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803873A -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3873A
CN110803873A CN201911240541.0A CN201911240541A CN110803873A CN 110803873 A CN110803873 A CN 110803873A CN 201911240541 A CN201911240541 A CN 201911240541A CN 110803873 A CN110803873 A CN 110803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coating
die holder
heating
co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05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灵卫
黄健伟
姚晓峰
曹兴辉
罗干
董魏
曹少波
管弘丰
姜政
陈斌
杨之华
徐培文
朱永刚
宋君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05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3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3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2General methods of coating;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纤涂覆装置。该光纤涂覆装置包括模座、驱动机构和加热机构,模座用于承载光纤涂覆模具,光纤涂覆模具被配置为在光纤表面敷设树脂层,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模座并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模座加热。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可以为光纤涂覆模具提供合适的温度,以保证光纤涂覆模具在光纤表面涂覆的树脂层的质量;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模座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搓扭机构直接对光纤施力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可以在对光纤涂覆树脂层的同时,对光纤进行旋转,以降低光纤的PMD,避免光纤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受损,保证光纤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目前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媒介。具有圆形对称结构的单模光纤理论上具有两个彼此独立且互补的正交偏振模式,一般来说,可将经由光纤传播的光的电场看作这两个特殊偏振模式的线性叠加。事实上,在单模光纤中,由于如对称横向应力或圆形纤芯的离心率这些缺陷因素,产生了两个偏振模式的补偿。这两个模式以不同的相位速率传播,因此两个模式具有不同的传播常数。传播常数的差成为双折射,并且,双折射的增加意味着两个偏振模式之间的速率差的增加。两个偏振模式之间的差分时间延迟称为偏振膜色散(Polarization ModeDispersion,PMD)。PMD是限制单信道传输速率以及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PMD对光纤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实在光纤收线前安装一个PMD扰模装置,通过正反方向搓动光纤,达到降低PMD的目的。但是搓动光纤主要是增加轮子,对拉丝中光纤施加一定的力,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光纤发生断裂影响生产效率或表面受损影响光纤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涂覆装置,能够降低光纤的PMD,避免光纤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受损,保证光纤的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包括:
模座,其用于承载光纤涂覆模具,所述光纤涂覆模具被配置为在光纤表面敷设树脂层;
驱动机构,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模座并带动所述光纤涂覆模具旋转;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模座加热。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模座旋转。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模座底座,其上设置有啮合齿,所述模座设置于所述模座底座上;
主动齿轮,其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啮合齿相啮合。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支撑平台,其环设于所述模座底座的外周;
从动齿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啮合齿相啮合。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从动齿轮沿所述模座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模座底座的上表面相抵接。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座底座上的加热箱,所述模座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用于盛放热水,以对所述模座加热。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加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水的温度为0~80℃。
作为一种光纤涂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旋转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涂覆装置,该光纤涂覆装置包括模座、驱动机构和加热机构,模座用于承载光纤涂覆模具,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模座并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加热机构用于对模座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可以为光纤涂覆模具提供合适的温度,以保证光纤涂覆模具在光纤表面涂覆的树脂层的质量;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模座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搓扭机构直接对光纤施力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可以在对光纤涂覆树脂层的同时,对光纤进行旋转,以降低光纤的PMD,避免光纤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受损,保证光纤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的模座旋转示意图。
图中:
1-模座;11-翻边;
2-驱动机构;21-旋转驱动件;22-模座底座;221-啮合齿;23-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涂覆装置,该光纤涂覆装置包括模座1、驱动机构2和加热机构,其中,模座1用于承载光纤涂覆模具,光纤涂覆模具被配置为在光纤表面敷设树脂层,驱动机构2被配置为驱动模座1并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模座1加热。
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可以为光纤涂覆模具提供合适的温度,以保证光纤涂覆模具在光纤表面涂覆的树脂层的质量;通过设置驱动机构2,可以驱动模座1带动光纤涂覆模具旋转,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搓扭机构直接对光纤施力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可以在对光纤涂覆树脂层的同时,对光纤进行旋转,以降低光纤的PMD,避免光纤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受损,保证光纤的质量。
