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460188U - 河道闸门 - Google Patents

河道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0188U
CN214460188U CN202120647715.1U CN202120647715U CN214460188U CN 214460188 U CN214460188 U CN 214460188U CN 202120647715 U CN202120647715 U CN 202120647715U CN 214460188 U CN214460188 U CN 21446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winch
wall body
open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77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芳
王海山
李宽
邱鸿鹄
陶云玲
孙玉锟
姚福成
齐彪
崔建
胡泸
闫继成
王猛
刘耔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chengda Wat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chengda Wat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chengda Wat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chengda Wat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77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道闸门,属于城市河道工程领域,包括分别贴合在河道两岸的侧墙、位于两个侧墙之间的闸门板以及用于控制闸门板进行上升下降的启闭装置;所述侧墙包括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留空间形成闸门槽,所述闸门板位于两个侧墙的闸门槽中且能够在闸门槽中上下移动;所述启闭装置与叠梁闸板之间可拆卸相连;位于两个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侧拉装置,所述侧拉装置与闸门板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侧拉装置用于将提升至闸门槽顶端处的闸门板拉至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上。本申请具有在闸门打开时,降低闸门对人的视线所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河道闸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河道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闸门。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河道中为保持河道内的水位处于正常,会在河道中设置闸门。现在的闸门包括架设在河道中的闸板以及控制闸板进行上升下降的启闭装置,通过启闭装置控制闸板上下移动,即可控制闸门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河道的水位。
针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在的闸门,当闸板上升之后,闸板会高出河道,从而影响河道两岸游人的视线。特别是在闸门临近过河桥的时候,升高的闸板同时会影响行车驾驶在河道两岸道路上的驾驶人员的视线,使驾驶人员不能看清过河桥上的行人的情况,从而使过河桥与河岸交通道路的交汇处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闸门打开时,降低闸门对人的视线所造成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闸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闸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闸门,包括分别贴合在河道两岸的侧墙、位于两个侧墙之间的闸门板以及用于控制闸门板进行上升下降的启闭装置;
所述侧墙包括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留空间形成闸门槽,所述闸门板位于两个侧墙的闸门槽中且能够在闸门槽中上下移动;
所述启闭装置与叠梁闸板之间可拆卸相连;
位于两个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侧拉装置,所述侧拉装置与闸门板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侧拉装置用于将提升至闸门槽顶端处的闸门板拉至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闸门板提升至闸门槽的顶端处时,将侧拉装置与闸门板连接到一起,然后将启闭装置与闸门板分开,在启闭装置与闸门板分开后,侧拉装置将闸门板拉至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并使闸门板平铺在第二墙体的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上,从而降低闸门板对于人的视线的阻挡。
可选的,所述闸门板包括多个自下之上依次叠放在一起的叠梁闸板,所述叠梁闸板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侧墙的闸门槽中且与闸门槽滑动相连;
