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4922U -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Google Patents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64922U CN205064922U CN201520862031.8U CN201520862031U CN205064922U CN 205064922 U CN205064922 U CN 205064922U CN 201520862031 U CN201520862031 U CN 201520862031U CN 205064922 U CN205064922 U CN 2050649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pipe
- groove
- folding groove
- slid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密封件、把手和固定块,第一管道的外壁设置有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贯穿到第一管道下内壁的中心杆,中心杆上设置有一阀瓣,中心杆还贯穿于壳体内的固定块和密封件,中心杆的顶部与壳体外的把手相连;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用于第二管道相对第一管道进行弹性伸缩的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第二管道滑动套接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出水孔;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结构如同第二管道和第一管道之间的结构。该阀门,设计合理,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可以将水分成多个不同的支流,满足了人们对于多个支流的需求,同时还具有控制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它是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阀门的结构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安装有阀芯,阀芯上连接有阀杆。在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都会用到具有多个支流的阀门,然而,现有的阀门大都不可以实现多向流动即具有多个直流),大多只能实现单一的单通道流通,满足不了人们对阀门多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该阀门不仅结构新颖,而且能够实现多向流动,满足人们对阀门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密封件、把手和固定块,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贯穿到第一管道下内壁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一阀瓣,所述中心杆还贯穿于壳体内的固定块和密封件,所述中心杆的顶部与壳体外的把手相连;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用于第二管道相对第一管道进行弹性伸缩的第一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第二管道滑动套接于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有用于第三管道相对第二管道进行弹性伸缩的第二伸缩自锁结构,第三管道滑动套接于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第二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均包括弹簧、支撑件、滑块和用于滑块往复移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一管道上,弹簧一端抵触支撑件,弹簧的另一端抵触第二管道,滑块固定于第二管道表面,滑槽设于第一管道的表面;所述滑槽包括:
第一直槽;第一直槽包括弹簧未压缩时滑块所处的起始端,而相反的一端是连接端;
始端连接第一直槽连接端的第一折槽;第一折槽末端轴向远离第一直槽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折槽末端的第一退槽;第一退槽末端的位置相比第一折槽末端轴向更靠近第一直槽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退槽末端的第二折槽;第二折槽的末端位置相比第一退槽的末端更远离第一直槽的起始端;
以及连接第二折槽另一端和第一直槽起始端的回退曲槽;
第一退槽和第二折槽连接处由槽斜面构成夹角,夹角位置处于第一折槽末端和第二折槽末端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呈环形,支撑件的截面呈“L”形,第二管道朝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供弹簧放置的嵌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道滑动套接于第一管道内部,滑槽位于第一管道内表面,滑块位于第二管道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管道滑动套接于第二管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水孔内还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还设置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该阀门,设计合理,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可以将水分成多个不同的支流,满足了人们对于多个支流的需求,同时还具有控制方便的优点。
二、由于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的设置,可实现第二管道于第一管道的弹性伸缩,当无需使用第一出水口时将第一出水口重新回到第一管道的外壁或内壁,有效避免第二管道收到外物撞击而发生损坏。
