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362905U -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2905U
CN219362905U CN202223172253.6U CN202223172253U CN219362905U CN 219362905 U CN219362905 U CN 219362905U CN 202223172253 U CN202223172253 U CN 202223172253U CN 219362905 U CN219362905 U CN 219362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friction
buffer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22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泽钿
许志强
李观亮
陈腾飞
李成祥
陈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22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2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2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2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通过分别将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设置在轿厢外侧壁和井壁上,并使用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井道电梯防冲顶与坠落,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维修。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中,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的设计,允许井道电梯在轿厢上和井壁上设置多个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一个缓冲装置可以与多个固定缓冲块作用,一个固定缓冲块也可以与多个缓冲装置作用,实现井道电梯故障发生时的多级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背景技术
井道电梯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梯,在高层建筑物中都会配备,用于人员、货物的运输等。随着高楼大厦楼层设计越来越高,对井道电梯的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井道电梯运行发生的故障中,坠落与冲顶是较为常见也较为危险的事故,当发生坠落或冲顶时,电梯的轿厢以极大的速度发生冲撞,对电梯内的人员、货物都会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如何减小坠落、冲顶时的危害,是电梯安全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克服这一问题,普遍采取的方案之一是在电梯的顶部或底部加装缓冲弹簧,然而缓冲弹簧所能提供的势能有限,当面临冲顶或坠落时,仍有可能发生冲撞。另一方面,如果要提高井道电梯的安全性,则需要在电梯顶部、底部加装更多的弹簧,进一步占用电梯井的设计空间,在电梯国标要求电梯顶部、底部预留维修空间的基础上,留给弹簧的空间更少,加装弹簧的可行性不高。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些方案通过在电梯导轨上加装电气设备,通过电气设备运行来减小冲撞危害。这一类方法的缺陷在于电气设备复杂,成本高,安装布线难度大,维修检查的成本也较高。同时,由于电气设备自身重量较大,在导轨上安装多个电气设备会导致导轨形变,影响导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道电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包括固定缓冲块、缓冲装置、测速装置和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导向面;
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缓冲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通过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测速装置,用于测量轿厢的速度;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进一步的,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凹槽内部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凹槽上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第二导向面从凹槽下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
进一步的,固定缓冲块为摩擦斜块,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
进一步的,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杆与安装座,摩擦面的中心通过固定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上半部分通过第一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为液压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井道电梯,包括井道、轿厢、电梯导轨、固定缓冲块、缓冲装置、测速装置、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导向面;
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缓冲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通过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测速装置,用于测量轿厢的速度;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的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进一步的,轿厢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固定缓冲块,多个固定缓冲块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
进一步的,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设有多个缓冲装置,多个缓冲装置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缓冲装置的行间隔与固定缓冲块的行间隔相同;缓冲装置的列间隔与固定缓冲块的列间隔相同。
进一步的,固定缓冲块为摩擦斜块,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
进一步的,测速装置包括挡板与多个速度感应器,其中:
挡板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
多个速度感应器以固定间隔竖直排列设置于井壁上,挡板与速度感应器相互配合,实现轿厢速度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通过分别将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设置在轿厢外侧壁和井壁上,并使用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井道电梯防冲顶与坠落,本实用新型不改变井道电梯的原有结构,不影响原定国标与电梯部件,在任意梯形均可进行加装,同时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中,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的设计,允许井道电梯在轿厢上和井壁上设置多个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一个缓冲装置可以与多个固定缓冲块作用,一个固定缓冲块也可以与多个缓冲装置作用,实现井道电梯故障发生时的多级缓冲。
(3)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电梯使用测速装置与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当电梯速度超过限制时即可进行缓冲,无需临近顶部或底部时才启动缓冲动作,且能够将电梯轿厢夹死,整个缓冲过程速度变化小,更能保证轿厢内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设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固定缓冲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固定缓冲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可伸缩固定缓冲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的可伸缩固定缓冲块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井道电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包括固定缓冲块1、缓冲装置2、测速装置3和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1固定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固定缓冲块1为摩擦斜块;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11和第二导向面12,其中:第一导向面11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12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
