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226B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5226B CN114265226B CN202111646392.5A CN202111646392A CN114265226B CN 114265226 B CN114265226 B CN 114265226B CN 202111646392 A CN202111646392 A CN 202111646392A CN 114265226 B CN114265226 B CN 1142652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light
- chiral liquid
- crystal pattern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4986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ChL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metha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tellanylidene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Te]=[Ga]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AZDPXIOMUYVGZ-UHFFFAOYSA-N Dimethylsulph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S(C)=O IAZDPXIOMUYV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48 UV Light-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Natural products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53 form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hydroxyacet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OCC=O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设于第一子像素的出光侧,对于旋向相反且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两种圆偏振光,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能够反射一种圆偏振光,且能够透射另一种圆偏振光,第一波段位于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波段中;圆偏光片,设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圆偏光片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反光结构,设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用于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其中,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本公开能够降低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面板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等。OLED显示面板具有全固态结构、自发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全视角、可柔性显示等一系列优点。QLED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光谱窄、发光波长可调控等优点。然而,目前的显示面板的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功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
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设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光侧,对于旋向相反且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两种圆偏振光,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能够反射一种圆偏振光,且能够透射另一种圆偏振光,所述第一波段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波段中;
圆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
反光结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用于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其中,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所述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结构包括第二手性液晶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位于所述圆偏光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出射光颜色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出射光范围内,透过所述圆偏光片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透过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像素至少部分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还包括围绕各所述子像素的像素界定结构,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结构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且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间隔设置;或者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分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子像素;或者
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有机电致发光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封装层,设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设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圆偏光片之间,所述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封装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绿光或红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波长位于所述第二波段的光为黄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所述第一波段为420nm-480nm,所述第二波段为550nm-580n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包括胆甾相液晶,所述胆甾相液晶的平均折射率为1.2-1.8;和/或
所述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为0μm-3μm;和/或
所述胆甾相液晶对寻常光和异常光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的厚度为1μm-3μm。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假定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并能够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中的右旋圆偏振光将穿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并经圆偏振片出射,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中的左旋圆偏振光被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反射至显示面板,且经显示面板的金属电极反射后形成右旋圆偏振光,接着依次透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圆偏振片出射,从而提高了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的透过率,降低了功耗;同时,反光结构能够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由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从而解决了由于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透过率增大所导致的色相恶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OLED显示屏的反光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又一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出光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反光过程示意图。
图7是方案三中显示模组的出光过程示意图。
图8是方案三中显示模组的反光过程示意图。
图9是CIE1931色度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背板;2、子像素;201、第一子像素;202、第二子像素;203、第三子像素;3、像素界定结构;4、封装层;5、触控层;6、第一手性液晶图案;7、第二手性液晶图案;8、圆偏光片;801、四分之一波片层;802、线偏光层;9、盖板;10、平坦化层;100、显示面板;200、反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屏中阴极金属和阳极金属能够反射外界环境光,导致屏幕的对比度和室外可视度较低。因此,在目前的OLED显示屏中,一般都会贴附一层圆偏光片8对此进行改善。该圆偏光片8主要的功能层为线偏光层802和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如图1所示,光可以分为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一线偏振光和第二线偏振光,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线偏光层802的吸光轴方向垂直,第二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线偏光层802的吸光轴方向平行;外界环境光中的第一线偏振光能够透过线偏光层802到达四分之一波片层801,该第一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后变成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被显示面板100反射后旋向改变(显示面板100的折射率较大),该旋向改变的圆偏振光透过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后变成第二线偏振光,该第二线偏振光无法透过线偏光层802,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0对环境光的反射。然而,对于显示屏本身的出射光,该出射光中旋向相反的两种圆偏振光透过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后变成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一线偏振光和第二线偏振光,由于线偏光层802的存在,导致第一线偏振光和第二线偏振光中仅有一种线偏振光能够出射,这降低了光线透过率,导致OLED显示屏效率降低,功耗增大。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至图4所示,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显示面板、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圆偏光片8以及反光结构200,其中:
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2,多个子像素2包括第一子像素201。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设于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光侧。对于旋向相反且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两种圆偏振光,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能够反射一种圆偏振光,且能够透射另一种圆偏振光。该第一波段位于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波段中。该圆偏光片8设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该圆偏光片8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该反光结构200设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用于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其中,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对于旋向相反且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两种圆偏振光,假定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并能够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如图5所示,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中的右旋圆偏振光将穿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并经圆偏光片8出射,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中的左旋圆偏振光被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反射至显示面板100,且经显示面板100的金属电极反射后形成右旋圆偏振光(显示面板10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的折射率),接着依次透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圆偏光片8出射,从而提高了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的透过率,降低了功耗;同时,如图6中的X部分所示,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比,由于本申请设置了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增加了显示模组对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环境光的反射率,如图6中的Y部分所示,反光结构200能够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由于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从而解决了由于显示模组对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环境光的反射率增大所导致的色相恶化的问题。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该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驱动背板1和有机电致发光层。该驱动背板1可以包括衬底和驱动电路层。该衬底可以为刚性衬底。其中,该刚性衬底可以为玻璃衬底或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衬底等。当然,该衬底还可以为柔性衬底。其中,该柔性衬底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PEN(Polyethylene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衬底。
该驱动电路层可以设于衬底上。该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该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当然,该薄膜晶体管还可以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以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该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栅电极、层间绝缘层、源极以及漏极。该有源层可以设于衬底上。该栅绝缘层可以设于衬底上,并覆盖有源层。该栅电极可以设于栅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该层间绝缘层可以设在栅绝缘层上,并覆盖栅电极。该源极和漏极可以设在层间绝缘层上,并经由穿过层间绝缘层和栅绝缘层的过孔连接至有源层。
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可以设于驱动电路层背向衬底的一侧。如图2所示,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可以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各像素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2。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围绕各子像素2的像素界定结构3,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子像素2被像素界定结构3分隔开。该子像素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可以设于上述的驱动电路层背向衬底的一侧。该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当然,也可以为阴极。该发光材料层可以设于第一电极背向衬底的一侧。该第二电极可以设于发光材料层背向第一电极的一侧。以第一电极为阳极为例,该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以第一电极为阴极为例,该第二电极可以为阳极。该子像素2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该空穴传输层可以位于阳极与发光材料层之间,该空穴注入层可以位于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该第二电极远离衬底的一侧可以为子像素2的出光侧。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4。该封装层4可以设于有机电致发光层背向衬底的一侧。该封装层4可以为薄膜封装层(TFE),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当然,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触控层5。该触控层5可以设于封装层4背向衬底的一侧。
如图2所示,多个子像素2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201。该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可以为蓝光、绿光或红光,也就是说,第一子像素201可以为蓝色子像素2、绿色子像素2或红色子像素2。该第一子像素2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然,多个子像素2也可以包括第二子像素202,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第三子像素203。该第二子像素2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第三子像素2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第二子像素202可以为蓝色子像素2、绿色子像素2或红色子像素2。该第三子像素203可以为蓝色子像素2、绿色子像素2或红色子像素2。其中,该第一子像素201、第二子像素202以及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射光颜色均不相同。举例而言,该第一子像素201为蓝色子像素2,该第二子像素202和第三子像素203中一个为红色子像素2,另一个为绿色子像素2。
如图2所示,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设于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光侧。以包括封装层4的显示面板100为例,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可以设于上述的封装层4背向衬底的一侧。以包括触控层5的显示面板100为例,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可以设于上述的触控层5背向衬底的一侧。在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上,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的厚度可以为1μm-3μm,例如1μm、2μm、3μm等。在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上,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可以包括液晶材料层以及配向层。本公开的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可以直接制备于显示面板100上,具体过程为:在显示面板100上涂覆配向层,经预固化、主固化、配向、烘干步骤后,在配向层上涂覆液晶材料层,接着进行低温(95℃以下)烘干溶剂、UV固化等步骤。其中,该配向层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I),该聚酰亚胺(PI)在低温条件(95℃以下)下即可固化成膜。
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中的液晶材料具有旋光性,具体而言,在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中的液晶材料为右旋结构时,对于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圆偏振光,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能够透过左旋圆偏振光,且能够反射右旋圆偏振光;在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中的液晶材料为左旋结构时,对于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圆偏振光,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能够透过右旋圆偏振光,且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该第一波段位于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波段中,也就是说,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的颜色与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的颜色相同。以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射光为蓝光为例,该第一波段为420nm-480nm,但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而言,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中的液晶材料可以为胆甾相液晶,其具有旋光性,且胆甾相液晶的螺距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非常重要。对于螺距与入射光波长相近的右旋胆甾相液晶,若左旋圆偏振光入射,则产生光透射,若右旋圆偏振光入射,则产生与Bragg反射相同的光散射;对于螺距与入射光波长相近的左旋胆甾相液晶,若右旋圆偏振光入射,则产生光透射,若左旋圆偏振光入射,则产生与Bragg反射相同的光散射。对于胆甾相液晶,其液晶平均折射率navg为1.2-1.8,螺距P为0μm-3μm,寻常光的折射率和异常光的折射率的差值△n为0-0.2。该胆甾相液晶反射的光的峰值波长λmax等于液晶平均折射率navg与螺距P的乘积,即λmax=navg*P,该胆甾相液晶反射的光的谱宽△λ等于上述的△n与螺距P的乘积,即△λ=△n*P。其中,该胆甾相液晶反射的光的谱宽△λ即为反射光的波段。
