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81846B -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481846B CN119481846B CN202510066379.4A CN202510066379A CN119481846B CN 119481846 B CN119481846 B CN 119481846B CN 202510066379 A CN202510066379 A CN 202510066379A CN 119481846 B CN119481846 B CN 1194818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harness
- connector structure
- blocks
- energy passenger
- new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包括线束本体和接触片,接触片安装于线束本体上,母头包括壳体、让位块和多个隔板,让位块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压接腔。多个隔板均设置在壳体内。线束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板,限位板和隔板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通过在线束本体上设置接触片和限位板,并在壳体内设置让位块和隔板,在插接时,使限位板和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相互锁定,对接触片进行限位,使接触片在压接腔内保持稳定,防止接触片脱出壳体,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连接器是端子的一种,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在新能源乘用车电路中,线束与线束、线束与电器部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器作为线束的中继站,是保障车辆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目前常见的线束连接器中,各式各样的连接器虽然能够实现连接作用,但由于线束连接器接头较小巧,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在使用时常常因为连接不够稳固而造成脱落,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线束连接器使用时常常因为连接不够稳固而造成脱落,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能够沿第一方向向母头一侧移动并与母头插接,将公头和母头插接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公头包括线束本体和接触片,接触片具有弹性且为金属材质,接触片安装于线束本体上,初始状态下接触片位于线束本体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母头的一侧;母头包括壳体、让位块和多个隔板,让位块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设置,让位块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压接腔;多个隔板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均布,初始状态下隔板位于让位块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接触片的一侧;绕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每两个隔板之间限定出一个让位空间;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限位板,限位板、隔板和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限位板均位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内;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板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的一端与隔板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的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线束本体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地设置,线束本体绕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使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线束本体上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能够相对于线束本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且能够随线束本体同步转动,初始状态下接触片缩回保护套内。
进一步地,接触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接触片在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接触片为弧形,自然状态下多个接触片呈发散状。
进一步地,让位块设置有多个,壳体内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挡块,多个挡块和多个让位块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挡块和让位块绕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分布;多个挡块和多个让位块之间限定出插接空间,插接空间与压接腔连通;多个隔板和多个让位块一一对应设置,隔板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块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保护套上具有多个推块,多个推块在保护套上绕第一方向均布;多个推块与多个限位板一一对应设置,限位板和与其对应设置的推块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推块与多个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推块均能够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进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让位块与接触片接触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
进一步地,挡块与壳体固接,让位块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壳体相连,第二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内开设有多个让位槽,多个让位槽与多个让位块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让位块均通过第二弹性件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槽内。
进一步地,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滑动键,保护套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滑动键和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滑动键均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限位板、推块、接触片、隔板、挡块和让位块均设置有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通过在线束本体上设置接触片和限位板,并在壳体内设置让位块和隔板,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线束本体,使线束本体上的限位板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进入壳体内,并使接触片来到让位块与壳体之间的压接腔内,此时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完成接触片的初步连接。然后使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切换至第二状态,使限位板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的一端与隔板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的一端抵接,利用限位板和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配合,使限位板和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相互锁定,对接触片进行限位,使接触片在压接腔内保持稳定,防止接触片脱出壳体,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的公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的母头的剖视图。
图中:100、公头;110、线束本体;120、接触片;130、限位板;140、保护套;141、推块;150、第一弹性件;200、母头;210、壳体;220、让位块;230、隔板;240、挡块;250、第二弹性件;260、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包括公头100和母头200,公头100能够沿第一方向向母头200一侧移动并与母头200插接,将公头100和母头200插接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公头100包括线束本体110和接触片120,接触片120具有弹性且为金属材质,接触片120安装于线束本体110上,初始状态下接触片120位于线束本体11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母头200的一侧。
母头200包括壳体210、让位块220和多个隔板230,让位块220在壳体210内绕第一方向设置,让位块220与壳体210之间限定出压接腔。多个隔板230在壳体210内绕第一方向均布,初始状态下隔板230位于让位块22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接触片120的一侧。绕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每两个隔板230之间限定出一个让位空间。线束本体110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限位板130,限位板130、隔板230和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
