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1914A - 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01914A CN116101914A CN202310132935.4A CN202310132935A CN116101914A CN 116101914 A CN116101914 A CN 116101914A CN 202310132935 A CN202310132935 A CN 202310132935A CN 116101914 A CN116101914 A CN 116101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table
- luffing
- mast
- pulley assembly
- cr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DMSMPAJRVJJAGA-UHFFFAOYSA-N benzo[d]isothiazol-3-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NSC2=C1 DMSMPAJRVJJAG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56 Product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0—Derri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B66C23/76—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and movable to take account of variations of load or of variations of length of ji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66C23/821—Bracing equipment for boo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66C23/821—Bracing equipment for booms
- B66C23/826—Bracing equipment acting at an inclined angle to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B66C23/828—Bracing equipment acting at an inclined angle to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where the angle is adjus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88—Safety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转台、桅杆、臂架和变幅机构,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桅杆和所述臂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桅杆通过第二牵拉件与所述臂架连接,所述变幅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用于实现所述臂架的变幅;其中,所述变幅机构包括: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转台上;导向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变幅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台上,且低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的设置位置;和拉绳驱动部件,用于引出和驱动与所述桅杆连接的变幅拉绳,并使所述变幅拉绳绕经所述导向滑轮组件和所述变幅滑轮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
背景技术
施工效率是工程应用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随着施工场景的不断改变,例如绿色石化升级改造、市政建设等,对起重机的狭小空间作业适应性、施工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根据国家标准对起重机不同工况下主要结构的定义,起重机的作业工况包括不带超起机构的标准工况和带超起机构的超起工况。对应于这两类作业工况的起重机在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上存在差异。与超起工况施工相比,标准工况施工无需拆装超起装置,部件量较少,成本较低,作业效率较高,对起重机的狭小空间作业适应性较好。
在标准工况起重机的变幅系统中,变幅滑轮组安装在转台尾部,通过变幅钢丝绳与桅杆头部连接,变幅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变幅力矩,变幅力矩等于变幅力和力臂的乘积。同时为了提高标准工况整机稳定性,在转台尾部增加一附加配重,提升整机的抗倾覆力矩。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标准工况起重机的变幅系统受限于变幅系统能力及整机稳定性问题,长臂起臂较难,限制了其臂架最大长度,无法发挥整机的最大吊装能力。如果通过加大变幅卷扬拉力来提高变幅卷扬扭矩,则需要增大卷扬的减速机的输出功率,这将同时对桅杆、变幅钢丝绳的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通过增加桅杆长度和转台长度来增大变幅力臂,则需要使转台和桅杆变长。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还是老产品改制,这两种方式均将导致履带起重机的研发周期和成本显著增加。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能够改善标准工况下整机的变幅系统能力。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转台、桅杆、臂架和变幅机构,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桅杆和所述臂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桅杆通过第二牵拉件与所述臂架连接,所述变幅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用于实现所述臂架的变幅;其中,所述变幅机构包括:
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转台上;
导向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
变幅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台上,且低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的设置位置;和
