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9555A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 Google Patents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39555A CN109939555A CN201910337583.XA CN201910337583A CN109939555A CN 109939555 A CN109939555 A CN 109939555A CN 201910337583 A CN201910337583 A CN 201910337583A CN 109939555 A CN109939555 A CN 1099395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unit
- desulfurization
- water
- f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其中,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依次相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水幕池对烟气进行初步水洗,烟气在烟气脱硫单元内通过喷淋的方式着重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脱硝单元内的烟气通过喷淋的方式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全热湿交换单元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水分,充分达到消白的目的;通过多级净化的方式,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以及水分,提高了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锅炉烟气的污染物排放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湿法脱硫后,烟气通常是饱和湿烟气,环境空气的饱和湿度比较低,会使燃煤烟气在烟囱口处产生“白烟”现象,白烟中包含大量盐类、硫酸小液滴、凝胶粉尘、微尘,其危害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对燃煤烟气进行消白处理。但现有技术对烟气的处理工艺对锅炉燃烧产生烟气通常使用普通湿法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对“白烟”通常使用冷凝再热的办法进行处理,导致处理后烟气仍然具有较高能耗,净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处理后能耗高,净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其中,所述水幕池、所述烟气脱硫单元、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以及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依次相连通;所述水幕池用于对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初步水洗,且水洗后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内;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且经过脱硫处理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烟气脱硝单元内;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且经过脱硝处理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内;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消白处理,经过消白处理的所述烟气排向外界大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水幕池内设置有横隔板,将所述水幕池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且所述上空间与所述下空间相连通,所述横隔板使流入所述水幕池内的所述烟气能够进行二次水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包括脱硫塔、第一水泵以及脱硫液池;其中,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脱硫液池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水泵用于使所述脱硫液池中的脱硫液在所述脱硫液池与所述第一喷淋头之间循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脱硝单元包括脱硝塔、第二水泵以及脱硝液池;其中,所述脱硝塔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头与所述脱硝液池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泵用于使所述脱硝液池中的脱硝液在所述脱硝液池与所述第二喷淋头之间循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第一空气入口以及第一空气出口;其中,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烟囱与所述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出口与所述锅炉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清水池、第二温度清水池、消白塔以及水气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的温度;其中,所述消白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喷淋头,所述第三喷淋头与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通过第三管路相连接,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用于使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内的清水在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与所述第三喷淋头之间循环;所述消白塔的烟气入口与所述脱硝塔的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消白塔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消白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相连通;所述水气换热单元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第二空气入口以及第二空气出口;其中,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与所述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出口与所述锅炉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与所述脱硝塔之间还设置有水帘烟道,且所述水帘烟道的上方设置有水膜水箱;所述水膜水箱与所述水帘烟道相连通,用于在所述水帘烟道内形成水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清水池;其中,所述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以及所述清水池依次相连通;所述清水池还与所述脱硫液池以及所述脱硝液池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脱硫液池以及所述脱硝液池补充清水;所述沉淀池还分别与所述水幕池以及所述脱硝塔相连通,用于承接所述水幕池以及所述脱硝塔流出的废液;所述过滤池用于过滤所述沉淀池内的所述废液,且所述废液经过所述过滤池过滤后流至所述清水池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0、烟气从水幕池的下方进入,穿过水幕后从所述水幕池的上方进入烟气脱硫单元,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硫液喷淋进行脱硫、除尘;
