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6675B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6675B CN113276675B CN202110609238.4A CN202110609238A CN113276675B CN 113276675 B CN113276675 B CN 113276675B CN 202110609238 A CN202110609238 A CN 202110609238A CN 113276675 B CN113276675 B CN 1132766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guide cover
- frame
- tongue piece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该汽车仪表盘包括框架、段码屏和导光罩,导光罩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框架的对应的边沿上设有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着导光罩的侧边排列的舌片和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每个第二卡接结构包括与舌片相配合的卡框和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在装配状态下,舌片的外侧面与卡框的内侧面贴合,舌片上的楔形块与卡框上的卡槽配合,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贴合。本发明能解决导光罩与框架之间卡接的结构强度低的问题,以及在舌片断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导光罩与框架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同时为了追求汽车轻量化,汽车上应用塑料件代替其他金属件的现象也普遍起来,塑料件与塑料件之间的配合同时也变的尤为重要。
现有的汽车仪表盘中,导光罩和框架均为单独的塑料部件,导光罩与框架之间以打钉、卡接、胶接等方式实现配合连接;在导光罩与框架之间以卡接的方式连接时,通常为导光罩上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舌片,该舌片上有楔形的卡块,框架上设有卡框,通过楔形块与卡框配合的方式,实现导光罩与框架的卡接。由于舌片具有弹性,因而舌片的厚度相对有限,汽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导光罩与框架之间的力大部分通过舌片进行传递,因而舌片处的受力较大,这就会导致舌片的断裂,从而发生导光罩与框架松动的情形。此外在维修汽车仪表盘时,对导光罩和框架进行拆卸,需要拨动舌片使得楔形块与卡框分离,由于是人工拆卸,施力大小无法有效控制,这也会导致舌片发生断裂,造成导光罩无法继续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以解决现有导光罩与框架之间卡接的结构强度低的问题,以及在舌片断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导光罩与框架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框架、段码屏和导光罩,所述框架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段码屏的安装槽,所述框架的背面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罩的安装口,所述导光罩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安装口对应的边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每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导光罩的侧边排列的舌片和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舌片的背离所述导光罩中心的外侧面上设有楔形块,所述舌片的根部与框架的相应的侧边连接,所述楔形块的尖端朝向所述舌片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平行于所述舌片,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连接于相应的所述侧边,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导光罩的中心的一侧为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比所述舌片的外侧面远离所述导光罩的中心,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的厚度;
每个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与所述舌片相配合的卡框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卡框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彼此相连且均固定在对应的边沿上,所述卡框的中部为用于与所述楔形块卡合的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背离所述框架中心的一侧为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的厚度;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舌片的外侧面与所述卡框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板覆盖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正面边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光罩的相应侧边。
优选地,所述卡框的内侧面与所述卡框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沿相应的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于所述舌片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的四个边沿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沿和两个相对的短边沿,所述导光罩的四个侧边包括两个相对的长侧边和两个相对的短侧边,所述导光罩的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安装口的两个相对的长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导光罩的两个相对的短侧边与所述安装口上的两个相对的短边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导光罩的背面,所述安装口的两个所述长边沿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数量不相等;
