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0975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10975B CN110310975B CN201910585919.4A CN201910585919A CN110310975B CN 110310975 B CN110310975 B CN 110310975B CN 201910585919 A CN201910585919 A CN 201910585919A CN 110310975 B CN110310975 B CN 1103109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substrate
- display panel
- light em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其中,多个像素组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包括立体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组,像素组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个表面包括立体面,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然而,由于红绿蓝三色光的发光特性不同,使得在正视角下显示的白光在非正视角下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色偏,使得非正视角下的显示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
其中,多个像素组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包括立体面。
可选地,立体面为弧面,或者立体面包括至少两个平面且任意相邻两个平面的夹角大于0,或者立体面为弧面和平面的组合;
优选地,立体面呈圆弧面、锥形面或锥台形面。
可选地,至少一个像素组包括主子像素和至少一个辅子像素;立体面由主子像素和至少一个辅子像素组合形成。
可选地,至少一个像素组中的任一个像素组包括一个子像素,立体面由子像素形成。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基板的一侧,每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层,每个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且多个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和/或靠近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立体面。
可选地,多个发光单元还包括与多个发光层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发光层分别设于多个第一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靠近发光层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二立体面。
可选地,第一电极包括主子电极和至少一个辅子电极,第二立体面由主子电极和至少一个辅子电极组合而成。
可选地,主子像素设置于主子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辅子像素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辅子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主子像素靠近基板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的表面与基板平行,辅子像素靠近基板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的表面与基板的夹角大于0,主子像素靠近基板的表面和辅子像素靠近基板的表面形成立体面,和/或主子像素远离基板的表面和辅子像素远离基板的表面形成立体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根据非正视角下的实际色偏情况(如偏蓝、偏青或偏红),至少将显示面板中所出射光的亮度衰减最快的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的至少一侧表面设置成立体面,使得该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存在正视角(人眼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时的视角)下显示的白光在非正视角下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色偏,使得非正视角(人眼不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时的视角)下的显示效果变差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各色光在不同角度下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量是一定的,不同颜色光随着视角增大(人眼从垂直于显示面板至平行于显示面板出光面视角逐渐增大)亮度衰减快慢不一致。例如,红色光随着视角增大亮度衰减较快,而蓝色光随着视角增大亮度衰减较慢,因此使得正视角下的白色画面在非正视角下出现偏蓝的现象。且传统显示面板中,像素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上下表面通常为平面,使得像素发出的光大部分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出射,少部分光沿与出光面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不包括0度)的方向出射,使得非正视角下能够进入人眼的光线有限,即大视角下能够进入人眼的红光、绿光和蓝光都较少,并且如上所述的,红光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速度较快,更加加剧了色偏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适用于顶发射型显示面板,也可适用于底发射型显示面板。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20,每个像素单元20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
其中,多个像素组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包括立体面。
可选的,每个像素单元20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组21、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组22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组23,其中,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的发光颜色不同,例如,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的发光颜色分别为红、绿、蓝,通过像素组发出的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的混合使得每个像素单元20可以显示多种颜色。
参考图2和图3,其以每个像素组包括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为例进行了示例性示出,具体的,第一像素组21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211,第二像素组22包括一个第二子像素221,第三像素组23包括一个第三子像素231,第一子像素211、第二子像素221和第三子像素231的发光颜色不同,图1以第一像素组21的一侧表面包括立体面为例进行了示例性示出。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基板10,各像素单元20设置于基板10上,其中,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为立体面,该至少一侧表面可以是像素组靠近基板10一侧的表面,也可以是像素组远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或者说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包括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像素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示例性的,第一像素组21远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包括立体面,立体面包括位于中间的中心平面和围绕中心平面的周边平面,其中,中心平面可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周边平面相对于中心平面倾斜一定角度。由此,由中心平面出射的光大部分垂直于中心平面,而由周边平面出射的光大部分垂直于周边平面,因此,相对于现有的平面像素组(像素组靠近基板10的表面以及远离基板10的表面均为平面),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基于此,在红光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绿光的亮度衰减速度,绿光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蓝光的亮度衰减速度时,可设置第一像素组21为发红光的像素组,通过上述对应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的设置,可使最终由该像素单元20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红光光线增多,从而提高了红光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使得红光与绿光及蓝光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偏差减小,进而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图1-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地,像素单元20中的第一像素组21和第二像素组21远离基板10的表面均包括立体面。