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44244A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044244A TW201044244A TW098119951A TW98119951A TW201044244A TW 201044244 A TW201044244 A TW 201044244A TW 098119951 A TW098119951 A TW 098119951A TW 98119951 A TW98119951 A TW 98119951A TW 201044244 A TW201044244 A TW 20104424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layer
- control signal
- layer
- display device
- liquid cryst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20104424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特別是一種可用於 降低電容耦合效應與雜訊影響的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先前技術】 目前的觸控顯示裝置(Touch Screen)已發展出多種類型,如電 阻式、電容式、光學式、聲波式、電磁式、影像式等,其經由與 人體如手指或專用筆的直接接觸以感應輸入訊號;但是,若單就 Ό 觸控顯示裝置中感應電路的位置或製程順序的差異來區分,該等 觸控顯示裝置主要可歸類成外掛式(Add-on)及内搬式(Embedded) 兩種》 所謂外掛式觸控顯示裝置即是在該顯示裝置如液晶顯示(LCD) 面板之外表面上,再額外貼合具有感應電路的可透光觸控單元 (Touch Panel, TP)如外掛式電容觸控單元,該等外掛式電容觸控單 Q 元是在一可透光基板(如玻璃)表面分別鍍上一層氧化銦錫薄膜 (ITO)層及保護膜層(HardCoater),且該觸控單元之ITO層與液晶 顯示面板之間設置一防止電子訊號干擾層(Shielding Layer)。 前述内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則是將具有感應電路的可透光觸控 單元直接製作在觸控顯示裝置(如液晶顯示器)中,因為該觸控單元 是直接製作於觸控顯示裝置之液晶顯示面板上,大多僅需用到一 ITO層,故相較於外掛式觸控顯示裝置,能降低面板的整體厚度, 並可維持較高的透光率。 201044244 第1A圖即顯示一種習知内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的剖面圖,其 主要結構包括内嵌式觸控面板2’例如表面電容式(Surface Capacitive)或投射電容式,及液晶顯示面板4,其中該内嵌式觸控 面板2内彼在液晶顯示面板4的上表面。該液晶顯示面板4主要 包括第一基板16設有彩色濾光片18,共同電極(Common Electrode) 層20形成於彩色濾光片18下方,第二基板26及液晶層24形成 於該第一基板16及第二基板26之間。該内嵌式觸控面板2主要 Ο 包括偏光層(Polarizerfilm,PF)10,第一導電層12位於該偏光層10 下方與第一基板16上方,以及圖案化電極(Patterned Electrodes) 層W形成於第一導電層12周邊。因為該第一導電層12是一層用 來儲存電荷的ITO層且設有電容感應電路,如同形成一具高密度 感應的觸控電極層,但因為電容感測電路容易受到一些雜訊(Noice) 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本身或外在環境產生的雜訊 的影響而失真,使其感應不正確。例如,當該電容觸控面板驅動, 〇 彳旦液晶顯示面板之驅動電壓訊號尚未開啟時,透過觸控面板2顯 現如第1C圖左侧所示之事先設定的正常排列線條;然而,一旦該 電容觸控面板驅動,且液晶顯示面板4之驅動電壓訊號開啟時,透 過觸控面板2顯現出的是如第1C圖右側所示,該等線條因受到雜 訊嚴重干擾而呈現抖動。 如第1A及1B圖所示,當人體手指5接觸此觸控面板2時, 手指5與接收交流(AC)電流之第一導電層12之間會自然形成一手 指感應電容Cf,且人體内的靜電會流入地面以相對誘導出微弱的 201044244 感應電流If對該電容Cf充電並流向手指5。利用此感應電流if的 電流值變化,即可檢測出手指5在面板2上之接觸點座標β 請進-步參考第1Α及1Β圖,因為一般液晶顯示面板4之共 同電極層20會接收約3〜5V的直流(DC)電流作為液晶顯示面板4 啟動的控制訊號,使觸控面板2之第一導電層12與液晶顯示面板 4之共同電極層20之間自然形成—很大的輕合電容(—Mg
Capacitance) C,且該耦合電容c比前述感應電容cf大的許多, ©使流過感應電容Cf電流㈣會很小,進而影響到觸控面板2上的 感應強度,以至於手指5觸碰觸控面板2時的靈敏度變很差,不 易正確感應或感應位置。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種_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係額外增加遮蔽導電層介入該觸控單元的透明導電層與液晶顯示 〇 *板的共同電極層之間,並藉由控制第—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 2變化,降低_合效應對該觸控單元觸控感應的影響,以 提咼該觸控單元之觸控靈敏度。 本發明之另-目的在賴供―種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传 曰曰顯示面板產生的 板的Γ遮蔽導電層介人該觸控單元的透明導電層與液晶顯示面 、/、同電極層之間,以阻擋外部雜訊或液 訊 為達成本發明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 示裝置’其包括··觸 201044244 控單兀及液晶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單元包含:接觸層係供外界 接觸、透明導電層用於接收第—控制訊號,以及圖案化電極層佈 置於該透明導電層周邊^該液晶顯示面板包含具有彩色濾光另之 第一基板、共同電極層用於接收驅動控制訊號、第二基板及液晶 層形成於該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 於本發明之其中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單元進一步具有遮蔽 導電層用於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以及絕緣層位於該透明導電層及 Ο遮蔽導電層之間,其巾該第—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峨具有相同 電位。 