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0923A - 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40923A TW201840923A TW107100652A TW107100652A TW201840923A TW 201840923 A TW201840923 A TW 201840923A TW 107100652 A TW107100652 A TW 107100652A TW 107100652 A TW107100652 A TW 107100652A TW 201840923 A TW201840923 A TW 20184092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sewing
- feeding
- sewing machine
- bel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64 se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7 he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9014 inability to fee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02—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 D05B27/06—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arranged above and below the work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具備:針板;針;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其作用於布料下表面而將該布料向縫製前進方向間歇性地強制移送;以及壓腳,其配置於針板之上方且可驅動升降地構成;於壓腳之與縫製前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之左右兩側外部配設有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布料上表面而跨及以壓腳下表面沿縫製前進方向接觸至針板之長度範圍地將該布料強制移送,且上述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具備:皮帶驅動機構,其使該等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與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同步連動而間歇性地驅動;以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其與壓腳之驅動升降連動地上下移動;僅藉由實施如以上等之對既有之縫紉機附加附件之程度之低成本改良,即便於以局部地或整個面地塗佈或貼附有橡膠等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雖然布料之縫製部分受到因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但能夠確實且順利地移送而獲得完成度優良之縫製品。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該縫紉機係於進行用以防止如T恤或運動衫等般前後身片底布事先被縫合而加工為環狀之圓物布料之緣邊部之鬆線的包邊縫製等之情形時所使用,例如以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為代表。
例如,用於圓物布料之包邊縫製之雙針款式之雙重鏈縫縫紉機具備:針板,其將圓物布料之縫製部分(將端緣部向布料之背面側回折且重合而成之重合布料部分)向既定之縫製前進方向進給並引導;複數根(2根)針,其等係於與縫製前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並列配置且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可上下移動地構成;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其配置於上述針板之下部,作用於設置在針板上之布料之下表面而將該布料向縫製前進方向間歇性地強制移送;壓腳,其與該下進給用進給齒對向地於上述針板之上方可驅動升降地配置;以及線鉤,其跨及上述針之並列方向之一側部與另一側部之間而於與縫製前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上可進退動作。而且,一面伴隨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之動作將布料沿針板之上表面於既定之縫製前進方向上間歇性地進給,一面藉由2根針之上下移動而於針板下形成針線環,並且藉由線鉤之進出而捕捉該等針線環,而利用線鉤所保持之線鉤線對該捕捉到之針線環進行套環縫合(looping),藉此於圓物布料之縫製部分(重合布料部分)之全周形成雙重鏈縫 之縫痕而進行包邊縫製。
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之雙針款式之雙重鏈縫縫紉機中之布料移送裝置僅為配置於針板之下部且作用於布料下表面而將該布料向縫製前進方向間歇性地強制移送之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於利用該下進給用進給齒而進行之強制移送時,布料之上表面滑動接觸至位於上升位置之壓腳下表面而被移送。
因此,於縫製對象布料係至少於其縫製部分為了裝飾或設計、補強等而局部地或整個面地塗佈或貼附有例如橡膠等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片之布料之情形時,於利用上述下進給用進給齒而進行之強制移送時,因布料上表面與壓腳下表面之間之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變得非常大,無法以如既定之間距進給布料,從而於縫製部分集中多餘之皺褶、或者無法筆直地進給縫製部分而使縫製部分彎曲等,於布料進給發生異常,其結果,無法避免導致縫製品之外觀及品質降低等做工不良。
以往提出有以如下方式構成之布料移送裝置,即,為了於如上所述之利用下進給用進給齒而進行之強制移送時降低因布料上表面與壓腳下表面之間之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從而可進行確實且順利之布料移送,藉由代替壓腳而於針板上方於與下進給用進給齒對向之位置配置輥或環形皮帶等上進給用旋轉體,並利用步進馬達等使該旋轉體驅動旋轉,從而利用該上進給用旋轉體與下進給用進給齒夾持布料並將該布料向縫製前進方向強制移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以往提出有代替縫紉機機座(bed)之內部之下進給用進給齒而設置下進給用環形皮帶,並且於針板之上方於與上述下進給用環形皮帶對向之位置設置作用於布料之上表面之上進給用環形皮帶,且將該等上下環形皮帶設為可個別地驅動,從而可將縫製部分無因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地確實且順利地直線進給之布料移送裝置,亦提出有可進行曲線進給之布料移送裝置(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昭57-581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3-15918號公報
