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119325U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9325U
CN215119325U CN202121626577.5U CN202121626577U CN215119325U CN 215119325 U CN215119325 U CN 215119325U CN 202121626577 U CN202121626577 U CN 202121626577U CN 215119325 U CN215119325 U CN 215119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oor
jack
door body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65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凯
王鸿达
柴孟立
陈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65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9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9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9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插座,属于电子器件领域。该插座包括面板、保护门机构和插套组件;面板具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插套组件位于面板的一侧,且与面板相连;保护门机构夹设在面板和插套组件之间;保护门机构包括第一门组件和第二门组件,第一门组件和第二门组件并排布置,第一门组件可移动地与面板相连,且与第一插孔相对,以封堵第一插孔,第二门组件可移动地与面板相连,且与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相对,以封堵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第一门组件和第二门组件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门组件显露第一插孔,且第二门组件显露第二插孔,使得第二门组件显露第三插孔。本公开能够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用于为插头提供电能的电子器件,其主要包括面板和插套组件,面板上具有插孔,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孔内,从而与插套组件接触,进而得电。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儿童将金属物插入插孔中而出现触电事故,会在插座内配置保护门机构,保护门机构可移动地位于面板和插套组件之间。对于三孔插座来说,在没有插头插接时,保护门机构能够对三个插孔进行封堵。在插头插入时,地线插脚在插入地线插孔后,会顶开保护门机构,解除保护门机构对于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封堵,从而使得插头的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能够顺利的插入。
然而,在儿童双手各持一个金属物时,其中一个金属物插入地线插孔,就会顶开保护门机构,解除保护门机构对于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封堵。若此时另一个金属物插入火线插孔,则依然会导致触电事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能够消除用电安全隐患。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面板、保护门机构和插套组件;
所述面板具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
所述插套组件位于所述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面板相连;
所述保护门机构夹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插套组件之间;
所述保护门机构包括第一门组件和第二门组件,所述第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门组件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门组件可移动地与所述面板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以封堵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门组件可移动地与所述面板相连,且与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相对,以封堵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
所述第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门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门组件显露所述第一插孔,且所述第二门组件显露所述第二插孔,使得所述第二门组件显露所述第三插孔。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门体朝向所述面板的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插孔的贯穿方向贯穿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插孔的贯穿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插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
所述第一弹性件夹设在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面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当所述第一斜面受到外力,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门组件包括第二门体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门体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插孔相邻,且沿所述第三插孔的贯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体,所述第二斜面位于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面板的外表面边缘,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间隔;
所述第二弹性件夹设在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面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门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插孔相对,当所述第二斜面受到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插孔相对。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第一门体的外表面具有锁止槽;
所述第一门体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锁止槽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面板的外表面具有让位槽;
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让位槽的底面。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门体包括主体和摆臂;
所述主体为长条形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孔相对,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插孔相对;
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一面相枢接,且所述摆臂的枢接轴线垂直于所述面板,所述摆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主体的端部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体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摆臂之间的夹角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朝向所述保护门机构的一面具有两个导向板;
两个导向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门体可滑动地插设在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朝向所述保护门机构的一面具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门体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第二门组件封堵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门体相抵。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底盖;
