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0806107A -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with simpl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with simpl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6107A
TW200806107A TW095142570A TW95142570A TW200806107A TW 200806107 A TW200806107 A TW 200806107A TW 095142570 A TW095142570 A TW 095142570A TW 95142570 A TW95142570 A TW 95142570A TW 200806107 A TW200806107 A TW 2008061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yers
capacitance
wiring board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42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hji Kitao
Hiroshi Kamiya
Takanori Saeki
Original Assignee
Nec System Technology Ltd
N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System Technology Ltd, Nec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System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06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610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2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83Dielectric layers
    • H05K2201/0191Dielectric layers wherein the thickness of the dielectr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2Fillers; Particles; Fiber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03Fillers and particles
    • H05K2201/0206Materials
    • H05K2201/0209Inorganic, non-metallic p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9Conductive planes
    • H05K2201/09309Core having two or more power planes; Capacitive laminate of two power pla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Forming 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2Plated through-holes or plated via connections
    • H05K3/429Plated through-holes specially for multilayer circuits, e.g. having connections to inner circui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2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88Composite multilayer circuits, i.e. comprising insulat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26Assembling b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55Manufacturing circuit on or in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Description

200806107 九、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之前日本專利申請案;FP2005-334216及 JP2006-29 1 246之優先權,其揭露已參照合倂其中。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多層接線板並特別是指有關針對 介於電源供應層與接地層之間具電容功能之雜訊抑制板的 多層接線板。 ' 【先前技術】 近年來,針對可攜帶之電子裝置如可攜式電話以及筆 記型個人電腦之縮小尺寸與重量及先進的功能已被要求。 繼此之後,除了高密度接線以及縮小尺寸與重量外,增加 用在半導體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arge-scale integration,L S I)封裝 等諸如此類之電路板的傳輪率亦已被要求。 然而,在妨礙資訊傳輸上,雖然雜訊在低速時沒有問 題,但跟著增加信號速度就會增加雜訊的問題。故爲了增 加傳輸率,設計可降低雜訊之電路板是需要的。 一般來說,已有人利用設置去耦電容於多層接線板上的方 法以降低電子雜訊。 然而,信號傳輸頻率在近年來增加增加愈來愈快,繼 此之後,設置在板上的電容數量也逐漸增加,使用很多電 容器會讓接線設計變得困難,例如,於元件間提供最短接 線變得不可能並且爲了達到同步而變得困難,此外,更進 一步的,其妨礙了電路板的微型化而導致增加成本。 由此觀之,近年來一種用來降低電子雜訊的方法已被 提出,該方法係藉由提供一層以高介電常數材料於LSI封 200806107 裝之多層接線板中或類似之裝置,並因而倂入一個適合作 爲電容器功能的結構於多層接線板中。如此之技術已被揭 露於例如日本的未審查實用新型申請出版物σρ-υ)第 Hei07- 10979號或日本的未審查專利申請出版物(JP-Α)第 2002-2 17 545號。在此方法中,由於電容器可被正確配置於 LSI下,該LSI與該電容器可由一很短的線被連接在一起, 其與設置在板上的去耦電容器比較,以此方式之電路寄生 電感可被降低,因此可降低LSI電源供應中的雜訊。 瞻然而,關於JP-U第Hei07- 1 0979號中所揭露之多層接 線板中,其具有一問題,關於不能藉由將高介電常數材料 倂入多層接線板中而消除頻帶上的雜訊,故仍然需要增加 去耦電容器於板上或LSI封裝中。 更進一步的,關於JP-A第2002-2 1 7545號中所揭露之多層 接線板中,由於提供一電容層至每一供應接地層對包含一 電源供應層以及一接地層,該總層數是多的且其結構是複 雜的,故因此電路板之微型化不能充分地被達成。 φ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具簡單結構之多層接線 板,其可降低寬頻帶板中的雜訊。 依據本發明之觀點’其提供一多層接線板,其包含第一、 第二及第三傳導層,一形成於該第一與第二傳導層之間的 第一絕緣層,以及一形成於該第二與第三傳導層之間的第 二絕緣層,該第一與第二絕緣層在電容中係互相不同的。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其提供一多層接線板,其包 含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傳導層,一形成於該第一與第 200806107 一傳導層之間的第一絕緣層,一形成於該第二與第 層之間的第二絕緣層,以及一形成於該第三與第四 之間的第三絕緣層。至少該第一,第二與第三絕緣 中二層在電容中係互相不同的。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其提供一多層接線板 一內部傳導層,其夾於第一與第二絕緣層之間並可 步地夾於二外部傳導層之間,該內部傳導層可作爲 應層及接地層之一,每一外部傳導層可作爲其它電 ® 層與接地層。該第一與第二絕緣層在電容中係互相不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其提供一多層接線板 一內部傳導層,其夾於第一與第二絕緣層之間並可 步地夾於二外部傳導層與透過第三絕緣層而形成於 部傳導層之一之附加外部傳導層之間,該內部傳導 爲電源供應層及接地層之一,每一外部傳導層可作 電源供應層與接地層。該附加外部傳導層可作爲第 供應層或第二接地層,至少該第一,第二與第三絕 φ 其中二層在電容中係互相不同的。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提供一多層接線板 法,其包含的步驟有:形成傳導層於第一電容層之兩 因此可組裝第一部件,形成傳導層於第二電容層 上,因此可組裝第二部件,並且藉由壓迫將該第一 部件堆疊在一起,使得非與傳導層形成,該第二部件 可接合至該第一部件之傳導層之一。該第一及第二 在電容中係互相不同的。