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673896A -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3896A
CN110673896A CN201910933822.8A CN201910933822A CN110673896A CN 110673896 A CN110673896 A CN 110673896A CN 201910933822 A CN201910933822 A CN 201910933822A CN 110673896 A CN110673896 A CN 110673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havior
equipment
card
wireless connection
nfc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38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珊
胡梦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38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3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3896A/zh
Priority to US16/741,852 priority patent/US11089463B2/en
Priority to EP20153328.8A priority patent/EP3799321B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record carrie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9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 G06K7/10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parameter settings related to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interroga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涉及近距离通信技术,解决了模拟卡片切换管理过程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集成有NFC功能的终端,实现了NFC卡片的自动选择激活。

Description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近距离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表、手机等终端上往往会配置有多个模拟卡片,每个卡片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公交卡、考勤卡、门锁电子钥匙等)。用户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激活相应的模拟卡片,可通过用户人工操作激活,也可由终端自动判断激活。
人工激活NFC卡片的一般流程如下:
1)手动将设备唤醒;
2)在设备内启动管理模拟卡片的应用;
3)应用会显示本终端的NFC芯片里存储的模拟卡片列表,用户在列表中找到目标卡片;
4)用户对该目标卡片进行操作,使该目标卡片被激活,切换至可读状态;
5)等待激活成功,并刷卡使用。
上述人工激活流程需要耗时十秒到几十秒不等,且需要用户进行多步骤的人工操作,使用方式繁琐。
终端自动判断激活NFC卡片的方案需要在模拟卡片中集成读卡设备的信息,如读卡设备的身份信息、读卡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等。在刷卡时,将终端靠近可读取NFC卡片的闸机等读卡设备,就会触发自动判断激活程序,对闸机的身份信息或本终端实时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与模拟卡片中的读卡设备信息进行比对,将匹配的模拟卡片激活为可读状态。
自动判断激活方案中,在进入刷卡设备的工作范围内(例如接触到刷卡设备)之后才启动匹配模拟卡片并激活的过程,耗时较长。且由于读卡设备所处环境的限制,如地铁闸机,地下的移动信号覆盖较差,GPS信号也会较弱,有可能无法及时的读取需要的地址位置信息等,导致激活过程过长甚至激活失败,影响用户使用。
综上,无论是人工激活方案还是终端自动判断激活方案,均存在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智能设备;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的,还包括:
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包括:
关联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卡片激活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包括:
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智能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包括:
第一设备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设备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关联关系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历史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第一关联规则设置模块,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规则设置模块,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完成了NFC卡片的自动选择激活。解决了模拟卡片切换管理过程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在网络和定位信号条件良好时即可预先完成自动激活,无需手动操作任何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片激活模块602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片激活模块602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移动终端的一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对于同一终端上多张NFC卡片的切换激活管理,人工激活流程需要耗时十秒到几十秒不等,且需要用户进行多步骤的人工操作,使用方式繁琐。
自动判断激活方案中,在进入刷卡设备的工作范围内(例如接触到刷卡设备)之后才启动匹配模拟卡片并激活的过程,耗时较长。且由于读卡设备所处环境的限制,如地铁闸机,地下的移动信号覆盖较差,GPS信号也会较弱,有可能无法及时的读取需要的地址位置信息等,导致激活过程过长甚至激活失败,影响用户使用。
综上,无论是人工激活方案还是终端自动判断激活方案,均存在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通过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关联设备,并根据关联设备的行为联动触发选择并激活终端上的不同NFC卡片,解决了模拟卡片切换管理过程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使用该方法在终端设备上保存的多张NFC卡片之间切换的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本公开中,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终端设备检测各关联设备的行为。
终端设备与关联设备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经由网关获取关联设备的行为的相关信息。通过网关等设备获取全部智能家居网络中的设备的工作状态,从中提取关联设备的信息,或直接由网关筛选出关联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推送至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也可与关联设备建立暂时或持续的直接连接,直接由关联设备中获取其行为的相关信息。
以终端为可穿戴设备为例(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该可穿戴设备和自身的关联设备可以为同一个物联网平台下的智能设备(例如:路由器、智能灯、空气净化器、智能门窗、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扫地机、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
步骤102、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该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
本公开中,在终端设备上设置有多张NFC卡片,所述NFC卡片可为NFC模拟卡片。
每张NFC卡片关联有至少一种关联设备的行为,可关联至多个不同的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也可关联至同一关联设备的不同预设行为。
在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时,即确定本终端设备中与该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并激活,完成NFC卡片的自动切换激活。
还是以终端为可穿戴设备为例,该可穿戴设备和自身的关联设备可以在同一个物联网平台下,可以在对应平台应用中设置智能自动化,使可穿戴设备与关联的智能设备进行互动,即可将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设置为触发条件,当预设行为发生时,触发激活该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并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解决了模拟卡片切换管理过程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在网络和定位信号条件良好时即可预先完成自动激活,无需手动操作任何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关联设备可以为无线连接设备,使用该方法在终端设备上保存的多张NFC卡片之间切换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本实施例中可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关联设备。由于一张NFC卡片可能对应多个应用场景,因此每张NFC卡片关联有至少一种关联设备的行为,可关联至多个不同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也可关联至同一关联设备的不同行为。