如图3所示,缓冲装置2包括摩擦面20、第一伸缩杆31、第二伸缩杆32、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缓冲装置2通过安装座40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20的中心通过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上半部分通过第一伸缩杆31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二伸缩杆32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均为液压伸缩杆。
测速装置3包括挡板与速度感应器,其中:
挡板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挡板结构如图4所示;
速度感应器设置于井壁上,挡板与速度感应器相互配合,实现轿厢速度的测量;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3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
当轿厢有发生冲顶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控制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从而使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下半部分远离轿厢;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上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第一导向面11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冲顶的危险。
当轿厢有发生坠落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控制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从而使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远离轿厢,下半部分靠近轿厢;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下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下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第二导向面12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坠落的危险。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包括固定缓冲块1、缓冲装置2、测速装置3和单片机,其中:
如图6所示,固定缓冲块1固定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凹槽10,凹槽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凹槽内部设有导向面;
本实施例中,凹槽10内部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11和第二导向面12,其中:第一导向面11从凹槽上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第二导向面12从凹槽下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缓冲块1为可伸缩固定缓冲块,可伸缩固定缓冲块内部为设有液压杆的空心结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被液压杆支撑,液压杆与单片机电连接,当发生冲顶或坠落时,单片机控制液压杆伸长,从而使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伸出;根据冲顶或坠落风险大小不同,可控制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倾斜度,从而控制摩擦力和撞击冲击大小,进一步保障电梯轿厢内人员和货物安全。
缓冲装置2包括摩擦面20、第一伸缩杆31、第二伸缩杆32、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缓冲装置2通过安装座40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20的中心通过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上半部分通过第一伸缩杆31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二伸缩杆32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摩擦面20的宽度不大于固定缓冲块的凹槽10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3与摩擦面20的连接处设有凹槽,便于摩擦面2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均为液压伸缩杆。
测速装置3,用于测量轿厢的速度;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3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
当轿厢有发生冲顶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控制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从而使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下半部分远离轿厢;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上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凹槽10内部的第一导向面11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冲顶的危险。
当轿厢有发生坠落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控制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从而使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远离轿厢,下半部分靠近轿厢;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下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下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凹槽10内部的第二导向面12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坠落的危险。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道电梯,包括井道、轿厢、电梯导轨、固定缓冲块1、缓冲装置2、测速装置3、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1固定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固定缓冲块1为摩擦斜块;
本实施例中,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11和第二导向面12,其中:第一导向面11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12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摩擦斜块的另一侧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轿厢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固定缓冲块1,多个固定缓冲块1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
缓冲装置2包括摩擦面20、第一伸缩杆31、第二伸缩杆32、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缓冲装置2通过安装座40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20的中心通过固定杆33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上半部分通过第一伸缩杆31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二伸缩杆32与安装座40相连接,摩擦面20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均为液压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设有多个缓冲装置2,多个缓冲装置2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缓冲装置2的行间隔与固定缓冲块1的行间隔相同;缓冲装置2的列间隔与固定缓冲块1的列间隔相同。
测速装置3包括挡板31与多个速度感应器32,其中:
挡板31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
多个速度感应器32以固定间隔竖直排列设置于井壁上,挡板31与速度感应器32相互配合,实现轿厢速度的测量。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3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时,控制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
当轿厢有发生冲顶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上,控制多个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从而使多个缓冲装置2的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下半部分远离轿厢,两边液压装置呈“八”型;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上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第一导向面11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冲顶的危险。