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提供一多層接線板 三傳導 傳導層 層之其 ,包含 更進一 電源供 源供應 ;同的。 ,包含 更進一 該些外 層可作 爲其它 二電源 緣層之 製造方 側上, 之一側 與第二 的表面 電容層 製造方 200806107 法,其包含的步驟有:形成傳導層於第一電容層之兩側上, 因此可組裝第一部件,形成傳導層於第二電容層之一側 上,因此可組裝第二部件,形成傳導層於第三電容層之一 側上,因此可組裝第三部件,並且藉由壓迫將該第一,第 二與第三部件堆疊在一起,使得非與傳導層形成,該第二部 件的表面可接合至該第一部件之傳導層之一,並且非與該 傳導層形成,該第三部件之表面可接合第一部件之另一傳 導層。至少該第一,第二與第三電容層之其中二層在電容 • 中係互相不同的。 【實施方式】 爲使本發明能更容易被了解,關於傳統多層接線板將 先被說明。 第1圖係傳統多層接線板透視圖。 如第1圖所示,多層接線板80包含由使用在一般電路 板中之絕緣材料所製成的低電容層8 1 1及8 1 2,並具有相同 低電容,以及具有一較高於每個低電容層811與812之電 # 容之高電容層82。該低電容層811與812分別配置於多層 接線板80之背側與因此可設置如LSI晶片之電子元件60 於前側上,針對降低電源供應LSI晶片上的雜訊,可設置 去耦電容器90於多層接線板80上。 第2圖係爲多層接線板沿第1圖中之2-2線之剖面圖。 配置在低電容層8 1 1與8 1 2上的傳導層於多層接線板 80之背側與前側上分別爲信號層831與832。該信號層831 與832係連接於該如LSI晶片之電子元件60上而穿過接合 線設置於前側上。介於該二個信號層831與832之間,低 200806107 電容層81 1、一電源供應層85、該高電容層82、接地層84, 以及低電容層8 1 2可從下面依序命名堆疊。如LSI晶片之 該電子元件60可分別穿過接地通道87與電源供應通道88 而連接至接地層84與電源供應層85。 在另一方面,依據本發明之多層接線板,其係合倂一 具有二個或更多個電容器功能之結構。因此,針對降低寬 頻帶上之雜訊是可行的,並且針對更進一步降低去耦電容 器之數量或消除所有數量也是可行的。 • 此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結構,其中至少一供應-接地 層對之一包含電源供應層及具有絕緣層之接地層,其中該 絕緣層具有一電容,並於其間也可被用在另一個供應-接地 層對上。因此,總層數是較少的且該結構是比傳統具有複 數互相獨立之供應-接地層對之結構還要簡單。 於此之下,本發明之實施例將參照圖示而可更明確說 明。 [第一實施例] 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透視 圖。 一多層接線板1 0其包含由一般使用在電路板中之絕 緣材料所製成的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且於傳導層之間具有 相同低電容,以及介於傳導層之間均具有電容之二個高電 容層121與122,該傳導層之電容係比每一低電容層m 與1 1 2之値還高。 該低電容層111與112可分別地配置在多層接線板1〇 之背側上,與因此可設置如LSI晶片之電子元件60於前側 200806107 上。 該高電容層121與122係互相具有不同的電容値並互 相鄰近配置。 第4圖係多層接線板沿第3圖中之4-4線之剖面圖。 傳導層係配置在多層接線板1 0之背側與前側之低電 容層111與112上,分別爲一信號層131與丨32。該信號層 132係連接至如.LSI晶片之電子元件60上,而穿過接合線 設置在前側’介於該二個信號層1 3 1與1 32之間,該低電 ® 容層111、一接地層141、高電容121、電源供應層15、高 電容層122、接地層142,以及低電容層112可從下面依序 命名堆疊。 該信號層131與132,該接地層141與142,以及該電 源供應層1 5其可爲銅箔的形式,但不僅限於此形式,並且 可由一般用在多層接線板之傳導層之材料製成。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多層接線板1 0係以夾於電源供應 層15之間的型式互相具有不同的電容,而該電源供應層15 Φ 係介於高電容層121與122之間。更進一步地是,將其夾 於接地層1 4 1與1 42之間,並更可穿過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 而將其夾於信號層1 3 1與1 3 2之間。 該信號層1 3 1與1 32分別包含接地線,電源供應線以 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17係於信號層131與132及接地層 1 4 1與1 42之間的接地線所形成的。而電源供應通道1 8係 於信號層1 3 1與132及電源供應層1 5的電源供應線之間所 形成的。雖然沒有圖示出來,但該通道可於背側上之信號 層131之信號線及前側上之信號層132之信號線之間形 -10- 200806107 成。如第4圖所示,其可配置位在信號層131與132之接 地線及電源供應線於相同水平位置,即以垂直信號層1 3 1 與1 32之方向位於相同位置,且該接地通道1 7與電源供應 通道1 8可穿過該多層接線板1 0以便可分別連接至信號層 131與132之接地線與電源供應線。 基本上,該接地層1 4 1與1 42以及電源供應層1 5係於 最大範圍中形成,其可分別避免電源供應通道1 8與接地通 道1 7之干擾。 • 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之絕緣材料具有例如,一相對介 電常數大約2至5,該低電容層1 11與1 1 2之絕緣材料可被 獲得例如,藉由注入具有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並將其乾燥, 但並不僅限於此。假設例如該用法係由具有一相對介電常 數4.2及其厚度設定爲200// m的材料所製成,則電容每單 位的面積大約爲0.2pF/mm2。 該筒電谷層1 2 2之電容係設定一可替代小電容去親電 容器的値使其可適合用來吸收高頻雜訊。如下述公式(1)所 Φ 定義,該電容器之電容C係正比於電極面積a及相對電介 質介電常數π並反比於介於電極之間的距離d。 C = εϋ· sr · Al d............ (1) U〇:真空介電常數) 例如,使用相同絕緣材料作爲該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 並設定其厚度爲50/zm之低電容層11;1與112,該電容可 設定爲 0.78 pF/mm2。 高電容層121之電容係設定一可替代大電容去耦電容 器的値使其可適合用來吸收電源供應漣波電壓或諸如此 200806107 類’並可較佳的設定爲2 pF/mm2或更多。在此實施例中, 一高電容層121之絕緣材料係使用一種其介電常數會比該 高電容層1 2 2還要增加的材料做成,例如,使用一種材料, 該材料係由塡充鈦酸鹽基之鋇的高介電常數爲塡充料塡充 至相同絕緣材料環氧樹脂中,作爲該高電容層1 2 2以便可 獲得16之相對介電常數。藉由設定其厚度爲5〇// m,該高 電容層121之電容可設定爲2.8 pF/mm2。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中,該高電容層121與122之電 • 介質材料分別具有互相不同的電容値,該影響將參照第5 圖解釋。 第5圖係顯示利用第3圖與第4圖之多層接線板在模 擬改變相對於頻率之阻抗下之一範例示意圖。一第一電容 器可由電源供應層15,高電容層122與接地層142形成而 表示最低阻抗在400MHz附近,另一方面,一第二電容器 可由電源供應層1 5,高電容層1 2 1以及接地層1 4 1形成而 表不最低阻抗在1 MHz附近,接著,本實施例之多層接線 板具有上述二者而可表示該些低阻抗在二個頻率,亦即在 1 MHz附近與400MHz附近。因此,其可證明當電容器一起 提供互相具有不同的電容量時,可得雜訊降低的效果以分 別與頻帶一致。 更進一步的是,本實施例可配置包含電源供應層1 5與 •接地層142之供應-接地層對之該電源供應層15,其具有插 入於其中的高電容層122也可被用在其它具有插入其中的 高電容層1 2 1的供應-接地層對中。因此,總層數的影響是 較小的且該結構比傳統具有互相獨立的複數供應-接地層 -12- 200806107 對結構還簡單。 現在,將說明本實施例之一變形。第6圖係依據本發 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變型之多層接線板剖面圖。如第3圖與 弟4圖中所述之符號在此均代表相同符號以及相同或相等 之元件。 此變形不同於第3圖與第4圖之實施例係在於藉由降 低絕緣材料之厚度而形成一具有比高電容層1 2 2還大電容 量之高電容層1 2 Γ,而該絕緣材料係具有相同於高電容層 • 122之介電常數。 該局電容層12 1’係由相同於低電容層ill與Π2以及 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 · 2之高電容層1 2 2之絕緣材料所製 成,並可例如藉由設定其厚度爲2 5 // m而該電容値即可設 定爲1.5 6pF/mm2。在此配置下,由於該各層係由相同的絕 緣材料所製成,亦即,該各層使用不是由具有不同介電常 數之絕緣材料所製成,該低電容層1 1 1與丨丨2以及該二個 高電容層1 2 1 ’與1 22之熱膨脹等係數係互相相等的,因此 Φ 可導致較高的可靠度。 現在爹照弟7 A到7 D圖’其係顯不依據第一實施例之 多層接線板的製造方法。 (程序1)準備樹脂形式的銅箔或銅箔包層樹脂部件,而每 一部件均包含一對應層之絕緣部件以及依附一銅箔於該絕 緣部件之一側或二側上的每一側。 