於具有上述專利文獻1及2所示之構成之習知之縫紉機中之布料移送裝置中,可將布料夾於下進給用進給齒與上進給用旋轉體之間或上下環形皮帶間而強制移送,因此即便於以在布料之縫製部分局部地或整個面地塗佈或貼附有橡膠等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片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亦能夠以無因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之狀態確實且順利地進給布料之縫製部分,而能夠不發生進給之異常而獲得外觀及品質之較佳完成度之縫製品。
然而,上述習知之布料移送裝置係相對於先前以來存在之(既有之)縫紉機之基本構造、即具備針板、針、布料壓腳及下進給用進給齒之既有之縫紉機,必須如代替壓腳而於與下進給用進給齒對向之位置配置輥或環形皮帶等上進給用旋轉體,或者代替下進給用進給齒而於縫紉機床內設置下進給用環形皮帶並且於該下進給用環形皮帶之上方對向位置設置上進給用環形皮帶般地,不僅對既有之布料移送裝置,亦對包含縫紉機機座之內部機構在內的周邊部分之構造大幅度地進行改造。該情況不異於設計、製作新機型之縫紉機,對縫製者而言,不僅無法有效利用既有之縫紉機,而且必須重新購入並準備成本昂貴之新機型之縫紉機,存在經濟負擔變大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該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係即便不對既有之縫紉機大幅度地進行改造,而是僅藉由實施對既有之縫紉機附加附件之程度之低成本改良,便能夠即便於以局部地或整個面地塗佈或貼附有橡膠等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片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亦確實且順利地移送布料之縫製部分,而獲得完成度優良之縫製品。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針板,其設置布料,且對該布料之向既定之縫製前進方向之進給進行引導;針,其保持針線,且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可上下移動地構成;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其配置於上述針板之下部,且作用於設置在該針板上之布料下表面而將該布料向上述縫製前進方向間歇性地強制移送;以及壓腳,其與上述進給齒對向地配置於上述針板之上方,且可驅動升降至將布料按壓至上述針板之下降位置及解除按壓之上升位置地構成;於上述壓腳之與縫製前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之左右兩側外部配設有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設置在上述針板上之布料上表面而跨及以上述壓腳下表面沿縫製前進方向接觸至上述針板之長度範圍地將該布料強制移送,上述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具備: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其使該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與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之動作同步連動而間歇性地驅動動作;以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其使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以與上述壓腳之驅動升降連動地接觸或遠離布料上表面之方式上下移動。
根據具有如上所述之特徵之本發明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藉由使下進給用進給齒作用於設置在針板上之布料之縫製部分之下表面,並且使 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縫製部分之上表面,且使該等進給齒及皮帶同步連動地驅動,從而使布料之縫製部分滑動接觸至壓腳下表面,仍能夠強制移送。因此,即便於以在縫製部分局部地或整個面地塗佈或貼附有橡膠等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片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雖然伴隨對於壓腳下表面之滑動接觸而受到摩擦阻力,仍能夠不造成進給之停滯等而確實且順利地移送布料之縫製部分,能夠不發生進給之異常而獲得外觀及品質之較佳完成度之縫製品。
而且,發揮可提供如下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之效果,即,不對既有之縫紉機大幅度地進行改造,而是使既有之縫紉機所具備之基本構造直接保留,僅實施附加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等各構成作為附件之程度之簡單且低成本改良,藉此於以如上所述之因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增大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發揮確實且順利之布料移送功能。
於本發明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間之中間位置且較上述壓腳下表面之縫製前進方向下游端部更靠後部位置設置有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通過上述壓腳之後之布料之縫製部中間上表面而將該布料進而朝向縫製前進方向下游強制移送。
於該情形時,藉由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及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雖然伴隨對於壓腳下表面之滑動接觸而受到摩擦阻力,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順利地移送至壓腳下表面之縫製前進方向下游端部之布料之縫製部中間上表面,而可將該縫製部中間以繼續向縫製前進方向下游拉出之方式強制性地移送。藉此,即便為摩擦阻力較大之布料,亦能夠將其縫製部分更確實且順利地向既定方向移送。