优选地,该光纤涂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和显示屏,驱动机构2、加热机构和显示屏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为触屏式显示屏,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触摸显示屏来输入指令,以使PLC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2及加热机构工作,高效且精确,且能够提高该光纤涂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2、加热机构和显示屏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比较常见的结构,本申请不再进行具体介绍,且PLC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为本领域比较常见的结构,本申请不再进行具体介绍,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任意一种PLC控制器的结构和型号均可以被采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2包括旋转驱动件21和传动组件,旋转驱动件21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模座1旋转。旋转驱动件21具体为旋转电机,可以实现匀速地正反旋转,以带动模座1正向或者反向运动,且由于旋转电机为独立动力,可以实现对模座1的旋转速度的独立调节,从而实现降低光纤的PMD的效果。
具体地,传动组件包括模座底座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和支撑平台25,模座底座22上设置有啮合齿221,模座1设置于模座底座22上,主动齿轮23与旋转驱动件21的输出端相连,主动齿轮23与啮合齿221相啮合,支撑平台25环设于模座底座22的外周,从动齿轮24转动设置于支撑平台25上,且从动齿轮24与啮合齿221相啮合。当旋转驱动件21工作时,能够驱动主动齿轮23旋转,从而带动模座底座22和从动齿轮24旋转,进而实现光纤涂覆模具的旋转,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
优选地,从动齿轮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从动齿轮24沿模座底座22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沿模座底座2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从动齿轮24,多个从动齿轮24同时带动模座1旋转,可以保证模座1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模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翻边11,翻边11的下表面能够与模座底座22的上表面相抵接,提高模座1安装于模座底座22上的稳定性,防止在模座1旋转的过程中与模座底座22发生松动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模座底座22上的加热箱,模座1设置于加热箱内,加热箱用于承载热水,以对模座1加热。优选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用于对加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对模座1进行加热,不仅可以将温度控制在比较合适的范围内,使模座1的受热较为均匀,而且可以对模座1进行较为平稳地加热。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热水的温度为0~80℃。可以保证光纤涂覆模具对光纤表面的树脂层的涂覆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涂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在光纤涂覆模具对光纤的表面进行树脂层的涂覆的同时,实现对光纤的旋转,且旋转时不直接将力施加于光纤上,可以避免光纤表面受损,保证光纤的质量。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对光纤的涂覆过程进行加热,将温度控制在比较合适的范围内,使模座1的受热较为均匀。此外,通过设置PLC控制器,提高了该光纤涂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座(1),其用于承载光纤涂覆模具,所述光纤涂覆模具被配置为在光纤表面敷设树脂层;
驱动机构(2),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模座(1)并带动所述光纤涂覆模具旋转;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模座(1)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旋转驱动件(21)和传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件(21)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模座(1)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模座底座(22),其上设置有啮合齿(221),所述模座(1)设置于所述模座底座(22)上;
主动齿轮(23),其与所述旋转驱动件(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齿轮(23)与所述啮合齿(22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支撑平台(25),其环设于所述模座底座(22)的外周;
从动齿轮(24),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25)上,且所述从动齿轮(24)与所述啮合齿(22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从动齿轮(24)沿所述模座底座(22)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翻边(11),所述翻边(11)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模座底座(22)的上表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座底座(22)上的加热箱,所述模座(1)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用于盛放热水,以对所述模座(1)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加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的温度为0~80℃。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21)为旋转电机。
CN201911240541.0A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Pending CN110803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0541.0A CN110803873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0541.0A CN110803873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873A true CN110803873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0541.0A Pending CN110803873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38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1840A (zh) * 2022-09-01 2022-11-1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的热熔胶涂覆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5521A1 (en) * 1996-03-14 1997-09-1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awing an optical fiber of reduced polarisation mode dispersion from a preform