关联设备的行为可包含行为条件和时间条件,时间条件可指示一特定时段,在该时段内发生符合行为条件的行为即可认为发生了关联设备的行为。
本公开实施例中,关联设备可为无线连接设备,例如:无线接入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等。
针对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的情况,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对于具有无线连接设备的位置点(尤其是用户之前成功连接过的无线连接设备),当用户进入该无线连接设备信号覆盖范围时,就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连接,或者当用户离开该无线连接设备信号覆盖范围时,就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断开连接。在智能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与位于预设位置点的无线连接设备的连接和断开判断用户的行为,即用户来到该预设位置点或者离开该预设位置点。
那么,对于无线连接设备可以对用户终端与无线连接设备的连接和/或断开行为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检测操作可依用户指令启动,也可根据用户的活动特征或时间条件自动启动。其中,用户的活动特征可为平面移动的距离(例如连续移动的平面距离超过100米,或连续行走了100步且移动的平面距离超过50米)。时间条件可以是某个或某几个时间点,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采集周期,也可以是上述各种时间条件的结合。
步骤202、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本步骤中,在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的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所在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即,以“用户终端(即本设备)接入无线连接设备”作为关联设备的行为,在发生这一行为时,激活关联的NFC卡片。
以用户回家为例,假设用户家中设置了无线网络,家中的无线路由或者无线接入点可以设置为关联设备,用户终端可以对该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用户回家过程中,尚未到家但进入家中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后,其使用的终端设备即自动接入了家中的无线网络,即发生了“本设备接入无线连接设备”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由于用户连接的是家中的无线连接设备,那么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是进入家门的NFC卡片,因此,家门的NFC卡片被触发激活。当用户走到家门跟前,直接刷本设备即可。用户去公司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或者,为了使激活的NFC卡片与应用场景的对应更加准确,可以加入时间条件,即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延续上例,用户可能回家的时间为中午和晚上,那么,可以设置中午十一点至十二点,以及下午七点至八点之间,检测到用户终端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则激活对应关联的NFC卡片。
S203、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本步骤中,在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的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所在应用场景的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即,以“用户终端(即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连接”作为关联设备的行为,在发生这一行为时,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
以用户离开公司为例,假设用户公司设置了无线网络,公司的无线路由或者无线接入点可以设置为关联设备,用户终端可以对该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用户离开公司的过程中,尚未到达地铁站但离开公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后,其使用的终端设备即自动断开了公司无线网络,即发生了“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的关联设备行为,从而触发激活该关联设备(公司的无线路由设备或者接入点设备)的该断开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即该关联设备所在应用场景(公司)的下一应用场景(例如地铁站)对应使用的NFC卡片。可见,在用户到达地铁站之前就将地铁站使用的NFC卡片进行了激活,用户到达地铁站轧机直接刷卡即可。用户离开家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或者,为了使激活的NFC卡片与应用场景的对应更加准确,可以加入时间条件,即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延续上例,用户可能离开公司的时间为中午和晚上,那么,可以设置中午十一点至十二点,以及下午七点至八点之间,检测到用户终端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则激活对应关联的NFC卡片。
另外,现在的路由器等接入点设备的功率都较大,覆盖范围也相应变大。因此,在接近家但还没有到家门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已接入了家中的Wi-Fi网络,进一步为NFC卡激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提高了切换的准确率。
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关联设备可以为智能设备,使用该方法在终端设备上保存的多张NFC卡片之间切换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本实施例中,关联设备可以为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是电子设备,通常通过诸如蓝牙、紫蜂(Zigbee)、NFC、行动热点为(Wi-Fi)、光照上网技术(LiFi)、4G等不同无线协议连接到其他设备或网络,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交互地和自主地操作,可以包括: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空气净化器、智能空调、智能灯、智能门窗、智能窗帘、智能开关、智能接线板、智能扫地机、智能机器人、平板电脑等等。本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物联网平台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物联网平台设置智能设备的行为,并对智能设备的行为进行监控,作为触发条件,当预设行为发生时通知本设备,对NFC卡的激活进行触发;本设备与智能设备也可以由一个管理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例如:路由设备、任意智能设备、或者本设备自己作为管理设备,由该管理设备对智能设备的行为进行监控,当预设行为发生时通知本设备,以触发对应的NFC卡片。
步骤302、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本步骤中,智能设备的触发行为可以包括关闭行为、或者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关闭行为、或者无人模式的转换行为、或者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日常生活中,用户从一个场所转换到另一个场所通常会对转换前场所的设备进行一些操作,关闭一些设备,或者将一些设备设置为无人模式(有些设备无人时可能不需要直接关闭,而是设置无人时的工作模式),例如:关灯、关闭空调、关门窗、关暖气、关音箱、将空气净化器调整到无人模式(无人时过滤力度降低的模式)、将暖气调整到无人模式(无人时加热的温度比有人时低)等等。对于智能设备来说,作为关联设备,其工作模式的改变可以触发其激活本设备中设置的,与对应工作模式的改变对应的NFC卡。
另外,可以设置时间条件,可以认为不是每个时间段关联设备发生预设的状态转换行为都触发NFC卡的切换。可以将预设时间段内发生的关闭行为或者无人模式转换行为作为触发对应NFC卡转换的触发条件。
以用户离家为例,假设用户家中设置了智能空调,可以将其设置为关联设备,用户终端可以对该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用户准备出门时关闭空调,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公交卡。进一步的,可添加时间条件,例如用户早上7:00-9:00之间准备出门时关闭空调,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公交卡。当用户离开家之后即激活公交卡,用户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可直接刷卡,无需手动选择切换。
