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9192A -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19192A CN115219192A CN202210642465.1A CN202210642465A CN115219192A CN 115219192 A CN115219192 A CN 115219192A CN 202210642465 A CN202210642465 A CN 202210642465A CN 115219192 A CN115219192 A CN 1152191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ommand
- pressure
- transmission
- 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5—Test-benches with rotational drive means and loading means; Load or driv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使变速箱转速上升,润滑、主流路、AB泵压力增大,测试换挡、四驱、差速锁、高低挡功能;1挡下使PTO上离合器结合,再断开,0转速2挡结合,断开,0转速3挡结合,各状态满足标准测试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驻车下将后桥制动器间隙逆时针调最大,解除驻车,设定输入转速、后退、高挡指令、传动比为0.1、差速锁指令为结合,操作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发动机扭矩增加后逆时针旋转3~4圈,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对右侧后桥制动器做相同操作,拧上后桥制动器壳体,测试油泵效率;测试AB泵不同摆角下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判断挡位和PTO离合器K点电流和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发展智慧农机装备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简称为HMCVT,作为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组成,变速箱和后桥合装后形成变速箱桥,变速箱和后桥的油路互通,变速箱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下线检测,每一台HMCVT变速箱桥的出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下线检测工序,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HMCVT变速箱桥定位于大马力拖拉机,机械结构和软件控制逻辑非常复杂,为了保证HMCVT变速箱桥各功能的运行正常,HMCVT变速箱桥需要下线检测的项目非常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和规范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从而无法控制HMCVT变速箱桥的故障发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验证变速箱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变速箱桥的故障发生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带动所述变速箱桥转速匀速上升,当润滑压力、主流路压力,以及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压力均逐渐增大时,依次进行换挡功能测试、四驱功能测试、差速锁功能测试、高低挡功能测试;
步骤2,将所述变速箱桥所有挡位回空挡,先在1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再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待PTO输出的转速降为0后,在2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待PTO输出的转速降为0后,在3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
步骤3,先使所述变速箱桥处于驻车状态,再拧下后桥制动器壳体,将后桥制动器间隙逆时针调整到最大值,之后解除所述变速箱桥的驻车状态,依次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设定后退指令、设定高挡指令、设定传动比为0.1、设定差速锁指令为结合,然后顺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增加20~30N.m时,逆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3~4圈,紧接着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顺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增加20~30N.m时,逆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3~4圈,拧上后桥制动器壳体,最后进行油泵效率测试;
步骤4,先进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均在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当挡位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满足标准后,判断PTO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完成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换挡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当所述变速箱桥连接的控制器无报错信息后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解除驻车指令、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最大扭矩值为8000N·m,同时使离合器信号为未踩下,之后设定高挡指令,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3,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7,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当所述变速箱桥停止转动后,先设定后退指令,再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3,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四驱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待所述变速箱桥停止转动后,设定前进指令,再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四驱指令为结合,当压力示数以及四驱挡位状态满足标准后设定四驱指令为断开,检查四驱挡位压力示数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差速锁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前进指令,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差速锁指令为结合,当差速锁状态满足标准后再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检查差速锁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高低挡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前进指令,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高挡指令,当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给所述变速箱桥下达高挡指令,当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示数发生变化后,先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空挡指令,当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再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低挡指令,检查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重复换挡功能测试过程20次以上,同时排除电磁阀腔体内的气泡,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最后使1挡离合器完成以下过程:
1挡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1挡离合器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1挡离合器的设定电流、实际电流、压力同步逐渐增大,当1挡离合器转速偏差超过10rpm时,1挡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1挡离合器的设定电流、实际电流、压力均不在变化,判断1挡离合器压力与实际电流的对应曲线是否满足标准;
液压挡位离合器和2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均按照与1挡离合器相同的过程进行测试。
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油泵效率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在油温为60℃时,先带动所述变速箱桥以6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之后带动所述变速箱桥以7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然后以100rpm的转速上升梯度带动所述变速箱桥逐步以20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最后再按照相反的过程将所述变速箱桥的转速下降到600rpm,记录每个转速点对应的主油路压力、润滑压力和外置管路流量示数,用每个转速点对应的主油路压力、润滑压力和外置管路流量示数计算每个转速点的油泵效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优选的,步骤4按如下过程进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均在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
步骤4a,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步骤4b,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先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产生9个不同的液压排量值和9个不同的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液压排量值和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再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产生9个不同的液压排量值和9个不同的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液压排量值和摆角值;
步骤4c,检查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中的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是否满足参考标准;
步骤4d,若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各自产生的液压排量值Pi与对应固定值Pk满足如下关系时,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合格,否则重复步骤4b,直到满足所述关系为止,完成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的测试;
|Pi-Pk|/Pk<0.05。
优选的,步骤4按如下过程判断挡位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步骤41,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步骤42,挡位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挡依次进行自学习,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各自产生不同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分别判断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中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优选的,步骤4按如下过程判断PTO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在正常模式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稳定后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
PTO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PTO离合器产生不同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PTO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K点电流和压力,判断PTO离合器中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先通过带动变速箱桥转速匀速上升,当润滑压力、主流路压力以及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压力均逐渐增大便可知检测合格,之后便可依次进行换挡功能测试、四驱功能测试、差速锁功能测试和高低挡功能测试。在PTO功能测试时,先将所有挡位回空挡,之后在1挡位下使离合器结合,根据输出转速以及状态即可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再使离合器断开,输出转速降为0可以防止离合器故障而联动导致离合器脱不开,然后在2挡位下使离合器结合,根据输出转速以及状态可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离合器断开,输出转速降为0,在3挡位下使离合器结合,输出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即表示PTO功能测试合格,方可进行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之后的测试需要在制动下进行,不佳的后桥制动器间隙会使测试时制动失效,属于外围设备的控制器会检测到相对车速,显示故障,进而无法进行测试,因此先使变速箱桥处于驻车状态,再拧下后桥制动器壳体,将其间隙逆时针调整到最大值后,解除驻车,依次设定输入转速、后退指令、高挡指令、0.1的传动比、差速锁指令为结合,然后顺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发动机扭矩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逆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紧接着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对右侧后桥制动器做相同的操作,最后拧上后桥制动器壳体方可保证良好的制动。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油泵效率测试,以及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在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当挡位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满足标准后,最后判断PTO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即可完成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本发明检测项目非常全面,对变速箱桥进行了全方位检测,通过该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可以全方位地验证无级变速箱桥是否满足下线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整体下线检测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台架与变速箱桥的连接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主要涉及了电子元器件的故障,例如各个传感器、电磁阀、泵体以及机械体装配故障,可基于CANape环境下的集成操作指令界面来实现变速箱桥的各功能检测和自学习,如图1所示,部分机械操作需要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具体流程如下:
S1:确认HMCVT变速箱状态,确保HMCVT变速箱的各部件安装完好以及液压油加注情况符合要求;
S2:确保如图2所示的变速箱台架的线束连接完好,即将操作平台与变速箱、后桥进行连接,控制器(简写为TCU)、输入端变速电机(可使用常见的电机)、流量监测设备和油冷器属于外围设备,将其与变速箱进行连接,使它们处于无故障状态,如TCU发生故障,解决TCU报出的故障;
S3:确认起车前的各传感器处于完好状态,即稳压电源电压、压力信号、转速信号和温度信号满足参考标准,稳压电源的电流值不得高于2A,变速箱正常运行过程中,稳压电源的电流值不得高于10A;
S4:依次包括S41和S42
S41:确认润滑压力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压力,
