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1187U -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71187U CN219971187U CN202321196375.0U CN202321196375U CN219971187U CN 219971187 U CN219971187 U CN 219971187U CN 202321196375 U CN202321196375 U CN 202321196375U CN 219971187 U CN219971187 U CN 219971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stacking
- plane
- frame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包括架体、叠盘架、输送机构、顶升机构以及承托块。其中,架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叠盘架设于两个侧板的上方且底侧设有进盘口;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将料盘输送至与进盘口上下对应两个输送带;顶升机构包括用于顶起料盘通过进盘口进入叠盘架内的顶推件;承托块可转动地设于侧板上且可在阻挡于进盘口的第一位置以及避开进盘口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自动收料叠盘装置通过输送机构对料盘进行输送,通过顶升机构以及承托块的配合使料盘在叠盘架内形成堆叠,自动化程度高,料盘堆叠过程顺畅、高效,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工作及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采用流水线作业进行生产,在不同的加工工序之间,为了避免小型元件一个个单独移动,常常将一个加工工序所需的多个元件放置在料盘内进行集中上料。为便于料盘的运输及存放,不管是装有元件的料盘还是加工完成后形成的空料盘,其一般都是堆叠存放。目前通常由人工进行收取堆叠,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无法适应自动化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输送及堆叠料盘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包括:
架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
叠盘架,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上方,所述叠盘架的底侧设有进盘口,料盘可由所述进盘口自下往上进入所述叠盘架内形成堆叠;
输送机构,包括在水平方向往复旋转运动的两个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间隔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两个所述输送带用于将料盘输送至与所述进盘口上下对应;
顶升机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设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且位于所述进盘口的下方,所述顶推件用于顶起料盘通过所述进盘口进入所述叠盘架内;
承托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侧板上,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承托块,所述承托块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承托块阻挡于所述进盘口设置以对所述叠盘架内的料盘进行承托;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承托块避开所述进盘口设置以使料盘可自所述进盘口进入所述叠盘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重心低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重心,以使所述承托块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顶面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轴,所述承托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可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具有平行于所述侧板所在平面的接触面,所述承托块朝向所述接触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弧形过渡连接且二者的夹角为钝角;
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接触面贴合时,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接触面贴合时,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块远离所述接触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且二者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接触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平面呈水平面以对料盘进行承托;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平面呈竖直面以对所述进盘口形成避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盘架包括呈四角布设的两个第一限位件和两个第二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料盘的堆叠空间,所述堆叠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料盘的形状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朝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空间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朝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空间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料盘的高度,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料盘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盘架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料盘在所述叠盘架内的堆叠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顶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气缸驱使所述顶推件上下运动;和/或,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两个所述输送带均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使两个所述输送带同步运动。