以用户离家为例,假设用户家中设置了智能门锁,可以将其设置为关联设备,用户终端可以对该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用户准备出门时进行锁门操作,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公交卡。进一步的,可添加时间条件,例如用户早上7:00-9:00之间出门时对智能门锁进行锁门操作,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公交卡。当用户离开家之后即激活公交卡,用户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可直接刷卡,无需手动选择切换。
步骤303、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同理,用户从一个场所转换到另一个场所通常会对转换后场所的设备进行一些操作,开启一些设备,或者将一些设备设置为有人模式(有些设备无人时可能并未关闭,只是运行在无人模式,当有人的时候不需要执行开启操作,而是调整为有人时的工作模式),例如:开灯、开空调、开门窗、开暖气、开音箱、将空气净化器调整到有人模式(有人时过滤力度增加的模式)、将暖气调整到有人模式(有人时加热的温度比无人时高)等等。对于智能设备来说,作为关联设备,其工作模式的改变可以触发其激活本设备中设置的,与对应工作模式的改变对应的NFC卡。还可以设置时间条件,这里不再赘述。
以用户回家为例,假设用户家中设置了智能空调,可以将其设置为关联设备,用户终端可以对该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测。用户即将到家时远程开启空调,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家中门卡。进一步的,可添加时间条件,例如用户晚上6:00-8:00之间远程开启空调,即发生了“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的关联设备的行为,从而触发激活与该行为关联的NFC卡片,例如激活家中门卡。当用户到家之后即激活家中门卡刷卡开锁,无需手动选择切换。
又假设用户家中设置了智能新风机,作为关联设备,用户即将到家时可以提前自动从无人模式调整为有人模式,即换气力度更大的工作模式,这一行为触发与这一行为关联的NFC卡的切换激活,即切换到用户家的NFC卡片并激活,用户到家门口即可直接刷NFC卡进门,不需要手动切换选择。进一步地,可以添加时间条件,例如晚上6:00-8:00之间智能新风机转换为有人模式的行为才会触发用户家NFC卡的切换和激活。
另外,对智能设备的开启、关闭、转换为有人模式、转换为无人模式的触发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用户可以定时,当时间到达时对应智能设备自动开启或关闭或转换,或者其他自动识别到用户到来或离开后触发智能设备自动开启或关闭或转换,例如:小区门口的摄像头拍摄到用户的到来或者离开行为,向家中智能设备发送通知,触发家中智能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本申请对该触发方式不做限制。
激活操作一般是指将切换至NFC卡片的指令和该NFC卡片的ID参数,传送给NFC芯片,将该NFC卡片置为可读(reader)的状态;优选的,将其他NFC卡片置为非reader的状态。置为reader状态的NFC卡片在靠近读取设备时即可输出相应信息。
进一步地,对关联设备的行为进行检查之前,还可以预先在关联设备行为和NFC卡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建立关联关系的操作可根据需要启动,对终端设备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和NFC卡片的关联关系进行维护(如增加新的关联设备行为/NFC卡片、删除已建立的关联关系、修改已建立的关联关系等操作),与后续步骤并无严格时序关系。
在建立关联关系时,可依据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进行;也可由系统通过分析用户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自动生成关联关系。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针对依据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进行关联的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
本步骤中,用户通过操作设备的输入装置,例如键盘、触控屏幕、麦克风等,输入文字或语音形式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步骤402、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步骤中,根据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供后续检测关联设备的行为时匹配并激活NFC卡片使用。
例如,可以预先设置关联设备及其预设行为和所关联NFC卡片的关联关系,例如:与家中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和家中NFC卡相关联,与家中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和地铁站NFC卡相关联,与公司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和公司NFC卡相关联,与公司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和地铁站NFC卡相关联等。
针对由系统通过分析用户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自动生成关联设备行为与NFC卡片间关联关系的情况,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本步骤中,可由本设备内的记录中获取历史数据,也可由网关等设备中获取。
在收集到历史数据后,即可进入步骤502或步骤503中分析生成关联关系。
步骤502、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用户每次晚上8点左右所携带终端会与家中的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随后五分钟之内便会使用家中NFC卡开门,则“晚上八点连接无线路由设备”即为关联设备行为,在该关联设备行为与家中NFC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后续即可依据这一关联关系,在用户晚上与家中无线路由设备建立连接后自动激活家中NFC卡。
步骤503、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用户早上8点左右锁门后20分钟之内便会手动切换调用公交卡,“电子锁在8点上锁”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用户离开家这一应用场景,即将乘用公用交通,则以“电子锁在8点上锁”为表征离开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在该关联设备行为与公交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后续即可依据这一关联关系,在用户早上锁门后自动激活公交卡。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形成用户使用NFC卡片的规律,由此确定关联设备及关联设备行为,设置关联设备行为与NFC卡片间的关联关系。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其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
关联设备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卡片激活模块60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602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连接响应模块701,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连接响应模块70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关联设备为智能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602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设备响应模块801,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设备响应模块80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关联关系配置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历史数据收集模块605,用于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第一关联规则设置模块606,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规则设置模块607,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近场通信卡片激活的装置900的框图。例如,装置9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力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906为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设备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装置900或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900的处理器9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通过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完成了NFC卡片的自动选择激活。解决了模拟卡片切换管理过程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在网络和定位信号条件良好时即可预先完成自动激活,无需手动操作任何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设备为智能设备;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NFC卡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6.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联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卡片激活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设备为无线连接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包括:
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建立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本设备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或检测到本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无线连接设备断开了无线连接,激活与该无线连接设备的断开连接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设备为智能设备,所述卡片激活模块包括:
第一设备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关闭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无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第二设备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开启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或者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发生有人模式转换行为,激活所述智能设备的对应行为所关联的NFC卡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指示了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以及设置的关联设备行发生时为对应触发的NFC卡片;
关联关系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建立设置的关联设备行为与对应触发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历史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获取并解析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对应关联设备的历史数据;
第一关联规则设置模块,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进入该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规则设置模块,用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确定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触发使用的NFC卡片,确定表征用户离开该应用场景的关联设备行为,并建立该关联设备行为与离开该应用场景进入下一应用场景对应使用的NFC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
11.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一个关联设备的行为;
响应于检测到关联设备的预设行为发生,激活本设备中与所述关联设备的所述预设行为关联的近场通信NFC卡片。
CN201910933822.8A 2019-09-29 2019-09-29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0673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3822.8A CN110673896A (zh) 2019-09-29 2019-09-29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US16/741,852 US11089463B2 (en) 2019-09-29 2020-01-14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at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ard
EP20153328.8A EP3799321B1 (en) 2019-09-29 2020-01-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at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3822.8A CN110673896A (zh) 2019-09-29 2019-09-29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3896A true CN110673896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3822.8A Pending CN110673896A (zh) 2019-09-29 2019-09-29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9463B2 (zh)
EP (1) EP3799321B1 (zh)
CN (1) CN11067389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4692A (zh) * 2020-03-30 2020-07-2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06411A (zh) * 2021-02-02 2021-06-0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用户终端、业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64490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c应用的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及nfc装置
WO2022001505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安徽华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自动切换nfc卡的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042485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05793A (zh) * 2020-09-02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83551A1 (zh) * 2020-10-21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卡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6215443A (zh) * 2022-12-29 2023-06-06 新大洲本田摩托(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通讯的两轮车解锁系统及方法
WO2023231409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刷卡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7502B (zh) 2019-10-31 2024-04-09 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 Nfc智能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163326B (zh) * 2021-04-09 2022-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nfc卡片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2232B (zh) * 2021-10-14 2024-04-30 深圳市与飞科技有限公司 模拟卡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6703391B (zh) * 2022-09-23 2024-04-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卡片的激活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045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位置变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72167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操作功能的自动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612747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nfc卡模式自启动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641206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55269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深圳如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9705B1 (ko) 2014-03-14 2020-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시스템
US20160241999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Polaris Tech Global Limited Cross-platform automated perimet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dopting selective adapter
WO2016183736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设备
