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4754U - 充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84754U CN208284754U CN201820724228.9U CN201820724228U CN208284754U CN 208284754 U CN208284754 U CN 208284754U CN 201820724228 U CN201820724228 U CN 201820724228U CN 208284754 U CN208284754 U CN 208284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sulator
- connecting device
- connector
- charging conn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体及一对第一端子,第一绝缘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第一端子分别外露出二第一壁面;第二连接器包含第二绝缘体及一对第二端子组,第二绝缘体的一侧成型有可框罩二第一壁面的插置空间,第二端子组外露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第一端子,藉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可不致外露,进而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充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充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电连接装置包含插头与插座二连接器,其插接方式是在插头前端设置有外露的二导接端子,另外,插座则对应设置有可供插入导接端子的插孔;据此,将插头插接到插座后即可构成电气连接,从而导通充电时所需的电流。
然而,倘若充电作业时的电流较大,如应用在汽车或机车上的充电电池,则因大电流流经插头与插座的电气接点接触部位时,电气接点会生成高热并传导至插头与插座。长时间使用后,插头与插座容易受高温影响而发生变形,并可能造成间隙与裂痕而使导端子外露,进而形成使用安全上的隐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充电连接装置加以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人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其设置可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不致外露,进而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体及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一端子,第一绝缘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该对第一端子分别对应外露出二第一壁面;第二连接器包含第二绝缘体及设置在第二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二端子组,第二绝缘体的一侧成型有可框罩二第一壁面的插置空间,对第二端子组外露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该对第一端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包含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分别外露出第一绝缘体的二壁面的第一端子;又,第二连接器的绝缘体一侧为一缺口,并形成有可框罩第一连接器的二壁面的插置空间,并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设置有能够对应导接对第一端子的端子组;据此,第二连接器的端子不致外露而触及使用者,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充电连接装置
10…第一连接器
11…第一绝缘体
111…第一壁面
12…第一端子
121…第一定位部
13…第一信号端子
14…电路板
20…第二连接器
21…第二绝缘体
210…插置空间
211…容置槽
212…第二容置槽
22…第二端子组
221…导接块
2211…第二定位部
222…第二端子
23…弹性件
24…第二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连接器的立体透视图、立体爆炸示意图及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1包括ㄧ第一连接器10及一第二连接器2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0及该第二连接器20相互环扣而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更详细描述该充电连接装置1的结构如后。
该第一连接器10包含一第一绝缘体11及设置在该第一绝缘体11上的一对第一端子12。该第一绝缘体11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111;又,该对第一端子12分别对应外露出该二第一壁面111。较佳地,各该第一端子12为一导电片,并具有一第一定位部121;此外,该二第一壁面111相互平行并呈相对设置。
更详细地说,该第一连接器10还包括至少一第一信号端子13及一电路板14。该第一信号端子13设置在该第一绝缘体11并位于该对第一端子12之间。此外,该第一绝缘体11设置在该电路板14上,该对第一端子12及该第一信号端子13电性连接该电路板14。
如图3所示,该第二连接器20包含一第二绝缘体21及设置在该第二绝缘体21上的一对第二端子组22。详细地说,该对第二端子组22分别作为正、负电极,用以作为传输电力。又,该第二绝缘体21的一侧为一缺口而形成有可框罩该第一绝缘体11的二第一壁面111的一插置空间210。该对第二端子组22分别外露在该插置空间210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该对第一端子12。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端子组22仅部分外露在插置空间210中(通常第二绝缘体21的外部会额外设置壳座,惟本实施例并未显示),故可不致外露而触及使用者,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各该第二端子组22包含一导接块221及连接该导接块221的一第二端子222。又,该第二端子222的一端穿出该第二绝缘体21,该导接块221位于该插置空间210中并对应该第一端子12的第一定位部121具有一第二定位部2211。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121为一凹部,该第二定位部2211为一凸块,实际实施时,该第一定位部121及该第二定位部2211的样态并不限制,仅需达到相互定位的结构。
再者,该第二连接器20更包括一对弹性件23。该对弹性件23分别对应弹性抵接在该对导接块221的一侧边。较佳地,各该弹性件23为一扭力弹簧。此外,该第二连接器20对应该第一连接器10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二信号端子24。该第二信号端子24设置在该第二绝缘体21并位于该对第二端子组22之间。
要说明的是,该第一信号端子13及该第二信号端子24的设置可用于信号的传输,或在导接时作为接触检测之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绝缘体11的外型在设置有该对第一端子12的一端呈一U形;另一方面,该第二连接器20的插置空间210对应设置为一U形空间。
要说明的是,当该第一连接器10与该第二连接器20相互插接时,该第二连接器20环扣在该第一连接器10上。实际实施时,该第一绝缘体11及该插置空间210的外型并不特定限制,其可对应设置呈V形或其他形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体21在该插置空间210的相对侧分别成型有一容置槽211,各该弹性件23设置在该容置槽211中。此外,该第二绝缘体21在该插置空间210的一侧还成型有至少一第二容置槽212;又,该第二信号端子24设置在该第二容置槽212中。
请再参照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1在该第一连接器10插扣在该第二连接器20时,该对第一端子12及该对第二端子组22相互导接而达到电力传输的目的。
如图5所示,当该第一连接器10朝该第二连接器20的插置空间210插入时,该第一绝缘体11会推抵位于该插置空间210的相对侧的第二端子组22。
具体而言,该对第二端子组22会分别朝二侧的容置槽211方向移动,此时,该容置槽211的弹性件23会受到该第二端子组22的压掣而具有弹性回复力。
