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240U -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68240U CN217468240U CN202221193787.4U CN202221193787U CN217468240U CN 217468240 U CN217468240 U CN 217468240U CN 202221193787 U CN202221193787 U CN 202221193787U CN 217468240 U CN217468240 U CN 217468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nk arm
- switch
- unlocking
- positioning plate
- clo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行程开关,定位板侧边设有分合拐臂;所述定位板上还转动连接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锁定行程开关、分合拐臂,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解闭锁拐臂,在固定板上往复摆动;限位弹性件,一端钩在固定板上,另一端钩在解闭锁拐臂上;手柄,带动解闭锁拐臂。在开关可以手合的情况下,区分用户使用状态,有手动合分闸、锁止ZW32柱上断路器手动合闸两种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柱上断路器是指在电杆上安装和操作的断路器,能在正常电路条件下闭合、携带和断开电流,能在规定时间内闭合、携带和断开非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属于一种开关装置。
柱上断路器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已经挂接地线,维护人员上杆的过程中,断路器意外合闸情况。或者是断路器已经在合闸的过程中,维护人员没有发现,从而出出现意外合闸,危及维护人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在实现柱上断路器ZW32开关可以手合的情况下,区分用户使用状态,增加状态切换手柄,分为解锁和闭锁两个状态,从而避免意外合闸情况,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行程开关,定位板侧边设有分合拐臂;所述定位板上还转动连接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锁定行程开关、分合拐臂,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解闭锁拐臂,在固定板上往复摆动;
限位弹性件,一端钩在固定板上,另一端钩在解闭锁拐臂上;
手柄,带动解闭锁拐臂。
所述定位板上还设有限位杆组,限位杆组之间形成摆动区域,解闭锁拐臂在摆动区域内往复运动。
所述限位弹性件在解闭锁拐臂摆动至行程开关、分合拐臂中间位置时,其拉伸程度最大。
所述手柄位于固定板背离解闭锁拐臂和拉簧一侧,解闭锁拐臂与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
所述解闭锁拐臂一端垂直延伸出转轴,转轴背贯穿固定板,且转轴离解闭锁拐臂的一端与手柄之间通过异形孔连接。
所述手柄延伸出固定板之外,所述解闭锁拐臂的运动路径落在固定板轮廓之内。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杆,解闭锁拐臂上设有第二定位杆,限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钩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上;任一时间节点,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之间的直线距离均大于或等于限位弹性件的初始长度。
所述解闭锁拐臂的铰接端尺寸大于其摆动端的尺寸。
所述解闭锁拐臂面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抵块、第二抵块;
所述第一抵块在解闭锁拐臂摆动过程中抵住行程开关的触头;
所述第二抵块在解闭锁拐臂摆动过程中抵住分合拐臂。
固定板上对应手柄的运动极限位置处,设有解闭锁指示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尤其针对ZW32柱上断路器这一工况,在开关可以手合的情况下,区分用户使用状态,增加手柄用于切换解锁闭锁两种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对ZW32柱上断路器的正常使用没有影响,可以手动合分闸;在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状态下,切换手柄的解闭锁状态,实现锁止ZW32柱上断路器手动合闸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手柄带动解闭锁拐臂,手柄伸出定位板之外,带动定位板上的解闭锁拐臂转动,解闭锁拐臂转动过程中,有两个极限位置,分别是抵触在行程开关的触头上,锁死行程开关、抵触在分合拐臂上,锁死分合拐臂。在解闭锁拐臂面向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分别对应行程开关的触头、分合拐臂的侧边,保证解闭锁拐臂的每次摆动,都能准确地与行程开关、分合拐臂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板和解闭锁拐臂上,当解闭锁拐臂摆动时,限位弹性件被拉动,对解闭锁拐臂施加一个向上提起的限位力,在这个限位力和对应的行程开关、分合拐臂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保证了解闭锁拐臂在解锁、闭锁两种状态都十分稳定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了W32柱上断路器的稳定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装置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闭锁拐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为解锁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为解闭锁拐臂转动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为闭锁状态。
其中:1、定位板;2、行程开关;3、分合拐臂;4、锁止组件;5、解锁指示标;6、闭锁指示标;7、柱上断路器;8、限位杆组;
401、解闭锁拐臂;402、限位弹性件;403、手柄;404、转轴;405、异形孔;406、第一定位杆;407、第二定位杆;408、第一抵块;409、第二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包括定位板1,定位板1上设有行程开关2,定位板1侧边设有分合拐臂3;定位板1上还转动连接有锁止组件4,锁止组件4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锁定行程开关2、分合拐臂3,
