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4254C -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34254C CN100334254C CNB2004100815009A CN200410081500A CN100334254C CN 100334254 C CN100334254 C CN 100334254C CN B2004100815009 A CNB2004100815009 A CN B2004100815009A CN 200410081500 A CN200410081500 A CN 200410081500A CN 100334254 C CN100334254 C CN 10033425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ing
- alloy
- grams
- hydrogen
- lan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点是首先将贮氢合金粉碎、过筛,然后由PdCl2、NaH2PO4.H2O、HCl、NH4Cl、NH3·H2O配置成镀液,控制镀液的pH值和温度,在贮氢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钯。实验证明经过抗气体杂质毒化表面处理的贮氢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气态杂质毒化能力。
Description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2.背景技术
镧系合金在贮存、回收氢时,由于气源不纯或发生事故,杂质可能进入气体或系统,使合金表面中毒,循环次数减少(吸放氢速度减慢,吸氢容量减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各种合金的潜能),人们一方面研究合金的组成,另一方面,合金/气体界面作为化学反应场所,表面状态至关重要,所以也向着表面改性方面发展。
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对合金表面的化学浸蚀和对合金颗粒的微包覆。前者有碱处理、酸处理、含氟溶液处理。后者有微包覆Ni、Cu、Pd、Co等.碱处理又包括单一碱处理、含不同还原剂的处理。微包覆处理包括电镀、化学镀、化学置换沉积多种金属。表面处理影响贮氢合金电极(电池)的放电容量、寿命、反应动力学性能。
微包覆起到如下作用:1、增加合金的电、热传导性能。2、提高合金的表面抗氧化能力。3、减少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合金粉末的脱落。4、包覆金属将合金微粒连在一起使得制备电极更加容易。
微包覆镍的合金微粒表面覆盖着一层球状镍颗粒,提高了合金的比表面从而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电阻。另外,镍层在碱溶液中稳定,选择性地吸收氢,阻止氧的进入,从而防止合金被氧化。研究表明镀镍颗粒存在裂缝是在镀镍过程中,还原产生的氢原子进入合金粉末的晶格中引起合金颗粒破裂。La(NiSnCo)5.12微包覆镍研究发现氢原子对颗粒的破坏并未造成合金粉化。原因是颗粒表面上存在的一层镀镍层包裹了内部合金。微包覆Ni不能抑制Mg2Ni合金的粉化。粉化造成微粒新表面氧化从而容量衰减。
微包覆Co或Pd提高混合稀土基合金电极的活化速度归功于Co或Pd提高了电极反应的电催化活性。Pd对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步骤H吸附+OH→H2O+e具有催化作用,而这一步骤是整个吸氢过程的控制步骤。
化学镀Co产生附加法拉第反应,并且Co也会吸氢,提高了合金的容量。
研究表明在化学镀铜工艺中,提高镀液温度、pH值、甲醛含量以及搅拌速度均会加快镀铜。但除镀液温度增加外,其余因素增加均降低镀层的光亮度,从而降低镀层的耐腐蚀性,并且镀液的碱度是影响反应速度镀层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好控制在12~13。宏存茂发现随着处理强度(Cu2-浓度)增大,放电容量明显增加。熊义辉等人设计了一种专用电镀铜装置。阳极为石墨或不锈钢等制成的不溶性阳极:阴极为贮氢合金粉末和承接部分组成的复合阴极;还有保证阴阳极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部分——供液和供料部分。采用特殊的电镀方法对贮氢合金粉末进行包覆铜处理:随着阴阳极的相对运动,合金粉末和电镀液一起进入阴阳极之间,电镀液在粉末的间隙中流动,在电场作用下Cu2-在粉末的表面放电而沉积,获得均匀镀层。主要工艺参数为:电压6V~12V,电流密度20~40A/dm2,阴阳极相对运动速度2~4m/min。
陈启元等人研究了化学镀镍法对贮氢合金粉末表面镀镍的工艺。该法只需在0.7M的盐酸中预处理10分钟。在含有0.2M NiSO40.4M NaH2PO40.06M Na3C6H5O70.56MNH4Cl的溶液中,控制pH9.0~9.5温度50℃时间20~30分钟,可以得到镀镍量为9~20wt%的镀层。SEM形貌分析表明,获得的镀层厚度和成分均匀(含5%P元素)。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固液反应的表面处理方法,反应机理为电极反应的电催化活性。用于电池表面包覆的较多,改善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的鲜见。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①粉碎在氩气保护下用真空球磨机将镧系合金研磨粉碎,过150目以上的筛;②化学镀钯控制pH值为9.5~10.5,温度为50℃~70℃,加入加速剂;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步骤①中粉碎筛过的镧系合金用镀液进行化学镀钯,浸镀1小时~5小时,然后将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的步骤②中所述的镀液含有PdCl2、NaH2PO1·H2O、HCl、NH4Cl,NH3·H2O,每升镀液的配方比例为:
PdCl2 2克~3克
NaH2PO4·H2O 8克~12克
