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9794B -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99794B CN116899794B CN202311146338.3A CN202311146338A CN116899794B CN 116899794 B CN116899794 B CN 116899794B CN 202311146338 A CN202311146338 A CN 202311146338A CN 116899794 B CN116899794 B CN 1168997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 paint mist
- air
- collecting box
- up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87 primer (pai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66 varni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0 hazardous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2 lacqu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0 re-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4/0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 B05B14/4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for use in spray booths
- B05B14/43—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for use in spray booths by filtering the air charged with excess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4/0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 B05B14/4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for use in spray booth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包括外箱体,外箱体的底侧部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外箱体底部的混风通道连通,混风通道通过内部风口与上方的主过滤区连通,在主过滤区内设有若干排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主过滤区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入风口通过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延伸至混风通道的内部;主过滤区设置的过滤组件为外置式过滤元件。本发明通过采用外置式的过滤元件和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外置式的过滤元件,使得纤维材料均匀的分布在刺柱上,保证过滤效果;当文丘里风道捕集的漆雾重量增加,底板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底板与顶板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以调节文丘里出风口远端的角度,提高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一般工业喷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式喷房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及一般工业喷涂领域,喷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喷漆雾,过喷漆雾需要先经过净化分离过滤处理掉包含的油漆,余下的空气经过温湿度调节后再供给到喷房顶部的洁净送风室,形成完整的闭路循环系统。
上述过程中的漆雾净化分离过滤处理,现有的方法是沿喷房的漆雾出风口布置干式漆雾捕集箱,现有的干式漆雾捕集箱普遍采用干式移动小车作为载体,干式移动小车内布置多个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人工安装新的干式漆雾捕集箱到干式移动小车上,再把干式移动小车与喷房出风口压紧连接;使用后的干式移动小车,通过人工操作把危废干式漆雾捕集箱逐一拆卸下来并转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610083292.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包括引导空气流动的外壳及布置于其中的漆雾分离部件,其中的外壳上设置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设置于喷涂作业区的排风路径中,喷涂所产生的过喷漆雾被空气携带直接进入漆雾分离装置;漆雾分离部件分层串联设置于各层架之上;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结构有多种类型,至少两种类型的漆雾分离部件内部设置有漆雾分离单元,且漆雾分离单元之间具有腔结构,漆雾分离单元及其之间的腔结构构成漆雾的捕集容纳机构。
上述专利方案的缺陷在于:
1).漆雾分离装置通过空气入口与干式喷房的文丘里通道连接,经文丘里通道出来的高速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漆雾分离装置底层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运动的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物颗粒,部分会撞上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空气中的过喷物漆雾会撞击并粘附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
在上述过程中,文丘里通道的内表面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内表面吸附的漆渣会逐渐堆积,当漆渣逐渐增大时,其会改变文丘里通道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部的风道,
2).从空气导流室进入文丘里通道的含有过喷漆雾的空气由于通风面积迅速减小,空气进一步被加速。在通过文丘里通道的过程中,通风面积也在逐渐减小,在文丘里通道出口位置处,通风面积达到最小值,风速达到最大值,携带着过喷漆雾的空气以斜向下的方向高速进入安装到位的漆雾分离装置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
在上述过程中,空气中的过喷漆雾会撞击并粘附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和侧板上,由于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壁是光滑的,其捕集漆雾的能力较弱,导致大量撞击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和侧板的漆雾并不能被捕集吸附,流经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空气依旧会携带大量的过喷漆雾。尤其是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时,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几乎失去作用,严重增加了后续过滤组件的负担。