尤其是,更佳為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係以其進給前端部相對於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進給終端部於縫製前進方向上一部分搭接(lap)之方式設置,於該情形時,可使藉由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及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間歇性地強制移送而來之縫製部分不停滯而順利地移行至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進給前端部,而可更確實地迴避進給之異常之發生。
又,於具有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中,較佳為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及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以透過上述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而一體地上下移動之方式構成。
於該情形時,於將布料設置於針板上、或者將縫製後之布料自針板上重新設置時,可使用單一之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使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及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一體地上下移動,而可謀求機構之簡化及動作之合理化。
又,於本發明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中,較佳為上述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由如下構件構成,即:驅動軸,其與縫紉機主軸連動地正反往復旋轉;擺動桿,其連結於該驅動軸;離合器板,其透過連桿而連接於該擺動桿;離合器軸,其透過固定該離合器板之單向旋轉離合器而僅向單向間歇性地驅動旋轉;以及上述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捲繞用滑輪(pulley),其安裝於該離合器軸。
於該情形時,藉由將上述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捲繞用滑輪安裝於使與高速旋轉之縫紉機主軸連動地進行正反往復旋轉之驅動軸之正反往復旋轉透過擺動桿、連桿、離合器板及單向旋轉離合器而僅單向地間歇旋轉之離合器軸,能夠使各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與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之進給動作同步地間歇性地驅動,例如與使用步進馬達驅動之情形相比,能夠以與下進給用進給齒同步之精確之時機且高速地驅動控制上述布料上進給用皮帶。
進而,於本發明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由氣缸構成,上述氣缸使一體地保持上述各上進給用皮帶之軛相對於固定於縫紉機本體之軛安裝台而升降。
於該情形時,於將布料設置於針板上、或者將縫製後之布料自針板上重新設置時,能夠藉由氣缸之作動而使各上進給用皮帶一體地上下移動,與使各上進給用皮帶個別地上下移動之情形相比,能夠簡化用於布料之設置或重新設置之操作。
1‧‧‧針
2‧‧‧針板
4‧‧‧壓腳
4a‧‧‧壓腳下表面
5‧‧‧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
6L、6R、6C‧‧‧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
9‧‧‧軛
10‧‧‧離合器軸
11L、11R、11C‧‧‧皮帶捲繞用大滑輪
13‧‧‧軛安裝台
15‧‧‧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
16‧‧‧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
30‧‧‧驅動軸
31‧‧‧擺動桿
32‧‧‧連桿
33‧‧‧離合器板
34‧‧‧單向旋轉離合器
M‧‧‧雙重鏈縫縫紉機
W‧‧‧縫製布料(圓物布料)
W2‧‧‧縫製部分
Y‧‧‧縫製前進方向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整體之立體圖。
圖2係該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之主要部分之放大俯視圖。
圖3係沿圖2之A-A線之縱剖前視圖。
圖4係沿圖2之B-B線之縱剖側視圖。
圖5係縫製對象物之前視圖。
圖6係表示縫製部分之縫痕構造之一例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整體之立體圖,圖2係該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之主要部分之放大俯視圖,圖3及圖4係沿圖2之A-A線及B-B線之縱剖視圖。
上述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M係自縫紉機本體20之 上部及下部朝向左側方而相互大致平行地延設有縫紉機臂部21及縫紉機機座部22。於縫紉機臂部21之內部組裝有縫紉機主軸、使於相對於縫製前進方向Y大致正交之方向上並列配置之左右2根針1、1(參照圖4)向上下往復運動之針驅動機構、布料之壓腳4、使該壓腳4向上下驅動升降之壓腳升降驅動機構或對於該等各驅動機構之動力傳遞機構等,但由於該等驅動機構或動力傳遞機構為眾所皆知,故而省略圖示及詳細之說明。
於縫紉機機座部22之上表面部,固定有具有形成落針位置之落針溝槽部之針板2,於該針板2之下方部之縫紉機機座部22內組裝有如下構件等,即: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其接觸作用於設置在針板2上之布料W(細節於下文敍述)之下表面而將該布料W向縫製前進方向Y間歇性地強制移送;線鉤,其保持線鉤線,且於與上述針1、1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大致正交之左右方向上進退動作;以及切線裝置。此處,由於線鉤、切線裝置、線鉤之進退動作機構之構成或動作等為眾所皆知,故而省略圖示及詳細之說明。
於上述構成之雙針款式之雙重鏈縫縫紉機M中,除了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以外,設置有作用於布料W之上表面而將該布料W朝向縫製前進方向Y之下游強制移送之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及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藉由該等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及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而構成雙重鏈縫縫紉機M之布料移送裝置。
