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27851A - 伸缩式书写工具 - Google Patents
伸缩式书写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27851A CN118927851A CN202411007145.4A CN202411007145A CN118927851A CN 118927851 A CN118927851 A CN 118927851A CN 202411007145 A CN202411007145 A CN 202411007145A CN 118927851 A CN118927851 A CN 1189278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nular member
- pen tip
- holder
- tip
- p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4—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means sliding in longitudinally-slotted ca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08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with spreading spr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1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 B43K24/1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ing by means sliding in longitudinally-slotted ca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1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 B43K24/1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7/00—Multiple-point writing implements, e.g. multicolour; 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 B43K27/08—Combinations of pens
- B43K27/12—Combinations of pens of ball-point p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3/00—Nib holders
- B43K3/04—Nib holders with retractable n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16—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with retractable n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2—Ball-point pens with retractable ball p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24—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retracting writing-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轴筒、笔尖保持架、笔尖、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其中,轴筒在前端具有开口;笔尖保持架能够沿轴筒的轴向移动;笔尖随着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伸缩;环状部件松动地嵌合于笔尖保持架的外周,能够沿轴向移动;弹性部件将笔尖保持架和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该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在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所述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82732.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2月1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20年6月19日,优先权日为2017年12月20日,原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伸缩式书写工具,该伸缩式书写工具中,笔尖可随着笔尖保持架(chipholder)的移动而从轴筒的开口伸缩。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轴筒内收容多个书写体的多芯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8568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书写顶端部的防振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在书写顶端部的适当位置设置凹槽,将外径与轴筒顶端部的内径大致相等且具有弹性的O形圈嵌装在上述凹槽内。根据该装置,在铅笔类型和按动式(knock type)书写工具中,能够防止书写时的书写顶端部与轴筒顶端部的顶端孔抵接而产生的晃动声。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93884(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一种书写顶端部的防振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在设置于轴筒的顶端内的卡止台阶部上卡合有内径比书写顶端部外径稍小的弹性环。根据该装置,由于弹性环卡止书写顶端部,因此,即使轴筒的顶端内径和书写顶端部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防止书写时的晃动。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20602(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构成为使书写体的书写部相对于轴筒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从该轴筒的开口部送出。在各书写体的顶端部外周配置有环状部件,在书写部进出的轴筒顶端的开口部周边的内侧面,形成有环状部件抵接的大致球面状的内表面。环状部件经由弹簧固定于书写体,被向前方施力。当书写部被送出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环状部件紧贴于轴筒顶端的内侧面。据此,能够防止书写时的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本说明书引用的专利文献1为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85683,本说明书引用的专利文献2为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93884,本说明书引用的专利文献3为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206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85683(专利文献1)和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93884(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O形圈能够在径向上变形,因此防止晃动的效果不充分。另外,有时书写部会咬住O形圈的表面,从而无法顺利地收纳已送出的书写部。
另一方面,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20602(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中,为了提高防止书写时的晃动的效果,需要适当地管理环状部件的内表面与书写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尺寸关系。例如,若书写部的外周面与环状部件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尺寸比书写部的外周面与轴筒的顶端部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大,则不能得到防止书写时的晃动的效果。因此,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在生产效率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见解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其在书写时防止笔尖的晃动而获得稳定的书写感,另一方面,不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尺寸管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1发明为一种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轴筒、笔尖保持架、笔尖、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轴筒在前端具有开口;所述笔尖保持架被收容于所述轴筒的内部且能够沿所述轴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笔尖被固定于所述笔尖保持架的前端,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从所述轴筒的所述开口伸缩;所述环状部件松动地嵌合于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外周,能够相对于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沿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笔尖保持架和所述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该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抵接面抵接,所述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根据第1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面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通过弹性部件将笔尖保持架和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优选为,所述缺口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分别是沿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延伸的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环状部件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优选为,所述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并且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也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优选为,所述抵接面例如具有截头圆锥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为对应的凹形截头圆锥面。或者,优选为,所述抵接面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另外,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或者,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是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该树脂弹簧部件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在后者的情况下,环状部件和树脂弹簧部件也可以由同一树脂材料一体成型。
另外,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笔尖保持架也可以通过环状套环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环状套环被彼此固定,所述环状套环和所述轴筒通过第2弹性部件被彼此固定。据此,不需要固定笔尖保持架和环状套环,因此,也可利用具有现有技术的笔尖保持架的现有的替换笔芯。此外,在该结构中,随着笔尖保持架的移动的第2弹性部件的位移量比随着笔尖保持架的移动的弹性部件的位移量大。
另外,第1发明也可以仅将以上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轴筒作为对象。即,本发明为一种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将在前端固定有笔尖的笔尖保持架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在所述轴筒的前端具有开口,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使所述笔尖从所述开口伸缩,所述轴筒的特征在于,具有环状部件、环状套环和第2弹性部件,其中,所述环状部件构成为,在收容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状态下松动地嵌合于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沿所述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轴向移动;所述环状套环通过弹性部件而与所述环状部件连接,并能够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相对移动而与所述笔尖保持架抵接;所述第2弹性部件将所述环状套环支承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上,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该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所述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第2发明为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轴筒、多个笔尖保持架、笔尖、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轴筒在前端具有开口;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被收容于所述轴筒的内部且能够沿所述轴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笔尖被固定于各笔尖保持架的前端,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从所述轴筒的所述开口伸缩;所述环状部件松动地嵌合于各笔尖或被固定于各笔尖的各笔尖保持架的外周,能够相对于所述笔尖沿所述笔尖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笔尖保持架和所述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该抵接面随着与所述环状部件连接的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抵接面抵接,所述抵接面随着被连接于具有所述抵接面的环状部件的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根据第2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部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因此,由于所述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通过弹性部件将笔尖保持架和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优选为,所述缺口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分别是沿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延伸的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环状部件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优选为,所述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并且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也是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优选为,所述抵接面例如具有截头圆锥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为对应的凹形截头圆锥面。或者,优选为,所述抵接面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另外,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是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该树脂弹簧部件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优选为,环状部件和树脂弹簧部件由同一树脂材料一体成型。
另外,优选为,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中的一个笔尖保持架将摩擦部件作为笔尖进行保持。摩擦部件是指橡皮、热变色性书写工具用的摩擦热产生用橡胶(橡皮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在笔迹消去时摩擦部件晃动,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笔迹消去感。
另外,优选为,在各笔尖保持架的后端侧设置有具有操作部的操作体,在所述轴筒的侧壁上被分配有多个沿径向贯通设置的窗孔,该窗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各操作体的操作部从对应的窗孔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所述轴筒的内部设置有卡止壁部,该卡止壁部在某个操作部向前方滑动时可卡止与该操作部对应的操作体的一部分,在所述轴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螺旋弹簧,该多个螺旋弹簧分别对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向后方施力,所述多个螺旋弹簧的前端侧由被固定在所述轴筒上的弹簧支承体支承,在所述弹簧支承体上设置有多个内孔,该多个内孔可供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分别贯插。