特別地是,依據第3圖與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之製造該線 板’一核心部件(雙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丨〇3作爲一第一部 件’ 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2作爲第二部件,一銅箔包層 •13- 200806107 樹脂部件A 1 0 1作爲第三部件,以及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 A 1 04作爲第四部件其分別準備圖示於第7 a圖中。 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 1使得一銅箔A 1 3 1可依附至 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爲200 // m之部件A1 1 1之一 側上’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 燥。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 2使得一銅箔A 1 4 1可依附至具 有相對介電常數1 6與厚度爲50 # m之部件a丨2 1之一側 上’其中可由滲入塡滿鈦酸鹽基鋇之高介電常數塡充料之 φ 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燥。而該核心部件 A 1 03使得銅箔A 1 5與A 1 42可依附在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 與厚度50/zm之部件A122之二側,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 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燥。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4 使得一銅箔A 1 3 2可依附至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爲 200 μ m之部件A 1 1 2之一側上,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 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燥。 _當依據第6圖所示之變形而製造線板時,代替該銅箔 φ 包層樹脂部件A 1 02,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其中銅箔係依附 在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25 // m之部件的一側上, 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燥。 該銅箔A15,銅箔A141與A142,以及銅箔A131與A132 其均爲由蝕刻方式來形成於電路上。 (程序2)如第7 B圖所示’該準備於程序1中之核心部件 A 1 03與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2可堆疊在一起而壓迫形成 一基部結構。 (程序3 )如第7 C圖所示’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1 0 1與 -14- 200806107 A 1 04可分別從上側與下側而建立在形成於程序2中之該基 部結構上面。 在程序1到3中,可堆疊五個銅范並可因此建造五層 線板。該銅箔A1 5係對應於第4圖中之電源供應層1 5,該 銅箔A141與A142係對應於第4圖中之接地層141與142, 以及該銅箔A 1 3 1與A 1 3 2係對應於第4圖中之信號層1 3 1 與 132。 (程序4)如第7D圖所示,一接地通道17,一電源供應通 φ 道1 8等在堆疊後形成,使得該銅箔a 1 3 1與A 1 3 2,其中將 適合作爲信號層1 3 1與1 3 2,而可連接至銅箔A 1 4 1與 A 142,其將適合作爲接地層141與142,而穿過該接地通道 1 7並連到該銅箔A 1 5 ’其將適合作爲電源供應層1 5,而穿 過該電源供應通道1 8。此後,一電子元件60如LSI晶片可 被設置在銅箔A 1 3 2上並可穿過接合線而連接到那裡。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該多層接線板可‘由該準備的銅箔 包層樹脂部件製造,而每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均具有絕緣 φ 部伴,其將適合作爲該高電容層,並且該銅箔可依附至該 絕緣部件之一側或兩側之每一側,形成具有電路的銅箔, 壓迫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建立該每一具有絕緣部件之銅 箔包層樹脂部件’其將適合作爲該低電容層,並可因此形 成該接地通道,電源供應通道等通道。因此,其比一個接 一個順序形成層的方式而能更有效且容易地被製造。 [第二實施例] 現在,參照第8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 多層接線板之製成將被說明,其中三種不同類型之高電容 -15- 200806107 層可被合倂。 第8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 圖。 一多層接線板20其包含低電容層111與112,其 一般用在電路板中之絕緣材料製成,並具有一相對低 常數,且每一層均夾於導電層之間,以及三個高電 121、122與123,其中每一層均具有高於每一低電容層 與112電容之電容値。 該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可分別配置於該多層接線板 背側上並在其電子元件如設置LSI晶片之前側上。 該高電容層121,122與123具有互相不同的電容且 鄰近配置。 該傳導層可配置在多層接線板20之背側及前側 電容層1 1 1與1 1 2上,分別爲信號層1 3 1與1 3 2。該信 132可連接至電子元件60如LSI晶片可穿過接合線而 於該前側上。 一介於高電容層123與低電容層112之間之傳導 以及一介於高電容層1 2 1與1 2 2之間之傳導層係分別 地層142與141。更甚者,一介於高電容層122與123 的傳導層,以及介於高電容層121與低電容層111之 傳導層係分別爲電源供應層i 52與1 5 1。該信號層1 132,接地層141與142,以及電源供應層151與152 銅箔的形式,但不拘限於此,如於第一實施例中之信费 接地層與電源供應層其可由一般用在多層接線板之傳 的材料製成。 剖面 係由 介電 容層 1111 20之 互相 之低 號層 設置 層, 爲接 之間 .間之 31與 可以 f層, .導層 -16 - 200806107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可倂入二個結構,其每個結構都 可對應至第一實施例之結構,此即本實施例包含一第一結 構,其中該電源供應層1 52係夾於互相具有不同電容之高 電容層122與123之間,並且更進一步可夾於接地層141 與142之間,以及一第二結構,其中該接地層141係夾於 互相具有不同電容之高電容層121與122之間,並且更進 一步可夾於電源供應層1 5 1與1 5 2之間,每個第一與第二 結構均可對應至第一實施例之結構。 # 一接.地通道1 7係形成於信號層1 3 1與1 32以及接地層 14 1與142之接地線之間,而一電源供應通道18係形成於 信號層1 3 1與1 3 2以及電源供應層1 5 1與1 5 2之電源供應 線之間,一通道可形成於前側上之信號層1 32的信號線與 背側上之信號層131的信號線之間。如第8圖所示也是在 此實施例下,其可配置該信號層131與132之接地線與電 源供應線定位在相同水平位置,並且該接地通道1 7與電源 供應通道1 8可通過該多層接線板20以便分別連接至該信 ❿ 號層1 3 1與1 3 2之接地線與電源供應線。 也是參照本實施例,該接地層1 4 1與1 42以及電源供 應層1 5 1與1 5 2基本上可形成最大範圍以避免分別被該電 源供應通道1 8與接地通道1 7干擾。 像在第一實施例中,該低電容層Π1與1 1 2之絕緣材 料具有例如一相對介電常數大槪2至5,而該低電容層1 1 1 與1 1 2之絕緣材料可獲得例如藉由注入具有環氧樹脂的玻 璃布並將其乾燥,但並不僅限於此。假定,例如該使用是 由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以及厚度設定爲200 // m之材料所 -17- 200806107 製成,則該電容每單位面積大槪爲0.2 pF/mm2。 該高電容層123之電容可設定爲一個値,其可代替小 電容之去耦電容器而適合吸收高頻雜訊,例如在此情況τ 像第一實施例中之高電容層122,可使用相同的絕緣材料作 爲具有相對介電常數爲4.2並設定其厚度爲50/zm之低電 容層111與112,則該電容可設定爲0.78 pF/mm2。 該高電容層122之電容可設定爲一個値,其可代替— 大電容之去耦電容器以適合吸收電源供應漣波電壓或類{以 ^ 之雜訊,並可較佳地設定爲2到5 p F / m m2。在此實施例中, 作爲該高電容層1 22之絕緣材料可用其介電常數比該高電 容層123之介電常數還高之材料製成,例如,像在第一實 施例之高電容層1 2 1之情況中,用由塡充一鈦酸鹽基鋇之 高介電常數塡充物於相同絕緣材料之環氧樹脂中作爲該高 電容層1 23以獲得一相對介電常數爲1 6之材料來製成,藉 由設定其厚度爲50/zm,則該高電容層12 2之電容値可設 爲 2 . ·8 p F / m m2。 # 該高電容層1 2 1之電容可設定爲一個値,其可代替仍 然大電容之去耦電容器,並可較佳地設定爲5 pF/mm2或者 更大。在此實施例中,作爲該高電容層1 2 1之絕緣材料可 用其介電常數比該高電容層122之介電常數還高之材料製 成’例如’可用由塡充大量的鈦酸鹽基鋇之高介電常數之 塡充物於相同絕緣材料之環氧樹脂中作爲該高電容層1 23 以獲得一相對介電常數爲40之材料來製成,藉由設定其厚 度爲30/z m’則該高電容層丨21之電容値可設爲111>1?/1111112。 如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由於至少二個高電容層 -18- 200806107 121’ 122與123之電容係互相不同的,因此在複數頻帶中 可得雜訊降低的效果。 代替該高電容層122與123,每個高電容層可由增加該絕 緣材料的厚度來形成具有比高電容層1 2 1還小的電容,其 中該材料具有相同於該高電容層121之介電常數。在另一 方面,代替該高電容層122與123,可用藉由降低並增加該 具有相同介電常數之絕緣材料之厚度所獲得的高電容層來 組成’以分別作爲高電容層1 2 1。在此配置下,由於該高電 • 容層係由相同絕緣材料所製成,故熱膨脹係數等等各層係 互相相等的,因此可導致較高的可靠度。 在此實施例中,一包含電源供應層152與接地層142 之供應-接地層對之電源供應層1 5 2可在該二層之間插入高 電容層123,其也可用在另一個具有可在該二層之間插入高 電容層1 22之供應-接地層對中。更甚者,包含電源供應層 152與接地層141之供應-接地層對之接地層141可在該二 層之間插入高電容層122,其仍然也可用在另一個具有可在 該一層之間摇入局電容層1 2 1之供應-接地層對中。因此, 其效果爲,比較傳統具有複數互相獨立的供應-接地層對之 結構來說,本發明之總層數是少的並且該結構是較簡單的。 現在參照第9A到9D圖所示,其將依據本實施例中之 多層接線板說明其製造之方法。 (程序1)準備樹脂形式的銅箔或銅箔包層樹脂部件,而每 一部件均包含一對應層之絕緣部件以及依附一銅范於該絕 緣部件之一側或二側上的每一側。特別地是,依據第9A圖 所示,其分別準備一核心部件(雙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〇3 -19· 200806107 作爲一第一部件,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 A202作爲第二部 件,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4作爲第三部件,一銅箔包層 樹脂部件A20 1作爲第四部件,以及一銅箔包層樹脂部件 A205作爲第五部件。 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 1使得一銅箔A 1 3 1可依附至 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爲200 /zm之部件A111之一 側上,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 燥。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2使得一銅箔A 1 5 1可依附至 Φ 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0與厚度爲30# m之部件A121之一側 上,其.中可由滲入塡滿鈦酸鹽基鋇之高介電常數塡充料之 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可將其乾燥。而該核心部件 A203使得銅箔A141與A152可依附在具有相對介電常數16 與厚度5 0 μ m之部件A 1 22之二側,其中可由滲入塡滿少量 的鈦酸鹽基鋇之高介電常數塡充料之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 獲得並可將其乾燥。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4使得一銅箔 A 142可依附至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爲50 // m之部 件A 12 3之一側上,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 並可將其乾燥。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 2 0 5使得一銅箔A 1 3 2 可依附至具有相對介電常數4.2與厚度爲200 /zm之部件 A 1 1 2之一側上,其中可由滲入環氧樹脂的玻璃布來獲得並 可將其乾燥。 所有該銅箔均爲由蝕刻方式形成於電路上。 (程序2)如第9B圖所示,該準備於程序1中之核心部件 A203與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2與A204可堆疊在一起而壓 迫形成一基部結構。 -20- 200806107 (程序3)如第9C圖所示,該銅箔包層樹脂部件A201與 A205可分別從上側與下側而建立在形成於程序2中之該基 部結構上面。 在程序1到3中,可堆疊六個銅箔並可因此建造六層 線板。該銅箔A 1 4 1與A 1 42係對應於第8圖中之接地層1 4 1 與1 42,該銅箔A 1 5 1與A 1 5 2係對應於第8圖中之電源供 應層1 5 1與1 5 2,以及該銅箔A 1 3 1與A 1 3 2係對應於第8 圖中之信號層1 3 1與1 3 2。 Φ (程序4)如第9D圖所示,一接地通道17,一電源供應通 道1 8等在堆疊後形成,使得該銅箔A 1 3 1與A 1 3 2,其中將 適合作爲信號層131與132,而可連接至銅箔A141與 A142’其將適合作爲接地層141與142,而穿過該接地通道 1 7並連到該銅箱A 1 5 1與A 1 5 2,其將適合作爲電源供應層 1 5 1與1 5 2,而穿過該電源供應通道1 8。此後,一電子元件 • 6 0如L S I晶片可被設置在銅箱A 1 3 2上,其可作爲信號層 1 3 2並可穿過接合線而連接到那裡。 Φ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該多層接線板可由該準備的銅箱 包層樹脂部件製造,而每一銅箱包層樹脂部件均具有絕緣 部件’其將適合作爲該高電容層,並且該銅箔可依附至該 絕緣部件之一側或兩側之每一側,形成具有電路的銅箔, 壓迫該銅箱包層樹脂部件’建立該每〜具有絕緣部件之銅 箔包層樹脂部件,其將適合作爲該低電容層,並可因此形 成該接地通道,電源供應通道等通道。因此,其比一個接 一個順序形成層的方式而能更有效且容易地被製造。 [第三實施例] -21- 200806107 第1 0圖爲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剖 面圖。 •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具有一結構,使得如第4圖所示 之第一實施例中的電源供應層與多個接地層可分別以一接 地層與多個電源供應層代替。因此,其相同的元件符號仍 可指定於第1 0圖中,其中係相同或相等於第一實施例中, 因此在此省略詳細說明。 參照第1 0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 Φ 3 0中,一低電容層1 1 1,——第一電源供應層1 5,一高電容 層121,一接地層14, 一高電容層122,一第二電源供應層 1 6,以及一低電容層1 1 2係堆疊在信號層1 3 1與1 3 2之間 從下面依序命名。 該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係分別配置在多層接線板30之 背側並可設置電子元件61與62如LSI晶片在其前側上。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分別包含接地線’第一電源供應 線,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1 7可在信 φ 號層1 3 1與1 32之接地線以及接地層1 4之間形成。一第一 電源供應通道1 8 1可於信號層1 3 1與1 3 2之第一電源供應 線以及第一電源供應層1 5之間形成。一第二電源供應通道 1 8 2可於信號層1 3 1與1 3 2之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第二電源 供應層1 6之間形成。 在LSI封裝中具有各種不同的電源供應’其可針對各 自的電源供應提供不同的高電容層’因此針對各自的電源 供應在不同頻帶下可達到雜訊降低的效果’例如’假定LSI 晶片6 1的電路操作頻率可由連接至第一電源供應層1 5之 •22· 200806107 電源供應VI來操作爲1GHz,當LSI晶片62的電路操作頻 率可由連接至第二電源供應層1 6之電源供應V2來操作爲 100MHz時’該雜訊之頻帶也彼此不同。因此,藉由提供具 有不同電容(高電容層丨21與122)之絕緣層,其可適合各頻 泄 w 。 也是參/照本實施例,該具有一比高電容層丨22還大電 容的高電;容層121可由降低具有與高電容層122相同之介 電常數之絕緣材料的厚度來形成,相反地,該具有比高電 # 容層121還小的電容之高電容層122可由增加具有與高電 容層1 2 1相同之介電常數之絕緣材料的厚度來形成。在此 配置下’由於該高電容層係由相同絕緣材料所製成,故熱 膨脹係數等等各層係互相相等的,因此可導致較高的可靠 度。 