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0823A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火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0823A CN111720823A CN202010575331.3A CN202010575331A CN111720823A CN 111720823 A CN111720823 A CN 111720823A CN 202010575331 A CN202010575331 A CN 202010575331A CN 111720823 A CN111720823 A CN 111720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fire cover
- central
- secondary air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上火盖,上火盖体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外环火孔,用于形成主火焰;下火盖;和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上设有中心火出火孔,用于形成中心火焰;上火盖与下火盖相互配合形成至少一个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朝向中心火盖,使中心火盖在径向上与外部空气相通进行空气补充。本发明结构集成化,结构紧凑,燃烧热负荷大,空间利用率高,适用于燃气灶具、集成灶具等燃气具产品,可以有效提升热效率,便于外部空气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到中心火盖,实现二次空气补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所有燃烧器均为中心火、外环火分体式结构,这样设计的结构主要是中心火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需通过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该结构必然会造成燃烧器直径变大,至使燃烧器功率越大,火盖和燃烧器的直径越大,其能效就越难提高。所以目前市场上的燃烧器功率一般在3.8kW~4.2kW左右。
且目前燃烧器中心火盖火焰均向外延伸燃烧,所以锅底的中心为无明火加热状态,能效难提升,也不适合小底锅炒菜需求。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一部份燃烧器在中心火内环也设置燃烧器的火孔,但因为结构原因其燃烧功率一般很小,对提高能效及实际使用需求收效甚微。
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的100直径高脚和120直径高脚,为了向中心火提供二次空气,其中心火盖与外环火盖之间是与燃气灶底壳内部连通,是由燃烧器底部向炉头提供二次空气,其一是如果橱柜封闭时二次空气不能有效提供,其二是使用中产生的汤水易直接流入到灶具内部,易对燃气灶具内部配件进行腐蚀与锈蚀,对燃气灶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升,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如何能用新的工艺和新的结构解决炉头的设计、加工、制造等问题,是目前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设计创造新的技术也是行业及国家发展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的技术方案,该燃烧器火盖结构集成化,结构紧凑,燃烧热负荷大,空间利用率高,适用于燃气灶具、集成灶具等燃气具产品,可以有效提升热效率,便于外部空气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到中心火盖,实现二次空气补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
上火盖,上火盖体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外环火孔,用于形成主火焰;
下火盖;
和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上设有中心火出火孔,用于形成中心火焰;
其特征在于:
上火盖与下火盖相互配合形成至少一个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朝向中心火盖,使中心火盖在径向上与外部空气相通进行空气补充;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在同等燃烧功率下直径可以有效缩小,同时中心火焰采用内焰式设计,燃烧产生的火焰更易集中于锅底,可以有效提升热效率。
进一步,二次空气通道包括一上通道体和一下通道体,上通道体设于上火盖的底部,下通道体设于下火盖的顶部,上通道体与下通道体相互配合形成二次空气通道的中空腔体,便于外部空气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到中心火盖,实现二次空气补充。
进一步,二次空气通道在远离中心火盖的一侧设有进气口,二次空气通道在靠近中心火盖的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开口大于进气口的开口,不仅有利于将二次空气均匀分布至中心火盖上的每个中心火出火孔,而且类似于一个文丘里管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空气吸入到中心火出火孔部位。
进一步,下通道体倾斜设置,下通道体在出气口处的高度高于进气口处的高度,有利于汤水流出至火盖的外部,防止对中心火出火孔造成堵塞。
进一步,上通道体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下通道体,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设于上通道体内,第二连接柱设于下通道体内,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柱上的连接孔贯穿下通道体,通过紧固件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柱上的连接孔,实现上火盖与下火盖的固定连接,便于上火盖与下火盖的安装拆卸。
进一步,中心火盖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供气通道,外部空气经二次空气通道进入供气通道,实现中心火盖的二次供气,该结构可以有效控制二次空气的补充量,以防止过多的二次空气带走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以提升热效率。
进一步,中心火盖设有火盖内环,下火盖设有火盖中环和火盖外环,火盖内环与火盖中环之间形成中心火分火腔,火盖中环与火盖外环之间形成外环火分火腔,便于将一次空气经中心火分火腔和外环火分火腔分别输送至中心火出火孔和外环火孔上。
进一步,外环火孔沿着上火盖的外壁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倾斜设置的外壁之间形成凸起,不仅可以提高上火盖整体外观的美观性,而且可以防止燃烧时将补充给中心火盖的二次空气抢走。
进一步,下火盖的顶部均匀设有弧形槽,上火盖的底部均匀设有限位条,限位条嵌入弧形槽实现上火盖与下火盖在周向上的限位,便于上火盖与下火盖在安装时进行定位。
进一步,二次空气通道呈圆形或梯形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燃烧器火盖结构集成化,结构紧凑,燃烧热负荷大,空间利用率高,适用于燃气灶具、集成灶具等燃气具产品,特别适用于中餐烹饪使用,其稳定性好,制造工艺简单,一致性好,有效的降低了能源利用与材料消耗,实现了制程的节能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该发明燃烧器火盖可拓展空间大,为后续燃气灶具产品的技术升级提供好的平台。
2、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在同等燃烧功率下直径可以有效缩小,同时中心火焰采用内焰式设计,燃烧产生的火焰更易集中于锅底,可以有效提升热效率,便于外部空气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到中心火盖,实现二次空气补充。
3、该二次空气通道不仅有利于将二次空气均匀分布至中心火盖上的每个中心火出火孔,而且类似于一个文丘里管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空气吸入到中心火出火孔部位,同时有利于汤水流出至火盖的外部,防止对中心火出火孔造成堵塞。
4、外环火孔沿着上火盖的外壁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倾斜设置的外壁之间形成凸起,不仅可以提高上火盖整体外观的美观性,而且可以防止燃烧时将补充给中心火盖的二次空气抢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燃烧器火盖正面的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的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B-B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A-A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正面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背面的爆炸图。
