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1046C -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1046C CN100341046C CNB2003101165234A CN200310116523A CN100341046C CN 100341046 C CN100341046 C CN 100341046C CN B2003101165234 A CNB2003101165234 A CN B2003101165234A CN 200310116523 A CN200310116523 A CN 200310116523A CN 100341046 C CN100341046 C CN 10034104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value
- display
- brightness
- ambient light
- light illum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023320 Luma <angiosper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OSWPMRLSEDHDFF-UHFFFAOYSA-N methyl salic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1=CC=CC=C1O OSWPMRLSEDHDF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2143 Ocular discomfor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776 visual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一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该方法包括步骤:(a)取得一第一讯号值,该第一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b)取得一第二讯号值,该第二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亮度;(c)将该第一讯号值转换为一第三讯号值,其中该第三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d)判断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是否相同;以及(e)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亮度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显示器亮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庭、办公室或各种公共场所里,显示器已成为人们与各种机器沟通的最佳接口或撷取各式信息的最佳终端装置。目前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电激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与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已广泛地应用于各式电气或信息产品中,例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影音产品、通讯设备与个人数字助理等,且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器制程的突破与发展,液晶显示器已成为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产品之一。尤其是笔记型计算机等信息产品,为符合轻、薄与省电等要求,液晶显示器已成为笔记型计算机的基本配备。请参阅图1,其显示了使用液晶显示器时眼睛所能看见的两种主要光源。如图1所示,这两种光源包括:一为外界环境照射在液晶显示器面板12而反射至眼睛的环境光源(background light source)A,另一则为穿透液晶显示器面板12而照射至眼睛成像的背光源(back light source)B。通常,这两种光源A,B间的亮度差异会使视觉感受产生很大的差异。举例而言,当环境光源A较亮而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背光源B较暗时,使用者会感到较模糊不清(fuzzy);而当环境光源A较为昏暗或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背光源B较亮时,使用者则会感觉较清晰(clear)。然而,环境光源A照射至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经常会因各种外在环境条件或因素而变动,因此如何使液晶显示器面板12能适度地因应环境照度变化而调整其显示亮度,且达到舒适与清晰的视觉感受成为目前最热门的研发课题之一。
目前已有许多技术披露显示器的亮度调节方法与装置,其分别简叙述如下:
(1)为延长便携式计算机的电池使用时间,Saito等人于1991年6月24日发明,且1994年5月24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315,695号,标题“PERSONALCOMPUTER CAPABLE OF ALTERING DISPLAY LUMINANCE THROUGH KEY OPERATION”中披露了一种利用键盘控制与调整显示器亮度的便携式计算机与其控制方法。其主要原理是藉由键盘以供使用者输入一亮度调整指令,然后藉由个人计算机内的亮度控制电路以将此指令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显示于显示器,如此便可调整显示器的亮度至所需值。
(2)Shimomura等人于1994年1月18日发明,且于1995年4月1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406,305号,标题“DISPLAY DEVICE”中披露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环境光传感器,邻近设置于显示器屏幕;以及一亮度设定单元,用以输入所需的亮度值。环境光传感器的输出值传输至屏幕亮度计算单元以计算屏幕亮度可调整的范围。亮度决定单元则依屏幕亮度计算单元所输出的讯号以及亮度设定单元所输出的讯号决定一适当的显示器亮度值。屏幕亮度控制单元则依据亮度决定单元的输出讯号将屏幕的亮度调整至适当值。
(3)Thayer等人于1995年5月15日发明,且于1996年9月10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554,912号,标题“ADAPTIVE INSTRUMENT DISPLAYBRIGHTNESS CONTROL SYSTEM”中披露了一种仪器显示器亮度控制系统,其可自动地依交通工具操作者的指令与特殊的环境照度控制一交通工具的仪器显示器亮度。其架构主要是藉由一环境光照度传感器输出一环境光照度讯号至微处理器,然后该微处理器依据该环境光照度讯号从一亮度视表选择一亮度视值使仪器显示器显示该亮度。假使交通工具的操作者调整仪器显示亮度,且亮度的改变是在该系统的学习范围内,微处理器将会设定一适宜的定时器使该改变有效。在该定时器届期后,该微处理器将调整亮度视值至原始亮度视值与新亮度视值间差的预定比率。
(4)Beard等人于1995年5月22日发明,且于1998年5月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747,938号,标题“AUTOMATIC CONTROL ELECTROLUMINESCENTBACKLIGHT PANEL”中披露了一种影像显示系统的电激发光背光面板,其是自动地由环境照度的变化所控制。其主要原理是藉由一光传感器接收一环境照度值且输出一对应的电讯号至一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依据环境照度变化控制电激背光电源供应器的驱动直到达到最适的显示亮度。该自动电激背光控制系统与一电源供应单元结合,以进一步降低电池能量的损耗。
(5)Helms等人于1995年7月17日发明,且于1998年6月2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760,760号,标题“INTELLIGENT LCD BRIGHTNESS CONTROLSYSTEM”中披露了一种依据环境照度条件自动调整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装置与方法。其主要原理为藉由一光传感器产生代表环境照度的亮度控制电路讯号。这些讯号与预定的自动亮度控制值相关,用于自动控制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一但环境照度讯号自动地被使用以设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使用者选择的不同亮度值设定值,不管是高或低,将取代自动亮度控制设定。
