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9579U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69579U CN219469579U CN202122921722.9U CN202122921722U CN219469579U CN 219469579 U CN219469579 U CN 219469579U CN 202122921722 U CN202122921722 U CN 202122921722U CN 219469579 U CN219469579 U CN 2194695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roller
- guide rail
- working vehicle
- lifting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包括底面,在底面的后部设有箱体,在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升降轨道,两个升降轨道之间设有升降框架,升降框架两侧在升降轨道上滑动,升降框架前后分别设有斜向导轨,升降框架中部设有导轨滚轮组,导轨滚轮组在斜向导轨上滚动,导轨滚轮组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框架的端部,升降框架两端下部与升降台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升降台的前端底面与气压伸缩杆连接,气压伸缩杆的缸体尾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底面后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弯腰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防止工作人员因搬运重物经常弯腰带来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车,尤其涉及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背景技术
现在工作人员在将重物搬运到工作车或搬离工作车时,需要将重物放在工作车的平台上,由于为了能更多地装载货物,所以平台设置的位置很低,当使用时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弯腰将重物放置或搬离平台上,这样才能安全地将重物放在平台上。这样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易造成伤害,特别是腰部,而且是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根据重物的重量使平台能够自动升降的工作车,解决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弯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目的是使升降台能根据所放重物而进行升降,并且能够方便调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包括底面,在底面的后部设有箱体,在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升降轨道,两个升降轨道之间设有升降框架,升降框架两侧在升降轨道上滑动,升降框架前后分别设有斜向导轨,升降框架中部设有导轨滚轮组,导轨滚轮组在斜向导轨上滚动,导轨滚轮组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框架的端部,升降框架两端下部与升降台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升降台的前端底面与气压伸缩杆连接,气压伸缩杆的缸体尾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底面后部。
所述的升降框架由两侧的滚轮固定板及横梁构成,滚轮固定板外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每个滚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滚轮固定板上,两排滚轮在升降轨道的两个侧壁上滚动,每排滚轮为3个;其中一侧的二个滚轮设在滚轮固定板上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下部;另一侧的二个滚轮设在滚轮固定板下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上部;滚轮固定板中心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压紧滚轮孔,滚轮固定板内侧的压紧滚轮孔两侧分别设有销轴固定件,压紧滚轮通过销轴固定在销轴固定件上,在每个升降轨道外侧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压紧滚轮,压紧滚轮穿过压紧滚轮孔在升降轨道外侧滚动。
所述斜向导轨为两根,每根斜向导轨的上部通过导轨销轴与斜向导轨外侧的箱体连接,两根斜向导轨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的导轨滚轮组由两组滚轮组组成,每组滚轮组由连接轴,设在连接轴两端的斜向导轨滚轮构成,两组滚轮组通过两个连接板连接,两个连接板一端分别套在一个连接轴的中部,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套在另一个连接轴的中部,弹簧为两根,每根弹簧的一端挂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轴上,上方的滚轮组在每个斜向导轨滚轮内侧分别设有定位滚轮,定位滚轮在横向导轨上滚动。
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在两根斜向导轨下部之间调节框架,在调节框架内设有主动伞齿,主动伞齿固定在主轴上,主轴在调节框架上转动,主动伞齿与从动伞齿啮合,从动伞齿与丝杠的一端固定,丝杠的另一端与调节框架连接,在调节框架内设有丝杠固定板,丝杠在丝杠固定板和调节框架之间转动,在丝杠上套有活动套,活动套上设有挡板,连接杆设在挡板的外侧,连接杆与挡板为滑动连接,连接杆为圆柱体。
所述的主轴一端伸出箱体后与手柄连接。
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把手。
所述的底面四个角分别设有车轮,前面两个为万向轮,后面两个为定向轮。
所述的箱体的两则分别设有长条孔,升降台与升降框架的连接件在长条孔内运动。
所述的横梁为两个,每个横梁的两侧分别与滚轮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梁为门型,在横梁的中部开有长孔,长孔的上边设有横向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弯腰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防止工作人员因搬运重物经常弯腰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箱体不放重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箱体放重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在箱体内的俯视图。