HCl 4毫升~5毫升
NH1Cl 27克~30克
NH3·H2O 150毫升~180毫升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的特点还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的化学镀钯,其温度控制为60℃,浸镀时间为2小时。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的步骤②中所述的加速剂为硼砂,硼砂的加入量为30g/L~50g/L。
气体杂质对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中,N2、CH4的影响不大,O2、CO对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影响较大,会造成贮氢合金中毒,使吸氢量减少、吸放氢速度减慢、吸放氢循环次数减少。其中尤以CO的毒化最为严重,因此本发明以CO作为主要杂质进行研究,故本发明中所述的气态杂质主要是指CO。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改善镧系合金气固反应性能又不受合金元素表面分布限制,不受合金相图限制,不会降低吸放氢容量,不会增大合金的PCT曲线平台倾斜度,不会改变合金的热力学性质。镧系合金在杂质气体中的循环性能、动力学性能、活化性能提高。
4.附图说明
图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过的LaNi5毒化前后的PCT曲线
图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镀钯处理过的LaNi5合金的PCT曲线
图3LaNi5合金被氢气中不同浓度CO毒化后,循环次数与吸氢量的关系
图4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镀钯处理LaNi5合金循环次数与吸氢量的关系曲线
图5经1%CO毒化,30℃抽真空处理后的LaNi4.7Al0.3初次吸氢曲线
图6经1%CO毒化,30℃抽真空处理后的LaNi4.7Al0.3-Pd第一次吸氢曲线
图7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过的LaNi4.7Al0.3-Pd吸氢(吸0.01%CO后)曲线
图8表面镀钯前后LaNi4.7Al0.3在H2-0.1%CO的循环性能曲线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化学式LaNi5并考虑烧损配料20kg,装入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然后充氩气冲洗真空室,反复多次,充氩气保护熔炼,浇铸在铜锭模中,合金锭粗粉碎后,在氩气保护下,用真空球磨机研磨,粉末过200目筛,称取LaNi560克,按本发明的方法配制化学镀液1升,控制镀液的pH值为10左右,温度为55℃,加入加速剂硼砂30g/L,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粉碎筛过的镧系合金LaNi560克加入到镀液中进行化学镀钯,浸镀2小时,然后将合金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镀液配方为
PdCl2 2g,
NaH2PO4·H2O 8g,
HCl 4ml,
NH4Cl 27g,
NH3·H2O 160毫升。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镀覆后合金,利用PCT测试仪测定该合金的PCT曲线及循环性能,再配以压力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其动力学性能。
图1为毒化前后LaNi5的PCT曲线,◆表示毒化后,■表示毒化前,由图可见,毒化后LaNi5的PCT曲线的平台基本消失。
图2为镀钯LaNi5PCT曲线,■表示镀钯合金在H2-CO中的PCT曲线。
比较图1、图2可以看出,镀钯LaNi5与未镀钯LaNi5相比:镀钯的LaNi5平台倾斜程度减小,未镀钯的LaNi5被毒化后平台消失,而镀钯的LaNi5被毒化后平台是倾斜,有一定宽度的平台;未镀钯的LaNi5被毒化后几乎不吸氢,而镀钯后在0.1%CO的H2中的吸氢量为0.27,可见镀钯后,LaNi5合金在CO气氛中循环,PCT性能提高。
图3为LaNi5合金被氢气中不同浓度CO毒化后,循环次数与吸氢量的关系曲线。由图可见,在氢中含0.1%CO气氛中循环,LaNi5循环到3~4次就基本上不吸氢了。
图4为镀钯LaNi5合金循环次数与吸氢量的关系曲线,图中,◆表示镀钯LaNi5合金在氢中含0.1%CO气氛中循环三十次,吸氢性能几乎未变,(▲表示合金经过HF处理后的循环曲线,●表示未经处理的曲线)。
由以上图谱可以看出,LaNi5合金在氢中含0.1%CO气氛中循环,LaNi5循环到3~4次就基本不吸氢了,而镀钯LaNi5循环30次,吸氢量基本未变。
实施例2:
按化学式LaNi4.7Al0.3并考虑烧损配料10kg,装入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然后充氩气冲洗真空室,反复多次,充氩气保护熔炼,浇铸在铜锭模中,合金锭粗粉碎后,在氩气保护下,用真空球磨机研磨,过200目震动筛,称取LaNi4.7Al0.3合金100g待用。
称取:PdCl25克,NaH2PO4·H2O 22克,HCl 10ml,NH4Cl 70克,NH3·H2O 400毫升用蒸馏水配制所需的镀液到2升,并调节pH值为10,将镧系合金粉放入超声振动的上述镀液中,控制温度60℃,浸镀时间3小时,蒸馏水清洗,真空干燥烘干。
活化性能:镀钯前LaNi4.7Al0.3需在300℃,0.3-0.8MPa下活化二次方可使用;镀钯后在30℃,0.3-0.8MPa下活化一次即可使用。
动力学性能:镀钯前LaNi4.7Al0.3被氢气中CO(含量为1%)毒化后,吸氢动力学曲线如图5所示。
由图5可见,经过十分钟孕育期后,合金开始缓慢吸氢,到四十分钟时吸氢量达到饱和。
镀钯后LaNi4.7Al0.3在H2-1%CO中的吸氢动力学曲线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LaNi4.7Al0.3镀Pd,经1%CO毒化,30℃抽空处理后第一次吸纯氢曲线,孕育期为10分钟,27分钟时吸氢量达到饱和,镀钯LaNi4.7Al0.3达到饱和吸氢量的时间比未镀钯的该种合金达到饱和吸氢量的时间段短。镀钯对合金的动力学性能也有改善。
