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564317U -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4317U
CN218564317U CN202223023771.1U CN202223023771U CN218564317U CN 218564317 U CN218564317 U CN 218564317U CN 202223023771 U CN202223023771 U CN 202223023771U CN 218564317 U CN218564317 U CN 21856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transmission
driving
position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37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陈幸璞
李丰蕾
邹大润
赵剑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s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s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37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4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驱动件与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采用万向连接件连接;第一传动轴可转动穿设第一定位件;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穿设第二定位件。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两根通过万向连接件连接的传动轴,其中第一传动轴与驱动件驱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可以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而且该同步转动不受两根传动轴的夹角位置等影响,然后对应两根传动轴分别设置定位件,可以使两根传动轴的轴向始终平行,如此,可以实现始终保持同向驱动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动力传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于生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设备的生产效率。例如,在激光切割设备中,现大多数的机型是采用双工作台自动上下料,而工作台驱动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两种设置:
第一种是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驱动工作台移动,即相当于工作台单边受力,如此,工作台受力不均、交换速度快以及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牵引链条断裂以及工作台偏移磨损等问题。
另一种是双边驱动,采用一根传动轴同步带动工作台的两侧运行,如此设置弥补了上述单边驱动存在的不足,具体是在该传动轴的两端上分别固定传动链轮,即齿轮,然后分别套接可啮合的牵引链条,在该驱动安装完毕后,牵引链条是被张紧的状态,但在实际零件生产和组装中,由于各个零件本身都或多或少存在制造误差,那么装配后的传动轴两端的传动链轮的位置相对交错,即传动轴相对有偏斜,如此会导致传动链轮与牵引链条存在脱离风险。
因此,双侧同步驱动设置中,如何保证两侧驱动稳定性,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是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以使在双侧同步驱动设置中,解决配件间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调试误差等影响两侧驱动稳定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采用万向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分别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使对应的定位件可移动调节。
可选的,所述调节部为镂空的孔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设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减速机,所述第一传动轴为所述减速机的转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减速机固定且驱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减速机的底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的条形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定位件。
可选的,所述万向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块、第二端块以及连接块,所述第一端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工作台以及如上任意所述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工作台驱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相对设置一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对应的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相邻的所述传动链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对应罩盖所述传动链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对应限定所述传动链沿预设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传动链上设有感应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感应件的感应器。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牵引块,每个所述牵引块上开设有沿第三方向的牵引槽,每个所述传动链上设有可转动的牵引轮,所述牵引轮设置于所述牵引槽内;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载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沿第二方向的支撑台,所述载台的台面与所述支撑台的台面共面设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滚轮,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滚轮可沿第二方向于所述载台的台面和所述支撑台的台面移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边缘切线方向设置,所述传动链穿设对应的所述导向槽。
因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两根通过万向连接件连接的传动轴,其中第一传动轴与驱动件驱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可以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而且该同步转动不受两根传动轴的夹角位置等影响,然后对应两根传动轴分别设置定位件,利用定位件来约束两根传动轴的轴向夹角,可以使两根传动轴的轴向始终平行,如此,既可以实现同步运转,还可以始终保持同向驱动应用,即便对两根传动轴做相对的位置调整,此驱动方向仍可保持。