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3004U -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93004U CN206993004U CN201721644866.1U CN201721644866U CN206993004U CN 206993004 U CN206993004 U CN 206993004U CN 201721644866 U CN201721644866 U CN 201721644866U CN 206993004 U CN206993004 U CN 206993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water quality
- wind
- air
- sem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Sulphur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O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60 aquacul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4 aquacultu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5 industri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methane hydro 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DOTMOQHOJINYBL-UHFFFAOYSA-N molecular nitrogen;molecular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N#N.O=O DOTMOQHOJINY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所述系统的供电设备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支撑柱和固定环,在支撑柱的侧壁上套接有支撑板;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柱上,且固定环与支撑板接触,固定环被分为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与右半环卡接,支撑柱位于左半环和右半环之间,太阳能电池方阵与左半环连接。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进行供电,降低了采用长距离电缆供电的成本;同时,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支撑柱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了维护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具体涉及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多参数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又名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器集成系统,适用于:水源地监测、环保监测站,市政水处理过程,市政管网水质监督,农村自来水监控;循环冷却水、泳池水运行管理、工业水源循环利用、工厂化水产养殖等领域。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先进的一体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它可以监测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二氧化硫、氢化硫、臭氧、甲烷/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氨气等7种气体。系统的所有设备都装在一个机柜内,包括分析仪模块、校准模块、采样系统、数据记录器、无纸表格记录器、通讯系统等,这样通过电话线即可远程获取空气质量数据。监测系统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分布在系统各处的微处理器负责每秒钟采样一次,并监测错误状态和执行安全协调设置,然后把数据发给分析仪的输出设备。
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站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站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方阵、智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多功能逆变器、电缆及支撑和辅助件等组成一个发电系统,将电力并网送入常规电网中。夜间和阴雨天无阳光时由风能发电,晴天由太阳能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实现了全天候的发电功能,比单用风机和太阳能更经济、科学、实用。适用于道路照明、农业、牧业、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广告业、服务业、港口、山区、林区、铁路、石油、部队边防哨所、通讯中继站、公路和铁路信号站、地质勘探和野外考察工作站及其它用电不便地区。
由于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水质自动检测装置主要位于户外,因此其供电方式与检测成本密切相关。采用电缆进行电力输送,不仅需要长距离电缆去,且供电成本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解决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水质自动检测装置主要位于户外,采用电缆进行电力输送,不仅需要长距离电缆去,且供电成本极大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出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供电,降低供电成本;并简化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方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所述系统的供电设备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支撑柱和固定环,所述风力发电机位于支撑柱的顶部,在支撑柱的侧壁上套接有支撑板;
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柱上,且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接触,固定环被平行于其轴线的平面分为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左半环与右半环卡接,支撑柱位于左半环和右半环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与左半环连接。
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进行供电,降低了采用长距离电缆供电的成本,且无需采用高压电线、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同时,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支撑柱上,并且固定环为互相卡接的左半环和右半环,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时,将左半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使左半环的内凹面与支撑柱接触,然后再将右半环与左半环卡接,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效率,无需拧螺钉或者焊接;并且拆卸下太阳能电池方阵,只需反向移动右半环,使右半环从卡接位置退出即可,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了维护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右半环上靠近左半环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轴线平行于固定环的轴线,且卡位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在左半环上靠近右半环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尺寸和卡位槽的横截面尺寸一致,且连接块分别各与一个卡位槽配合。
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时,将左半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使左半环的内凹面与支撑柱接触,然后再将右半环的内凹面与支撑柱接触,接着沿着支撑柱的轴线向左半环移动右半环,直至卡位槽与连接块配合,以使右半环与左半环卡接。
拆卸下太阳能电池方阵,只需反向移动右半环即可。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块上与卡位槽槽底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的轴线,且导向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平面端与连接块连接;在卡位槽的槽底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的轴线,且导向槽的横截面尺寸与卡位槽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导向条与导向槽配合。
导向条和导向槽的设置,便于左半环和右半环卡接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槽可以为燕尾槽、T形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与固定环共轴线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与固定环的外径一致,且限位环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固定环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的中心孔中,并与支撑板接触。
由于左半环与太阳能电池方阵连接,太阳能电池方阵在用力作用下会对左半环产生向下的拉力,并导致固定环上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对支撑柱产生压力,因此设置限位环,以限制固定环因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重量产生扭转的情况出现,继而保护固定环与支撑轴之间的接触面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且当固定环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的中心孔中时,橡胶层处于压缩状态。
