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20934B -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0934B
CN116220934B CN202310144264.3A CN202310144264A CN116220934B CN 116220934 B CN116220934 B CN 116220934B CN 202310144264 A CN202310144264 A CN 202310144264A CN 116220934 B CN116220934 B CN 116220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x trap
lean nox
preset
air
fuel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42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0934A (zh
Inventor
赵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42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02D41/023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7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7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being a NOx trap or adsorb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73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gulation method
    • F02D41/1475Regulating the air fuel ratio at a value other than stoichi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8Exhaust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parameters
    • F02D2200/0802Temperatur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其方法包括: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本方法能够将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影响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吸附能力,从而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减排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产品,其既能降低油耗,又能降低排放,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混合动力汽车将会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通过高的热效率以及高效的后处理实现降油耗;其中,混动发动机为了追求更高的热效率,其后处理系统使用稀燃NOx捕集器(Lean NOxtrap,LNT)技术已经成为“准趋势”。稀燃NOx捕集技术中,稀燃NOx捕集器内温度较低时(小于330℃),稀燃NOx捕集器的主要作用是吸附NOx,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CeO2、BaCO3吸附NOx的化学反应如下:
BaCO3+2NO2+1/2O2→Ba(NO3)2+CO2
CeO2+3NO+2O2→Ce(NO3)3
稀燃NOx捕集器能够吸附NOx,也能够释放/脱附NOx,NOx释放/脱附反应(NOx脱附)包括如下化学反应:
Ce(NO3)3→CeO2+3NO2+1/2O2
Ba(NO3)2+3H2+CO2→BaCO3+2NO+2CO2
Ba(NO3)2+1/3C3H6→BaCO3+2NO+H2O;
也就是说,混动发动机需要加浓喷射(多喷燃油),才能更多地生成NOx脱附所需要的H2(氢气)和C3H6(碳氢系列),即需要控制稀燃NOx捕集器中的空燃比达到理论空燃比以下(即空燃比小于14.7:1,最好是小于13.5:1),才能进行NOx脱附。而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的空燃比信号变化示意图,在一个检测周期(1800s)内,只有两次加浓操作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降低到14.7:1以下的工况,即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只能够进行两次NOx脱附,会造成NOx脱附不干净,即稀燃NOx捕集器内部将剩余很多NOx没脱附掉。当再有NOx流过来的时候,会因为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此时的吸附能力受限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因此,如何保障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将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影响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吸附能力,从而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包括:
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若满足如下条件,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预设倍数的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的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持续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判断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包括: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机为充电模式,并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依据所述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控制进气量以进行NOx脱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和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分别为利用预设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和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到的氧浓度计算出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连续预设数量的所述加浓周期内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生成并推送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确定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并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以保障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即能够将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影响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吸附能力,从而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如上述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技术中的空燃比信号变化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燃比信号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系统节气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设备、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在运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其中,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指的是混合动力系统按照预设工作模式运行的过程;预设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预设间隔时长指的是进行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的间隔时长;不同的判断操作对应的预设间隔时长可以是相等的时长,也可以是不相等的时长,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加浓操作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降低到理论空燃比以下时才能有效进行NOx脱附,且连续两次加浓操作时间的间隔小于100s时,也将无法有效进行两次NOx脱附。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间隔时长限值,并在预设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时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其中,加浓可以是有意加浓,也可以是自然路况需要所产生的驾驶性的加浓。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每间隔450s执行一次判断操作,判断在上一450s的间隔时长内是否存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的情况。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稀燃NOx捕集器包括载体31、壳体32和衬垫33,载体31位于壳体32中,壳体32在两端具有开口,载体31沿纵向的两端分别朝向对应侧的壳体32的开口,衬垫33夹设于载体31的外周壁和壳体32的内周壁之间;载体31上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多个孔道,孔道的内壁上涂覆有贵金属Pt(铂)、Pd(钯)、Rh(铑)、Ce(铈)和Ba(钡)。气流从壳体32的一端进入壳体32内,并流经其中设置的载体31后再从另一端排出,在通过载体31时,气流流经载体31上的多个孔道,增大接触面积。
S200: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具体的,若确定出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获取稀燃NOx捕集器的内部温度,并判断该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即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对稀燃NOx捕集器内部进行降空燃比操作,在空燃比降低至14.7:1以下时,进行NOx脱附。
