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7070U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47070U CN212047070U CN202020008686.XU CN202020008686U CN212047070U CN 212047070 U CN212047070 U CN 212047070U CN 202020008686 U CN202020008686 U CN 202020008686U CN 212047070 U CN212047070 U CN 2120470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dder
- vehicle
- plate
- bearing
- road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梯和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该车梯包括梯子(1a),所述梯子(1a)包括车行道(3)和位于所述车行道(3)一侧的台阶步道(4),所述车行道(3)包括供两轮车行走的承载板(31),所述台阶步道(4)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台阶板(40)。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包括供人踩踏行走的台阶步道和供两轮车推行的车行道,在装卸两轮车时,人踩踏在台阶板上将两轮车沿着车行道推行,更为方便省力,而且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汽车保有量日益提高,交通问题也越发严重,每逢上班早晚高峰或者节假日,道路拥堵已成常态。为方便出行,避免拥堵,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由于其出行方便,受车辆拥堵影响小,短途出行时较机动车更为方便。
目前,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通常通过货车、卡车等运输车进行输送,例如,将两轮车从生产厂商运输至销售商处,又例如,将共享单车运输至投放点。由于运输车辆的车厢与地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因而,在将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搬运至车厢上,或者将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从车厢搬运至底面上时十分不便。
对于自行车而言,由于其质量较轻,通常直接通过人力搬运的方式实现自行车在运输车辆上的装卸货,该方式缺点在于搬运费力,而且往往需要两个人合作搬运,不利于节省人力;而对于电动车而言,由于其质量重,搬运不便,目前通常会在车厢和地面间设置一斜板以供电动车推行,然而,人们在斜板上行走时较为吃力,而且容易打滑,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能够方便的在运输车上装、卸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梯,其包括梯子,所述梯子包括车行道和位于所述车行道一侧的台阶步道,所述车行道包括供两轮车行走的承载板,所述台阶步道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台阶板。
进一步地,所述梯子包括两个车行道,两个车行道分别位于所述台阶步道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行道还包括支撑所述承载板的承载架组,所述台阶板与所述承载架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架组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板连接于两根所述承载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承载梁高于所述承载板。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架组还包括连接于两根所述承载梁之间的多根加强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梯,其包括框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梯子,所述框体设置有收容所述梯子的收纳腔,所述梯子与所述收纳腔滑动配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体上表面的封板和与所述封板相连的坡道板,所述坡道板自所述封板向下方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坡道板与所述封板通过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支撑所述梯子的支撑板,所述梯子可沿所述支撑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梯子还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由所述支撑板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梯子还包括凸出于其侧面的防脱件,所述框体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框体的开口内的阻挡件,抽拉所述梯子时,所述防脱件与所述阻挡件相抵,防止所述梯子脱离所述框体。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下端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缺口,抬起所述梯子至向上倾斜,可使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缺口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货箱底板和如上所述的车梯,所述车梯的框体连接于所述货箱底板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包括供人踩踏行走的台阶步道和供两轮车推行的车行道,在装卸两轮车时,人踩踏在台阶板上将两轮车沿着车行道推行,更为方便省力,而且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在台阶步道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车行道,使得车梯的整体强度更高,而且上下推行两轮车时,能够使两轮车位于人体同一侧,推行更为舒适;
3.本实用新型的车梯还设置有收容梯子的框体,车梯与框体之间抽拉式连接,能够在不使用时将梯子推入框体内贮存,能够节省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梯子积灰,保护梯子不受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车梯还包括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封板和连接于封板上的坡道板,使得推行自行车和电动车时不会有台阶,更为轻松;
5.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在梯子上设置有防脱件,在框体上设置有阻挡件,能够防止梯子在使用时与框体脱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安装于货箱底板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行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台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梯子搁置在货箱底板和底面之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梯子与框体的配接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梯子被转动至防脱件位于缺口内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梯子收容于收纳框内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运输车,其包括车梯1以及安装该车梯1的货箱底板2。