此时,在红光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绿光的亮度衰减速度,绿光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蓝光的亮度衰减速度时,可设置第一像素组21为发红光的像素组,第二像素组22位发绿光的像素组,进而可使第一像素组21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红光光线增多,以及使得第二像素组22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绿光光线增多,使得在非正视角下红光以及绿光分别与蓝光的亮度偏差同时减小,相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在非正视角下因绿光与蓝光的亮度偏差过大而出现色偏,从而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可选地,像素单元20中的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的至少一侧表面可均具有立体面。当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对应的发光颜色分别为红光、绿光和蓝光时,可在红光、绿光和蓝光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同时增加的情况下,既可以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对像素单元20中的各像素组的立体面的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的数量不同,进而可以均衡各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使得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趋于一致,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示例性地,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立体面由多个平面组成时,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的数量可由周边平面相对于中心平面的倾斜角度决定。例如,周边平面相对于中心平面的倾斜角度越大,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越多,因此,可通过设置周边平面相对于中心平面的倾斜角度来调节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以此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无机发光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只包括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发光材料层,相应的,每个像素组中也只包括发一种颜色光的发光材料层。
还需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均以像素单元20包括分别发出不同颜色光的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为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像素单元20中可以包括更多个像素组,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上述实施例均以每个像素组包括一个子像素为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每个像素组还可以包括更多个子像素,具体可以参考本发明下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根据非正视角下的实际色偏情况(如偏蓝、偏青或偏红),至少将显示面板中所出射光的亮度衰减最快的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的至少一侧表面设置成立体面,使得该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提高了显示效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立体面为弧面,或者立体面包括至少两个平面且任意相邻两个平面的夹角大于0,或者立体面为弧面和平面的组合;优选地,立体面包括凸面或凹面;优选地,立体面呈圆弧面、锥形面或锥台形面。
其中,像素组的立体面由多个平面形成,且任意两个平面的夹角大于0的显示面板结构可参考图1-图4。参考图5,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立体面为凸起的弧面的情况,将立体面为弧面,可以使得立体面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方向的任何一个剖面都为弧形,使得像素组发出的光更均匀地向外辐射,从而使得在非正视角下,人眼相对于显示面板处于任何方位时,能够进入人眼的各个颜色光的光线都增多,改善在各方位观看显示画面所出现的色偏问题。立体面呈锥形面或锥台形面时,锥形面或锥台形面包括与显示面板出光面不平行的表面,因此,相对于现有的平面像素组(像素组靠近基板10的表面以及远离基板10的表面均为平面),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并且,可根据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实际色偏情况(如偏蓝、偏青或偏红)来设定发出某种颜色光的像素组的立体面为圆弧面,锥形面或锥台形面,使得该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像素单元20中,发同一颜色光的像素组的立体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将第一像素组211的一侧表面设置为弧面时,部分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由平面组成,部分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为弧面;部分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为凸面,部分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为凹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可以使该第一像素组21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即可。
继续参考图2-图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至少一个像素组中的任一个像素组包括一个子像素,立体面由子像素形成。图2-图5均以各像素组均包括一个子像素为例进行了示例性示出,且立体面可以由一个子像素来形成,进而使得像素组的结构相对简单,使得在制备显示面板时工艺上相对更加简单。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至少一个像素组包括主子像素2111和至少一个辅子像素2112;立体面由主子像素2111和至少一个辅子像素2112组合形成。
本实施例中,主子像素2111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而辅子像素2112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不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主子像素2111的出光面和辅子像素2112的出光面共同构成一个子像素的立体面,由此可使构成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提高了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表示包括立体面的一个像素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实际产品中,主子像素2111和各辅子像素2112之间可由像素限定层隔开,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之间的间距很小,可满足构成一个像素组的尺寸要求,即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可整体构成一个像素组的立体面,从而实现对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的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图6仅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可实施的显示面板结构,图6中,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可均为平面,相应地,构成对应子像素的立体面由多个平面组成。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也可为弧面,在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拼接在一起时,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可构成一个大弧面,此时,构成对应子像素的立体面为弧面。本实施例对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的具体形状、凹凸形式以及形成方式不作限制,只要主子像素2211与辅子像素2212的出光面可以构成对应子像素的立体面即可。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10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20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50,多个发光单元50位于基板的一侧,每个发光单元50包括多个发光层,每个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且多个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和/或靠近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立体面。