所述段码屏上连接有排线,所述安装口中的长边沿中设置第二卡接结构数量少的长边沿上设有穿线口,所述排线穿过所述穿线口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穿线口与该长边沿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在该长边沿上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导光罩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容纳槽,所述舌片形成于所述容纳槽的对应于所述导光罩的侧边的槽壁上。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缝组,每个所述间隔缝组包括两条间隔缝,同一个间隔缝组上的两条所述间隔缝之间的槽壁部分构成所述舌片;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槽壁之间构成插接槽,在装配状态下,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的汽车仪表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框架和导光罩在配合状态下,楔形块与卡槽配合,实现了框架与导光罩的连接,与此同时,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贴合,因而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相抵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碰撞所产生的力也作用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块上,因而能够减小作用在舌片上的力,由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块的厚度大于舌片的厚度,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块的结构强度较高,其轻易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因而即使在舌片发生断裂时,依然能够确保框架与导光罩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汽车仪表盘中的框架、段码屏、导光罩、电路板在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4是框架与导光罩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中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9是导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框架与导光罩装配时各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在配合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的爆炸图。
图中:
1、导光罩;2、框架;3、段码屏;4、液晶显示屏;5、电路板;6、防静电玻璃;7、玻璃盖板;8、防爆膜;9、后盖;
11、容纳槽;12、第一侧边;13、第二侧边;
21、安装槽;22、安装口;23、第一边沿;24、第二边沿;
31、排线;
61、舌片;62、楔形块;63、第一限位板;64、第二限位板;65、加强筋;66、间隔缝;67、第一倒角;68、插接槽;69、第一限位块;
71、卡框;72、卡槽;73、第二限位块;74、第二倒角;75、第三倒角;76、螺钉;77、穿线口;
100、第一卡接结构;200、第二卡接结构;
111、第一槽壁;112、第二槽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方位描述“背面”和“正面”中,朝向驾驶员的一侧为正面,背离驾驶员的一侧为背面。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仪表盘,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和图13所示,该汽车仪表盘包括玻璃盖板7、段码屏3、框架2、导光罩1、电路板5和后盖9,导光罩1安装在框架2内,段码屏3安装在导光罩1的正面,段码屏3的正面再贴合玻璃盖板7,电路板5安装在导光罩1的背面,后盖9设置在电路板5的背面并与框架2连接,所述框架2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段码屏3的安装槽21,所述框架2的背面对应所述安装槽21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罩1的安装口22,所述导光罩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0,所述安装口22对应的边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0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200。
参考图5-图11,每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0包括沿着所述导光罩1的侧边排列的舌片61和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69,所述舌片61的背离所述导光罩1中心的外侧面上设有楔形块62,所述舌片61的根部与框架2的相应的侧边连接,所述楔形块62的尖端朝向所述舌片61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块69包括第一限位板63和第二限位板64,所述第一限位板63平行于所述舌片61,所述第二限位板64的一端连接于相应的所述侧边,所述第二限位板6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63,所述第一限位板63朝向所述导光罩1的中心的一侧为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比所述舌片61的外侧面远离所述导光罩1的中心,所述第一限位板63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61的厚度。
参考图5、图6、图7和图11,每个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0包括与所述舌片61相配合的卡框71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69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73,所述卡框71和所述第二限位块73彼此相连且均固定在对应的边沿上,所述卡框71的中部为用于与所述楔形块62卡合的卡槽72,所述第二限位块73的背离所述框架2中心的一侧为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块73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61的厚度。
参考图7和图8,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舌片61的外侧面与所述卡框71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楔形块62与所述卡槽72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板64覆盖在所述第二限位块73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板63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块73的第二限位面贴合。
参考图2和图3,段码屏3从正面安装在框架2的安装槽21内,框架2的背面对应安装槽21的位置设有安装口22,导光罩1从背面安装在框架2的安装口22处,具体的,导光罩1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与框架2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配合实现导光罩1安装在框架2上。
参考图5,为方便理解,以框架2和导光罩1均水平摆放的状态下进行阐述,其中框架2在上、导光罩1在下,导光罩1从框架2的下侧与框架2进行装配。