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液晶顯示面板進一步具有遮蔽 導電層用於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絕緣層位於該共同電極層及 遮蔽導電層之間,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不相同, 且第二控制訊號為浮接。 此外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之應用方法,該方法包 ❹括下列步驟: 使透明導電層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並在透明導電層與接觸層 之間形成第一電容,並基於人體接觸,使圖案化電極層傳送第一 感應訊號來至於該第一電容; 使遮蔽導電層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以遮蔽該觸控單元之雜訊 來避免影響該第一感應訊號,並使該遮蔽導電層與透明導電層之 間形成第二電容及第二感應訊號流經該第二電容;以及 控制第一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之變化,使該第一控制訊 201044244 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之電位相同或同步或該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 制訊號不相同但第二控制訊號為浮接來降低第二感應訊號以提昇 第一感應訊號的觸控靈敏度。 是以’本發明藉由控制該第一控制訊號與第;控制訊號之變 化,可使該透明導電層及遮蔽導電層之間形成的第二感應訊號為 極小趨近零,故可降低遮蔽導電層或共同電極層對透明導電層之 電容耦合效應影響該觸控單元的感應,因而提高該觸控單元之觸 Ο 控靈敏度。 【實施方式】 以下將就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内容。 請先參閱第2A及2B圖所示,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 施例之顯示裝置6,主要包括:觸控單元(Toutch Panel,TP)8、液 晶顯示面板(LCD Panel)9及至少一個遮蔽(Shielding)導電層91。於 本實施例中,該觸控單元8可為表面電容式(Surface Capacitive)、 ❹ 投射電容式(Projected Capacitive)或其它相似技術之觸控面板,係 内嵌(如成膜方式)於該液晶顯示面板9之上表面,其組成包含:位 於最外層的光偏極化接觸層80(如偏光層(Polarizer FUm,pF),亦 可作為保護膜(Hard Coater,HC)層使用)係供人體如手指$之直接 接觸、透明導電層82,例如氧化銦錫薄膜(ιτο)位於接觸層下 方並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以及由複數導電電極構成的圖案化電 極(Patterned Electrodes)層84佈置於該透明導電層S2周邊,且與 透明導電層82電性連接,並傳送第—控制訊號s 1,在該.透明導電 201044244 層82上形成電場以檢測人體靜電誘導出的感應訊號如感應電流If 值。 該液晶顯示面板9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包含第 一基板(未顯示)、彩色濾光片93、共同電極(commonElectrode)層 94形成於彩色濾光片93下方並接收直流(DC)驅動控制訊號以致 能顯示該液晶顯示面板9、第二基板98如一薄膜電晶體陣列(TFT Array)基板,以及液晶層96形成於該第一及第二基板之間。 〇 該遮蔽導電層91,例如可為一額外導電層ITO,設置於該觸 控單元8之透明導電層與該液晶顯示面板9之共同電極層94之 間,用於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以遮蔽該觸控單元8所受之外在雜 訊或液晶顯示面板9產生的雜訊。 當手指5沒有接觸到該觸控單元8之接觸層80外表面時’圖 案化電極層84實際上是在傳送第一控制訊號Sl(如交流(AC)電流) 於透明導電層82上是形成一均勻電場,使其具有相同電位’因此 ^該觸控單元8上不會有感應電流通過。一旦有手指5接觸此觸控 單元8之接觸層80時,如第2A及2B圖所示,因人體為良導體’ 使手指5與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之透明導電層82之間(約在接觸 層80位置)會自然形成一感應電容Cf,即該手指5與透明導電層 82作為該電容Cf的兩極,同時手指5觸碰該觸控單元8之接觸層 80所帶來的人體靜電如同形成一外界觸碰訊號流入地面而改變前 述電場,使圖案化電極層84傳送微弱的感應電流If,該感應電流 If經由透明導電層82的傳導,對此感應電容Cf充電並流向手指 8 201044244 5。利用產生此感應電流If的電流值,即可檢測出手指$在觸护;單 元8上之接觸點座標。 同樣因為電谷搞合效應的影響’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i的觸控 單元8之透明導電層82與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的遮蔽導電層91 之間會自然形成一耦合電容C2並形成一感應電流12經由耦合電 谷C2流向遮蔽導電層91,而接收直流控制訊號的共用電極層94 與接收第一控制sfl號S2的遮蔽導電層91之間也會自然形成一麵 〇 合電容C3並形成一感應電流流經麵合電容C3。藉由控制該第一 控制ail號S 1及第· 一控制δίΐ號S 2的準位變化時,即可改變感應電 流12的電流值大小,甚至控制該感應電流12極小趨近於零,以阻 礙透明導電層82與遮蔽導電層91之間的電流導通,使其無法對 耦合電容C2充電,藉此可避免共同電極層94或遮蔽導電層91與 透明導電層82之間形成的電容耦合效應影響到觸控單元8上的感 應’亦即為了避免感應電流12影響到該感應訊號If,利用降低感 ^ 應電流12的電流值(例如感應訊號If大於感應電流12)來提高該觸 控單元8之觸控靈敏度。 另請參考第3A及3B圖,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較佳實 施例之顯示裝置60 ’主要包括:觸控單元62及液晶顯示面板糾。 該觸控單元62同樣具有接觸層621、透明導電層623,例如氧化 銦錫薄膜(ιτο)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以及圖案化電極層624佈置 於該透明導電層623周邊,且與透明導電層623電性連接。 該液晶顯示面板64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包含第—基板 9 201044244 642、彩色濾光片644、遮蔽導電層646(如ITO層)設於彩色據光片 644下方並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以遮蔽該觸控單元62之外在雜訊 或液晶顯示面板64產生之雜訊'共同電極層648係接收一直流(Dc) 控制訊號以致能該液晶顯示面板64、絶緣(如Overcoat,〇c)層650 設於遮蔽導電層646與共同電極層648之間以作電性絕緣、第二 基板654(如薄膜電晶體陣列(TFT Array)基板)’以及液晶層652形 成於該第一及第二基板642,654之間。 