参考图8,具体的,发光单元50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层51、一个第二发光层52和一个第三发光层53,其中,第一发光层51、第二发光层52和第三发光层53的发光颜色不同,例如第一发光层51、第二发光层52和第三发光层53的发光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相应的,第一发光层51包括发红光的发光层第一子像素211,第二发光层52包括发绿光的第二子像素221,第三发光层53包括发蓝光是第三子像素231,并且,如图8所示的,第一子像素211形成第一像素组21,第二子像素221形成第二像素组22,第三子像素231形成第三像素组23。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只包括发出一同颜色光的发光材料层,相应的,子像素只包括发出一种颜色光的发光材料层。各发光层还包括发光功能层,具体的,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形成的多层结构,例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结构中,膜层结构一511可以表示自基板10至子像素方向设置的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膜层结构二512可以表示子像素至基板10方向设置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或者膜层结构一511可以表示自基板10至子像素方向设置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膜层结构二512可以表示子像素至基板10方向设置的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当像素组一侧的表面包括立体面时,发光层与像素组对应位置处的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和/或靠近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与像素组立体面对应的第一立体面,具体的,参考图8,当第一像素组21远离基板10的表面包括立体面时,发光层51的膜层结构一511远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包括第一立体面,发光层51的膜层结构二512靠近基板10一侧表面以及发光层51的膜层结构二512远离基板10一侧表面均包括第一立体面,进而可以保证整个发光层51远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包括立体面,进而可以使得经该发光层51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多个发光单元还包括与多个发光层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电极31,多个发光层分别设于多个第一电极31远离基板10的一侧,至少与一种发光层对应的第一电极31靠近发光层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二立体面。
参考图9,发光单元50还包括第一电极层30和第二电极层40,像素单元20位于第一电极层30和第二电极层40之间,第一电极层30位于基板10和像素单元20之间,第一电极层30包括多个与发光层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电极31,且各第一电极31相互绝缘,第二电极层40整面覆盖像素单元20。其中,第一电极层30为全反射电极层,一般为阳极层,可以采用三层结构,其中的第一层与第三层的材料可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是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铝锌氧化物(AZO),中间的第二层的材料可为金属,如银或铜;第二电极层40为半反射半透光电极层,一般为阴极层,材料可以是ITO或镁银合金。参考图9,以第一像素组21远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为立体面为例,此时与该第一像素组21中发光层51对应的第一电极31具有与该第一像素组21的立体面相适应的表面,即第二立体面,由于第一电极层30的反光作用,可以反射出更多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第一像素组21所发出光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继续参考图6和图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电极31包括主子电极311和至少一个辅子电极312,第二立体面由主子电极311和至少一个辅子电极312组合而成;并且,可选的,主子像素2111设置于主子电极311远离基板10的一侧;辅子像素2112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辅子电极312远离基板10的一侧。
参考图6和图7,具体的,第一电极31包括与主子像素2111对应设置的主子电极311以及与辅子像素2112对应设置的辅子电极312,主子电极311与辅子电极312相互绝缘。由此实现了对像素组中的主子像素2111以及辅子像素2112发光亮度的单独控制。并且,主子电极311包括与主子像素2111相适应的表面,辅子电极312包括与辅子像素2112相适应的表面,例如,当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为平面时,主子电极311靠近主子像素2111的表面也为平面,当辅子像素2112靠近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时,辅子电极312靠近辅子像素2112的表面也为弧面,进而使得主子电极311和辅子电极312的表面也可形成与像素组的立体面相适应的立体面,由于主子电极311和辅子电极312的反光作用,可以反射出更多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第一像素组21所发出光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继续参考图6和图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10,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10的表面与基板10平行,辅子像素2112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10的表面与基板10的夹角θ大于0,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辅子像素2112靠近基板10的表面形成立体面,和/或主子像素2111远离基板10的表面和辅子像素2112远离基板10的表面形成立体面。
具体的,因人眼在正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较多,将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10的表面与基板10平行,尤其是将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远离基板10的表面均与基板10平行时,可以保证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出光量,进而保证正视角可以进入人眼的光线不会过少,保证正视角线显示面板的良好显示效果。并且,将辅子像素2112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或远离基板10的表面与基板10的夹角θ大于0,主子像素211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辅子像素2112靠近基板10的表面形成立体面,和/或主子像素2111远离基板10的表面和辅子像素2112远离基板10的表面形成立体面,可以使得辅子像素2112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较多,进而保证非正视角下可以进入人眼的光线也较多,使得包括主子像素2111和辅子像素2112形成立体面的像素组所发出的不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光线增多,从而相对提高了该像素组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进而减小了与像素单元中其他像素组出射光的亮度偏差,由此改善了非正视角下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均以像素组一侧表面包括的立体面为凸面进行了示例,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该显示面板中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0,并以像素单元20包括发出不同颜色光的第一像素组21,第二像素组22和第三像素组23为例进行示出,其中,第一像素组21包括第一子像素211,第二像素组22包括第二子像素221,第三像素组包括第三子像素231,且第一像素组21远离基底一侧的表面包括立体面,该立体面为凹面,当立体面为凹面时,同样具有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改善色偏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200。该显示装置可以为图11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
