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4737U -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14737U CN211114737U CN201921773932.4U CN201921773932U CN211114737U CN 211114737 U CN211114737 U CN 211114737U CN 201921773932 U CN201921773932 U CN 201921773932U CN 211114737 U CN211114737 U CN 2111147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frame
- tower crane
- long
- work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本作业平台的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设于平台框架底面,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套接于两根短立柱底端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水平筒套接于两根主梁上部并且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斜边垫座设于两根主梁上部,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底端坐落于两个斜边垫座顶面,两个套接直筒套接于两根长立柱底端并且侧壁开设长矩形孔,两个套接直筒通过销轴铰接于两根主梁下部并且销轴位于长矩形孔内,两个支撑块设于两根主梁的底端并且主梁底端向外延伸凸块,四个滑轮和四根弹簧设于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的端部。本作业平台提高施工作业效率,节省成本,方便拆装,增加安全性能,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在当前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公共建筑工程的电梯井设备安装施工中,需在电梯井内逐层向上搭设钢管脚手架以用于设备安装,但该脚手架的稳定性及刚度较差,且在狭窄的空间内需投入多种脚手架搭设的工程材料(如型钢、钢管、扣件等),电梯井墙面需预留施工洞口,施工作业人员多,施工效率低,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本施工作业平台克服电梯井内搭设钢管脚手架的缺陷,提高施工作业效率,节省材料使用,减少作业人员,方便拆装,增加安全性能,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框架、两根短立柱、两根长立柱、两根主梁、两个L形套接筒,两个套接直筒、四个滑轮、四根弹簧、两个斜边垫座和两个支撑块,所述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分别垂直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底面,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套接于所述两根短立柱底端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水平筒套接于所述两根主梁上部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斜边垫座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上部,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底端坐落于所述两个斜边垫座的顶面,所述两个套接直筒套接于所述两根长立柱底端,所述两个套接直筒的侧壁开设长矩形孔,所述两个套接直筒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两根主梁的下部并且销轴位于所述两个套接直筒侧壁的长矩形孔内,所述两个支撑块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的底端并且所述两根主梁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凸块,所述四个滑轮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的端部,所述四根弹簧设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内并且外端分别抵靠所述四个滑轮、内端通过挡板限位。
进一步,本作业平台还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设于所述平台框架与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之间。
进一步,本作业平台还包括立柱连梁,所述立柱连梁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短立柱之间和两根长立柱之间。
进一步,本作业平台还包括主梁连梁,所述主梁连梁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主梁之间。
进一步,本作业平台还包括四个吊环,所述四个吊环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顶面。
进一步,本作业平台还包括花纹钢板,所述花纹钢板满铺于所述平台框架顶面。
进一步,所述两根主梁顶端端面为垂直面,所述两根主梁底端的凸块开设有拉环孔。
进一步,所述平台框架与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采用连接板配合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台框架内间隔设有纵横加强杆。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作业平台的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设于平台框架底面,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套接于两根短立柱底端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水平筒套接于两根主梁上部并且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斜边垫座设于两根主梁上部,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底端坐落于两个斜边垫座的顶面,两个套接直筒套接于两根长立柱底端并且侧壁开设长矩形孔,两个套接直筒通过销轴铰接于两根主梁下部并且销轴位于长矩形孔内,两个支撑块设于两根主梁的底端并且主梁底端向外延伸凸块,四个滑轮和四根弹簧设于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的端部。本施工作业平台克服电梯井内搭设钢管脚手架的缺陷,提高施工作业效率,节省材料使用,减少作业人员,方便拆装,增加安全性能,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示意图;