本申请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将待堆叠料盘输送至两个侧板之间且与叠盘架底侧的进盘口上下对应设置;顶推件向上运动以将待堆叠料盘顶起,待堆叠料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料盘的边缘向上推动承托块使承托块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使得待堆叠料盘可顶升至叠盘架内,当待堆叠料盘上升至与承托块分离时,承托块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恢复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顶推件承托待堆叠料盘向下运动,当待堆叠料盘运动至与承托块接触时,顶推件继续向下运行,待堆叠料盘被承托块承托,进而完成一个料盘的堆叠;将上述堆叠过程依次循环,可实现料盘的自动化持续堆叠。该自动收料叠盘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料盘堆叠过程顺畅、高效,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工作及生产效率;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构思合理,便于自动化加工行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图1中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图1中承托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承托块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承托块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1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架体10;侧板11;安装座12;安装槽121;接触面1211;转轴122;叠盘架20;第一限位件21;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二限位件22;第三连接板221;第四连接板222;高度传感器23;输送带31;驱动电机32;支撑架33;传动带34;第一同步轮35;第二同步轮36;同步轴37;主动轮38;从动轮39;顶推件41;驱动气缸42;活塞杆421;承托块50;第一平面51;第二平面52;第三平面53;第四平面54;连接孔55;料盘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用于对料盘60自动堆叠。请参阅图1和图2,该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包括架体10、叠盘架20、输送机构、顶升机构以及承托块50。其中,架体1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11;叠盘架20设于两个侧板11上方,用于容置料盘60,叠盘架20的底侧设有进盘口,进盘口朝下对应于两个侧板11之间设置,料盘60可由进盘口自下往上进入叠盘架20内形成堆叠;输送机构包括在水平方向往复旋转运动的两个输送带31,两个输送带31均设于两个侧板11之间且间隔设置,两个输送带31用于将料盘60输送至与进盘口上下对应;顶升机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顶推件41,顶推件41设于两个输送带31之间且位于进盘口的下方,顶推件41用于顶起料盘60通过进盘口进入叠盘架20内;承托块50可转动地设于侧板11上且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每一侧板11上设有至少一个承托块50,当承托块5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块50阻挡于进盘口处以对叠盘架20内的料盘60进行承托,当承托块5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承托块50避开进盘口以使料盘60可自进盘口进入叠盘架20内。
请参阅图3和图4,该自动收料叠盘装置的工作流程为:承托块50在常态下处于第一位置且对叠盘架20内的料盘堆进行承托,待堆叠料盘60在输送机构上运输,两个输送带31将待堆叠料盘60输送至两个侧板11之间且与叠盘架20底侧的进盘口上下对应设置;顶推件41向上运动以将待堆叠料盘60顶起,待堆叠料盘60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料盘60的边缘向上推动承托块50使承托块50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当承托块5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待堆叠料盘60与叠盘架20内的料盘堆接触且形成堆叠(如图4所示),顶推件41承托料盘堆继续向上运动使最下方的待堆叠料盘60与承托块50分离,此时承托块50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恢复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顶推件41承托料盘堆向下运动,当料盘堆运动至与承托块50接触时,顶推件41继续向下运行,料盘堆被承托块50承托,进而完成一个料盘60的自动堆叠(如图3所示);将上述堆叠过程依次循环,可实现料盘60的自动化持续堆叠。料盘60堆叠过程顺畅、高效,可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使承托块50在常态下,即仅受重力作用而无外力作用干涉下处于第一位置,承托块5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重心低于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重心。如此,承托块50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当外力作用消失时,承托块50可转动恢复至处于第一位置。
具体地,请参阅图5,侧板11的顶面装设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内设有转轴122,承托块50上开设有连接孔55,转轴122穿过连接孔55设置以使承托块50可在安装槽121内转动。安装座12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侧板11顶面,安装槽121设于安装座12位于所在的侧板11朝向另一侧板11的一侧,安装槽121在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转轴122呈水平且平行于侧板11所在的平面设置,使得承托块50可朝向两侧板11之间的空间转动,进而使得承托块50对进盘口形成阻挡或避开。本实施例的承托块50设有四个,每个侧板11上设有两个承托块50,四个承托块50对料盘60的底部四角进行承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托块50还可以是其他数量,例如设有两个且两个承托块50呈对角布设,或设有六个且每个侧板11上各设有三个承托块50,等。
请参阅图6和图7,安装槽121具有平行于侧板11所在平面的接触面1211,承托块50朝向安装槽121的接触面12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51和第二平面52,第一平面51与第二平面5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承托块50转动至第一平面51与接触面1211贴合时,承托块50处于第一位置(如图6所示);当承托块50转动至第二平面52与接触面1211贴合时,承托块50处于第二位置(如图7所示)。第一平面51与第二平面52通过一弧面弧形过渡连接,使得承托块50可且仅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承托块50远离安装槽121的接触面12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平面53和第四平面54,第三平面53和第四平面5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两平面之间的距离朝向接触面1211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三平面53与第一平面51垂直设置,第四平面54与第二平面52平行设置,使得承托块5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平面53呈水平面以对料盘堆进行承托,承托块5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四平面54呈竖直面以对料盘60口形成避让。