第3发明为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轴筒、多个笔尖保持架、笔尖、环状部件、环状套环和第2弹性部件,其中,所述轴筒在前端具有开口;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被收容于所述轴筒的内部且能够沿所述轴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笔尖被固定于各笔尖保持架的前端,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从所述轴筒的所述开口伸缩;所述环状部件构成为,随着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中的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能够松动地嵌合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被固定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的笔尖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沿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轴向移动;所述环状套环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环状部件连接,并能够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抵接;所述第2弹性部件将所述环状套环支承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上,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在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通过所述环状套环和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环状部件向前端侧移动时,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抵接面抵接,在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通过所述环状套环和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环状部件向前端侧移动时,所述抵接面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根据第3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通过环状套环和弹性部件向前端侧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部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据此,由于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方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与笔尖保持架抵接的环状套环和环状部件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优选为,所述缺口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分别是沿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延伸的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环状部件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优选为,所述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并且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也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优选为,所述抵接面例如具有截头圆锥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为对应的凹形截头圆锥面。或者,优选为,所述抵接面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引导面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另外,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是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该树脂弹簧部件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优选为,环状部件、树脂弹簧部件和环状套环由同一树脂材料一体成型。
另外,优选为,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中的一个笔尖保持架将摩擦部件作为笔尖进行保持。摩擦部件是指橡皮、热变色性书写工具用的摩擦热产生用橡胶(橡皮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在笔迹消去时摩擦部件晃动,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笔迹消去感。
另外,第3发明也可以仅将以上的多芯书写工具的轴筒作为对象。即,本发明为一种多芯书写工具用的轴筒,将在前端固定有笔尖的多个笔尖保持架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在所述轴筒的前端具有开口,随着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中的一个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使被固定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的笔尖从所述开口伸缩,所述轴筒的特征在于,具有环状部件、环状套环和第2弹性部件,其中,所述环状部件构成为,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能够松动地嵌合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被固定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的笔尖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沿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或所述笔尖的轴向移动;所述环状套环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环状部件连接,并能够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抵接;所述第2弹性部件将所述环状套环支承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上,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在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通过所述环状套环和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环状部件向前端侧移动时,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抵接面抵接,在随着所述一个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通过所述环状套环和所述弹性部件使所述环状部件向前端侧移动时,所述抵接面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面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通过弹性部件将笔尖保持架和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根据第2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部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因此,由于所述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通过弹性部件将笔尖保持架和环状部件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根据第3发明,随着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通过环状套环和弹性部件向前端侧移动,环状部件的抵接部承受来自轴筒的引导面的载荷,据此,由于环状部件的缺口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的内径缩径。据此,轴筒与环状部件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并且,与笔尖保持架抵接的环状套环和环状部件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或笔尖保持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2A是图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2B是图2A的A-A剖视图。
图3A是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图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3B是图3A的B-B剖视图。
图4A是图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环状部件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B的C-C剖视图。
图4D是图4A的环状部件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
图4E是图4A的环状部件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第1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图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9A是图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9B是图9A的环状部件的侧视图。
图9C是图9B的C-C剖视图。
图9D是图9A的环状部件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
图9E是图9A的环状部件的后视图。
图9F是图9B的F-F剖视图。
图9G是图9B的G-G剖视图。
图9H是图9C的H部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在图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1是第1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12是图1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3是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图1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4A是图1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环状部件、螺旋弹簧和套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14B是图14A的环状部件、螺旋弹簧和套环部件的侧视图。
图14C是图14A的环状部件、螺旋弹簧和套环部件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
图14D是图14A的环状部件、螺旋弹簧和套环部件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1的伸缩式书写工具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6是第1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17是图1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8是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图1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9A是图1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19B是图19A的环状部件的侧视图。
图19C是图19B的C-C剖视图。
图19D是图19A的环状部件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
图19E是图19A的环状部件的后视图。
图19F是图19C的F部的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6的伸缩式书写工具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多芯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所有的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22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B-B剖视图。
图24A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笔尖、笔尖保持架、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的侧视图。
图24B是图24A的A-A剖视图。
图25A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笔尖保持架、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25B是图25A的笔尖保持架、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26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一个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27是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28是图27的C-C剖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多芯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所有的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30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31是图30的A-A剖视图。
图32A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环状部件、弹性部件和套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32B是图32A的环状部件、弹性部件和套环部件的侧视图。
图32C是图32B的C-C剖视图。
图32D是图32A的环状部件、弹性部件和套环部件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
图32E是图32A的环状部件、弹性部件和套环部件的后视图。
图33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一个笔尖(书写体)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34是图33的多芯书写工具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35是图3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第1发明的4个实施方式、第2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和第3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
<第1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14(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2B是图2A的A-A剖视图。图3A是在笔尖14(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B-B剖视图。
另外,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环状部件15的立体图,图4B是环状部件15的侧视图,图4C是图4B的C-C剖视图,图4D是环状部件15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图4E是环状部件15的后视图。
并且,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13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至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具有在前端具有开口的圆筒状的轴筒11。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轴筒11具有后部11a、内筒部11b、前部11c和管头部11d,后部11a和内筒部11b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内筒部11b和前部11c通过二色成型而形成为一体。但是,后部11a和内筒部11b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内筒部11b和前部11c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另一方面,管头部11d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于内筒部11b。管头部11d的材质不限于金属,也可以是树脂。
在轴筒11的内部收容有可在轴筒11的轴向上移动的笔尖保持架13。在笔尖保持架13的前端固定有作为书写体的笔尖14。如图2A和图3A所示,笔尖1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13的移动而从轴筒11的开口伸缩。
如图5所示,笔尖保持架1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基端部13a、第1套环部13b、第2套环部13c、弹簧固定辅助部13f和顶端部13d。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13a、第1套环部13b、第2套环部13c、弹簧固定辅助部13f和顶端部13d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基端部13a>第1套环部13b>第2套环部13c>弹簧固定辅助部13f>顶端部13d。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如图2B所示,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制)或金属制(例如黄铜制)的环状部件15松动地嵌合于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的外周。环状部件15通过螺旋弹簧16(弹性部件的一例)被固定于笔尖保持架13的第2套环部13c,该螺旋弹簧16同样以松动地嵌合状态(空出微小的间隙)包围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的外周。据此,如图2A和图3A所示,随着螺旋弹簧16的伸缩变形,环状部件15可相对于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在该笔尖保持架13的轴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笔尖保持架13上,为了对螺旋弹簧16和第2套环部13c的固定进行辅助而设置有弹簧固定辅助部13f。
