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4193A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24193A CN115124193A CN202210760708.1A CN202210760708A CN115124193A CN 115124193 A CN115124193 A CN 115124193A CN 202210760708 A CN202210760708 A CN 202210760708A CN 115124193 A CN115124193 A CN 1151241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electrolytic
- cavity
- tank
-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7—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 C02F1/46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该装备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连接在混凝沉淀池出水端的电解催化氧化设备,电解催化氧化设备内依次设有进水腔、第一电解腔、第二电解腔和出水腔,进水腔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腔内设有与进水管出水端对应的滤网,进水腔底部通过通水口与第一电解腔连通,第一电解腔内设有星型拨水件,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均设有电极板组;电极板组包括若干个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本发明通过电解催化氧化装备,将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分解、破坏结构,达到提高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降低CODcr、氨氮、总氮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在处理时,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现有的对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最常用的工艺为回灌工艺,其次为蒸发和高级氧化技术,回灌工艺操作时,但回灌工艺膜结垢比较严重,造成膜回收率有所降低;蒸发法处理渗滤液浓缩液,设备通常会出现严重腐蚀及结垢,并且需要不定期的清洗;高级氧化工艺中,Fenton法及类Fenton法处理渗滤液浓缩液,药剂用量大,并且产生的泥非常多,因此运行成本比较高;而在对废水处理设备的研究中发现,对废水处理中的电解进一步提高,能一定程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而在废水处理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其中包括电解处理设备。
例如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0436677B一种污水电解环保处理装置中,具有叶轮、搅拌轮、发电储能装置联动装置,可以通过污水的流入速率调节整个装置的去污效率以及电离的强度,能对市政污水进行初步去污使其去除各种大小的固体杂质、酸性杂质和油污,达到市政用水的标准。
上述装置能对废水进行过滤并电解,但电解时,在沉淀室内采用正电极棒和负电极棒,废水中杂质易堆积在正电极棒和负电极棒上,影响废水的电解,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连接在混凝沉淀池出水端的电解催化氧化设备,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内依次设有进水腔、第一电解腔、第二电解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腔内设有与进水管出水端对应的滤网,所述进水腔底部通过通水口与第一电解腔连通,所述第一电解腔内设有星型拨水件,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均设有电极板组;
所述电极板组包括若干个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相邻的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之间均设有填料板,若干个填料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均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固定部;
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底部均设有搅拌件,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外侧设有用于驱动星型拨水件和两组搅拌件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若干个所述阳极电解板顶部通过阳极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阳极固定板顶部连接阳极接线柱,所述阳极接线柱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顶部,所述阳极电解板为BDD极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若干个所述阴极电解板顶部通过阴极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阴极固定板顶部连接阴极接线柱,所述阴极接线柱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顶部,所述阴极固定板和阳极固定板相远离一侧的底部均连接绝缘垫,所述阴极电解板为316不锈钢。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导向槽,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均设有四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支撑杆端部配合,所述绝缘垫底部接触支撑杆顶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星型拨水件包括拨杆和连接在拨杆环形侧壁上的四组拨片,四组拨片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拨片远离拨杆一侧与通水口内壁配合;所述拨杆远离驱动机构一端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连接方杆,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一侧设有可容纳方杆转动的方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搅拌件包括中心杆和连接在中心杆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腔均转动安装有中心杆,所述拨杆与中心杆平行设置,且拨杆与中心杆靠近驱动机构一端均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箱和设置控制箱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其中一组中心杆,所述电机轴延伸出控制箱的轴身上连接两组主动轮,其中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安装在另一组中心杆端部,另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安装在拨杆端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电解腔和第二电解腔内腔均设有水管,两组水管通过设置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顶部的泵机连接,所述出水腔顶部设有抽水腔,抽水腔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进水端的管路延伸至第二电解腔内腔,所述抽水泵出水端的管路延伸至出水腔内,所述出水腔一侧设有连接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上的出水管。