更進一步的是,本實施例也可被配置使得該包含第一 電源供應層15與接地層14之供應-接地層對之接地層14, 其具有插入於其中的高電容層1 2 1也可被用在其它具有插 φ 入其中的高電容層1 22的供應-接地層對中。因此,總層數 的影響是較.小的且該結構比傳統具有互相獨立的複數供應 -接地層對結構還簡單。 [第四實施例] 第11圖爲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剖 面圖。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具有一結構使得該電源供應層與 接地層在第8圖中之第二實施例中可於其中交換。因此, 相同的元件符號可安排於第1 1圖中,其中可相同或相等第 -23- 200806107 二實施,因此可省略其詳細說明。 參照第1 1圖,一多層接線板40包含由一般用在電路 板上且具有相對低介電常數之絕緣材料所製成之低電容層 111與112,並且每層可夾於傳導層之間,以及三個高電容 層121,122與123,且每一層具有比每個低電容層111與 112還高的電容。該高電容層121,122與123可互相具有 不同的電容並可互相相鄰配置。 該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可分別配置在多層接線板40之 φ 背側並設置如LSI晶片之電子元件61與62之前側上。 一介於高電容層123與低電容層112之間的傳導層, 以及介於高電容層1 2 1與1 22之間的傳導層,分別爲第二 電源供應層16與第一電源供應層15。更進一步的是,一介 於高電容層122與123之間之傳導層與一介於高電容層121 與低電容層111之間的傳導層,分別爲接地層142與141。 配置在多層接線板40之背側與前側上之低電容層1 1 1 與112上之傳導層分別爲信號層131與132,該信號層132 φ 可連接至穿過接合線而設置於前側上如LSI晶片之電子元 件61與62上。 該信號層1 3 1與1 32分別包含接地線,第一電源供應 線,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信號線,接地通道1 7可於信號 層131與132以及接地層141與142之接地線間形成’一 第一電源供應通道181可於該信號層131與132之第一電 源供應線以及該第一電源供應層1 5之間形成’一第二電源 供應通道182可於該信號層131與132之第二電源供應接 線以及該第二電源供應層1 6之間形成。 -24- 200806107 由此可看出本實施例係倂入二個結構,而每個結 對應至第三實施例之結構,亦即,此實施例包含一第 構,其中該接地層142可夾於互相具有不同電容之高 層122與123之間,並且可更進一步地夾於該第一與 電源供應層1 5與1 6之間,以及一第二結構,其中該 電源供應層15可夾於具有不同電容之高電容層121與 之間,並可更進一步夾於接地層141與142之間。這 一與第二結構,每個均可對應至第三實施例之結構。 ϋ 如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由於至少二個互相具 同高電容層121,122與123之電容,可於複數頻帶中 雜訊降低的效果。 也是在本實施例中,代替該高電容層122與123, 高電容層可具有比高電容層121還小的電容而可由增 高電容層1 2 1具有相同介電常數之絕緣材料形成。另 面,代替該高電容層122與123,可用分別由降低與增 有與該高電容層1 2 1相同介電常數絕緣材料之厚度所 φ 之高電容層來製成。在此配置下,由於該高電容層係 同絕緣材料所製成,故熱膨脹係數等等各層係互相 的,因此可導致較高的可靠度。 在此實施例下,該包含第二電源供應層1 6與接 1 4 2之供應-接地層對之接地層1 4 2,其具有插入於其 高電容層123也可被用在其它具有插入其中的高電 122的供應-接地層對中。更甚者,該包含接地層142 一電源供應層1 5之供應-接地層對之第一電源供應層 其具有插入於其中的高電容層122也仍然可被用在其 構均 一結 電容 第二 第一 122 些第 有不 獲得 每個 加與 一方 加具 獲得 由相 相等 地層 中的 容層 與第 15, 它具 -25- 200806107 有插入其中的高電容層1 2 1的供應-接地層對中。因此,總 層數的影響是較小的且該結構比傳統具有互相獨立的複數 供應-接地層對結構還簡單。 [第五到九實施例] 第1 2 A到1 2 E圖係分別依據本發明之第五至第九實施 例之多層接線板之剖面圖。 在這些實施例之說明中,詳細解釋部份係相同或相等 於第3到第1 1圖中所不之第一至第四實施例而可被省略。 參照第12A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多層 接線板50a’包含低電容層111與112,四個高電容層121 到124,其中每層具有比每一低電容層Hi與H2還高的電 容’電源供應層1 5 1到1 5 3,以及接地層1 4 1與1 42。特別 是,一信號層1 3 1、低電容層1 1 1、電源供應層丨5丨、高電 容層121 ’接地層141、高電容層122、電源供應層152、 高電容層123、接地層142、高電容層124、電源供應層153、 低電容層112,以及信號層132可由下依序堆疊命名。 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 2 1到1 '24具有互相不同之電容。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可分別配置在多層接線板5 〇 a之 背側與前側上之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上。該信號層1 3 2可 連接至穿過接合線而設置於該前側上如LSI晶片之電子元 件上。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可分別包含接地線,電源供應線, 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1 7可於該接地線與接地層1 4 1與 1 42之間形成,一電源供應通道1 8可於電源供應線與電源 供應層1 5 1到1 5 3之間形成。 -26- 200806107 參照第1 2B所示,依據本發之第六實施例之多層接線 板5 Ob,其包含低電容層111與112,四個高電容層121到 124,其中每層具有比每個低電容層1 1 1與1 12還高的電 容,一第一電源供應層15,二個第二電源供應層161與 162,以及接地層141與142。特別是,一信號層131、低 電容層1 1 1、第一電源供應層1 5、高電容層1 2 1、接地層 141、高電容層12 2、第二電源供應層161、高電容層123、 接地層142、高電容層124、第二電源供應層162、低電容 • 層112,以及信號層132可由下依序堆疊命名。 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21到124可互相具有不同電容。 該信號層131與132可分別配置於多層接線板50b之 背側與前側之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上。該信號層1 3 2可連 接至穿過接合線且配置在該前側上之如LSI晶片之電子元 件61與62。 該信號層1 3 1與1 32可分別包含接地線,第一電源供 應線,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1 7可於 • 該接地線與接地層1 4 1與1 42之間形成,一第一電源供應 通道1 8 1可於第一電源供應線與第一電源供應層1 5之間形 成’ 一第二電源供應通道1 82可於第二電源供應線與第二 電源供應層1 6 1與1 62之間形成。 參照第1 2C圖,依據本發明第七個實施例之多層接線 板50c’其包含低電容層ill與112,四個高電容層121到 124’其中每層具有比每個低電容層ill與112還高的電 容’二個架電源供應層151與152, 一第二電源供應層16, 以及接地層1 4 1與1 4 2。特別是,一信號層1 3 1、低電 -27- 200806107 容層11卜第一電源供應層151、高電容層121、接地層141、 高電容層122、第一電源供應層152、高電容層123、接地 層142、高電容層124、第二電源供應層16、低電容層112, 以及信號層132可由下依序堆疊命名。 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 21到1 24可互相具有不同電容。 該信號層131與132可分別配置於多層接線板50c之 背側與前側之低電容層111與112上。該信號層132可連 接至穿過接合線且配置在該前側上之如LSI晶片之電子元 φ 件61與62。 該信號層131與132可分別包含接地線,第一電源供 應線,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丨7可於 該接地線與接地層1 4 1與1 4 2之間形成,一第一電源供應 通道1 8 1可於第一電源供應線與第一電源供應層1 5 1與1 52 之間形成’ 一第二電源供應通道1 82可於第二電源供應線 與第二電源供應層1 6之間形成。 參照第1 2 D所示’依據本發之第八實施例之多層接線 φ 板5 0 d,其包含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四個高電容層1 2 1到 124,其中每層具有比每個低電容層ill與112還高的電 容,電源供應層1 5 1與1 5 2,以及接地層1 4 1與1 4 3。特別 是,一信號層1 3厂、低電容層1 1 1、接地層1 4 1、高電容層 121、電源供應層151、高電容層122、接地層142、高電容 層123、電源供應層152、高電容層124、接地層143、低 電容層112,以及信號層132可由下依序堆疊命名。 