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558260U -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8260U
CN212558260U CN202020917095.4U CN202020917095U CN212558260U CN 212558260 U CN212558260 U CN 212558260U CN 202020917095 U CN202020917095 U CN 202020917095U CN 212558260 U CN212558260 U CN 21255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roller
tray
piston rod
cylind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70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发平
周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ing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ing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ing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ing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70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包括:机架;托盘,托盘具有进料位以及出料位,待收集的显影辊从进料位移动至出料位后实施收集;托盘沿着显影辊移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显影辊以其长度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姿态被收集;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设在托盘的背面的至少两个第一气缸,各第一气缸在垂直于显影辊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各第一气缸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具有穿过托盘向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其顶端部齐平或低于托盘的正面表面的第二位置,具有此种结构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可自动将套胶完成后的显影辊收集并整齐摆放在收纳筐中,该自动收集装置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并防止显影辊受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影辊领域,具体涉及显影辊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及复印机使用的碳粉盒需要安装显影辊以实现显影成像的目的,目前常见的显影辊是由金属轴心和套附于金属轴心外部并对金属轴心包裹密实的导电橡胶组成,在显影辊生产过程中,在金属轴心套附导电橡胶后还需进行后续的切胶、清洗、喷涂等生产工序,因此对套胶完成后的显影辊需要收集整理并传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加工。
目前对套胶完成后的显影辊的收集整理方式普遍采用人工收集,采用人工收集效率低,且在收集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污染导电橡胶表面,造成后续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可自动将完成套胶工序的显影辊收集并整齐摆放在收纳筐中,该自动收集装置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并防止显影辊受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包括:机架;托盘,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托盘具有进料位以及出料位,待收集的显影辊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出料位后实施收集;所述托盘沿着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显影辊以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的姿态被收集;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托盘的背面的至少两个第一气缸,各所述第一气缸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具有穿过所述托盘向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其顶端部齐平或低于所述托盘的正面表面的第二位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托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具有可伸缩的第一活塞杆,在显影辊落入托盘上时可受到从第一气缸伸出的第一活塞杆的阻挡(此时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位置),可起到到了调整显影辊的方向的作用,从而让显影辊始终是以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的姿态被收集;在第一活塞杆回缩后(即第二位置),显影辊可整齐落入外部的收纳筐中,其不需要人工收集,节约人工成本,防止显影辊受污染且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托盘的所述出料位处。
由上述方案可见,其优点在于可在托盘的出料位处将显影辊收集整齐,使得显影辊可整齐并且沿着同一个方向从托盘落入设置在外部的收纳筐。