图中:1-上火盖;2-下火盖;3-中心火盖;4-外环火孔;5-二次空气通道;6-引火槽;7-中心火出火孔;8-火盖内环;9-火盖中环;10-火盖外环;11-中心火分火腔;12-外环火分火腔;13-连接孔;14-上通道体;15-下通道体;16-第二连接柱;17-第一连接柱;18-限位条;19-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向,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
上火盖1,上火盖1体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外环火孔4,用于形成主火焰,上火盖1的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火槽6,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引火槽6;外环火孔4沿着上火盖1的外壁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倾斜设置的外壁之间形成凸起,不仅可以提高上火盖1整体外观的美观性,而且可以防止燃烧时将补充给中心火盖3的二次空气抢走。
下火盖2;下火盖2的顶部均匀设有弧形槽,上火盖1的底部均匀设有限位条18,限位条18嵌入弧形槽实现上火盖1与下火盖2在周向上的限位,便于上火盖1与下火盖2在安装时进行定位。
和中心火盖3,中心火盖3上设有中心火出火孔7,用于形成中心火焰,中心火盖3的顶面由外向内倾斜,使中心火出火孔7倾斜向中心轴喷出燃气进行燃烧;中心火盖3设有火盖内环8,下火盖2设有火盖中环9和火盖外环10,火盖内环8与火盖中环9之间形成中心火分火腔11,火盖中环9与火盖外环10之间形成外环火分火腔12,便于将一次空气经中心火分火腔11和外环火分火腔12分别输送至中心火出火孔7和外环火孔4上,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中心火盖的中部为一通孔,可以将中间部分让出较大空间,用于安装防干烧探头或防干烧套头的防护套等。
上火盖1与下火盖2相互配合形成至少一个二次空气通道5,二次空气通道5朝向中心火盖3,使中心火盖3在径向上与外部空气相通进行空气补充;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燃烧器在同等燃烧功率下直径可以有效缩小,同时中心火焰采用内焰式设计,燃烧产生的火焰更易集中于锅底,可以有效提升热效率。二次空气通道5呈圆形或梯形结构,但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实现将外部空气进入中心火盖3即可,但不限于上述结构。
二次空气通道5包括一上通道体14和一下通道体15,上通道体14设于上火盖1的底部,下通道体15设于下火盖2的顶部,上通道体14与下通道体15相互配合形成二次空气通道5的中空腔体,便于外部空气通过中空腔体进入到中心火盖3,实现二次空气补充。
二次空气通道5在远离中心火盖3的一侧设有进气口,二次空气通道5在靠近中心火盖3的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开口大于进气口的开口,不仅有利于将二次空气均匀分布至中心火盖3上的每个中心火出火孔7,而且类似于一个文丘里管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空气吸入到中心火出火孔7部位。
下通道体15倾斜设置,下通道体15在出气口处的高度高于进气口处的高度,有利于汤水流出至火盖的外部,防止对中心火出火孔7造成堵塞。
上通道体14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下通道体15,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17和第二连接柱16,第一连接柱17设于上通道体14内,第二连接柱16设于下通道体15内,第一连接柱17和第二连接柱16上均设有连接孔13,第二连接柱16上的连接孔13贯穿下通道体15,通过紧固件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柱16和第一连接柱17上的连接孔13,实现上火盖1与下火盖2的固定连接,便于上火盖1与下火盖2的安装拆卸。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只要能实现上火盖1与下火盖2之间的连接即可。
中心火盖3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供气通道19,外部空气经二次空气通道5进入供气通道19,实现中心火盖3的二次供气,该结构可以有效控制二次空气的补充量,以防止过多的二次空气带走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以提升热效率。中心火盖3与下火盖2一体成型,上火盖1、下火盖2和中心火盖3互为同心圆,提高整个燃烧器火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中心火分火腔和外环火分火腔对中心火出火孔和外环火孔进行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气体输入,经中心火出火孔和外环火孔产生燃烧火焰,对锅底进行加热,然后通过二次空气通道将外部空气输入中心火盖的周围,实现中心火出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可以更好的将空气吸入到中心火出火孔部位,同时有利于汤水流出至火盖的外部,防止对中心火出火孔造成堵塞。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
上火盖,所述上火盖体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外环火孔,用于形成主火焰;
下火盖;
和中心火盖,所述中心火盖上设有中心火出火孔,用于形成中心火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火盖与所述下火盖相互配合形成至少一个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朝向所述中心火盖,使所述中心火盖在径向上与外部空气相通进行空气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包括一上通道体和一下通道体,所述上通道体设于所述上火盖的底部,所述下通道体设于所述下火盖的顶部,所述上通道体与所述下通道体相互配合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中空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在远离所述中心火盖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在靠近所述中心火盖的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开口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道体倾斜设置,所述下通道体在所述出气口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气口处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道体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所述下通道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于所述上通道体内,所述第二连接柱设于所述下通道体内,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的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下通道体,通过紧固件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的所述连接孔,实现所述上火盖与所述下火盖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供气通道,外部空气经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进入所述供气通道,实现所述中心火盖的二次供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设有火盖内环,所述下火盖设有火盖中环和火盖外环,所述火盖内环与所述火盖中环之间形成中心火分火腔,所述火盖中环与所述火盖外环之间形成外环火分火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孔沿着所述上火盖的外壁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倾斜设置的所述外壁之间形成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火盖的顶部均匀设有弧形槽,所述上火盖的底部均匀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嵌入所述弧形槽实现所述上火盖与所述下火盖在周向上的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呈圆形或梯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75331.3A CN111720823B (zh) | 2020-06-22 | 2020-06-22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75331.3A CN111720823B (zh) | 2020-06-22 | 2020-06-22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0823A true CN111720823A (zh) | 2020-09-29 |