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出液端依次连接水解酸化池、A/O生化池、二沉池、中间池和高效纤维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采用BDD极板(掺硼金刚石)作为电解阳极,316不锈钢作为电解阴极,具有使用寿命长、电流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等有点,使装备能对废水进行有效的电解处理,且电解板之间填充有填料板,能对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吸附处理;
通过电解催化氧化装备,将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分解、破坏结构,达到提高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降低CODcr、氨氮、总氮的目的;同时辅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本发明中二沉池污泥全部回流,污泥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增加好氧池污泥浓度以及保持好氧池污泥活性;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一方面增加水解酸化池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将剩余活性污泥在水解池中消化,减少了污泥量,同时消化的活性污泥可以为后续的A/O生化池补充碳源,减少A/O生化池碳源补充量,节省运行运用。采用此污泥回流方式,只需一月左右排一次剩余污泥,污泥减量化在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解催化氧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解催化氧化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极板组和填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废水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中Y型纤维滤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Y型纤维滤料反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进水腔;15、第一电解腔;16、第二电解腔;17、出水腔;18、电极板组;19、泵机;20、滤网;21、拨杆;22、拨片;23、方杆;24、方槽;25、填料板;26、支撑杆;27、阳极固定板;28、阳极接线柱;29、阳极电解板;30、阴极固定板;31、阴极电解板;32、阴极接线柱;33、绝缘垫;34、导向槽;35、中心杆;36、搅拌叶片;37、控制箱;38、第一同步带;39、第一驱动轮;40、第二同步带;41、第二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连接在混凝沉淀池出水端的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出液端依次连接水解酸化池、A/O生化池、二沉池、中间池和高效纤维过滤器;
如图2所示,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内依次设有进水腔14、第一电解腔15、第二电解腔16和出水腔17,所述进水腔14一侧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腔14内设有与进水管12出水端对应的滤网20;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滤网20剖面为倒梯形,废水流入时,废水中残留的部分杂质能堆积在滤网20凹槽处,避免常规水平滤网使用时的易堵塞问题;
所述进水腔14底部通过通水口与第一电解腔15连通,所述第一电解腔15内设有星型拨水件,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电极板组18;
混凝沉淀池的废水输出,能通过进水管12输出至进水腔14暂存,之后经过通水口输入第一电解腔15内,星型拨水件的设置,能辅助进水腔14的水进入第一电解腔15,或进水腔14与第一电解腔15内水混合,使水均匀电解,后续可进入第二电解腔16进一步电解;
如图3所示,所述电极板组18包括若干个阳极电解板29和阴极电解板31,电解板之间的间距可为200~600mm,相邻的阳极电解板29和阴极电解板31之间均设有填料板25,填料板25内可填充Fe/C类催化剂填料、活性碳为载体添加特定金属元素的催化剂填料等,若干个填料板25通过支撑杆26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26的固定部,填料板25能隔开相邻个阳极电解板29和阴极电解板31;
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底部均设有搅拌件,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外侧设有用于驱动星型拨水件和两组搅拌件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搅拌件能对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水搅动,促进水均匀电解;
在本实施例中,混凝沉淀池的废水输出,能通过进水管12输出至进水腔14暂存,之后经过通水口输入第一电解腔15内,星型拨水件能辅助进水腔14的水进入第一电解腔15,或进水腔14与第一电解腔15内水混合,第一电解腔15内电极板组18对水电解,填料板25能对废水中部分杂质吸附,之后水能进入第二电解腔16进一步电解,电解后的水能通入出水腔17暂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阳极电解板29顶部通过阳极固定板27连接固定,所述阳极固定板27顶部连接阳极接线柱28,所述阳极接线柱28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所述阳极电解板29为BDD极板,由于BDD阳极具有高导电性、高析氧电位、低吸附性、高耐蚀性、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用于电解法处理渗滤液浓缩液及其它高浓度有机废水更加有效;