当过喷漆雾为色漆或清漆时,由于色漆具有粘性,清漆容易粘结,过喷漆雾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底部形成漆渣团,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底部对应文丘里出风口位置区域漆渣团逐渐变大,直至严重堵塞文丘里通道出风口的附近区域,并导致文丘里通道出口的漆雾转向和通行不顺畅。
当过喷漆雾为底漆时,由于底漆是粉状,无法在高速动力漆雾风的影响下形成漆渣团,而是会受气流影响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空间乱飞,一部分底漆颗粒会随气流向上进入上方的漆雾分离部件,造成精细过滤的污染。另一部分底漆颗粒会长时间滞留在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持续紊流状态,并随时间不断积累越来越严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作用失效。
3).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经过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预过滤后,会继续向上流动,并进入用于精细过滤的顶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在顶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设若干漆雾分离单元,漆雾分离单元由边框连接固定,漆雾分离单元为具有多次折弯的波纹板状结构,相邻两个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多次折弯的空气流动通道。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物既能进入漆雾分离单元内部,也能沿着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进入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
在上述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颗粒穿过漆雾分离单元的过程中,空气中的过喷颗粒会被漆雾分离单元中的过滤纤维碰撞粘附,空气则继续向前流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漆雾分离单元内部会因吸附大量的油漆,而导致其透气性变差,甚至堵塞,从而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
4).层架式的多层漆雾分离部件,因多层单独使用,各自独立抽拉更换,各层之间缝隙很大,导致漆雾风在正压的作用下经过缝隙处串流,漏风极其严重,严重影响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且清漆粘结固化后强度大、硬度高,导致漆雾分离部件和外围的金属小车很难脱离,漆雾分离部件拆除和更换的难度很大。
另外,上述方案中的漆雾分离单元采用内置式结构,内部的过滤纤维材料由外部的边框固定,这种结构无法保证内部的纤维材料均匀的分布在外部的边框内,过滤纤维材料在填充时容易出现局部不均匀的现象,这也会进一步的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
还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上行通风的干式漆雾捕集箱,在顶部的出风口的过滤截面积极其有限,若在出风口处设置高密度的精细过滤层,必然会更快速的导致因过滤截面积不足而引起堵塞,进而降低干式漆雾捕集箱的使用寿命;但若不在出风口处设置最后道的干精细过滤层,则会漏风严重,由于缺乏最后道的精细过滤层保障,严重影响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后续再过滤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多种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包括外箱体,外箱体的底部侧方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外箱体底部的混风通道连通,混风通道通过内部风口与上方的主过滤区连通,在主过滤区内设有若干排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主过滤区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通过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延伸至混风通道的内部;所述主过滤区设置的过滤组件为外置式过滤元件。
所述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包括顶板、设置在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通过可调式结构设置在顶板和侧板下方的底板。
所述顶板的一端与入风口顶部的外箱体壁板固定连接,顶板具有折弯的文丘里结构,顶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混风通道的内部。
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顶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与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
所述底板的一端与入风口底部的外箱体壁板活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在底板与外箱体壁板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外箱体壁板连接;
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在文丘里风道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底板与顶板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以防止漆雾形成的漆渣团影响气流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混风通道的底面设有底部过滤,混风通道的四个侧板上均设有玻璃纤维;所述底部过滤包括定位刺和玻璃纤维,定位刺沿混风通道的底面设置,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铺设在混风通道的底面上,含漆雾的气流通过混风通道时,部分漆雾被混风通道内部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过滤为整体式的平铺结构,或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沿混风通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风通道的内部风口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过滤纤维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上过滤纤维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之间设有通风道;
