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327071U -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7071U
CN219327071U CN202320601469.5U CN202320601469U CN219327071U CN 219327071 U CN219327071 U CN 219327071U CN 202320601469 U CN202320601469 U CN 202320601469U CN 219327071 U CN219327071 U CN 219327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et
pile
locking notch
plate unit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14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明
刘进
莫兆敏
李建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zuo Port And Shipping Development Center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zuo Port And Shipping Development Center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zuo Port And Shipping Development Center,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zuo Port And Shipping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6014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7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7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7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包括若干段钢板桩、多个灌注桩,所述钢板桩沿海岸连续设置,所述灌注桩设置于钢板桩远离海岸的一侧,所述灌注桩和钢板桩的上方设置有墩台。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同时提高海岸线的利用率;开挖及回填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施工简单,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由于历史原因,其中一些项目形成了部分不规则的海岸线。对一些不规则的海岸线,既要采用透空式结构避免围填海,又要采用直立式水工结构对陆域进行围蔽。按传统设计方法采用重力式直立式挡墙和高桩墩台相结合的结构,会导致大量的开挖及回填,工程造价贵且环境污染较严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958290U公开了一种带桩基的护岸结构,包括桩基、冒梁、倒U型挡浪板、挡浪墙、横梁和纵梁,其中冒梁装设在桩基的顶部,倒U型挡浪板装设在冒梁的顶部,横梁和纵梁与倒U型挡浪板连成整体,横梁和纵梁的顶面设置面层,倒U型挡浪板的端部设置挡浪墙,挡浪墙与纵梁连接,桩基的下部铺设有第一块石及第二块石,其中第一块石从泥面线开始起抛在桩基的下部,第二块石铺设在第一块石的顶部。该护岸结构能够起到消浪的效果,但是海岸的利用率和水工结构的实用性低,而且不能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水工结构,不仅有效避免水土流失而且提高水工结构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包括若干段钢板桩、多个灌注桩,所述钢板桩沿海岸连续设置,所述灌注桩设置于钢板桩远离海岸的一侧,所述灌注桩和钢板桩的上方设置有墩台。
沿海岸连续设置的若干段钢板桩形成围蔽空间,能够防御波浪、水流对海岸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钢板桩和灌注桩设置于所述墩台的下方支撑着墩台,墩台能够用作码头平台,采用高桩墩台透空式结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结构开挖及回填量少,施工简单,不仅能够保护海岸,避免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海岸的利用率和水工结构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的长度=墩台的底标高-持力层标高+a,其中,1.0m≥a≥0.5m。所述持力层为承载桩基桩头部分的岩土层,选择承载能力大的岩土层作为持力层。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桩的长度=墩台的底标高-持力层标高+b,其中,b≥0.1m。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和灌注桩的顶部均嵌入墩台内并与墩台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的顶部与墩台边沿设置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灌注桩与墩台浇筑成一个整体。所述钢板桩顶部嵌入墩台不小于0.5m,钢板桩顶部距离墩台边线的外包宽度不小于0.4m,沿钢板桩周侧布置钢筋进行加强。所述灌注桩顶部嵌入现浇墩台的长度不小于0.1m,灌注桩桩顶钢筋伸入现浇墩台的长度不小于40倍主筋直径。如此,能够增强钢板桩、灌注桩与墩台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由多个第一钢板单元首尾连接组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板单元的截面呈Z形,第一钢板单元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口和第二锁口,所述第一锁口和第二锁口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桩设置有多段,各段钢板桩连接在一起。如此,形成围蔽结构,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确定设置钢板桩的数量。