JPH11160587A (ja) * 1997-11-26 1999-06-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着色ファイバ製造用着色樹脂被覆装置
KR19990061841A (ko) * 1997-12-31 1999-07-26 윤종용 광섬유 인출장치
CN105271826A (zh) * 2015-11-03 2016-01-27 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光纤筛选强度和涂覆同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6116181A (zh) * 2016-06-16 2016-11-16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改善光纤拉丝涂覆同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9685614U (zh) * 2018-12-14 2019-11-26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拉丝树脂涂覆的涂料模座系统
CN211078932U (zh) * 2019-12-06 2020-07-24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5521A1 (en) * 1996-03-14 1997-09-1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awing an optical fiber of reduced polarisation mode dispersion from a preform
JPH11160587A (ja) * 1997-11-26 1999-06-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着色ファイバ製造用着色樹脂被覆装置
KR19990061841A (ko) * 1997-12-31 1999-07-26 윤종용 광섬유 인출장치
CN105271826A (zh) * 2015-11-03 2016-01-27 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光纤筛选强度和涂覆同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6116181A (zh) * 2016-06-16 2016-11-16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改善光纤拉丝涂覆同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9685614U (zh) * 2018-12-14 2019-11-26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拉丝树脂涂覆的涂料模座系统
CN211078932U (zh) * 2019-12-06 2020-07-24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1840A (zh) * 2022-09-01 2022-11-1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的热熔胶涂覆系统
CN115321840B (zh) * 2022-09-01 2023-11-28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的热熔胶涂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rd et al. Contributed review: Optical micro-and nanofiber pulling rig
CN110803873A (zh)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WO2019205504A1 (zh) 一种绕纤装置
CN203630392U (zh) 一种光纤端面抛光设备
WO2017197957A1 (zh)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的超细径保偏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CN211078932U (zh)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CN111596407A (zh) 制备d型和锥形光纤的集抛磨和拉锥于一体的装置及方法
CN204162140U (zh) 双轴放卷装置
CN203410135U (zh) 一种偏光片剥离装置
CN111338022A (zh) 光纤及具有其的电光调制器
JP6228507B2 (ja) 波長変換素子
CN101702044A (zh) 光纤倒像器旋转扭转加工技术
CN103451603A (zh) 一种柱形体侧柱面镀膜装置及真空镀膜设备
WO2018120529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和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烘烤装置
CN104316997A (zh) 一种粗腰锥光纤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8675883A (zh) 网络变压器中的扼流圈三线穿环成型设备
WO2015161525A1 (zh) 制造弯曲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13219588B (zh) 一种光纤合束器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CN111538121B (zh) 一种轮盘牵引式光纤拉锥机及其方法
CN103771699A (zh) 一种光纤搓扭设备
CN204178817U (zh) 一种花针绞绕机的柔性放线装置
JP4424356B2 (ja) Te−tm変換器
KR20010082447A (ko) 낮은 평광 모드 분산을 지닌 뒤틀린 광섬유의 제조 장치
CN111531393A (zh) 电缆径向切削系统及具有其的反应力锥加工设备
CN204848635U (zh) 石英玻璃制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 Lingwei

Inventor after: Dong Wei

Inventor after: Cao Shaobo

Inventor after: Guan Hongfeng

Inventor after: Jiang Zheng

Inventor after: Song Jun

Inventor after: Chen Bin

Inventor after: Yang Zhihua

Inventor after: Xu Peiwen

Inventor after: Chen Wei

Inventor after: Zhu Yonggang

Inventor after: Yan Yonghu

Inventor after: Sun Wei

Inventor after: Huang Jianwei

Inventor after: Yao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Cao Xinghui

Inventor after: Luo Gan

Inventor before: Gu Ling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Bin

Inventor before: Yang Zhihua

Inventor before: Xu Peiwen

Inventor before: Zhu Yongg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Jun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anwei

Inventor before: Yao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Cao Xinghui

Inventor before: Luo Gan

Inventor before: Dong Wei

Inventor before: Cao Shaobo

Inventor before: Guan Hongfe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Z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