拉绳驱动部件,用于引出和驱动与所述桅杆连接的变幅拉绳,并使所述变幅拉绳绕经所述导向滑轮组件和所述变幅滑轮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轮组件在所述臂架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D,所述变幅滑轮组件与所述转台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C,所述桅杆与所述变幅拉绳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A,所述桅杆与所述转台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B;在所述桅杆的至少部分工作行程内,投影点D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桅杆的全部工作行程内,投影点D均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可拆地设置在所述转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转台的尾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台的尾部竖立端面可拆卸地连接,且位于所述尾部竖立端面所在平面远离所述臂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桁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还包括:
配重挂载装置,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和
配重系统,设置在所述配重挂载装置上,被配置为给所述起重机提供配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包括:
挂载架,一端与所述连接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牵拉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牵拉件位于所述挂载架的上侧,所述配重系统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还包括:
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上;和
提升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并与所述配重系统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还包括:
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连接架之间,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连接架在所述挂载架的表面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并与所述臂架的变幅轴线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
桁架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挂载架和所述第一牵拉件连接;和
支撑杆,位于所述桁架梁的下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桁架梁或所述挂载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可拆地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转台上设置连接架和变幅滑轮组件,并在连接架上设置导向滑轮组件,拉伸驱动部件引出变幅拉绳来连接桅杆,并使变幅拉绳绕经导向滑轮组件和变幅滑轮组件。由于变幅滑轮组件的设置位置低于导向滑轮的设置位置,使得绕经导向滑轮组件变幅拉绳引向桅杆的出绳点提高,相比于相关技术直接从变幅滑轮组件引向桅杆的较低出绳点,可使得变幅拉绳的力臂得以增大,从而在不增大变幅拉绳的拉力的情况下提高变幅力矩,从而有利于提高变幅系统能力,减少对桅杆、变幅拉绳、转台的承载能力以及长度等的要求,从而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的配重调整及各部件在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在转台尾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连接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在拆除配重挂载装置和配重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在拆除连接架和导向滑轮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底盘11、转台12、桅杆13、臂架14和变幅机构20。
底盘11可以为履带底盘,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底盘,例如轮式起重机底盘或环轨式底盘。底盘11可以在作业场地行走,也可以固定在作业场地上。根据采用的底盘类型,起重机可以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或轨道式起重机。
转台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11上,例如通过回转体安装在底盘11上,可绕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轴线相对于底盘11转动。根据起重机的稳定性要求,转台12上可设置或不设置固定配重。
桅杆13和臂架14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所述桅杆13通过第二牵拉件15与所述臂架14连接。桅杆13可以为单个桅杆,也可以成对设置。臂架14可包括主臂,还可以包括可装拆在主臂上的副臂等。
第二牵拉件15可以为拉板或拉绳等。第二牵拉件15的一端可连接臂架14的臂头或臂身,另一端可连接桅杆13远离转台12一侧的末端。第二牵拉件15的数量可以与桅杆13的数量相同。
变幅机构20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用于实现所述臂架14的变幅。变幅机构20可通过对桅杆13的牵拉作用使桅杆13相对于转台12转动。随着桅杆13的转动,通过第二牵拉件15带动臂架14进行变幅。臂架14的变幅范围对应于桅杆13的全部工作行程。
变幅机构20包括连接架21、导向滑轮组件22、变幅滑轮组件23和拉绳驱动部件24。连接架21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导向滑轮组件2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上。变幅滑轮组件23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且低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的设置位置。
拉绳驱动部件24用于引出和驱动与所述桅杆13连接的变幅拉绳25,并使所述变幅拉绳25绕经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和所述变幅滑轮组件23。变幅拉绳25可以为钢丝绳或其他材质的拉绳。变幅拉绳25可以与桅杆13末端的滑轮组进行连接。拉绳驱动部件24可以包括由电机或内燃机驱动的变幅卷扬机构,通过变幅卷扬机构的卷筒转动来收放变幅拉绳。
参考图1,导向滑轮组件22可设置在连接架21的顶端,也可以设置在连接架21的其他位置,其位置高于变幅滑轮组件23的设置位置即可。变幅拉绳25绕过导向滑轮组件22和变幅滑轮组件23,可以与转台12和桅杆13形成四边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滑轮组件22设为多个,且位于连接架21的不同位置,则变幅拉绳25绕过导向滑轮组件22和变幅滑轮组件23,可以与转台12和桅杆13形成更多边的多边形。
通过拉绳驱动部件24对变幅拉绳25的收放,可使得导向滑轮组件22与桅杆13上的滑轮组之间的变幅拉绳长度缩小或增大。在导向滑轮组件22和转台12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桅杆13随变幅拉绳的收放相对于转台12转动,以带动臂架14变幅,实现臂架14俯仰角度的调整。