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和混风通道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流经过滤纤维组件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进入主过滤区。
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内设置的过滤组件呈排列式结构分布,前一排的过滤组件的截面积大于后一排的过滤组件的截面积;
在同一排的过滤组件之间设有通风口,在前后排的过滤组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通风口和间隙的大小由内部风口往第二出风口的方向减小;
所述过滤组件呈交错分布设置在主过滤区内,前一排的过滤组件正对后一排的通风口,前一排的通风口正对后一排的过滤组件,且同一列的过滤组件和通风口均分布在同一直线上;过滤组件上设置的过滤纤维的体积和密度由内部风口往第二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内布置的过滤组件包括骨架和过滤纤维,骨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在骨架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刺,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缠绕在骨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空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空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实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刺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实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定位刺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移动运载小车上,移动运载小车包括底部支撑板,在底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承载导向轮,在底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叉车插入口,在与叉车插入口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支撑板的边沿上设有出风口挡板,在出风口挡板两端的底部支撑板边缘分别设有一侧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弹性密封结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绕第二出风口四周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密封、以及由第二出风口向四周延伸的塑料膜,塑料膜用于将弹性密封包括在内,弹性密封与第二出风口的连接处四周边沿压紧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移动运载小车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重。
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顶部的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精细过滤层,精细过滤层沿第二出风口的平面设置,精细过滤层具有多层的过滤介质,外层的过滤介质包覆内层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形状为弧形、V形或W形;精细过滤层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大于过滤组件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精细过滤层的过滤介质的厚度小于过滤组件的过滤介质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干式漆雾捕集箱的底部侧方设置可调式的文丘里通道,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在文丘里风道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底板与顶板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
2.通过在混风通道的底面和侧面上设置玻璃纤维,以提升混风通道对漆雾的捕集能力。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和混风通道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通过过滤纤维组件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进入主过滤区。
3.通过在混风通道的内部风口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过滤纤维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上过滤纤维固定设置,上过滤纤维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下过滤纤维无固定结构,在动力风的影响下处于自由状态,不受限制。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之间设有足够大的通风道,在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漆雾捕集时,粉状漆雾颗粒在上、下过滤纤维的作用下,被大量捕集吸附在上、下过滤纤维上,后续的底漆漆雾在通过上、下过滤纤维时,会被上方吸附的底漆颗粒阻碍掉落,并被底部的过滤纤维和侧部的过滤纤维有效吸附,从而防止粉状的底漆漆雾颗粒和漆粉随向上的气流进入上方的主过滤区,降低后续过滤组件的负担,延长过滤耗材的使用寿命。
4.将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外置安装在骨架上,有效保持过滤纤维蓬松的性能和状态,保证在由下向上的漆雾风运行过程中,过滤纤维吸附漆渣后受重力作用不会向下脱落,极大的提高过滤纤维的稳固性,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精度。
5.采用强度足够的横向水平的过滤纤维的固定结构、优化过滤纤维的布置方式,过滤组件、通风孔和间隙采用前疏后密的布置方式,在充分利用干式漆雾捕集箱内部立体空间的前提下,布置更多的过滤组件,且留有足够多的通风间距,以保证气流能顺利通过主过滤区进行有效过滤。
6.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通风道更长,可布置的干式过滤组件更多、体积量更大,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过滤级别更高且逐级加密,过滤的路径更长,漆雾撞击的次数更多,漆雾的停留时间更长,使多组过滤组件同期达到使用寿命,整体的干式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7.通过采用骨架外缠绕过滤纤维的固定方式,使得过滤纤维和骨架连接极其紧密稳固,不会松脱;且缠绕的固定方式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8.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喷房连接的金属密封室体内,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不采用外部通风道内的密封结构件的情况下,完全实现密封。