CN109257071B (zh) 2017-07-12 2021-10-22 深圳如一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108827B1 (en) 2017-11-14 2018-10-23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Activating an output component to indicate an orientation of 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capable transaction card
US10747968B2 (en) * 2017-11-22 2020-08-18 Jeffrey S. Melcher Wireless device and selective use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a wireless device and data
US11122852B2 (en) * 2018-05-31 2021-09-21 Nike, Inc. Intelligent electronic footwear and logic for navigation assistance by automated tactile, audio, and visual feedback
US10616745B2 (en) * 2018-06-01 2020-04-0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Beacon-triggered activation of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US11328546B2 (en) * 2018-08-29 2022-05-10 Essex Electronic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RFID system
EP3857342A4 (en) * 2018-09-26 2021-12-01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NEUROMUSCULAR CONTROL OF PHYSICAL OBJECTS IN AN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045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位置变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72167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操作功能的自动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6127472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nfc卡模式自启动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641206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55269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深圳如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490B (zh) * 2020-03-04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c应用的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及nfc装置
CN113364490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c应用的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及nfc装置
WO2021175198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c应用的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及nfc装置
CN111464692B (zh) * 2020-03-30 2021-09-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64692A (zh) * 2020-03-30 2020-07-2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001505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安徽华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自动切换nfc卡的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042485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05793A (zh) * 2020-09-02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83551A1 (zh) * 2020-10-21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卡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EP4209961A4 (en) * 2020-10-21 2024-03-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MULATION CARD SWITCH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906411B (zh) * 2021-02-02 2024-03-2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用户终端、业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06411A (zh) * 2021-02-02 2021-06-0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用户终端、业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231409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刷卡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215443A (zh) * 2022-12-29 2023-06-06 新大洲本田摩托(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通讯的两轮车解锁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9321A1 (en) 2021-03-31
US11089463B2 (en) 2021-08-10
US20210099851A1 (en) 2021-04-01
EP3799321B1 (en) 202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3896A (zh)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CN110381443B (zh) 近场通信卡片激活方法和装置
CN110475273B (zh) Mesh组网方法和用于Mesh组网的装置
EP31449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90166333A1 (en) Home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19295856B2 (en) Object tracking using disparate monitoring systems
US9282182B2 (en) Monitoring system
CN104602204B (zh) 访客提醒方法及装置
KR10183733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깨우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0239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task
US99287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inding user
CN105578569B (zh) 网络调整方法及装置
JP5866540B1 (ja)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視方法
CN105246138A (zh)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328953A1 (en) House monitoring system
CN106385351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71682A (zh) 家电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和装置
CN106507282B (zh) 无线连接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51010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102644B2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099017A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smart home power supply
CN104653026A (zh) 控制门窗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148476A1 (en) Monitoring system
US201502887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rt terminal
CN105868709A (zh) 关闭指纹识别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