锁止组件4包括:
解闭锁拐臂401,在定位板1上往复摆动;
限位弹性件402,一端钩在定位板1上,另一端钩在解闭锁拐臂401上;
手柄403,带动解闭锁拐臂401。
定位板1上还设有限位杆组8,限位杆组8之间形成摆动区域,解闭锁拐臂401在摆动区域内往复运动。
限位弹性件402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至行程开关2、分合拐臂3中间位置时,其拉伸程度最大。
手柄403位于定位板1背离解闭锁拐臂401和拉簧一侧,解闭锁拐臂401与手柄403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
解闭锁拐臂401一端垂直延伸出转轴404,转轴404背贯穿定位板1,且转轴404离解闭锁拐臂401的一端与手柄403之间通过异形孔405连接。
手柄403延伸出定位板1之外,解闭锁拐臂401的运动路径落在定位板1轮廓之内。
定位板1上设有第一定位杆406,解闭锁拐臂401上设有第二定位杆407,限位弹性件402的两端分别钩在第一定位杆406和第二定位杆407上;任一时间节点,第一定位杆406、第二定位杆407之间的直线距离均大于或等于限位弹性件402的初始长度。
解闭锁拐臂401的铰接端尺寸大于其摆动端的尺寸。
解闭锁拐臂401面向定位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抵块408、第二抵块409;
第一抵块408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过程中抵住行程开关2的触头;
第二抵块409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过程中抵住分合拐臂3。
定位板1上对应手柄403的运动极限位置处,设有解闭锁指示标。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装置安装在ZW32柱上断路器7上的整体示意图,安装完成的ZW32柱上断路器7表面有手柄403,手柄403上下摆动,手柄403摆动路径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解锁指示标5和闭锁指示标6,表示手柄403在对应位置时,ZW32柱上断路器7处于解锁或闭锁状态。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锁止装置的爆炸图,图中示出外界分合拐臂3的位置,以便表达解闭锁拐臂401的摆动行程。
图2中,定位板1作为基准,在定位板1两侧分别安装手柄403、解闭锁拐臂401。解闭锁拐臂401如图2和图3所示,在解闭锁拐臂401靠近手柄403一端垂直延伸出转轴404,转轴404贯穿定位板1后,与手柄403配合连接。转轴404背离解闭锁拐臂401的一端为鼓形,手柄403对应转轴404的位置设有鼓形孔,用于实现手柄403和解闭锁拐臂401的配合。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鼓形孔可以换成其他非圆形的异形孔405,例如腰型孔等,使手柄403和解闭锁拐臂401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即满足要求。
如图3所示,在解闭锁拐臂401面向定位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抵块408和第二抵块409。第一抵块408位于解闭锁拐臂401的中段位置;在摆动过程中,与行程开关2的触头相接;第二抵块409位于解闭锁拐臂401的摆动端,在摆动过程中,与分合拐臂3的侧壁相接。
如图3-图6所示,如图中方位,在定位板1的左下方设有行程开关2,在定位板1的右侧为分合拐臂3。在定位板1的左侧棱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解锁指示标5和闭锁指示标6。
在解闭锁摆臂摆动过程中,有两个位置状态,如图4和图6所示,分别是解闭锁拐臂401转动至与行程开关2相接触、与分合拐臂3相接触;这两个运动状态分别对应手柄403落在解锁指示标5处、闭锁指示标6处,即锁止装置的解锁、闭锁两个工作状态。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手柄403转动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在图4和图6中,限位弹性件402均处于初始状态或轻微拉伸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采用拉簧,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能采用弹性片等其他具有拉伸回缩功能的零件。
比较图4和图5,图5中,限位弹性件402轴向平行于解闭锁拐臂401,图4中,限位弹性件402与解闭锁拐臂401之间形成夹角,因此图4中的状态下,限位弹性件402形变较小;同理比较图5和图6,图6中状态下的限位弹性件402形变较小。所以图5中,是限位弹性件402形变最大的瞬间位置,此时限位弹性件402的复位力最大,在手柄403的外力作用下,容易继续摆动至两个极限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当解闭锁拐臂401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收到限位弹性件402的复位力、限位杆组8的抵触力、行程开关2或分合拐臂3的抵触力,在这些力的作用下,解闭锁拐臂401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不易晃动。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解闭锁拐臂401采用两端直径不等的楔形,解闭锁拐臂401的铰接端直径大于其摆动端,因为直径越大,转过相同路径所需的角度越小,起到省力便捷的作用。
实施例三: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中,在定位板1上设有限位杆组8,限位杆组8包括两根限位杆,分别对应在行程开关2和分合拐臂3处。
当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至行程开关2处时,第一抵块408顶住行程开关2的触头,且解闭锁拐臂401的侧边被其中一根限位杆顶住;
当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至分合拐臂3处时,第二抵块409顶住分合拐臂3的侧边,且解闭锁拐臂401的侧边被另一根限位杆顶住。因此两根限位杆与解闭锁拐臂401的铰接点相连形成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扇形区域即为解闭锁拐臂401的运动行程范围。
实施例四:
作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杆407设置在解闭锁拐臂401的中段和摆动端之间。如果将第二定位杆407设置得太过靠近解闭锁拐臂401的铰接端,则需要拉动解闭锁拐臂401所需的外力更大;将第二定位杆407设置得太过靠近解闭锁拐臂401的摆动端,则限位弹性件402的尺寸要较大,或弹性形变要大。相较来说,将第二定位杆407设置在解闭锁拐臂401的中段位置,既能够相对省力,又能够适当减小所采用弹性件的尺寸、运动过程中的形变量,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配合性好的ZW32柱上断路器附加装置,进行上述配套设计后,能够防止ZW32柱上断路器误合,适应于多种ZW32柱上断路器的配合场景。