输入端变速电机模拟发动机,首先起动输入端变速电机带动变速箱旋转,初次起动时转速不宜过高,然后缓慢上升到500rpm即可。在转速上升到500rpm的过程中,观察润滑压力和变速箱主流路压力的建立情况,正常情况下润滑压力和变速箱主流路压力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润滑压力接近0.5bar;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的压力接近25bar),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简写为AB泵,如果从变速箱旋转开始算起30s内压力没有增大,则应立即停止试验,检查原因。压力跟随正常则增加转速到800rpm,此时润滑压力不得低于0.5bar,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压力均不得低于25bar,如果不满足上述参数则应检查原因。同时在转速上升及压力建立过程中,确保TCU没有新增故障。
S42:确认起车后的各传感器处于完好状态,即稳压电源电压、压力信号、转速信号和温度信号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5:换挡功能测试
S51:系统建立压力;
首先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1000rpm,此时检查TCU故障状态,确保TCU无报错信息;然后进行预设,1: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设定解除驻车指令;2:设定HMCVT的最大扭矩值为8000N·m;3: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4:离合信号需要通过越权控制使得离合器信号为未踩下,即信号为1;1-4的预设不分先后顺序,完成即可。之后设定高低挡指令为高挡,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以上和之后提到的指令均是基于canape集成界面进行操作。
S52: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HMCVT传动比为行星架转速与发动机输入转速的比值,负号表示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正号表示两者转动方向相同,此时只有液压前进挡位在挡,变速箱向前进方向转动,此时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53: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3,此时只有机械功率挡位1在挡,变速箱向前进方向转动,此时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54: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7,此时只有机械功率挡位2在挡,变速箱向前进方向转动,此时检查各个挡位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55: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变速箱停止转动后,设定驾驶指令为后退,之后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1,此时只有液压后退挡位在挡,变速箱向后退方向转动,此时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56: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3,此时只有机械功率后退挡位在挡,变速箱向后退方向转动,此时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6:四驱功能测试
S61: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待变速箱完全停止转动后,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再次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1,前轮向前进方向转动,设定四驱指令为结合;安装的液压传感器监测油路压力,检查此时压力示数以及四驱挡位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压力要为0;
S62:设定四驱指令为断开;此时检查四驱挡位压力示数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7:差速锁功能测试
S71:保持驾驶指令为前进,之后设定HMCVT传动比为-0.1,设定差速锁指令为结合,此时检查差速锁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72:再次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此时检查差速锁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8:高低挡功能测试
S81:保持驾驶指令为前进,再设定HMCVT传动比为0,最后设定高挡指令,此时检查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其中具体挡位位置需通过位置传感器读取值确认;当高挡指令下达,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示数显示未变化时,需要进行电磁铁极性确认、检查电磁阀是否串油以及是否机械体本身卡滞;
S82:设定空挡指令,此时检查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83:设定低挡指令,此时检查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9:PTO功能测试
S91:设定变速箱回空挡指令,变速箱所有挡位回空挡,设置PTO挡位为540E,即1挡,其中E表示经济模式,540则表示在固定的输入端变速电机转速下PTO挡位对应的转速为540r/min,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结合,此时检查该挡位和该结合指令下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92: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断开,等待PTO输出的转速完全降为0后,再设定PTO挡位为1000N,即2挡,其中N表示正常模式,为了降低同步器挡位切换时因转速较高而发生打齿现象,转速完全下降为0需要6~8s,防止PTO中的离合器故障而联动导致PTO中的离合器脱不开,再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结合,此时检查该挡位和该结合指令下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参考标准;
S93: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断开,等待PTO输出的转速完全降为0后,再设定PTO挡位为1000E,即3挡,再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结合,此时检查该挡位和该结合指令下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使它们满足目前现有的满足参考标准;
S10: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
S101:保持变速箱液压泵中的油温稳定在55~65℃,若超出该温度,进行水冷;检查变速箱,使其处于无故障状态,无报错信息;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1000rpm;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将相关指令发送给控制器,重复S5不低于20次,在不同传动比下进行挡位穿梭,使液压泵上的电磁阀充分进行冲刷,同时排除电磁阀腔体内的气泡;之后依次完成以下操作:
由于S56时,HMCVT为后退,因此按顺序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让HMCVT先停下)、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S102:控制器接收指令,设定1挡离合器自学习指令,则自学习状态开始显示,状态依次为自学习开始和自学习结束;在自学习指令运行的整个过程中,1挡离合器的设定电流(即1挡离合器需求电流)、实际电流、离合器压力同步逐渐增大;在1挡离合器压力达到4~5bar时,1挡离合器转速偏差接近于0,如果偏差超过10rpm,则应停止1挡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即结束自学习指令;1挡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完成后,查看压力与实际电流的对应曲线,随着实际电流逐渐增大,确保1挡离合器压力线性增大,实际电流为700~900mA时,压力趋于平稳,且压力值在中间没有显著跳变,即压力浮动值不超出0.5bar;
S103:重复测试液压挡位离合器和2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即重复S102所述的过程,但每个挡位有独立的操作指令,分别是液压挡自学习指令,2挡自学习指令,倒挡自学习指令,确保得到的压力与实际电流曲线满足参考标准,若发现不满足时,需调整线圈或更换整个电磁阀体;
S11:后桥制动器间隙调整