〇 同樣的,當手指5接觸此觸控單元62時,如第3A及3B圖所 示,手指5與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之透明導電層623之間(約在 接觸層621位置)會自然形成一感應電容Cf,同時人體靜電如同形 成一外界觸碰訊號會使圖案化電極層624傳送微弱的感應電流 If,該感應電流If經由透明導電層623的傳導對此感應電容Cf充 電並流向手指5。 雖然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的透明導電層623與接收第二控制 〇 訊號S2的遮蔽導電層646之間會自然形成一耦合電容C2並形成 一感應電流12經由耦合電容C2流向遮蔽導電層646,而接收直流 控制訊號的共用電極層648與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的遮蔽導電層 646之間也會自然形成一耦合電容C3並形成一感應電流流經耦合 電容C3,但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S1設為一交流訊號,而第二控 制訊號S2設為浮接,亦即不接任何訊號源,即可阻礙透明導電層 623與遮蔽導電層646之間的電流導通,以控制感應電流12減小 至趨近於零,亦即利用降低感應電流12的電流值(例如感應訊號If 201044244 大於感應電流12)來避免感應電流12影響到該感應訊號1f’以提兩 該觸控單元62之觸控靈敏度。 另請參考第4A及4B圖,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較佳實 施例之顯示裝置70,主要包括:觸控單元72及液晶顯示面板74。 不同於第二實施例,該第三實施例之觸控單元72具有接觸層 72卜透明導電層723例如氧化銦錫薄膜(ITO)用於接收第一控制訊 號S1、遮蔽導電層728(如ITO層)用於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以遮 〇 蔽該觸控單元72之外在雜訊或液晶顯示面板74產生之雜訊、絶 緣(如Overcoat,OC)層726設於遮蔽導電層728與透明導電層723 之間以作電性絕緣,以及作為感應訊號If傳送的圖案化電極層724 位於透明導電層723之周邊區域且與透明導電層723電性連接。 該液晶顯示面板74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包含第—基板 742、彩色濾光片744、共同電極層750設於彩色濾光片744下方 並接收直流(DC)驅動控制訊號以致能顯示該液晶顯示面板74、第 〇 二基板754(如薄膜電晶體陣列〇^丁入《^)基板),以及液晶層752 形成於該第一及第二基板742, 754之間。 當手指5接觸此觸控單元72時,如第4A及4B圖所示,手指 5與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1之透明導電層723之間會自然形成一感 應電容Cf,手指帶來的人體靜電如同形成一外界觸碰訊號,會使 圖案化電極層724傳送微弱的感應電流If’該感應電流If經由透 明導電層723的傳導對此感應電容Cf充電並流向手指5 ^接收第 一控制訊號S1的透明導電層723與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的遮蔽 11 201044244 導電層728之間會自然形成一耦合電容C2並形成一感應電流12 經由耦合電容C2流向遮蔽導電層728,而接收直流控制訊號的共 用電極導電層750與接收第二控制訊號S2的遮蔽導電層728之間 也會自然形成一耦合電容C3並形成一感應電流流經耦合電容 C3。其中利用該第一控制訊號S1與第二控制訊號S2連接相同的 交流電壓源,或加裝一運算放大器(OP)分流電路以分流電流,即 可控制該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之電位相同或同步,以減 〇 小該透明導電層723與遮蔽導電層728之間的感應電流12至趨近 於零,阻礙透明導電層723與遮蔽導電層728之間的電流導通, 使其無法對耦合電容C2充電,藉此可避免共同電極層750或遮蔽 導電層728與透明導電層723之間形成的電容耦合效應影響到觸 控單元72上的電場感應,亦即利用降低感應電流12的電流值(例 如感應訊號If大於感應電流12)來避免感應電流12影響到該感應訊 號If,以提高該觸控單元72之觸控靈敏度。 〇 此外,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 之應用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請同時參照第4A圖): 提供液晶顯不面板'液晶顯不面板至少具有共同電極層,以 及提供觸控單元内嵌於液晶顯示面板上並具有接觸層、透明導電 層、圖案化電極層佈置於該透明導電層周邊且與透明導電層623 電性連接、遮蔽導電層,以及絶緣層設於透明導電層與遮蔽導電 層之間; 使透明導電層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並在透明導電層與遮蔽導 12 201044244 電層之間的接觸層中形成第一電容,並基於人體接觸該接觸層所 產生的靜電如同形成外界觸碰訊號,會使圖案化電極層對應產生 第一感應訊號以經由該透明導電層流向該第一電容; 使遮蔽導電層接收一第二控制訊號,以遮蔽該觸控單元所受 之雜訊,並使該遮蔽導電層與透明導電層之間形成第二電容及第 二感應訊號流經該第二電容;以及 藉由控制第一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之變化如準位,如使 Ο該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之電位相同或同步,藉此控制第 二感應訊號小於第一感應訊號,甚至趨近於零。 此外’本發明之另-較佳實施例進—步提供—種觸控顯示裝 置之應用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請同時參照第3A圖): 提供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面板至少具有共同電極層、遮 蔽導電層、以及絶緣層設於共同電極層與遮蔽導電層之間,以及 提供觸控單元㈣於液㈣示面板上並具有接觸層、透明導電 層、以及圖案化電極層位於透明導電層與接觸層之下層; ’並在透明導電層與遮蔽導 並基於人體接觸該接觸層所 t使圖索化電極層對應產生 使透明導電層接收第一控制訊號 電層之間的接觸層中形成第一電容, 產生的靜電如同形成外界觸碰訊號, 第一感應訊號以經由該透明導電層流向該第—電容; 使遮蔽導電層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以遮蔽該觸控單元所受之 雜訊,並使該《導電層與透明導電層之間形成第二電容及第二 感應訊號流經該第二電容;以及 13 201044244 控制第一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之變化,使該第一控制訊 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不相同且第二控制訊號為浮接,藉此控制第二 感應訊號小於第一感應訊號,甚至趨近於零。 