S200、所述烟气经过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处理后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的上方流出并进入设置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与烟气脱硝单元之间的第一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第一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从所述第一烟道的下方流出并进入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底部,在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硝液喷淋实现脱硝、除尘;
S300、所述烟气经过所述烟气脱硝单元处理后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上方进入全热湿交换单元内,所述烟气在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中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降温减湿后的所述烟气从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流出并流入烟囱,形成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S100与S200之间还包括:
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中经过所述脱硫液池内的脱硫液喷淋后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的上方进入水帘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水帘烟道中继续经过水膜水箱中的脱硫液的喷淋,进一步脱硫除尘后从所述水帘烟道的下方进入所述烟气脱硝单元;S200与S300之间还包括: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中经过所述脱硝液喷淋后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上方流出并流入与消白塔相连通的第二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第二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进入所述消白塔内,在所述消白塔中逆流而上进行喷淋,降温减湿后的所述烟气从所述消白塔流出并流入所述烟囱,形成所述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S300之后还包括:室外空气进入水气换热单元中进行逆流喷淋,回收所述消白塔中烟气热量,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锅炉助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其中,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依次相连通;使得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能够从水幕池的烟气入口进入到水幕池的内部,且水幕池的烟气入口设置在水幕池的底部,使得进入到水幕池内的烟气能够自下而上流动穿过水幕,使得水幕能够对烟气进行初步水洗,初步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穿过水幕的烟气从水幕池的烟气出口流出,流入烟气脱硫单元的底部并在烟气脱硫单元中逆流而上流动,烟气在脱硫塔中进行脱硫喷淋,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灰尘等污染物质后,从烟气脱硫单元的烟气出口流出并沿烟气脱硝单元的底部流入烟气脱硝单元内,烟气在烟气脱硝单元内自下而上流动进行脱硝喷淋;烟气在烟气经过脱硝喷淋,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并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后从烟气脱硝单元的烟气出口流出并流入全热湿交换单元内,烟气在全热湿交换单元中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对烟气进行降温减湿,去除烟气中的水气,充分达到消白的目的,经过消白处理后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通过水幕池对烟气进行初步水洗,能够大幅度地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质,烟气在烟气脱硫单元内通过喷淋的方式着重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还能够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流入烟气脱硝单元内的烟气通过喷淋的方式着重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还能够更进一步地去除烟气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全热湿交换单元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水分,充分达到消白的目的;通过多级净化的方式,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以及水分,提高了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工艺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工艺的又一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水幕池,101-横隔板,2-烟气脱硫单元,201-脱硫塔,202-第一水泵,203-脱硫液池,3-烟气脱硝单元,301-脱硝塔,302-第二水泵,303-脱硝液池,4-全热湿交换单元,5-第一温度清水池,6-第二温度清水池,7-消白塔,701-第三水泵,8-水气换热单元,9-水帘烟道,901-水膜水箱,10-沉淀池,11-过滤池,12-清水池,13-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其中,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依次相连通;水幕池1用于对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初步水洗,且水洗后的烟气流通至烟气脱硫单元2内;烟气脱硫单元2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且经过脱硫处理的烟气流通至烟气脱硝单元3内;烟气脱硝单元3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且经过脱硝处理的烟气流通至全热湿交换单元4内;全热湿交换单元4用于对烟气进行消白处理,经过消白处理的烟气排向外界大气。