所述底盖位于所述保护门机构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且所述底盖与所述面板的一面相连,以将所述保护门机构夹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底盖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座时,第一插孔对应地线插套,第二插孔对应地线插套,第三插孔对应火线插套。当插座闲置时,由于第一门组件与第一插孔相对,并封堵第一插孔,第二门组件与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相对,以封堵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所以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均未显露。当插头插入插座时,驱动第一门组件和第二门组件移动,使得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显露,从而使得第三插孔显露,插头能够顺利插入。
并且,由于第三插孔对应火线插套,只有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显露时,第三插孔才会显露,所以儿童必须要手持金属物分别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才能使得第三插孔显露。即使第三插孔显露了,但由于此时儿童已经将一个手持的金属物插入第一插孔,另一个手持的金属物插入第二插孔,所以也再没有办法再手持一个金属物插入第三插孔了。如此一来,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机构的一种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门机构的另一种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插座的爆炸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面板;
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13、第三插孔;14、导向板;15、限位板;16、第一安装座;17、第二安装座;
2、保护门机构;
21、第一门组件;211、第一门体;211a、凹槽;2111、第一通孔;2112、第一斜面;212、第一弹性件;22、第二门组件;221、第二门体;2211、第二通孔;2212、第二斜面;2213、让位槽;2214、锁止槽;2215、主体;2216、摆臂;222、第二弹性件;
3、插套组件;
4、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插座是一种用于为插头提供电能的电子器件,其主要包括面板和插套组件,面板上具有插孔,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孔内,从而与插套组件接触,进而得电。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儿童将金属物插入插孔中而出现触电事故,会在插座内配置保护门机构,保护门机构可移动地位于面板和插套组件之间。对于三孔插座来说,在没有插头插接时,保护门机构能够对三个插孔进行封堵。在插头插入时,地线插脚在插入地线插孔后,会顶开保护门机构,解除保护门机构对于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封堵,从而使得插头的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能够顺利的插入。
然而,在儿童双手各持一个金属物时,其中一个金属物插入地线插孔,会顶开保护门机构,解除保护门机构对于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封堵。若此时另一个金属物插入火线插孔,则依然会导致触电事故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图1为该插座的爆炸图,为了更清楚的展示插座的结构,图1中还展示了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座包括面板1、保护门机构2和插套组件3。
面板1具有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插套组件3位于面板1的一侧,且与面板1相连。保护门机构2夹设在面板1和插套组件3之间,保护门机构2包括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并排布置,第一门组件21可移动地与面板1相连,且与第一插孔11相对,以封堵第一插孔11,第二门组件22可移动地与面板1相连,且与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相对,以封堵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
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门组件21显露第一插孔11,且第二门组件22显露第二插孔12,使得第二门组件22显露第三插孔13。插孔显露指的是保护门机构2不再对相应的插孔进行封堵,使得插头的插脚能够顺利的伸入。
图2为保护门机构2的一种工作示意图,图3为保护门机构2的另一种工作示意图,图2为立体图,图3图2的A视角平面图,结合图2和图3,在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座时,第一插孔11对应地线插套,第二插孔12对应地线插套,第三插孔13对应火线插套。当插座闲置时(图2和图3的上侧部分),由于第一门组件21与第一插孔11相对,并封堵第一插孔11,第二门组件22与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相对,以封堵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所以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均未显露。当插头插入插座时(图2和图3的下侧部分),驱动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移动,使得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显露,从而使得第三插孔13显露,插头能够顺利插入。
并且,由于第三插孔13对应火线插套,只有在保护门机构2对应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的部位均受到外力时,第三插孔13才会显露,所以儿童必须要手持金属物分别插入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才能使得第三插孔13显露。即使第三插孔13显露了,但由于此时儿童已经将一个手持的金属物插入第一插孔11,另一个手持的金属物插入第二插孔12,所以也再没有办法再手持一个金属物插入第三插孔13了。如此一来,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
由前文可知,通过保护门机构2对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进行了封堵。并且,第三插孔13的显露,是因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的显露而致使的,所以只有在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显露时,第三插孔13才会显露,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能。下面对保护门机构2进行介绍。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插座的爆炸图,图4与图1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底盖4。在本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底盖4,底盖4位于保护门机构2远离面板1的一侧,且底盖4与面板1的一面相连,以将保护门机构2夹设在面板1和底盖4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底盖4在与面板1连接后,会在底盖4和面板1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通过该间隙容置保护门机构2。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插头的插脚能够穿过底盖4,底盖4上具有与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对应的三个插孔,从而使得插头的插脚能够依次穿过面板1和底盖4,直至与插座的插套组件3接触,进而实现电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具有底盖4,直接将保护门机构2与插套组件3接触,同样能够为保护门机构2提供支撑。
下面分别对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进行介绍。
图5为第一门组件2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B视角示意图,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门组件21包括第一门体211和第一弹性件212。
第一门体211朝向面板1的外表面具有凹槽211a,凹槽211a包括第一通孔2111和第一斜面2112,第一通孔2111沿第一插孔11的贯穿方向贯穿凹槽221a的底面,第一斜面2112相对于第一插孔11的贯穿方向倾斜,且第一斜面2112远离第一插孔11的端部与第一通孔2111相连。第一弹性件212夹设在第一门体211和面板1之间,且第一弹性件212的伸缩方向与第一门体211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斜面2112与第一插孔11相对,当第一斜面2112受到外力,使得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通孔2111与第一插孔11相对。