另外,尤其是如图4A至图4E所示,在环状部件15的外周的前方侧区域,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而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15t。在该抵接面1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大外径圆筒部15a,而且在其后方侧,经由台阶而设置有小外径圆筒部15b。
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15上,作为缺口而设置有4条狭缝15s。如图4A至图4E所示,4条狭缝15s在环状部件1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15s均在环状部件15的轴向上从前端延伸至小径圆筒部15b的大致中央。据此,在抵接面1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1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1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外,如图2A和图3A所示,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而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11t。据此,抵接面15t随着笔尖保持架13向前端侧的移动(图2A→图3A),而承受来自引导面11t的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中设置有第2螺旋弹簧12(第2弹性部件),该第2螺旋弹簧12在进行了笔尖14的缩入操作(例如用于解除维持笔尖14的突出状态的锁定机构的、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时,用于使笔尖保持架13自动地缩入。第2螺旋弹簧12以包围螺旋弹簧16的更靠外周的部位的方式嵌插在被设置于管头部11d内表面的肩部与笔尖保持架13的第1套环部13b之间。
第2螺旋弹簧12也可以被固定在管头部11d的内表面,也可以是自由状态(未固定在任何部件上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被固定在笔尖保持架13的第1套环部13b上。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在非使用时,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笔尖14(书写体)处于图2A所示的缩入状态。螺旋弹簧16的轴向长度为8.2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16.4mm。然后,若进行笔尖的突出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则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笔尖14(书写体)成为图3A所示那样的突出状态。通常,在该突出状态下,笔尖保持架13的位置被锁定,在此之后,笔尖14的突出状态被维持到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为止。螺旋弹簧16的轴向长度为5.6mm(压缩2.6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9.4mm(压缩7.0mm)。
在从图2A的缩入状态到图3A的突出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1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15的4条狭缝1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图2B→图3B)。其结果,如图3B所示,管头部11d和环状部件1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
此外,通过螺旋弹簧16将笔尖保持架13和环状部件15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
在此之后,若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再按压操作),则例如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伸缩式书写工具10的笔尖14(书写体)通过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而返回图2A所示的缩入状态。
在从图3A的突出状态到图2A的缩入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13向后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所承受的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消失。伴随于此,缩径的环状部件1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3B→图2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随着笔尖保持架1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15的狭缝1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1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并且,通过螺旋弹簧16将笔尖保持架13和环状部件15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15s在环状部件1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15s沿环状部件1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15t和引导面11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在周向上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1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15t和引导面11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1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1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1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11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10中,环状部件15在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保持架13的顶端部13d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15在笔尖14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14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1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1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第1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6是第1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24(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8是笔尖24(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另外,图9A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环状部件25的立体图,图9B是环状部件25的侧视图,图9C是图9B的C-C剖视图,图9D是环状部件25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图9E是环状部件25的后视图。并且,图9F是图9B的F-F剖视图,图9G是图9B的G-G剖视图,图9H是图9C的H部的放大图。
并且,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23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至图10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圆筒状的轴筒11,该轴筒11在前端具有开口。如图6至图8所示,该轴筒1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具有后部11a、内筒部11b、前部11c和管头部11d,后部11a和内筒部11b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内筒部11b和前部11c通过二色成型而形成为一体。但是,后部11a和内筒部11b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内筒部11b和前部11c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另一方面,管头部11d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于内筒部11b。管头部11d的材质不限于金属,也可以是树脂。
在轴筒11的内部收容有可在轴筒11的轴向上移动的笔尖保持架23。在笔尖保持架23的前端固定有作为书写体的笔尖24。如图7和图8所示,笔尖2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23的移动而从轴筒11的开口伸缩。
如图10所示,笔尖保持架2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基端部23a、第1套环部23b、第2套环部23c和顶端部23d。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23a、第1套环部23b、第2套环部23c和顶端部23d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基端部23a>第1套环部23b>第2套环部23c>顶端部23d。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如图7所示,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制)的环状部件25松动地嵌合于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的外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25在其基端侧与筒状的树脂弹簧部26e一体成型。树脂弹簧部26e上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26s,使树脂弹簧部26e可沿轴向伸缩。
如图9A至9H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弹簧部26e中,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6s对(参照图9F)和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6s对(参照图9G)在轴向上按照每一对交替形成,该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6s对和该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6s对分别形成有6对。成对的狭缝26s彼此之间的剩余部分被称为剩余部26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狭缝26s的宽度(轴向长度)均一,在轴向上相邻的狭缝26s之间的轴向间隔也均一,且前者比后者稍小。然而,这些尺寸关系可以如后述那样适当地调整以实现所期望的弹性程度。
树脂弹簧部26e的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固定于笔尖保持架23的第2套环部23c上。据此,如图7和图8所示,随着树脂弹簧部26e的伸缩变形,环状部件25可相对于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在该笔尖保持架23的轴向上移动。
另外,尤其是如图9A至图9E所示,在环状部件25的外周的前方侧区域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25t,该抵接面25t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在该抵接面2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圆筒部25a,进而在圆筒部25a的后方侧设置有与圆筒部25a相同直径的筒状的树脂弹簧部26e。另外,尤其是如图9H所示,树脂弹簧部26e的内径26r大于与抵接面25t对应的部位的内径25r。
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25上,作为缺口而设置有4条狭缝25s。如图9A至图9E所示,4条狭缝25s在环状部件2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25s均在环状部件25的轴向上从前端延伸至圆筒部25a的后端附近。据此,在抵接面2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2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2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而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11t。据此,抵接面25t随着向笔尖保持架23的前端侧的移动(图7→图8),而承受来自引导面11t的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中也设置有第2螺旋弹簧12(第2弹性部件),该第2螺旋弹簧12在进行了笔尖24的缩入操作(例如用于解除维持笔尖24的突出状态的锁定机构的、设置在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时,用于使笔尖保持架23自动地缩入。第2螺旋弹簧12以进一步包围环状部件25的外周的部位的方式嵌插在被设置于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肩部与笔尖保持架23的第1套环部23b之间。
第2螺旋弹簧12也可以被固定在管头部11d的内表面,也可以是自由状态(未固定在任何部件上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被固定在笔尖保持架23的第1套环部23b上。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在非使用时,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笔尖24(书写体)处于图7所示的缩入状态。包含树脂弹簧部26e的环状部件25的轴向长度为9.2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16.4mm。然后,若进行笔尖的突出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则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笔尖24(书写体)成为图8所示那样的突出状态。通常,在该突出状态下,笔尖保持架23的位置被锁定,在此之后,笔尖24的突出状态被维持到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为止。包含树脂弹簧部26e的环状部件25的轴向长度为8.5mm(压缩0.7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9.4mm(压缩7.0mm)。
在从图7的缩入状态到图8的突出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2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25的4条狭缝2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缩径(参照图3B)。其结果,如图8所示,管头部11d和环状部件2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
并且,由于笔尖保持架23与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可通过树脂弹簧部26e的伸缩作用而彼此相对移动,因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
在此之后,若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再按压操作),则例如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伸缩式书写工具20的笔尖24(书写体)通过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而返回图7所示的缩入状态。
在从图8的突出状态到图7的缩入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23向后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所承受的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消失。随着于此,缩径的环状部件2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8→图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随着笔尖保持架2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25的狭缝2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2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并且,通过树脂弹簧部26e将笔尖保持架23和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
并且,由于树脂弹簧部26e的内径26r比与抵接面25t对应部位的内径25r大,因此,即使在树脂弹簧部26e收缩而向内径侧膨胀的情况下,也不会与笔尖保持架23接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25s在环状部件2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25s沿环状部件2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25t和引导面11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在周向上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2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25t和引导面11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2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2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2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11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20中,环状部件25在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保持架23的顶端部23d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25在笔尖24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24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2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2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26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26e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狭缝26s优选为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倾斜(例如螺旋状)延伸的形式。
