信噪比应该比前一级PIC结构中DPCCH的RAKE合并结果的信噪比高,所以,本级TFCI译码得到的扩频因子的误码率将更小。因此,在本级采用扩频因子计算单元622,并使用该单元得到的扩频因子进行DPDCH的解扩对用户的检测将更有利。但是,TFCI译码不仅增加了复杂度,而且增加了时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在本级采用扩频因子计算单元。
第二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完成与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421完全相同的功能:由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信号通过干扰对消得到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在下一级PIC结构中,用户i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中包含的波束号从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中选取相应的波束的残差信号,再对被选取的若干个波束的残差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级PIC结构中三个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509、510、512和三个信道的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513、514、515都需要知道本级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本级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可以由最近一级PIC结构中噪声功率估计单元提供,也可以在本级PIC结构中添加一个噪声功率估计单元,该单元由本级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用户各波束的DPCCH信道噪声功率的估计。
中间级PIC结构的级数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其中各中间级PIC结构完成相同的操作。
最后一级PIC结构203由K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701构成。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701示意图。如图7所示: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701的输入为:前一级得到的该用户所在波束的残差信号和用户各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以及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其中,用户所在波束的残差信号是按照该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中波束号信息从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中提取出来的,该提取过程可以在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701首先将多径时延信息和输入的波束的残差信号分别送入DPDCH处理通道和DPCCH处理通道。DPDCH处理通道根据多径时延信息对各波束的残差信号进行DPDCH解扩,然后对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RAKE合并。合并结果被送入DPDCH信道的信道译码单元,经信道译码得到DPD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DPCCH处理通道根据多径时延信息对各波束的残差信号进行DPCCH解扩,然后对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信道估计,最后进行RAKE合并。RAKE合并结果被送给DPCCH信道的硬判决单元。硬判决单元对输入信号进行硬判决,得到DPC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本级DPDCH解扩单元702需要知道DPDCH的扩频因子,扩频因子可以使用最近一级PIC结构中TFCI译码得到的扩频因子,也可以由本级PIC结构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822得到。如图8所示,本级PIC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822的结构可以与第二级PIC结构的扩频因子计算单元622完全相同。
本级PIC结构中DPDCH信道和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需要知道本级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本级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可以由最近一级PIC结构中的噪声功率估计单元提供,也可以在本级PIC结构中添加一个噪声功率估计单元,该噪声功率估计单元由本级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用户各波束的DPCCH信道噪声功率的估计。
由于HS-DPCCH信道的特殊性,应用本发明的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多用户接收装置中HS-DPCCH信道的处理具体如下:
设ACK/NACK重复发送次数为ACKNACK_N_TRANSMIT;CQI信息的上报周期为K_REPORT_CYCLE,上报偏移量为L_OFFSET;CQI信息重复发送次数为CQI_N_TRANSMIT。以上ACKNACK_N_TRANSMIT、K_REPORT_CYCLE、L_OFFSET、CQI_N_TRANSMIT等参数由NODEB通过下行信令提供给UE。当UE无反馈信息时,HS-DPCCH信道就无信号,而在BS接收端将此时HS-DPCCH发送的信息记为DTX,DTX值为0。
在HS-DPCCH信道无UE反馈信息的时隙,对HS-DPCCH信道可以不进行解扩、RAKE合并和硬判决等处理。HS-DPCCH的解扩单元、RAKE合并单元、硬判决单元不进行任何处理,也不产生任何输出。HS-DPCCH的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用DTX作为无信号时隙的每个发送符号,并将每个DTX符号送给信号再生单元,即:在HS-DPCCH信号无信号的帧,HS-DPCCH信道不参加信号再生。
在HS-DPCCH信道有UE反馈信息的时隙,HS-DPCCH解扩单元对该时隙进行解扩;HS-DPCCH的RAKE合并单元对该时隙的解扩结果进行RAKE合并;HS-DPCCH的硬判决单元对该时隙进行硬判决,并将判决结果反馈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用于下行发送的控制。HS-DPCCH的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对该时隙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判决与判决加权,并将判决加权结果送给信号再生单元,用于HS-DPCCH信道的信号再生。
HS-DPCCH硬判决单元具体完成如下功能:
(1)对承载ACK/NACK信息的连续ACKNACK_N_TRANSMIT个HS-DPCCH帧,将每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每个符号的RAKE合并结果累加起来,由累加结果进行ACK/NACK/DTX三态判决,判决结果就是UE发送的确认信息符号。ACK/NACK/DTX三态判决有具体的判决方法,这里不再赘述。该符号只能是ACK/NACK/DTX中的一个值。并将该值转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进行HSDPA数据包发送的控制;
(2)对承载CQI信息的连续CQI_N_TRANSMIT个周期,取出每个周期的第L_OFFSET个HS-DPCCH帧;从每帧中取出第二和第三个时隙,这样总共得到CQI_N_TRANSMIT个第二和第三时隙。将每个时隙相同位置的COI_N_TRANSMIT个符号的RAKE合并结果累加起来,得到二个时隙的累加结果。由这两个时隙的累加结果进行判决,确定这两个时隙的信息是否是有效信息,如果不是有效信息,就把五个DTX作为这两个时隙发送的CQI比特送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如果是有效信息,就由这两个时隙的累加结果进行CQI译码,得到5个CQI比特。这5个CQI比特送给下行信道处理单元,进行HSDPA数据包发送的控制。CQI信息的有效性判决和CQI的译码都有具体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完成如下功能:
(1)对承载ACK/NACK信息的每个HS-DPCCH帧,对每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每个符号的RAKE合并进行累加,并对累加结果进行ACK/NACK/DTX三态判决,然后对判决结果进行加权,并将加权结果作为该时隙每个符号的估计值,并将每个符号的估计值送给信号再生单元。
(2)对承载CQI信息的每个HS-DPCCH帧,从每帧中取出第二和第三个时隙,对这两个时隙中每个符号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判决,确定该符号是否是有效信息,如果不是有效信息,就把DTX作为该符号的估计值,并送给信号再生单元。如果是有效信息,就对该符号进行软判决,并对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结果进行加权。把每个符号的加权结果送给信号再生单元。
(3)第一个时隙加权的权值和第二、第三个时隙加权的权值可以不同。而权值在区间[0,1]内取值。
以上实施例中,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的PIC结构级数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只采用第一级和最后一级PIC结构,而省去中间的PIC结构,也可以采用更多级的PIC结构。
以上过程中,以WCDMA系统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而实际上本发明的应用并不局限于WCDMA系统,还可以应用发明于码分多址2000(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等类似的CDMA信道结构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码分多址CDM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级并行干扰对消PIC结构,由K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和一个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构成,其中K为用户的个数,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级PIC结构的输入由全部波束信号以及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组成,其中全部波束信号并行进入K个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各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K个第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根据多径解扩结果得到并输出每个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根据输入的波束信号以及多径时延信息获得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以及信道判决加权结果,根据所述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信道判决加权结果以及根据多径解扩结果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得到并输出每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码片级再生信号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反馈信息,其中所有K个用户的功率控制指令经下行链路分别反馈给相应用户的发送端,全部波束信号和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入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对输入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行求和及滤波处理,从输入的每个波束信号中减去该波束信号滤波后的结果,得到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输出,HS-DPCCH的反馈信息进入下行信道处理单元;符号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进入下一级PIC结构;