由图7可见,在经过0.01%CO毒化后,LaNi4.7Al0.3-Pd吸氢曲线很快恢复到LaNi1.7Al0.3-Pd毒化前吸氢曲线。
如图8所示,●表示镀钯,▲表示未镀钯。可见表面镀钯后的LaNi1.7Al0.3在H2-0.1%CO中循环30次,吸氢性能几乎不减少,而未镀钯的LaNi4.7Al0.3在H2-0.1%CO中循环5~6次,吸氢性能几乎丧失。
综上所述,镀钯后贮氢合金的抗CO毒化的能力得到改善。
实施例3
称取LaNi5120g,经粗粉碎,在真空球磨机中氩气保护下研磨,过200目震动筛。
称取:PdCl2 5克,NaH2PO4·H2O 22克,HCl 15ml,NH4Cl 65克,NH3·H2O 600毫升,用蒸馏水将步骤所混的溶液稀释到计算体积,并调节pH值为10,将镧系合金粉放入超声波搅拌的上述镀液中,处理温度58℃,浸镀时间3小时,蒸馏水清洗,真空干燥烘干。
实施例4
称取LaNi510Kg,装入真空感应炉,抽真空,然后充氩气冲洗真空室,反复多次,充氩气保护熔炼,浇铸在铜锭模中,合金锭粗粉碎后,在真空球磨机中氩气保护下研磨,粉末过200目筛,称取60克合金;控制pH值为10.1,温度为65℃,加入加速剂硼沙40g/L。;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粉碎筛过的镧系合金用镀液进行化学镀钯,浸镀2小时,然后将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镀液配方为
PdCl2 3g,
NaH2PO4·H2O 12g,
HCl 5ml,
NH4Cl 30g。
NH3·H2O 180毫升
实施例5
称取实施例1中经熔炼并过筛处理过的合金LaNi590g待用;按以下镀液配方配制镀液,控制镀液pH值为10.2,控制温度为60℃,加入加速剂硼砂35g/L。: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粉碎筛过的镧系合金LaNi590g加入到镀液中进行化学镀钯,浸镀5小时,然后将镀钯后的合金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镀液配方为
PdCl2 4g,
NaH2PO4·H2O 10g,
HCl 7ml,
NH1Cl 52g。
NH3·H2O 270毫升
实施例6
称取实施例1中经熔炼并过筛处理过的合金LaNi5 1kg待用;按以下镀液配方配制镀液,控制镀液pH值为10.5,温度为70℃,加入加速剂硼沙50g/L。;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待用的镧系合金用镀液进行化学镀钯,浸镀4小时,然后将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镀液配方为
PdCl2 50g,
NaH3PO4·H2O 200g,
HCl 120ml,
NH4Cl 0.5kg。
NH3·H2O 3.2升
以上实施例中,HCl采用市售的浓酸,也可由H2SO4替代。NH3·H2O也采用市售制剂。
Claims (2)
1.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粉碎:在氩气保护下用真空球磨机将镧系合金研磨粉碎,过150目以上的筛;②化学镀钯:控制pH值为9.5~10.5,温度为50℃~70℃,加入加速剂;采用超声波进行搅拌,将步骤①中粉碎筛过的镧系合金用镀液进行化学镀钯,浸镀1小时~5小时;③将粉末滤出,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真空干燥烘干;
其中,步骤②中所述的镀液由PdCl2、NaH2PO4.H2O、HCl、NH4Cl、NH3·H2O组成;每升镀液的配比为:
PdCl2 2克-3克
NaH2PO4·H2O 8克-12克
HCl 4毫升-5毫升
NH4C1 27克-30克
NH3·H2O 150毫升-180毫升;
步骤②中所述的加速剂为硼砂,硼砂的加入量为30g/L-5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的化学镀钯时温度控制为60℃,浸镀时间为2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815009A CN100334254C (zh) | 2004-12-16 | 2004-12-16 |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815009A CN100334254C (zh) | 2004-12-16 | 2004-12-16 |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4759A CN1644759A (zh) | 2005-07-27 |
CN100334254C true CN100334254C (zh) | 2007-08-29 |
Family
ID=3486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815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4254C (zh) | 2004-12-16 | 2004-12-16 |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3425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5795A (zh) * | 2013-01-15 | 2013-04-24 | 北京联创宏业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吸气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59452B (zh) * | 2014-10-11 | 2016-05-04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一种增强Zr2Fe合金抗空气毒化性能的方法 |
CN104674201A (zh) * | 2015-02-11 | 2015-06-03 | 江苏澳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镀覆金属钯镀层的化学镀钯液 |