另外,通过改变树脂弹簧部26e的厚度,也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26e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此外,树脂弹簧部26e也可以作为与抵接面25t和圆筒部25a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而构成,也可以与圆筒部25a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树脂弹簧部件的材料,也能够调整该树脂弹簧部件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并且,树脂弹簧部26e(或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不限定于具有狭缝26s的形式,而是可以采用具有沿轴向伸缩的波纹管结构的形式。
<第1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第1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34(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3是笔尖34(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另外,图14A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环状部件15、螺旋弹簧16和套环部件32的立体图,图14B是环状部件15、螺旋弹簧16和套环部件32的侧视图,图14C是环状部件15、螺旋弹簧16和套环部件32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图14D是环状部件15、螺旋弹簧16和套环部件32的后视图。
并且,图1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33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1至图15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圆筒状的轴筒11,该轴筒11在前端具有开口。如图11至图13所示,该轴筒1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具有后部11a、内筒部11b、前部11c和管头部11d,后部11a和内筒部11b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内筒部11b和前部11c通过二色成型而形成为一体。但是,后部11a和内筒部11b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内筒部11b和前部11c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另一方面,管头部11d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于内筒部11b。管头部11d的材质不限于金属,也可以是树脂。
在轴筒11的内部收容有可在轴筒11的轴向上移动的笔尖保持架33。在笔尖保持架33的前端固定有作为书写体的笔尖34。如图12和图13所示,笔尖3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33的移动而从轴筒11的开口伸缩。
如图15所示,笔尖保持架3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和顶端部33d。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和顶端部33d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顶端部33d。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如图12所示,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制)或金属制(例如黄铜制)的环状部件15松动地嵌合于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外周。如图14A和图14B所示,环状部件15通过螺旋弹簧16(弹性部件的一例)被固定于套环部件32的第2套环部33c,该螺旋弹簧16同样以松动地嵌合状态(空出微小的间隙)包围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外周。并且,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套环部件32的第1套环部33b被笔尖保持架33的中间套环部33m在轴向上抵接支承。据此,随着螺旋弹簧16的伸缩变形,环状部件15相对于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可在该笔尖保持架33的轴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环部件32上,为了对螺旋弹簧16和第2套环部33c的固定进行辅助而设置有弹簧固定辅助部33f。即,套环部件32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第1套环部33b、第2套环部33c和弹簧固定辅助部33f。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套环部33b、第2套环部33c和弹簧固定辅助部33f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第1套环部33b>第2套环部33c>弹簧固定辅助部33f。
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15和螺旋弹簧16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15和螺旋弹簧16相同。因此,在所对应的部件上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即,如图4A至图4E所示,在环状部件15的外周的前方侧区域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15t,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在该抵接面1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大外径圆筒部15a,并且,在大外径圆筒部15a后方侧隔着台阶而设置有小外径圆筒部15b。
另外,在环状部件15上,作为缺口而设置有4条狭缝15s,如图4A至图4E所示,4条狭缝15s在环状部件1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15s均在环状部件15的轴向上从前端延伸至小径圆筒部15b的大致中央,在抵接面1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1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1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一方面,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而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11t。据此,抵接面15t随着向笔尖保持架33的前端侧的移动(图12→图13),而承受来自引导面11t的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中设置有第2螺旋弹簧12(第2弹性部件),该第2螺旋弹簧12在进行了笔尖34的缩入操作(例如用于解除维持笔尖34的突出状态的锁定机构的、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时,用于使笔尖保持架33自动地缩入。第2螺旋弹簧12以包围螺旋弹簧16的更靠外周的部位的方式嵌插在被设置于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肩部与套环部件32的第1套环部33b之间。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螺旋弹簧12在前端侧被固定于管头部11d的内表面,在后方端侧被固定于套环部件32的第1套环部33b。据此,环状部件15和螺旋弹簧16通过套环部件32和第2螺旋弹簧12被支承固定于管头部11d的内表面。
以上那样构成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在非使用时,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笔尖34(书写体)处于图12所示的缩入状态。螺旋弹簧16的轴向长度为10.6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15.9mm。然后,若进行笔尖的突出操作(例如被设置在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则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笔尖34(书写体)成为图13所示那样的突出状态。通常,在该突出状态下,笔尖保持架33的位置被锁定,在此之后,笔尖34的突出状态被维持到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为止。螺旋弹簧16的轴向长度为8.0mm(压缩2.6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8.9mm(压缩7.0mm)。
在从图12的缩入状态到图13的突出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15的4条狭缝1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图12→图13)。其结果,如图13所示,管头部11d和环状部件1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并且,由于通过螺旋弹簧16将笔尖保持架33和环状部件15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因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在此之后,若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再按压操作),则例如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伸缩式书写工具30的笔尖34(书写体)通过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而返回图12所示的缩入状态。
在从图13的突出状态到图12的缩入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后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所承受的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消失。随着于此,缩径的环状部件1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13→图1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15的狭缝1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1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并且,通过螺旋弹簧16将笔尖保持架33和环状部件15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15s在环状部件1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15s沿环状部件1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15t和引导面11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在周向上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1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15t和引导面11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1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1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1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11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30中,环状部件15在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15在笔尖34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34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1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1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旋弹簧16将环状部件15与套环部件32彼此固定,另外,通过第2螺旋弹簧12将套环部件32与管头部11d彼此固定。即,不需要在笔尖保持架33一方设置环状部件15,因此,也可利用具有现有技术的笔尖保持架的现有的替换笔芯(replacement refill)。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利用现有的替换笔芯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可作为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11进行说明,该轴筒11构成为,将在前端固定有笔尖34的笔尖保持架3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并且在前端具有开口,笔尖3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33的移动而从所述开口伸缩。
该轴筒11具有环状部件15、套环部件32和第2螺旋弹簧12,其中,所述环状部件15在收容着笔尖保持架33的状态下松动地嵌合于该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可相对于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沿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的轴向移动;该套环部件32通过螺旋弹簧16被连接于环状部件15,并能够与笔尖保持架33抵接;该第2螺旋弹簧12将套环部件32支承于轴筒11的内表面。并且,在环状部件15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15t,在环状部件15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作为缺口的狭缝15s,在抵接面15t上承受载荷时,使该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另一方面,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11t,所述抵接面15t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11t的所述载荷。
根据这样的轴筒11,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5的抵接面1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15的狭缝1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1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并且,通过螺旋弹簧16将笔尖保持架33和环状部件15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够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第1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图16是第1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笔尖34(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8是笔尖34(书写体)突出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另外,图19A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环状部件25和套环部件42的立体图,图19B是环状部件25和套环部件42的侧视图,图19C是图19B的C-C剖视图,图19D是环状部件25和套环部件42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图19E是环状部件25和套环部件42的后视图。并且,图19F是图19C的F部分的放大图。
并且,图2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中,为了更换等而拔出笔尖保持架33的状态的概略图。
本实施方式的笔尖保持架33和笔尖34分别与第3实施方式的笔尖保持架33和笔尖34相同。因此,在所对应的部件上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6至图20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圆筒状的轴筒11,该轴筒11在前端具有开口。如图16至图18所示,该轴筒1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具有后部11a、内筒部11b、前部11c和管头部11d,后部11a和内筒部11b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内筒部11b和前部11c通过二色成型而形成为一体。但是,后部11a和内筒部11b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内筒部11b和前部11c也可以通过嵌合结合来固定。另一方面,管头部11d通过螺纹结合(旋合)而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于内筒部11b。管头部11d的材质不限于金属,也可以是树脂。
在轴筒11的内部收容有可沿轴筒11的轴向移动的笔尖保持架33。在笔尖保持架33的前端固定有作为书写体的笔尖34。如图17和图18所示,笔尖3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33的移动而从轴筒11的开口伸缩。
如图20所示,与第3实施例同样,笔尖保持架3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和顶端部33d。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和顶端部33d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基端部33a>中间套环部33m>顶端部33d。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如图17所示,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制)的环状部件25松动地嵌合于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外周。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25在其基端侧与筒状的树脂弹簧部46e一体成型。在树脂弹簧部46e上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缺口46s,使树脂弹簧部46e可沿轴向伸缩。