S111:之后的自学习需要在制动情况下进行,不佳的后桥制动器间隙,使得自学习时会制动失效,TCU会检测到相对车速,显示故障,无法进行自学习。首先设定驻车指令,后桥制动器放油,后桥制动器壳体顶部顶杆下降,此时后桥制动器顶部壳体处于松开状态,操作人员手动拧下后桥制动器顶部壳体,使用扳手把后桥制动器间隙逆时针调整到最大值。
S112:解除驻车指令;然后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800rpm,之后设定驾驶指令为后退,以便于给后桥制动器供油,然后设定高低挡指令为高挡,接着设定HMCVT传动比为0.1,最后设定差速锁指令为结合。
S113:操作人员手动顺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0-30N.m时,具体实施时可以增加25N.m,再手动逆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使其逆时针旋转退回3-4圈,保证可以有效制动,具体操作时可选3.75圈。
S114: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操作人员手动顺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0-30N.m时,具体实施时可以增加25N.m,在手动逆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使其逆时针旋转退回3-4圈,保证可以有效制动,具体操作时可选3.75圈,最后拧上后桥制动器壳体。
S12:油泵效率测试
在油温60℃时,设定发动机初始发动机转速为600rpm,然后以100rpm的梯度上升,即待600rpm稳定后,将转速上升为700rpm,待700rpm稳定后,将转速上升为800rpm,按照这个方式,一直上升到2000rpm,之后再按照相反的顺序下降到600,每个阶段记录主油路压力、润滑压力和变速箱外置管路流量示数,流量示数单位为L/min,按照目前的公式计算油泵效率,确保油泵效率在标准范围内;
S13: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自学习测试
S131:保持变速箱液压泵中的油温稳定在55~65℃,若超出该温度,进行水冷;检查变速箱,使其处于无故障状态,无报错信息;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1000rpm;之后依次完成以下操作: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S132:设定自学习指令,则自学习状态开始显示,依次为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自学习开始、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自学习中、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自学习结束、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自学习开始、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自学习中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自学习结束;自学习过程完成后,解除自学习指令,不同的电流值会产生不同的摆角,不同的摆角进而会产生不同的液压排量,检查自学习后的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使它们满足参考标准;
S133:S132中会得到11个不同的电流值,因此也相应会产生11个不同的液压排量值和11个不同的摆角值,其中第一个电流值、第一个液压排量值和第一个摆角值,以及最后一个电流值、最后一个液压排量值和最后一个摆角值均是固定值,而且在自学习开始前,有11组固定的值,每组值包括了电流值、液压排量值和摆角值,这样变化的9个摆角值均会形成一个阈值点,每个阈值点学习后的液压排量值与对应固定值的绝对值与该绝对值的比值需小于0.05,否则重复S132进行自学习,直到学习后的液压排量值与对应固定值的绝对值与该绝对值的比值需小于0.05。
S14:挡位离合器自学习测试
S141:保持变速箱液压泵中的油温稳定在55~65℃,若超出该温度,进行水冷;检查变速箱,使其处于无故障状态,无报错信息;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1000rpm;之后依次完成以下操作: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S142:设定自学习指令,则自学习状态开始显示,依次为液压挡开始、液压挡结束、机械1挡开始、机械1挡结束、机械2挡开始、机械2挡结束、机械倒挡开始、机械倒挡结束;自学习过程完成后,解除自学习指令,检查挡位离合器自学习后的K点(专业术语为KissPoint)电流和对应的压力,使它们满足参考标准;
S143:当某个挡位出现自学习失败时,自学习指令会停止运行,进而报错,此时通过对初始的电流值进行调整,每次增大10mA重复S142步骤,以便完成S142的测试。
S15:PTO离合器自学习测试
S151:保持变速箱液压泵中的油温稳定在55~65℃,若超出该温度,进行水冷;检查变速箱,使其处于无故障状态,无报错信息;设定HMCVT的输入转速为1000rpm;之后依次完成以下操作:设定HMCVT的传动比为0、设定驾驶指令为前进、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同时先设定PTO挡位为1000N,再设定PTO上的离合器指令为结合,待检测到转速稳定时,设定PTO离合器指令为断开,此时PTO1000挡位在挡;
S152:设定自学习指令,则自学习状态开始显示,依次为PTO自学习开始,PTO自学习结束;自学习过程完成后,解除自学习指令,检查PTO离合器自学习后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使它们满足参考标准。
上述检测步骤比较细化,参考标准可基于原有的大量试验数据提供,非常容易检测出发生故障的部件或机械体。
S16:所有挡位离合器自学习、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自学习以及PTO离合器自学习测试完成后,统一进行变速箱控制器下电,待控制器完全下电后,重新上电,确认自学习得到的数据可以存储。
表1参考标准表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带动所述变速箱桥转速匀速上升,当润滑压力、主流路压力,以及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压力均逐渐增大时,依次进行换挡功能测试、四驱功能测试、差速锁功能测试、高低挡功能测试;
步骤2,将所述变速箱桥所有挡位回空挡,先在1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再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待PTO输出的转速降为0后,在2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待PTO输出的转速降为0后,在3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
步骤3,先使所述变速箱桥处于驻车状态,再拧下后桥制动器壳体,将后桥制动器间隙逆时针调整到最大值,之后解除所述变速箱桥的驻车状态,依次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设定后退指令、设定高挡指令、设定传动比为0.1、设定差速锁指令为结合,然后顺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增加20~30N.m时,逆时针旋转左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3~4圈,紧接着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顺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当发动机扭矩增加20~30N.m时,逆时针旋转右侧后桥制动器调节杆3~4圈,拧上后桥制动器壳体,最后进行油泵效率测试;
步骤4,先进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均在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当挡位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满足标准后,判断PTO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完成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换挡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当所述变速箱桥连接的控制器无报错信息后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解除驻车指令、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最大扭矩值为8000N·m,同时使离合器信号为未踩下,之后设定高挡指令,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3,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7,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当所述变速箱桥停止转动后,先设定后退指令,再