参考图1和图2,该车梯1包括梯子1a,梯子1a包括供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行走的车行道3以及供人踩踏行走的台阶步道4,台阶步道4与车行道3侧面相连。
如图3和图4所示,车行道3包括承载架组30和连接于承载架组30上的承载板31,承载板31直接支撑两轮车的车轮,其为两轮车推行时的轨道。承载架组30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承载梁300和连接于两根承载梁300之间的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301,优选的,多根加强筋301是等间距布置的,以使承载架组30整体的承载力更为均衡。
承载板31位于两个承载梁300之间,并与加强筋301相连。加强筋301与承载架30之间以及承载板31与加强筋301、承载架30之间均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等方式相连。优选的,承载板31两侧的承载梁300高于承载板31,即两个承载梁300和承载板31之间形成槽310,在推行两轮车时,承载梁300能够阻挡车轮偏离承载板31,从而确保车轮能够沿着承载板31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承载梁300采用铝型材,加强筋301采用铝合金方管,铝合金强度高,质量轻,使得该梯子1a的使用更为轻便。承载板31可以采用普通冷轧板、镀锌板或者其他板材,其可以是完整的一块板,也可以是由多块板拼合而成的。
如图5所示,台阶步道4包括多个供人推行两轮车时踩踏的台阶板40,多个台阶板40间隔设置在承载梁300上,在台阶板40上设置有连接耳41,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耳41与承载梁300相连,将台阶板40固定至承载梁300上。
台阶板40与承载梁300成角度设置,该角度使得梯子1a在使用时,台阶步道4地面平行(通常是呈水平状态),从而方便人在台阶步道4上行走。通常,如图6所示,同类型的运输车的货箱底板2与地面的高度H是相对确定的,该高度虽然会受轮胎气量等因素的影响,但相差不大,梯子1a的长度L也是可以确定的,梯子1a使用时,其后端30a可以通过钩子勾连或者其他固定方式连接在货箱底板2上,前端30b与地面接触,因而可以通过梯子1a的长度L和高度H计算出梯子1a与地面间大致的夹角A,台阶步道4和承载梁300所形成的角度B与该夹角A大小一致。
为进一步方便推行两轮车上下梯子,在台阶步道4两侧均设置有车行道3,即台阶板40连接在两条车行道3之间,一方面,台阶板40两侧均与承载梁300相连,改变了台阶板40悬臂梁的结构,使台阶板40两侧均获得支撑,可以大大提高台阶板40以及梯子1a整体的承载强度;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推车时通常习惯于车辆位于人体的左侧或右侧(一般是右侧),因此,在台阶步道4两侧均设置一条车行道3,可以在推车上行或者下行时,使车保持在人体的同一侧,更为方便舒适。
台阶板40可以采用普通冷轧板、镀锌板或者其他材质的金属板折弯制成,在台阶板40和承载梁300之间还可以设置加强板、加强筋等部件加强台阶板40的承载力。
为进一步方便使用,如图1所示,车梯1还包括连接在货箱底板2上的收纳框1b,收纳框1b用于在车梯1不使用时收容梯子1a,从而节省空间。收纳框1b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货箱底板2上。梯子1a被收容在收纳框1b的状态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中,收纳框1b和梯子1a采用抽拉式的结构,具体的,如图7所示,收纳框1b包括框体5,框体5为焊接框,其内形成有收纳腔50,收纳腔50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51,梯子1a可通过开口51推入或抽出,框体5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2,用以支撑梯子1a,支撑板52无需布满整个框体5的底面,其可以是设置在框体5两侧的两块板,分别支撑梯子1a的两端,从而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提高抽拉梯子1a时的顺畅性,可以在梯子1a的两侧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滚轮33,滚轮33可通过螺栓连接在承载梁300的侧面上,且滚轮33的下端凸出于承载梁300的底面300a(标号见图6),从而能够使滚轮33支撑在支撑板52上。
如图8和图9所示,梯子1a后端的两侧还设置有延伸出承载梁300侧面的防脱件32,本实施例中,防脱件32为螺接在承载梁300的螺栓。在开口51的两侧还设置有与框体5相连的阻挡件53,本实施例中,阻挡件53为挡板。在梯子1a使用时,阻挡件53能够与防脱件32接触,从而防止梯子1a滑出框体5,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阻挡件53与支撑板52之间形成缺口530,缺口530的高度大于滚轮33的直径,从而可以供滚轮33通过。同时,梯子1a可以通过缺口530完全抽出收纳框1b。如图10所示,需要完全抽出梯子1a时,先将梯子1a抽拉至防脱件32与阻挡件53接触,然后抬起梯子1a的前端30b,当防脱件32转动至位于阻挡件53下方时,即可将防脱件32从缺口530内移出。
阻挡件53自开口51的上端延伸至开口51内,以确保梯子1a在使用时,防脱件32能够始终与阻挡件53保持接触,安全性更高;优选的,在梯子1a为水平状态时,阻挡件53的底端位于防脱件32的下方,以防止水平抽拉时,梯子1a被完全抽出框体5。
如图11所示,收纳框1b还包括连接在框体5上表面的封板6和连接在封板6上的坡道板60,坡道板60自封板6向下倾斜延伸至与货箱底板2接触,在卸货时,两轮车可以方便的从坡道板60推上封板6,然后再经过梯子1a推至地面;反之,在装货时,两轮车可以从梯子1a推上封板6,然后再经过坡道板60推到货车底板2上,更为方便、省力。
封板6与坡道板60之间可通过铰链61连接,在不使用时,坡道板60能够翻转叠加在封板6上,从而减少收纳框1b的占地空间;而使用时,只需翻转坡道板60,使其一端由货箱底板2支撑即可,十分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梯子、车梯不仅可以应用于运输车上,还可以脱离运输车独立使用,或者应用于其他承载平台。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包括供人踩踏行走的台阶步道和供两轮车推行的车行道,在装卸两轮车时,人踩踏在台阶板上将两轮车沿着车行道推行,更为方便省力,而且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在台阶步道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车行道,使得车梯的整体强度更高,而且上下推行两轮车时,能够使两轮车位于人体同一侧,推行更为舒适;
3.本实用新型的车梯还设置有收容梯子的框体,车梯与框体之间抽拉式连接,能够在不使用时将梯子推入框体内贮存,能够节省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梯子积灰,保护梯子不受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车梯还包括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封板和连接于封板上的坡道板,使得推行自行车和电动车时不会有台阶,更为轻松;