9.在移动运载小车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实时在线自动称重,以实现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量,测得重量与压差检测仪器共同对比数据分析,对漆雾捕集箱监测的结果更准确,实现干式漆雾捕集箱更换更及时。
10.通过在顶部出风口处设置精细过滤层,可针对小粒径的漆雾颗粒或漏掉的大粒径漆雾颗粒进行捕集,精细过滤层采用增加截面积的弧形或V型或W型的精细过滤层,在气流的作用下,精细过滤层持续会有持续的上下动态波动,由此,精细过滤层吸附的漆渣粉在动态波动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的自然下落,进而逐渐被下方的多级过滤纤维上表面吸收,过滤纤维组件除由下向上吸附漆雾颗粒外,亦增加过滤纤维上方的吸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文丘里风道和混风通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过滤纤维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外置式过滤元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过滤纤维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骨架和定位刺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空心刺柱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实心刺柱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运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精细过滤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的底部侧方设有入风口11,入风口11与外箱体1底部的混风通道12连通,混风通道12通过内部风口13与上方的主过滤区14连通,在主过滤区14内设有若干排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15,主过滤区14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36;所述入风口11通过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16延伸至混风通道12的内部;所述主过滤区14设置的过滤组件15为外置式过滤元件。
本发明的主过滤区14,整体采用下侧进上出风上出风的通风结构,在主过滤区12内气流无需转向,且内部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36的截面积基本相同,气流风流经主过滤区14时风速保持均匀。
另外, 本发明通过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层架结构,改为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15,由此增加整体的过滤空间和过滤纤维35设置量,增加过滤能力,同时,气流由下向上直接经过干式漆雾捕集箱,通风截面积变大,风速更稳定,过滤更均匀,过滤效果更好。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干式漆雾捕集箱的底部侧方设置可调式的文丘里通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文丘里通道的内表面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内表面因吸附的漆渣会逐渐堆积,而改变文丘里通道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部的风道,影响漆雾分离装置和干式喷房系统的正常运行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16包括顶板17、设置在顶板17两侧的侧板18、以及通过可调式结构设置在顶板17和侧板18下方的底板19。本实施例的文丘里风道16由外箱体1的外侧向内侧逐渐减小,含漆雾气流在通过文丘里风道16后,其流速会增加,并以高速进入混风通道12。
具体的,所述顶板17的一端与入风口11顶部的外箱体壁板固定连接,顶板17具有折弯的文丘里结构,顶板17的另一端延伸至混风通道12的内部。所述侧板18分别设置在顶板17两侧,侧板18的顶部与顶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18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9。
所述底板19的一端与入风口11底部的外箱体壁板活动连接,在底板19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在底板19与外箱体壁板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弹簧20,弹簧20的一端与底板19的下表面连接,弹簧20的一端与外箱体壁板连接。
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11流入外箱体1内部的混风通道12时,在文丘里风道16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19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19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19下表面设置的弹簧20被压缩,底板19与顶板17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以防止漆雾形成的漆渣团影响气流流动。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混风通道12的底面和侧面上设置玻璃纤维,以提升混风通道12对漆雾的捕集能力。本实施例在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捕集时,还在混风通道12的内部风口13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22,过滤纤维组件22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23,上过滤纤维23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24,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23和下过滤纤维24之间设有通风道25,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壁是光滑的,其捕集漆雾的能力较弱,导致大量撞击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和侧板的漆雾并不能被捕集吸附,流经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空气依旧会携带大量的过喷漆雾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混风通道12的底面设有底部过滤21,混风通道12的四个侧板上均设有玻璃纤维;所述底部过滤21包括定位刺和玻璃纤维,定位刺沿混风通道12的底面设置,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铺设在混风通道12的底面上,含漆雾气流流经混风通道12时,部分漆雾被混风通道12内部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