参考图4-图8,由于第一卡接结构100和第二卡接结构200采用了前述的具体结构,使得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卡接结构100舌片61上的楔形块62卡合在卡框71中部的卡槽72内,因而实现了导光罩1与框架2的卡接,相互卡合的楔形块62和卡槽72可对框架2和导光罩1在上下方上进行限位,因而框架2和导光罩1在非人为的作用下不会发生相互脱离(在上下方向上)的情况;此外,导光罩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0,相应的,框架2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边沿上设有第二卡接结构200,在装配状态下,导光罩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通过其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与框架2的相应边沿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卡接,每个第一卡接结构100上的舌片61分别与相应的卡框71贴合,导光罩1上所有的舌片61均与框架2上相应的卡框71贴合的方式,可相对限定导光罩1相对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因而导光罩1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与框架2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能够实现导光罩1与框架2的卡接。
参考图7和图8,第一卡接结构10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69,对应的第二卡接结构200包括第二限位块73,在装配状态下,第一限位块69的第一限位板63上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73上的第二限位面贴合,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贴合的方式也相对限制导光罩1相对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参考图4-图8,就单个第一卡接结构100与单个第二卡接结构200配合而言,舌片61的外侧面与卡框71的内侧面贴合,能够限定导光罩1相对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向远离导光罩1中心的一侧移动;同时,第一限位板63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73的第二限位面贴合,能够限定导光罩1相对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向导光罩1中心的一侧移动。因而单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100和第二卡接结构200即可实现限定导光罩1相对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容易理解的是,框架2与导光罩1进行装配时,舌片61需发生弹性变形,才能将舌片61上的楔形块62卡合在卡框71的卡槽72内,为确保舌片6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舌片61的厚度较小,因而舌片61的结构强度较低;在汽车仪表盘正常使用过程中以及对汽车仪表盘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会压迫舌片61,使得舌片61形变量超过其最大的形变量,从而导致舌片61发生断裂的情形,此时,由于第一卡接结构100和第二卡接结构200的特殊结构设计,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与第二卡接结构200依然能够确保导光罩1与框架2的位置保持不变,防止框架2与导光罩1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形。在汽车行驶状态下,防止汽车仪表盘发生异响。
汽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力会通过框架2传递到导光罩1上,因而所产生的力会通过卡框71作用在舌片61上,由于舌片61的厚度相对有限,如果所产生的力大于舌片61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力,就会使得舌片61发生断裂;第一限位块69和第二限位块73的设置,所产生的力也可通过第二限位块73传递至第一限位块69,因而能够分担作用在舌片61上的力,降低汽车仪表盘在使用过程中舌片61发生断裂的概率。
此外,第一限位板63的厚度和第二限位板64的厚度均大于舌片61的厚度,使得第一限位块69和第二限位块73的结构强度均远远高于舌片61的结构强度,因而汽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即使在舌片61发生断裂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块69和第二限位块73也不会轻易出现损坏,确保框架2与导光罩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考图5和图2,框架2的正面设有安装槽21,段码屏3从框架2的上侧安装在安装槽21内;框架2的背面对应安装槽21的位置设有安装口22,实际上该安装口22开设在安装槽21的槽底,该安装口22贯通安装槽21的槽底,在段码屏3安装在安装槽21上时,段码屏3应覆盖该安装口22;框架2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卡框71和第二限位块73的根部与框架2相应的边沿固定连接,卡框71和第二限位块73的自由端均朝向远离安装槽21的一侧(卡框71和第二限位块73的自由端向下),在将框架2与导光罩1进行装配时,导光罩1自框架2的下部向上运动,使得导光罩1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与框架2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配合,在装配状态下,导光罩1位于段码屏3的下侧,因而导光罩1不会对段码屏3的安装造成影响。
参考图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板63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板63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倒角67,所述第二限位块73的第二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73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倒角74。
第一倒角67和第二倒角74的设置,在框架2与导光罩1进行装配时,第一限位板63上的第一倒角67与第二限位块73上的第二倒角74先行接触,继续对导光罩1和框架2施加相向的力,且受第一倒角67和第二倒角74的引导作用,可较容易的实现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的贴合,降低了框架2与导光罩1的装配难度。
参考图9和图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板64的正面边缘设有加强筋65,所述加强筋6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69的第一限位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光罩1的相应侧边。
第一限位板63同时通过第二限位板64以及第二限位板64上的加强筋65与相应的侧边连接,因而加强了第一限位板63与相应的侧边之间的连接,整体提升第二限位板64与相应侧边之间的结构强度。
参考图7,进一步地,所述卡框71的内侧面与所述卡框71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倒角75。
第三倒角75能够引导舌片61上的楔形块62卡合在卡框71的卡槽72内,方便第一卡接结构100与第二卡接结构200的配合。
参考图7和图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0的第一限位块6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69在沿相应的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于所述舌片61的两侧。
第一卡接结构100的第一限位块69的数量为两个,相应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第二限位块73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73在沿相应的边沿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于卡框71的两侧。