(6)Suzuki等人于1998年2月13日发明,且于2000年6月20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078,302号,标题“SCREEN BRIGHTNESS CONTROL”中披露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屏幕亮光面板,其可立即地依据环境照度在一预定的时间间隔中将其调整至一最适亮度值。当屏幕亮度面板无被调整时,该屏幕亮度面板被驱动以维持最适亮度。在接收到触发讯号后,一定时器用于检测一时间间隔以产生一计时讯号。当计时讯号被接收时,一电源控制器供应电力以调整亮度,且当屏幕亮度面板已被调整时,输出触发讯号至定时器。
(7)Weindorf等人于2000年9月8日发明,且于2002年11月19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483,245号,标题“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USINGA VARIABLE TIME CONSTANT FILTER”中披露了一种控制场发射显示器亮度的装置与方法。尤其是当环境照度变亮或暗时,显示器亮度亦增加或降低。一计时特征亦被实施以控制系统的灵敏度。特别是,液晶显示器亮度调整间的时间与所需亮度与真实亮度间的差值部份相关。
然而,照射至显示器面板的环境照度经常会有不稳定或突然变动的情形产生。举例而言,室内的灯管常会因电源不稳定而闪烁,亦或在使用笔记型计算机时突然有人在显示器面板附近走动。这些情况通常会造成照射至显示器面板的环境照度突然地改变且在一小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环境照度。对于这些情形,传统技术并无法判断此种突然或不稳定的环境照度变动而会不断地改变屏幕亮度,如此势必造成视觉上的不适以及显示器的不稳定。另外,传统的显示器亮度在调节时会有明显地跳动,无法以渐进的方式调整亮度,因此当亮度变动时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亮度的变化,造成视觉感官的不适。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且提供一种可因应环境照度变化稳定调节显示器显示亮度的显示器亮度控制方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亮度控制方法,以解决传统显示器亮度控制无法依环境照度变化而自动调整显示器亮度的问题,且显示器亮度控制系统不会因为环境照度暂时变化而立即调整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而是以逐步增加或减少的方式进行,使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不会有立即的剧烈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亮度的控制方法,用于一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取得一第一讯号值,该第一讯号值代表显示器的环境照度;(b)取得一第二讯号值,该第二讯号值代表显示器的亮度;(c)将第一讯号值转换为一第三讯号值,其中第三讯号值代表显示器于该环境照度时的亮度设定值;(d)判断第三讯号值与第二讯号值是否相同;以及(e)当第三讯号值与第二讯号值相同时,维持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第三讯号值与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第二讯号值使其与第三讯号值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亮度的控制方法,用于一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将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设定为多个区间,其中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b)取得一第一讯号值,该第一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c)取得一第二讯号值,该第二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亮度;(d)判断该第一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并将该第一讯号值转换为一第三讯号值,其中该第三讯号值代表该第一讯号值在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e)判断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f)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异时,判断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高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g)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高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判断该第三讯号值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相等;以及(h)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通过结合下述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可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使用液晶显示器时眼睛所能看见的两种主要光源;
图2显示了应用本发明技术的便携式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系统方块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下,以手动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调整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图;
图6显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调整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7显示了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对照表;
图8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曲线图;
图9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曲线图;和
图10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与该显示器亮度对时间的变化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便携式计算机 11:主体
11a:键盘 12:液晶显示器面板
13:盖体 14:光传感器
200:中央处理器 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04:亮度控制电路 206:其它输入/输出装置
208:总线 210:连接线
212:线路 214:模拟-数字转换器
216:控制电路
A:环境光源
B:背光源
S11-S16: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下,以手动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步骤
S21-S26: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调整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步骤