S300: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一般的,预设检测周期即检测NOx脱附是否达到预设标准的周期,为贴近实际应用情况,本实施例中设置预设检测周期的时长为1800s;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预设检测周期为其他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预设目标次数指的是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对应的次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目标次数可以是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任意次数;即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三次以上时,即能够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并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以保障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即能够将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影响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吸附能力,从而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的一种空燃比信号变化示意图;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包括:
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若满足如下条件,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其中,加浓周期指的是进行加浓操作的时间段,也就是控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空燃比的操作时间段。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是在需要进行NOx脱附反应时进行加浓操作,即加浓周期开始。根据NOx脱附反应的一般反应时长设置加浓操作的截止条件:若在达到加浓周期对应的时长时,仍未出现NOx脱附成功的表象,则停止加浓操作。其中,可以根据NOx存储量、稀燃NOx捕集器的老化程度、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以及空燃比大小等因素设置加浓周期;具体的,加浓周期可以为6-14s,本实施例对加浓周期的具体时长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缸内燃油后喷技术,即在发动机正常喷油着火后,在活塞下行的过程中,喷油器额外向气缸内喷射燃油以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空燃比;也可以通过限制进气的方式,即限制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量实现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空燃比的效果,本实施例对加浓操作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在图4中,实线为第一空燃比信号对应的变化曲线;虚线为第二空燃比信号对应的变化曲线;第一空燃比信号为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第二空燃比信号为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空燃比信号和第二空燃比信号分别为利用预设于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和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到的氧浓度计算出的信号。
具体的,利用预设于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第一氧浓度,利用预设于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第二氧浓度,根据第一氧浓度和第二氧浓度分别计算对应的第一空燃比信号和第二空燃比信号。
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高效便捷地确定出第一空燃比信号和第二空燃比信号。
结合图4可知,NOx脱附(NOx释放/脱附反应)伴随的NOx净化反应结束时,第一空燃比信号和第二空燃比信号非常接近而且有一个交叉点;这是完整的NOx脱附反应成功结束的判断标志。
其中,NOx净化反应如下:
CO+NO→1/2N2+CO2
一般情况下,NOx脱附反应过程中,第一空燃比信号会小于第二空燃比信号(图中实线低于虚线);NOx脱附成功会消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存储的氧(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贵金属有吸附氧的能力),因此在t时刻,NOx脱附伴随的NOx净化反应结束时,加浓操作结束,空燃比由13左右增大(恢复)到30左右;空燃比为30左右时表示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氧含量比较充裕。进一步的,由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贵金属吸附的氧被消耗了,稀燃NOx捕集器内部要补充氧(吸附氧),所以第二空燃比信号相较于第一空燃比信号滞后了1秒钟才恢复到空燃比30左右的情况,此时也说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吸附氧(急速补氧)的过程大概为1秒。
本实施例中,从NOx脱附反应伴随的NOx净化反应需要加浓的时刻开始,即在加浓周期内,如果检测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则判定NOx脱附反应伴随的NOx净化反应成功,即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也就是说,只有在同时满足条件1和条件2时,才表示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均表示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条件1: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
其中,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指的是相同时刻对应的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
其中,预设波动范围指的是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对应的限值;可根据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变化情况设置预设波动范围;本实施例中,预设波动范围为3。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第一预设持续时长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可根据操作经验设置。条件1也即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在3以内对应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
条件2: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预设倍数的第二空燃比信号的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持续时长。
具体的,条件2中的预设倍数可以为1.5倍;第二预设持续时长可以为0.3s;对应的,条件2包括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1.5倍,且该状态对应的时长超过0.3s。
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能高效准确地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步骤一: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具体的,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获取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并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稀燃NOx捕集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采集对应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并根据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与内部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其对应关系可以试验测得,也可以依据经验值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二: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具体的,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此时稀燃NOx捕集器内部不能进行NOx脱附反应;本实施例通过升扭操作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包括:
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机为充电模式,并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具体的,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此时定义电机工作模式为高效充电,在电机为充电模式下,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升扭),升扭目的是提高排气温度,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330℃。
可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仅能够根据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加浓操作的方法,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便捷有效地提高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从而增加能够进行加浓操作概率,提高加浓操作的效率。
步骤三: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具体的,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不需要进行升扭操作,直接对稀燃NOx捕集器内部进行降空燃比操作,或者在经过升扭操作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再对稀燃NOx捕集器内部进行降空燃比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依据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控制进气量以进行NOx脱附。
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限制进气的方式,即限制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量实现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空燃比的效果。具体的,如图5所示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系统节气门的结构示意图;进气系统上设置有节气门,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影响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量,进气量越少,空燃比越低;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节气门的控制电机501驱动节气门的驱动轴502来调节节气门叶片503的开启角度,调整节气门连接管504对应的进气量,即降低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量,达到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的目的,以便于进行NOx脱附。