具体的,底部过滤21为整体式的平铺结构,或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若干所述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沿混风通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底部过滤21的表面积更大,使得含漆雾气流更容易进入底部过滤21的内部,提升底部过滤21对漆雾的捕集能力。
本实施例在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捕集时,在混风通道12的内部风口13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22,过滤纤维组件22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23,上过滤纤维23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24,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23和下过滤纤维24之间设有通风道25。
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1内部的混风通道12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21和混风通道12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25流经过滤纤维组件22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23和下过滤纤维24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13进入主过滤区1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外置式的过滤组件15,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漆雾分离单元内部会因吸附大量的油漆,而导致其透气性变差,甚至堵塞,从而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以及因现有技术采用内置式结构,而无法保证内部的纤维材料均匀的分布在外部的边框内,纤维材料在填充时容易出现局部不均匀的现象,从而进一步的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主过滤区14内设置的过滤组件15呈排列式结构分布,前一排的过滤组件15的截面积大于后一排的过滤组件15的截面积;在同一排的过滤组件15之间设有通风口33,在前后排的过滤组件15之间设有间隙34,所述通风口33和间隙34的大小由内部风口13往第二出风口36的方向减小。由于过滤组件15的过滤纤维35在吸附油漆后会膨胀,而前排的过滤组件15的过滤纤维35吸附的油漆量较多,其膨胀的体积也会比较大,因此需设置较大的间隙34来容纳膨胀后的过滤纤维35,而后排的过滤组件15的过滤纤维35吸附的油漆量较少,其膨胀的体积也会比较小,因此后排的过滤组件15无需较大的间隙34。
所述过滤组件15呈交错分布设置在主过滤区14内,前一排的过滤组件15正对后一排的通风口33,前一排的通风口33正对后一排的过滤组件15,且同一列的过滤组件15和通风口33均分布在同一直线上;过滤组件15上设置的过滤纤维35的体积和密度由内部风口13往第二出风口36的方向逐渐增加。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排布过滤组件15,使得过滤组件15和通风口33呈交错设置,充分利用外箱体1的内部空间,且既能保证漆雾被过滤,又不会导致过滤组件15堵塞。
所述主过滤区14内布置的过滤组件15包括骨架26和过滤纤维35,骨架26的两端分别与外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在骨架26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刺27,过滤纤维35通过定位刺27缠绕在骨架26上。
所述骨架26为空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所述骨架26为空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所述骨架26为实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刺27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所述骨架26为实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定位刺27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纤维35在设置在定位刺27上前,先沿过滤纤维35的厚度方向拉伸数倍,使其呈现蓬松状态后在连接在定位刺27上,再将过滤纤维35缠绕在定位刺27上。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纤维35通过定位刺27外置安装在骨架26上,有效保持过滤纤维35蓬松的性能和状态,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精度;
本实施例中的采用强度足够的横向水平的过滤纤维35的固定结构、优化过滤纤维35的布置方式,过滤组件15、通风孔33和间隙34采用前疏后密的布置方式,在充分利用干式漆雾捕集箱内部立体空间的前提下,布置更多的过滤组件15,且留有足够多的通风间距,以保证气流能顺利通过主过滤区14。
本实施例中的采用骨架26缠绕过滤纤维35的固定方式,使得过滤纤维35和骨架26连接极其紧密稳固,不会松脱;且缠绕的固定方式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4
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移动运载小车28上,移动运载小车28包括底部支撑板29,在底部支撑板29的底部设有承载导向轮30,在底部支撑板29的一侧设有叉车插入口31,在与叉车插入口31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支撑板29的边沿上设有出风口挡板37,在出风口挡板37两端的底部支撑板29边缘分别设有一侧面挡板32。
所述第二出风口36处设有弹性密封结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绕第二出风口36四周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密封、以及由第二出风口36向四周延伸的塑料膜,塑料膜用于将弹性密封包括在内,弹性密封与第二出风口36的连接处四周边沿压紧密封。
在干式喷房过滤室的底面上设有前斜面槽和后斜面槽,前斜面槽和后斜面槽的设置距离与移动运载小车的前、后轮的设置距离相同,在移动运载小车装载干式漆雾捕集箱在与干式喷房纵向出风口对接过程中,移动运载小车的前、后轮会分别进入前斜面槽和后斜面槽,且干式漆雾捕集箱会在前斜面槽和后斜面槽的作用下与喷房出风口对接更紧密。
在外箱体推进的过程中和推进后,弹性密封结构与喷房室体搭接,操作门关闭后四周压紧。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移动运载小车28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重,以实现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量,测得重量与压差检测仪器共同对比数据分析,结果更准确。