CN109136893A (zh) * | 2018-09-20 | 2019-01-04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一种钯-铌-钯复合膜的化学镀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222A (zh) * | 1995-06-05 | 1998-07-08 | 詹姆斯A·帕特森 | 均一镀覆微球体的催化剂 |
CN1189483A (zh) * | 1997-01-31 | 1998-08-0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钯/陶瓷复合膜反应器中的气相催化脱氢和加氢耦合反应 |
WO2001039289A2 (en) * | 1999-11-22 | 2001-05-31 |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 | Hydrogen-based ecosystem |
US20030000387A1 (en) * | 2000-12-05 | 2003-01-02 | Takashi Uemura | Hydrogen-permea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
2004
- 2004-12-16 CN CNB2004100815009A patent/CN1003342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222A (zh) * | 1995-06-05 | 1998-07-08 | 詹姆斯A·帕特森 | 均一镀覆微球体的催化剂 |
CN1189483A (zh) * | 1997-01-31 | 1998-08-0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钯/陶瓷复合膜反应器中的气相催化脱氢和加氢耦合反应 |
WO2001039289A2 (en) * | 1999-11-22 | 2001-05-31 |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 | Hydrogen-based ecosystem |
US20030000387A1 (en) * | 2000-12-05 | 2003-01-02 | Takashi Uemura | Hydrogen-permea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4759A (zh) | 2005-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174385B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absorbing alloy powder, hydrogen absorbing alloy powder, and hydrogen-storing tank for mounting in vehicle | |
EP0591606B1 (en) | Alkaline storage battery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ydrogen storage alloy therefor | |
Chen et al. | The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Mg-based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 |
CN100334254C (zh) | 一种使镧系合金抗气态杂质毒化性能改善的表面处理方法 | |
CN110106426B (zh) | 易活化储氢合金、其制造方法以及熔炼设备 | |
JP2024023286A (ja) | 水素吸蔵材の製造方法 | |
Williams et al. | Nanostructured surface coating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B5‐type hydrogen storage intermetallics | |
JPH08291391A (ja) | 水素吸蔵合金材料の表面処理方法、水素吸蔵合金電極の活性化処理方法、活性化溶液、および、初期活性に優れた水素吸蔵合金電極 | |
JP2003221202A (ja) | 水素発生装置 | |
CN101476127B (zh) | 稀土-镁-镍基ab3型贮氢合金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 | |
JP2003221201A (ja) | 水素発生装置 | |
CN107760947A (zh) | Mg‑Al‑Ni系储氢颗粒及其催化改性制备方法 | |
CN101276925A (zh) | 直接式硼氢化钠-肼混合燃料电池 | |
JP3400250B2 (ja) | 金属水素化物に関する製法 | |
JP3755841B2 (ja) | マグネシウム系水素吸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0438148C (zh) | 一种合金粉的表面处理方法 | |
JPH09312157A (ja) | 水素吸蔵合金電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688986B2 (ja) | 電池材料用水素吸蔵合金の表面処理方法 | |
CN100595316C (zh) | 一种贮氢合金粉的制备方法 | |
CN1180495C (zh) | 含锂复合储氢合金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93691C (zh) | 一种电极用吸氢合金粉 | |
JPH0410175B2 (zh) | ||
JP3547920B2 (ja) | 水素吸蔵合金電極の製造方法 | |
JPS61168866A (ja) | 水素吸蔵電極 | |
JP2735909B2 (ja) | 二次電池用水素吸蔵合金粉末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