基於前述,本發明提供之一種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是利 用額外增加的遮蔽導電層介入該觸控單元的透明導電層與液晶顯 示面板的共同電極層之間,並藉由控制第一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 訊號之準位變化,使遮蔽導電層與觸控單元透明導電層之間的感 Ο 應電流減小至趨近於零,以降低遮蔽導電層或共同電極層對透明 導電層產生之電容耦合效應影響到該觸控單元的電場感應,亦即 避免影響到手指觸控的感應訊號If,藉此可提高該觸控單元之觸 控靈敏度,同時該遮蔽導電層亦可作為來自液晶顯示面板的雜訊 阻擂,進而減少雜訊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此項技藝之人 〇 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架構下所做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 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内。 14 201044244 【圖式簡單說明】 第1Α圖係顯示習知内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刊面圖. 容輪Γϋ係顯示第1圖之f知内嵌式觸控顯示°裝置所構成之電 到雜㈣知㈣觸嶋裝編出線條受 Ο 第2A圖係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 裝置之剖面圖; 第2B圖係顯示第2A圖之顯示裝置所構 第顯示-種_本發明之第二較佳/施== 裝置之剖面圖; 第3B圖係顯示第3A圖之顯示裝置所構成之電容耦合示意圖; 第4A圖係顯示-種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顯示 裝置之剖面圖;以及 第4B圖係顯示第4A圖之顯示|置所構成之電容輕合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 5 6, 60, 70 手指 顯示裝置 91,646, 728 遮蔽導電層 8, 62, 72 觸控單元 9, 64, 74 液晶顯示面板 80, 621,721 接觸層 82, 623, 723 透明導電層 84, 624, 724 圖案化電極層 93, 644, 744 彩色濾光片 94, 648, 750, 共用電極層 96, 652, 752 液晶層 642, 742 第一基板 98, 654, 754 第一基板 650, 726 絕緣層 Cf 感應電容 C2, C3 耦合電容 12 感應電流 S1 第一控制訊號 S2 第二控制訊號 Ο 15
Claims (1)
- 20104424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觸控單it „玄觸控單元包括一第一導電層,接收一第一控 制訊號,並基於一外界觸碰在該第一導電層之上形成一第一電 容’以及相對應該第—電容產生一第一感應訊號;以及 第導電層,接收一第二控制訊號,用以強化該第一感應 訊號。 〇 2.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控制 訊號與該第一控制訊號同步。 申咐專利㈣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單元進 -步具有-接觸層,係供外界觸碰以形成該第—電容。 4 土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接觸層可為 一偏光層,該外界觸碰為人體部分。 〇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第—導電層周 邊設有圖案化電極層’當接觸層出現該該第—電容時,圖案化電 極層傳送該對應第一感應訊號。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第二導電層 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與第—導電層接收該第—控制訊號時,第一 :電層與第二導電層兩者之間形成一第二電容及一第二感應電流 流經該第二電容,其中第二感應電流趨近於零,以降低第一導電 層與第二導電層之間電容耦合效應的影響。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包含一液晶顯示面 16 201044244 板,該液晶顯示面板進-步設有_第三導電層,提供—共同電極 予液晶顯不面板且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在該第二導電層與第三 導電層之間形成一第三電容。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控制訊 號與苐二控制訊號同步,但與第三控制訊號不相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層 設於該觸控單元中,且該第—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設有一絶 〇緣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 訊號、第二控制訊號及第三控制訊號互不相同,且該第二控制訊 號為浮接。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顯示 面板進一步具有一彩色濾光片,且該第二導電層設於該彩色濾光 片與第三導電層之間。 0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 層與第三導電層之間設有一絶緣層。 一種顯示裝置之應用方法,該顯示裝置具有至少一第一導 電層及一第二導電層,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使一第一導電層接收一第一控制訊號,並基於一外界觸碰, 使該第-導電層之上形成1 —電容,並相對產生—第—感應訊 號;以及 使第一導電層接收一第二控制訊號,並使該第二導電層與 17 201044244 該第-導電層之間形成一第二電容,並相對產生一第二感應訊 號’其帽由㈣該第—控制訊號及該第二控制訊號,以減小該 第'一感應訊號趨近於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應用方法,其中該顯示裝置 進-步具有—液晶顯示面板及—驗單元位於該液晶顯示面板之 一表面上。 15. 