本实施例中,干式漆雾捕集装置的第二出风口36处的弹性密封结构,无需外界的第三方密封阀组,采用海绵/橡胶等弹性足够大的材质,贴敷于喷房壁板在第二出风口36处的四周并粘贴,外部覆盖多层一次性塑料膜,干式过滤装置移进到进风口定位后,四周通过弹性压紧,实现密封。
本实施例取消多个小纸盒和外界的干式移动小车作为载体,采用整体式的干式漆雾捕集箱结构,下设移动运载小车28,移进移出操作更换,无需人工搬运操作。本实施例在保证干式漆雾捕集箱强度和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干式漆雾捕集箱的自重,减少危废量。本实施例取消外部连接阀组结构,在喷房室体内部的通风道内连接,密封简单,密封效果好。本实施例整体式的干式漆雾捕集箱结构直接采用移动运载小车28作为载体,可在线使用,可线外运输和储存使用,从安装和到危废收集,过滤箱全程不落地,无需人工搬运。本实施例中主过滤区14的上下方向通风,每组过滤组件15各自独立设置,强度足够,不会因吸附的油漆重量塌陷,安装和连接便利,通过逐渐递进加大的过滤截面积和密度设计,整体过滤效果更好。过滤组件15一体连接的结构,强度足够。本实施例下侧进上出风的风道结构设计,掉落的漆渣远离第二出风口36,避免漆渣随气流污染后工艺段。
另外,所述主过滤区14顶部的第二出风口36处设有精细过滤层38,精细过滤层38沿第二出风口36的平面设置,精细过滤层38具有多层的过滤介质,外层的过滤介质包覆内层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形状为弧形、V形或W形;精细过滤层38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大于过滤组件15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精细过滤层38的过滤介质的厚度小于过滤组件15的过滤介质的厚度。
精细过滤层38主要的作用是针对小粒径的漆雾颗粒或漏掉的大粒径漆雾颗粒进行捕集,精细过滤层采用增加截面积的弧形或V型或W型的精细过滤层,在气流的作用下,精细过滤层持续会有持续的上下动态波动,由此,精细过滤层吸附的漆渣粉在动态波动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的自然下落。
下落后的漆渣粉因失去向上的惯性作用力,以及漆渣粉的比重远远高于空气的比重,很难被动力风再次向上吹起,进而逐渐被下方的多级过滤纤维上表面吸收,过滤纤维组件除由下向上吸附漆雾颗粒外,亦增加过滤纤维上方的吸附效率。
同时,精细过滤层在逐渐吸附漆渣粉亦逐渐下落的过程中,堵塞会减缓,透风性会更优,延长整体使用寿命的同时,亦起到足够精度的过滤作用,这是上行风的干式漆雾捕集箱采用顶部精细过滤层最具有优势的突出特点。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7)
1.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的底部侧方设有入风口(11),入风口(11)与外箱体(1)底部的混风通道(12)连通,混风通道(12)通过内部风口(13)与上方的主过滤区(14)连通,在主过滤区(14)内设有若干排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15),主过滤区(14)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36),
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11)通过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16)延伸至混风通道(12)的内部;所述主过滤区(14)设置的过滤组件(15)为外置式过滤元件;
所述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16)包括顶板(17)、设置在顶板(17)两侧的侧板(18)、以及通过可调式结构设置在顶板(17)和侧板(18)下方的底板(19);所述底板(19)的一端与入风口(11)底部的外箱体壁板活动连接,在底板(19)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在底板(19)与外箱体壁板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弹性支撑件(20),弹性支撑件(20)的一端与底板(19)的下表面连接,弹性支撑件(20)的一端与外箱体壁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7)的一端与入风口(11)顶部的外箱体壁板固定连接,顶板(17)具有折弯的文丘里结构,顶板(17)的另一端延伸至混风通道(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8)分别设置在顶板(17)两侧,侧板(18)的顶部与顶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18)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11)流入外箱体(1)内部的混风通道(12)时,
在文丘里风道(16)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19)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19)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19)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20)被压缩,底板(19)与顶板(17)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以防止漆雾形成的漆渣团影响气流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通道(12)的底面设有底部过滤(21),混风通道(12)的四个侧板上均设有玻璃纤维;所述底部过滤(21)包括定位刺和玻璃纤维,定位刺沿混风通道(12)的底面设置,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铺设在混风通道(12)的底面上,含漆雾气流流经混风通道(12)时,部分漆雾被混风通道(12)内部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过滤(21)为整体式的平铺结构,或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若干所述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沿混风通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通道(12)的内部风口(13)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22),过滤纤维组件(22)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23),上过滤纤维(23)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24),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23)和下过滤纤维(24)之间设有通风道(25);
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1)内部的混风通道(12)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21)和混风通道(12)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25)流经过滤纤维组件(22)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23)和下过滤纤维(24)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13)进入主过滤区(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区(14)内设置的过滤组件(15)呈排列式结构分布,前一排的过滤组件(15)的截面积大于后一排的过滤组件(15)的截面积;