料盘60整体可以呈梯形台结构,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空间。料盘60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减小,使得多个料盘60在竖直方向依次堆叠时,上一个料盘60的底部可收容在紧挨着的下一个料盘60的上方开口中,保证堆叠的料盘60在水平面上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且竖直方向上堆叠整齐。为避免料盘堆倾倒,叠盘架20包括呈四角布设的两个第一限位件21和两个第二限位件22,两个第一限位件21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侧板11上,两个第二限位件22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侧板11上。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可以是截面形状呈L形的直角板,两个第一限位件21和两个第二限位件22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料盘60的堆叠空间,堆叠空间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且与料盘60的形状相适配,两个第一限位件21和两个第二限位件22的底端形成进盘口。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可对料盘60的水平位置进行限制,料盘60的四角与限位件的内侧面滑动接触,有利于料盘60随顶推件41上下移动。应当理解的是,所示的料盘60形状只是一种举例,料盘60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对应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还可以是与料盘60轮廓相适配的其他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件21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第一连接板211与侧板11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212朝向两侧板11之间的空间延伸设置;第二限位件22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连接板221和第四连接板222,第三连接板221与侧板11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第四连接板222朝向两侧板11之间的空间延伸设置。第二连接板212的底端与输送带31之间的距离大于料盘60的高度,第四连接板222的底端与输送带31之间的距离小于料盘60的高度。如此,料盘60可由两个第二连接板212的下方被输送带31输送进入两侧板11之间的空间内,当料盘60运动至与第四连接板222接触时,料盘60被第四连接板222阻挡停止运动,此时输送带31的持续运动对料盘60位置不造成影响,料盘60可与进盘口上下对应。通过对第二连接板212和第四连接板222的长度进行设计,使得输送带31持续运动时料盘60仍可在进盘口的对应位置固定,而不必对输送带31重复开关,确保料盘60输送、堆叠的连续性。
优选地,第一限位件21上设有高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料盘60在叠盘架20内的堆叠高度,避免料盘60堆叠过高超出堆叠空间的高度范围进而导致倒塌。当料盘60堆叠到一定高度时,用户可由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的顶侧敞口将料盘60向上取出。
请参阅图8,顶升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42,顶推件41连接于驱动气缸42的输出端,驱动气缸42驱使顶推件41上下运动。具体地,驱动气缸42具有可伸缩滑动的活塞杆421,顶推件41固定连接于活塞杆421的末端,顶推件41可以是平板状结构,顶推件41呈水平布设以与料盘60底部充分接触,进而推动料盘60上下运动。
请参阅图9,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32,两个输送带31均与驱动电机3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32驱使两个输送带31同步运动。具体地,输送机构还包括支撑架33、传动带34、第一同步轮35、第二同步轮36、同步轴37、主动轮38以及从动轮39。第一同步轮35设于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驱动电机32可驱动第一同步轮35转动;第二同步轮36设于传动轴上,使得第二同步轮36可与同步轴37同步转动;传动带34传动连接第一同步轮35与第二同步轮36,使得第二同步轮36可在传动带34的牵引力下与第一同步轮35同步转动;同步轴37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架33上且两端各设有一个主动轮38,使得两个主动轮38均可与同步轴37同步转动;从动轮39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支撑架33两侧,两个输送带31分别传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一个主动轮38和一个从动轮39,使得从动轮39可在输送带31的牵引力下与主动轮38同步转动。当驱动电机32驱动第一同步轮35转动时,第一同步轮35通过传动带34带动第二同步轮36转动,进而带动同步轴37以及两个主动轮38转动,实现输送带31的往复旋转运动。两个输送带31的顶面可通过设计主动轮38和从动轮39的大小及形状设置为水平输送,两个输送带31同步运动,便于承载及输送料盘6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通过输送机构对料盘60进行输送,通过顶升机构以及承托块50的配合使料盘60在叠盘架20内形成堆叠,自动化程度高,料盘60堆叠过程顺畅、高效,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工作及生产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构思合理,便于自动化加工行业推广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
叠盘架,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上方,所述叠盘架的底侧设有进盘口,料盘可由所述进盘口自下往上进入所述叠盘架内形成堆叠;
输送机构,包括在水平方向往复旋转运动的两个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间隔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两个所述输送带用于将料盘输送至与所述进盘口上下对应;
顶升机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设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且位于所述进盘口的下方,所述顶推件用于顶起料盘通过所述进盘口进入所述叠盘架内;
承托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侧板上,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承托块,所述承托块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承托块阻挡于所述进盘口设置以对所述叠盘架内的料盘进行承托;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承托块避开所述进盘口设置以使料盘可自所述进盘口进入所述叠盘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重心低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重心,以使所述承托块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顶面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轴,所述承托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可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平行于所述侧板所在平面的接触面,所述承托块朝向所述接触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弧形过渡连接且二者的夹角为钝角;
