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读刊丨广西“畜”势如虹“牧”歌扬
作者:潘剑 林尔 王丽霞 陈智霖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18期
2024-09-16 12:14

【编者按】

广西是全国畜牧业大省份,畜牧养殖历史悠久,地方特色畜牧品种丰富,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畜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向畜禽良种化、区域无疫化推进。本期“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带大家走进河池市、南宁市邕宁区,一起来看两地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增效、村庄增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广西绘就现代特色农业好丰景

河池“新牧歌”牛劲十足

文/潘剑

微信图片_20240812153919

南丹黄牛在养殖场内悠闲地啃食青草。通讯员 麦艳梅 摄

 

时值九月,秋色渐浓。河池市国投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八圩养殖基地的草场上,青翠的牧草高过人头,迎风摇曳。

用这些牧草饲养出来的雪花和牛,不仅成为区内食客餐桌上的美味,更是远销广东佛山、清远,福建福州、晋江等地。今年2月底,基地通过海关考核,成功获得供港冰鲜牛肉养殖基地备案资质,成为广西首家获此殊荣的养殖基地。

“公司不仅要养好一群肉牛、造福一方老百姓、构建一个全产业链,还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成为桂西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国投农牧公司负责人黎承江介绍,公司正加速布局港澳肉牛市场,不断拓宽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5月8日,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立项名单,以河池市为主导市申报的广西桂西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立项。这标志着河池肉牛优势产业迎来产业融合发展新机遇。作为项目的参建主体之一,国投农牧公司获得中央补助资金5660万元,这笔资金随即被投入到乡村振兴肉牛产业项目、产业大数据中心、出口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中。

这是河池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16%,拥有超过900万亩的草场草坡,气温温差较小,是养殖肉牛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河池市坚持高位谋划、政策撬动、科技支撑、健全机制,以优化畜牧产能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具体目标,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方向,先后出台了《河池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河池市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工作方案,推动现代肉牛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响“河池牛”品牌。

微信图片_20240812154243

东兰县巴畴乡板加村龙旺坡的本地黄牛。通讯员 潘剑 摄

 

最近,走进位于南丹县云水谷肉牛生态养殖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只见上千头南丹黄牛正在养殖场内悠闲地啃食青草,“哞哞”的叫唤声在山谷里回响。

南丹黄牛是广西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2016年3月,南丹黄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如何发挥南丹黄牛优势,壮大发展肉牛产业?南丹县建立肉牛产业生产草畜配套、种养结合及品种改良发展机制,通过实施“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全力打造南丹黄牛共富产业。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项目支撑。南丹县投资1亿多元,在云水谷示范区建设肉牛生态化标准化养殖、牛草种养循环、质量安全追溯、科技支撑、“黄牛保姆堂”扶贫、休闲牧业等6个工程,让南丹黄牛搭上了科技养殖的快车。2022年,云水谷示范区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示范区。

在示范区建设引领和南丹黄牛品牌建设的推动下,2023年,南丹县肉牛存栏3.93万头、出栏1.46万头,肉牛销售总额达1亿元。

除了南丹黄牛,河池还加快推进环江菜牛以及宜州、罗城、东兰等本地水牛、黄牛草畜配套的适度规模养殖,奏响乡村振兴的“新牧歌”。

数据显示,河池市目前有存栏100头以上规模牛场85家,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牛场1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肉牛出栏13.08万头、牛肉产量1.31万吨。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东兰县隘洞镇拉社村可怀牛场是一家小规模养殖场,目前存栏130头本地黄牛。尽管今年肉牛市场行情有些不稳定,牛场主人周宏理在1—7月间仍然出售了150多头牛。

周宏理表示:“牛场不仅是我的家产,也是其他工人的致富基地。”村民牙祖吨一直在牛场务工,一个月收入达6000元,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

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从土杂繁育到杂交选育,从供给本地市场到供货粤港澳大湾区,河池肉牛产业越走越远。

5月,河池市召开2024年度桂西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工作部署会,邀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牛羊产业创新团队,就肉牛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策略、产业链协同发展、建设项目谋划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将抓好河池肉牛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大型养牛场的建设,强化技术指导和做好跟踪服务,加大信贷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河池肉牛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微信图片_20240812153951

南丹县云水谷肉牛生态养殖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南丹黄牛。南丹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数智化养猪有奔头

文/林尔 王丽霞

广西那坤农牧有限公司标准生态规模化养猪基地里,工人正给生猪喂食。广西那坤农牧有限公司供图

 

仲秋九月,在南宁市邕宁区广袤的乡村田野上,一座座现代化养猪场有序分布,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展现出一幅绿色和谐的产业画卷。

近年来,邕宁区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获益的思路,大力推行生猪现代生态智慧养殖新模式,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邕宁区生猪出栏26.45万头,年产值约5.27亿元。

村企合养,富了村民壮了集体

走进广西那坤农牧有限公司标准生态规模化养猪基地,一栋干净整洁的猪舍映入眼帘。大棚里,“哼哼哼”的觅食声此起彼伏,生猪们充满活力、膘肥体壮、长势喜人。

中和镇方村村村民黄少英正忙着检查生猪的健康情况。只见她指着其中一头笑着说:“这头猪体格健壮,吃的都是生态饲料,再过个把月就可以出栏了。”