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观简洁、安装灵活、操作方便的特点,通过扳动把手,实现两种操作状态的切换锁止、解开手动分合拐臂3,解决了ZW32柱上断路器通过手动分合拐臂3合闸、电气分合闸的问题。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上设有行程开关(2),定位板(1)侧边设有分合拐臂(3);所述定位板(1)上还转动连接有锁止组件(4),所述锁止组件(4)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锁定行程开关(2)、分合拐臂(3),
所述锁止组件(4)包括:
解闭锁拐臂(401),在定位板(1)上往复摆动;
限位弹性件(402),一端钩在定位板(1)上,另一端钩在解闭锁拐臂(401)上;
手柄(403),带动解闭锁拐臂(4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上还设有限位杆组(8),限位杆组(8)之间形成摆动区域,解闭锁拐臂(401)在摆动区域内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性件(402)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至行程开关(2)、分合拐臂(3)中间位置时,其拉伸程度最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03)位于定位板(1)背离解闭锁拐臂(401)和拉簧一侧,解闭锁拐臂(401)与手柄(403)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闭锁拐臂(401)一端垂直延伸出转轴(404),转轴(404)背贯穿定位板(1),且转轴(404)离解闭锁拐臂(401)的一端与手柄(403)之间通过异形孔(405)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03)延伸出定位板(1)之外,所述解闭锁拐臂(401) 的运动路径落在定位板(1)轮廓之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上设有第一定位杆(406),解闭锁拐臂(401)上设有第二定位杆(407),限位弹性件(402)的两端分别钩在第一定位杆(406)和第二定位杆(407)上;任一时间节点,第一定位杆(406)、第二定位杆(407)之间的直线距离均大于或等于限位弹性件(402)的初始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闭锁拐臂(401)的铰接端尺寸大于其摆动端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闭锁拐臂(401)面向定位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抵块(408)、第二抵块(409);
所述第一抵块(408)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过程中抵住行程开关(2)的触头;
所述第二抵块(409)在解闭锁拐臂(401)摆动过程中抵住分合拐臂(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板(1)上对应手柄(403)的运动极限位置处,设有解闭锁指示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3787.4U CN21746824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3787.4U CN21746824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68240U true CN217468240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7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93787.4U Active CN21746824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68240U (zh) |
-
2022
- 2022-05-18 CN CN202221193787.4U patent/CN2174682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020817A1 (zh) | 断路器脱扣机构 | |
WO2017020816A1 (zh) | 断路器储能操作机构 | |
RU2018129468A (ru) | Рабочий механизм миниатюрн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 |
CN113823538A (zh) | 一种智能断路器用电动分合闸装置 | |
CN109869051B (zh) | 一种物联网锁具 | |
CN217468240U (zh) | 一种防误操作合闸的开关锁止装置 | |
CN212277130U (zh) | 断路器用可调分闸簧机构 | |
CN203466147U (zh) |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 |
WO2017020818A1 (zh) | 断路器能量存储组件的安装结构 | |
CN208722768U (zh) | 一种能够防止电子开关失效的开关面板 | |
CN111370257B (zh) | 一种负荷开关/隔离开关防误型操作手柄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947680U (zh) | 可储能快速分闸的负荷开关 | |
KR101732674B1 (ko) | 푸쉬풀 동작으로 개방되는 도어락 장치 | |
CN209071179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13877988U (zh) | 手动操作机构和塑壳断路器 | |
CN213242434U (zh) | 开关电器的指示装置 | |
CN110189940B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9874735U (zh) | 一种电子锁具 | |
CN115483069A (zh) | 一种断路器的手柄锁定装置及断路器 | |
CN210714189U (zh) |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 |
CN219286317U (zh) | 一种断路器联锁机构 | |
CN113345176A (zh) | 一种用于自助设备上的双门结构 | |
CN222734826U (zh) | 一种三位置双电源转换开关 | |
CN209761014U (zh) | 智能锁把手换向离合器机构 | |
CN210460275U (zh) | 一种用拉手控制天地插销的中控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