单个第一卡接结构100与单个第二卡接结构200配合时,舌片61的外侧面与卡框71的内侧面贴合,舌片61两侧的第一限位板63上的第一限位面与卡框71两侧的第二限位块73上的第二限位面贴合。
参考图5,汽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由于第一限位块69位于舌片61的两侧,因而颠簸所产生的力会优先作用在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块69和第二限位块73上,进而减小直接作用在舌片61上的力,防止舌片61发生断裂的情形。舌片6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限位块69,可对舌片61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参考图5,此外,汽车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框架2所受到的力具有乱序性的特点(力的大小及方向均不确定),因而框架2传导至导光罩1上的力也具有乱序性的特点,由于导光罩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0,因而导光罩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9,以导光罩1上的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0为例,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相对设置,因而在框架2上受到指向第二边沿24的力F1时,力F1通过框架2上的第二边沿24(与导光罩1的第二侧边13相对应)上的第二限位块73作用在导光罩1的第二侧边13上的第一限位板63上,因而可减小通过框架2上第一边沿23处的卡框71作用在第一侧边12上舌片61上的力,防止导光罩1上第一侧边12上的舌片61发生断裂;同理,框架2受到指向第一边沿23的力F2时,力F2通过框架2上第一边沿23(与导光罩1第二侧边13相对应)上的第二限位块73作用在导光罩1第一侧边12上的第一限位板63上,进而可减小通过框架2上第二边沿24处的卡框71作用在第二侧边13上舌片61上的力,防止导光罩1第二侧边13上的舌片61发生断裂。框架2受到平行于第二边沿24的力F3时,力F3的方向也平行于导光罩1上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上的舌片61所在的平面,因而力F3不会从正面(垂直于舌片61的所在的平面方向)作用在舌片61上,故在正常应用场景下,力F3不会导致舌片61的断裂。
参考图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口22的四个边沿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沿和两个相对的短边沿,所述导光罩1的四个侧边包括两个相对的长侧边和两个相对的短侧边,所述导光罩1的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0,所述安装口22的两个相对的长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0;所述导光罩1的两个相对的短侧边与所述安装口22上的两个相对的短边沿之间通过螺钉76连接。
参考图5、图9和图11,两个相对的长边沿分别为前述的第一边沿23和第二边沿24,两个相对的长侧边分别为前述的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在框架2的第一边沿23和第二边沿24设置第二卡接结构200、在导光罩1的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设置第一卡接结构100,由于第一边沿23、第二边沿24的长度较长,因而第一边沿23和第二边沿24可提供充足的长度来设置尽量多的第二卡接结构200,同理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也可提供充足的长度来设置尽量多的第一卡接结构100,以确保框架2和导光罩1之间能够通过第二卡接结构200与第一卡接结构100实现有效的装配。
导光罩1的两个相对的短侧边与框架2上的两个相对的短边沿之间通过螺钉76连接。在导光罩1与框架2通过第二搭接结构与第一卡接结构100装配后,导光罩1的两个短侧边与框架2的两个短边沿对应,通过螺钉76将导光罩1的短侧边与框架2的短边沿连接,使得导光罩1与边框紧固在一起,车辆在颠簸路段行驶时,可减小导光罩1相对框架2的晃动幅度,确保导光罩1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考图3和图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安装于所述导光罩1的背面,所述安装口22的两个所述长边沿中的一个长边沿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0的数量为一个、另一个所述长边沿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0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段码屏3上连接有排线31,所述安装口22中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数量为一个的长边沿上设有所述排线31穿过的穿线口77,所述排线31穿过所述穿线口77与所述电路板5连接,所述穿线口77与该长边沿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0在该长边沿上依次排列。
参考图5,电路板5安装于导光罩1的背面、段码屏3安装在框架2的安装槽21内,也就意味着段码屏3位于导光罩1的正面,电路板5能发出亮光,该亮光透过导光罩1照射在段码屏3上,从而实现为段码屏3提供背光源的目的。
参考图11,由于段码屏3与电路板5之间还要通过排线31连接,为了确保第一卡接结构100和第二卡接结构200不对排线31造成干扰,框架2第一边沿23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数量为一个,框架2第二边沿24上的第二卡接结构200的数量为三个,相应的导光罩1第一侧边12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的数量为一个,导光罩1第二侧边13上的第一卡接结构100的数量为三个。段码屏3上的排线31从外侧绕过导光罩1的第一侧边12的空白处(第一侧边12为长侧边,其上只设有一个第一卡接结构100,第一侧边12上未设置第一卡接结构100的区域即为第一侧边12的空白处)与电路板5连接,进一步地,框架2的第一边沿23上设有穿线口77,该穿线口77与段码屏3上的排线31对应,排线31穿过该穿线口77与导光罩1背面的电路板5连接。因而,可以理解穿线口77和第二卡接结构200依次在框架2的第一边沿23上排列。
参考图5和图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4,所述导光罩1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4的容纳槽11,所述舌片61形成于所述容纳槽11的对应于所述导光罩1的侧边的槽壁上。
容纳槽11内可设置彩色液晶显示屏4,段码屏3从正面安装在框架2的安装槽21内时,彩色液晶显示屏4与段码屏3的中部对应,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屏4能够显示一些车辆信息。
参考图9,导光罩1的中部形成容纳槽11,自然的,容纳槽11形成槽壁,其中对应导光罩1第一侧边12的槽壁为第一槽壁111、对应导光罩1第二侧边13的槽壁为第二槽壁112。第一槽壁111和第二槽壁112为薄壁结构,因而舌片61可直接形成于第一槽壁111和第二槽壁112上。
参考图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11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缝组,每个所述间隔缝66组包括两条间隔缝66,同一个间隔缝66组上的两条所述间隔缝66之间的槽壁部分构成所述舌片61。
