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72636U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72636U CN222672636U CN202421204470.5U CN202421204470U CN222672636U CN 222672636 U CN222672636 U CN 222672636U CN 202421204470 U CN202421204470 U CN 202421204470U CN 222672636 U CN222672636 U CN 2226726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ial
- outermost layer
- shaped single
- adjacent outer
- outer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包括中心单线、若干个邻外层结构和一个最外层结构,中心单线的外侧设有若干层邻外层结构,位于最外层的邻外层结构的外侧设有最外层结构,每个邻外层结构包括若干个邻外层异形单线,各邻外层异形单线能够绞合成一个环状结构,最外层结构包括多个最外层异形单线,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外弧线一端设有开角结构,各最外层异形单线能够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最外层异形单线上设有开角结构,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绝缘内屏蔽层的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及挤出压力下能够渗入到开角结构中并产生一定的摩擦,使结构导体与绝缘内屏蔽层能够紧密结合提高滑脱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背景技术
在科技与创新并驾齐驱的新时代,电缆作为支撑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关键基石,其质量与安全无疑是保障国家能源传输与通信畅通的重中之重。
目前行业使用的中压电缆导体主要有紧压圆形导体和压紧异形导体,其中紧压圆形导体的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压紧异形导体的截面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上述两种导体各有利弊:紧压圆形导体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导体外径大,材料浪费;异形单丝绞合而成的压紧异形导体层与层结合紧密、外径小,但导体最外层太光滑,与绝缘内屏蔽层之间附着力差,滑脱试验力值较压紧圆形导体下降10%左右,下道工序导体容易出现伸出绝缘内屏蔽层的现象。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型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最外层异形单线上设置开角结构,使得绝缘内屏蔽层的材料能够渗入到开角结构中,从而增大绝缘内屏蔽层与最外层异形单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二者相互脱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包括中心单线、若干个邻外层结构和一个最外层结构,所述中心单线的外侧设有若干层所述邻外层结构,位于最外层的所述邻外层结构的外侧设有所述最外层结构,每个所述邻外层结构包括若干个邻外层异形单线,各所述邻外层异形单线能够绞合成一个环状结构,所述最外层结构包括多个最外层异形单线,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外弧线一端设有开角结构,各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能够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心单线的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邻外层异形单线的截面为瓦形。
优选的,所述中心单线、所述邻外层结构和所述最外层结构的材质为铜或铝。
优选的,所述邻外层结构设有两层。
优选的,所述中心单线的半径为1.28mm,所述最外层结构的外径为3.8mm;
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外弧线长度为3.98mm,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内弧线长度为1.34mm;
所述开角结构的高度为0.3mm,所述开角结构的弧线长度为0.4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最外层异形单丝的外弧线上开设一个有一定弧线长度和高度的开角结构,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绝缘内屏蔽层的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及挤出压力下能够渗入到开角中结构并产生一定的摩擦,使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与绝缘内屏蔽层能够紧密结合提高滑脱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导体表面太光滑而导致下道工序结构导体容易伸出绝缘内屏蔽层的现象,且不影响产品截面积及偏芯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紧压圆形导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紧压异形导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中最外层异形单线的截面图;
图中:1-中心单线;2-邻外层结构;201-邻外层异形单线;3-最外层结构;301-最外层异形单线;302-开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最外层异形单线上设置开角结构,使得绝缘内屏蔽层的材料能够渗入到开角结构中,从而增大绝缘内屏蔽层与最外层异形单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二者相互脱离。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包括一个中心单线1、若干个邻外层结构2和一个最外层结构3,中心单线1的外侧设有若干层邻外层结构2,若干个邻外层结构2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并且从内至外直径依次增加,位于最外层的邻外层结构2的外侧设有最外层结构3。每个邻外层结构2包括若干个邻外层异形单线201,每个邻外层结构2中的各邻外层异形单线201能够绞合成一个环状结构。同理的,最外层结构3包括多个最外层异形单线301,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外弧线一端设有开角结构302,开角结构302可以看作是最外层异形单线301沿其外侧面斜切一刀形成的结构,各最外层异形单线301能够形成一个环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最外层异形单线301之间具有一个开角结构302。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最外层异形单丝的一个角设计一定弧度和高度的开角结构302,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绝缘内屏蔽层的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及挤出压力下能够渗入到开角结构302中从而产生一定的摩擦,使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与内屏蔽层能够紧密结合提高滑脱力,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导体表面太光滑而导致下道工序导体容易伸出绝缘内屏蔽层的现象,此外还不影响产品截面积及偏芯度。
于本实施例中,中心单线1的截面为圆形,即中心单线1为常规的圆形导体单线。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邻外层异形单线201的截面为瓦形,也可以认为其是扇子形状。具体包括外弧线和内弧线,外弧线位于内弧线的外侧并且要长于内弧线,外弧线和内弧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直线和右直线进行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最外层异形单线301形状与邻外层异形单线201形状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最外层异性单线的外弧线的一端设有开角结构302。
于本实施例中,中心单线1、邻外层结构2和最外层结构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铜或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于本实施例中,邻外层结构2设有两层,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置三层或更多,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实施例。
于本实施例中,中心单线1的半径为1.28mm,最外层结构3的外径为3.8mm。