S31-S38: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调整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另一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技术的便携式计算机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便携式计算机10结构包括:一主体11,具有一键盘11a、一液晶显示器面板12设置于该便携式计算机10的盖体13部分,以及至少一光传感器14设置于盖体13上且邻近液晶显示器面板12。其中,光传感器14可检测照射至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并将其转化成代表该环境照度的第一讯号值V1。另外,使用者选定的亮度设定值可藉由传统方法(例如键盘11a上的热键或其它调整装置)输入便携式计算机10,且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使使用者可以手动的方式调整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显示亮度。
图3为图2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系统方块图。如图3所示,便携式计算机10包括:一中央处理器20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2、亮度控制电路204以及其它输入/输出装置206,例如键盘11a(图1),可藉由总线208彼此电连接。在此实施例中,亮度控制电路204具有存储器以及处理运算的能力。亮度控制电路204的输出电连接于背光驱动电路(Backlight drivercircuitry)(图中未示出),以在任何时间控制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亮度或产生亮度控制讯号(BC)经由连接线210传送至液晶显示器面板12以调整或控制显示亮度。
此外,光传感器14所产生的第一讯号V1(代表照射至显示器面板12上的环境照度)藉由线路212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器214(A/D converter),以进行讯号转换。然后,经控制电路216与执行S/W应用程序以将转换后的讯号传送至亮度控制电路204处理。当然,光传感器14可为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荷耦合组件传感器或光敏电阻传感器等。
在本发明系统中,依据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可将其设定成多个环境照度区间,且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设定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V3。其中,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的间距以及环境照度区间的区间数可由使用者设定与调整,且显示器亮度设定值V3亦可由使用者设定。这样的关系架构成一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且储存在亮度控制电路204的存储器中。因此,当光传感器14检测到照射至液晶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并对应地产生第一讯号值V1时,经A/D转换器214、控制电路216以及执行SW应用程序以将该讯号传送至亮度控制电路处理。然后,亮度控制电路204利用环境照度对液晶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处理后,藉由该亮度控制电路204所产生的亮度控制讯号传送至背光驱动电路,以调整液晶显示器面板12至所需亮度。
藉由上述系统,本发明可以手动调整且/或光传感器感测自动调整显示器亮度等方式进行,因此液晶显示器面板12可依手动设定值以及环境照度变化而对应地改变显示器面板12的亮度至所需的亮度设定值。手动调整与光传感器自动亮度调整方式可在光传感器启动时同步进行。在手动调整与自动调整方式同步进行时,手动调整方式可优先于自动调整方式。另外,亦可将光传感器关闭,而使系统只能以手动方式进行。除此之外,当然也可使手动调整关闭而只使光传感器开启,如此可藉由传感器自动感测与调整,以达到省电与使视觉感受舒适等目的。另一方面,亦可只启动自动省能(Auto-Dim)模式,以节省最大的电能。以下将分别叙述本发明技术的显示器亮度调节流程。
请参阅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下,以手动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图。以下关于图4的说明,亦请对照下述图7、图8与图9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液晶显示器面板12启动后,首先致能光传感器14与执行S/W应用程序并使自动省能模式关闭(Auto-Dim)(步骤S11)。接着,取得第一讯号值V1,其中该第一讯号值V1代表照射至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步骤S12)。随后,依据该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判断该第一讯号值V1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内,并将该第一讯号值V1藉由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转换为第三讯号值V3,其中该第三讯号值V3代表在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面板亮度设定值(步骤S13)。
接着,当使用者以手动方式调整或输入亮度设定值V4时,亮度控制电路204会取得使用者目前设定的亮度设定值V4(步骤S14)。然后,判断使用者目前设定的亮度设定值V4是否与第三讯号值V3相等(步骤S15)。当使用者目前所设定的亮度设定值V4与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亮度设定值V3相等时,则无需调整亮度设定值V3且继续进行步骤S13。而当使用者目前所设定的亮度设定值V4与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亮度设定值V3不相等时,则使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亮度设定值V3与使用者目前所设定的亮度设定值V4相等(步骤S16)。随后,再重复进行步骤S13。
请参阅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流程图。以下关于图5的说明,亦请对照下述图7与图10的说明。
如图5所示,在液晶显示器面板12启动后,首先致能光传感器14与执行其应用程序并使自动省能模式关闭(Auto-Dim)(步骤S21)。接着,取得第一讯号值V1与第二讯号值V2,其中该第一讯号值V1代表照射至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而该第二讯号值V2则代表该显示器面板12的亮度(步骤S22)。随后,判断该第一讯号值V1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内,并将该第一讯号值V1藉由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转换为第三讯号值V3,其中该第三讯号值V3代表于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面板亮度设定值(步骤S23)。
接着,判断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是否相同(步骤S24)。当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同时,亦即表示在该环境照度下设定显示的亮度设定值与目前显示器面板所显示的亮度相同,因此维持该第二讯号值V2,此时亮度控制电路204将藉由亮度控制讯号传送至背光亮度电路维持该显示器面板12目前的亮度,并重复步骤S22。而当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异时,等待一段时间Td1后重复步骤S22-S24,以判断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是否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步骤S25)。其中,若经步骤S25后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仍相异时,认定该亮度设定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若经步骤S25后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同时,认定该第三讯号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