在同一排的过滤组件(15)之间设有通风口(33),在前后排的过滤组件(15)之间设有间隙(34),所述通风口(33)和间隙(34)的大小由内部风口(13)往第二出风口(36)的方向减小;
所述过滤组件(15)呈交错分布设置在主过滤区(14)内,前一排的过滤组件(15)正对后一排的通风口(33),前一排的通风口(33)正对后一排的过滤组件(15),且同一列的过滤组件(15)和通风口(33)均分布在同一直线上;过滤组件(15)上设置的过滤纤维(35)的体积和密度由内部风口(13)往第二出风口(36)的方向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区(14)内布置的过滤组件(15)包括骨架(26)和过滤纤维(35),骨架(26)的两端分别与外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在骨架(26)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刺(27),过滤纤维(35)通过定位刺(27)缠绕在骨架(2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6)为空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6)为空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6)为实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刺(27)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6)为实心刺柱,定位刺(27)沿骨架(26)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27)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27)交错分布,定位刺(27)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27)空间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移动运载小车(28)上,移动运载小车(28)包括底部支撑板(29),在底部支撑板(29)的底部设有承载导向轮(30),在底部支撑板(29)的一侧设有叉车插入口(31),在与叉车插入口(31)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支撑板(29)的边沿上设有出风口挡板(37),在出风口挡板(37)两端的底部支撑板(29)边缘分别设有一侧面挡板(3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6)处设有弹性密封结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绕第二出风口(36)四周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密封、以及由第二出风口(36)向四周延伸的塑料膜,塑料膜用于将弹性密封包括在内,弹性密封与第二出风口(36)的连接处四周边沿压紧密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移动运载小车(28)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区(14)顶部的第二出风口(36)处设有精细过滤层(38),精细过滤层(38)沿第二出风口(36)的平面设置,精细过滤层(38)具有多层的过滤介质,外层的过滤介质包覆内层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形状为弧形、V形或W形;精细过滤层(38)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大于过滤组件(15)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精细过滤层(38)的过滤介质的厚度小于过滤组件(15)的过滤介质的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46338.3A CN116899794B (zh) | 2023-09-07 | 2023-09-07 |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46338.3A CN116899794B (zh) | 2023-09-07 | 2023-09-07 |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99794A CN116899794A (zh) | 2023-10-20 |
CN116899794B true CN116899794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836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46338.3A Active CN116899794B (zh) | 2023-09-07 | 2023-09-07 |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997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60157B (zh) * | 2023-11-03 | 2024-02-23 |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干式喷房第二通风道的漆雾预过滤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53943A1 (en) * | 1980-12-08 | 1982-06-16 | Nordson Corporation | Improved powder spray booth apparatus |
WO2001026526A1 (de) * | 1999-10-11 | 2001-04-19 |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 Filterbeutel für einen staubsauger |
CN2749583Y (zh) * | 2004-11-08 | 2006-01-04 | 山富机械厂有限公司 | 干式喷漆台构造 |
CN102271784A (zh) * | 2010-03-30 | 2011-12-07 | 株式会社大气社 | 过滤器装置、使用该过滤器装置的涂装操作间、使用该过滤器装置的简易涂装操作间 |
CN104084344A (zh) * | 2014-06-30 | 2014-10-08 | 长兴华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喷漆室漆雾捕捉工艺 |
CN104084346A (zh) * | 2014-06-30 | 2014-10-08 | 长兴华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文丘里式漆雾处理装置 |
CN105709968A (zh) * | 2016-02-12 | 2016-06-29 | 周小参 | 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分离过喷物的方法 |
CN206027327U (zh) * | 2016-08-31 | 2017-03-22 | 浙江日鼎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雾捕集装置 |