最后一级PIC结构,包括K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每个用户对应一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的输入由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和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组成,其中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残差信号并行进入所述K个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各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最后一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以及符号级再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符号修正以及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进而通过译码和硬判决得到DPD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接收装置进一步包括不少于一级的中间级PIC结构,所述中间级PIC结构位于第一级PIC结构和最后一级PIC结构之间,所述中间级PIC结构包括K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和一个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每个用户对应一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输入由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上一级PIC结构所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和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组成,其中上一级PIC结构所处理输出的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并行进入所述K个用户的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而所有K个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以及上一级PIC结构处理输出的所有K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进入相应用户的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K个中间级PIC结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经过相应处理输出每个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码片级再生信号,其中全部波束信号和所有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入所述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进行处理,输出残差信号,符号级再生信号和全部波束的残差信号进入下一级PIC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功率控制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功率控制指令,并将其作为所述第一级PIC结构的一个输出,反馈给用户的发送端;
噪声功率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解扩结果得到在相关波束内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并将其输出;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经TFCI译码后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DPD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D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C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解扩单元,所述HS-DPC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HS-DPCCH信道的扩频码,对输入的波束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对输入的HS-DPCCH解扩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将合并结果输出;
HS-DPCCH硬判决单元,用于对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信息的译码结果,并输出所述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判决结果和CQI信息的译码结果;
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由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HS-DPCCH每个符号的判决,然后进行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信号再生单元,所述信号再生单元由DPD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DPC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HS-DPCCH信道的判决加权结果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用户的DPD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HS-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和该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并将码片级再生信号送入所述第一级PIC结构中的干扰对消单元,将符号级再生信号送给下一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两个符号修正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用户的DPDCH信道和DPCCH信道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解扩结果和DPCCH信道的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并分别将符号修正结果输出;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和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和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分别将结果输出;
信道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信道解码得到DPD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硬判决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DPCCH信道发送的信息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和中间级PIC结构干扰对消单元结构相同,包括:
波束内信号求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同一波束内的各用户的码片级再生信号进行求和,然后将求和结果输出;
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求和装置的各个波束的求和结果进行成型滤波和匹配滤波,并分别将各个波束的滤波结果输出;
波束内残差计算单元,用于从输入的全部波束信号中每个波束信号中减去所述成型与匹配滤波单元输出的该波束的滤波结果,得到每个波束的残差信号,并将所述全部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残差信号作为本级PIC的输出信号并行送给下一级PIC结构中各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级PIC结构中的所有K个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DPDCH解扩单元,所述DPDCH解扩单元根据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和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DPCCH解扩单元,所述DPCCH解扩单元根据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HS-DPCCH解扩单元,所述HS-DPCCH解扩单元根据HS-DPCCH信道的扩频码,以及输入的多径时延信息,对输入的残差信号进行多径解扩,并输出多径解扩结果;
三个符号修正单元,用于分别结合输入的用户的DPDCH信道、DPCCH信道和HS-DPCCH信道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分别对输入的DPDCH解扩结果、DPCCH解扩结果和HS-DPCCH解扩结果进行符号修正,并分别将符号修正结果输出;
信道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各径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DPD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和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单元,用于结合输入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噪声功率估计结果分别对输入的DPD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和HS-DPCCH信道的符号修正结果进行去信道调制和RAKE合并,并分别将结果输出;