优选地,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移动方向,所述托盘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显影辊脱离所述托盘的挡板;从所述进料位至所述出料位,两个所述挡板的挡板间距逐渐缩小,且所述出料位的所述挡板间距略大于所述显影辊的长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两个挡板的挡板间距逐渐缩小,且出料位的挡板间距略大于所述显影辊的长度,有利于显影辊收集整齐。
优选地,所述托盘在所述进料位处与所述机架在纵向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托盘的倾斜角度的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托盘与所述机架之间,包括可伸缩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托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显影辊传送至所述托盘的传送装置;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显影辊并将所述显影辊传递至所述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显影辊支架组件,所述显影辊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显影辊支架,各所述显影辊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显影辊的V型槽。
优选地,在所述显影辊支架组件的两侧,所述传送装置分别设有一条传送带,两条所述传送带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设在所述背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进料位之间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包括可伸缩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具有穿过所述托盘向上的第三位置以及其顶端部齐平或低于所述托盘的正面表面的第四位置。
优选地,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气动装置、所述第二气缸、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托盘处于收集显影辊的位置且第二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隐去部分部件后其中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另一隐去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托盘从收集显影辊的位置向下转动预设角度后且第一气缸处于伸出状态时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托盘处于靠近收纳筐的位置且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100,包括机架1、升降装置2、控制装置、传送装置4、托盘5、两个第一气缸61、两个第二气缸62和气动装置7,其中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包括处理中心(图中未示出)、第一感应装置31和第二感应装置32,升降装置2用于接收完成套胶工序(前工序)的显影辊并将接收的显影辊传递至传送装置4;传送装置4用于将显影辊传送至托盘5;第一感应装置31可用于感应从外部设备落入升降装置2上的显影辊并可将信号传递至处理中心,如从套胶设备落入升降装置2上的显影辊;托盘5,用于接收传送装置4传送的显影辊。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的设置可起到使得显影辊在托盘5上收集整齐的作用。气动装置7用于调整托盘5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对控制装置的结构没有限制,其具有处理中心(图中未示出),处理中心(图中未示出)可以接收上述各个感应装置的信号、计数并可控制升降装置2、传送装置4、第一气缸61第二气缸62和气动装置7等的动作。机架1包括机台11和支架12,其中支架12设有若干纵向和横向的支柱。
如图1和图3所示,升降装置2安装在支架12上,且位于机架1远离托盘5的一端,在工作过程中,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包括显影辊支架组件21,显影辊支架组件21包括至少两个显影辊支架22,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显影辊支架22,在显影辊支架22上设有V型槽221,V型槽221用于容纳从外部设备落入升降装置2的显影辊,即在显影辊落入时,两V型槽221可支撑住显影辊。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传送装置4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传送带41,本实施例中两条传送带41分别位于显影辊支架组件21的两侧,显影辊放置在显影辊支架22的V型槽221时,显影辊的长度方向是垂直于传送带41传送显影辊的方向。传送带41设在机台11上,可由电机(图上未示出)驱动,两条传送带41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显影辊的长度进行调整,只要显影辊落在传送带41上时传送带41可在显影辊的两端支撑显影辊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41具有粗糙表面,当显影辊落在传送带41上时传送带41可使显影辊向托盘5方向运动。在升降装置2工作过程中,升降装置2上的V型槽221可支撑显影辊沿纵向上升或下降。当完成套胶工艺后的显影辊落入升降装置2的V型槽221时,第一感应装置31传输信号给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处理中心控制升降装置2下降,使得显影辊向靠近传送带41的方向移动。在升降装置2下降过程中显影辊与传送带41接触,显影辊抵接在传送带41上,升降装置2下降一定距离时显影辊受传送带41影响脱离V型槽221往托盘5方向运动。第一感应装置31检测到V型槽221上无显影辊时,升降装置2可上升回到接收从外部设备落入的显影辊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41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可沿箭头a的方向传送显影辊。为下文表述方便,下文将与箭头a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为前,与箭头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如图1所示,在与箭头a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为前时,托盘5位于传送带41的前面,第一感应装置31位于显影辊支架组件21的右侧。