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像素201内,也就是说,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包围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其中,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以第一子像素201的数量为一个为例,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仅包括一个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像素201内;以第一子像素201的数量为多个为例,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包括多个液晶单元,多个液晶单元与多个第一子像素201一一对应,每个液晶单元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地第一子像素201内。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有子像素2,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位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区域内。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面板100的部分显示区,该部分显示区内既包括第一子像素201,同时也包括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
如图2所示,该圆偏光片8设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背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其中,透过圆偏光片8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透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例如,透过圆偏光片8的圆偏振光与透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的圆偏振光均为左旋圆偏振光,再例如,透过圆偏光片8的圆偏振光与透过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的圆偏振光均为右旋圆偏振光。该圆偏光片8可以包括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和线偏光层802。该四分之一波片层801可以设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背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该线偏光层802可以设于四分之一波片层801背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
如图2所示,该反光结构200设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且用于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其中,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如图9的色度图所示,以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光为蓝光为例,波长位于第二发光波段的光可以为黄光,且第二波段可以为550nm-580nm。该反光结构200可以包括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如图4所示,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可以同层设置,当然,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也可以分层设置。对于分层设置的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位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背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当然,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位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面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位于圆偏光片8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具体地,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层8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中的液晶材料也可以为胆甾相液晶。
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的部分区域可以位于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射光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射光能够到达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且透过圆偏光片8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透过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从而可以避免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光效率受到影响。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02至少部分重合和/或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子像素203至少部分重合,例如,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位于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区域内,且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分层设置。在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结构3内,且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02或第三子像素203的距离可以大于10μm,且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同层设置。
当然,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的部分区域也可以位于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射光范围外,也就是说,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射光不能到达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透过圆偏光片8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透过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或不同。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201,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像素202和/或第三子像素203间隔设置,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且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可以与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分层设置。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像素201内,也就是说,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包围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其中,该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子像素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平坦化层10。该平坦化层10可以覆盖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以及显示面板100。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设于上述的封装层4背向衬底的一侧为例,该平坦化层10可以覆盖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以及封装层4。以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设于上述的触控层5背向衬底的一侧为例,该平坦化层10可以覆盖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第二手性液晶图案7以及触控层5。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手机、电脑等。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同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测试
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子像素201、第二子像素202以及第三子像素203,第一子像素201为蓝色子像素2,第二子像素202为绿色子像素2,第三子像素203为红色子像素2。
方案一
显示模组的出光侧仅设有圆偏光片8,且对环境光的反光过程如图1所示。
方案二
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光侧、第二子像素202的出光侧以及第三子像素203的出光侧均设有手性液晶图案,各手性液晶图案能够透射对应的子像素2的出射光,同时还设有圆偏光片8。
方案三
第一子像素201的出光侧设有本公开的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且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未设置本公开的反光结构200,同时还设有圆偏光片8,其本身的出光过程如图7所示,其对环境光的反光过程如图8所示。
方案四
采用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案,显示模组的出光侧仅设有第一手性液晶图案6,反光结构200能够反射黄光。
对上述四个方案中的显示模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以下表1所示:
表1
在表1中,R total表示可见光全波段(380nm-780nm)的反射率,a*和b*表示反射色相,a*表示红绿,b*表示黄蓝,反射率增加比例指的是其它方案的反射率相比方案一的反射率增加的比例。由表1可知,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色相变化不大,但反射率增加了20%;方案三与方案二相比,降低了反射率,但色相b*从-1.2恶化到了-5.4;对于方案四,色相恶化的程度小,同时反射率的增加值也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公开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
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设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光侧,对于旋向相反且波长位于第一波段的两种圆偏振光,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能够反射一种圆偏振光,且能够透射另一种圆偏振光,所述第一波段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波段中;