所述叠梁闸板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吊环,所述叠梁闸板的底端设置有容纳腔,当叠梁闸板叠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叠梁闸板的吊环伸入到位于上方的叠梁闸板的容纳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闸门板采用多个叠梁闸板,从而在将闸门板移至第二墙体的顶端端面上的时候,能够单独对每个叠梁闸板进行移动,从而起到方便移动闸门板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安装在河道的河岸上的启闭绞盘以及绞绳,所述绞绳一端缠绕在所述启闭绞盘的绞轴上,所述绞绳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吊环配合使用的第一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叠梁闸板进行移动的时候,将绞绳上的第一挂钩钩住吊环,然后转动启闭绞盘,是绞绳缠绕在启闭绞盘的绞轴上,随着绞绳不断缠绕在绞轴上,即可将叠梁闸板拉起。
可选的,所述侧拉装置采用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与吊环配合使用的第二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叠梁闸板进行横向拉动的时候,将第二挂钩与吊环钩在一起,即可快速的将卷扬机的钢丝绳与叠梁闸板连接到一起。
可选的,所述卷扬机朝向闸门槽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绞盘,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所述支撑绞盘的绞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卷扬机的钢丝绳与平台的表面分离,从而使钢丝绳在拉动叠梁闸板的时候,钢丝绳不易对平台的表面造成伤害。
可选的,所述平台朝向所述闸门槽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卷扬机的钢丝绳与平台朝向闸门槽的一侧表面隔开,使钢丝绳不易对平台朝向闸门槽的一侧表面造成伤害。
可选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过道台阶,所述过道台阶的内部中空,所述过道台阶将所述卷扬机隐藏在内部,所述过道台阶朝向闸门槽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能够自开口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卷扬机隐藏到过道台阶中,即增加了河道闸门的整体的美观性,同时能够对卷扬机进行保护,避免卷扬机长期处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下。
可选的,所述第二墙体的顶端端面低于河道的河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门板平铺在第二墙体上的时候,闸门板不露出河道,从而进一步降低闸门板对人的视线的遮挡。
可选的,所述第二墙体朝向第一墙体的一侧顶端处设置有向背离闸门槽方向设置的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门板移动至闸门槽的顶端处的时候,闸门板不需要完全从闸门槽的顶端移出即可通过侧拉装置对闸门板进行侧向拉动,提高了闸门板在横向拉动开始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斜坡为圆弧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闸门板相斜坡方向倾斜的时候,闸门板能够贴合在圆弧斜坡的表面缓慢倾斜,从而增加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将闸门板提升至闸门槽的顶端处时,将侧拉装置与闸门板连接到一起,然后将启闭装置与闸门板分开,在启闭装置与闸门板分开后,侧拉装置将闸门板拉至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并使闸门板平铺在第二墙体的第二墙体的顶端表面上,从而降低闸门板对于人的视线的阻挡;
2.当闸门板移动至闸门槽的顶端处的时候,闸门板不需要完全从闸门槽的顶端移出即可通过侧拉装置对闸门板进行侧向拉动,提高了闸门板在横向拉动开始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河道闸门的平面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河道闸门的纵剖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这种相邻的叠梁闸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叠梁闸板被拉至第二墙体的顶端端面状态下的纵剖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与过道台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墙;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3、闸门槽;2、闸门板;21、叠梁闸板;211、容纳腔;22、吊环;3、启闭装置;31、启闭绞盘;32、绞绳;33、第一挂钩;4、平台;5、卷扬机;6、第二挂钩;7、支撑绞盘;8、支撑滚轮;9、过道台阶;91、开口;92、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河道闸门。
参照图1、图2,河道闸门包括分别贴合在河道两岸侧壁的侧墙1以及滑动连接在两个侧墙1之间的闸门板2。位于河道的两岸与闸门板2所在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启闭装置3,启闭装置3与闸门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启闭装置3用于带动闸门板2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