如图19A至19F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弹簧部46e中,与第2实施例的树脂弹簧部26e大致相同,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46s对(还参照图9F)和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46s对(还参照图9G)在轴向上按每一对交替形成,该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46s对和该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46s对分别形成有7对。成对的狭缝46s彼此之间的剩余部分被称为剩余部46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狭缝46s的宽度(轴向长度)均一,在轴向上相邻的狭缝46s之间的轴向间隔也均一,且前者比后者稍小。然而,这些尺寸关系可以如后述那样适当地调整以实现所期望的弹性程度。
如图19A和19B所示,树脂弹簧部46e的更靠近基端侧的部位被固定于套环部件42的第2套环部分43c。并且,如图17和图18所示,该套环部件42的第1套环部43b通过笔尖保持架33的中间套环部33m在轴向上被抵接支承。据此,随着树脂弹簧部46e的伸缩变形,环状部件25可沿该笔尖保持架33的轴向相对于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移动。
另外,尤其是如图19A至图19E所示,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环状部件25的外周的前方侧区域,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而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25t,在该抵接面2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圆筒部25a,并且,在圆筒部25a的后方侧设置有与圆筒部25a相同直径的筒状的树脂弹簧部46e。另外,尤其是如图19F所示,树脂弹簧部46e的内径46r大于与抵接面25t对应的部位的内径25r。
并且,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25上,作为缺口,也设置有4条狭缝25s。如图19A至图19E所示,4条狭缝25s在环状部件2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25s均沿环状部件25的轴向从前端延伸至圆筒部25a的后端附近。据此,在抵接面2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2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2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外,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而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11t。据此,抵接面25t随着向笔尖保持架33的前端侧的移动(图17→图18),而承受来自引导面11t的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中也设置有第2螺旋弹簧12(第2弹性部件),该第2螺旋弹簧12在进行了笔尖34的缩入操作(例如用于解除维持笔尖34的突出状态的锁定机构的、设置在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时,用于使笔尖保持架33自动地缩入。第2螺旋弹簧12以进一步包围环状部件25的外周的部位的方式嵌插在被设置于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肩部与套环部件42的第1套环部43b之间。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螺旋弹簧12在前端侧被固定在管头部11d的内表面,在后方端侧被固定在套环部件42的第1套环部43b。据此,环状部件25经由套环部件42和第2螺旋弹簧12被支承固定在管头部11d的内表面。
以上那样构成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在非使用时,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笔尖34(书写体)处于图17所示的缩入状态。包含树脂弹簧部46e的环状部件25的轴向长度为11.8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15.9mm。然后,若进行笔尖的突出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按压操作),则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笔尖34(书写体)成为图18所示的突出状态。通常,在该突出状态下,笔尖保持架33的位置被锁定,在此之后,笔尖34的突出状态被维持到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为止。包含树脂弹簧部46e的环状部件25的轴向长度为11.1mm(压缩0.7mm),第2螺旋弹簧12的轴向长度为8.9mm(压缩7.0mm)。
在从图17的缩入状态到图18的突出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25的4条狭缝2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缩径(参照图3B)。其结果,如图18所示,管头部11d和环状部件2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状态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并且,由于笔尖保持架33与环状件25的抵接面25t可通过树脂弹簧部46e的伸缩作用而彼此相对移动,因此,即使不对环状件2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在此之后,若进行笔尖的缩入操作(例如被设置于书写工具后端部的按压按钮的再按压操作),则例如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伸缩式书写工具40的笔尖34(书写体)通过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而返回图17所示的缩入状态。
在从图18的突出状态到图17的缩入状态的过程中,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后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所承受的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消失。随着于此,缩径的环状部件2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18→图1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25的狭缝2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2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并且,通过树脂弹簧部46e使笔尖保持架33和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能够彼此相对移动,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并且,由于树脂弹簧部46e的内径46r比与抵接面25t对应部位的内径25r大,因此,即使在树脂弹簧部46e收缩而向内径侧膨胀的情况下,也不会与笔尖保持架33接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25s在环状部件2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25s沿环状部件2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2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25t和引导面11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在周向上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2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25t和引导面11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2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2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2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11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式书写工具40中,环状部件25在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25在笔尖34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34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2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2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46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46e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狭缝46s优选为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倾斜(例如螺旋状)延伸的形式。
另外,通过改变树脂弹簧部46e的壁厚,也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46e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并且,树脂弹簧部46e也可以作为与抵接面25t及圆筒部25a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而构成,并与圆筒部25a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树脂弹簧部件的材料,也可以调整该树脂弹簧部件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并且,树脂弹簧部46e(或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不限定于具有狭缝46s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具有沿轴向伸缩的波纹管结构的形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件25的树脂弹簧部46e与套环部件42彼此被固定,另外,套环部件42与管头部11d隔着第2螺旋弹簧12彼此被固定。即,不需要在笔尖保持架33一方设置环状部件25,因此,也可利用具有现有技术的笔尖保持架的现有的替换笔芯。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利用现有的替换笔芯的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也可作为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11进行说明,该伸缩式书写工具用的轴筒11将在前端固定有笔尖34的笔尖保持架3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并且在前端具有开口,笔尖34可随着笔尖保持架33的移动而从所述开口伸缩。
该轴筒11具有环状部件25、套环部件42和第2螺旋弹簧12,其中,所述环状部件25在收容了笔尖保持架33的状态下松动地嵌合于该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可相对于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沿笔尖保持架33或笔尖34的轴向移动;套环部件42被连接于环状部件25的基端侧的部位即树脂弹簧部件26e的更靠基端侧的部位,并且可与笔尖保持架33抵接;第2螺旋弹簧12将套环部件42支承于轴筒11的内表面。并且,在环状部件25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25t,在环状部件25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作为缺口的狭缝25s,在抵接面25t上承受载荷时,使该环状部件25的内径缩径。另一方面,在轴筒11的管头部11d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11t,所述抵接面25t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11t的所述载荷。
根据这样的轴筒11,随着笔尖保持架3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5的抵接面25t承受来自管头部11d的引导面11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25的狭缝2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5的内径缩径。据此,管头部11d与环状部件2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并且,通过树脂弹簧部件46e使笔尖保持架33和环状部件25能够彼此相对移动,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保持架33的顶端部33d。
<第2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21是第2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所有的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另一方面,图26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作为书写体的一例的圆珠笔笔尖突出的状态的图。
如图21和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01具有轴筒102,该轴筒102由前轴103和圆筒状的后轴104构成,该前轴103由尖细状的圆筒体构成,该后轴104通过旋合或压入而安装在该前轴103的后端部上。在前轴103的前端沿轴向贯通设置有能够供书写体106的笔尖161突出的开口131。前轴103和后轴10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或金属形成。
在后轴104的后部的侧壁上,沿径向贯通设置有例如5个(能够从2~6个中选择)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的窗孔141(参照图26)。5个窗孔141例如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
在后轴104的5个窗孔141的内侧的轴心侧的区域,延伸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释放杆(release bar)143。释放杆143的前端被后述的弹簧支承体109支承。另一方面,在后轴104的5个窗孔141彼此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壁部143a,该卡止壁部143a能够卡止笔尖突出状态下的书写体106的操作体107的后端。而且,在笔尖突出的状态下的书写体106的操作体107的后端卡止于该卡止壁部143a时,取而代之,在为了使其他书写体106突出而使该其他书写体106的操作体107向前方移动时,该其他书写体106的操作体107向径向外侧按压释放杆143,该被按压的释放杆143向径向外侧按压被卡止于所述卡止壁部143a的操作体107的后端,从而解除该卡止状态。此外,在后轴104的5个窗孔141彼此之间的侧壁外表面的一处设置有笔夹144。
盖部105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后轴104的后端部,该盖部105自如开闭该后端部。盖部105的一端部例如能够通过铰链部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笔夹144基部上。铰链部例如能够在以笔尖朝下的方式正面观察笔夹144时的笔夹144的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盖部105能够在大致前后方向上自如转动。
在盖部105的前表面形成有抵接壁部。与缩入状态的书写体10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107的后端被该抵接壁部阻挡(参照图21)。作为铰链部,典型地可以采用通过转动轴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结构,但除了该方式以外,也可以采用能够弯曲变形的具有可挠性的连结部等。
而且,例如,在盖部105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设置有卡合部(例如卡合凹部或卡合孔部),在后轴104的后端可设置有能够与该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例如卡合凸部)。更详细而言,内向突起可形成在卡合部(卡合凹部或卡合孔部)的内表面上,并且外向突起以可越过所述内向突起并与所述内向突起卡止的方式形成在被卡合部(卡合凸部)的外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盖部105封闭后端开口部的期间,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处于彼此卡合的状态(内向突起和外向突起处于越过卡止状态)。该卡合状态不会通过后述的螺旋弹簧108向后方的施力所引起的操作体107与盖部105的抵接壁部的抵接而被解除,盖部105不会打开。
尤其是如图26所示,各操作体107具有操作部171、前侧突出部172、后侧突出部173、嵌入部174和凸缘部175。操作部171形成于操作体107的后端部,且从轴筒102的窗孔141向外部突出。后侧突出部173被设置在操作体107的操作部171的相反侧(轴心侧),前侧突出部172被设置在后侧突出部173的前方,嵌入部174形成在操作体107的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筒体163的后端开口部。凸缘部175形成在嵌入部174的后方附近,凸缘部175的前表面按压螺旋弹簧108的后端。
另外,在操作体10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卡止突起(未图示),该卡止突起以能够防止脱落的方式卡合于窗孔141的两侧壁。操作体107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等)的成型体得到。
当书写体106的笔尖161处于缩入状态时,被安装在该书写体106上的操作体107的后端部成为被抵接壁部阻挡的状态(参照图21)。另一方面,当书写体106的笔尖161处于突出状态时,被安装在该书写体106上的操作体107的后侧突出部173成为被形成在轴筒102内部的卡止壁部143a卡止的状态(参照图26)。
另外,与处于笔尖缩入状态的书写体106连接的操作体107的前侧突出部172,在该操作体107的操作部1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如果存在之前处于突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106,则按压与该其他书写体106连接的操作体107的后侧突出部173抵接的释放杆143,来解除该后侧突出部173和卡止壁部143a的卡止状态,即,解除该其他书写体106的笔尖突出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筒102的内部(后轴104的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弹簧支承体109。在弹簧支承体109上,沿轴向贯通设置有分别供各书写体106贯插的5个内孔。并且,在弹簧支承体109的后表面侧,与各内孔对应地配置有螺旋弹簧108。书写体106被松动地插入各内孔和各螺旋弹簧108的内部,操作体107的凸缘部175的前表面按压螺旋弹簧108的后端。
