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读刊·圆桌会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作者:周理 朱健宁 兰培文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10期
2024-05-17 10:29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者正青春。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一代“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行动是最有效的磨砺,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85后”黄昌立已经驻守在祖国南疆国门15个年头,“90后”村支书李春燕把乡村振兴当成她的另一个“战场”……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非遗传承等各领域,朝气蓬勃的青年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尽情施展才干,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中建功立业,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实践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本期“圆桌会”围绕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进行探讨。

新时代青年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文/广西韦拔群干部学院副院长、广西2017年定向选调生 周  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选调生是干部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源泉,是选调生将青春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大舞台,也是帮助我们拔节生长的“沃土”。

把根向下扎到基层人民心中,就能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近年来,一批又一批选调生扎根基层践行选调初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活力、新动能。“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选调生主动选择到乡村振兴一线挂职或任职,就要把根稳稳地扎进基层泥土,坚持一线服务、一线锻炼、一线成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切的每一件小事。将人民群众个体所想的微心愿化为“主动干”,将人民群众普遍所想的清单变成“一起干”,将发展集体经济等难干必须干的事一点一点“坚持干”,当一件件棘手之事做成,就能更好地叩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也就能在不断磨砺中独当一面,逐渐成长为群众的主心骨。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选调生向下扎根,就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善于从群众的所求所盼中找准上情与下情的最佳结合点,寻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最优解”。要经常入户调研,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多上心,多搞一些家门口的“微工厂”供留守妇女就近就业,给留守儿童以学习的引导和种下梦想的种子,为空巢老人多组织一些爱心医疗志愿服务。只有深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工作,在密切群众联系上有更多行动,在为民服务上有更大作为,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民力,把“党政想干”和“群众想要”更好地统一起来。

植根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选调生以向下的姿态扎根基层,就要以实干担当为己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不怕挑战,把心思集中在带团队、想干事上。带出好的团队一起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村“两委”干部、致富能人、乡贤都是村里谋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团结他们以“带头干”的示范引领全体群众“加油干”,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力量的规范协调作用,形成点状网的团结治理结构网络,以群众所盼的发展目标为导向,形成“一起干”的最大公约数。

想干、能干、敢干是对奋斗最好的解读。激扬奋斗之志、以青春之力勇担时代重任,选调生更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中努力建功,通过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冲在急难险重第一线,于广袤大地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详情】

把青春的种子撒进乡村振兴的土壤

□文/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派驻合山市里兰村工作队员 朱健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应当自觉扛起时代重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也能成就青年。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开拓创新、充满活力、勇于担当的青年,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另一方面,基层乡村是淬炼青年的修炼场,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青年施展抱负提供了大好机遇。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千千万万个黄文秀、秦玥飞扎根基层书写着奋斗故事,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演绎着青年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宏大场景。

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一批具有远大理想、担当意识的青年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人在基层墩一墩,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因素和主体性力量,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要坚定理想信念,将振兴乡村、服务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远大志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要全面加强学习,努力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秉持工匠精神,真正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要担当时代责任,主动沉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的地方扛重活、打硬仗,用平易近人的“百姓话”宣传惠农政策,用沾满泥土气息的脚步丈量民情,用务实行动全力办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青年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片具有发展机遇、留得安心的天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志青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青年人口较第六次普查下降8.2个百分点,如何留住农村青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优化青年就业政策,不断健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政策体系,搭建好青年到乡村工作的承接平台,推动青年人才有业就、好就业、就好业。要掌握青年的发展状况和利益诉求的变化,补齐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多措并举为大学生等青年人才融入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要呼吁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不断优化成长平台和管理晋升机制,让其在服务乡村建设过程中有所成就和收获,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详情】

用青春为非遗上色

□文/壮族织锦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兰培文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具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中华文明亘古绵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主体,对赓续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让古老的非遗得以传承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接棒。今年三月三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的现场,“90后”“00后”山歌选手一出场便获得全场掌声,在他们的歌声中,人们听到了传统歌谣与时代碰撞发出的振奋旋律。

作为“90后”的一员,我不忍看见壮锦绚丽多彩的图案渐渐消失于现代生活,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接过忻城壮族织锦技艺传承这一棒,深入社区、学校开办织锦传承培训班,只为让“壮锦”这朵古老的非遗之花继续绽放。当下,有许多年轻人和我一样,在非遗传承之路上、在薪火相传中,以不同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以创新之心坚守传承之道。

非遗需要传承,更要在创新中发展。传统非遗正在被赋予当代审美内涵,重回生活。作为青年传承人,不但要钻研传统技艺,还要与时代相结合,与时尚相碰撞,让古老非遗“活起来”,用行动告诉大家——非遗,可以很年轻,可以很好玩,也可以很新潮。

越来越多年轻人与非遗技艺相遇,大家惊喜地发现,当非遗遇上青春,犹如古树出芽,新花开满枝。马面裙新搭、壮锦高跟鞋、苗绣口红……一件件“国潮新品”无不呈现出“中国审美”“中国气派”。因为注入了青春的传承力量,解锁了“非遗+研学”“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等“非遗+”的N种可能,带来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探索,非遗正重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趣的“潮玩”。

让非遗和当代展现方式摩擦出新的火花,是新一代非遗传承者的使命。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得以搭上直播“快车”,在网络上频频“出圈”,“90后”河南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通过直播传授剪纸技艺,古阿新将传统苗绣技艺融入现代服饰远销海外……青年不拘一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让古老非遗更具活力、更接地气、更加与时俱进。

只有心怀热爱,才能够坚守传承。以青春为非遗上色,年轻一代必将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接好非遗传承这一棒!

【详情】

责任编辑:覃雪花
相关文章

读刊丨新时代青年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激扬奋斗之志、以青春之力勇担时代重任,选调生更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中努力建功。

当代论坛 2024-05-17 09:57

读刊丨把青春的种子撒进乡村振兴的土壤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也能成就青年。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应当自觉扛起时代重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当代论坛 2024-05-17 10:02

读刊丨用青春为非遗上色

只有心怀热爱,才能够坚守传承。以青春为非遗上色,年轻一代必将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接好非遗传承这一棒!

当代论坛 2024-05-17 10:08

读刊·圆桌会丨不负春光与书行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本期“圆桌会”围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行探讨。

当代论坛 2024-05-01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