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 2 1到1 24可互相具有不同電容。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可分別配置於多層接線板5 〇 d之 -28- 200806107 背側與前側之低電容層1 1 1與1 1 2上。該信號層 接至穿過接合線且配置在該前側上之如L S I晶片 件60。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可分別包含接地線,電源 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道1 7可於該接地線與接地 1 4 3之間形成,一電源供應通道1 8可於電源供應 供應層1 5 1與1 5 2之間形成。 參照第12E圖,依據本發明第九個實施例之 馨 板50e,其包含低電容層ill與112,四個高電容 124,其中每層具有比每個低電容層ηι與112 容’一第一電源供應層〗5,一第二電源供應層i 6 地層1 4 1與1 4 3。特別是,一信號層n丨、低電容 接地層1 4 1、高電容層1 2 1、第一電源供應層丨5、 122、接地層142、高電容層123、第二電源供應f 電容層124、接地層143、低電容層〗丨2,以及信 可由下依序堆疊命名。 φ 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 2 1到1 2 4可互相具有不ίϊ 該信號層1 3 1與1 32可分別配置於多層接線 背側與前側之低電容層1 1 1與丨丨2上。該信號層 接至穿過接合線且配置在該前側上之如L SI晶片 件61與62 。 該信號層1 3 1與1 3 2可分別包含接地線,第 應線,第二電源供應線’以及信號線。一接地通δ 該接地線與接地層1 4 1與1 4 3之間形成,一第一 通道1 8 1可於第一電源供應線與第一電源供應層 1 3 2可連 之電子元 供應線, 層1 4 1與 線與電源 多層接線 層1 2 1到 還高的電 ,以及接 層 1 1 1、 局電容層 i 16、高 號層1 3 2 司電容。 板5 0e之 132可連 之電子元 一電源供 重1 7可於 電源供應 1 5之間形 •29- 200806107 成’ 一第二電源供應通道丨82可於第二電源供應線與第二 電源供應層1 6之間形成。 在第五到第九實施例中,由於至少二個高電容層1 2 i 到1 2 4可如上所述而具有互相不同的電容,因此可於複數 頻帶中獲得雜訊降低之效果。 也是在第五到第九實施例中,該所需之電容可依據形 成各電容層之厚度來獲得。在此情況下,由於高電容層可 由相同絕緣材料製成,故熱膨脹係數等等各層係互相相等 φ 的,因此可導致較高的可靠度。 更進一步的是’也是在第五到第九實施例中,由於該 電源供應層或接地層相鄰分配於供應-接地層對之間,因此 總層數的影響是較小的且該結構比傳統具有互相獨立的複 數供應-接地層對結構還簡單。· 雖然本發明已就較佳實施例方面作說明,但本發明並 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下其也能作各種不同的 改變。 φ 【圖式簡單說明】 弟1圖係傳統多層接線板之透視圖·, 第2圖係多層接線板沿第1圖中之2-2線之剖面圖; 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多層接線板第一實施例之透視 圖; 第4圖係多層接線板沿第3圖中之4-4線之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利用第3圖與第4圖之多層接線板在模 擬改變相對於頻率之阻抗下之一範例示意圖; 第6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變型之多層接線 -30- 200806107 板剖面圖; 第7A到7D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多層 接線板的製造方法之示意圖; 第8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剖面 圖; 第.9A到9D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多層 接線板的製造方法之示意圖; 第1 0圖爲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剖 面圖; 第1 1圖爲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多層接線板剖 面圖;以及 第12A到12E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五至第九實施例之 多層接線板之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 20 ' 30 、 40 、 50a 、 50b 、 50c 、 50d 、 50e 、 80 111、 112、 811、 812 121 、 121’ 、 122 、 123 、 124 、 82 60 131 、 132 、 831 、 832 1 5、1 5 2、8 5 14 - 14卜 142 、 84 17 ^ 87 18 、 181 、 182 、 88 A103 多層接線板 低電容層 局電容層 電子元件 信號層 電源供應層 接地層 接地通道 電源供應通道 雙銅箔包層樹脂部件 -31 200806107 A101、A12、A104 銅箔包層樹脂 A131 、 A141 、 A15、 A132、 A142、 A151 、 A152 Am、A112、Am、A122、A123、A202、A203' A205 部件(電容層) A 103 核心部件 6 1、6 2 L S I 晶片 部件 銅箔 A204、
-32

Claims (1)

  1. 20080610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多層接線板(10),其包含:第一,第二,與第三傳導 層(141,15,142);其特徵在於: 該多層接線板又包含一第一絕緣層(1 2 1 ),其於該第〜 與第二傳導層(141,15)之間形成,以及一第二絕緣層 (122),其於該第二與第三傳導層(15,142)之間形成; 該第一與第二絕緣層(121,122)係各有不同電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一與第 二絕緣層(121,122)分別由絕緣材料製成,該等絕緣材料 各具有不同的介電常數。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 與第二絕緣層(121,12 2)各具有不同的厚度。 4 · 一種多層接線板,其包含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傳導 層(151,141,152,142);其特徵在於: 該多層接線板又包含一第一絕緣層(1 2 1 ),其於該第〜 與第二傳導層(151,141)之間形成,一第二絕緣層(122), 其可於該第二與第三傳導層(141,152)之間形成,以及^ 第三絕緣層(123),其於該第二與第三傳導層(152,142) 之間形成; 該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絕緣層(121,122,123)中至少 二個各具有不同電容。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第 二,以及第三絕緣層(121,122,123)分別由絕緣材料來 製成’至少二個絕緣材料各具有不同的介電常數。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 -33- 200806107 第二與第三絕緣層(丨21,122,123)中至少二個各具有不 同的厚度。 7 . —種多層接線板,其包含一內傳導層(丨5 ),其係夾於第一 與第二絕緣層(121,122)之間;其特徵在於: 該內傳導層可更進一步夾於二個外傳導層(1 4 1,1 42) 之間; 該內傳導層(1 5)可作爲一電源供應層與一接地層之其 中一層; 每一個該外傳導層(1 4 1,1 4 2)可作爲電源供應層與接地 層之另一者; 該第一與第二絕緣層(121,122)各具有不同的電容。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一與第 二絕緣層(121,122)分別由絕緣材料製成,而該絕緣材料 各具有不同的介電常數。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 與第二絕緣層(121,122)各具有不同的厚度。 1 0. —種多層接線板,其包含一夾於第一與第二絕緣層 (121,122)之間的內傳導層(141);其特徵在於: 該內傳導層又被夾於二個外傳導層(151,152)之間; 該多層接線板又包含一附加外傳導層(14 2 ),其經由^ 第三絕緣層(123)而形成於該等外傳導層(151,152)之〜 層上; 該內傳導層(1 4 1)作爲一電源供應層與一接地層之其 中一層; 每一個該外傳導層(151,152)作爲電源供應層與接地 -34- 200806107 層另一者; 該附加外傳導層(142)爲一第二電源供應層或〜第二 接地層; 該第一,第二與第三絕緣層(121,122,123)中至少二 個可各具有不同的電容。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一, 第二與第三絕緣層(121,122,123)分別由絕緣材料製 成,至少二個絕緣材料各具有不同的介電常數。 •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或1 1項之多層接線板,其中該第 一,第二與第三絕緣層(121,122,123)中至少二個各具 有不同的厚度。 1 3 · —種多層接線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含以 下步驟: 形成傳導層(A15,A142)於一第一電容層(A122)之兩側 上,因此可製造一第一部件(A103); 形成一傳導層(A 141)於一第二電容層(A 121)之一側 φ 上,因此可製造一第二部件(A102);以及 藉由壓迫將該第一與第二部件(A103,A1 02)堆疊在一 起,使得非與該傳導層形成,該第二部件(A 102)的表面 可接合至該第一部件(A 103)之傳導層之一; 該第一與第二電容層(A 122,A121)各具有不同的電 容。 14.一種多層接線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含以 下步驟: 形成傳導層(A 141,A 152)於第一電容層(A122)之兩側 -35- 200806107 上,因此製造一第一部件(A203); 形成一傳導層(A151)於第二電容層(A121)之一側上, 因此製造一第二部件(A202),該第一與第二電容層 (A122,A121)各具有不同的電容; 形成一傳導層(A142)於第三電容層(A123)之一側上, 因此製造一第三部件(A204);以及 藉由壓迫將該第一,第二與第三部件(A203,A202, A204)堆疊在一起,使得非與該傳導層(A151)形成,該 第二部件(A202)的表面可接合至該第一部件(A203)之一 傳導層(A141,152)之一,並且該表面非與該傳導層(A 142) 一起形成,該第三部件(A204)的表面可接合至該第一部 件(A203)之另一傳導層(A141,152); 該第一,第二與第三電容層(A122,A121,A12 3)中至 少二個各具有不同的電容。
    -36-
TW095142570A 2005-11-18 2006-11-17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with simple structure TW20080610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4216 2005-11-18
JP2006291246A JP2007165857A (ja) 2005-11-18 2006-10-26 多層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6107A true TW200806107A (en) 2008-01-16

Family

ID=3823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2570A TW200806107A (en) 2005-11-18 2006-11-17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with simpl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58105A1 (zh)
JP (1) JP2007165857A (zh)
CN (1) CN1993012B (zh)
TW (1) TW2008061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749B2 (en) 2014-11-14 2017-03-28 Mediatek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power/ground ball pad arra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989B (zh) * 2007-03-10 2016-10-26 新美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电容叠层和电子互联平台的方法
KR100851065B1 (ko) * 2007-04-30 2008-08-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자기 밴드갭 구조물 및 인쇄회로기판
US7692101B2 (en) * 2008-01-09 2010-04-06 Xilinx, Inc. Reduction of jitter i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controll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package substrate stackup
WO2011111312A1 (ja) * 2010-03-08 2011-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構造体および配線基板
WO2011111313A1 (ja) * 2010-03-08 2011-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配線基板およびノイズ遮蔽方法
WO2011111311A1 (ja) 2010-03-08 2011-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構造体、配線基板およ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120325537A1 (en) * 2010-03-08 2012-12-27 Nec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ise blocking method
JP5634822B2 (ja) * 2010-10-20 2014-12-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R2982453B1 (fr) * 2011-11-04 2015-02-20 Eads Europ Aeronautic Defence Dispositif de filtrage cem sur circuit imprime
JP6015260B2 (ja) * 2012-09-07 2016-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及び電源モジュール
US8785784B1 (en) * 2013-03-13 2014-07-22 Boulder Wind Powe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tructural layout of multi-circuit laminated composite assembly
US9793775B2 (en) 2013-12-31 2017-10-17 Boulder Wind Powe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achine winding circulating current losses
CN104780718B (zh) * 2015-04-27 2018-04-10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印制电路板中埋入电容的方法及其印制电路板
TWI766250B (zh) * 2020-03-17 2022-06-0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電路板
JP7621099B2 (ja) 2020-11-26 2025-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15705959B (zh) * 2021-08-17 2024-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母线电容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9069A (en) * 1989-08-23 1992-01-07 Zycon Corporation Capacitor laminate for use in capacitiv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H06125180A (ja) * 1992-10-09 1994-05-06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キャパシタ内蔵多層配線基板
US5745333A (en) * 1994-11-21 1998-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aminar stackabl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with capacitor
US6353540B1 (en) * 1995-01-10 2002-03-05 Hitachi, Ltd. Low-EMI electronic apparatus, low-EMI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ow-EMI circuit board.