请再参阅图5,当认定该第三亮度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V2使其与该第三设定值V3相同,亦即将显示器面板12的亮度依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亮度设定值V3调整亮度,藉此便可自动调整该显示器面板12亮度至所需亮度(步骤S26)。此时,亮度控制电路204将阶段地调整第二讯号值V2使其与亮度设定值V3相等,以渐渐地调整亮度,不会有突然变化的视觉感觉。另外,当认定该亮度设定值V3与该第二讯号值V2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维持第二讯号值V2,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的亮度。随后,重复步骤S22。
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系统在光传感器启动下(自动省能模式关闭)以自动方式调整显示器亮度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以下关于图6的说明,亦请对照下述图7与图10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液晶显示器面板12启动后,首先致能光传感器14与执行其应用程序并使自动省能模式关闭(Auto-Dim)(步骤S31)。接着,取得第一讯号值V1与第二讯号值V2,其中该第一讯号值V1代表照射至显示器面板12的环境照度,而该第二讯号值V2则代表该显示器面板12的亮度。然后,依据该环境照度对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设定值对照表判断该第一讯号值V1与该第二讯号值V2分别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并将该第一讯号值V1再藉由环境照度对液晶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对照表转换为第三讯号值V3,其中该第三讯号值V3代表在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步骤S32)。
接着,判断该第一讯号值V1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步骤S33)。当该第一讯号值V1的环境照度区间与该第二讯号值V2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时,经再检查后,维持该第二讯号值V2,使显示器的亮度维持不变。而当第一讯号值V1的环境照度区间与第二讯号值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异时,判断第一讯号值V1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高于第二讯号值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步骤S34)。
当该第一讯号V1的环境照度区间高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经再检查步骤(步骤S35)后,若该第一讯号V1的环境照度区间没有高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则回到步骤S32继续进行后续操作;若该第一讯号V1的环境照度区间高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则依照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4-S26进行显示器亮度调整的操作,以调整显示器亮度至所需值(步骤S36),因此不再赘述。
然而,当该第一讯号V1的环境照度区间低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增加第二讯号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的下限值(步骤S37),然后判断第一讯号V1是否位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步骤S38)。若第一讯号V1位于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则继续进行步骤S32;若第一讯号V1不在第二讯号V2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则继续进行步骤S35,以进行后续调整显示器至所需亮度的步骤。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分别以具体例说明上述流程。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对照表。如图7所示,在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对照表中,可将环境照度V1区分为多个环境照度区间(区间I,II,III,IV...),且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区间I(0-L1),II(L1-L2),III(L2-L3),IV...)的间距与总区间数可依使用者设定与调整。另外,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区间I,II,III,IV...)对应于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V3(B1,B2,B3,B4...)。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器亮度调整方法,首先会先取得第一讯号值V1与第二讯号值V2,亦即取得照射至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值V1以及显示器的亮度值V2。然后,判断第一讯号值V1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区间I,II,III,IV...)。随后,利用该对照表找出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V3。接着,判断第二讯号值V2是否等于该亮度设定值V3。若第二讯号值V2等于该亮度设定值V3则维持显示器的亮度。若第二讯号值V2不等于亮度设定值V3时,则等待时间Td1后,再重新取得第一讯号值V1与第二讯号值V2,再重复前述步骤后,判断第二讯号值V2是否等于该亮度设定值V3。当该第二讯号值V2等于该亮度设定值时V3,则仍维持显示器的亮度不变;而当第二讯号值V2不等于亮度设定值V3时,则逐步地调整第二讯号值V2,使其与亮度设定值V3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本实施例将照射至显示器面板的环境照度范围分为多个区间,为方便说明以下以四个环境照度区间为例。请再参阅图7,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的亮度设定值,且该亮度设定值系可调动的。在此实施例中,将依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增加或减少分为增加曲线(如黑色曲线)和减少曲线(如淡色曲线),依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分为第一环境照度区、第二环境照度区、第三环境照度区以及第四环境照度区,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其中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为B1、B2、B3、B4,其关系为B1≤B2≤B3≤B4,且这些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可独立动态调整与设定,当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由a增加为b时,因为b小于L2所以该显示器亮度维持不变,若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由a增加为c时,因为c大于L2所以该显示器亮度会自动调整为B3。当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由c减少为b时,因为b大于L2’所以该显示器亮度维持不变,若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由c减少为a时,因为a小于L2’所以该显示器亮度会自动调整为B2。
