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7103B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97103B CN114597103B CN202210348254.7A CN202210348254A CN114597103B CN 114597103 B CN114597103 B CN 114597103B CN 202210348254 A CN202210348254 A CN 202210348254A CN 114597103 B CN114597103 B CN 1145971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locking
- circuit breaker
- wir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辅助插件和锁紧组件,外壳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呈夹角设置,辅助插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限位环,辅助组件通过限位环固定在导线的接线端上,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二开孔内,且锁紧组件部分穿过第二开孔能够延伸至第一开孔,导线的接线端插入第一开孔与锁紧组件抵接,锁紧组件锁紧导线。本发明的断路器在接线时,导线的接线端能够在辅助插件的限位环的作用下与断路器的锁紧组件紧密配合,导线的接线端不会被挤开而导致接线不牢固,从而避免烧坏断路器和导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电气电路工作正常时,断路器可以通过闭合或断开供应电能的电路,来达到停电、供电和转换电路等功能;当电气电路出现过载和短路等异常时,断路器会通过跳闸以切断电气电路,避免因为电路故障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在新装或更换低压断路器时,通常是将导线的接线端的绝缘层削掉以露出导线内的导体,然后将导体插入断路器的孔位内并通过螺丝固定。但是螺丝拧紧时导体容易被挤开,导线固定不牢固,在拉动导线时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导线接触不良,增加回路的电阻而导致温升过高,容易烧坏断路器,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解决导线在锁紧后出现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呈夹角设置;
辅助插件,所述辅助插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导线的接线端上;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且所述锁紧组件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开孔并能够延伸至第一开孔,当所述导线的接线端插入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导线的接线端。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环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辅助插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分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腔壁上活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够卡接在所述固定孔内,以使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空腔内。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孔择一与所述固定柱卡接,以调节所述限位环的孔径。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分体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柱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以驱使所述固定柱具有朝向所述空腔内部移动的趋势。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住伸出至所述空腔内的部分设置有限位部,当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固定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柱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分体的外侧移动。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线的接触面、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纹,所述凸纹沿所述导线的长度方向间隔。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锁定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段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当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开孔,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段抵接并驱使所述锁定件转动,以避让所述导线,当所述锁定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段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以抵紧所述导线。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设置有卡槽,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锁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的导轨,所述锁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以使所述锁杆插设在所述卡槽内,限制所述锁定件转动。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锁杆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槽内,当所述锁定件锁紧所述导线,所述锁杆沿所述导槽滑动至所述卡槽内。
作为断路器接线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所述锁杆具有朝向所述锁定件的转动中心移动的趋势。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先将辅助插件的限位环套设在导线的接线端后再接线,导线的接线端能够在辅助插件的限位环的作用下与断路器的锁紧组件紧密配合,导线的接线端不会被挤开和在外力的拉动下发生位置偏移而导致接线不牢固,从而避免烧坏断路器和导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路器的第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路器接线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路器接线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插件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插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A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路器的第二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11、第一开孔;12、第二开孔;2、辅助插件;21、基板;211、凸纹;22、限位环;221、第一分体;222、第二分体;2221、空腔;2222、安装孔;223、连接件;2231、固定孔;224、固定柱;2241、操作部;2242、限位部;225、第一弹性件;3、导线;4、锁紧组件;41、锁定件;411、第一段;412、第二段;413、卡槽;414、导槽;42、锁杆;43、导轨;44、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断路器包括外壳1、辅助插件2和锁紧组件4,外壳1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孔11和第二开孔12,第一开孔11和第二开孔12呈夹角设置,辅助插件2包括基板21和设置在基板21的一侧上的限位环22,辅助插件2通过限位环22固定在导线3的接线端上,固定有辅助插件2的导线3的接线端插入第一开孔11内,锁紧组件4部分穿过第二开孔12伸至第一开孔11以抵接并锁紧导线3,导线3与锁紧组件4抵接能够实现电导通。通过先将导线3的接线端套接辅助插件2后再通过锁紧组件4进行接线,当锁紧组件4对导线3进行锁紧时,在限位环22的限制作用下,固定有辅助插件2的导线3能够与锁紧组件4紧密固定,导线3的接线端不会在锁紧组件4被挤开或在外力拉动下发生位置偏移,能够避免导线3与锁紧组件4接触不良,而使断路器和导线3因温升过高而烧坏。