可见,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加浓操作,降低空燃比,能够避免缸内燃油后喷技术中造成的油耗过多的消耗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若连续预设数量的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生成并推送提示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统计变量并初始化统计变量为0,在每次确定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时,更新统计变量增1,再将更新后的统计变量与预设数量进行大小比较;其中,预设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如预设数量可以取值为5次;若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初始化统计变量为0;当更新后的统计变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即确定连续预设数量的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时,表示混合动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异常故障情况导致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无法进行NOx脱附反应,因此生成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推送给对应的提示装置,利用提示装置发出对应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当前混合动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异常故障的情况。
可见,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连续预设数量的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时,生成并推送提示信息,避免持续进行加浓操作导致资源浪费。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在预设检测周期(1800s)内进行至少4次加浓操作,且每次加浓操作对应的加浓周期大于6s为目标,避免稀燃NOx捕集器内出现NOx逃逸的情况。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的另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的流程图,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启动后,按照预设工作模式运行;
步骤2:在第i个(i初始取值为1)预设间隔时长结束时,判断该预设间隔时长对应的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次;如在第1个450s结束时(即第450秒),判断0~45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次;
步骤3:若是,即NOx脱附成功的次数≥1次,则混合动力系统继续按照预设工作模式运行;
步骤4:否则,即NOx脱附成功的次数为0,则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330℃;
步骤5:若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330℃,则直接进行降空燃比操作:依据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控制进气量以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
步骤6: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降低到小于或等于14.7:1时,稀燃NOx捕集器内部将进行NOx脱附反应,并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
步骤7:若内部温度小于330℃,通过升扭操作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温度升温到大于或等于330℃:控制电机为充电模式,并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进入步骤5;
其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满足如下两个条件时,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条件1: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3以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
条件2: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1.5倍,且该状态对应的时长超过3s;
若在加浓周期内未检测到NOx脱附成功的表象,则在加浓周期结束时停止加浓;当连续5次出现加浓周期内未检测到NOx脱附成功的表象的情况,则生成提示信息并向提示装置推送该提示信息。
步骤8:判断当前i的取值是否大于或等于4,即确定当前是针对第几个预设间隔时长判断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若i的取值大于或等于4,则进入步骤10;否则,表示还需继续检测,进入步骤9;
步骤9:更新i=i+1;即将下一预设间隔时长更新为当前需要进行检测的预设间隔时长,等待该下一预设间隔时长结束并返回步骤2;
具体的,当i=2时,即在第2个450秒结束时(即第900秒),判断0~90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2次(第450~90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次),并按照步骤2~步骤7的步骤执行;
当i=3时,即在第3个450秒结束时(即第1350秒),判断0~135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3次(第900~135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次),并按照步骤2~步骤7的步骤执行;
当i=4时,即在第4个450秒结束时(即第1800秒),判断0~180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4次(第1350~1800秒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1次),并按照步骤2~步骤7的步骤执行;
步骤10:在1800s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4次,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并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以保障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使得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即能够将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干净,避免影响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吸附能力,从而避免造成NOx逃逸的情况。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包括判断模块710、执行模块720和确定模块730;其中,
判断模块710,用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执行模块720,用于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确定模块730,用于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具有与上述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模块710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若满足如下条件,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第一空燃比信号为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第二空燃比信号为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预设倍数的第二空燃比信号的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持续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720包括:
温度确定模块,用于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第二执行子模块,用于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执行子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机为充电模式,并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使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执行子模块包括: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依据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控制进气量以进行NOx脱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燃比信号和第二空燃比信号分别为利用预设于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和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到的氧浓度计算出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若连续预设数量的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生成并推送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中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03;处理器802执行计算机程序803时实现上述各个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S100至S300;或者处理器802执行计算机程序8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7所示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和确定模块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8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801中,并由处理器802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803在终端设备80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803可以被分割成判断模块、执行模块和确定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判断模块,用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执行模块,用于若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确定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在应用中,终端设备8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80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仅仅是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其中,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摄像头、音频采集/播放器件、显示屏等;网络接入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在应用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应用中,存储器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与上述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设备、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设备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所述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包括:
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若满足如下条件,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预设倍数的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的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持续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判断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升扭操作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包括: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机为充电模式,并通过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提高发动机工作点使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包括:
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依据所述稀燃NOx捕集器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叶片的开启角度控制进气量以进行NOx脱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和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分别为利用预设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和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的氧传感器采集到的氧浓度计算出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连续预设数量的所述加浓周期内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生成并推送提示信息。
7.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是否成功;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则在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以进行NOx脱附;
确定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检测周期内NOx脱附成功的次数达到预设目标次数,确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达到预设标准;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实现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预设间隔时长判断在加浓周期内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空燃比信号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若满足如下条件,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成功;否则,判定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内部的NOx脱附未成功;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空燃比信号与第二空燃比信号的差值保持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达到第一预设持续时长;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进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为所述稀燃NOx捕集器出气端对应的空燃比信号;
在所述加浓周期内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空燃比信号大于预设倍数的所述第二空燃比信号的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持续时长。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44264.3A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1622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4264.3A CN116220934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4264.3A CN116220934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0934A CN116220934A (zh) 2023-06-06
CN116220934B true CN116220934B (zh) 2024-11-01

Family

ID=8657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4264.3A Active CN116220934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093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3599A (zh) * 2022-04-18 2022-06-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驻车再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0376A (en) * 1990-02-08 1991-09-24 Allied-Signal Inc. Control system for diesel particulate trap regeneration system
JP3304929B2 (ja) * 1999-08-26 2002-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US6374597B1 (en) * 2000-03-17 2002-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bility of lean NOx trap to store exhaust gas constituent
JP2004360593A (ja) * 2003-06-05 2004-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4100412B2 (ja) * 2005-04-12 2008-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縮着火式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14961927B (zh) * 2022-06-15 2023-12-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物过滤效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3599A (zh) * 2022-04-18 2022-06-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驻车再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0934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6111B2 (en) Reduction of NOx trap at engine shutoff
WO200303178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CN112267946A (zh) 一种dpf被动再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697305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US7657364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an engine compris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10578607A (zh) 排气温度热管理方法及设备
JP2004251177A (ja) NOx浄化システムのNOx触媒再生方法及びNOx浄化システム
CN116220934B (zh) 一种稀燃NOx捕集器内的NOx脱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8815571A (zh) 尿素双喷射后处理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JP2009264320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103696839B (zh) Dpf主动再生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610312A (zh) 一种驻车再生时的车速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4093302B2 (ja) NOx浄化システムの触媒劣化判定方法及びNOx浄化システム
JP2010025015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2003286878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および排気浄化方法
CN114704362A (zh) 稀燃nox捕集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设备
CN111485983B (zh) 一种pna状态机控制方法、装置、后处理器及介质
US11193408B2 (en) Reactiv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9002192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18881464A (zh) 甲醇发动机控制方法、设备、甲醇车辆、存储介质及产品
JP7662357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知方法
CN115370446B (zh) 判断车辆机油更换周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14609B (zh) 车辆驱动方法、车辆驱动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30834B (zh) 一种基于lnt的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8653904A (zh) 一种后处理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