进而克服了现有驱动机构用于实际驱动中,由于配件间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调试误差等导致双侧驱动稳定性降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驱动机构的两侧驱动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驱动机构;11、驱动件;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传动轴;14、第一定位件;15、第二定位件;16、万向连接件;161、第一端块;162、第二端块;163、连接块;17、第一底座;18、第二底座;19、调节部;20、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减速机;23、加工装置;24、支撑架;25、工作台;26、第一传动轮;27、第二传动轮;28、传动链;29、护罩;30、导向件;31、导向槽;32、感应件;33、感应器;34、牵引块;35、牵引槽;36、牵引轮;37、载台;3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驱动件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第一定位件14以及第二定位件15,所述驱动件1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3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采用万向连接件1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2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4;所述第二传动轴13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5。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件11可以是驱动马达或是其他具有驱动功能的部件,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其他直的杆状,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15作为约束对应传动轴位置的部件,以上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可以满足对应配合使用即可。
如图3所示,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万向连接件16可包括第一端块161、第二端块162以及连接块163,所述第一端块16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63的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块1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块16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63的另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块1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3固定连接。配合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的转动,第一端块161和第二端块162可以实现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的径向的任何方向相对连接块163转动,即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可以是平行、共线或是具有夹角的状态。这样在驱动机构10用于驱动使用时,只需将驱动件11、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15按设定位置固定即可将驱动机构10固定,然后将两传动轴分别与待驱动的结构建立动力传导关系即可,无需顾虑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之间的位置关系,均可以实现有效的传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两根通过万向连接件16连接的传动轴,其中第一传动轴12与驱动件11驱动连接,通过驱动件11驱动第一传动轴12转动可以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同步转动,万向连接件16可以使该同步转动不受两根传动轴的夹角位置等影响,然后对应两根传动轴分别设置定位件,利用定位件来约束两根传动轴的位置,可以使两根传动轴的轴向始终平行,如此,既可以实现同步运转,还可以始终保持同向驱动应用,即便对两根传动轴做相对的位置调整,此驱动方向仍可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14可包括第一底座17,所述第二定位件15可包括第二底座18,第一底座17的端侧和第二底座18的端侧可以是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底座17和所述第二底座18上分别设有调节部19,所述调节部19用于使对应的定位件可移动调节。在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15设置于待应用驱动机构10的装置上后,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15可以根据对应的调节部19来调节设置位置。调节部19可以是可调节的零件,例如调节螺丝,通过旋转该螺丝可以逐步使定位件在装置上移动。调节部19还可以是镂空的孔状结构,该孔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不做限制,然后利用螺丝穿过孔将对应的定位件固定在待安装位置上,当需要调节定位件的位置时,只需将对应螺丝拧松,即可使该定位件沿着孔移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拧紧该螺丝即可。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14还可包括第一轴承20,所述第一轴承20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7,所述第一传动轴12穿设所述第一轴承20的内圈,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与所述第一轴承20的内圈固定;所述第二定位件15还包括第二轴承21,所述第二轴承21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18,所述第二传动轴13穿设所述第二轴承21的内圈,所述第二传动轴13与所述第二轴承21的内圈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底座17可以看作是第一轴承20的轴承座,第二底座18可以看作是第二轴承21的轴承座,第一轴承20与第一底座17之间以及第二轴承21与第二底座18之间分别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中间连接结构连接,不做限制,第一轴承20和第二轴承21均为内、外圈可相对转动的结构,为常见轴承结构,以使第一传动轴12相对第一定位件14可以转动且位置固定,第二传动轴13相对第二定位件15可以转动且位置固定。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是仅在第一底座上设置轴承,第二底座上不设置轴承;也可以是仅在第二底座上设置轴承,第一底座上不设置轴承;还可以是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均设置轴承。设置轴承可以起到更好的连接和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动的效果,但确实也可实施,因此,上述可实施方案均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定位件14可以是减速机22,所述第一传动轴12可以是所述减速机22的转轴,所述驱动件11与所述减速机22固定且驱动连接。
减速机22为现有部件,一般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驱动连接,以便输出精准的驱动控制,利用减速机22作为第一定位件14,然后第一传动轴12可以是减速机22的转轴,这样减速机22对第一传动轴12的位置固定牢固,当需要调节第一传动轴12位置时,直接调节减速机22即可,如此设置节省了复杂的传动连接,实现直接驱动,驱动效率更高。