具体地,辅助插件2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紫铜镀银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所示,限位环22包括弧形的第一分体221和第二分体222,第一分体221和第二分体222对称设置在辅助插件2的一侧面上,第一分体221远离辅助插件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223,连接件223上设置有固定孔2231,第二分体22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221,空腔2221的腔壁上活动设置有固定柱224,固定柱224卡接在固定孔2231内,以使连接件223远离第一分体221的一端插接在空腔2221内,基板21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第一分体221、连接件223和第二分体222连接形成有安装导线3的通孔。将限位环22设计成卡接的方式,第一分体221和第二分体222分离能够便于将导线3放置在通孔内,再通过连接件223将第一分体221和第二分体222连接,限位环22能够紧紧地套设在导线3上,对导线3的接线端起到捆束的作用。
优选地,基板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22,以提高限位环22的限制作用,保证锁紧组件4锁紧导线3的接线端后,导线3不会发生偏移或松动。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二分体222设置有与空腔2221连通的安装孔2222,固定柱224部分穿过安装孔2222伸出至空腔2221内,空腔222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25,第一弹性件225为弹簧,固定柱224的一端设置有操作部2241,操作部2241位于第二分体222的外侧,固定柱224远离操作部224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2222伸出至空腔2221内,第一弹性件225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孔2222内,另一端与操作部2241连接,以使第一弹性件225套设在固定柱224上,驱使固定柱224具有朝向空腔2221内部移动的趋势。当拉动操作部2241以使固定柱224朝向空腔2221的外部移动,连接件223能够在空腔2221内滑动,以使固定孔2231与固定柱224正对,松开操作部2241,固定柱224在第一弹性件225的作用下朝向空腔2221内部移动,固定柱224能够顺利插接在固定孔2231内,实现连接件223与第二分体222的卡接。
进一步地,固定柱224伸出至空腔2221内的部分设置有限位部2242,当固定柱224远离固定孔2231,限位部2242与空腔2221的腔壁抵接以限制固定柱224朝向第二分体222的外侧移动,避免在拉动固定柱224时拉力过大而使第一弹性件225发生变形损坏。
具体地,限位部2242为限位垫片,固定柱224上设置有螺纹,限位垫片与固定柱22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而且能够调节限位部2242在固定柱224上的位置,以调节固定柱224朝向第二分体222的外侧移动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231沿连接件2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231择一与固定柱224卡接,以调节限位环22的孔径。固定柱224能够根据导线3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固定孔2231卡接以调节限位环22的孔径,保证辅助插件2稳固地套设在导线3上,不易脱落,提高辅助插件2的适用性。
优选地,第二分体22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能够便于观察固定柱224与固定孔2231的位置,快速精准地进行卡接,提高卡接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7所示,基板21与导线3的接触面、基板21与第一开孔11的孔壁的接触面上均沿导线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纹211,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1与导线3的接触面、基板21的背面设置有凸纹211,能够增加辅助插件2与导线3和断路器的摩擦力,导线3的接线端不会被挤开或在外力的拉动下而发生偏移,进一步保证导线3与断路器紧密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锁紧组件4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开孔12内的锁定件41,锁定件41呈圆柱状,锁定件4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锁定件4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锁定件41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段411部分位于第一开孔11内,导线3穿过第一开孔11的过程中能够与第一段411抵接,锁定件41在导线3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以避让导线3,当锁定件41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二段412部分位于第一开孔11内,并与导线3或辅助插件2抵紧,限制导线3朝向第一开孔11的外部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锁定件41凹陷设置有卡槽413,锁紧组件4还包括锁杆42和设置在第二开孔12内的导轨43,导轨43的长度沿第二开孔12的长度方向延伸,锁杆42滑动设置在导轨43上,以使锁杆42能够选择性插设在卡槽413内,限制锁定件41转动。当锁定件41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之间的夹角与锁杆42和卡槽413之间的夹角相等,当锁定件41转动至第二位置,锁定件41上的卡槽413转动至与锁杆42正对,锁杆42能够沿导轨43滑动并插设在卡槽413内,限制锁定件41的转动,锁定件41的第二段412能够抵紧导线3。此设计的导轨43能够保证锁杆42始终朝向或背离锁定件41的转动中心移动,避免锁杆42在拉动时发生偏移,而且导轨43还能够对锁杆42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锁杆42始终抵接在锁定件41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8所示,锁定件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槽414,导槽414与卡槽413连通,且导槽414和卡槽413呈夹角设置,锁杆42的一端抵接在导槽414内,当锁定件41发生转动,锁杆42始终位于导槽414内,导槽414能够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以保证避免在转动时锁杆42发生偏移,而且导槽414与卡槽413连通,当锁定件41转动至第二位置,锁杆42能够沿导槽414顺利地滑动至卡槽413内。
具体地,锁杆42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与设锁杆42连接,另一端与外壳1的外侧壁连接,第二弹性件44驱使锁杆42具有朝向锁定件41的转动中心移动的趋势。当锁定件41转动至第二位置,锁杆42与锁定件41抵接的一端能够在第二弹性件44的弹力下自动插设在卡槽413内;当导线3需要取下时,通过拉动锁杆42朝向远离卡槽413的方向移动,再轻拉导线3以使锁定件41转动解锁。此设计能够快速精准地将锁杆42插设在卡槽413内,而且导线3能够轻松取下,便于导线3的拆装。
优选地,卡槽413内设置有缓冲垫块(图中未示出),锁定件41容易因锁杆42插设在卡槽413时的冲击力而发生损坏,通过设置缓冲垫块能够减小锁杆42的冲击力。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呈夹角设置;
辅助插件,所述辅助插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导线的接线端上;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且所述锁紧组件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开孔并能够延伸至第一开孔,当所述导线的接线端插入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导线的接线端;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的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内的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沿所述第二开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锁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锁定件设置有卡槽,