如巾料利_第14項所述之應用方法,其中該觸控單元 Ο進-步具有—接觸層係供外界觸碰以形成該第—電容,且該第一 導電層設於該觸控單元之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應用方法,進一步包括:該 接觸層内形成該第-電容,利用該第—導電層周邊的圖案化電極 層傳輸相對產生之該第一感應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應用方法,進一步包括:藉 ◎由㈣第-控制訊號及第二㈣訊號之變化,使該第—感應訊號 大於第二感應訊號。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應用方法,進一步包括:控 制該第-㈣喊與第二控制訊號同步^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應用方法,其中該第二導電 層設於該_單元中,且該第—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設有一 絶緣層。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所述之應用方法,進—步包括:控 制該第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不相同,其中該第二控制訊號 18 201044244 為一浮接。 &如申請專利範@第14項所述之應用方法,其中該第二導電 層δχ於該液晶顯示面板中。 22.—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液晶顯示面板,該液晶顯示面板上配置一觸控單元; 該觸控單元,具有: 一第一導電層,用於接收一第一控制訊號; 〇 一接觸層位於該第一導電層上,係供一外界觸碰; 一圖案化電極層,設於第一導電層周邊並在接觸層 受外界觸碰之時,傳送一對應的第一感應訊號; 以及 一第二導電層,設於該觸控單元之接觸層與該液晶顯示面板 之間或設於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内,並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以強化 該第一感應訊號。 ❹ 23.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接觸層 受外界觸碰時,第—導電層上方形成—第―電容且圖案化電極層 傳送的第一感應訊號流經第一導電層以對第一電容充電。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控 制訊號與該第一控制訊號同步。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22J員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接觸層可 為一偏光層,該外界觸碰為人體部分。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第二導電 19 201044244 層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與第一導電層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時,第 導電層與第一導電層兩者之間形成一第二電容及一第二感應電 流流經該第二電容,其中第二感應電流趨近於零,以降低第一導 電層與第二導電層之間電容耦合效應的影響。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顯示 面板進-步設有-第三導制,用於接收—第三㈣訊號以在該 第二導電層與第三導電層之間形成一第三電容。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 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同步,但與第三控制訊號不相同。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 層設於該觸控單元中,且該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設有— 絶緣層。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 訊號第一控制訊號及第二控制訊號互不相同,且該第二控制訊 说為浮接。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顯示 面板進-步具有—彩色渡光片,且該第二導電層設於該彩色渡光 片與第三導電層之間。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 層與第三導電層之間設有一絶緣層。 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9951A TWI403946B (zh) | 2009-06-15 | 2009-06-15 | 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US12/764,095 US20100315374A1 (en) | 2009-06-15 | 2010-04-21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9951A TWI403946B (zh) | 2009-06-15 | 2009-06-15 | 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44244A true TW201044244A (en) | 2010-12-16 |
TWI403946B TWI403946B (zh) | 2013-08-01 |
Family
ID=4330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19951A TWI403946B (zh) | 2009-06-15 | 2009-06-15 | 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315374A1 (zh) |
TW (1) | TWI40394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6356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
CN103576351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
CN103576352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
TWI560591B (en) * | 2014-10-17 | 2016-12-0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
TWI621899B (zh) * | 2013-03-22 | 2018-04-2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85661A1 (en) * | 2010-05-18 | 2011-11-24 | Steven Porter Hotelling | Periphery Conductive Element for Touch Screen |