所述第二定位件15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1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定位件15。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接收第一传动轴12的动力,而另一端用于输出动力,那么在第二传动轴13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定位件15,可以有效增加第二传动轴13运作时的结构和位置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加工装置23,所述加工装置23包括支撑架24、工作台25以及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10,所述第一定位件14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5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12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3分别与所述工作台25驱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工装置23可以是激光切割工作机床,该支撑架24所在区域可以是切割加工区,工作台25可以是能够移动进出支撑架24的设置,本实施例利用驱动机构10设置在支撑架24上,具体是驱动机构10的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15直接设置于支撑架24上,然后将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均与工作台25驱动连接,通过控制驱动件11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同步转动,实现对工作台25驱动以进出支撑架24。其中驱动件11只要可以满足驱动第一传动轴12的设置即可,其设置可以是直接设置在支撑架24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定位件14上,具体不做限制,根据实际应用而定。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轴向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3的轴向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14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5分别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4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记为X,第二方向记为Y,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下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以及支撑架24和工作台25水平设置为例进行说明。支撑架24和工作台25均可看成为近似矩形的钣金框架,第二方向作为工作台25相对支撑架24的移动方向,也可以看作是支撑架24和工作台25的长度方向,而第一方向则是可看作为支撑架24和工作台25的宽度方向,第一传动轴12的轴向和第二传动轴13的轴向垂直于工作台25的移动方向设置,确定该稳定关系,可以减少相关变量的影响,方便与工作台25建立稳定的驱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机构1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4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3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26,所述支撑架24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26相对设置一个第二传动轮27,所述第一传动轮26与对应的第二传动轮27通过传动链28连接,所述工作台25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相邻的所述传动链28连接。
将整个驱动机构10设置在支撑架2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然后工作台25沿支撑架24的长度方向被驱动移动,驱动机构10具体是利用对称的双驱动来带动工作台25,如此可以解决采用单边驱动导致的工作台25受力不均而容易故障的问题。本实施例具体采用传动轮和传动链28配合的设置来将驱动机构10的驱动力作用于工作台25,其中传动轮可以是齿轮状,传动链28可以是能够与齿轮啮合的链轮,该配合稳定且传动链28受力不会与传动轮产生打滑,其中每条传动链28都是首尾闭合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同步转动时,对应设置的第一传动轮26也会同步转动,通过对应的第二传动轮27配合,对应的传动链28同步绕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运转,如此以带动工作台25移动。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支撑架24上还可设有护罩29,所述护罩29对应罩盖所述传动链28设置。护罩29用于保护传动链28,防止加工中的碎屑落在传动链28上导致传动受阻,该护罩29可以是适用形状的板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所述支撑架24上的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之间还可设有导向件30,所述导向件30对应限定所述传动链28沿预设方向设置。导向件30对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之间的部分传动链28具有导向作用,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之间部位的传动链28处于悬空状态,导向件30可以有助于传动链28安装到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上后的张紧调节,使传动链28与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配合更紧,这样可以防止传动链28容易脱落以及避免与其他部件剐蹭,提升传动稳定性。当然,传动链28相对具有柔性,导向件30与传动链28配合还可以改变传动链28的对应位置的传动方向,其中具体方向根据需要而定。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24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所述导向件30,即两侧的传动链28悬空部位对应的支撑架24上都设有导向件30,而且所述导向件30上可设有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沿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轮26和所述第二传动轮27的边缘切线方向设置,所述传动链28穿设对应的所述导向槽3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可以是尺寸相等,也可以是尺寸不等,而导向件30通过导向槽31来引导传动链28,本实施例将导向槽31沿对应侧的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的边缘切线方向设置,这样导向槽31可以使对应传动链28沿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的边缘切线方向传动,即使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之间位置的传动链28处于直的状态,此时将传动链28张紧后可达最短状态,大大提升传动效率,同时,如此设置的导向件30对传动链28的运转稳定性也有极大提升,避免传动链28脱落。
如图3所示,上述的传动链28上还可设有感应件32,所述支撑架24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感应件32的感应器33。将感应器33设置在所需位置的支撑架24上,然后当传动链28带动工作台25移动至目标位置时,此时设置在传动链28上的感应件32被感应器33感应到,从而感应器33发出反馈信号最终使驱动件11停止驱动。其中本实施例的感应器33和感应件32可以是满足使用的任何传感配合。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工作台25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牵引块34,每个所述牵引块34上开设有沿第三方向的牵引槽35,每个所述传动链28上设有可转动的牵引轮36,所述牵引轮36设置于所述牵引槽35内;所述加工装置23还包括载台37,所述支撑架24上还设有沿第二方向的支撑台,所述载台37的台面与所述支撑台的台面共面设置,所述工作台25上设有滚轮38,所述工作台25通过所述滚轮38可沿第二方向于所述载台37的台面和所述支撑台的台面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方向记为Z,本实施例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载台37的台面与支撑台的台面为水平设置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即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相对水平面为立设,传动链28与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配合后,传动链28在运转中会携带牵引轮36同步,那么在绕过第二传动轮27时,牵引轮36会沿第三方向移动,此时牵引轮36可以沿牵引槽35滚动以免带动工作台25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可以使工作台25始终置于支撑台和/或载台37的台面上而平稳运行,牵引槽35和牵引轮36的配合设置可以化解工作台25受到沿第三方向的牵引力,以保证工作台25沿水平面平稳运行。其中,牵引轮36与牵引槽35的壁沿第二方向作用是对工作台25进行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工装置23的工作原理:驱动件11驱动第一传动轴12转动,通过万向连接件16的传动作用使第二传动轴13与第一传动轴12同步转动,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上的第一传动轮26同步转动,带动传动链28在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上运转,随着传动链28的运作会通过牵引轮36和牵引块34的牵引槽35配合带动工作台25在载台37和支撑架24上移动。