对于起重机来说,变幅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变幅力矩。变幅力矩等于变幅力和力臂的乘积。参考图2,带双箭头的虚线为相关技术中变幅系统的力臂L2’,带双箭头的实线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变幅机构的力臂L2。由于位于连接架21顶端的导向滑轮组件22高于转台上的变幅滑轮组件23,使得力臂L2大于力臂L2’,从而在相同变幅力的前提下,本公开实施例能提供的变幅力矩更高,从而使得变幅系统能力显著提升。
相比于相关技术直接从变幅滑轮组件引向桅杆的较低出绳点,本公开实施例可使得变幅拉绳的力臂得以增大,从而在不增大变幅拉绳的拉力的情况下提高变幅力矩,从而有利于提高变幅系统能力,减少对桅杆、变幅拉绳、转台的承载能力以及长度等的要求。
在整机工作过程中,通过提高变幅拉绳的出绳点,增大了变幅拉绳的力臂,此时允许使用更小变幅力的机构,从而降低对桅杆、变幅拉绳、转台的承载能力以及长度等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研发周期。
本公开实施例可适用于不带超起机构的标准工况的起重机。例如在国家标准GB/T14560中,履带起重机的标准工况为不带超起机构的起重机的作业工况。标准工况的起重机使用的部件部件数量少很多,购买、使用、运输等成本更低,拆装、作业效率更高。其存在的变幅系统能力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变幅机构进行提升。
图2所示的平面为臂架14的变幅平面。参考图1和图2,导向滑轮组件22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D,所述变幅滑轮组件23与所述转台12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C,所述桅杆13与所述变幅拉绳25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A,所述桅杆13与所述转台12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B。
随着桅杆13的转动,投影点A也相应地变动位置。在桅杆13的至少部分工作行程内,投影点D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这样可使得力臂L2在桅杆13的至少部分工作行程内始终大于力臂L2’,从而使得变幅拉绳的变幅力矩在臂架14的变幅范围的至少部分内得以提升。优选地,在所述桅杆13的全部工作行程(例如图2中桅杆13工作行程对应于90°到100°的转动角度)内,可使得投影点D均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
参考图1到图2,为了改善起重机在标准工况下作业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还包括配重挂载装置30和配重系统40。配重挂载装置30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配重系统40设置在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上,被配置为给所述起重机提供配重。配重系统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配重块,且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配重块的数量,或调整配重块的规格。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包括挂载架31。挂载架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牵拉件32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所述第一牵拉件32位于所述挂载架31的上侧,所述配重系统4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31上。第一牵拉件32可以为拉板或拉绳。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固定式附加配重,由于配重系统在挂载架上位置可调,从而在相同配重条件下使得产生的抗倾覆力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为方便说明,这里暂忽略其余能够产生抗倾覆力矩如转台的重量等。在图2中,在臂架处于右侧时,底盘右侧的履带轮对应于整机倾覆线。对于位于转台左侧的配重系统40来说,根据其具体位置,配重系统40到整机倾覆线的距离为L1或L1’。
整机抗倾覆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抗倾覆力矩。整机的抗倾覆力矩等于配重系统的重量与配重系统到整机倾覆线的距离的乘积。
例如,在吊装过程中当需要提供较大的抗倾覆力矩时,可以将配重系统40推至离转台较远的位置。完成吊装后不需要那么大的抗倾覆力矩,且整机移位时附加配重需离地,当配重系统处于该位置时提升配重系统,则整机容易向后倾翻,此时可以将配重系统40收回至离转台较近的位置,此时配重系统所能提供的抗倾覆力矩较小,在整机移位且配重系统离地时不容易发生倾翻,从而无需反复的拆装配重。
由于配重系统40可以实现推移,其所能提供的抗倾覆距离明显增大,并可以根据实际吊重以及吊重过程中的不同姿态进行动态的时时调整,保证整机在安全性的前提下重心在更加安全、合理的范围。这样本实施例充分利用变幅机构中的连接架连接固定配重挂载装置,将限制起重机在标准工况下的臂长及性能提升的变幅系统能力和整机稳定性的两大难点问题通过比较紧凑的结构同时解决。
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还包括:移动机构33和提升机构34。移动机构3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31上。移动机构33可以为挂载架31的上表面移动的小车,小车通过滚轮在挂载架31上的滚动实现移动。移动机构33也可以直接在挂载架31上滑动。
提升机构34设置在移动机构33上,并与所述配重系统40连接。提升机构34可以将配重系统40向下下放到地面,或者向上提起配重系统40,使其脱离地面,从而方便配重系统安装时由于地面的不平整进行调节或整机作业时配重系统的离地或着地要求。提升机构34可采用提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提升动作,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提升机构,例如气动或电动提升机构等。
在图3中,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还可包括驱动机构35。驱动机构35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33和所述连接架21之间,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移动机构33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1在所述挂载架31的表面移动。驱动机构35可采用油缸来推动或拉动移动机构3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机构,例如气动或电动推拉机构等。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33的移动方向v与水平面平行,并与所述臂架14的变幅轴线垂直。这样移动装置33可以更快捷地调整配重系统到转台的距离。
图6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在拆除配重挂载装置和配重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图4和图6,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可拆地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这样,在一些场景下起重机可通过拆除配重挂载装置和配重系统来实现变形使用,拆卸后的附图参见图6。此时可在倾覆风险较小的情况下减少空间占用。