TWI426322B (zh) * | 2010-12-22 | 2014-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顯示面板 |
TWM422119U (en) * | 2010-12-30 | 2012-02-01 |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
KR101219273B1 (ko) * | 2011-01-14 | 2013-01-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 |
US9259904B2 (en) | 2011-10-20 | 2016-02-16 | Apple Inc. | Opaque thin film passivation |
CN103576355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
CN103576372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KR101964845B1 (ko) * | 2013-01-30 | 2019-04-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
CN104216598A (zh) * | 2014-08-29 | 2014-12-17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CN104298404B (zh) * | 2014-10-28 | 2017-05-3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TWM508718U (zh) | 2015-03-12 | 2015-09-11 | Ind Tech Res Inst | 觸控裝置 |
KR102303244B1 (ko) * | 2015-04-15 | 2021-09-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491874B1 (ko) | 2015-11-26 | 2023-01-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
EP3516489A1 (en) | 2016-09-23 | 2019-07-31 | Apple Inc. | Touch sensor panel with top and/or bottom shielding |
US10942596B2 (en) * | 2016-10-03 | 2021-03-09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Touch-sensing system |
WO2019035978A2 (en) | 2017-08-15 | 2019-02-21 | Apple Inc. | HYBRID TOUCH SENSOR PANEL ARCHITECTURE WITH CLEAN CAPACITY AND MUTUAL CAPACITY |
US11733801B2 (en) | 2017-09-29 | 2023-08-22 | Apple Inc. | Touch sensor panel architecture with multiple sensing mode capabilities |
WO2020068330A1 (en) * | 2018-09-28 | 2020-04-02 | Apple Inc. | Touch sensor panel |
US11789561B2 (en) | 2021-09-24 | 2023-10-17 | Apple Inc. |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l drive and sense touch technology |
US12260045B2 (en) | 2021-09-24 | 2025-03-25 | Apple Inc. |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l drive and sense for touch sensor panel |
US12197679B2 (en) | 2022-05-06 | 2025-01-14 | Apple Inc. | Touch screen shield layer with ring and tapping poin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7903A (en) * | 1998-08-18 | 2000-05-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a guard plane between a layer for measuring touch position and common electrode layer |
US6549193B1 (en) * | 1998-10-09 | 2003-04-1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panel with improved linear response and minimal border width electrode pattern |
US8013943B2 (en) * | 2006-03-08 | 2011-09-0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
US8552989B2 (en) * | 2006-06-09 | 2013-10-08 | Apple Inc. | Integrated display and touch screen |
US7920129B2 (en) * | 2007-01-03 | 2011-04-05 | Apple Inc. | Double-sided touch-sensitive panel with shield and drive combined layer |
CN101458595B (zh) * | 2007-12-12 | 2011-06-08 | 清华大学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TWM349000U (en) * | 2008-06-04 | 2009-01-11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
TWI436256B (zh) * | 2008-11-07 | 2014-05-01 | Focaltech Systems Ltd |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and modular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
-
2009