圆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透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
反光结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用于反射波长位于第二波段的光,其中,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的光与波长位于所述第二波段的光为互补色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包括第二手性液晶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位于所述圆偏光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出射光颜色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出射光范围内,透过所述圆偏光片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与透过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的圆偏振光的旋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像素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且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间隔设置;或者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或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分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子像素;或者
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与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内。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显示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有机电致发光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封装层,设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设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圆偏光片之间,所述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以及所述封装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绿光或红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波长位于所述第二波段的光为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蓝光,所述第一波段为420nm-480nm,所述第二波段为550nm-580nm。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和/或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包括胆甾相液晶,所述胆甾相液晶的平均折射率为1.2-1.8;和/或
所述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为0μm-3μm;和/或
所述胆甾相液晶对寻常光和异常光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2。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性液晶图案和/或所述第二手性液晶图案的厚度为1μm-3μm。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6392.5A CN114265226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6392.5A CN114265226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5226A CN114265226A (zh) | 2022-04-01 |
CN114265226B true CN114265226B (zh) | 2023-08-11 |
Family
ID=8083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46392.5A Active CN114265226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52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8136B (zh) * | 2022-08-19 | 2023-10-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498000B (zh) * | 2022-09-23 | 2025-03-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57979A (ja) * | 2000-06-15 | 2001-12-26 | Toshiba Corp | El素子 |
CN1338656A (zh) * | 2001-09-29 | 2002-03-06 | 赵静安 | 胆甾相液晶反射式立体显示设备 |
CN2606372Y (zh) * | 2001-10-24 | 2004-03-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3048829A (zh) * | 2013-01-08 | 2013-04-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
CN104570463A (zh) * | 2015-01-22 | 2015-04-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镜子功能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098962A (zh) * | 2016-07-08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振光学组件、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433729A (zh) * | 2021-06-23 | 2021-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05192B2 (ja) * | 2001-10-24 | 2005-10-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027164B2 (ja) * | 2002-06-21 | 2007-12-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 |
JP4654207B2 (ja) * | 2006-03-30 | 2011-03-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09856830B (zh) * | 2019-01-03 | 2022-03-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46392.5A patent/CN1142652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57979A (ja) * | 2000-06-15 | 2001-12-26 | Toshiba Corp | El素子 |
CN1338656A (zh) * | 2001-09-29 | 2002-03-06 | 赵静安 | 胆甾相液晶反射式立体显示设备 |
CN2606372Y (zh) * | 2001-10-24 | 2004-03-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3048829A (zh) * | 2013-01-08 | 2013-04-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
CN104570463A (zh) * | 2015-01-22 | 2015-04-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镜子功能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098962A (zh) * | 2016-07-08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振光学组件、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433729A (zh) * | 2021-06-23 | 2021-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5226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68764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106577B2 (en) | Organic E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376726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TWI393950B (zh) | 半穿反型顯示面板 | |
US979821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different handedness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 |
KR20180047331A (ko)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
WO2004077137A1 (en) | Transflective display having an oled backlight | |
CN114265226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11456441B2 (en) | Display panel with light interfere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221477A (zh) |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屏、终端 | |
KR20060027337A (ko) | 디스플레이 | |
KR20090079779A (ko) | 듀얼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756502B1 (ko) |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
KR100459647B1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KR10183061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3937146B (zh) |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JP562401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209000957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75223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90383988A1 (en) | Composite optical film,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 |
KR20190081928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188843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216671081U (zh) | 一种双面显示器及双面显示装置 | |
KR100813828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1474762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