在图2中,所述连接架21连接在所述转台12的尾部121,这样有利于设置配重挂载装置和配重系统,并有利于提高变幅拉绳的出绳点。所述连接架21与所述转台12的尾部竖立端面可拆卸地连接,且位于所述尾部竖立端面所在平面远离所述臂架14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21包括桁架结构,可减轻连接架的重量。参考图3,所述连接架21可包括桁架梁211和支撑杆212。桁架梁采用桁架结构,质量更轻。桁架梁211具有第一端211a、第二端211b和第三端211c,所述第一端211a与所述转台12连接,所述第二端211b和所述第三端211c分别与所述挂载架31和所述第一牵拉件32连接。桁架梁可铰接在转台12的尾部,也可以方便地调整导向滑轮组件的高度位置,并且也方便桁架梁的安装或拆卸。
支撑杆212位于所述桁架梁211的下侧,所述支撑杆212的一端与所述转台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桁架梁211或所述挂载架31连接。这种结构可以确保配重系统40在挂载架31上的稳定。支撑杆212可对桁架梁211实现稳定支撑,并且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长度规格来匹配桁架梁211的位置。
图4示出了桁架梁211的受力分析简图。对于配重系统,通过支撑杆212的支撑作用(力Fz2)以及第一牵拉件32的拉力(力Fi2)作用使得配重系统40(力G)能够离地,进而实现推移功能。第一牵拉件32连接在桁架梁211的第三端211c,导向滑轮组件22可设置在第三端211c,这种共作用点的结构,使得变幅拉绳25在第三端211c施加的力Fbf2与力Fi1方向基本相反,从而可以抵消部分相互作用力,受力合理,从而更加安全可靠。
桁架梁211将变幅拉绳25的出绳点(即第三端211c)抬高,第一牵拉件32的拉力Fi1和变幅拉绳25的拉力Fbf2与桁架梁211的角度都较大,均呈钝角,因此这两个力均不会对桁架梁211产生压力。仅有变幅拉绳25的拉力Fbf1与桁架梁211呈锐角,会对桁架梁211产生压力。但力Fi1和Fbf2沿着桁架梁211的受力分解方向均为其承受压力的相反方向,可以减轻桁架梁211的受力,改善结构件受力,使得整体受力更合理,更安全可靠,结构件也更轻。在图4中,力Fi1和Fi2为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Fz1和力Fz2为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具体地,参考图5,以导向滑轮组件的滑轮轴线为圆心,以桁架梁211在转台上的铰点到该圆心的方向为y轴,与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在x轴和y轴构成的坐标系下进行受力分解。力Fi1和Fbf2两者在x轴上的分力Fi1x和Fbf2x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部分。力Fi1和Fbf1两者在x轴上的分力Fi1x和Fbf1x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部分。力Fi1和Fbf1/Fbf2三者在y轴上的分力Fi1y和Fbf1y/Fbf2y中仅有分力Fbf1y会对桁架梁211产生压力,分力Fi1y和Fbf1y在反方向抵消部分压力。通过此种布置,更有利于结构件的受力,使得整体受力更合理,更安全可靠,结构件更轻。
图7是根据本公开起重机实施例在拆除连接架和导向滑轮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21可拆地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在臂架较短或是某些无需提升的工况下,也可以通过拆除连接架及导向滑轮组件来恢复为常规的起重机结构形式。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1)、转台(12)、桅杆(13)、臂架(14)和变幅机构(20),所述转台(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11)上,所述桅杆(13)和所述臂架(14)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所述桅杆(13)通过第二牵拉件(15)与所述臂架(14)连接,所述变幅机构(20)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用于实现所述臂架(14)的变幅;其中,所述变幅机构(20)包括:
连接架(21),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
导向滑轮组件(2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上;
变幅滑轮组件(23),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且低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的设置位置;和
拉绳驱动部件(24),用于引出和驱动与所述桅杆(13)连接的变幅拉绳(25),并使所述变幅拉绳(25)绕经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和所述变幅滑轮组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D,所述变幅滑轮组件(23)与所述转台(12)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C,所述桅杆(13)与所述变幅拉绳(25)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A,所述桅杆(13)与所述转台(12)的连接位置在所述臂架(14)的变幅平面上的投影点为B;在所述桅杆(13)的至少部分工作行程内,投影点D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桅杆(13)的全部工作行程内,投影点D均位于投影点连线AC远离投影点B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可拆地设置在所述转台(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连接在所述转台(12)的尾部(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与所述转台(12)的尾部竖立端面可拆卸地连接,且位于所述尾部竖立端面所在平面远离所述臂架(1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包括桁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重挂载装置(30),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和
配重系统(40),设置在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上,被配置为给所述起重机提供配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包括:
挂载架(31),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牵拉件(32)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牵拉件(32)位于所述挂载架(31)的上侧,所述配重系统(4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还包括:
移动机构(3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挂载架(31)上;和
提升机构(34),设置在移动机构(33)上,并与所述配重系统(4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还包括:
驱动机构(35),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33)和所述连接架(21)之间,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移动机构(33)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1)在所述挂载架(31)的表面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3)的移动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并与所述臂架(14)的变幅轴线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包括:
桁架梁(211),具有第一端(211a)、第二端(211b)和第三端(211c),所述第一端(211a)与所述转台(12)连接,所述第二端(211b)和所述第三端(211c)分别与所述挂载架(31)和所述第一牵拉件(32)连接;和
支撑杆(212),位于所述桁架梁(211)的下侧,所述支撑杆(212)的一端与所述转台(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桁架梁(211)或所述挂载架(31)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轮组件(22)位于所述第三端(211c)。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挂载装置(30)可拆地与所述连接架(21)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32935.4A CN116101914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起重机 |
PCT/CN2023/134749 WO2024169322A1 (zh) | 2023-02-17 | 2023-11-28 | 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32935.4A CN116101914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起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01914A true CN116101914A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5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32935.4A Pending CN116101914A (zh) | 2023-02-17 | 2023-02-17 | 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01914A (zh) |
WO (1) | WO202416932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322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起重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8362B (zh) * | 2012-12-03 | 2016-02-10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变幅滑轮组结构及带有该机构的起重机 |
JP6787350B2 (ja) * | 2017-02-02 | 2020-11-18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CN112408218A (zh) * | 2020-11-18 | 2021-02-26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平衡重系统和起重机 |
CN115367638A (zh) * | 2022-09-13 | 2022-11-22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一种转台机构和作业机械 |
CN116101914A (zh) * | 2023-02-17 | 2023-05-12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起重机 |
-
2023
- 2023-02-17 CN CN202310132935.4A patent/CN11610191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11-28 WO PCT/CN2023/134749 patent/WO2024169322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322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起重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69322A1 (zh) | 2024-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30046B1 (en) | Stepless luffing mechanism for super-lifting counterweight of crawler cran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3848360B (zh) |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
CN116101914A (zh) | 起重机 | |
CN116281651A (zh) | 超起装置及作业机械 | |
CN104671133A (zh) | 船用臂架式起重机变幅结构 | |
CN202829333U (zh) | 一种倾转驱动机构及起重机 | |
CN117886229B (zh) |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轨道式起吊机构 | |
CN109678070B (zh) | 一种动臂塔式起重机移动配重实现机构 | |
CN203728439U (zh) | 行走门式起重机 | |
CN217350470U (zh) | 一种四梁式铸造桥式起重机 | |
CN110758563A (zh) | 一种全方向多功能智能应急救援车底盘 | |
CN103723635B (zh) | 行走门式起重机 | |
CN111470431A (zh) | 一种大吨位管环吊装机 | |
CN118324040B (zh) | 一种带小车导电架型起重机 | |
CN219194292U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桅杆 | |
CN218025133U (zh) | 一种可伸缩塔吊臂 | |
CN221070761U (zh) | 一种折叠式随车起重机 | |
CN215626361U (zh) | 一种新型臂头滑轮组结构及起重机 | |
CN222374253U (zh) | 一种带副钩的随车起重机 | |
CN216662290U (zh) | 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 |
CN220787871U (zh) | 塔式起重机 | |
CN216360360U (zh) | 一种钢材收料设备用的吊装机构 | |
CN220011874U (zh) | 一种建筑外墙吊装用的外墙保护装置 | |
CN221625645U (zh) | 一种大角度俯仰铺缆门架 | |
CN222118737U (zh) | 一种多功能起重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