侧墙1包括沿着河道的流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空间形成竖向设置的闸门槽13。第二墙体12的顶端表面低于河道的河岸。两个侧墙1上的闸门槽13之间相对设置。
闸门板2包括多个自闸门槽13的底端向闸门槽13的顶端依次设置的多个叠梁闸板21,叠梁闸板21横向设置且叠梁闸板21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侧墙1的闸门槽13中。叠梁闸板21在闸门槽13内叠成一个平面挡水结构。叠梁闸板21与闸门槽13之间滑动相连。
位于两个侧墙1的第二墙体12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平台4,平台4固定在两个第二墙体12之间。平台4的顶端表面低于第二墙体12的顶端表面。位于平台4的顶端表面远离闸门槽13的一端设置有侧拉装置,侧拉装置用于将提升到闸门槽13顶端处的闸门板2拉至第二墙体12的顶端表面上。侧拉装置与叠梁闸板21之间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2、图3,启闭装置3包括固定在河道的河岸上的启闭绞盘31,启闭绞盘31所在的位置与闸门槽13相对。位于启闭绞盘31上设置有柔性的绞绳32,绞绳32一端缠绕固定在启闭绞盘31的绞轴上,绞绳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绞绳32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挂钩33。
参照图2、图4,位于每个叠梁闸板21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吊环22,吊环22与叠梁闸板21之间固定相连。位于每个叠梁闸板21的底端均设置有容纳腔211,在相邻的叠梁闸板21上下叠放在一起时,位于下层的叠梁闸板21顶端的吊环22伸入到位于上层的叠梁闸板21底端的容纳腔211中。
在将叠梁闸板21进行提升的时候,将绞绳32自由端的第一挂钩33与位于叠梁闸板21顶端的吊环22钩连在一起,然后转动启闭绞盘31的绞轴,随着绞轴不断的转动,从而使绞绳32不断缠绕在绞轴上,来拉动叠梁闸板21向上移动。
参照图2、图5,第二墙体12朝向第一墙体11的一侧顶端为向背离闸门槽13方向设置的圆弧坡面。当叠梁闸板21通过启闭绞盘31拉至闸门槽13的顶端处时,将侧拉装置与叠梁闸板21连接到一起,在将侧拉装置与叠梁闸板21连接到一起后,将绞绳32与叠梁闸板21分离,此时通过侧拉装置对叠梁闸板21进行拉动,使叠梁闸板21向第二墙体12方向倾斜并移动至第二墙体12的顶端表面上。
参照图1、图5,侧拉装置采用固定在平台4远离闸门槽13的一端处的卷扬机5。位于卷扬机5的钢丝绳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挂钩6,第二挂钩6同样能够与叠梁闸板21上的吊环22钩连在一起。
位于卷扬机5朝向闸门槽1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绞盘7,支撑绞盘7的绞轴的轴线与卷扬机5的卷轴的轴线相平行。卷扬机5的钢丝绳绕过支撑绞盘7的绞轴从而与叠梁闸板21相连。支撑绞盘7的绞轴的高度高出卷扬机5的卷轴。通过支撑绞盘7从而将卷扬机5的钢丝绳撑起,使钢丝绳与平台4之间分离。
位于平台4朝向闸门板2的一端回转连接有支撑滚轮8,支撑滚轮8的轴线与卷扬机5的卷轴的轴线相平行。在将卷扬机5的钢丝绳与叠梁闸板21相连的时候,将卷扬机5的钢丝绳搭在支撑滚轮8上,从而使钢丝绳与平台4朝向闸门槽13的一端隔开,避免钢丝绳在拉动叠梁闸板21进行移动的时候,钢丝绳与平台4之间发生相对的磨损。
参照图5、图6,位于平台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将内部中空且将卷扬机5罩在内部的过道台阶9,过道台阶9固定在平台4上。过道台阶9朝向支撑绞盘7的一侧与支撑绞盘7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91,通过开口91从而使卷扬机5的钢丝绳伸出至过道台阶9的外面。
位于过道台阶9的顶端端面上远离支撑搅盘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护栏92。通过设置护栏92,从而当人通过过道台阶9的时候,人能够扶着护栏92,同时防止人从过道台阶9上跌落。
本申请实施例的河道闸门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河道闸门打开的时候,首先将绞绳32上的第一挂钩33与叠梁闸板21上的吊环22连接到一起,然后通过转动启闭绞盘31,从而将叠梁闸板21提升至闸门槽13的顶端处。当叠梁闸板21被吊起至闸门槽13的顶端处时,将卷扬机5的钢丝绳上的第二挂钩6与叠梁闸板21上的吊环22钩在一起,然后将绞绳32的第一挂钩33与叠梁闸板21的吊环22分离。最后启动卷扬机5,通过卷扬机5将叠梁闸板21拉至第二墙体12的顶端端面上。其与的叠梁闸板21同样采用上述步骤依次拉至第二墙体12上。在河道闸门打开的时候,叠梁闸板21平放到第二墙体12的顶端,从而降低对游人的视线遮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贴合在河道两岸的侧墙(1)、位于两个侧墙(1)之间的闸门板(2)以及用于控制闸门板(2)进行上升下降的启闭装置(3);
所述侧墙(1)包括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所述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所留空间形成闸门槽(13),所述闸门板(2)位于两个侧墙(1)的闸门槽(13)中且能够在闸门槽(13)中上下移动;
所述启闭装置(3)与叠梁闸板(21)之间可拆卸相连;