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接触面贴合时,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接触面贴合时,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远离所述接触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且二者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接触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平面呈水平面以对料盘进行承托;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平面呈竖直面以对所述进盘口形成避让。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盘架包括呈四角布设的两个第一限位件和两个第二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料盘的堆叠空间,所述堆叠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料盘的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朝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空间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朝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空间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料盘的高度,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料盘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盘架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料盘在所述叠盘架内的堆叠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料叠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顶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气缸驱使所述顶推件上下运动;和/或,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两个所述输送带均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使两个所述输送带同步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6375.0U CN219971187U (zh) | 2023-05-16 | 2023-05-16 |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6375.0U CN219971187U (zh) | 2023-05-16 | 2023-05-16 |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71187U true CN219971187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8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96375.0U Active CN219971187U (zh) | 2023-05-16 | 2023-05-16 |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711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85918A (zh) * | 2024-01-03 | 2024-02-02 |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覆铜板生产中的转运托盘的码垛装置 |
CN117800100A (zh) * | 2024-03-01 | 2024-04-02 | 山东辰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板料自动堆放设备 |
-
2023
- 2023-05-16 CN CN202321196375.0U patent/CN2199711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85918A (zh) * | 2024-01-03 | 2024-02-02 |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覆铜板生产中的转运托盘的码垛装置 |
CN117485918B (zh) * | 2024-01-03 | 2024-03-15 |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覆铜板生产中的转运托盘的码垛装置 |
CN117800100A (zh) * | 2024-03-01 | 2024-04-02 | 山东辰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板料自动堆放设备 |
CN117800100B (zh) * | 2024-03-01 | 2024-05-10 | 山东辰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板料自动堆放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71187U (zh) |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 |
CN211337960U (zh) | 一种料盘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212449656U (zh) | 换料装置 | |
CN114229429A (zh) |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 |
CN113371468A (zh) | 塑料瓶隔板码垛及隔板拆垛全自动多功能一体机 | |
CN214878437U (zh) | 自动分盘机 | |
CN213036922U (zh) | 包装箱输送堆垛一体机 | |
CN213320134U (zh) | 一种保温板材码垛机械臂 | |
CN211444139U (zh) | 板材自动码垛机 | |
CN216736123U (zh) | 一种排盘系统 | |
CN217946933U (zh) | 一种托盘拆跺码垛机 | |
CN219135298U (zh) | 一种基于同步带驱动堆垛机的智能仓储设备 | |
CN220131358U (zh) | 一种旋转式纸箱码垛结构 | |
CN218708926U (zh) | 一种短行程举升的重载堆栈机 | |
CN217534682U (zh) | 载具盘错位码垛传输设备 | |
CN115352894B (zh) | 连续自动供收料一体设备及运作方法及生产线 | |
CN213036861U (zh) | 底托盘推送机构 | |
CN116374642A (zh) | 一种抓取便捷的自动码垛收料机 | |
CN109398822B (zh) | 一种自动储箱开箱机 | |
CN219970987U (zh) | 料盘自动上料装置 | |
CN222293009U (zh) | 一种托盘堆垛机 | |
CN112173216A (zh) | 一种自动包装机的送料装置及控制系统 | |
CN220549294U (zh) | 一种自动装箱装置 | |
CN217837387U (zh) | 一种不间断自动供收料设备及生产线 | |
CN221395478U (zh) | 收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