DPD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D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D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DPCCH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单元,由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DPCCH每个符号的软判决,然后进行软判决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HS-DPCCH判决与判决加权单元,由HS-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以及信道估计结果、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得到HS-DPCCH每个符号的判决,然后对判决结果进行加权后输出其结果;
信号再生单元,所述信号再生单元由DPD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DPCCH信道软判决加权结果、HS-DPCCH信道判决加权结果和用户的多径时延信息、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用户的符号级再生信号和码片级再生信号,并将码片级再生信号送入本级PIC结构中的干扰对消单元,将符号级再生信号送给所述后一级PIC结构中同一用户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级PIC结构的用户信号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噪声功率估计单元,所述噪声功率估计单元由输入的DPCCH信道的各径的符号修正结果得到相关波束内DPCCH信道的噪声功率的估计结果,并将其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级PIC结构进一步包括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级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级PIC结构进一步包括扩频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级的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频因子计算单元包括TFCI译码单元,用于对输入的DPCCH信道的RAKE合并结果进行TFCI译码得到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并将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送到DPDCH解扩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465096A CN100342664C (zh) | 2004-06-08 | 2004-06-08 |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
PCT/CN2005/000812 WO2005122450A1 (fr) | 2004-06-08 | 2005-06-08 | Recepteur multi-utilisateur d'un canal physique specialise de liaison montant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465096A CN100342664C (zh) | 2004-06-08 | 2004-06-08 |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7967A CN1707967A (zh) | 2005-12-14 |
CN100342664C true CN100342664C (zh) | 2007-10-10 |
Family
ID=3550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650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2664C (zh) | 2004-06-08 | 2004-06-08 |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2664C (zh) |
WO (1) | WO200512245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349925A1 (en) * | 2017-01-05 | 2019-11-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35436B2 (en) | 2009-03-13 | 2012-03-13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8947A (zh) * | 2001-12-28 | 2003-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数据接入系统中高速物理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
EP1355442A1 (en) * | 2002-04-08 | 2003-10-22 |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 Uplink signalling in HSDPA |
CN1453946A (zh) * | 2002-04-26 | 2003-11-05 |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上行信道的部分干扰抵消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24978B1 (ko) * | 2001-08-25 | 2007-06-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역방향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493079B1 (ko) * | 2001-11-02 | 2005-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부호 분할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채널 품질을 보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
-
2004
- 2004-06-08 CN CNB2004100465096A patent/CN1003426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6-08 WO PCT/CN2005/000812 patent/WO200512245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8947A (zh) * | 2001-12-28 | 2003-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数据接入系统中高速物理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
EP1355442A1 (en) * | 2002-04-08 | 2003-10-22 |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 Uplink signalling in HSDPA |
CN1453946A (zh) * | 2002-04-26 | 2003-11-05 |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上行信道的部分干扰抵消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349925A1 (en) * | 2017-01-05 | 2019-11-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1115978B2 (en) | 2017-01-05 | 2021-09-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122450A1 (fr) | 2005-12-22 |
CN1707967A (zh) | 2005-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3110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0338889C (zh) | 用多单元天线发送分集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02627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47044C (zh) | Cdma通信系统中时间共享信道化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55959C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前向链路调度方法和设备 | |
CN1162990C (zh) |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297072C (zh) | 无线电基站装置及其使用的译码装置和译码方法 | |
CN1397112A (zh) | 无线红外装置 | |
CN1891000A (zh) | 专用参考信号和话务信号间自适应分配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617479A (zh) | 在宽带码分多址上行专用信道增强中支持导频增强的方法 | |
CN1242646C (zh)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
CN1383630A (zh) |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241428C (zh) | 用于检测业务信道和导频信道之间的功率比的设备和方法 | |
CN1839602A (zh) | 使用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 | |
CN1338882A (zh) | 用于移动无线网中通信业务负荷控制的方法 | |
CN1288858C (zh) | 无线通讯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移动站和下行链路传输能量控制方法 | |
CN1426633A (zh) |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柔性数据率匹配装置和方法 | |
CN1943118A (zh) | 解码方法及设备 | |
CN101065922A (zh) |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分配用户使用arq交织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0342664C (zh) | 一种码分多址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 | |
CN1728621A (zh) | Td-scdma系统中小区容量估算的方法 | |
CN1192523C (zh) | 在码分多路访问系统中用于控制搜索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66762A (zh) | 基于控制信道进行并行干扰对消的方法 | |
CN1778053A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节点b调度方法 | |
CN1518256A (zh) | 一种wcdma系统中用于多用户接收装置的网格编码调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