更详细而言,在弹簧支承体109的后端面,与各内孔对应地形成有筒状的凹部。并且,在各凹部中压入保持各螺旋弹簧108的前端部外表面。据此,在更换书写体106(和操作体107)时,防止随着该更换作业而使螺旋弹簧108脱落。
各螺旋弹簧108始终对各操作体107(即各书写体106)向后方施力。即,各螺旋弹簧108在笔尖突出状态和笔尖缩入状态的任一种状态下均维持压缩状态(即书写体106被向后方施力的状态)。据此,防止操作体107的前后晃动。但是,各螺旋弹簧108在其内部未贯插有书写体106的状态(例如书写体的更换作业中的状态)下,成为非压缩状态(自由状态)。
接着,图22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23是图22的B-B剖视图。另外,图24A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笔尖161、笔尖保持架162、环状部件165和弹性部件164的侧视图,图24B是图24A的A-A剖视图。并且,图25A是图21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笔尖保持架162、环状部件165和弹性部件164的立体图,图25B是该笔尖保持架162、环状部件165和弹性部件164的纵剖视图。
如图25A和图2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笔尖保持架162、环状部件165和弹性部件164形成为一体。笔尖保持架162的后端部成为用于与墨水收容筒体163的前端部嵌合的小径部162a。另一方面,如图24B和图25B所示,在笔尖保持架162的前端部设置有嵌合孔162h,该嵌合孔162h供笔尖161后端部的小径部161a嵌合,本实施方式的笔尖161是圆珠笔笔尖。
另外,尤其是如图23和24B所示,由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制)的环状部件165被松动地嵌入笔尖161的外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165在其基端侧与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164一体成型。在树脂弹簧部件164上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164s,使树脂弹簧部件164可沿轴向伸缩。
如图24A、图24B、图25A和图2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弹簧部件164中,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164s对和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164s对在轴向上按每一对交替形成,该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164s对形成有4对,该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164s对形成有3对。成对的狭缝164s彼此之间的剩余部分被称为肋164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狭缝164s的宽度(轴向长度)均一,在轴向上相邻的狭缝164s之间的轴向间隔也均一,两者相同。然而,这些尺寸关系可以如后述那样适当地调整以实现所期望的弹性程度。
并且,树脂弹簧部件164的更靠基端侧的部位与笔尖保持架162的前端侧成为一体。据此,如图27所示,随着树脂弹簧部件164的伸缩变形,环状部件165可以沿该笔尖161的轴向相对于笔尖161移动。
另外,尤其是如图25A所示,在环状部件165的外周的前方侧区域,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而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165t。在该抵接面16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圆筒部165a,而且在其后方侧设置有与圆筒部165a相同直径的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164。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弹簧部件164的内径与对应于抵接面165t的部位的内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165上,作为缺口而设置有4条狭缝165s。如图25A所示,4条狭缝165s在环状部件16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165s均在环状部件165的轴向上从前端延伸至圆筒部165a的后端附近。据此,在抵接面16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16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16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外,如图22所示,在前轴103的开口131的附近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103t,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据此,抵接面165t随着书写体106向前端侧的移动(图21→图26),而承受来自引导面103t的载荷。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多芯书写工具101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所有的书写体106为缩入状态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操作体107的操作部171抵抗螺旋弹簧108的后方施力而沿窗孔1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该操作体107连结的书写体106的笔尖161从轴筒102的开口131向外部突出。而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该操作体107的后侧突出部173重新卡止于轴筒102内部的卡止壁部143a上,维持该笔尖突出状态。
或者,在其他书写体106为突出状态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操作体107的操作部171抵抗螺旋弹簧108向后方的施力而沿窗孔1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该操作体107的前侧突出部172向径向外侧推压处于与该其他书写体106的后侧突出部173抵接的状态的释放杆143。据此,卡止壁部143a与该后侧突出部17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该其他书写体106通过螺旋弹簧108向后方的施力而向后方移动,即,缩入轴筒102内。在该其他书写体106缩入的同时,与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107连结的书写体106的笔尖161从轴筒102的开口131向外部突出。而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该操作体107的后侧突出部173重新卡止于轴筒102内部的卡止壁部143a,维持该笔尖突出状态。
图27是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10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28是图27的C-C剖视图。如图26至图28所示,在上述的任一种情况下,随着书写体106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承受来自前轴103的引导面103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165的4条狭缝16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65的内径缩径。其结果,如图28所示,前轴103和环状部件16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161。
并且,由于通过树脂弹簧部件164的伸缩作用使笔尖保持架162和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可彼此相对移动,因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6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161。
在此之后,例如随着其他书写体的突出操作,之前突出的笔尖161在螺旋弹簧108向后方施力的作用下而向后方缩入,此时,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所承受的来自前轴103的引导面103t的载荷消失。随着于此,缩径的环状部件16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28→图23)。
除此之外,在更换书写体106时,从盖部105封闭轴筒102的后端开口部的状态(参照图21),向后方按压盖部105的与铰链部相反侧的操作端部,来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使盖部105向后方转动,由此使轴筒102的后端开口部开口。与此同时,各操作体107通过螺旋弹簧108向后方的施力,而从开口部向后方外部突出。通过从该状态取出操作体107,能够从轴筒102内取出与该操作体107处于连接状态的书写体106。
在此之后,将新的书写体106(和新的操作体107)通过后端开口部插入轴筒102内。然后,使各操作体107与盖部105的抵接壁部抵接,并以向前方按压各操作体107的方式使盖部105向前方转动,由此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从而使盖部105封闭。随着于此,成为新的操作体107的凸缘部175的前表面按压对应的螺旋弹簧108的后端的状态,书写体106(和操作体107)的更换作业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01,随着书写体106(包括笔尖保持架162)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承受来自前轴103的引导面103t的载荷,据此,由于环状部件165的狭缝16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165的内径缩径。据此,前轴103和环状部件16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161的顶端部。并且,通过树脂弹簧部件164将笔尖161和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以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165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16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01,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165s在环状部件16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165s沿环状部件16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16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165t和引导面103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165的抵接面165t能够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16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165t和引导面103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16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16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16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103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者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01中,环状部件165在笔尖161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6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161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165在保持笔尖161的其他部件(例如笔尖保持架)的区域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16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该其他部件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16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6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16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16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164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件164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狭缝164s优选为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倾斜(例如螺旋状)延伸的方式。
另外,通过改变树脂弹簧部件164的壁厚,也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件164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并且,树脂弹簧部件164也可以作为与环状部件165(抵接面165t和圆筒部165a)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而构成,并与圆筒部165a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树脂弹簧部件的材料,也可以调整该树脂弹簧部件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此外,树脂弹簧部件164(或者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不限定于具有狭缝164s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具有沿轴向伸缩的波纹管结构的形式。
此外,也可混合利用具有不同替换直径(笔尖161、笔尖保持架162和/或墨水收容筒体163的直径)的多种替换笔芯。
此外,也可以使用用于保持作为笔尖161的摩擦部件的替换部件,来代替书写体。摩擦部件是指橡皮、热变色性书写工具用的摩擦热产生用橡胶(橡皮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在消去笔迹时摩擦部件晃动,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笔迹消去感。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使笔尖保持架162向前端侧移动的机构,采用了使操作体107的操作部171滑动操作的形式,但也可以代替该形式而采用所谓的旋转送出机构。
<第3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29是第3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多芯书写工具201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所有的笔尖(书写体)未突出的状态的图。另一方面,图33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201的概略纵剖视图,且是表示作为书写体的一例的圆珠笔笔尖突出的状态的图。
如图29和图3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201具有轴筒202,该轴筒202由前轴203和圆筒状的后轴204构成,该前轴203由尖细状的圆筒体构成,该后轴204通过与该前轴203的后端部旋合或压入被安装。在前轴203的前端,沿轴向贯通设置有能够供书写体206的笔尖261突出的开口231。前轴203和后轴20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或金属形成。
在后轴204的后部的侧壁上,沿径向贯通设置有例如5个(能够从2~6个中选择)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的窗孔241(参照图33)。5个窗孔241例如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
在后轴204的5个窗孔241的内侧的轴心侧的区域,延伸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释放杆243。释放杆243的前端被后述的弹簧支承体209支承。另一方面,在后轴204的5个窗孔241彼此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壁部243a,该卡止壁部243a能够卡止笔尖突出状态下的书写体206的操作体207的后端。而且,在笔尖突出的状态下的书写体206的操作体207的后端卡止于该卡止壁部243a时,取而代之,在为了使其他书写体206突出而使该其他书写体206的操作体207向前方移动时,该其他书写体206的操作体207向径向外侧按压释放杆243,该被按压的释放杆243向径向外侧按压被卡止于所述卡止壁部243a的操作体207的后端,从而解除该卡止状态。此外,在后轴204的5个窗孔241彼此之间的侧壁外表面的一处设置有笔夹244。
盖部205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后轴204的后端部,该盖部205自如开闭该后端部。盖部205的一端部例如能够通过铰链部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笔夹244基部上。铰链部例如能够在以笔尖朝下的方式正面观察笔夹244时的笔夹244的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盖部205能够在大致前后方向上自如转动。
在盖部205的前表面形成有抵接壁部。与缩入状态的书写体20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207的后端被该抵接壁部阻挡(参照图29)。作为铰链部,典型地可以采用通过转动轴自如转动地连接的结构,但除了该方式以外,也可以采用能够弯曲变形的具有可挠性的连结部等。
而且,例如,在盖部205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设置有卡合部(例如卡合凹部或卡合孔部),在后轴204的后端可设置有能够与该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例如卡合凸部)。更详细而言,内向突起可形成在卡合部(卡合凹部或卡合孔部)的内表面上,并且外向突起可越过所述内向突起并与所述内向突起卡止的方式形成在被卡合部(卡合凸部)的外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盖部205封闭后端开口部的期间,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处于彼此卡合的状态(内向突起和外向突起处于越过卡止状态)。该卡合状态不会通过后述的螺旋弹簧208向后方的施力所引起的操作体207与盖部205的抵接壁部的抵接而被解除,盖部205不会打开。