请参阅图8,其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曲线图。如图8所示,将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设定为四个环境照度区间,而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其中显示器亮度设定值为B1、B2、B3、B4。当第二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B2调整为B2’时,因为B2’大于B3,所以第三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B3亦会自动地调整为B2’。
请参阅图9,其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对显示器亮度设定值的曲线图。如图9所示,将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设定为四个环境照度区间,而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其中显示器亮度设定值为B1、B2、B3、B4。当第三环境照度区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B3调整为B3’时,因为B3’小于B2,所以第二环境照度区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B2亦会自动调整为B3’。
请参阅图10,其为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与该显示器亮度对时间的变化图。如图10所示,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在时间t1时,由照度c减少为照度a,在时间t2时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又变回原来的c,这种情形类似灯管闪烁或有人影走动。虽然显示器的环境照度a小于L2’,但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变化没有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所以显示器亮度维持B3不变,故显示器亮度不会因为显示器环境照度的暂时变化而改变。
请再参阅图10,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在时间t3时由c减少为a,显示器的环境照度a小于L2’,且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变化有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Td1,所以在时间t4时,显示器亮度由B3渐渐变为B2,故显示器亮度的调整不会有立即的剧烈变化。另外,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在时间t6时,由a增加为c,且显示器的环境照度c大于L2。由于显示器的环境照度变化有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Td1,所以在时间t7时,显示器亮度由B2渐渐变为B3,故显示器亮度的调整不会有立即的剧烈变化。
本发明为一种显示器亮度调整方法,用于该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且显示器亮度控制系统不会因为环境照度暂时变化而立即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另外,藉由本发明方法所调整的显示器的亮度是渐渐增加或减少的,因此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不会有立即的剧烈变化。
本发明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作若干的修改,但所作的修改仍是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一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该方法包括步骤:
(a)取得一第一讯号值,该第一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
(b)取得一第二讯号值,该第二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亮度;
(c)将该第一讯号值转换为一第三讯号值,其中该第三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
(d)判断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是否相同;以及
(e)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其中步骤(c)包括步骤:
(c1)将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设定为多个区间,且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以及(c2)判断该第一讯号值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并
将该第一讯号值转换为该第三讯号值,其中该第三讯号值代表该第一讯号值在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a)还包括步骤:提供一光传感器,用以检测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而产生该第一讯号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光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荷耦合组件传感器或光敏电阻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每一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不小于前一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可独立动态调整与设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e)还包括步骤:
(e1)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时,等待一第二特定时间再重复该步骤(a)-(d);以及
(e2)若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仍相异时,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若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e2)之后还包括步骤:
(e3)当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以调整该显示器目前亮度至所需亮度;以及
(e4)当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维持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的亮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e3)还包括步骤:依该环境照度区间阶段调整该第二讯号值,直至该第二讯号值与第三讯号值相同。
9.一种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一显示器中以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的亮度,该方法包括步骤:
(a)将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范围设定为多个区间,其中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对应于一显示器亮度设定值;