US6343001B1 (en) * 1996-06-12 2002-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apacitance structure and circuit board containing the same
US6215649B1 (en) * 1998-11-05 2001-04-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US6214445B1 (en) * 1998-12-25 2001-04-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nted wiring board, cor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core substrate
US6333857B1 (en) * 1998-12-25 2001-12-25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nting wiring board, cor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core substrate
US6970362B1 (en) * 2000-07-31 2005-11-29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ssemblies and systems comprising interposer with embedded capacitors
CN1376021A (zh) * 2001-03-16 2002-10-23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内建电容的多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SG99360A1 (en) * 2001-04-19 2003-10-27 Gul Technologies Singapore Lt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med thereby
JP2003086950A (ja) * 2001-07-06 2003-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リント配線板
JP3910387B2 (ja) * 2001-08-24 2007-04-25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
JP3914731B2 (ja) * 2001-09-28 2007-05-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多層配線基板
JP2003204165A (ja) * 2002-01-07 2003-07-18 Kyocera Corp 多層配線基板
CN2583931Y (zh) * 2002-11-22 2003-10-2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型印刷电路板及基板堆叠结构
KR100455890B1 (ko) * 2002-12-24 2004-1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커패시터 내장형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WO2004068922A1 (ja) * 2003-01-31 2006-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層プリント基板、電子機器、および実装方法
JP4937495B2 (ja) * 2003-12-25 2012-05-23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装置、電子部品実装構造及びキャパシ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121046A (ja) * 2004-09-24 2006-05-11 Meiko:Kk 回路基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749B2 (en) 2014-11-14 2017-03-28 Mediatek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power/ground ball pad array
US9883591B2 (en) 2014-11-14 2018-01-30 Mediatek In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includ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improved power/ground ball pad array
US10194530B2 (en) 2014-11-14 2019-01-29 Mediatek In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includ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improved power/ground ball pad arr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3012B (zh) 2012-07-04
JP2007165857A (ja) 2007-06-28
CN1993012A (zh) 2007-07-04
US20070158105A1 (en) 200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6107A (en)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with simple structure
TWI400731B (zh) 電容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0833188A (en) Package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apacitor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JP4912992B2 (ja) キャパシタ内蔵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039736A (ko) 스택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36735B (zh) 平衡濾波器
TW200532725A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transmission-line device,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US20070217122A1 (en) Capacitor
US9613755B2 (en) 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 embedded board using 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109020A (ja) 多連チップ部品および多連チップ実装基板
CN102024565A (zh) 电容结构
TWI331387B (en) Embedded passive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39653B (zh) 雙工器
CN101141849B (zh) 内埋电容元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936019A (zh)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JP3540941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21237B (zh) 线路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11854742B2 (en) Capacitor intergated structure.capacitor uni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JP2005012106A (ja) コンデンサ
JP7614063B2 (ja) 配線基板
JP3551763B2 (ja) 積層マイクロチップコンデンサ
WO2006085436A1 (ja) 部品内蔵基板および基板内蔵コンデンサ
KR101037321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캐패시터 구조
US20180218842A1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package
JP2005033176A (ja) コンデンサ及び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