5.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在梯子上设置有防脱件,在框体上设置有阻挡件,能够防止梯子在使用时与框体脱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车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梯子(1a),所述梯子(1a)包括车行道(3)和位于所述车行道(3)一侧的台阶步道(4),所述车行道(3)包括供两轮车行走的承载板(31),所述台阶步道(4)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台阶板(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1a)包括两个车行道(3),两个车行道(3)分别位于所述台阶步道(4)两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道(3)还包括支撑所述承载板(31)的承载架组(30),所述台阶板(40)与所述承载架组(30)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组(30)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承载梁(300),所述承载板(31)连接于两根所述承载梁(300)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1)两侧的承载梁(300)高于所述承载板(3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框体(5),所述框体(5)设置有收容所述梯子(1a)的收纳腔(50),所述梯子(1a)与所述收纳腔(50)滑动配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体(5)上表面的封板(6)和与所述封板(6)相连的坡道板(60),所述坡道板(60)自所述封板(6)向下方倾斜。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体(5)上表面的封板(6)和与所述封板(6)铰链连接的坡道板(60)。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内设置有支撑所述梯子(1a)的支撑板(52),所述梯子(1a)可沿所述支撑板(52)移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1a)还包括多个滚轮(33),所述滚轮(33)由所述支撑板(52)支撑。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1a)还包括凸出于其侧面的防脱件(32),所述框体(5)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框体(5)的开口(51)内的阻挡件(53),抽拉所述梯子(1a)时,所述防脱件(32)与所述阻挡件(53)相抵,防止所述梯子(1a)脱离所述框体(5)。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53)下端与所述支撑板(52)之间形成缺口(530),抬起所述梯子(1a)至向上倾斜,可使所述阻挡件(53)位于所述缺口(530)内。
13.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包括货箱底板(2)和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车梯,所述车梯的框体(5)连接于所述货箱底板(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8686.XU CN212047070U (zh) | 2020-01-03 | 2020-01-03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8686.XU CN212047070U (zh) | 2020-01-03 | 2020-01-03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47070U true CN212047070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3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08686.XU Active CN212047070U (zh) | 2020-01-03 | 2020-01-03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470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8360A (zh) * | 2020-01-03 | 2020-04-21 | 苏州吉川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
2020
- 2020-01-03 CN CN202020008686.XU patent/CN2120470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8360A (zh) * | 2020-01-03 | 2020-04-21 | 苏州吉川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68142A (en) | Car-carrier with each wheel-train equipped with its own carrying cross-structures | |
JP5583763B2 (ja) | インターモーダル・タンク、及びインターモーダル・タンクのための車台 | |
US7192237B2 (en) | Accessible cart for use with beverage distribution system | |
US6435803B1 (en) | Shopping cart collection vehicle and method | |
CN2054787U (zh) | 提升及运输设备 | |
WO2000043234A1 (en) | Beverage transport cart system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 | |
US20210261042A1 (en) | Safety securing structure device for container of arm-roll vehicle | |
US8356962B2 (en) | Logistics panel and containers | |
CN212047070U (zh)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
US4705289A (en) | Dual load trailer | |
US4738575A (en) | Convertible automobile carrier | |
JP2015120537A (ja) | 脱着コンテナ | |
CN111038360A (zh) | 一种车梯及具有该车梯的运输车 | |
US20090257854A1 (en) | Self-leveling roll-on/roll-off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on a tiltable platform | |
CA2739693A1 (en) | Delivery-truck mounted carrying-rack for a delivery-bike | |
US20110083579A1 (en) | Railcars for personal vehicles systems | |
GB2532839A (en) | Improvements to transport goods trailer | |
EP0825097B1 (en) | Extendible flatbed trailers | |
CN21646792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材料运输装置 | |
US7621578B2 (en) | Open-bed utility trailer convertible to a closed utility trailer by the addition of a closed cargo box | |
US8668427B1 (en) | Bridge for a tailgate of a pickup truck | |
CN215622375U (zh) | 一种机场重型设备搬运车 | |
WO1996020850A1 (en) | Apparatus for loading vehicles into cargo containers | |
CN222474038U (zh) |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临时梯 | |
JP2540288Y2 (ja) | 手押し運搬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