又,上述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具備: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16,其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與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之動作(循環動作)同步連動而間歇性地驅動動作;以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15,其使該等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與上述壓腳4之驅動升降連動地進行能夠切換為接觸至布料W上表面之狀態及自布料W上表面向上方遠離之狀態之上下移動。
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係如圖2及圖3所明確表示般,相對於上述壓腳4配置於與縫製前進方向Y大致正交之方向之左右兩側外部。該等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係跨及上述壓腳4之下表面4a沿縫製前進方向Y接觸至上述針板2之長度範圍L地對布料W之上表面進行強制移送,且於較上述壓腳4之下表面4a之縫製前進方向Y下游端更靠後方部以自布料W之上表面起依序向斜後方且上方遠離之方式張設。
另一方面,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係如圖2及圖4所明確表示般,配置於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間之中間位置。該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係構成為其進給前端部位於較上述壓腳4之下表面4a之縫製前進方向Y下游端稍微靠後部之位置,且作用於通過上述壓腳4之後之布料W之縫製部上表面而將該布料W以進而朝向縫製前進方向Y耙出之狀態強制移送。
又,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係跨及軸支於左右一對支持台7L、7R之縫製前進方向Y上游端部之小直徑滑輪8L、8R與於較其更靠縫製前進方向Y之下游上方部安裝於支承於軛9之離合器軸10之大直徑滑輪11L、11R之間而捲繞張設。另一方面,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係跨及軸支於透過連結構件12而連結固定於上述左右一對中之左支持台7L之中間支持台7C之縫製前進方向Y上游端部之小直徑滑輪8C與於較其更靠縫製前進方向Y之下游上方部安裝於上述離合器軸10之大直徑滑輪11C之間而捲繞張設。
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與上述壓腳4之驅動升降連動地切換為接觸至布料W上表面之狀態及自布料W上表面向上方遠離之狀態之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15係由氣缸構成,該氣缸係以使上述軛9相對於固定於縫紉機臂部21(縫紉機本體20)之軛安裝台13透過上下滑動導件14而驅動升降之方式架設於上述軛9與上述軛安裝台13之間。
又,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與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之動作同步連動而間歇性地驅動動作之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16係由如下構件構成,即:驅動軸30,其與上述縫紉機臂部21內之縫紉機主軸連動地正反往復旋轉;擺動桿31,其連結於該驅動軸30而往復擺動;離合器板33,其透過連桿32而連接於該擺動桿31;上述離合器軸10,其藉由螺固固定於該離合器板33之一端側之單向旋轉離合器34而僅單向地間歇性地驅動旋轉;以及各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之捲繞用之大直徑滑輪11L、11R、11C,其等安裝於該離合器軸10。
再者,於上述左右一對支持台7L、7R與連接於上述軛9之突出部9l、9r之間,介置有對上述左右一對支持台7L、7R及連結固定於左支持台7L之中間支持台7C以上述離合器軸10為中心向下方擺動賦能之彈簧35L、35R,藉此構成為上述左及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C藉由上述彈簧35L、且右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R藉由上述彈簧35R而使縫製前進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彈性地接觸至布料W之上表面。
其次,對使用如上所述般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M,進行T恤之緣邊部等圓物布料W之包邊縫製之縫製動作進行說明。
此外,此處,對作為縫製對象,如圖5所示般使用於T恤之緣邊部之縫製部分W2為了裝飾或設計、補強等而局部地塗佈有例如摩擦係數較大之橡膠片R之圓物布料W之情形進行說明。
首先,透過與上述壓腳4之向解除按壓之位置之驅動上升連動地進行收縮動作之氣缸15,而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向上方移動。於該狀態下,將於圓物布料W之緣邊部將布料端緣部向布料背面側反折且重合而成之重合布料部分(縫製部分)W2設置於針板2上,然後使上述壓 腳4驅動下降,並且藉由上述氣缸15之伸長動作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向下方移動,而使其等之縫製前進方向Y之上游端部接觸至圓物布料W之縫製部分W2之上表面。
於該狀態下,藉由開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M之旋轉作動,而將圓物布料W之縫製部分W2藉由作用於該縫製部分W2之下表面之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以及作用於上表面之壓腳4及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朝向縫製前進方向Y而間歇性地強制移送,並且藉由伴隨縫紉機M之旋轉作動之左右針1、1之上升下降動作、及線鉤之進退動作等一連串之縫製動作,而於圓物布料W之縫製部分(重合布料部分)W2之全周進行形成如圖6所示般之雙重鏈縫之縫痕A之包邊縫製。
於如上所述之包邊縫製時,圓物布料W之縫製部分W2係藉由使下進給用進給齒5作用於下表面,並且使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作用於上表面,且使該等進給齒5及環形皮帶6L、6R同步連動地驅動,從而雖然使縫製部分W2之上表面滑動接觸至壓腳4之下表面4a,仍能夠進行強制移送。
因此,即便於以在縫製部分W2局部地塗佈有摩擦係數較大之橡膠片R之圓物布料W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雖然使該圓物布料W之縫製部分W2滑動接觸至壓腳下表面4a而受到摩擦阻力,仍能夠將縫製部分W2確實且順利地移送至縫製前進方向Y下游,能夠不發生進給之異常而獲得外觀及品質之較佳完成度之縫製品。