图5是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与斜向导轨连接示意图。
图6是升降框架示意图。
图中:1、底面;2、箱体;3、把手;4、升降台;5、气压伸缩杆;6、车轮;7、升降轨道;8、斜向导轨;9、弹簧;10、滚轮固定板;11、横梁;12、滚轮;13、压紧滚轮孔;14、销轴固定件;15、压紧滚轮;16、连接杆;17、连接轴;18、连接板;19、调节框架;20、主动伞齿;21、主轴;22、从动伞齿;23、丝杠;24、丝杠固定板;25、活动套;26、挡板;27、手柄;28、固定柱;29、升降框架;30、斜向导轨滚轮;31、定位滚轮;32、横向导轨;33、长条孔;34、加强梁;35、连接件;36、导轨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质和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包括底面1,在底面的后部设有箱体2,在箱体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升降轨道7,两个升降轨道7之间设有升降框架29,升降框架29两侧在升降轨道7上滑动,升降框架29前后分别设有斜向导轨8,升降框架29中部设有导轨滚轮组,导轨滚轮组在斜向导轨8上滚动,导轨滚轮组与弹簧9的一端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与升降框架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柱28上,升降框架29两端下部与升降台4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升降台4的前端底面与气压伸缩杆5连接,气压伸缩杆5的缸体尾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底面1后部,箱体2的两则分别设有长条孔,升降台4与升降框架29的连接件35在长条孔33内运动。
所述的升降框架29由两侧的滚轮固定板10及横梁11构成,滚轮固定板10外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每个滚轮12通过销轴固定在滚轮固定板10上,两排滚轮12在升降轨道7两个侧壁上滚动,每排滚轮12为3个;其中一侧的二个滚轮12设在滚轮固定板10上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10下部;另一侧的二个滚轮12设在滚轮固定板10下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10上部;滚轮固定板10中心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压紧滚轮孔13,滚轮固定板10的内侧压紧滚轮孔13两侧分别设有销轴固定件14,压紧滚轮15通过销轴固定在销轴固定件14上,在每个升降轨道7外侧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压紧滚轮15,压紧滚轮15穿过压紧滚轮孔13在升降轨道7外侧滚动,横梁11为两个,每个横梁11的两侧分别与滚轮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梁11为门型,在横梁11的中部开有长孔34,长孔34的上边设有横向导轨32。
所述斜向导轨8为两根,每根斜向导轨8的上部通过导轨销轴36与斜向导轨8外侧的箱体2连接,斜向导轨8上部连接处设在设有固定柱28一侧的箱体上,两根斜向导轨8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6连接,连接杆16为圆柱体。
所述的导轨滚轮组由两组滚轮组组成,每组滚轮组由连接轴17,设在连接轴17两端的斜向导轨滚轮30构成,斜向导轨滚轮30在斜向导轨8上滚动,两组滚轮组通过两个连接板18连接,两个连接板18一端分别套在一个连接轴17的中部,两个连接板18的另一端分别套在另一个连接轴17的中部,弹簧9为两根,每根弹簧9的一端挂在两个连接板18之间的连接轴17上,上方的滚轮组在每个斜向导轨滚轮30内侧分别设有定位滚轮31,定位滚轮31在横向导轨32上滚动。由于定位滚轮31被横向导轨32压着,保证了导轨滚轮组的运动不会发生偏离。
所述的箱体2的底部设有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在两根斜向导轨下部之间调节框架19,在调节框架19内设有主动伞齿20,主动伞齿20固定在主轴21上,主轴21在调节框架19内转动,主动伞齿20与从动伞齿22啮合,从动伞齿22与丝杠23的一端固定,丝杠23的另一端与调节框架19连接,在调节框架19内设有丝杠固定板24,丝杠23在丝杠固定板24和调节框架19之间转动,在丝杠23上套有活动套25,活动套25上设有挡板26,连接杆16设在挡板26的外侧。
所述的主轴21一端伸出箱体2后与手柄27连接。
所述的箱体2的顶部设有把手3。
所述的底面1四个角分别设有车轮6,前面两个为万向轮,后面两个为定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根据所放重物调节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摇动手柄27,手柄27带动主轴21转动,主轴21带动主动伞齿20,主动伞齿20带动从动伞齿22,从动伞齿22带动丝杠23,丝杠20转动使活动套25在丝杠20上作直线运动,挡板26也随活动套25作直线运动,这时连接杆16被挡板26推着向前运动,而斜向导轨8也随连接杆16向前运动,这样斜向导轨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这样在升降台的初始位置为工作人员不用弯腰就可放重物的高度,当重物放在升降台4上时,受重力的作用在升降台带动升降框架下降,使斜向导轨滚轮在斜向导轨上向下滚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当弹簧的弹力与重物的重量相匹配时,下降到一定位置时停止下降,继续放重物时,升降台会继续下降,使最上面的重物高度与工作人员直立即可搬运的高度相同。反之,当需要搬离最上面的重物时,工作人员不用弯腰搬走最上面的重物时,由于升降台上的重量减小,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升降台上升,使剩下最上面的重物的高度到搬走那一件重物的高度。
当重物的重量发生变化,那么放在升降台上时,升降台下降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那么为了使升降台还能下降预期高度,这就需要调节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使斜向导轨8的角度发生变化,那么斜向导轨滚轮运动相同的高度时,弹簧的弹力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的重量的重物。
Claims (8)