处理时,通过控制电解时间,可以控制有机污染物的分解程度,在进水CODcr低于3000mg/L,氨氮低于200mg/L时,电解时间3小时,出水CODcr低于300mg/L,氨氮低于5mg/L,如只需达到破坏有机污染结构以解除其毒性、提高可生化性的目的,电解时间20~30分钟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阴极电解板31顶部通过阴极固定板30连接固定,所述阴极固定板30顶部连接阴极接线柱32,所述阴极接线柱32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所述阴极固定板30和阳极固定板27相远离一侧的底部均连接绝缘垫33,所述阴极电解板31为316不锈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包括导向槽34,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四组导向槽34,所述导向槽34与支撑杆26端部配合,所述绝缘垫33底部接触支撑杆26顶部;填料板25安装时,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与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对应的顶板取出,支撑杆26沿导向槽34顶部滑入,之后在导向槽34底部停留,使填料板25置于第一电解腔15或第二电解腔16中,之后安装电极板组18,阴极固定板30和阳极固定板27底部绝缘垫33接触支撑杆26,支撑杆26能对电极板组18进行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4所示,所述星型拨水件包括拨杆21和连接在拨杆21环形侧壁上的四组拨片22,四组拨片22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拨片22远离拨杆21一侧与通水口内壁配合;拨杆21带动拨片22对水进行拨动,能促进水的流动和混合,使电解后的水和进水腔14内废水混合,利于后续水通入第二电解腔16进一步电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4所示,所述搅拌件包括中心杆35和连接在中心杆35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搅拌叶片36,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腔均转动安装有中心杆35,所述拨杆21与中心杆35平行设置,且拨杆21与中心杆35靠近驱动机构一端均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中心杆35带动搅拌叶片36搅动水,使水均匀混合,有效电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箱37和设置控制箱37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其中一组中心杆35,所述电机轴延伸出控制箱37的轴身上连接两组主动轮,其中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38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39,所述第一驱动轮39安装在另一组中心杆35端部,另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4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轮41,所述第二驱动轮41安装在拨杆21端部;
电机工作时,电机轴带动其中一组中心杆35转动,从而带动其中一组搅拌件转动,受第一同步带38和第二同步带40的传动,第一驱动轮39和第二驱动轮41转动,星型拨水件和另一组搅拌件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拨杆21远离驱动机构一端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连接方杆23,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一侧设有可容纳方杆23转动的方槽24;实际操作中,还可将第二同步带40取出,使用与方杆23和方槽24对应的方形环,方形环卡入方槽24中,方杆23卡入方形环中间的方形槽,能限制拨杆21的转动;两组拨片22与通水口上下接触时,能起到对通水口的封堵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腔均设有水管,两组水管通过设置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的泵机19连接,所述出水腔17顶部设有抽水腔,抽水腔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进水端的管路延伸至第二电解腔16内腔,所述抽水泵出水端的管路延伸至出水腔17内,所述出水腔17一侧设有连接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上的出水管13。
请参阅图6,本发明对废水处理时,废水通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和均量,水力停留时间24~36小时;调节池可采用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调节池内的水能送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过程中加入PAC、PAM等药剂,水力停留时间约4小时;混凝沉淀池采用一体化设备,为PP或碳钢防腐结构,内含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等功能单元;
混凝沉淀池内的水通入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进行电解催化氧化处理,先通入进水腔14,通过通水口进入第一电解腔15,之后在电极板组18的作用下进行电解,破坏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结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在此被氧化,氨氮被氧化为氮气,反应时间0.4~1小时,能在第二电解腔16内进一步电解,之后进入出水腔17内暂存;
第二电解腔16内的水能通入水解酸化池,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水力停留时间1~2天;水解酸化池采用上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碳钢防腐结构;
水解酸化池内的水通入A/O生化池,对污水进行碳氧化及硝化、反硝化处理。达到同步去除CODcr、氨氮、总氮的目的;A/O工艺设置两级串联运行,A/O池采用推流式设计,;有机负荷0.1kgBOD5/kgMLSS·d。水力停留时间2~3天,硝化液回流比100~800%。
A/O生化池内水通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增加好氧池污泥浓度以及保持好氧池污泥活性;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一方面增加水解酸化池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将剩余活性污泥在水解池中消化,减少了污泥量,同时消化的活性污泥可以为后续的A/O生化池补充碳源,减少A/O生化池碳源补充量,节省运行运用。采用此污泥回流方式,只需一月左右排一次剩余污泥,污泥减量化在90%以上;
二沉池采用一体化设备,PP或碳钢防腐结构;内含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等功能单元,水力停留时间约4小时;
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和二沉池的污泥能排至污泥浓缩池中,之后通过污泥压缩机进行干燥,便于进行后续处理;
二沉池清水流至中间池,之后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清水提升至高效纤维过滤器中进一步去除污水的悬浮及胶体物质;
如图7和图8所示,高效纤维过滤器填料采用Y型纤维滤料,过滤时,进水从上往下流,通过Y型纤维滤料进行过滤,由于水压及水的重力作用,Y型纤维滤料从上往下,越来越紧密,孔隙相应变得越来越小,因此,上部分能截留颗粒较大悬浮物,下部分则能截留颗粒较小的悬浮物,孔隙从上往下,越来越小,截留效率越来越高,对水进行有效过滤;过滤速度30~50m/h;
Y型纤维滤料反洗时,Y型纤维滤料呈膨胀状态,由于滤料结构的不对称,在反洗水、气的冲击下,滤料的“端粒”和“端尾”由于比重大朝下,“Y型纤维束”朝上并且在反洗水冲击不停旋转,并且纤维束彼此之间摩擦加剧,这就使Y型纤维滤料很容易就能清洗干净;
本发明中,Y型纤维滤料的参数如下:
比重:约0.5吨/m3(堆积密度);比表面积:约80~100m2/kg;纳污量:30-50kg/m3;端粒直径:6mm;端尾长度:20mm;丫型纤维束长度:30-40mm;
高效纤维过滤器参数:
设备结构:碳钢防腐或不锈钢;设计滤速:30-55m/h,典型值40m/h,为常规压力过滤工艺的4倍;反洗水量:6L/m2·S,水压:0.1-0.15MPa;反洗气量:40L/m2·S,气压:50-70kPa;反洗水源:可以直接用过滤进水(需经混凝沉淀处理)进行反洗。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连接在混凝沉淀池出水端的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内依次设有进水腔(14)、第一电解腔(15)、第二电解腔(16)和出水腔(17),所述进水腔(14)一侧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腔(14)内设有与进水管(12)出水端对应的滤网(20),所述进水腔(14)底部通过通水口与第一电解腔(15)连通,所述第一电解腔(15)内设有星型拨水件,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电极板组(18);
所述电极板组(18)包括若干个阳极电解板(29)和阴极电解板(31),相邻的阳极电解板(29)和阴极电解板(31)之间均设有填料板(25),若干个填料板(25)通过支撑杆(26)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26)的固定部;
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底部均设有搅拌件,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外侧设有用于驱动星型拨水件和两组搅拌件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阳极电解板(29)顶部通过阳极固定板(27)连接固定,所述阳极固定板(27)顶部连接阳极接线柱(28),所述阳极接线柱(28)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所述阳极电解板(29)为BDD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阴极电解板(31)顶部通过阴极固定板(30)连接固定,所述阴极固定板(30)顶部连接阴极接线柱(32),所述阴极接线柱(32)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所述阴极固定板(30)和阳极固定板(27)相远离一侧的底部均连接绝缘垫(33),所述阴极电解板(31)为316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导向槽(34),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均设有四组导向槽(34),所述导向槽(34)与支撑杆(26)端部配合,所述绝缘垫(33)底部接触支撑杆(26)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型拨水件包括拨杆(21)和连接在拨杆(21)环形侧壁上的四组拨片(22),四组拨片(22)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拨片(22)远离拨杆(21)一侧与通水口内壁配合;所述拨杆(21)远离驱动机构一端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连接方杆(23),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一侧设有可容纳方杆(23)转动的方槽(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中心杆(35)和连接在中心杆(35)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搅拌叶片(36),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腔均转动安装有中心杆(35),所述拨杆(21)与中心杆(35)平行设置,且拨杆(21)与中心杆(35)靠近驱动机构一端均延伸出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箱(37)和设置控制箱(37)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其中一组中心杆(35),所述电机轴延伸出控制箱(37)的轴身上连接两组主动轮,其中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38)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39),所述第一驱动轮(39)安装在另一组中心杆(35)端部,另一组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4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轮(41),所述第二驱动轮(41)安装在拨杆(21)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腔(15)和第二电解腔(16)内腔均设有水管,两组水管通过设置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顶部的泵机(19)连接,所述出水腔(17)顶部设有抽水腔,抽水腔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进水端的管路延伸至第二电解腔(16)内腔,所述抽水泵出水端的管路延伸至出水腔(17)内,所述出水腔(17)一侧设有连接在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上的出水管(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出液端依次连接水解酸化池、A/O生化池、二沉池、中间池和高效纤维过滤器。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废水通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和均量,水力停留时间24~36小时;
步骤二、调节池内的水能送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过程中加入PAC、PAM等药剂,水力停留时间约4小时;
步骤三、混凝沉淀池内的水通入电解催化氧化设备(11)进行电解催化氧化处理,先通入进水腔(14),通过通水口进入第一电解腔(15),之后在电极板组(18)的作用下进行电解,破坏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结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在此被氧化,氨氮被氧化为氮气,反应时间0.4~1小时,能在第二电解腔(16)内进一步电解,之后进入出水腔(17)内暂存;
步骤四、第二电解腔(16)内的水能通入水解酸化池,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水力停留时间1~2天;水解酸化池采用上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碳钢防腐结构;
步骤五、水通入A/O生化池,对污水进行碳氧化及硝化、反硝化处理;A/O池采用推流式设计,达到同步去除CODcr、氨氮、总氮的目的;
步骤六、A/O生化池内水通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增加好氧池污泥浓度以及保持好氧池污泥活性;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一方面增加水解酸化池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将剩余活性污泥在水解池中消化,减少了污泥量,同时消化的活性污泥可以为后续的A/O生化池补充碳源,减少A/O生化池碳源补充量,节省运行运用。采用此污泥回流方式,只需一月左右排一次剩余污泥,污泥减量化在90%以上;