三、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可轻松的实现第二管道的滑动及锁定状态,通过摁压即可实现伸缩,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的滑块在滑槽内运动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管道;11、滑槽;13、支撑件;2、第二管道;20、第一出水孔;22、滑块;23、嵌口;3、第三管道;30、第二出水孔;4、中心杆;40、阀瓣;5、固定块;6、把手;7、壳体;8、密封件;111、第一直槽;112、第一折槽;113、第一退槽;114、第二折槽;115、回退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包括管径依次递减并套接的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第一管道1内设有中心杆4和阀瓣40,中心杆4贯穿第一管道1,位于第一管道1外壁的中心杆4上连接把手6,通过把手6的转动带动中心杆4和阀瓣40启闭,从而控制第一管道1内流体的通断和流速。固定块5用于保持中心杆4的位置,密封件8用于提高第一管道1和中心杆4之间的密封性。
第一管道1内滑动套接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它们二者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实现弹性伸缩和锁定,通过摁压第二管道2,即可实现第二管道2的伸出与缩入。
第一、第二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包括弹簧、支撑件13、滑块22和用于滑块22往复移动的滑槽11,滑块22位于滑槽11内,支撑件13位于第一管道1上,弹簧一端抵触支撑件13,弹簧的另一端抵触第二管道2,滑块22固定于第二管道2表面,滑槽11设于第一管道1的表面。
支撑件13呈环形,其截面为“L”型,同时第二管道2的末端外边缘设有嵌口23,弹簧的大小与第一管道1的内径相配合,并在支撑件13及嵌口23的作用下牢牢的固定于支撑件13和第二管道2之间,防止其发生偏位。
此处对弹性伸缩自锁结构作进一步解释,其中滑槽11的形状如图2,沿轴向A方向为轴向;滑槽11由第一直槽111、第一折槽112、第一退槽113、第二折槽114和回退曲槽115依次连接组成的闭环滑槽。其中:
第一直槽111,第一直槽111包括弹簧未压缩时滑块所处的起始端111a,而相反的一端是连接端111b。
始端连接第一直槽111连接端的第一折槽112,第一折槽112末端轴向远离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折槽112末端的第一退槽113,第一退槽113末端的位置相比第一折槽111末端轴向更靠近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退槽113末端的第二折槽114,第二折槽114的末端位置相比第一退槽113的末端更远离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连接第二折槽114另一端和第一直槽110起始端的回退曲槽115。
第一退槽113和第二折槽114连接处由槽斜面构成夹角,夹角位置处于第一折槽112末端和第二折槽114末端之间。
如图2所示,滑块22位于第一管道1内壁的滑槽11内,并沿着虚线进行移动,滑槽11的位置91朝向第二管道2,通过摁压第二管道2可以改变滑块22于滑槽11内的位置,当第二管道2处于弹出状态时,滑块22位于弹出状态位置91,即滑块22位于第一直槽111的起始端111a;在第二管道2第一次摁压时滑块22沿着第一直槽111以及第一折槽112至第一折槽112末端位置,即为位置92;第二管道2收入第一管道1并锁定时,滑块22在松手后弹簧的作用下,来到第一退槽113末端所在位置,即为位置93,也就是自然被推入上述夹角处;第二次摁压并不松手时,滑块22会自然在第二折槽114的限制下进入第二折槽114末端,即滑块22处于位置94,此时解锁。松手后,滑块22在弹簧轴向作用力的驱动下沿回退曲槽115重新压回弹出状态位置91。
第二管道2上的第一出水孔20用于对第一管道1内的水流进行分流,可以将水分成多个不同的支流,满足了人们对于多个支流的需求,并且第一出水孔20的内壁设有螺纹,可以将管道拧入第一出水孔20,实现接管式的分流作业。
本实施例的第二管道2上还接有第三管道3,第三管道3与第二管道2之间也采用第二弹性伸缩自锁结构进行连接,第二弹性伸缩自锁结构除尺寸以外,其余结构和第一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完全相同,并且第三管道3的使用方式与第二管道2完全相同,第三管道3上的第二出水孔30内壁也设有螺纹,可用于同其他支流管道的连接。进一步的增加出水孔数量。
其次,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上的出水孔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取用1个为宜,但是并未对出水孔的数量进行限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密封件(8)、把手(6)和固定块(5),
所述第一管道(1)的外壁设置有一壳体(7),所述壳体(7)内设置有一贯穿到第一管道(1)下内壁的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上设置有一阀瓣(40),所述中心杆(4)还贯穿于壳体(7)内的固定块(5)和密封件(8),所述中心杆(4)的顶部与壳体(7)外的把手(6)相连;
所述第二管道(2)与第一管道(1)之间设有用于第二管道(2)相对第一管道(1)进行弹性伸缩的第一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第二管道(2)滑动套接于第一管道(1),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有第一出水孔(20);
所述第三管道(3)与第二管道(2)之间设有用于第三管道(3)相对第二管道(2)进行弹性伸缩的第二伸缩自锁结构,第三管道(3)滑动套接于第二管道(2),所述第三管道(3)上设有第二出水孔(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均包括弹簧、支撑件(13)、滑块(22)和用于滑块往复移动的滑槽(11),所述滑块(11)位于滑槽内,所述支撑件(13)位于第一管道(1)上,弹簧一端抵触支撑件(13),弹簧的另一端抵触第二管道(2),滑块(22)固定于第二管道(2)表面,滑槽(11)设于第一管道(1)的表面;所述滑槽11包括:
第一直槽(111);第一直槽(111)包括弹簧未压缩时滑块(22)所处的起始端(111a),而相反的一端是连接端111b;
始端连接第一直槽(111)连接端的第一折槽(112);第一折槽(112)末端轴向远离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折槽(112)末端的第一退槽(113);第一退槽(113)末端的位置相比第一折槽(111)末端轴向更靠近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始端连接第一退槽(113)末端的第二折槽(114);第二折槽(114)的末端位置相比第一退槽(113)的末端更远离第一直槽(110)的起始端;
以及连接第二折槽(114)另一端和第一直槽(110)起始端的回退曲槽(115);
第一退槽(113)和第二折槽(114)连接处由槽斜面构成夹角,夹角位置处于第一折槽(112)末端和第二折槽(114)末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3)呈环形,支撑件(13)的截面呈“L”形,第二管道(2)朝向支撑件(13)的一端设有供弹簧放置的嵌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滑动套接于第一管道(1)内部,滑槽(11)位于第一管道(1)内表面,滑块(22)位于第二管道(2)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滑动套接于第二管道(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20)内还设置有内螺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62031.8U CN205064922U (zh) | 2015-11-01 | 2015-11-01 |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62031.8U CN205064922U (zh) | 2015-11-01 | 2015-11-01 |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64922U true CN205064922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9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620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4922U (zh) | 2015-11-01 | 2015-11-01 |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6492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224A (zh) * | 2015-11-01 | 2015-12-30 | 余成鹏 | 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CN115419733A (zh) * | 2022-08-15 | 2022-12-02 | 江苏方华阀门充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连接保护结构的气体减压器固定装置及保护方法 |
-
2015
- 2015-11-01 CN CN201520862031.8U patent/CN2050649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224A (zh) * | 2015-11-01 | 2015-12-30 | 余成鹏 | 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CN115419733A (zh) * | 2022-08-15 | 2022-12-02 | 江苏方华阀门充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连接保护结构的气体减压器固定装置及保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56955B2 (en) | Inflating nozzle assembly | |
CN203214993U (zh) | 一种新型减压阀 | |
CN205064922U (zh) | 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
CN205155235U (zh) | 摁压往复式阀门 | |
CN105202224A (zh) | 一种摁压往复式多接孔的阀门 | |
US7685927B1 (en) | Hydraulic synchronizing cylinder | |
CN206617387U (zh) | 一种双作用伸缩油缸 | |
CN202185354U (zh) | 一种浮选柱发泡器 | |
CN105221791A (zh) | 一种摁压往复式阀门 | |
CN209687824U (zh) | 一种可换向保压阀 | |
CN104358684B (zh) | 一种用于活塞泵的流量平衡装置 | |
CN206144902U (zh) | 气液阻尼缸 | |
EP2562431A3 (en) | Fluid actuator | |
CN204253484U (zh) | 一种新型大流量双向平衡阀 | |
CN102889262A (zh) | 一种缸筒浮动的组合式液压缸 | |
CN203200863U (zh) | 一种球形下水疏通器 | |
CN207974942U (zh) | 一种压缩机活塞 | |
CN209557819U (zh) | 一种食品加工专用调味料输送管 | |
CN206617617U (zh) | 一种增流式自动换向阀 | |
CN219975008U (zh) | 一种变速缓冲液压油缸 | |
CN205618463U (zh) | 差压组合阀 | |
CN204284718U (zh) | 纺织工业的蒸汽出管 | |
CN204477428U (zh) | 一种手动阀门 | |
CN203130134U (zh) | 一种推移用差压组合阀 | |
CN203202272U (zh) | 一种半球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