進而,藉由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及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而移送至壓腳下表面4a之縫製前進方向下游端部之縫製部分W2係藉由作用於該縫製部分W2之中間上表面之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而以繼續向縫製前進方向下游拉出之方式強制性地移送,能夠將縫製部分W2不發生移送停滯等進給異常而確實、順利且穩定良好地移送至既定之包邊縫製完成 為止。
又,能夠不對既有之縫紉機大幅度地進行改造,使既有之縫紉機所具備之基本構成,即,針板2、針1、1、布料壓腳4、下進給用進給齒5、縫紉機機座部22之內部機構等直接保留,僅實施將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該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16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15等各構成作為附件附加至既有縫紉機之程度之簡單且低成本改良,藉此即便於以如上所述之因摩擦產生之移送阻力增大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亦可獲得發揮確實且順利之布料移送功能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進而,於以在縫製部分W2未局部地塗佈、或貼附摩擦係數較大之橡膠片R之一般之布料作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亦可以如下方式使用,即,藉由使上述3條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以不接觸至布料上表面之方式向上方遠離移動,另一方面,使壓腳4下降,而於利用下進給用進給齒5而進行之縫製部分W2之移送時使布料上表面滑動接觸至壓腳4之下表面4a,從而進行通常之縫製動作。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為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之進給前端部位於較上述壓腳4之下表面4a之縫製前進方向Y下游端稍微靠後部之位置,且作用於通過上述壓腳4之後之布料W之縫製部上表面而將該布料W以進而朝向縫製前進方向Y耙出之狀態強制移送,但亦可構成為將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以其進給前端部相對於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之進給終端部於縫製前進方向Y上一部分搭接。
於該情形時,能夠使藉由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及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5而間歇性地強制移送而來之縫製部分W2於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之進給前端部不停滯地順利地移行,可更確實地迴避進給之異常之發生。
又,作為本發明之布料移送裝置,可為僅由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構成者,亦可不設置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C。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使用與縫紉機主軸連動之單向旋轉離合器機構作為布料上進給用環形皮帶6L、6R、6C之驅動機構者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使用步進馬達而驅動者。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係應用於雙針款式之橫筒形雙重鏈縫縫紉機,但亦可應用於鎖型針步縫紉機等,又,亦可應用於附有上進給機構之雙重鏈縫縫紉機或鎖型針步縫紉機。
Claims (6)
- 一種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針板,其設置布料且對該布料之向既定之縫製前進方向之進給進行引導;針,其保持針線,且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可上下移動地構成;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其配置於上述針板之下部,且作用於設置在該針板上之布料下表面而將該布料向上述縫製前進方向間歇性地強制移送;以及壓腳,其與上述進給齒對向地配置於上述針板之上方,且構成為可驅動升降至將布料按壓至上述針板之下降位置及解除按壓之上升位置,於上述壓腳之與縫製前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之左右兩側外部配設有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設置在上述針板上之布料上表面,而跨及以上述壓腳下表面沿縫製前進方向接觸至上述針板之長度範圍地將該布料強制移送,上述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具備:布料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其使該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與上述布料下進給用進給齒之動作同步連動而間歇性地驅動動作;以及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其使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與上述壓腳之驅動升降連動地以接觸或遠離布料上表面之方式上下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中於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間之中間位置且較上述壓腳下表面之縫製前進方向下游端部更靠後部位置,設置有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該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作用於通過上述壓腳之後之布料之縫製部中間上表面而將該布料進而朝向縫製前進方向之後方地強制移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中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及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