其中,在加工装置23安装调试阶段,需要将驱动机构10安装于支撑架24上,此时由于传动链28等生产误差,经常会出现两侧的传动链28长度有所差,那么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通过万向连接件16连接,可以灵活调节以方便将传动链28安装于第一传动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上,安装传动链28后,利用第一定位件14将第一传动轴12设置在支撑架24上,利用第二定位件15将第二传动轴13设置在支撑架24上,然后张紧传动链28,由于两侧传动链28多少会存在的长度差,那么会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相对产生安装夹角,而无法共线,此时利用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以及万向连接件16的配合,可以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平行且仍可同步转动,从而化解两侧传动链28尺寸差带来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件;
第一传动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
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采用万向连接件连接;
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以及
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分别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使对应的定位件可移动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镂空的孔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设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减速机,所述第一传动轴为所述减速机的转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减速机固定且驱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定位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块、第二端块以及连接块,所述第一端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端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以两条具有夹角的直线分别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8.一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工作台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工作台驱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支撑架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相对设置一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对应的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相邻的所述传动链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对应罩盖所述传动链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对应限定所述传动链沿预设方向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上设有感应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感应件的感应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牵引块,每个所述牵引块上开设有沿第三方向的牵引槽,每个所述传动链上设有可转动的牵引轮,所述牵引轮设置于所述牵引槽内;
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载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沿第二方向的支撑台,所述载台的台面与所述支撑台的台面共面设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滚轮,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滚轮可沿第二方向于所述载台的台面和所述支撑台的台面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有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边缘切线方向设置,所述传动链穿设对应的所述导向槽。
CN202223023771.1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Active CN21856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3771.1U CN21856431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3771.1U CN21856431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4317U true CN218564317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2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3771.1U Active CN21856431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4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1900B2 (ja) スピンニング装置
JP2010266010A (ja) ベルトテンション調整装置
CN218564317U (zh) 一种驱动机构和加工装置
CN216441722U (zh) 一种复合板封头坡口铣边装置
US3107564A (en) Tube cutting machine
CN219337849U (zh) 一种用于多轴切卷机的切刀装置
JPH07205102A (ja) バンドソー装置
CN108858175B (zh) 机器人的转动机构
CN219094453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落地式附件头自动更换头库装置
CN111906489A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
CN111215937B (zh) 一种拨叉杆横槽自动加工装置
CN213954282U (zh) 一种带视觉的机器人调节皮带螺丝机
KR100507671B1 (ko) 나이프 소프트 롤 및 홀드 다운 롤을 구비한 사이드트리머 장치
KR20020034446A (ko) 사이드 가이드롤 갭 조정장치
CN221395438U (zh) 一种同步转动装置
KR101966771B1 (ko) 밀링커터를 이용한 양방향 개선가공기
CN218283837U (zh) 一种铝板打孔装置
CN219472661U (zh) 一种链传动张紧结构
CN217749574U (zh) 一种管路切割机
CN214518374U (zh) 一种自动焊管机
CN210677951U (zh) 一种能够自动给料的板材切割机进料装置
CN213410974U (zh) 一种方便调节滚轮距离的滚轮架
CN216335664U (zh) 一种布卷的放卷装置
CN210616679U (zh) 一种pet保护膜自动式裁剪装置
CN222198669U (zh) 一种用于金属外壳加工的钢板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