橡胶层的设置消除了限位环与固定环之间的间隙,避免风力过大导致固定环晃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左半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U形杆,其末端均与左半环的外壁连接,连接杆上远离左半环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方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板为圆形。
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板与支撑柱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所述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
水质自动检测装置采集水源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空气自动检测装置采集空气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来自于水质自动检测装置和空气自动检测装置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存储器和显示器,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
存储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存储信号;
显示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将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将电力存储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对系统供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进行供电,降低了采用长距离电缆供电的成本,且无需采用高压电线、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
2、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支撑柱上,并且固定环为互相卡接的左半环和右半环,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时,将左半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使左半环的内凹面与支撑柱接触,然后再将右半环与左半环卡接,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效率,无需拧螺钉或者焊接;
3、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拆卸下太阳能电池方阵,只需反向移动右半环,使右半环从卡接位置退出即可,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了维护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橡胶层的设置消除了限位环与固定环之间的间隙,避免风力过大导致固定环晃动的情况出现;
5、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由于左半环与太阳能电池方阵连接,太阳能电池方阵在用力作用下会对左半环产生向下的拉力,并导致固定环上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对支撑柱产生压力,因此设置限位环,以限制固定环因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重量产生扭转的情况出现,继而保护固定环与支撑轴之间的接触面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左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右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太阳能电池方阵,2-风力发电机,3-支撑柱,4-固定环,5-左半环,6-右半环,7-支撑板,8-卡位槽,9-连接块,10-导向条,11-导向槽,12-限位环,13-加强筋,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所述系统的供电设备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1、风力发电机2、支撑柱3和固定环4,所述风力发电机2位于支撑柱3的顶部,在支撑柱3的侧壁上套接有支撑板7;
所述固定环4套设在支撑柱3上,且固定环4的下表面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接触,固定环4被平行于其轴线的平面分为左半环5和右半环6,所述左半环5与右半环6卡接,支撑柱3位于左半环5和右半环6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1与左半环5连接。
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对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进行供电,降低了采用长距离电缆供电的成本,且无需采用高压电线、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同时,太阳能电池方阵1通过固定环4固定在支撑柱3上,并且固定环为互相卡接的左半环5和右半环6,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1时,将左半环5固定在支撑板7上,且使左半环5的内凹面与支撑柱3接触,然后再将右半环6与左半环5卡接,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方阵1的安装效率,无需拧螺钉或者焊接;并且拆卸下太阳能电池方阵1,只需反向移动右半环6,使右半环6从卡接位置退出即可,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了维护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左半环5和右半环6之间的卡接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在所述右半环6上靠近左半环5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位槽8,所述卡位槽8的轴线平行于固定环4的轴线,且卡位槽8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在左半环5上靠近右半环6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横截面尺寸和卡位槽8的横截面尺寸一致,且连接块9分别各与一个卡位槽8配合。
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1时,将左半环5固定在支撑板7上,且使左半环5的内凹面与支撑柱3接触,然后再将右半环6的内凹面与支撑柱3接触,接着沿着支撑柱3的轴线向左半环5移动右半环6,直至卡位槽8与连接块9配合,以使右半环6与左半环5卡接。
拆卸下太阳能电池方阵1,只需反向移动右半环6即可。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块9上与卡位槽8槽底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条10,所述导向条10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8的轴线,且导向条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平面端与连接块9连接;在卡位槽8的槽底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8的轴线,且导向槽11的横截面尺寸与卡位槽8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导向条10与导向槽11配合。
导向条10和导向槽11的设置,便于左半环5和右半环6卡接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槽8为T形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左半环5和右半环6之间的卡接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所述卡接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在右半环6上靠近左半环5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端面,在左半环5上靠近右半环6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轴6插入连接孔中以实现卡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环4的安装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套设有与固定环4共轴线的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的内径与固定环4的外径一致,且限位环1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连接,固定环4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12的中心孔中,并与支撑板7接触。
由于左半环5与太阳能电池方阵1连接,太阳能电池方阵1在用力作用下会对左半环5产生向下的拉力,并导致固定环4上靠近支撑板7的一端对支撑柱3产生压力,因此设置限位环12,以限制固定环4因太阳能电池方阵1的重量产生扭转的情况出现,继而保护固定环4与支撑轴3之间的接触面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环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且当固定环4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12的中心孔中时,橡胶层处于压缩状态。
橡胶层的设置消除了限位环12与固定环4之间的间隙,避免风力过大导致固定环4晃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板7的下表面和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有三个,并沿支撑柱3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支撑板7为圆形。
加强筋13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板7与支撑柱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系统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所述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
水质自动检测装置采集水源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空气自动检测装置采集空气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来自于水质自动检测装置和空气自动检测装置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存储器和显示器,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