第一斜面2112倾斜于第一插孔11的延伸方向,当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斜面2112与第一插孔11相对。此时,插头的地线插脚伸入第一插孔11直至与第一斜面2112相抵,随着地线插脚的继续伸入,在第一斜面2112的作用下,地线插脚施加的沿第一插孔11延伸方向的外力,将部分转化为垂直于第一插孔11延伸方向的外力,从而推动第一门体211沿垂直于第一插孔11延伸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压缩状态,地线插脚则沿着第一斜面2112落入第一通孔2111中。若插头拔出,则第一门体211将在第一弹性件212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弹性件212从压缩状态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以对第一插孔11进行封堵。
参见图2,可选地,面板1朝向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第一安装座16,第一弹性件212压缩在第一安装座16和第一门体2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朝向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两个导向板14,两个导向板14相互平行,第一门体211可滑动地插设在两个导向板14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两个导向板14能够对第一门体211进行导向,使得第一门体211始终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从而准确的封堵第一插孔11,以及插入锁止槽2214内,提高了保护门机构2的可靠性。
图6为第二门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B视角示意图,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门组件22包括第二门体221和第二弹性件222。
第二门体221具有第二通孔2211和第二斜面2212,第二通孔2211与第三插孔13相邻,且沿第三插孔13的贯穿方向贯穿第二门体221,第二斜面2212位于第二门体221朝向面板1的外表面边缘,且与第二通孔2211相间隔。第二弹性件222夹设在第二门体221和面板1之间,且第二弹性件222的伸缩方向与第二门体221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斜面2212与第二插孔12相对,当第二斜面2212受到外力,使得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二通孔2211与第三插孔13相对。
第二斜面2212倾斜于第二插孔12的延伸方向,当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斜面2212与第二插孔12相对。此时,插头的零线插脚伸入第二插孔12直至与第二斜面2212相抵,随着零线插脚的继续伸入,在第二斜面2212的作用下,零线插脚施加的沿第二插孔12延伸方向的外力,将部分转化为垂直于第二插孔12延伸方向的外力,从而推动第二门体221沿垂直于第二插孔12延伸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压缩状态,零线插脚则沿着第二斜面2212从第二门体221的外边缘滑出。并且,随着第二门体221的移动,第二通孔2211也将与第三插孔13相对,使得插头的火线插脚能够由第三插孔13插入第二通孔2211。若插头拔出,则第二门体221将在第二弹性件222的作用下复位,第二弹性件222从压缩状态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以对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进行封堵。
参见图3,可选地,面板1朝向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第二安装座17,第二弹性件222压缩在第二安装座17和第二门体22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朝向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位于第二门体221的移动轨迹上,当第二门组件22封堵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时,限位板15与第二门体221相抵。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限位板15用于对第二门体22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门体221在第二弹性件222的作用下,移动过多的距离,导致无法准确的对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进行封堵。
在保护门机构2解除对于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封堵的过程中,地线插脚通过第一斜面2112驱动第一门体211移动,零线插脚通过第二斜面2212驱动第二门体221移动,而火线插脚则不参与解除封堵。为了避免火线插脚,在随着地线插脚和零线插脚一同伸入的过程中,因与第二门体221产生干涉,而影响解除封堵,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门体221朝向面板1的外表面具有让位槽2213,第二通孔2211位于让位槽2213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火线插脚在伸入第三插孔13后,不会直接与第二门体221接触,而是落入让位槽2213中。如此一来,避免了火线插脚与第二门体221产生干涉。随着插头的继续插入,第二门体221继续移动,直至让位槽2213中的第二通孔2211与第三插孔13相对,火线插脚能够穿过第二通孔2211。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插座防误差能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门体221朝向第一门体211的外表面具有锁止槽2214,第一门体211远离第一弹性件212的端部可移动地插接在锁止槽2214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门组件21封堵第一插孔11时,第一门体211插接在锁止槽2214内,此时第二门体221无法移动,即使是儿童误将金属物插入第二插孔12中,第二门体221也不会解除对于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的封堵。只有当第一门组件21显露第一插孔11,使得第一门体211移出锁止槽2214时,第二门体221才能够移动。
在相关技术中,地线插脚的长度要大于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所以在插接插头的过程中,地线插脚会先插入第一插孔11中,并推动第一门体211,使得第一门组件21显露第一插孔11,与此同时,解除对于第二门体221的锁止。之后,地线插脚再插入第二通孔2211,并推动第二门体221,使得第二门组件22显露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
继续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门体221包括主体2215和摆臂2216。
主体2215为长条形结构,主体2215的一端与第二插孔12相对,主体2215的另一端与第三插孔13相对。摆臂2216的第一端与面板1的一面相枢接,且摆臂2216的枢接轴线垂直于面板1,摆臂2216的第二端与主体2215的端部相连。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主体2215设计为长条形,能够便于主体2215对于相间隔的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同时进行封堵。并且,由于主体2215为长条形,若直接推动主体2215直线移动,则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设计一摆臂2216,使得主体2215以摆臂2216为半径摆动,能够充分的对空间进行利用。
可选地,第一门体211位于主体2215和摆臂2216之间的夹角内。如此设计,利用了主体2215和摆臂2216之间的空间来摆放第一门体211,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更有利于保护门机构2的小型化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包括面板(1)、保护门机构(2)和插套组件(3);
所述面板(1)具有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
所述插套组件(3)位于所述面板(1)的一侧,且与所述面板(1)相连;
所述保护门机构(2)夹设在所述面板(1)和所述插套组件(3)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门机构(2)包括第一门组件(21)和第二门组件(22),所述第一门组件(21)和所述第二门组件(22)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门组件(21)可移动地与所述面板(1)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插孔(11)相对,以封堵所述第一插孔(11),所述第二门组件(22)可移动地与所述面板(1)相连,且与所述第二插孔(12)和所述第三插孔(13)相对,以封堵所述第二插孔(12)和所述第三插孔(13);
所述第一门组件(21)和所述第二门组件(22)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门组件(21)显露所述第一插孔(11),且所述第二门组件(22)显露所述第二插孔(12),使得所述第二门组件(22)显露所述第三插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组件(21)包括第一门体(211)和第一弹性件(212);