当轿厢有发生坠落故障的风险时,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的速度大于设定阈值且方向朝下,控制多个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从而使多个缓冲装置2的摩擦斜面20的上半部分远离轿厢,下半部分靠近轿厢,两边液压装置呈“V”型;由于此时摩擦斜面20的下半部分靠近轿厢,当轿厢向下运动时,固定缓冲块1的第二导向面12即会与摩擦斜面20产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减小轿厢的速度,减小轿厢坠落的危险。
本实施例中,当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经过多级摩擦,速度静止时,控制处于最近邻固定缓冲块上方的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处于最近邻固定缓冲块下方的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最终将轿厢夹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单片机检测到轿厢经过多级摩擦,速度静止时,控制处于最近邻与轿厢顶部相邻的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伸长,第二伸缩杆32缩短,与轿厢底部相邻的缓冲装置2的第一伸缩杆31缩短,第二伸缩杆32伸长,最终将轿厢夹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通过分别将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设置在轿厢外侧壁和井壁上,并使用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井道电梯防冲顶与坠落,本实用新型不改变井道电梯的原有结构,不影响原定国标与电梯部件,在任意梯形均可进行加装,同时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维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中,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的设计,允许井道电梯在轿厢上和井壁上设置多个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一个缓冲装置可以与多个固定缓冲块作用,一个固定缓冲块也可以与多个缓冲装置作用,实现井道电梯故障发生时的多级缓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电梯使用测速装置与固定缓冲块和缓冲装置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当电梯速度超过限制时即可进行缓冲,无需临近顶部或底部时才启动缓冲动作,且能够将电梯轿厢夹死,整个缓冲过程速度变化小,更能保证轿厢内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显然,上述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细节,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缓冲块、缓冲装置、测速装置和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固定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导向面;
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缓冲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通过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测速装置,用于测量轿厢的速度;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缓冲块为摩擦斜块,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凹槽内部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凹槽上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第二导向面从凹槽下边缘沿远离凹槽底部的方向延伸至凹槽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杆与安装座,摩擦面的中心通过固定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上半部分通过第一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为液压伸缩杆。
6.一种井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轿厢、电梯导轨、固定缓冲块、缓冲装置、测速装置、单片机,其中:
固定缓冲块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缓冲块上设有导向面;
缓冲装置包括摩擦面、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缓冲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摩擦面通过多个伸缩杆与安装座相连接;摩擦面的方向与井道电梯导轨的方向相同;
测速装置,用于测量轿厢的速度;
单片机,用于读取测速装置的测量得到的轿厢的速度,并根据轿厢的速度控制缓冲装置的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道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厢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固定缓冲块,多个固定缓冲块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道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设有多个缓冲装置,多个缓冲装置以平面矩阵形式设置于轿厢外侧面所对的井壁上,缓冲装置的行间隔与固定缓冲块的行间隔相同;缓冲装置的列间隔与固定缓冲块的列间隔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固定缓冲块为摩擦斜块,摩擦斜块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上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第二导向面从摩擦斜块下边缘沿远离轿厢的方向延伸至摩擦斜块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测速装置包括挡板与多个速度感应器,其中:
挡板设置于轿厢的外侧面,与轿厢外侧面固定连接;
多个速度感应器以固定间隔竖直排列设置于井壁上,挡板与速度感应器相互配合,实现轿厢速度的测量。
CN202223172253.6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Active CN219362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2253.6U CN21936290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2253.6U CN21936290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2905U true CN21936290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9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2253.6U Active CN21936290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2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4297B (zh) 电梯轿厢、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电梯系统的方法
JP4890572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5411117A (en) Safety device arrangement
CN110116954B (zh) 双层电梯系统
JP470649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試験方法、その補助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9362905U (zh) 一种井道电梯分级缓冲防冲顶与坠落装置及井道电梯
CN204528997U (zh) 一种高速电梯补偿绳张紧装置
JP2001226053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US6230846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with control panel located within elevator hoistway
CN203112276U (zh) 一种电梯超重装置
CN110294385A (zh) 电梯耗能减震装置
JP200719713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緩衝装置
CN214269848U (zh) 浅底坑电梯顶吊式绕绳结构
JP488702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安全装置
CN220449455U (zh) 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
CN113548559A (zh) 电梯装置
JP200516237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動装置
CN206126569U (zh) 客梯轿顶绳轮固定装置
CN219751576U (zh) 一种双轿厢电梯补偿装置
JP305694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205602881U (zh) 一种电梯层门系统软摆锤试验装置
CN211419240U (zh) 一种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机安装架
CN21416728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丝杠升降机
CN216336007U (zh) 电梯底坑缓冲装置
CN214935107U (zh) 一种高强度减震的无机房客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