如图1所示,在机台11上设有一安装支架111,安装支架111位于显影辊支架组件21的右侧,第一感应装置31安装在安装支架111上。在升降装置2处于接收的显影辊的位置时,在显影辊落入升降装置2的两V型槽221时可被第一感应装置31感应,第一感应装置31可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升降装置2下降且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可记录升降装置2接收显影辊的数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托盘5可活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传送带41的前面,托盘5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靠近传送带41的进料位和远离传送带41的出料位,托盘5包括倾斜设置的正面51、背面52以及位于托盘两侧具有防止显影辊脱离托盘5的挡板53,托盘5在进料位处与机架1在纵向可活动连接(倾斜角度可改变的活动连接),在托盘5的进料位处,托盘5的背面52两侧对称地设有安装块521,安装块521上具有一“U”型缺口,对应的在支架12上设有用于与安装块521铰接的凸轴121,安装块521与凸轴121相配合使得托盘5可绕凸轴121转动。托盘5的位于传送带41的下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与传送带41部分重合,以确保显影辊在脱离传送带41时可落入到托盘5上。从进料位至出料位,两个挡板53的挡板间距逐渐缩小,且出料位的挡板53间距略大于显影辊的长度,进料位处两个挡板53的挡板间距较宽,便于显影辊落入托盘51,从进料位至出料位,两个挡板53的挡板间距逐渐缩小有利于显影辊收集整齐(即各个显影辊的两端对齐)。出料位的挡板间距略大于显影辊的长度以允许显影辊通过并可准确落入到收纳筐中。在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100工作过程中,显影辊可从托盘5的进料位处进入,在沿托盘5滚动之后从出料位处脱离托盘5并落入收纳筐(图中未示出)中。
在本实施例中,气动装置7安装在支架12和托盘5之间,用于调整托盘5的倾斜角度,通过调整托盘5的倾斜角度可控制托盘5出料位与收纳筐(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距离。气动装置7包括可伸缩的第三活塞杆71,第三活塞杆71一端与托盘5连接。在第三活塞杆71从气动装置7伸出时,托盘5可在第三活塞杆71的力的作用下绕凸轴121转动,托盘5倾斜角度减小;在第三活塞杆71缩回时,托盘5倾斜角度增大。
如图1至图4所示,两个第一气缸61和两个第二气缸62,均设在托盘5背面52,两个第一气缸61位于托盘5的出料位处,显影辊在托盘上具有从进料位移动到出料位的移动方向b,两个第一气缸61在垂直于显影辊移动方向b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气缸61设有可伸缩的第一活塞杆611,对应的在托盘5上设有供第一活塞杆611穿过的通孔。第一活塞杆611从第一气缸61伸出时通过穿过托盘5,即从托盘5的正面51向上伸出,此时第一活塞杆611处于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可在显影辊沿托盘5滚动过程中阻挡显影辊滚动,以使得显影辊在受到第一活塞杆611阻挡后缓停在托盘5上且缓停在托盘5上的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在托盘上移动的显影辊移动方向b垂直,从而起到使显影辊在托盘5上收集整齐的作用(即显影辊始终以其长度方向是垂直于显影辊移动方向b的姿态被收集)。在第一活塞杆611向第一气缸61内缩回后第一活塞杆611的顶端部低于托盘5的正面51的表面,此时第一活塞杆611处于第二位置,在该位置,受阻挡的显影辊可继续沿着托盘5向下滚动,可选择的,在第一活塞杆611向第一气缸61缩回后,第一活塞杆611的顶端部也可设置为与托盘5的正面51的表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在托盘5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气缸62设在第一气缸61与进料位之间,并在垂直于显影辊移动方向b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气缸62包括可伸缩的第二活塞杆621,对应的在托盘5上设有供第二活塞杆621穿过的通孔。在第二活塞杆621从第二气缸62伸出后,第二活塞杆621穿过托盘5的正面51的表面,此时第二活塞杆621处于第三位置,在该位置,第二活塞杆621可在显影辊滚动过程中阻挡显影辊滚动,使得显影辊在受到两个第二活塞杆621的阻挡后缓停在托盘5上,且缓停在托盘5上的显影辊其长度方向与显影辊在托盘5上的移动方向b垂直,起到使显影辊在托盘5沿着方向b的移动过程中进行方向的调整,以使得显影辊落入收纳筐时方向的一致性;在第二活塞杆621向第二气缸62内缩回后第二活塞杆621的顶端部低于托盘5的正面51的表面,此时第二活塞杆621处于第四位置,在该位置,受阻挡的显影辊可继续沿着托盘5向下滚动。可选择的,第二活塞杆621向第二气缸62缩回后,第二活塞杆621的顶端部也可设置为与托盘5的正面51的表面齐平。当显影辊从传送带41落入托盘5时其长度方向未能与显影辊在托盘5上的移动方向b垂直时,显影辊在滚动过程中可受到活塞杆以及挡板53的阻挡作用,使得显影辊在受到活塞杆的阻挡而缓停后,显影辊的长度方向与显影辊在托盘5上的移动的方向b垂直,后续落入托盘5的显影辊可受前一显影辊的阻挡,进而使得后续落入的显影辊可在托盘5上排列整齐。