所述锁定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锁定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段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导线能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并与所述第一段抵接,以驱使所述锁定件转动;当所述锁定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段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以抵紧所述导线,且所述锁杆插设在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锁定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分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腔壁上活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够卡接在所述固定孔内,以使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孔择一与所述固定柱卡接,以调节所述限位环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分体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柱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以驱使所述固定柱具有朝向所述空腔内部移动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伸出至所述空腔内的部分设置有限位部,当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固定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抵接以限制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第二分体的外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线的接触面、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纹,所述凸纹沿所述导线的长度方向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锁杆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槽内,当所述锁定件锁紧所述导线,所述锁杆沿所述导槽滑动至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所述锁杆具有朝向所述锁定件的转动中心移动的趋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8254.7A CN11459710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8254.7A CN11459710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断路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97103A CN114597103A (zh) | 2022-06-07 |
CN114597103B true CN114597103B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181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8254.7A Active CN11459710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9710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22986A1 (fr) * | 1995-12-20 | 1997-06-26 | Schneider Electric S.A. |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d'un conducteur exterieur, tel un cable a une plage de contact d'un appareil electrique |
EP1164614A2 (de) * | 2000-06-14 | 2001-12-19 | Moeller GmbH | Rückseitiges Anschlusssystem für Niederspannungs-Leistungsschalter |
CN105680203A (zh) * | 2014-11-12 | 2016-06-15 |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多导线电缆的接线装置 |
CN205429199U (zh) * | 2014-11-13 | 2016-08-03 | 光城公司 | 连接系统、吊耳连接器和电路断路器系统 |
CN207134305U (zh) * | 2017-05-12 | 2018-03-23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断路器及其接线装置 |
CN112397356A (zh) * | 2020-10-28 | 2021-02-23 | 南京苏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用漏电保护断路器 |
CN112820592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线端子及插入式断路器 |
WO2021233399A1 (zh) * | 2020-05-21 | 2021-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10348254.7A patent/CN1145971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22986A1 (fr) * | 1995-12-20 | 1997-06-26 | Schneider Electric S.A. |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d'un conducteur exterieur, tel un cable a une plage de contact d'un appareil electrique |
EP1164614A2 (de) * | 2000-06-14 | 2001-12-19 | Moeller GmbH | Rückseitiges Anschlusssystem für Niederspannungs-Leistungsschalter |
CN105680203A (zh) * | 2014-11-12 | 2016-06-15 |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多导线电缆的接线装置 |
CN205429199U (zh) * | 2014-11-13 | 2016-08-03 | 光城公司 | 连接系统、吊耳连接器和电路断路器系统 |
CN207134305U (zh) * | 2017-05-12 | 2018-03-23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断路器及其接线装置 |
CN112820592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线端子及插入式断路器 |
WO2021233399A1 (zh) * | 2020-05-21 | 2021-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
CN112397356A (zh) * | 2020-10-28 | 2021-02-23 | 南京苏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用漏电保护断路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97103A (zh) | 2022-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35878B2 (en) | Electrical plug with pivotable and retractable terminals | |
CN209929548U (zh) | 一种旋转圆盘形防单级插入的两相插座 | |
CN114597103B (zh) | 断路器 | |
CN117394060A (zh) | 一种可拆卸电缆连接器 | |
CN216362167U (zh) | 一种用于快速装卸高压穿刺线夹的绝缘棒 | |
CN212298686U (zh) | 轨道头及轨道灯 | |
CN216487900U (zh) |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取电结构 | |
CN222581560U (zh) | 一种插座适配器 | |
TWI335111B (zh) | ||
CN111817237A (zh) | 一种应用于插接箱的自动插接机构 | |
CN115085561A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 | |
CN221552399U (zh) | 一种电力轨道及电力分配装置 | |
CN109309310A (zh) | 一种大电流印制板连接器 | |
CN219477830U (zh) | 一种稳定型开关电源 | |
CN220155754U (zh) | 一种免压接的接线端子结构 | |
CN221614325U (zh) | 一种轨道插座 | |
CN222191187U (zh) | 一种连接器公端和电连接器 | |
CN218161354U (zh) | 一种便于布线的监控平台控制柜 | |
CN220042488U (zh) | 一种可调触离式保险安全插座 | |
CN220963214U (zh) | 一种熔断器 | |
US20250070522A1 (en) | Adapter compatible with many types of plug pins | |
CN212810089U (zh) | 一种不断电双电源开关 | |
CN221552400U (zh) | 一种电力轨道及电力分配装置 | |
CN221041830U (zh) | 一种轨道插座 | |
CN222749934U (zh) | 一种拼接式高度可调配电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