直接利用第一槽壁111和第二槽壁112直接形成舌片61,无需专门增加舌片61对应的结构。使得导光罩1的结构更为紧凑;此外,舌片61的外侧面上设有楔形块62,该楔形块62没有占用容纳槽11的内部空间,因而不会影响彩色液晶显示屏4的安装。
参见图7和图8,所述第一限位块69和所述槽壁之间构成插接槽68,在装配状态下,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块73插入到所述插接槽68内。
容易理解的是,汽车长期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会带动汽车仪表盘发生振动,从而导致导光罩1与框架2之间螺钉76的松动,如继续在颠簸路段上行驶,由于导光罩1与框架2之间没有螺钉76进行紧固,以框架2作为参照物,导光罩1以导光罩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旋转轴进行来回的晃动,导光罩1上的插接槽68也会相对第二限位块73进行偏摆,由于第二限位块73插入在插接槽68内,插接槽68的偏摆直接受第二限位块73的影响,从而降低插接槽68偏摆的幅度,进一步地,降低导光罩1相对框架2晃动的幅度,防止导光罩1与框架2出现脱离的情况。
参见图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结构100与第二卡接结构200配合状态下,楔形块62卡合在卡框71的卡槽72内,楔形块62的底端(与楔形块62的尖端相对的一端)与卡槽72相应的侧框之间的间隙应控制在0.2mm以内;楔形块62在导光罩1相应侧边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沿与卡槽72相应的两个侧框之间的间隙均控制在1mm以内。
以上参数的限定,可能够实现将第一卡接结构100与第二卡接结构200配合,并在装配状态下,确保框架2与导光罩1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参见图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汽车仪表盘还包括防静电玻璃6、玻璃盖板7、防爆膜8和后盖9,先将液晶显示屏4安装在导光罩1的容纳槽11内,然后将导光罩1从卡框71的背部安装在卡框71的安装口22上,并通过螺钉76紧固;将段码屏3从框架2的正面安装在框架2的安装槽21内,段码屏3的正面依次贴合防静电玻璃6、玻璃盖板7和防爆膜8;将电路板5安装在导光罩1的背面;最后将后盖9从框架2的背面与框架2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一车仪表盘。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设置有上述各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由于设置了上述汽车仪表盘,本发明的汽车中的汽车仪表盘的舌片轻易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即使舌片发生断裂时,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依然能够确保汽车仪表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框架、段码屏和导光罩,所述框架的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段码屏的安装槽,所述框架的背面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罩的安装口,所述导光罩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安装口对应的边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导光罩的侧边排列的舌片和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舌片的背离所述导光罩中心的外侧面上设有楔形块,所述舌片的根部与导光罩的相应的侧边连接,所述楔形块的尖端朝向所述舌片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平行于所述舌片,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连接于相应的所述侧边,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导光罩的中心的一侧为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比所述舌片的外侧面远离所述导光罩的中心,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的厚度;
每个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与所述舌片相配合的卡框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卡框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彼此相连且均固定在对应的边沿上,所述卡框的中部为用于与所述楔形块卡合的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背离所述框架中心的一侧为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舌片的厚度;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舌片的外侧面与所述卡框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板覆盖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面与第二限位块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正面边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光罩的相应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框的内侧面与所述卡框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沿相应的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于所述舌片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四个边沿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沿和两个相对的短边沿,所述导光罩的四个侧边包括两个相对的长侧边和两个相对的短侧边,所述导光罩的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安装口的两个相对的长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导光罩的两个相对的短侧边与所述安装口上的两个相对的短边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导光罩的背面,所述安装口的两个所述长边沿上设置的第二卡接结构的数量不相等;