再者,请另参照图6,待该第一连接器10的一侧插入该插置空间210后,该对第一端子12的第一定位部121即与该第二端子组22的第二定位部2211相互定位,并利用该弹性件23的弹性回复力而能够确实地相互抵接。据此,该第一连接器10及该第二连接器20可通过该对第一端子12及该对第二端子组22的相互导接而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
另外要说明的,该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信号端子13亦电性导接该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信号端子24。该第一信号端子13及该第二信号端子24之间则可进行信号的传输,或在导接时作为接触检测之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绝缘体及设置在该第一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一端子,该第一绝缘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该对第一端子分别对应外露出该二第一壁面;以及
一第二连接器,包含一第二绝缘体及设置在该第二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绝缘体的一侧成型有可框罩该二第一壁面的一插置空间,该对第二端子组外露在该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该对第一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端子组包含一导接块及连接该导接块的一第二端子,该导接块位于该插置空间中并对应该第一定位部具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端子的一端穿出该第二绝缘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凹部,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凸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更包括一对弹性件,该对弹性件分别对应弹性抵接在该对导接块的一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件为一扭力弹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体的外型在设置有该对第一端子的一端呈一U形,该插置空间为一U形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体在该插置空间的相对侧分别成型有一容置槽,各该弹性件设置在该容置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更包括至少一第一信号端子;该第二连接器对应该第一连接器而设置有至少一第二信号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端子设置在该第一绝缘体并位于该对第一端子之间;该第二信号端子设置在该第二绝缘体并位于该对第二端子组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体在该插置空间的一侧成型有至少一第二容置槽,该第二信号端子设置在该第二容置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24228.9U CN208284754U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充电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24228.9U CN208284754U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充电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84754U true CN208284754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3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24228.9U Active CN208284754U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充电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8475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4199A (zh) * | 2019-09-17 | 2019-11-19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器插头 |
TWI860936B (zh) * | 2024-01-22 | 2024-11-01 |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同心圓換電連接裝置 |
-
2018
- 2018-05-15 CN CN201820724228.9U patent/CN2082847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4199A (zh) * | 2019-09-17 | 2019-11-19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器插头 |
CN110474199B (zh) * | 2019-09-17 | 2024-05-28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器插头 |
TWI860936B (zh) * | 2024-01-22 | 2024-11-01 |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同心圓換電連接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608648A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WO2015165416A1 (zh) |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 |
WO2014095167A3 (de) | Batteriezelle mit buchsenartig ausgebildetem zellterminal und korrespondierender zellverbinder | |
CN208284754U (zh) | 充电连接装置 | |
CN207611920U (zh) | 一种磁吸连接装置 | |
CN204144624U (zh) | 可变换不同制式插头的充电器 | |
CN201838632U (zh) | 压接式电池、电池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4376030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 |
CN203607633U (zh) | 具有防呆功能的磁吸式电连接装置 | |
CN213484047U (zh) | 一种连接器 | |
WO2014183305A1 (zh) | 移动供电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三接点式接触型充电组件 | |
CN205790508U (zh) | 快充式Micro-USB连接器组合结构 | |
CN211879683U (zh) | 一种磁吸式电池连接装置 | |
CN204927589U (zh) | 利用端子的接触时序确保供电稳定与安全的电源连接器 | |
CN209948253U (zh) |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 |
CN204167611U (zh) | 大电流充电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8767498U (zh) | 多触点导电夹片 | |
CN209374819U (zh) | 4pin式电连接插接件 | |
CN206471574U (zh) | 一种连接器的防尘盖结构 | |
CN219591692U (zh) | 充电用母端电连接器及公端电连接器 | |
CN206180186U (zh) | 一种组合式接触端子大电流连接器 | |
JP3188355U (ja) | Usbソケット | |
CN217691711U (zh) | 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 | |
CN204905540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14254813U (zh) | 一种电源插座连接器及其弹片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