位于两个第二墙体(12)之间设置有平台(4),所述平台(4)上设置有侧拉装置,所述侧拉装置与闸门板(2)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侧拉装置用于将提升至闸门槽(13)顶端处的闸门板(2)拉至第二墙体(12)的顶端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板(2)包括多个自下之上依次叠放在一起的叠梁闸板(21),所述叠梁闸板(21)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侧墙(1)的闸门槽(13)中且与闸门槽(13)滑动相连;
所述叠梁闸板(2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吊环(22),所述叠梁闸板(21)的底端设置有容纳腔(211),当叠梁闸板(21)叠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叠梁闸板(21)的吊环(22)伸入到位于上方的叠梁闸板(21)的容纳腔(2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3)包括安装在河道的河岸上的启闭绞盘(31)以及绞绳(32),所述绞绳(32)一端缠绕在所述启闭绞盘(31)的绞轴上,所述绞绳(32)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吊环(22)配合使用的第一挂钩(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拉装置采用卷扬机(5),所述卷扬机(5)的钢丝绳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与吊环(22)配合使用的第二挂钩(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5)朝向闸门槽(1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绞盘(7),所述卷扬机(5)的钢丝绳绕过所述支撑绞盘(7)的绞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朝向所述闸门槽(1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滚轮(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上设置有过道台阶(9),所述过道台阶(9)的内部中空,所述过道台阶(9)将所述卷扬机(5)隐藏在内部,所述过道台阶(9)朝向闸门槽(13)的一侧开设有开口(91),所述卷扬机(5)的钢丝绳能够自开口(91)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12)的顶端端面低于河道的河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12)朝向第一墙体(11)的一侧顶端处设置有向背离闸门槽(13)方向设置的斜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道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为圆弧斜坡。
CN202120647715.1U 2021-03-30 2021-03-30 河道闸门 Active CN21446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715.1U CN214460188U (zh) 2021-03-30 2021-03-30 河道闸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715.1U CN214460188U (zh) 2021-03-30 2021-03-30 河道闸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0188U true CN21446018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7715.1U Active CN214460188U (zh) 2021-03-30 2021-03-30 河道闸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1366B1 (en) Flood guard barrier lifting system
CN116180679B (zh) 港口防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A3041149C (en) Gradient-adaptive elevator
CN205172096U (zh) 一种升降双向横移无避让地下立体车库
CN214460188U (zh) 河道闸门
CN106812360A (zh) 一种升降双向横移无避让地下立体车库
CN209065321U (zh) 一种防止大吊距起升钢丝绳缠绕的装置
KR100995969B1 (ko) 수문 시스템
CN213681675U (zh) 一种提升式通航钢栈桥施工结构
CN211196530U (zh) 一种救生艇下水装置
CN108018778B (zh) 不通航水域的猫道索架设牵引系统及猫道索快速架设方法
CN112774281A (zh) 核电循环水预过滤系统收放装置
CN208121573U (zh) 一种悬索桥猫道索水面浮渡架设施工系统
KR101132128B1 (ko) 천변 체육시설용 휀스
CN213061890U (zh) 地下建筑敞口防洪设施
CN214935182U (zh) 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通道系统
KR101831394B1 (ko) 와이어 로프 인양용 수문
CN113356143A (zh) 一种应用于出入口区域的网体升降装置
CN100335733C (zh) 升降式地下车库的顶盖装置
CN210658137U (zh) 升降式地面分隔栏
CN204112284U (zh) 柔性门体挡潮闸
CN207775722U (zh) 不通航水域的猫道索架设牵引系统
CN214460257U (zh) 增强的坝顶配重平衡复合动力斜面干式升船机
JPS6024742Y2 (ja) スパツド式水中展望塔
JP4618525B2 (ja) 吊下式汚濁防止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