尤其是如图33所示,各操作体207具有操作部271、前侧突出部272、后侧突出部273、嵌入部274和凸缘部275。操作部271形成于操作体207的后端部,且从轴筒202的窗孔241向外部突出。后侧突出部273被设置在操作体207的操作部271的相反侧(轴心侧),前侧突出部272被设置在后侧突出部273的前方,嵌入部274形成在操作体207的前端部,且嵌入兼作为墨水收容筒体的笔尖保持架263的后端开口部。凸缘部275形成在嵌入部274的后方附近,凸缘部275的前表面按压螺旋弹簧208的后端。
另外,在操作体20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卡止突起(未图示),该卡止突起以能够防止脱落的方式卡止于窗孔241的两侧壁。操作体207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等)的成型体得到。
当书写体206的笔尖261处于缩入状态时,被安装在该书写体206上的操作体207的后端部成为被抵接壁部阻挡的状态(参照图29)。另一方面,当书写体206的笔尖261处于突出状态时,被安装在该书写体206上的操作体207的后侧突出部273成为被形成在轴筒202内部的卡止壁部243a卡止的状态(参照图33)。
另外,与处于笔尖缩入状态的书写体206连结的操作体207的前侧突出部272,在该操作体207的操作部2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如果存在之前处于突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206,则按压与该其他书写体206连接的操作体207的后侧突出部273抵接的释放杆243,来解除该后侧突出部273和卡止壁部243a的卡止状态,即,解除该其他书写体206的笔尖突出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筒202的内部(后轴204的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弹簧支承体209。在弹簧支承体209上,沿轴向贯通设置有分别供各书写体206贯插的5个内孔。并且,在弹簧支承体209的后表面侧,与各内孔对应地配置有螺旋弹簧208。书写体206被松动地插入各内孔和各螺旋弹簧208的内部,操作体207的凸缘部275的前表面按压螺旋弹簧208的后端。
更详细而言,在弹簧支承体209的后端面,与各内孔对应地形成有筒状的凹部。并且,在各凹部中压入保持各螺旋弹簧208的前端部外表面。据此,在更换书写体206(和操作体207)时,防止随着该更换作业而使螺旋弹簧208脱落。
各螺旋弹簧208始终对各操作体207(即各书写体206)向后方施力。即,各螺旋弹簧208在笔尖突出状态和笔尖缩入状态的任一种状态下均维持压缩状态(即书写体206被向后方施力的状态)。据此,防止操作体207的前后晃动。但是,各螺旋弹簧208在其内部未贯插有书写体206的状态(例如书写体的更换作业中的状态)下,成为非压缩状态(自由状态)。
接着,图30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20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31是图30的A-A剖视图。另外,图32A是图29的多芯书写工具201的环状部件235、弹性部件234和套环部件233的立体图,图32B是该环状部件235、弹性部件234和套环部件233的侧视图,图32C是图32B的C-C剖视图,图32D是该环状部件235、弹性部件234和套环部件233的主视图(从顶端侧观察的图),图32E是该环状部件235、弹性部件234和套环部件233的后视图。
如图29、图30、图33和图3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201中设置有环状部件235(例如聚缩醛制),该环状部件235构成为,可随着多个笔尖保持架(墨水收容筒体)263中的1个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松动地嵌合到被固定于该1个笔尖保持架263的笔尖261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可相对于该笔尖261沿该笔尖261的轴向移动。
尤其是如图32A和图32C所示,在环状部件235外周的前方侧区域,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而形成有截头圆锥面状的抵接面235t。在该抵接面235t的后方侧连续地设置有圆筒部235a,并且在圆筒部235a的后方侧一体成型有与圆筒部235a相同直径的筒状的树脂弹簧部件234。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弹簧部件234的内径与对应于抵接面235t的部位的内径相同。
树脂弹簧部件234形成有多个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234s,使树脂弹簧部件234可在轴向上伸缩。具体而言,如图30、图32A和图32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弹簧部件234中,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34s对和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34s对在轴向上按每一对交替形成,该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34s对形成有2对,该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大致半圆状的狭缝234s对形成有1对。成对的狭缝234s彼此之间的剩余部分被称为肋234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狭缝234s的宽度(轴向长度)均一,在轴向上相邻的狭缝234s之间的轴向间隔也均一,两者相同。然而,这些尺寸关系可以如后述那样适当地调整以实现所期望的弹性程度。
在树脂弹簧部件234的更靠基端侧的部位一体成型有套环部件233。尤其是如图32C所示,套环部件233整体由尖细状的圆筒体构成,在后端部设置有大径的后端套环部233b。如图30所示,后端套环部233b经由螺旋弹簧232被固定于前轴203的内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环部件233上,为了辅助进行螺旋弹簧232与后端套环部233b的固定,而设置有弹簧固定辅助部233f。
即,套环部件233从基端侧(后端侧)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后端套环部233b、弹簧固定辅助部233f、主体部233a和尖细部233t。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套环部233b、弹簧固定辅助部233f和主体部233a均为圆筒状的部位,它们的截面直径的相互关系为:后端套环部233b>弹簧固定辅助部233f>主体部233a。
另外,如图30和图32C所示,在尖细部233t的内表面侧上设置有扩径部233e,该扩径部233e与直径相对于笔尖261的后端部较大(具有台阶)的笔尖保持架263(墨水收容筒体)的前端部抵接。据此,在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移动时,该笔尖保持架263的前端部与扩径部233e抵接,并且一边压缩螺旋弹簧232一边将套环部件233向前端侧按压。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235上,作为缺口而设置有4条狭缝235s。如图32A所示,4条狭缝235s在环状部件235的周向上等间隔(每隔90°)配置。另外,4条狭缝235s均在环状部件235的轴向上从前端延伸至圆筒部235a的后端附近。据此,在抵接面235t上承受载荷时,环状部件235的内径柔性缩径,并且,在解除该载荷时,环状部件235的内径弹性地恢复。
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在前轴203的开口231的附近,作为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而形成有凹形截头圆锥面状的引导面203t。据此,抵接面235t在随着书写体206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使套环部件233和环状部件235向前端侧移动时(图29→图33),承受来自引导面203t的载荷。而且,由于该载荷作用,环状部件235在因狭缝235s的存在而缩径的同时,随着树脂弹簧部件234的压缩变形而相对于笔尖261沿该笔尖261的轴向移动。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多芯书写工具201如以下那样发挥作用。
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所有的书写体206为缩入状态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操作体207的操作部271抵抗螺旋弹簧208的后方施力而沿窗孔2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该操作体207连结的书写体206的笔尖保持架263的前端部经由扩径部233e一边抵抗螺旋弹簧232,一边使套环部件233向前端侧移动,该书写体206的笔尖261从轴筒202的开口231向外部突出。而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该操作体207的后侧突出部273重新卡止于轴筒202内部的卡止壁部243a上,维持该笔尖突出状态。
或者,在其他书写体206为突出状态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操作体207的操作部271抵抗螺旋弹簧208向后方的施力而沿窗孔2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该操作体207的前侧突出部272向径向外侧推压处于与该其他书写体206的后侧突出部273抵接的状态的释放杆243。据此,卡止壁部243a与该后侧突出部27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该其他书写体206通过螺旋弹簧208向后方的施力而向后方移动,即,缩入轴筒202内。在该其他书写体206缩入的同时,与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207连结的书写体206的笔尖保持架263的前端部经由扩径部233e一边抵抗螺旋弹簧232,一边使套环部件233向前端侧移动,该书写体206的笔尖261从轴筒202的开口231向外部突出。而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该操作体207的后侧突出部273重新卡止于轴筒202内部的卡止壁部243a,维持该笔尖突出状态。
图34是图33的多芯书写工具20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35是图34的B-B剖视图。如图33至图35所示,在上述的任一种情况下,随着书写体206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承受来自前轴203的引导面203t的载荷。此时,由于环状部件235的4条狭缝23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缩径。其结果,如图35所示,前轴203和环状部件235协同工作,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261。
并且,保持笔尖261的笔尖夹持架263通过扩径部233e而卡合的套环部件233与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通过树脂弹簧部件234的伸缩作用可彼此相对移动,因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261。
在此之后,例如随着其他书写体的突出操作,之前突出的笔尖261在螺旋弹簧208向后方施力的作用下向后方缩入时,套环部件233也在螺旋弹簧232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到原来的位置。随着于此,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所承受的来自前轴203的引导面203t的载荷也消失,缩径了的环状部件235的内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35→图31)。
此外,在更换书写体206时,从盖部205封闭轴筒202的后端开口部的状态(参照图29),向后方按压盖部205的与铰链部相反侧的操作端部,来解除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使盖部205向后方转动,由此使轴筒202的后端开口部开口。与此同时,各操作体207通过螺旋弹簧208向后方的施力,而从开口部向后方外部突出。通过从该状态取出操作体207,能够从轴筒202内取出与该操作体207处于连接状态的书写体206。
在此之后,将新的书写体206(和新的操作体207)通过后端开口部插入轴筒202内。然后,使各操作体207与盖部205的抵接壁部抵接,并以向前方按压各操作体207的方式使盖部205向前方转动,由此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从而使盖部205封闭。随着于此,成为新的操作体207的凸缘部275的前表面按压对应的螺旋弹簧208的后端的状态,书写体206(和操作体207)的更换作业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201,随着书写体206(包括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35通过套环部件233(包括扩径部233e)和树脂弹簧部件234向前端侧移动,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承受来自前轴203的引导面203t的载荷,据此,由于环状部件235的狭缝23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缩径。据此,前轴203和环状部件23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261的顶端部。此外,与笔尖保持架263抵接的套环部件233和环状部件235通过树脂弹簧件234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的缩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26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201,作为缺口的4条狭缝235s在环状部件23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狭缝235s沿环状部件235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235的内径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
另外,抵接面235t和引导面203t为彼此对应的截头圆锥面状和凹形截头圆锥面状,据此,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能够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承受载荷,其结果,能够使环状部件235在周向上以良好的平衡性进行缩径。如此,抵接面235t和引导面203t优选为彼此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尖细状的抵接面235t也可以通过在圆柱状的环状部件235的前端外周设置圆角(R)而形成。另外,尖细状的抵接面235t具有绕轴线旋转对称的凸曲面,尖细状的引导面203t也可以是绕轴线旋转对称且曲率比所述凸曲面的曲率平缓的凹曲面或凹形截头圆锥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201中,环状部件235在笔尖261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3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笔尖261的区域,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环状部件235在保持笔尖261的其他部件(例如笔尖保持架)的区域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在环状部件235缩径时形成为把持该其他部件的区域。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235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3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另外,通过改变环状部件235的材料和/或壁厚,也能够调整环状部件235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另外,通过适当地改变狭缝234s的数量、尺寸、形状等,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件234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狭缝234s优选为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但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倾斜(例如螺旋状)延伸的方式。
另外,通过改变树脂弹簧部件234的壁厚,也能够调整树脂弹簧部件234的弹性(易伸缩性)的程度。并且,树脂弹簧部件234也可以作为与环状部件235(抵接面235t和圆筒部235a)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而构成,并与圆筒部235a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树脂弹簧部件的材料,也可以调整该树脂弹簧部件的弹性(易缩径性)的程度。
此外,树脂弹簧部件234(或分体的树脂弹簧部件)不限定于具有狭缝234s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具有能够沿轴向伸缩的波纹管结构的形式。
此外,也可混合利用具有不同替换直径(笔尖261和/或笔尖保持架263的直径)的多种替换笔芯。
并且,也可以使用用于保持作为笔尖261的摩擦部件的替换部件,来代替书写体。摩擦部件是指橡皮、热变色性书写工具用的摩擦热产生用橡胶(橡皮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在消去笔迹时摩擦部件晃动,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笔迹消去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件235、树脂弹簧部件234和套环部件233被彼此固定,并且套环部件233和前轴203通过螺旋弹簧232被彼此固定。即,由于不需要在书写体206一方设置环状部件235,因此,也可利用具有现有技术的笔尖保持架的现有的替换笔芯。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发明可以作为能够利用现有的替换笔芯的多芯书写工具用的轴筒来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可作为多芯书写工具用的轴筒202进行说明,该轴筒202构成为,将在前端固定有笔尖261的多个笔尖保持架26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并且在前端具有开口231,随着所述多个笔尖保持架263中的1个笔尖保持架263的移动,可使被固定于该1个笔尖保持架263的笔尖261从所述开口231伸缩。