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当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进行之后的步骤;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3,检查各个挡位的压力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四驱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待所述变速箱桥停止转动后,设定前进指令,再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四驱指令为结合,当压力示数以及四驱挡位状态满足标准后设定四驱指令为断开,检查四驱挡位压力示数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差速锁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前进指令,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1、差速锁指令为结合,当差速锁状态满足标准后再设定差速锁指令为断开,检查差速锁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高低挡功能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前进指令,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高挡指令,当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后给所述变速箱桥下达高挡指令,当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示数发生变化后,先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空挡指令,当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满足标准再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低挡指令,检查挡位位置、压力以及状态是否满足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离合器压力与电流曲线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重复换挡功能测试过程20次以上,同时排除电磁阀腔体内的气泡,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最后使1挡离合器完成以下过程:
1挡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1挡离合器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1挡离合器的设定电流、实际电流、压力同步逐渐增大,当1挡离合器转速偏差超过10rpm时,1挡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1挡离合器的设定电流、实际电流、压力均不在变化,判断1挡离合器压力与实际电流的对应曲线是否满足标准;
液压挡位离合器和2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均按照与1挡离合器相同的过程进行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油泵效率测试按如下过程进行:
在油温为60℃时,先带动所述变速箱桥以6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之后带动所述变速箱桥以7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然后以100rpm的转速上升梯度带动所述变速箱桥逐步以2000rpm的转速进行转动,最后再按照相反的过程将所述变速箱桥的转速下降到600rpm,记录每个转速点对应的主油路压力、润滑压力和外置管路流量示数,用每个转速点对应的主油路压力、润滑压力和外置管路流量示数计算每个转速点的油泵效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按如下过程进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B侧均在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
步骤4a,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步骤4b,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先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产生9个不同的液压排量值和9个不同的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液压排量值和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再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运行所述自学习开始指令,产生9个不同的液压排量值和9个不同的摆角值,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液压排量值和摆角值;
步骤4c,检查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中的不同摆角下分别对应的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是否满足参考标准;
步骤4d,若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A侧和定量马达-变量泵中容积调速回路B侧各自产生的液压排量值Pi与对应固定值Pk满足如下关系时,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测试合格,否则重复步骤4b,直到满足所述关系为止,完成液压排量和电流曲线的测试;
|Pi-Pk|/Pk<0.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按如下过程判断挡位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步骤41,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步骤42,挡位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挡依次进行自学习,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各自产生不同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分别判断液压挡、机械1挡、机械2挡和机械倒中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按如下过程判断PTO离合器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先使液压泵中的油温在55~65℃,当所述变速箱桥无故障后给所述变速箱桥设定输入转速,之后依次设定所述变速箱桥的传动比为0、设定前进指令、设定驻车指令、设定高低挡指令为空挡、设定驾驶指令为空挡;
在正常模式挡位下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PTO输出的转速稳定后使PTO上的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
PTO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开始指令,PTO离合器产生不同的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PTO离合器获取自学习停止指令,不再产生K点电流和压力,判断PTO离合器中K点电流和对应的压力是否满足标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2465.1A CN115219192A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2465.1A CN115219192A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19192A true CN115219192A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0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2465.1A Pending CN115219192A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191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815844A (zh) * | 2024-09-20 | 2024-10-22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式pto离合器自适应结合方法、装置及拖拉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104167A1 (de) * | 1990-02-13 | 1991-10-24 | Michael Meyerle | Schal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getriebe |