图2为本作业平台中平台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作业平台中L形套接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作业平台中套接直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框架1、两根短立柱2、两根长立柱3、两根主梁4、两个L形套接筒5,两个套接直筒6、四个滑轮7、四根弹簧8、两个斜边垫座9和两个支撑块10,所述两根短立柱2和两根长立柱3分别垂直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1底面,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5的垂直筒51套接于所述两根短立柱2底端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水平筒52套接于所述两根主梁4上部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斜边垫座9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4上部,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5的垂直筒51底端坐落于所述两个斜边垫座9的顶面,所述两个套接直筒6套接于所述两根长立柱3底端,所述两个套接直筒6的侧壁开设长矩形孔61,所述两个套接直筒6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两根主梁4的下部并且销轴位于所述两个套接直筒6侧壁的长矩形孔61内,所述两个支撑块10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4的底端并且所述两根主梁4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凸块41,所述四个滑轮7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框架1的水平边框11或垂直边框12的端部,所述四根弹簧8设于所述平台框架1的水平边框11或垂直边框12内并且外端分别抵靠所述四个滑轮7、内端通过挡板13限位。
优选的,本作业平台还包括斜撑杆14,所述斜撑杆14设于所述平台框架1与两根短立柱2和两根长立柱3之间。斜撑杆用于提高平台框架与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之间的刚性,确保作业平台在升降过程和施工作业过程的稳定性,以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优选的,本作业平台还包括立柱连梁15,所述立柱连梁15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短立柱2之间和两根长立柱3之间。立柱连梁使得两根短立柱以及两根长立柱构成整体,避免升降时的晃动,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的,本作业平台还包括主梁连梁16,所述主梁连梁16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主梁4之间。主梁连梁使两根主梁构成整体,确保结构的刚性以及两根主梁在升降时的联动,避免主梁卡死于电梯井侧壁的剪力墙。
优选的,本作业平台还包括四个吊环16,所述四个吊环16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1顶面。四个吊环用于通过塔吊将本作业平台实现升降,以进行电梯井内的各项施工作业。
优选的,本作业平台还包括花纹钢板17,所述花纹钢板17满铺于所述平台框架1顶面。花纹钢板用于施工人员在平台框架上的站立,且具有防滑作用,确保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两根主梁4顶端端面为垂直面42,所述两根主梁4底端的凸块41开设有拉环孔43。两根主梁顶端端面的垂直面与电梯井侧壁的剪力墙贴合,既实现本作业平台的支撑作用,又可以沿电梯井侧壁的剪力墙滑移,确保本作业平台在电梯井内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平台框架1与两根短立柱2和两根长立柱3采用连接板17配合螺栓18连接。本作业平台中包括立柱连梁、主梁连梁与短立柱、两根长立柱以及主梁等均采用连接板配合螺栓实现连接,从而便于本作业平台的整体拆装以及运输,可以散件形式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分别在电梯井内进行安装构成整体,待施工结束后方便进行拆卸后运输至下一施工现场,有效提高本作业平台应用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平台框架1内间隔设有纵横加强杆19。纵横加强杆用于提高平台框架的刚性,确保施工人员站立的安全。
本作业平台安装于电梯井内实现施工人员在电梯井内的各项施工作业,在需要提升本作业平台时,采用塔吊通过钢丝绳连接平台框架,塔吊将平台框架缓慢提升,期间,平台框架周边的滑轮通过弹簧作用抵靠至电梯井四周的剪力墙,避免平台框架的晃动,平台框架带动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同步提升,此时,两根短立柱通过L形套接筒带动主梁提升,两根长立柱由于套接直筒侧壁的长矩形孔迟缓对主梁的提升,即原始状态销轴位于长矩形孔的顶端,长立柱提升时销轴缓慢由长矩形孔顶端移动至长矩形孔底端,在该过程中,主梁在重力的作用下以短立柱的销轴铰接点微距偏转,使得主梁顶端移进平台框架内并且主梁顶端和底端同时脱离电梯井的剪力墙,当长立柱与主梁连接的销轴移动至长矩形孔底端时,平台框架、短立柱、长立柱以及主梁同步提升,当平台框架提升至上一层作业面时,通过人力拉动主梁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凸块,该凸块也可以在凸块的拉环孔内穿入拉环或绳索进行拉动,使得长立柱与主梁连接的销轴重新移动至长矩形孔顶端,主梁以短立柱的销轴铰接点反向微距偏转,主梁顶端抵靠至电梯井剪力墙、底端通过支撑块和凸块骑坐于上一层作业面,从而通过主梁将本作业平台固定于电梯井内,此时,塔吊缓慢下降,解除钢丝绳,施工人员即可站立于平台框架进行电梯井内的各项施工。当本作业平台需再次提升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电梯井整个高度的施工作业。
本作业平台拆装及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及刚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作业人员,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能,本作业平台应用于当前工业、民用以及公共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中电梯井作业平台,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能。
Claims (9)