(b)取得一第一讯号值,该第一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
(c)取得一第二讯号值,该第二讯号值代表该显示器的亮度;
(d)判断该第一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位于何环境照度区间,并将该第一讯号值转换为一第三讯号值,其中该第三讯号值代表该第一讯号值在该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亮度设定值;
(e)判断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
(f)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与该第二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相异时,判断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是否高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
(g)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高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判断该第三讯号值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相等;以及
(h)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而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一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依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该显示器亮度至所需亮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b)还包括步骤:提供一光传感器,用以检测该显示器的环境照度而产生该第一讯号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光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荷耦合组件传感器或光敏电阻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每一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不小于前一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每一个环境照度区间所对应的显示器所需亮度设定值可独立动态调整与设定。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g)还包括步骤:
(g1)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区间低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增加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下限值,并判断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是否位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以及
(g2)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位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维持该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目前的亮度,且当该第一讯号值的环境照度不是位于该第二讯号值所对应的环境照度区间时,判断该第三讯号值是否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h)还包括步骤:
(h1)当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时,等待一第二特定时间再重复该步骤(b)-(g);以及
(h2)若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仍相异时,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若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同时,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h2)之后还包括步骤:
(h3)当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时,调整该第二讯号值使其与该第三讯号值相同,以调整该显示器目前亮度至所需亮度;以及
(h4)当认定该第三讯号值与该第二讯号值相异且无持续该第一特定时间,维持第二讯号值,藉以维持该显示器的亮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其中该步骤(h3)还包括步骤:依该环境照度区间阶段调整该第二讯号值,直至该第二讯号值与第三讯号值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165234A CN100341046C (zh) | 2003-11-14 | 2003-11-14 |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165234A CN100341046C (zh) | 2003-11-14 | 2003-11-14 |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7220A CN1617220A (zh) | 2005-05-18 |
CN100341046C true CN100341046C (zh) | 2007-10-03 |
Family
ID=3476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1652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046C (zh) | 2003-11-14 | 2003-11-14 |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104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50740B2 (ja) * | 2006-12-05 | 2009-10-21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携帯式電子機器、画面の表示方向の変更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CN100585695C (zh) * | 2007-04-16 | 2010-01-27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亮度校正方法 |
KR101396976B1 (ko) * | 2007-07-26 | 2014-05-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기기 및 영상기기에서 디스플레이 특성 항목들을조절하는 방법 |
CN101777334B (zh) * | 2010-01-23 | 2012-02-08 | 朱子辰 | 能自动调节亮度并具有亮度记忆功能的显示终端 |
US20120062551A1 (en) * | 2010-09-13 | 2012-03-15 | Lg Electronics Inc.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CN102447918B (zh) * | 2010-10-08 | 2015-02-04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立体眼镜的方法、立体眼镜以及视频显示装置 |
CN108519809B (zh) * | 2011-11-28 | 2021-05-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DE102011088760A1 (de) * | 2011-12-15 | 2013-06-20 | Robert Bosch Gmbh | Anzeigevorrichtung |