CN111720823B CN111720823B (zh) | 2024-09-03 |
Family
ID=7257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75331.3A Active CN111720823B (zh) | 2020-06-22 | 2020-06-22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2082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10581A (zh) * | 2021-12-07 | 2022-03-01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34301A2 (en) * | 1991-09-26 | 1993-03-31 | MERLONI ELETTRODOMESTICI S.p.A. | Gas burner for food cooking |
CN201448848U (zh) * | 2009-08-07 | 2010-05-05 | 翁裕华 | 燃气灶燃烧器 |
EP2290287A2 (de) * | 2009-08-27 | 2011-03-02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 Brennerkappe für Gasherde und Gasherd-Brenner mit einer solchen Brennerkappe |
CN203744253U (zh) * | 2014-03-06 | 2014-07-3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内环火焰稳定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
CN204329011U (zh) * | 2014-11-27 | 2015-05-13 | 浙江皇中皇电器有限公司 | 燃烧器 |
CN207146393U (zh) * | 2017-09-15 | 2018-03-2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二次空气开放的燃烧器 |
CN110207111A (zh) * | 2018-12-20 | 2019-09-06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燃烧器的分火器、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212430853U (zh) * | 2020-06-22 | 2021-01-29 | 陈毅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2020
- 2020-06-22 CN CN202010575331.3A patent/CN1117208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34301A2 (en) * | 1991-09-26 | 1993-03-31 | MERLONI ELETTRODOMESTICI S.p.A. | Gas burner for food cooking |
CN201448848U (zh) * | 2009-08-07 | 2010-05-05 | 翁裕华 | 燃气灶燃烧器 |
EP2290287A2 (de) * | 2009-08-27 | 2011-03-02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 Brennerkappe für Gasherde und Gasherd-Brenner mit einer solchen Brennerkappe |
CN203744253U (zh) * | 2014-03-06 | 2014-07-3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内环火焰稳定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
CN204329011U (zh) * | 2014-11-27 | 2015-05-13 | 浙江皇中皇电器有限公司 | 燃烧器 |
CN207146393U (zh) * | 2017-09-15 | 2018-03-2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二次空气开放的燃烧器 |
CN110207111A (zh) * | 2018-12-20 | 2019-09-06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燃烧器的分火器、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212430853U (zh) * | 2020-06-22 | 2021-01-29 | 陈毅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10581A (zh) * | 2021-12-07 | 2022-03-01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0823B (zh) | 2024-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504718C2 (ru) | Варочная панель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й газовой горелкой | |
CN201184595Y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HRP20050524A2 (en) | Gas burner with separate feeding of the flame crowns | |
CN110836411B (zh) |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 |
CN104930555A (zh) |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 |
CN207230545U (zh) |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212430853U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CN110553266B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111720823A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CN207907235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09595556B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11212874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10566960B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11026031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07830521B (zh) | 一种多层供氧的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0094728B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08730979B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08312370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10094727B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12013390B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211372405U (zh) |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 |
CN207298949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0375302B (zh) | 灶具火盖 | |
CN220453653U (zh) | 一种具有均匀火力的节能型上进风燃烧器 | |
CN211119508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