该轴筒202具有环状部件235、套环部件233和螺旋弹簧232,该环状部件235能够随着1个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松动地嵌合于被固定在该1个笔尖保持架263上的笔尖261的外周,在该松动地嵌合时可相对于该笔尖261沿该笔尖261的轴向移动;套环部件233通过树脂弹簧部件234被连接于环状部件235,并随着所述1个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能与该1个笔尖保持架263抵接;螺旋弹簧232将套环部件233支承于前轴203的内表面。并且,在环状部件235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抵接面235t,在环状部件235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作为缺口的狭缝235s,在抵接面235t上承受载荷时,使该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缩径。另一方面,在前轴20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的引导面203t,随着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而通过环状套环233和弹性部件234使环状部件235向前端侧移动时,所述抵接面235t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203t的所述载荷。
根据这样的轴筒202,随着书写体206(包括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的移动,环状部件235通过套环部件233(包括扩径部233e)和树脂弹簧部件234向前端侧移动,使环状部件235的抵接面235t承受来自前轴203的引导面203t的载荷,因此,由于环状部件235的狭缝235s的存在,而使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缩径。据此,前轴203和环状部件235协同工作,而能够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把持笔尖261的顶端部。并且,通过树脂弹簧件234将笔尖保持架263接触的套环部件233和环状部件235连接,据此,即使不对环状部件235的内径的减径程度等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也能够保证以无晃动(间隙)的形式有效地把持笔尖261。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使笔尖保持架263向前端侧移动的机构,采用了使操作体207的操作部271滑动操作的形式,但也可以代替于此而采用所谓的旋转送出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20、30、40:伸缩式书写工具;11:轴筒(各实施方式通用);11a:后部;11b:内筒部;11c:前部;11d:管头部;11t:引导面;12:第2螺旋弹簧(第2弹性部件的一例:各实施方式通用);13:笔尖保持架(第1实施方式);13a:基端部;13b:第1套环部;13c:第2套环部;13d:顶端部;13f:弹簧固定辅助部;14:笔尖(书写体)(第1实施方式);15:环状部件(第1和第3实施方式通用);15a:大外径圆筒部;15b:小外径圆筒部;15t:抵接面;15s:狭缝;16:螺旋弹簧(弹性部件的一例:第1和第3实施方式通用);23:笔尖保持架(第2实施方式);23a:基端部;23b:第1套环部;23c:第2套环部;23d:顶端部;24:笔尖(书写体);25:环状部件(第2和第4实施方式通用);25a:圆筒部;25t:抵接面;25s:狭缝;25r:内径;26e:树脂弹簧部(弹性部件的一例:第2实施方式);26s:狭缝;26b:肋;26r:内径;32:套环部件;33:笔尖保持架(第3和第4实施方式通用);33a:基端部;33m:中间套环部;33d:顶端部;33b:第1套环部;33c:第2套环部;34:笔尖(书写体)(第3和第4实施方式通用);42:套环部件;43b:第1套环部;43c:第2套环部;46e:树脂弹簧部(弹性部件的一例:第4实施方式);46s:狭缝;46b:肋;46r:内径;101:多芯书写工具;102:轴筒;103:前轴;103t:引导面;131:开口;104:后轴;141:窗孔;143:释放杆;143a:卡止壁部;144:笔夹;105:盖部;106:书写体(圆珠笔);161:笔尖;161a:小径部;162:笔尖保持架;162a:小径部;162h:嵌合孔;163:墨水收容筒部;164:树脂弹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例);164s:狭缝;164b:肋;165:环状部件;165s:狭缝;165t:抵接面;165a:圆筒部;107:操作体;171:操作部;172:前侧突出部;173:后侧突出部;174:嵌入部;175:凸缘部;108:螺旋弹簧;109:弹簧支承体;201:多芯书写工具;202:轴筒;203:前轴;203t:引导面;231:开口;232:螺旋弹簧(第2弹性部件的一例);233:套环部件(环状套环的一例);233a:主体部;233t:尖细部;233b:后端套环部;233e:扩径部;233f:弹簧固定辅助部;234:树脂弹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例);234s:狭缝;234b:肋;235:环状部件;235s:狭缝;235t:抵接面;235a:圆筒部;204:后轴;241:窗孔;243:释放杆;243a:卡止壁部;244:笔夹;205:盖部;206:书写体(圆珠笔);261:笔尖;263:笔尖保持架(墨水收容筒体);207:操作体;271:操作部;272:前侧突出部;273:后侧突出部;274:嵌入部;275:凸缘部;208:螺旋弹簧;209:弹簧支承体。
Claims (6)
1.一种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筒、笔尖保持架、笔尖、环状部件和弹性部件,其中,
所述轴筒在前端具有开口;
所述笔尖保持架被收容于所述轴筒的内部且能够沿所述轴筒的轴向移动;
所述笔尖被固定于所述笔尖保持架的前端,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的移动而能够从所述轴筒的所述开口伸缩;
所述环状部件松动地嵌合于所述笔尖保持架的外周,能够沿所述笔尖保持架的轴向移动;
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环状部件,
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抵接面,该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
在所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
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与所述抵接面抵接,
所述抵接面随着所述笔尖保持架向前端侧的移动而承受来自所述引导面的所述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沿所述环状部件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缺口分别是沿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延伸的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
所述引导面也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面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
所述引导面也随着靠向前端而呈尖细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面具有截头圆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面上承受载荷时使所述环状部件的所述缺口的内径缩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4447 | 2017-12-20 | ||
JP2017-244448 | 2017-12-20 | ||
JP2017244446A JP6954827B2 (ja) | 2017-12-20 | 2017-12-20 | 出没式筆記具 |
JP2017-244446 | 2017-12-20 | ||
JP2017244447A JP6954828B2 (ja) | 2017-12-20 | 2017-12-20 | 多芯筆記具 |
JP2017244448A JP6954829B2 (ja) | 2017-12-20 | 2017-12-20 | 多芯筆記具 |
CN201880082732.6A CN111511573B (zh) | 2017-12-20 | 2018-12-18 | 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
PCT/JP2018/046507 WO2019124346A1 (ja) | 2017-12-20 | 2018-12-18 | 出没式筆記具及び多芯筆記具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2732.6A Division CN111511573B (zh) | 2017-12-20 | 2018-12-18 | 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27851A true CN118927851A (zh) | 2024-11-12 |
Family
ID=6699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2732.6A Active CN111511573B (zh) | 2017-12-20 | 2018-12-18 | 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
CN202411007145.4A Pending CN118927851A (zh) | 2017-12-20 | 2018-12-18 | 伸缩式书写工具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2732.6A Active CN111511573B (zh) | 2017-12-20 | 2018-12-18 | 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67278B2 (zh) |
EP (1) | EP3730309A4 (zh) |
KR (1) | KR102536678B1 (zh) |
CN (2) | CN111511573B (zh) |
TW (1) | TWI771544B (zh) |
WO (1) | WO20191243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7752A (zh) * | 2020-10-09 | 2021-01-12 | 厦门南旗佰特精密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推出式扭矩施加工具 |
CN112406364B (zh) | 2020-11-04 | 2022-10-28 |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按压式书写文具 |
KR20230109725A (ko) * | 2020-12-21 | 2023-07-2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이롯트 코포레이숀 | 출몰식 필기구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51132A (en) * | 1959-09-21 | 1962-08-28 | Frank Theodore Johmann | Protraction-retraction mechanism for writing instruments |
DE1561825B1 (de) * | 1967-04-25 | 1972-03-16 | Kurt Fend | Verfahren für ein in einer Hülse angeordnetes Schreib- oder Zeichengerät mit feucht zu haltender Spitze |
US3594091A (en) * | 1969-01-29 | 1971-07-20 | Keith T Bleuer | Pen |
KR830002943Y1 (ko) * | 1982-05-13 | 1983-12-23 | 김유승 | 필기구 |
JPS5982790U (ja) * | 1982-11-26 | 1984-06-04 | パイロツ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 キヤツプレス筆記具 |
DE3689044D1 (de) * | 1985-05-20 | 1993-10-21 | Intergraph Off Innovat Nv | Schreibgerät. |
US5067799A (en) | 1989-12-27 | 1991-11-26 | Honeywell Inc. | Beam combining/splitter cube prism for color polarization |
JPH0388225U (zh) * | 1989-12-27 | 1991-09-10 | ||
US4969764A (en) * | 1990-03-15 | 1990-11-13 | Gregory Allen R | Capless retractable marking pen |
JPH0593884U (ja) | 1991-06-24 | 1993-12-21 |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 筆記先端部の振れ防止装置 |
JPH0513790U (ja) * | 1991-08-01 | 1993-02-23 |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 筆記先端部の振れ防止装置 |
JPH0585683A (ja) | 1991-09-25 | 1993-04-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リニアモータ |
JPH0585683U (ja) | 1992-04-20 | 1993-11-19 |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 筆記先端部の振れ防止装置 |
GB2341349A (en) * | 1998-09-14 | 2000-03-15 | Gillette Co | Marking instrument with retractable refill unit and replaceable cap seal |
CN100540334C (zh) * | 2003-09-24 | 2009-09-16 | 株式会社百乐 | 笔具和该笔具的筒状部件 |
KR101552782B1 (ko) * | 2007-02-26 | 2015-09-11 | 파일롯트 잉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열 변색성 필기 도구 |
JP2010064302A (ja) * | 2008-09-09 | 2010-03-25 | Zebra Pen Corp | 筆記具 |
JP5215281B2 (ja) * | 2009-12-03 | 2013-06-19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
JP5406116B2 (ja) * | 2010-05-17 | 2014-02-05 | 株式会社壽 | 多芯筆記具 |
KR101991528B1 (ko) * | 2011-06-21 | 2019-06-20 | 미쓰비시 엔피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샤프펜슬 |
JP2013063541A (ja) * | 2011-09-16 | 2013-04-11 | Pilot Corporation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JP5881104B2 (ja) * | 2012-02-27 | 2016-03-09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
JP2013220602A (ja) * | 2012-04-17 | 2013-10-28 |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 筆記具 |
JP6249790B2 (ja) | 2013-01-29 | 2017-12-20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
JP6422692B2 (ja) * | 2013-09-03 | 2018-11-14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複数の樹脂成形部材を備えた筆記具または塗布具 |
KR102214859B1 (ko) * | 2013-12-26 | 2021-02-09 | 제브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필기구 |
-
2018
- 2018-12-18 EP EP18892756.0A patent/EP373030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12-18 CN CN201880082732.6A patent/CN111511573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18 CN CN202411007145.4A patent/CN118927851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2-18 WO PCT/JP2018/046507 patent/WO2019124346A1/ja unknown
- 2018-12-18 US US16/955,242 patent/US112672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8 KR KR1020207017524A patent/KR102536678B1/ko active Active
- 2018-12-19 TW TW107145899A patent/TWI771544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31285A1 (en) | 2020-10-22 |
TW201930100A (zh) | 2019-08-01 |
EP3730309A1 (en) | 2020-10-28 |
CN111511573A (zh) | 2020-08-07 |
TWI771544B (zh) | 2022-07-21 |
CN111511573B (zh) | 2024-08-16 |
KR20200097731A (ko) | 2020-08-19 |
WO2019124346A1 (ja) | 2019-06-27 |
KR102536678B1 (ko) | 2023-05-26 |
EP3730309A4 (en) | 2021-11-10 |
US11267278B2 (en) | 2022-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927851A (zh) | 伸缩式书写工具 | |
JP7285088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CN111942061A (zh) | 书写工具和用于制造书写工具的方法 | |
JP7628426B2 (ja) | 出没式筆記具 | |
JP7303669B2 (ja) | 筆記具 | |
CN108621641B (zh) | 按动式书写工具 | |
JP6625172B2 (ja) | 多芯式筆記具 | |
JP2003094878A (ja) | 筆記具用ホルダ | |
JP2005131943A (ja) | 顔料インキ用ペン先及び筆記具 | |
JP5373359B2 (ja)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 |
JP6954829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4549478B2 (ja) | スライド式の多芯筆記具 | |
JP6954828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16163936A (ja) | ボールペンチップ及び該ボールペンチップを具備した筆記具 | |
JP4505782B2 (ja) | 伸縮式の筆記具または化粧具 | |
JP7215934B2 (ja)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ユニット及び出没式筆記具 | |
JP3286510B2 (ja) | 複合筆記具における筆記機構 | |
JP2023070970A (ja) | 筆記具 | |
JP6392059B2 (ja) | 複数出没式筆記具 | |
JPH0545514Y2 (zh) | ||
JPS6349495A (ja) | 複合筆記具 | |
JP2022160764A (ja) | ボールペン | |
JP2022160763A (ja) | ボールペン | |
JP2024038708A (ja) | 筆記具 | |
JP2534040B2 (ja) | 複合筆記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