进一步地,两段钢板桩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钢板单元或第三钢板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板单元和第三锁口,所述第三锁口设置于第一钢板单元远离第二锁口的一端,所述第三锁口位于第一钢板单元远离第一锁口的一侧,所述第三锁口与第二锁口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钢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板单元和第四锁口,所述第四锁口设置于第一钢板单元远离第二锁口的一端,所述第四锁口位于第一钢板单元远离第一锁口的一侧,所述第四锁口与第一锁口相匹配。
进一步地,包括若干沉箱,所述钢板桩与沉箱连接的转角位置设置第一桩,所述第一桩设置于钢板桩朝向海岸的一侧。如此,避免后期出现漏泥或者漏砂。
可选地,所述第一桩为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有效避免水土流失,而且提高水工结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开挖及回填量,对周围环境污染少;连续设置的钢板桩将灌注桩围蔽,结构美观;简化施工顺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板单元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板桩,2、灌注桩,3、墩台,31、墩台陆侧边线,32、墩台海侧边线,4、用海边线,5、沉箱,6、第一桩,7、第一钢板单元,701、第一锁口,702、第二锁口,703、第三锁口,704、第四锁口,8、码头堆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参见图1、图2,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包括若干段连续设置的钢板桩1、多个灌注桩2、墩台3,所述钢板桩1和灌注桩2的上方设置有墩台3,所述钢板桩1沿墩台3下方的海岸连续设置,所述灌注桩2设置于钢板桩1远离海岸的一侧。
所述钢板桩1和灌注桩2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灌注桩2有多排,相邻的灌注桩2之间设置有间隔。
所述灌注桩2底部深入土体的持力层中,所述钢板桩1底部深入中等密实砂土。所述灌注桩2采用钢管桩或大管桩,灌注桩2是主要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的主要结构。钢板桩1是主要抵抗土压力和形成围蔽的主要结构。所述钢板桩1采用压入式沉桩方式,所述灌注桩2采用钻孔或者冲孔成桩方式。
如图3所示,所述钢板桩1包括第一钢板单元7,所述第一钢板单元7为Z形截面,第一钢板单元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口701,钢板桩单元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口702,所述第一锁口701与第二锁口702相匹配。一个钢板桩单元的第一锁口701与另外一个钢板桩单元的第二锁口702连接形成U形结构,多个钢板桩单元7如此顺次连接,实现钢板桩1的连续设置。
如图4所示,不同段钢板桩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钢板单元,所述第二钢板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钢板单元7相同的第二锁口702,第二钢板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锁口703和与第一钢板单元7相同的第一锁口701,所述第三锁口703与第一锁口701分别设置在第二钢板单元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锁口703与第二锁口702相匹配。第二钢板单元的第一锁口701与相邻的第一钢板单元7的第二锁口702连接,第二钢板单元的第三锁口703与相邻的第一钢板单元的第二锁口702连接。
如图5所示,根据不同段钢板桩1连接的位置的不同,设置有第三钢板单元,所述第三钢板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钢板单元7相同的第二锁口702,第三钢板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锁口704、与第一钢板单元7相同的第一锁口701,所述第一锁口701与第四锁口704分别设置在第三钢板单元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锁口704与第一锁口701相匹配。第三钢板单元的第二锁口702与相邻的第一钢板单元7的第一锁口701连接,第三钢板单元的第四锁口704与相邻的第一钢板单元7的第一锁口701连接。
所述钢板桩1和灌注桩2与墩台3连接的位置嵌入墩台3内并与墩台3浇筑成一个整体。
所述钢板桩1设置有多段,钢板桩1依次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所述段钢板桩1与沉箱5连接形成的转角处设置第一桩6,所述第一桩6位于钢板桩1朝向陆地的一侧。所述第一桩6为高压旋喷桩。所述旋喷桩直径800mm,旋喷桩搭接宽度200mm,由海侧向陆侧共做6层高压旋喷桩,每层之间搭接宽度200mm。旋喷桩施工完以后桩头凿除至2.9m标高,凿除后+2.9m以上的部分铺设土工布并做倒虑结构。
所述墩台3顶高程4.9m,墩台3厚1.5m,桩基采用φ1400mm灌注桩,桩底高程-21.7m。高桩墩台与陆侧衔接处采用直立式无锚钢板桩结构,所述钢板桩1顶高程3.9m,底高程-14.0m。钢板桩1上部与墩台3连接,钢板桩1上部深入墩台0.5m,钢板桩1距离墩台外侧0.4m。钢板桩1后方陆侧15m范围内开挖部分回填中粗砂并振冲密实。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S1、陆域地基处理;
S2、沉桩施工;
S3、现浇墩台施工;
S4、倒滤结构施工;
S5、钢板桩后回填施工。
其中,步骤S1中为解决局部土层液化问题,钢板桩陆侧局部区域进行振冲密实,使其标贯击数≥15击。
步骤S2中,灌注桩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至强风化岩,沉放钢护筒至不透水层、较密实的砂层以下不少于1m,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钢板桩采用振动锤沉桩,钢板桩底部深入中等密实砂土。