WO2004071826A2 (fr) * | 2003-02-07 | 2004-08-26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Procede de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 systeme de freinage d’un vehicule |
WO2016045486A1 (zh) * | 2014-09-23 | 2016-03-3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US9340199B1 (en) * | 2014-12-10 | 2016-05-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of braking in hybrid vehicle |
CN111775626A (zh) * | 2020-06-23 | 2020-10-16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大马力hmcvt拖拉机后桥制动的润滑控制方法 |
CN112326237A (zh) * | 2020-06-05 | 2021-02-05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性能检测试验台 |
CN112594382A (zh) * | 2020-12-18 | 2021-04-02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变速箱桥的下线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113494599A (zh) * | 2021-07-06 | 2021-10-12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hmcvt故障自诊断系统 |
-
2022
- 2022-06-08 CN CN202210642465.1A patent/CN1152191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104167A1 (de) * | 1990-02-13 | 1991-10-24 | Michael Meyerle | Schal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getriebe |
WO2004071826A2 (fr) * | 2003-02-07 | 2004-08-26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Procede de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 systeme de freinage d’un vehicule |
WO2016045486A1 (zh) * | 2014-09-23 | 2016-03-3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行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US9340199B1 (en) * | 2014-12-10 | 2016-05-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of braking in hybrid vehicle |
CN112326237A (zh) * | 2020-06-05 | 2021-02-05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性能检测试验台 |
CN111775626A (zh) * | 2020-06-23 | 2020-10-16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大马力hmcvt拖拉机后桥制动的润滑控制方法 |
CN112594382A (zh) * | 2020-12-18 | 2021-04-02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变速箱桥的下线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113494599A (zh) * | 2021-07-06 | 2021-10-12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hmcvt故障自诊断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彭晓睿;倪向东;王琦;徐国杰;: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实验台的设计与试验", 机械设计与制造, no. 05, 8 May 2019 (2019-05-08) * |
王艳英;李传良;: "NewHolland公司T8系列新拖拉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no. 05, 15 October 2015 (2015-10-1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815844A (zh) * | 2024-09-20 | 2024-10-22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式pto离合器自适应结合方法、装置及拖拉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65950B2 (en) | Transmission with a mode selection apparatus | |
JP4379448B2 (ja) | 自動変速機の診断装置 | |
US7470214B2 (en) | Clutch control apparatus | |
JP2010132257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オイルポンプ制御装置のフェイルセーフによる制御方法 | |
KR20100123150A (ko) | 시프트 바이 와이어 기반 자동 변속기의 고장검출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1265971B (zh) | 用于预测传动装置健康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3814230A (zh) | 使用在静液压泵和马达之间的压力来标定可连续变化的传动装置的液压操作离合器的方法 | |
CN101135699A (zh) | 车速传感器诊断系统和方法 | |
CN115219192A (zh) | 一种汽车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桥的台架下线检测方法 | |
BRPI0615299A2 (pt) | um método para adaptação de uma transmissão automatizada de um veìculo pesado em consideração de uma pto sensìvel à velocidade | |
KR20160062292A (ko) |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제어 장치 | |
KR101745157B1 (ko) | 차량용 주행 제어방법 | |
CN110907195A (zh) | 一种自动变速器整车下线检测方法 | |
US8175767B2 (en) | Diagnostic apparatus | |
CN116279547A (zh)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
KR102540557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윤활조절밸브 고착 진단 방법 | |
US10514094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range selection for a 9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US5445016A (en) |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solenoid functional test | |
CN112041596A (zh) | 用于流体静力的行驶驱动装置的电子的监控系统和具有电子的监控系统的行驶驱动装置 | |
CN105090488A (zh) |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
JP2006283816A (ja) | 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 |
CN103270348B (zh) |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
WO2014171918A1 (en) | Power take off speed interlock | |
US6227062B1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electrical connector monitoring system | |
JP2001304396A (ja) |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