1.一种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框架、两根短立柱、两根长立柱、两根主梁、两个L形套接筒,两个套接直筒、四个滑轮、四根弹簧、两个斜边垫座和两个支撑块,所述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分别垂直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底面,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套接于所述两根短立柱底端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水平筒套接于所述两根主梁上部并且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斜边垫座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上部,所述两个L形套接筒的垂直筒底端坐落于所述两个斜边垫座的顶面,所述两个套接直筒套接于所述两根长立柱底端,所述两个套接直筒的侧壁开设长矩形孔,所述两个套接直筒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两根主梁的下部并且销轴位于所述两个套接直筒侧壁的长矩形孔内,所述两个支撑块分别设于所述两根主梁的底端并且所述两根主梁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凸块,所述四个滑轮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的端部,所述四根弹簧设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水平边框或垂直边框内并且外端分别抵靠所述四个滑轮、内端通过挡板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还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设于所述平台框架与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还包括立柱连梁,所述立柱连梁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短立柱之间和两根长立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还包括主梁连梁,所述主梁连梁分别间隔水平设于所述两根主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还包括四个吊环,所述四个吊环均布设于所述平台框架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本作业平台还包括花纹钢板,所述花纹钢板满铺于所述平台框架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主梁顶端端面为垂直面,所述两根主梁底端的凸块开设有拉环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与两根短立柱和两根长立柱采用连接板配合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内间隔设有纵横加强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73932.4U CN211114737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73932.4U CN211114737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14737U true CN211114737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9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73932.4U Active CN211114737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147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5996A (zh) * | 2020-12-25 | 2021-04-23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井内自爬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059758A (zh) * | 2021-11-10 | 2022-02-18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 |
-
2019
- 2019-10-22 CN CN201921773932.4U patent/CN2111147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5996A (zh) * | 2020-12-25 | 2021-04-23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井内自爬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695996B (zh) * | 2020-12-25 | 2022-04-12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井内自爬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059758A (zh) * | 2021-11-10 | 2022-02-18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双层整体电梯井平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95798B (zh) | 节段拼装一体化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545172A (zh) | 一种高空大跨度钢桁架的安装方法 | |
CN110397289B (zh) | 一种站在房屋柱顶且具备自动走行功能的全方位架梁设备 | |
CN211114737U (zh) | 用于塔吊提升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平台 | |
CN107268969A (zh) |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施工架结构 | |
CN112049236A (zh) | 高层建筑高空大悬挑结构下悬挂装饰施工平台施工方法 | |
CN211775640U (zh) | 一种装配式楼梯间定型化钢制防护通道 | |
CN211498526U (zh) | 自提式波形钢腹板现浇箱梁挂篮 | |
CN101633483B (zh) | 一种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装置 | |
CN208071235U (zh) | 一种钢桁架整体提升的支座及提升系统 | |
CN106351441A (zh) | 烟囱爬模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8423566A (zh) | 可重复利用的移动运输组合装置 | |
CN211007590U (zh) | 一种用于悬挑钢结构的施工平台 | |
CN210239080U (zh) | 一种空间高位作业使用的检修平台 | |
CN112482317A (zh) | 一种门槽二期混凝土自爬升滑模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3701549U (zh) |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 | |
CN213741569U (zh) |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高支架 | |
CN104499565A (zh) | 一种装配式阳台 | |
CN201052950Y (zh) | 吊机 | |
CN103743581A (zh) | 内爬塔式起重机试验平台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202170231U (zh) | 移动式拔杆 | |
JP2012025540A (ja) | ジブクレーンとその解体方法 | |
CN206385750U (zh) | 一种混合结构预制楼梯 | |
CN216380480U (zh) | 一种整体式可移动操作架 | |
CN219585680U (zh) | 一种栏杆起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