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组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组的至少一侧表面包括立体面;
所述至少一个像素组包括主子像素和至少一个辅子像素;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所述主子像素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和/或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基板平行,所述辅子像素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和/或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基板的夹角大于0,所述主子像素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和所述辅子像素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立体面,和/或所述主子像素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和所述辅子像素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立体面;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主子电极和辅子电极,所述主子电极与所述主子像素对应,所述辅子电极与所述辅子像素对应,所述主子电极包括与所述主子像素相适应的表面,所述辅子电极包括与所述辅子像素相适应的表面;所述像素组中的主子像素和所述辅子像素之间由像素限定层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每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层,每个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发一种颜色光的子像素,且所述多个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和/或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立体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层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一一对应,所述多个发光层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至少与一种所述发光层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发光层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二立体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子像素设置于所述主子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辅子像素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辅子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5919.4A CN110310975B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5919.4A CN110310975B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0975A CN110310975A (zh) | 2019-10-08 |
CN110310975B true CN110310975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6807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85919.4A Active CN110310975B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109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8535B (zh) * | 2019-12-20 | 2022-09-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129098A (zh) * | 2019-12-30 | 2020-05-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0973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8538896A (zh) * | 2018-04-26 | 2018-09-1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29944B1 (ko) * | 2017-09-27 | 2022-08-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계발광장치 |
-
2019
- 2019-07-01 CN CN201910585919.4A patent/CN1103109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0973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8538896A (zh) * | 2018-04-26 | 2018-09-1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0975A (zh) | 2019-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6903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074841B2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00490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ngement thereof | |
CN10914872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29200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US11139347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210043695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659053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 |
US1047586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 |
US11968875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EP3671846B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 |
US11374061B2 (en) | OLED display pane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 |
CN110379940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4068843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323349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0898745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9100820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3380862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29122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031097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1016821A1 (zh)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1161364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 | |
CN110311048B (zh) | 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 |
JP7502415B2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携帯端末 | |
CN216488064U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