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限位板130均位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内;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线束本体110上设置接触片120和限位板130,并在壳体210内设置让位块220和隔板230,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线束本体110,使线束本体110上的限位板130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进入壳体210内,并使接触片120来到让位块220与壳体210之间的压接腔内,此时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完成接触片120的初步连接。然后使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切换至第二状态,使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抵接,利用限位板130和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配合,使限位板130和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相互锁定,对接触片120进行限位,使接触片120在压接腔内保持稳定,防止接触片120脱出壳体210,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线束本体110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地设置,线束本体110绕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使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当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共面后,转动线束本体110,线束本体110转动将带动限位板130转动,使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能够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线束本体110上设置有保护套140,保护套140能够相对于线束本体110沿第一方向滑动,且能够随线束本体110同步转动,初始状态下接触片120缩回保护套140内。
具体地,线束本体110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滑动键,保护套140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滑动键和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滑动键均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滑槽内,进而使保护套140能够相对于线束本体110沿第一方向滑动,且能够随线束本体110同步转动。
接触片120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回保护套140,通过保护套140对接触片120进行保护,防止误碰损伤接触片120。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120设置有多个,多个接触片120在线束本体110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接触片120为弧形,将接触片120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称为压接端和安装端,安装端与线束本体110固接,压接端位于安装端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线束本体110的一侧,压接端位于安装端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线束本体110在第一方向上中心轴线的一侧,第二方向为线束本体110的径向方向,进而使得自然状态下多个接触片120呈发散状。
在本实施例中,让位块220设置有多个,壳体210内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挡块240,多个挡块240和多个让位块220在壳体210内绕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挡块240和让位块220绕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分布。多个挡块240和多个让位块220之间限定出插接空间,插接空间与压接腔连通,使接触片120能够穿过插接空间伸入压接腔内。
多个隔板230与多个让位块220一一对应设置,隔板230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块22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保护套140上具有多个推块141,多个推块141在保护套140上绕第一方向均布。多个推块141与多个限位板130一一对应设置,限位板130和与其对应设置的推块141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150相连,第一弹性件150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弹性件150为弹簧。多个推块141与多个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推块141均能够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进入壳体210内。
进一步地,让位块220与接触片120接触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使接触片120能够与让位块220更加紧密的接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挡块240、让位块220和推块141配合,在使用时,使推块141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伸入壳体210内,且推块141将和与其相连的限位板130同步进入壳体210内,随着线束本体110的移动,推块141朝向挡块240的一端将与挡块240抵接,并使第一弹性件150压缩,接触片120将逐渐伸出保护套140,呈发散状。
在本实施例中,挡块240与壳体210固接,让位块220通过第二弹性件250与壳体210相连,第二弹性件250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弹性件250为弹簧。
具体地,壳体210内开设有多个让位槽260,多个让位槽260与多个让位块22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让位块220均通过第二弹性件250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槽260内。
当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共面后,转动线束本体110,线束本体110转动将带动与其相连的推块141、限位板130和接触片120同步转动,使限位板130转动至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一侧,并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相互抵接。
然后操作人员松手,推块141将在第一弹性件150的作用下向靠近让位块220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弹性件250压缩接触片120,增加让位块220与接触片120之间的压接强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150复位使第二弹性件250压缩的距离较短,第一弹性件150仍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30、推块141、接触片120、隔板230、挡块240和让位块220均设置有四个。
结合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工作过程为: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公头100一侧的线束本体110向母头200一侧靠近,由于初始状态下接触片120缩回保护套140内,使接触片120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回保护套140,通过保护套140对接触片120进行保护,防止误碰损伤接触片120。
然后使推块141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伸入壳体210内,推块141将与其相连的限位板130同步移动,进入壳体210内,随着线束本体110的移动,推块141朝向挡块240的一端将与挡块240抵接,并使第一弹性件150压缩,接触片120将逐渐伸出保护套140,呈发散状。
当限位板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220的一端与隔板23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220的一端共面后,转动线束本体110,线束本体110转动将带动与其相连的推块141、限位板130和接触片120同步转动,使限位板130转动至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一侧,并与其对应设置的隔板230相互抵接。然后操作人员松手,推块141将在第一弹性件150的作用下向靠近让位块220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弹性件250压缩接触片120,增加让位块220与接触片120之间的压接强度。
在需要将公头100和母头200解锁时,操作人员只需转动线束本体110,线束本体110转动将带动与其相连的推块141、限位板130和接触片120同步转动,使推块141转回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相对应,然后操作人员松手,第一弹性件150复位,使限位板130和推块141弹开,完成公头100和母头200的解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能够沿第一方向向母头一侧移动并与母头插接,将公头和母头插接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公头包括线束本体和接触片,接触片具有弹性且为金属材质,接触片安装于线束本体上,初始状态下接触片位于线束本体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母头的一侧;母头包括壳体、让位块和多个隔板,让位块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设置,让位块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压接腔;多个隔板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均布,初始状态下隔板位于让位块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接触片的一侧;绕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每两个隔板之间限定出一个让位空间;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限位板,限位板、隔板和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