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外弧线长度为3.98mm,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外弧线的两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8mm。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内弧线长度为1.34mm,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内弧线的两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28mm。
如图4所示,开角结构302的高度为0.3mm,此处的高度为开角结构302对应最外层异形单线301右直线上切除的长度。开角结构302的弧线长度为0.4mm,此处的弧线长度为开角结构302对应最外层异形单线301中外弧线上切除的长度。
于其他实施例中,中心单线1、邻外层结构2和最外层结构3中的各个尺寸均可进行调整,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尺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实施例一中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轧头穿模机完成中心单线1、邻外层异形单线201和最外层异形单线301的拉丝工作。其中轧头穿模机又叫轧尖机,由于其为现有技术,故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下面以最外层异形单线301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将配好的模具按照其通孔尺寸从大到小摆放好,先将需要拉丝的铜(或铝)杆伸入到轧头穿模机中两个压辊之间进行轧尖。轧小后的铜(或铝)杆将其轧尖后的一端穿过第一个模具,将该线材放在轧头穿模机中的拉丝部件中,用夹钳将没有插入模具的一端夹住,而模具会卡在对应凹槽处,在轧尖机滚筒上缠绕线材,在轧尖机滚筒转动的过程中,产品会从一端穿过模具,直至另一端完全穿出模具,从而完成线材的第一次拉丝,取下轧尖机鼓轮上的线材。然后继续进行第二轧尖,第二轧尖后的线材穿过第二个模具,然后同样利用轧头机滚筒拉出线材,从而完成第二次拉丝。重复多次,使线材依次穿过不同大小孔径的模具,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道拉丝模具使用带有开角的特殊模具。
而关于中心单线1和邻外层异形单线201的拉丝工艺与之相同,只是模具不同,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二,将拉丝成型后的中心单线1、邻外层异形单线201和最外层异形单线301安装在绞线机上,从而实现中心单线1、邻外层结构2和最外层结构3的绞合工作,从而得到最终产品。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绞线机中的框绞机,其也为现有技术,包括线盘框、分线器、并线模、紧压模、牵引机和收线盘具。其中,牵引机包括牵引线和牵引轮,将牵引线的一端穿过牵引轮的边缘孔中并扎紧端头,在牵引轮上绕5-7圈(按生产线芯的规格大小)。在牵引机的带动下,线盘框内的铜线分别从分线器中穿出,途径并线模,最终被收集到收线盘具中。当然,不同种类的绞线机工作原理也略有不同,故在此仅仅说明其大致原理,不再进一步赘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邻外层异形单线201通过并线模绞制,最外层异形单线301通过紧压模绞制,紧压模可以理解为并线模的一种,由于最外层异形单线301多了一个开角结构302,所以需要用与其形状匹配的紧压模进行绞制。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单线、若干个邻外层结构和一个最外层结构,所述中心单线的外侧设有若干层所述邻外层结构,位于最外层的所述邻外层结构的外侧设有所述最外层结构,每个所述邻外层结构包括若干个邻外层异形单线,各所述邻外层异形单线能够绞合成一个环状结构,所述最外层结构包括多个最外层异形单线,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外弧线一端设有开角结构,各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能够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线的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外层异形单线的截面为瓦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线、所述邻外层结构和所述最外层结构的材质为铜或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外层结构设有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线的半径为1.28mm,所述最外层结构的外径为3.8mm;
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外弧线长度为3.98mm,所述最外层异形单线的内弧线长度为1.34mm;
所述开角结构的高度为0.3mm,所述开角结构的弧线长度为0.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04470.5U CN222672636U (zh) | 2024-05-29 | 2024-05-29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04470.5U CN222672636U (zh) | 2024-05-29 | 2024-05-29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72636U true CN222672636U (zh) | 2025-03-25 |
Family
ID=9505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204470.5U Active CN222672636U (zh) | 2024-05-29 | 2024-05-29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72636U (zh) |
-
2024
- 2024-05-29 CN CN202421204470.5U patent/CN2226726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599853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mpact conductors with bunchers | |
US3444684A (en) | Method of forming a multi-strand cable | |
CN105023651B (zh) | 一种铝合金梯形导体的制备方法 | |
CA2020560A1 (en) | Stranded electric conductor manufacture | |
CN104538107B (zh) | 带有碳纤维芯的输电导线制作设备及工艺 | |
CN222672636U (zh)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 | |
CN203573753U (zh) | 双带联锁铠装机 | |
US7322220B2 (en)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rapezoidal wire using two-set shaping rollers | |
CN118571532A (zh) | 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的结构导体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6229035A (zh) | 异型导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电缆中的应用 | |
CN213326169U (zh) | 一种电气试验线缆整理装置 | |
GB453481A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ater-tight jackets and sheaths of electric cables | |
KR920001937B1 (ko) | 압축 도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
CN103594208A (zh) | 双带联锁铠装机 | |
US2018461A (en) | Multiple conductor sector electric cable | |
AU5895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mpact conductors with bunchers | |
CN201122467Y (zh) | 减少扇形绝缘线芯成缆废线的装置 | |
CN110544564A (zh) | 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 | |
CN111508659A (zh) | 一种缠绕引流线多层屏蔽控制电缆及制作方法 | |
CN211125169U (zh) | 一种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 | |
CN110993198A (zh) | 一种改进型绞线机 | |
CN211150190U (zh) | 一种绞线装置 | |
CN216697970U (zh) | 一种电线生产用叉式绞线机 | |
CN110931175A (zh) | 笼盘联绞设备及成缆方法 | |
JPH0875969A (ja) | 自己支持型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