係以透過上述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而一體地上下移動之方式構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中上述中間之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係以其進給前端部相對於上述左右一對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進給終端部於縫製前進方向上一部分搭接之方式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中任一項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中上述布料上進給用皮帶驅動機構係由如下構件構成,即:驅動軸,其與縫紉機主軸連動地正反往復旋轉;擺動桿,其連結於該驅動軸;離合器板,其透過連桿而連接於該擺動桿;離合器軸,其透過固定該離合器板之單向旋轉離合器而僅單向地間歇性地驅動旋轉;以及上述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捲繞用滑輪,其安裝於該離合器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中任一項之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其中上述皮帶上下移動驅動機構係由氣缸構成,該氣缸使一體地保持上述各布料上進給用皮帶之軛相對於固定於縫紉機本體之軛安裝台而升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JP2017-043272 | 2017-02-16 | ||
JP2017043272A JP2018130517A (ja) | 2017-02-16 | 2017-02-16 | ミシンの生地移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40923A true TW201840923A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319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0652A TW201840923A (zh) | 2017-02-16 | 2018-01-08 | 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8130517A (zh) |
CN (1) | CN108442043A (zh) |
TW (1) | TW20184092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4055A (zh) * | 2020-06-19 | 2020-10-13 |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罗纹下摆包缝机的压料机构 |
CN115045050A (zh) * | 2022-07-12 | 2022-09-13 | 广东智能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装生产用的埋夹机器人 |
-
2017
- 2017-02-16 JP JP2017043272A patent/JP2018130517A/ja active Pending
- 2017-12-29 CN CN201711475221.4A patent/CN108442043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1-08 TW TW107100652A patent/TW201840923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2043A (zh) | 2018-08-24 |
JP2018130517A (ja) | 2018-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08742B2 (ja) |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 |
JPH0732827B2 (ja) | タコ巻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布端の振れ修正装置 | |
JP2017074269A (ja) | ミシン | |
JP6918530B2 (ja) | 扁平縫いミシン | |
TW201840923A (zh) | 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 |
TWI824120B (zh) | 圓形織物之緣邊縫紉機 | |
JP2003326032A (ja) | 差動送りミシン | |
TWI703250B (zh) | 縫紉機及縫製裝置、以及縫製方法 | |
KR102554632B1 (ko) | 재봉틀 동작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도록 적응된 재봉틀 | |
CN107488942B (zh) | 扁平缝缝纫机 | |
JP4935179B2 (ja)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CN101684596A (zh) | 带环材料供给装置 | |
JP4877627B2 (ja)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
US2355189A (en) |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 heads | |
EP0494052B1 (en) |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 |
CN108425187B (zh) | 缝纫机 | |
TW202012724A (zh) |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 |
JP2007296253A (ja) | ミシン | |
CN214496704U (zh) | 并缝机皮带式送布结构 | |
US1825597A (en) | Sewing machine for joining edge portions of fabric sections | |
US5269241A (en) |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 |
TWM611955U (zh) | 併縫機皮帶式送布結構 | |
US1231542A (en) | Strip-feeding method for sewing-machines. | |
US1277004A (en) | Strip-feeding means for sewing-machines. | |
US2322207A (en) |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