所述第一门体(211)朝向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具有凹槽(211a),所述凹槽(211a)包括第一通孔(2111)和第一斜面(2112);
所述第一通孔(2111)沿所述第一插孔(11)的贯穿方向贯穿所述凹槽(221a)的底面,所述第一斜面(2112)相对于所述第一插孔(11)的贯穿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斜面(2112)远离所述第一插孔(1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2111)相连;
所述第一弹性件(212)夹设在所述第一门体(211)和所述面板(1)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21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门体(211)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所述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斜面(2112)与所述第一插孔(11)相对,当所述第一斜面(2112)受到外力,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21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通孔(2111)与所述第一插孔(1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组件(22)包括第二门体(221)和第二弹性件(222);
所述第二门体(221)具有第二通孔(2211)和第二斜面(2212),所述第二通孔(2211)与所述第三插孔(13)相邻,且沿所述第三插孔(13)的贯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体(221),所述第二斜面(2212)位于所述第二门体(221)朝向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边缘,且与所述第二通孔(2211)相间隔;
所述第二弹性件(222)夹设在所述第二门体(221)和所述面板(1)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22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门体(221)的移动方向相同;
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2212)与所述第二插孔(12)相对,当所述第二斜面(2212)受到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22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2211)与所述第三插孔(13)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221)朝向所述第一门体(211)的外表面具有锁止槽(2214);
所述第一门体(211)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212)的端部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锁止槽(22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221)朝向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具有让位槽(2213);
所述让位槽(221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门体(221)朝向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斜面(2212)与所述第二门体(221)朝向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通孔(2211)位于所述让位槽(2213)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221)包括主体(2215)和摆臂(2216);
所述主体(2215)为长条形结构,所述主体(22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孔(12)相对,所述主体(22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插孔(13)相对;
所述摆臂(2216)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1)的一面相枢接,且所述摆臂(2216)的枢接轴线垂直于所述面板(1),所述摆臂(2216)的第二端与所述主体(2215)的端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211)位于所述主体(2215)和所述摆臂(2216)之间的夹角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朝向所述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两个导向板(14);
两个导向板(1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门体(211)可滑动地插设在两个所述导向板(1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朝向所述保护门机构(2)的一面具有限位板(15);
所述限位板(15)位于所述第二门体(221)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第二门组件(22)封堵所述第二插孔(12)和所述第三插孔(13)时,所述限位板(15)与所述第二门体(221)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底盖(4);
所述底盖(4)位于所述保护门机构(2)远离所述面板(1)的一侧,且所述底盖(4)与所述面板(1)的一面相连,以将所述保护门机构(2)夹设在所述面板(1)和所述底盖(4)之间。
CN202121626577.5U 2021-07-16 2021-07-16 插座 Active CN215119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6577.5U CN215119325U (zh) 2021-07-16 2021-07-16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6577.5U CN215119325U (zh) 2021-07-16 2021-07-16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9325U true CN215119325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6577.5U Active CN215119325U (zh) 2021-07-16 2021-07-16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9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9278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磁探测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9278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磁探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7505A1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15119325U (zh) 插座
WO2025011072A1 (zh) 一种安全插座
JP2006032338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用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07801919U (zh) 一种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20492352U (zh) 一种防脱插座
CN210074307U (zh) 用于电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快速连接的锁紧机构
CN204577737U (zh) 一种防松脱的安全型转接插座
CN219980962U (zh) 多端口交换机
CN109524856B (zh) 一种防触电式安全插座
CN109149218B (zh) 一种使用弹片快速锁线的结构
CN206685578U (zh) 一片式保护盖结构
TWI795057B (zh) 線纜連接器
CN222395072U (zh) 一种插头及充电器
CN210668773U (zh) 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
CN210092429U (zh) 一种自弹自锁插座
CN221041629U (zh) 双位插座面板
CN21638998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器
CN219286790U (zh) 一种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CN207664290U (zh) 一种用于电源转换器的活动挡片
CN21170084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源转换器活动组件
CN220985014U (zh) 一种方便插拔的电脑插口结构
CN221709042U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控制设备的插接组件
CN216413420U (zh) 线缆连接器
CN212676571U (zh) 电源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