可选择的,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在托盘5背面52沿垂直于显影辊在托盘5上的移动的方向b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61之间还设有第二感应装置32,第二感应装置32用于感应从托盘5脱离的显影辊,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接收信号并记录累计接收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611向第一气缸61和第二活塞杆621向第二气缸62内回缩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外部设备的显影辊落入升降装置2的两V型槽221中时,第一感应装置31可感应落入V型槽221中的显影辊,并传递信息至处理中心并由处理中心进行计数,当处理中心记录的数量达到提前预设的第一数量时,处理中心可控制处于伸出状态的第二活塞杆621向第二气缸62内回缩,此时被阻挡住的显影辊由于托盘5处于倾斜状态会继续沿着托盘5的长度方向向靠近第一气缸61的方向移动。当处理中心记录的数量达到提前预设的第二数量时,处理中心可控制处于伸出状态的第一活塞杆611向第一气缸61内回缩,被第一活塞杆611阻挡住的显影辊由于托盘5处于倾斜状态而继续沿着托盘5的长度方向向下滚动并从出料位脱离托盘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611被设置为第二活塞杆621向第二气缸62回缩时从第一气缸61伸出。
以下结合图1和图4详细描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当完成套胶工艺后的显影辊,其从外部设备(如套胶设备)落入到自动收集装置中的两个V型槽221中,被两V型槽221支撑,第一感应装置31感应到落入两V型槽221的显影辊时传递信号至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并由处理中心进行计数,控制装置4接收感应信号后,升降装置2下降并使显影辊落在传动装置的传送带41上,显影辊受传送带41的影响脱离V型槽221后,升降装置2上升继续接收下一根显影辊,上一根显影辊随着传送带41的传送沿a方向移动并最终落入到托盘5中,此时托盘5由气动装置7控制在收集显影辊的位置(如图1所示托盘5的位置),第二活塞杆621处于伸出的状态,显影辊沿着托盘5向下滚动过程中先受到第二活塞杆621的阻挡,后续落入的显影辊可受到位于前方的相邻的显影辊的阻挡而整齐排列,当处理中心记录的数量达到预设的第一数量时,第二活塞杆621回缩,第一活塞杆611伸出,托盘5上由第二活塞杆621阻挡的若干个显影辊向靠近第一活塞杆611的方向滚动,第一活塞杆611使得显影辊进一步地收集整齐,当处理中心记录的数量达到第二数量时,气动装置7控制托盘5下降一定角度(如图4所示托盘5的位置),使得出料位靠近收纳筐,第一活塞杆611回缩,由于托盘5处于倾斜状态,由第一活塞杆611阻挡的显影辊依次脱离托盘5并整齐落入收纳筐中,当第二感应装置32感应脱离托盘5的显影辊并传递信号至处理中心,当控制装置记录脱离托盘5的显影辊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第三数量时,气动装置7控制托盘5上升至收集显影辊的位置,进而进行下一次循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和第三数量是由处理中心记录的提前预设好,第一数量、第二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且其不是唯一固定的数值,可以是某一个数值的倍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200与实施例1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2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200与实施例1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100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以下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200还包含第三感应装置,在托盘205的宽度方向上,第三感应装置设在两个第二气缸2062之间,在显影辊同时受到两个第二活塞杆20621阻挡时可被第三感应装置感应,第三感应装置传递信号至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控制第二活塞杆20621回缩。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辊同时受到两个第一活塞杆20611阻挡时可被第二感应装置感应,第二感应装置传递信号至控制装置的处理中心,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活塞杆20611回缩。
以下介绍实施例2中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200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部分:
实施例2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200在开始工作前,如图5所示,托盘205处于靠近收纳筐(图中未示出)的位置,第一活塞杆20611与第二活塞杆20621均分别从第一气缸2061与第二气缸2062伸出,显影辊被传送带2041传送并落入托盘205,落入托盘205的显影辊沿着托盘205的长度方向向下滚动,当显影辊同时受到两个第二活塞杆20621的阻挡后,第二活塞杆20621回缩至第一气缸2061中,显影辊向靠近第一活塞杆20611的方向滚动,之后第二活塞杆20621从第一气缸2061中伸出阻挡下一根显影辊,在显影辊同时受到两个第一活塞杆20611阻挡后,第一活塞杆20611回缩至第一气缸2061中,由于第一活塞杆20611不再阻挡显影辊,显影辊向远离第一气缸2061的方向移动,之后第一活塞杆20611可从第一气缸2061中伸出继续阻挡下一根显影辊,显影辊最终从出料口2054脱离并落入收纳筐中,当显影辊脱离托盘205的数量达到预设的第三数量时,气动装置207控制托盘205向上转动一定角度,继续重复上述过程,使得显影辊可一层一层铺收纳筐中。
以上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及原理还有诸多变换。因此,任何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包括:
机架;