所述段码屏上连接有排线,所述安装口的长边沿中设置第二卡接结构数量少的长边沿上设有穿线口,所述排线穿过所述穿线口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穿线口与该长边沿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在该长边沿上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导光罩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容纳槽,所述舌片形成于所述容纳槽的对应于所述导光罩的侧边的槽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缝组,每个所述间隔缝组包括两条间隔缝,同一个间隔缝组上的两条所述间隔缝之间的槽壁部分构成所述舌片;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槽壁之间构成插接槽,在装配状态下,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导光罩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容纳槽,所述舌片形成于所述容纳槽的对应于所述导光罩的侧边的槽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缝组,每个所述间隔缝组包括两条间隔缝,同一个间隔缝组上的两条所述间隔缝之间的槽壁部分构成所述舌片;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槽壁之间构成插接槽,在装配状态下,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导光罩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容纳槽,所述舌片形成于所述容纳槽的对应于所述导光罩的侧边的槽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缝组,每个所述间隔缝组包括两条间隔缝,同一个间隔缝组上的两条所述间隔缝之间的槽壁部分构成所述舌片;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槽壁之间构成插接槽,在装配状态下,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
1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9238.4A CN113276675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9238.4A CN113276675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6675A CN113276675A (zh) | 2021-08-20 |
CN113276675B true CN113276675B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7282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09238.4A Active CN113276675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766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1623A (zh) * | 2021-09-17 | 2021-12-10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罩开启手柄总成 |
CN114312315A (zh) * | 2021-12-13 | 2022-04-12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卡接形式的发动机罩开启手柄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19821C1 (de) * | 1998-05-04 | 1999-09-30 | Bosch Gmbh Robert | Kombiinstrument und entsprechend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
JP2003075206A (ja) * | 2001-09-04 | 2003-03-12 | Denso Corp | 車両用計器 |
CN201206577Y (zh) * | 2008-05-14 | 2009-03-11 |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卡扣式固定结构 |
CN105818688A (zh) * | 2016-03-18 | 2016-08-03 | 奉化市东欣仪表有限公司 | 汽车仪表壳 |
CN205768701U (zh) * | 2016-07-05 | 2016-12-07 | 伟世通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基于lcd屏的紧凑型汽车仪表盘 |
-
2021
- 2021-06-01 CN CN202110609238.4A patent/CN11327667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6675A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76675B (zh)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
US8477257B2 (en) |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190423B2 (en) | Liquid crystal monitor | |
KR100737936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EP1784067B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board supporting structure | |
JP200124932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2078668B (zh) | 带有机械地锁定的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装置的车尾门 | |
CN103221989A (zh) |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 |
CN113287159B (zh) | 曲面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 |
EP1762888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13687541A (zh) | 背光结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KR20060046509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0480822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 |
EP2381333A2 (en) | Display device | |
EP2166428B1 (en) | St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 |
CN218630448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5474487U (zh) | 一种卡接机构及采用该卡接结构的汽车仪表盘 | |
CN218384379U (zh) | 超窄边框的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 |
CN211744929U (zh) | 一种贯穿式车载中控大屏结构 | |
CN218068344U (zh) | 防止导光板摆动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 |
CN218213701U (zh) | 防止松动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8037621U (zh) | 防止膜片松动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 |
KR100741905B1 (ko) | 몰드프레임에 체결된 바텀 섀시의 이탈 방지 구조 | |
CN217279923U (zh) | 防止松动异响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20171733U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52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52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