存储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存储信号;
显示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将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将电力存储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对系统供电。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供电设备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1)、风力发电机(2)、支撑柱(3)和固定环(4),所述风力发电机(2)位于支撑柱(3)的顶部,在支撑柱(3)的侧壁上套接有支撑板(7);
所述固定环(4)套设在支撑柱(3)上,且固定环(4)的下表面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接触,固定环(4)被平行于其轴线的平面分为左半环(5)和右半环(6),所述左半环(5)与右半环(6)卡接,支撑柱(3)位于左半环(5)和右半环(6)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1)与左半环(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半环(6)上靠近左半环(5)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位槽(8),所述卡位槽(8)的轴线平行于固定环(4)的轴线,且卡位槽(8)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在左半环(5)上靠近右半环(6)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横截面尺寸和卡位槽(8)的横截面尺寸一致,且连接块(9)分别各与一个卡位槽(8)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块(9)上与卡位槽(8)槽底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条(10),所述导向条(10)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8)的轴线,且导向条(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平面端与连接块(9)连接;在卡位槽(8)的槽底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轴线平行于卡位槽(8)的轴线,且导向槽(11)的横截面尺寸与卡位槽(8)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导向条(10)与导向槽(1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8)为T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3)上套设有与固定环(4)共轴线的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的内径与固定环(4)的外径一致,且限位环(1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连接,固定环(4)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12)的中心孔中,并与支撑板(7)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环(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且当固定环(4)靠近地面的一端插入限位环(12)的中心孔中时,橡胶层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1)和左半环(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为U形杆,其末端均与左半环(5)的外壁连接,连接杆(14)上远离左半环(5)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方阵(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7)的下表面和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有三个,并沿支撑柱(3)的轴线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所述水质自动检测装置、空气自动检测装置、存储器、显示器和报警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
水质自动检测装置采集水源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空气自动检测装置采集空气的质量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来自于水质自动检测装置和空气自动检测装置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存储器和显示器,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
存储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存储信号;
显示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将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将电力存储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对系统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4866.1U CN206993004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4866.1U CN206993004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93004U true CN206993004U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41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448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93004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930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40049A (zh) * | 2018-06-28 | 2018-09-14 | 大连理工大学 | 用于微藻养殖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443460A (zh) * | 2020-12-07 | 2021-03-05 | 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能光伏互补式风力机塔架 |
CN116780984A (zh) * | 2023-06-14 | 2023-09-19 |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北斗遥测终端机的节能型供电系统 |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21644866.1U patent/CN2069930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40049A (zh) * | 2018-06-28 | 2018-09-14 | 大连理工大学 | 用于微藻养殖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540049B (zh) * | 2018-06-28 | 2024-11-19 | 大连理工大学 | 用于微藻养殖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443460A (zh) * | 2020-12-07 | 2021-03-05 | 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能光伏互补式风力机塔架 |
CN116780984A (zh) * | 2023-06-14 | 2023-09-19 |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北斗遥测终端机的节能型供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93004U (zh) | 采用风光互补的自动化水质及空气实时监测装置 | |
CN100497941C (zh) | 一种风光能源复合型发电装置及其用途 | |
CN102262144A (zh) | 一种远程环境监测系统 | |
CN205861096U (zh) | 一种可拆装浮标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 | |
CN202475827U (zh) | 一种太阳能广告路灯 | |
CN205131043U (zh)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环境监测车 | |
CN202401813U (zh) | 新型通信铁塔 | |
CN205152834U (zh) | 新型道路桥梁通行限高架 | |
CN207379536U (zh) | 一种土壤远程检测装置 | |
CN204895854U (zh) | 一种高压架空线智能巡检飞行器 | |
CN204924455U (zh) | 基于wia-pa通讯的光伏供电温度变送器 | |
CN203857982U (zh) | 管网数据检测装置 | |
CN210509141U (zh) | 一种录井新型钻井液传感器装置 | |
CN107166316A (zh)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路灯 | |
CN103489269B (zh) | 一种电力杆塔示警器 | |
CN206890383U (zh) | 一种智能空气网格化监测设备 | |
CN212083876U (zh) | 一种新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装置 | |
CN206301009U (zh) | 一种单片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试验系统 | |
CN101153694A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照明道路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3846253U (zh) | 一种太阳能储能报警通信系统 | |
CN206115836U (zh) | 便携式光伏电站模拟仪 | |
CN204514907U (zh) | 一种远程水质监测系统 | |
CN207514789U (zh) | 一种故障自检的太阳能路灯 | |
CN203446060U (zh) | 一种风光互补led路灯 | |
CN205486593U (zh) | 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盗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