CN214824594U (zh) * | 2021-07-09 | 2021-11-23 | 东莞市欧品数控钣金有限公司 | 一种分拣设备撑袋架 |
CN113797624A (zh) * | 2021-10-15 | 2021-12-17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便于清理过滤网的市政用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
KR102416087B1 (ko) * | 2021-11-09 | 2022-07-05 | 한국철도공사 | 흡입팬을 구비한 더스트박스 연계형 철도 역사 외기 정화용 관성필터시스템 |
CN115138160A (zh) * | 2022-09-01 | 2022-10-04 |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干式漆雾分离过滤处理系统 |
CN116078070A (zh) * | 2023-03-16 | 2023-05-09 |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式过滤箱 |
-
2023
- 2023-09-07 CN CN202311146338.3A patent/CN1168997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53943A1 (en) * | 1980-12-08 | 1982-06-16 | Nordson Corporation | Improved powder spray booth apparatus |
WO2001026526A1 (de) * | 1999-10-11 | 2001-04-19 |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 Filterbeutel für einen staubsauger |
CN1539368A (zh) * | 1999-10-11 | 2004-10-27 | ����˹������ά�ǹɷݹ�˾ | 吸尘器用的滤袋 |
CN2749583Y (zh) * | 2004-11-08 | 2006-01-04 | 山富机械厂有限公司 | 干式喷漆台构造 |
CN102271784A (zh) * | 2010-03-30 | 2011-12-07 | 株式会社大气社 | 过滤器装置、使用该过滤器装置的涂装操作间、使用该过滤器装置的简易涂装操作间 |
CN104084344A (zh) * | 2014-06-30 | 2014-10-08 | 长兴华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喷漆室漆雾捕捉工艺 |
CN104084346A (zh) * | 2014-06-30 | 2014-10-08 | 长兴华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文丘里式漆雾处理装置 |
CN105709968A (zh) * | 2016-02-12 | 2016-06-29 | 周小参 | 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分离过喷物的方法 |
CN206027327U (zh) * | 2016-08-31 | 2017-03-22 | 浙江日鼎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雾捕集装置 |
CN214824594U (zh) * | 2021-07-09 | 2021-11-23 | 东莞市欧品数控钣金有限公司 | 一种分拣设备撑袋架 |
CN113797624A (zh) * | 2021-10-15 | 2021-12-17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便于清理过滤网的市政用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
KR102416087B1 (ko) * | 2021-11-09 | 2022-07-05 | 한국철도공사 | 흡입팬을 구비한 더스트박스 연계형 철도 역사 외기 정화용 관성필터시스템 |
CN115138160A (zh) * | 2022-09-01 | 2022-10-04 |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干式漆雾分离过滤处理系统 |
CN116078070A (zh) * | 2023-03-16 | 2023-05-09 |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式过滤箱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恒力弹簧支吊架的优化设计;张向慧;;新技术新工艺(第09期);第27-30页 * |
涂装喷漆辅助设备研究及应用;杨超华;;装备维修技术(第01期);第15-1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99794A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899794B (zh) |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 |
WO2017136975A1 (zh) | 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分离过喷物的方法 | |
CN105149152B (zh) | 一种干式沉降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6890744A (zh) | 一种干式文丘里喷漆系统 | |
CN116871097B (zh) | 一种上进风干式漆雾捕集箱 | |
CN105170384A (zh) |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 |
CN108554633B (zh) | 一种高效静电除尘器 | |
CN117398794A (zh) | 基于脉冲驱动的布袋除尘器 | |
CN216173219U (zh) | 一种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内部导流结构 | |
JP5638725B1 (ja) | 排気フィルタ | |
CN207694506U (zh) | 一种汽车隧道空气污染防治雾霾装置 | |
CN116984169B (zh) | 一种高效漆雾捕集的干式喷房 | |
CN214634804U (zh) | 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粉尘预分离装置 | |
CN111921327B (zh) | 一种组合式雾化除尘装置 | |
CN211435406U (zh) | 气液截流装置 | |
CN218221699U (zh) | 一种高效漆雾捕集箱 | |
CN112999775A (zh) | 一种带有收集及导出功能的除油雾滤网 | |
RU113166U1 (ru) | Фильтровальная кассета для тонкой очистки газовой среды | |
CN112999776A (zh) | 一种带有收集及导出功能的除水雾滤网 | |
CN105499040B (zh) | 一种多级式漆雾捕集装置及捕集分离过喷物的方法 | |
CN207745617U (zh) | 一种除雾器 | |
CN219897531U (zh) | 干式漆雾过滤器 | |
CN211562263U (zh) | 一种油雾漆雾过滤器 | |
CN218166348U (zh) | 一种利用塑料防护网构造的多级漆雾过滤器 | |
CN220328207U (zh) | 一种电摩扫地车垃圾箱排气三重过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