1.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在底面的后部设有箱体,在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升降轨道,两个升降轨道之间设有升降框架,升降框架两侧在升降轨道上滑动,升降框架前后分别设有斜向导轨,升降框架中部设有导轨滚轮组,导轨滚轮组在斜向导轨上滚动,导轨滚轮组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框架的端部,升降框架两端下部与升降台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升降台的前端底面与气压伸缩杆连接,气压伸缩杆的缸体尾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底面后部;所述斜向导轨为两根,每根斜向导轨的上部通过导轨销轴与斜向导轨外侧的箱体连接,两根斜向导轨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
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斜向导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在两根斜向导轨下部之间调节框架,在调节框架内设有主动伞齿,主动伞齿固定在主轴上,主轴在调节框架上转动,主动伞齿与从动伞齿啮合,从动伞齿与丝杠的一端固定,丝杠的另一端与调节框架连接,在调节框架内设有丝杠固定板,丝杠在丝杠固定板和调节框架之间转动,在丝杠上套有活动套,活动套上设有挡板,连接杆设在挡板的外侧,连接杆与挡板为滑动连接,连接杆为圆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框架由两侧的滚轮固定板及横梁构成,滚轮固定板外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每个滚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滚轮固定板上,两排滚轮在升降轨道的两个侧壁上滚动,每排滚轮为3个;其中一侧的二个滚轮设在滚轮固定板上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下部;另一侧的二个滚轮设在滚轮固定板下部,一个设在滚轮固定板上部;滚轮固定板中心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压紧滚轮孔,滚轮固定板内侧的压紧滚轮孔两侧分别设有销轴固定件,压紧滚轮通过销轴固定在销轴固定件上,在每个升降轨道外侧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压紧滚轮,压紧滚轮穿过压紧滚轮孔在升降轨道外侧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滚轮组由两组滚轮组组成,每组滚轮组由连接轴,设在连接轴两端的斜向导轨滚轮构成,两组滚轮组通过两个连接板连接,两个连接板一端分别套在一个连接轴的中部,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套在另一个连接轴的中部,弹簧为两根,每根弹簧的一端挂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轴上,上方的滚轮组在每个斜向导轨滚轮内侧分别设有定位滚轮,定位滚轮在横向导轨上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一端伸出箱体后与手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四个角分别设有车轮。
7.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两则分别设有长条孔,升降台与升降框架的连接件在长条孔内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为两个,每个横梁的两侧分别与滚轮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梁为门型,在横梁的中部开有长孔,长孔的上边设有横向导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21722.9U CN21946957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21722.9U CN21946957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69579U true CN219469579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3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21722.9U Active CN21946957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69579U (zh)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22921722.9U patent/CN2194695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34543B (zh) | 一种框架式板料输送设备 | |
CN106697973A (zh) | 一种变压器铁心自动叠装系统 | |
CN205802858U (zh) | 一种汽车机械举升机 | |
CN108544145B (zh) | 用于液压支架连杆生产线的柔性化自动拼装平台 | |
CN110862048A (zh) | 升降踏板车 | |
CN219469579U (zh)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
CN113911958B (zh) | 一种根据重量自行调整升降台的工作车 | |
CN112193793B (zh) | 一种顶升移栽机设备 | |
CN109909665B (zh) | 一种半挂车架拼装台 | |
CN112938013A (zh) | 一种h型钢聚拢叠放打包装置 | |
CN115259007B (zh) | 一种多功能开料升降机 | |
CN214058798U (zh) | 双向输送导轮组件同步顶升机构 | |
CN212607709U (zh) | 一种钢板储料上料装置 | |
CN211444884U (zh) | 升降踏板车 | |
CN111573558B (zh) | 一种自平衡式大作业空间升降装置 | |
CN210593738U (zh) | 一种冲压生产线用皮带机 | |
CN210551201U (zh) | 一种免导轨桁架机器人 | |
CN210133846U (zh) | 手动叉车 | |
CN114572850A (zh) | 一种带有支撑腿的行车结构 | |
CN215747524U (zh) | 液压顶升组队滚轮架 | |
CN210084173U (zh) | 一种输送线提升机 | |
CN107009188A (zh) | 一种实现工装上下运动的传动装置 | |
RU162778U1 (ru) | Подъёмник монтажный | |
CN212101698U (zh) | 一种新型重物抓取装置 | |
CN214987938U (zh) | 一种幕墙举升换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