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限位板均位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内;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板在第一方向上远离让位块的一端与隔板在第一方向上靠近让位块的一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线束本体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地设置,线束本体绕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使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线束本体上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能够相对于线束本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且能够随线束本体同步转动,初始状态下接触片缩回保护套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接触片在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接触片为弧形,自然状态下多个接触片呈发散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让位块设置有多个,壳体内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挡块,多个挡块和多个让位块在壳体内绕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挡块和让位块绕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分布;多个挡块和多个让位块之间限定出插接空间,插接空间与压接腔连通;多个隔板和多个让位块一一对应设置,隔板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块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保护套上具有多个推块,多个推块在保护套上绕第一方向均布;多个推块与多个限位板一一对应设置,限位板和与其对应设置的推块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推块与多个让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推块均能够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空间进入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让位块与接触片接触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块与壳体固接,让位块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壳体相连,第二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开设有多个让位槽,多个让位槽与多个让位块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让位块均通过第二弹性件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让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线束本体上绕第一方向均布有多个滑动键,保护套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滑动键和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滑动键均滑动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板、推块、接触片、隔板、挡块和让位块均设置有四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510066379.4A CN119481846B (zh) | 2025-01-16 | 2025-01-16 |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510066379.4A CN119481846B (zh) | 2025-01-16 | 2025-01-16 |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81846A CN119481846A (zh) | 2025-02-18 |
CN119481846B true CN119481846B (zh) | 2025-03-21 |
Family
ID=9456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510066379.4A Active CN119481846B (zh) | 2025-01-16 | 2025-01-16 |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48184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77243A (zh) * | 2023-12-27 | 2024-01-30 | 全南虔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防水连接器 |
CN118073885A (zh) * | 2024-04-18 | 2024-05-24 | 誉金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8852B (zh) * | 2019-05-21 | 2020-06-19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接插件 |
CN218940186U (zh) * | 2023-01-03 | 2023-04-28 | 江西泛森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连接器插端子机构 |
CN222127065U (zh) * | 2023-12-15 | 2024-12-06 | 成都华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线束定位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
CN118825714A (zh) * | 2024-06-28 | 2024-10-22 | 联基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旋转锁定式连接器组件 |
-
2025
- 2025-01-16 CN CN202510066379.4A patent/CN1194818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77243A (zh) * | 2023-12-27 | 2024-01-30 | 全南虔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防水连接器 |
CN118073885A (zh) * | 2024-04-18 | 2024-05-24 | 誉金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81846A (zh) | 2025-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90790A (en) |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 assembly | |
JPH0620303Y2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結合確認装置 | |
EP0105810A3 (en) |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anti-decoupling device | |
CN117394096B (zh) | 大电流储能手动维修开关 | |
CN209516174U (zh) | 连接装置 | |
CN119481846B (zh) |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线束连接器结构 | |
CN2724252Y (zh) | 通用型旋转回弹式安全电源插座 | |
CN101051718B (zh) | 电动工具及器具用电连接器 | |
CN201699258U (zh) | 安全插座 | |
CN101436728B (zh) |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插头和插座 | |
CN215119325U (zh) | 插座 | |
CN100428579C (zh) | 通用型旋转回弹式安全电源插座 | |
JPWO2011161756A1 (ja) |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インフレータ接続装置の組立体 | |
CN21336695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2928518B (zh) | 充电器 | |
CN212889904U (zh) | 一种充电枪转换头及其中的锁定机构 | |
CN210640430U (zh) | 动力电池连接器组件 | |
CN21821592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连接器组件 | |
CN107181141A (zh) | 一种带自短路机构的连接器 | |
CN114552273B (zh) | 一种插头及直插式连接器 | |
CN221530466U (zh) | 一种防呆止退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 |
CN219436197U (zh) |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 |
EP4228103A1 (en) |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
CN221614250U (zh) | 一种固定式的便捷的暗藏走线连接接电结构 | |
CN220400984U (zh) | 一种多出线防水电源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