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860U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78860U CN204978860U CN201520316474.7U CN201520316474U CN204978860U CN 204978860 U CN204978860 U CN 204978860U CN 201520316474 U CN201520316474 U CN 201520316474U CN 204978860 U CN204978860 U CN 2049788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cap
- cross beam
- cap rear
- rear cross
- connection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3934 vacuo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上板、顶盖后横梁下板、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顶盖后横梁螺母板、后背门铰链右安装板。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均为长条状,两零部件焊接一体后,形成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功能可靠、实用性强的特点,而且还提高了车身后部扭转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在SUV车型中,由于其未设置后隔板,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受到扭转力而发生变形,因此必须设置一种顶盖后横梁结构,但是针对现有的后横梁结构,一般均设置为单层板件,结构相对简单,导致车身扭转刚度严重不足,于是就需要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抗扭转强度强的后横梁总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该总成具有结构合理、功能可靠、实用性强的特点,而且还能改善和提高车身后部扭转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中部向上弯折使其下表面内凹形成凹槽,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为板式长条状结构,顶盖后横梁下板连接在顶盖后横梁上板下方后使凹槽所在部位形成空腔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上下两侧边分别为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在其上侧设有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三连接边贴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中部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和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所述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与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上表面完全贴合。
进一步的方案中,包括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所述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中部弯折后形成相反方向布置的第四连接边和第五连接边;所述第四连接边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五连接边和顶盖后横梁下板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中,包括顶盖后横梁螺母板,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表面开设的凹腔结构中。
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结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相互连接形成空腔结构,并通过焊接多个加强结构,保证了总成的结构刚性,其结构合理、功能可靠、实用性强,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车身后部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连接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焊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下板和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焊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后横梁上板和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后背门铰链右安装板焊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顶盖后横梁上板2-顶盖后横梁下板
3-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4-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
5-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6-顶盖后横梁螺母板
7-后背门铰链右安装板8-第三焊点
9-第一焊点10-第二焊点
11-第四焊点12-第五焊点
1.1-第一连接边1.2-第二连接边
1.3-凹槽2.1-第三连接边
3.1-第四连接边3.2-第五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顶盖后横梁上板和顶盖后横梁下板,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上设有向内的凹槽(其中部向上弯折后其下表面所在的部位形成上凹的结构),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上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下板,在其上侧设有第三连接边;所述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三连接边贴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中部凸出部分贴合固定;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连接后形成空腔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的后背门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设置有朝相反方向布置的第四连接边和第五连接边(如图4所示),第四连接边和所述的盖后横梁上板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的第五连接边和盖后横梁下板通过二保焊方式连接;所述的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和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位于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下板两端。
安装时,如图6-图8所示,先将顶盖后横梁下板和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通过夹具焊接为一体(焊点位置如图7所示第一焊点9和第二焊点10);然后再与顶盖后横梁上板焊接为一体(焊点位置详见图6第三焊点8),最后在与所述的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后背门铰链右安装板焊接为一体(焊点位置详见图8第四焊点11和第五焊点12),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后横梁上板(1)和顶盖后横梁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上板(1)中部向上弯折使其下表面内凹形成凹槽(1.3),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1)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2)为板式长条状结构,顶盖后横梁下板(2)连接在顶盖后横梁上板(1)下方后使凹槽(1.3)所在部位形成空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1)上下两侧边分别为第一连接边(1.1)和第二连接边(1.2);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2),在其上侧设有第三连接边(2.1);所述第一连接边(1.1)和第三连接边(2.1)贴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1.2)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2)中部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下板(2)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4)和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5),所述后背门左铰链后横梁加强板(4)与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5)和顶盖后横梁下板(2)上表面完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3),所述后背门铰链左安装板(3)中部弯折后形成相反方向布置的第四连接边(3.1)和第五连接边(3.2);所述第四连接边(3.1)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上板(1)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五连接边(3.2)和顶盖后横梁下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后横梁螺母板(6),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右铰链后横梁加强板(5)表面开设的凹腔结构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16474.7U CN204978860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16474.7U CN204978860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78860U true CN204978860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1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1647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860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7886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48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总成结构 |
CN111823834A (zh) * | 2020-07-10 | 2020-10-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顶盖总成、白车身骨架总成及汽车 |
CN113247104A (zh) * | 2021-05-18 | 2021-08-13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
CN113320600A (zh) * | 2021-07-08 | 2021-08-31 |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 |
-
2015
- 2015-05-18 CN CN201520316474.7U patent/CN2049788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48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总成结构 |
CN111823834A (zh) * | 2020-07-10 | 2020-10-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顶盖总成、白车身骨架总成及汽车 |
CN113247104A (zh) * | 2021-05-18 | 2021-08-13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
CN113320600A (zh) * | 2021-07-08 | 2021-08-31 |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78860U (zh)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 |
CN104828150A (zh) | 后轮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04095914U (zh) | 后轮罩加强装置及具有该后轮罩加强装置的车辆 | |
GB2528063A (en) | Vehicle body with structural component | |
CN203172735U (zh) | 电动汽车全承载车身 | |
CN201882161U (zh) | 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 | |
CN204236192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及汽车 | |
KR20140106873A (ko) | 차량용 사이드멤버 연결구조물 | |
CN204110177U (zh) | 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器轮罩上固定点侧向动态加强结构 | |
CN203958312U (zh) | 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及新能源汽车 | |
CN203600955U (zh) | 一种车门内板拆分结构 | |
JP2013144484A (ja) | 車体フレーム補強構造 | |
CN105492304A (zh) | 接合构造 | |
CN203046981U (zh) | 一种汽车后座椅支撑架 | |
CN204367919U (zh) | 一种汽车侧置座椅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 |
CN104590377A (zh) | 一种车架 | |
CN204956646U (zh) | 连接件,侧围结构组件以及汽车 | |
CN204821711U (zh) | 汽车的第三横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4586555U (zh) | 汽车后排座椅骨架安装结构及汽车 | |
KR101673341B1 (ko) | 차체 멤버 연결구조 | |
CN209112286U (zh) | 一种后端梁组件 | |
CN203372051U (zh) | 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 | |
CN203902678U (zh) | 商用车驾驶室后围 | |
CN204037692U (zh) | 一种定位固定可靠的后地板连接板 | |
CN202827746U (zh) | 一种车架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