步骤S3中,通过现浇墩台将灌注桩和钢板桩浇筑成一个整体。钢板桩顶部嵌入墩台不小于0.5m,钢板桩顶部距离墩台边线的外包宽度不小于0.4m,沿钢板桩周侧布置钢筋进行加强。灌注桩顶部嵌入现浇墩台的长度不小于0.1m,灌注桩桩顶钢筋伸入现浇墩台的长度不小于40倍主筋直径。
步骤S4中,钢板桩陆侧排水管附近设置倒滤排水棱体。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包括若干段钢板桩(1)、多个灌注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1)沿海岸连续设置,所述灌注桩(2)设置于钢板桩(1)远离海岸的一侧,所述灌注桩(2)和钢板桩(1)的上方设置有墩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1)、灌注桩(2)的顶部均嵌入墩台(3)内并与墩台(3)连接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1)由多个第一钢板单元(7)首尾连接组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单元(7)的截面呈Z形,第一钢板单元(7)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口(701)和第二锁口(702),所述第一锁口(701)和第二锁口(702)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钢板桩(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钢板单元或第三钢板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板单元(7)和第三锁口(703),所述第三锁口(703)设置于第一钢板单元(7)远离第二锁口(702)的一端,所述第三锁口(703)位于第一钢板单元(7)远离第一锁口(701)的一侧,所述第三锁口(703)与第二锁口(702)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板单元(7)和第四锁口(704),所述第四锁口(704)设置于第一钢板单元(7)远离第二锁口(702)的一端,所述第四锁口(704)位于第一钢板单元(7)远离第一锁口(701)的一侧,所述第四锁口(704)与第一锁口(701)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沉箱(5),所述钢板桩(1)与沉箱(5)连接的转角位置设置第一桩(6),所述第一桩(6)设置于钢板桩(1)朝向海岸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合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6)为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
CN202320601469.5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Active CN219327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1469.5U CN21932707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1469.5U CN21932707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7071U true CN219327071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1469.5U Active CN21932707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7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241B (zh) 深水开敞式组合基础码头及其施工方法
JP4835940B2 (ja) 堤脚保護擁壁およびその構築工法
JP5846150B2 (ja) 河川の護岸構造の構築方法
KR20110046209A (ko) 교량 교각기초 보강 및 세굴방지 시공 방법 및 그 구조물
CN111335263B (zh) 一种建造人工岛的方法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219327071U (zh) 一种组合水工结构
JP2003253644A (ja) 護岸構造
CN113006144A (zh) 一种透水构筑物隧道结构
CN215629710U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泥炭质土软基的板桩接岸式高桩码头结构
CN215715515U (zh) 不良地质条件下市政管网施工支护一体化结构
CN211815989U (zh) 一种过流型透空防波堤结构
CN113373865B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115110476A (zh) 一种软土地基防浪抗冲蚀韧性增强的装配式护岸结构
CN213625433U (zh) 一种用于重力式与板桩式组合码头的衔接过渡结构
KR200387407Y1 (ko) 부유체와 앵커로프가 부착된 토목섬유 보강매트의 저면,사면 보강에 의해 축조되는 해상 토석구조물
CN114541440A (zh) 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585168A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泥炭质土软基的板桩接岸式高桩码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151661U (zh) 一种带防浪板的桩基式防波堤
CN222525296U (zh) 一种防洪体系结构
CN211849297U (zh) 一种浅水区双排管桩筑坝围堰
CN114718116A (zh) 不良地质条件下市政管网施工支护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2483537B1 (ko) 해수유통블록 케이슨 및 그 설치방법
CN218374182U (zh) 临岸取排水管道系统
CN217811147U (zh) 充砂管袋铺筑结合双层锁扣钢管桩防渗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