- 2009-06-15 TW TW098119951A patent/TWI40394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
- 2010-04-21 US US12/764,095 patent/US2010031537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6356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
CN103576351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
CN103576352A (zh) * | 2012-07-23 | 2014-02-12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
TWI486682B (zh) * | 2012-07-23 | 2015-06-01 |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TWI486675B (zh) * | 2012-07-23 | 2015-06-01 |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的製備方法 |
TWI486669B (zh) * | 2012-07-23 | 2015-06-01 |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 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模組 |
TWI621899B (zh) * | 2013-03-22 | 2018-04-2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 |
US10317717B2 (en) | 2013-03-22 | 2019-06-1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10901255B2 (en) | 2013-03-22 | 2021-01-26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I560591B (en) * | 2014-10-17 | 2016-12-0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
US9846518B2 (en) | 2014-10-17 | 2017-12-19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
US10345978B2 (en) | 2014-10-17 | 2019-07-09 | Ili Technology Corp. |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03946B (zh) | 2013-08-01 |
US20100315374A1 (en) | 2010-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03946B (zh) | 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
CN102402356B (zh) |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单元 | |
JP6639829B2 (ja) | 表示装置 | |
EP2818992B1 (en) |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ion of capacitive and electromagnetic touch units | |
CN105930008B (zh) |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
CN103488361B (zh) | 增加触控位置准确度的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系统 | |
EP2472362B1 (en) |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touch panel, touch-sensing device and touch-sensing circuit | |
WO2017096916A1 (zh) |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US20100321305A1 (en) | Driving an oled display structure integrated with a touch sensor configuration | |
TW201145132A (en) | Translucent inputting device | |
US10198123B2 (en) | Mitigating noise in capacitive sensor | |
US20130181925A1 (en) | Touch panel | |
JP2008090623A (ja)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 |
WO2015180274A1 (zh) |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JP2010015412A (ja)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
JP2008233976A (ja) |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CN101587250B (zh) | 显示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3500044A (zh) |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
US20160291710A1 (en) | Touch sensor device | |
CN103513825A (zh) | 触控装置 | |
CN109634471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576968A (zh) |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以及图案化遮光层 | |
JP6318023B2 (ja) |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US9696828B2 (en) | Touch module | |
CN103970333B (zh) | 触控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