步骤六、二沉池清水流至中间池,之后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清水提升至高效纤维过滤器中进一步去除污水的悬浮及胶体物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0708.1A CN115124193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0708.1A CN115124193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24193A true CN115124193A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338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60708.1A Pending CN115124193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24193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26879A1 (en) * | 2006-09-05 | 2010-05-27 | Jonathan James Wilman | Solid Electrode |
WO2011000079A1 (en) * | 2009-06-29 | 2011-01-06 | Proterrgo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
CN102786182A (zh) * | 2012-03-29 | 2012-11-21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
CN105417792A (zh) * | 2015-11-10 | 2016-03-23 | 深圳盖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
CN106966467A (zh) * | 2017-03-31 | 2017-07-21 | 杨斌 | 一种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
CN209668841U (zh) * | 2019-01-30 | 2019-11-22 | 嘉兴市六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垃圾渗滤液电化学处理装置 |
CN111977909A (zh) * | 2020-08-22 | 2020-11-24 | 杭州乾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3860593A (zh) * | 2021-11-10 | 2021-12-31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10760708.1A patent/CN1151241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26879A1 (en) * | 2006-09-05 | 2010-05-27 | Jonathan James Wilman | Solid Electrode |
WO2011000079A1 (en) * | 2009-06-29 | 2011-01-06 | Proterrgo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
CN102786182A (zh) * | 2012-03-29 | 2012-11-21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
CN105417792A (zh) * | 2015-11-10 | 2016-03-23 | 深圳盖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
CN106966467A (zh) * | 2017-03-31 | 2017-07-21 | 杨斌 | 一种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
CN209668841U (zh) * | 2019-01-30 | 2019-11-22 | 嘉兴市六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垃圾渗滤液电化学处理装置 |
CN111977909A (zh) * | 2020-08-22 | 2020-11-24 | 杭州乾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3860593A (zh) * | 2021-11-10 | 2021-12-31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23549B (zh) | 一种焦化废水回用处理方法 | |
CN201062225Y (zh) | 一种用于炸药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2674634A (zh) |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 |
CN102260013A (zh) | 一种基于电解和双膜技术的再生水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2979090A (zh) | 一种适用于中小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的方法 | |
CN108358394A (zh) | 一种新型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 |
CN210176671U (zh) | 一种高盐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 |
CN111186966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 | |
CN103641268A (zh) |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及工艺 | |
CN211004911U (zh) | 一种组合式高浓度含铜废水处理装置 | |
CN113045115A (zh) | 基于电催化氧化耦合生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 |
KR100621650B1 (ko) | Mbr 및 전기산화공정을 이용한 침출수 처리 장치 | |
CN210176666U (zh) | 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机 | |
CN117819770A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工艺 | |
CN203269735U (zh) |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 | |
CN115124193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备及方法 | |
CN217972867U (zh) | 复合式芬顿法辅以陶瓷薄膜过滤污水处理器 | |
CN115196835B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7210198U (zh) | 多维电解mbr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4457451U (zh) | 一种一体式ec-ao-mbr的水处理设备 | |
CN210595684U (zh) | 一种渗滤液处理集成化设备 | |
CN215855630U (zh) | 一种集装箱式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205528266U (zh) | 一种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1003900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2610147U (zh) |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