“基地占地545亩,目前拥有4栋平层及1栋两层育肥猪舍,年出栏商品肉猪约1.4万头,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共吸纳周边乡村20名劳动力就近就业。”那坤农牧公司经理韦朝明介绍。

发展产业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群众发展难题,促进群众增收。那楼镇屯良村通过建设猪舍、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我们建设了1座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两层养殖大棚,以租赁的形式与那坤农牧公司合作经营,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2.32万元。另外,我们将后盾单位提供的40万元帮扶资金入股那坤农牧公司,3年累计分红14.4万元。”屯良村驻村第一书记覃乃丹说。

生态滋养,绿了青山增了效益

9月6日,在贵德生态猪养殖示范基地的猪场养殖监测室内,负责人孙振沛正紧盯屏幕,实时查看猪舍的温度、湿度等信息,以及猪的体征数据和进食、饮水状况。通过这些可视化信息,他能迅速判断存栏的6000头生猪的健康状况。

“我们建有9栋猪舍,得益于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养殖方式,1栋猪舍仅需1名工人负责。基地每年可出栏2批次生猪,年出栏生猪达1.2万头,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孙振沛说。

企业要发展,环保须先行。基地遵循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从种猪扩繁到商品猪育肥,集规模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于一体。推行“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打造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普及推广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

孙振沛介绍:“基地对养殖场的粪污进行科学处理,使其转化成可利用的有机肥、沼液、沼气,年均可处理1.2万吨粪污。基地还配有污水处理系统,养殖污水经沉淀、气浮分离、絮凝等工序后,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养猪零污染、零排放。”

技术供养,保了品质吃了放心

凌晨时分,万籁俱寂,邕宁区八鲤路上的屠宰场却灯火通明。50名屠宰工人穿上制服,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一头生猪在这里要经过12道关口才能变成放心猪肉。”南宁市邕宁冷冻厂城关家畜定点屠宰分厂副厂长李树伟介绍,厂里生猪日均屠宰量超过800头,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肉品主要供给南宁市主城区及钦州市等周边区域,辐射人口约75万。

城关家畜屠宰分厂以屠宰及冷链分割一体标准化建设,拥有生猪屠宰车间、肉类分割车间、冷链设施、污水处理系统、A级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等。“从生猪进厂到猪肉出厂,全程均有官方兽医负责检疫检测,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李树伟说。

“我们将继续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行动为抓手,立足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培育引进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示范区创建的主力军,强化‘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不断完善企业与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联结关系,积极引导建立统一的购销渠道,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邕宁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万曲表示。

 

·经济观察

端好百姓“肉盘子”,广西“畜”势待发

文/陈智霖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事关百姓的“肉盘子”。近年来,广西推进畜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高质量端稳端好百姓“肉盘子”。

广西是全国畜牧业大省份,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2023年,全区禽肉产量173.5万吨,产量居全国第4位。河池市的肉牛产业、南宁市邕宁区的生猪产业是广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纵观《河池“新牧歌”牛劲十足》《数智化养猪有奔头》两文,可以洞悉其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

一是村企联建聚合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河池市南丹县通过实施“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全力打造南丹黄牛共富产业。南宁市邕宁区则培育引进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是农业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河池的肉牛企业通过建设肉牛生态化标准化养殖、牛草种养循环等工程,让本地肉牛搭上科技养殖的快车。邕宁区的生猪企业则遵循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推行零污染、零排放的生态种养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相宜。

三是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产业链的完整构建与深度优化,不仅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鲜明特征,更是驱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河池市持续推进养殖、加工、屠宰、配送、科研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河池牛”品牌家喻户晓,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邕宁区则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数智转型赋能产业发展。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升级,作为畜牧业变革的先锋动力,正引领着产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转型升级。河池市加大投资建设肉牛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基地,让肉牛养殖搭上智能化快车。邕宁区则大力推行生猪现代生态智慧养殖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能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优质、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持续攀升。广西应加速推进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筑基强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是畜牧业稳健前行的保障,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广西应加快推动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标准化养殖圈舍、环保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关键领域。通过科学规划,全面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品牌引领。构建“桂字号”品牌,激活畜牧发展新动能。品牌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加强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产品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广西畜牧业品牌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名牌产品数量不够、宣传工作不足等问题。为此,广西应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畜牧业,以品牌建设为牵引,形成区域公用品牌、畜牧业企业品牌和农畜产品品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格局,构建市场主导、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社会促进的品牌战略,着力营造品牌发展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创新引领畜牧业发展新纪元,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我国正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发展已经从追求数量发展转向融入现代科技创新和现代经营方式的高质量发展。广西应积极出台更多有力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鼓励畜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加大对畜牧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

责任编辑:李姣梦
相关文章

读刊·广西绘就现代特色农业好丰景|端牢中国饭碗,广西有“粮”策

广西粮食产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 2024-07-17 09:57

读刊·广西绘就现代特色农业好丰景|端好全国“果盘子”,广西既要稳也要进

广西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布局、精品种、控面积、攻单产、树品牌、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从而推动全区水果产业从大向强转变,继续在端稳端好全国“果盘子”上担当作为。

经济社会 2024-06-18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