托盘,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托盘具有进料位以及出料位,待收集的显影辊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出料位后实施收集;所述托盘沿着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显影辊以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的姿态被收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
设在所述托盘的背面的至少两个第一气缸,各所述第一气缸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具有穿过所述托盘向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其顶端部齐平或低于所述托盘的正面表面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托盘的所述出料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所述托盘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显影辊脱离所述托盘的挡板;从所述进料位至所述出料位,两个所述挡板的挡板间距逐渐缩小,且所述出料位的所述挡板间距略大于所述显影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在所述进料位处与所述机架在纵向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托盘的倾斜角度的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托盘与所述机架之间,包括可伸缩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托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显影辊传送至所述托盘的传送装置;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显影辊并将所述显影辊传递至所述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显影辊支架组件,所述显影辊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显影辊支架,各所述显影辊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显影辊的V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影辊支架组件的两侧,所述传送装置分别设有一条传送带,两条所述传送带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设在所述背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进料位之间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包括可伸缩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具有穿过所述托盘向上的第三位置以及其顶端部齐平或低于所述正面表面的第四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气动装置、所述第二气缸、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CN202020917095.4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Active CN21255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7095.4U CN21255826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7095.4U CN21255826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8260U true CN212558260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7095.4U Active CN21255826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3432U (zh) 不停机料盘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06167167A (zh) 细纱管颜色识别输送装置
CN111644845A (zh) 一种连续式轴承装配生产线
CN212558260U (zh) 一种显影辊自动化收集装置
CN114314079B (zh) 一种自动分选上料输纸方法
CN213170140U (zh) 一种理料机的理料机构
CN113172402B (zh) 卡簧智能上料组装装置
CN113182853B (zh) 卡簧与转轴智能装配装置
CN111153186B (zh) 一种全自动加强筋下料送料设备
CN212608453U (zh) 全自动复卷机的循环式分切出料机构
CN218718277U (zh) 一种自动组装滚针轴承生产线
CN116852188A (zh) 一种细长杆件自动化磨光生产线
CN215614138U (zh) 自动制头机
CN211683775U (zh) 一种纸筒成型机
CN116511742A (zh) 一种自动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
CN111705537B (zh) 全自动纤维卫生纸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215625137U (zh) 管材自动喷字机
CN212917246U (zh) 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211766801U (zh) 一种整形输送机
CN210709795U (zh) 一种包装印刷用的模切机
CN210312778U (zh) 一种连续输送式的烘干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CN216187482U (zh) 一种圆筒工件输送装置
CN111300121A (zh) 一种空中分料搬送线
CN216151098U (zh) 热管不良品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