CN103247281B (zh) * | 2012-02-13 | 2015-11-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021337A (zh) * | 2012-12-20 | 2013-04-03 | 高炎华 | 配置有亮度调节装置的led显示设备 |
CN104064162B (zh) * | 2013-03-21 | 2017-03-15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体外除颤器及其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
CN103198792A (zh) * | 2013-03-28 | 2013-07-10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光线控制led显示屏 |
CN104252327A (zh) * | 2013-06-27 | 2014-12-3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阅读模式启用方法和装置 |
CN103606366A (zh) * | 2013-11-08 | 2014-02-26 | 桂林机床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显示屏亮度自动调节的方法 |
US10013924B2 (en) * | 2014-03-13 | 2018-07-03 | Huawei Device (Dongguan) Co., Ltd. | Method for adjusting backlight brightnes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5654908A (zh) * | 2015-11-06 | 2016-06-08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变更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5869606A (zh) * | 2015-12-14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5469775A (zh) * | 2016-01-29 | 2016-04-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8346411A (zh) * | 2017-01-22 | 2018-07-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10349554A (zh) * | 2019-07-12 | 2019-10-18 | 开封大学 |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亮度自动调节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92752A (ja) * | 1995-04-20 | 1996-11-05 | Nec Corp | 輝度自動調整装置 |
JPH10187096A (ja) * | 1996-12-20 | 1998-07-14 |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 Led表示装置 |
JPH10282923A (ja) * | 1997-04-07 | 1998-10-23 | Nec Corp | 輝度自動調整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
US20020024529A1 (en) * | 1997-11-14 | 2002-02-28 | Miller Michael E. | Automatic luminance and contrast adjustment for display device |
-
2003
- 2003-11-14 CN CNB2003101165234A patent/CN10034104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92752A (ja) * | 1995-04-20 | 1996-11-05 | Nec Corp | 輝度自動調整装置 |
JPH10187096A (ja) * | 1996-12-20 | 1998-07-14 |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 Led表示装置 |
JPH10282923A (ja) * | 1997-04-07 | 1998-10-23 | Nec Corp | 輝度自動調整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
US20020024529A1 (en) * | 1997-11-14 | 2002-02-28 | Miller Michael E. | Automatic luminance and contrast adjustment for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7220A (zh) | 2005-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1046C (zh) | 显示器自动亮度控制方法 | |
CN101383139B (zh) | 显示屏亮度控制方法 | |
US746872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display brightness with ambient light correction | |
CN1148623C (zh) | 一种控制便携式计算机液晶显示器背照明的电路及方法 | |
CN101241688B (zh) | 低功率驱动设备和方法 | |
JP2004177547A (ja)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 |
CN104469022B (zh) | 一种背光灯调节方法、系统和手持终端 | |
CN1230040C (zh) | 用于减少能量消耗的装置和方法 | |
US7920121B2 (en) |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dynamic backlight control unit | |
WO2021204104A1 (zh) | 一种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13099350A1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CN1875311A (zh) | 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051444A (zh) |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 |
CN1991560A (zh) | 调整电子装置显示相关设定的装置及方法 | |
JP2009086133A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US20050156949A1 (en) | Method of brightness adjustment for a display device | |
CN101707051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液晶电视机 | |
CN116364020B (zh) | 背光调节电路、显示装置及背光调节方法 | |
CN108039152B (zh) | 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2000291A1 (zh) | 一种降低脉宽调制调光电路电磁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624531A (zh) | 视频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432906A (zh) | 具有光感应功能的液晶屏幕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060752A (zh) | 冷阴极灯管的多灯管调光控制方法 | |
CN116133187A (zh) | 一种实现led调光电源可选调光pwm脉冲频率的方法 | |
CN111462691A (zh) | 亮度调节方法及亮度调节装置、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