本申请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其中,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依次相连通;使得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能够从水幕池1的烟气入口进入到水幕池1的内部,且水幕池1的烟气入口设置在水幕池1的底部,使得进入到水幕池1内的烟气能够自下而上流动穿过水幕,使得水幕能够对烟气进行初步水洗,初步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穿过水幕的烟气从水幕池1的烟气出口流出,流入烟气脱硫单元2的底部并在烟气脱硫单元2的内部逆流而上流动,烟气在脱硫塔201中进行脱硫喷淋,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灰尘等杂质后,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出口流出并沿烟气脱硝单元3的底部流入烟气脱硝单元3内,烟气在烟气脱硝单元3内自下而上流动进行脱硝喷淋;烟气在烟气经过脱硝喷淋,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并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后从烟气脱硝单元3的烟气出口流出并流入全热湿交换单元4内,烟气在全热湿交换单元4中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对烟气进行降温减湿,去除烟气中的水气,充分达到消白的目的,经过消白处理后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通过水幕池1对烟气进行初步水洗,能够大幅度地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质,烟气在烟气脱硫单元2内通过喷淋的方式着重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还能够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流入烟气脱硝单元3内的烟气通过喷淋的方式着重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还能够更进一步地去除烟气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全热湿交换单元4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水分,充分达到消白的目的;通过多级净化的方式,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以及水分,提高了净化效率。
其中,可选地,水幕池1的烟气入口设置在水幕池1的底部,烟气从水幕池1的烟气入口流入水幕池1内,水幕池1的烟气出口设置在水幕池1的顶部。
其中,可选地,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入口设置在烟气脱硫单元2的底部,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出口设置在烟气脱硫单元2的顶部,烟气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入口流入,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出口流出。
其中,可选地,烟气脱硝单元3的烟气入口设置在烟气脱硝单元3的底部,烟气脱硝单元3的烟气出口设置在烟气脱硝单元3的顶部,烟气从烟气脱硝单元3的烟气入口流入,从烟气脱硝单元3的烟气出口流出。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水幕池1内设置有横隔板101,将水幕池1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且上空间与下空间相连通,用于水洗烟气的水洗液从水幕池1的顶部流入,在上空间内流下形成水幕,水幕首先落到横隔板101上,然后继续沿横隔板101下落流入下空间内,最后流出水幕池1,使得烟气进入水幕池1后首先经过下空间内的水幕进行一次水洗,去除烟气中的大量污染物质,烟气在水幕池1内上升,经过上空间内的水幕进行二次水洗,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烟气脱硫单元2包括脱硫塔201、第一水泵202以及脱硫液池203;其中,脱硫塔2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淋头,第一喷淋头与脱硫液池203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接;第一水泵202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一水泵202用于使脱硫液池203中的脱硫液在脱硫液池203与第一喷淋头之间循环,使得脱硫液能够得到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同时还避免排放大量脱硫液造成环境污染。
其中,可选地,脱硫液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脱硫药剂,多种碱性化合物都可作为脱硫剂,去除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硫剂,采用最多的是石灰、石灰石和用石灰质药剂配制的碱性溶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烟气脱硝单元3包括脱硝塔301、第二水泵302以及脱硝液池303;其中,脱硝塔30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头,第二喷淋头与脱硝液池303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接;第二水泵302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二水泵302用于使脱硝液池303中的脱硝液在脱硝液池303与第二喷淋头之间循环,使得脱硝液能够得到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同时还避免排放大量脱硝液造成环境污染。
其中,可选地,脱硝液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脱硝药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全热湿交换单元4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第一空气入口以及第一空气出口;其中,烟气入口与烟气脱硝单元3的出口相连通,烟气出口通过烟囱13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第一空气入口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第一空气出口与锅炉相连通,使得经过最终处理的烟气能够通过烟囱13排放至规定高度,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空气出口通过管路与锅炉相连,加热加湿后的空气用于锅炉内助燃,充分利用消白过程产生的余热。
其中,可选地,全热湿交换单元4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叉流交换器或逆流交换器,利用防风透湿膜为介质,烟气与空气通过防风透湿膜进行全热湿交换;全热湿交换器就是将A物质烟气里的热量和含湿量交换到B物质空气里,使空气温度升高、含湿量增加的设备,用于烟气和空气热湿交换,使烟气降温减湿,达到消白效果,当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包括: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以及第一温度清水池5、第二温度清水池6、消白塔7以及水气换热单元8,第一温度清水池5内的液体温度低于第二温度清水池6内的液体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清水池5为低温清水池,第二温度清水池6为高温清水池;其中,水幕池1、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脱硝单元3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4依次相连通,能够对烟气进行逐级净化。
消白塔7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喷淋头,第三喷淋头与第一温度清水池5通过第三管路相连接,且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701,通过第三水泵701能够使第一温度清水池5内的清水在第一温度清水池5与第三喷淋头之间循环喷淋,对烟气进行降温减湿,达到消白的目的;清水喷淋烟气过程中,清水与烟气进行热湿交换,使得流下的清水温度会升高,当清水温度升至预定标准温度值时,为保证消白效果,将高温清水通过第二出水口引流至第二温度清水池6中,补给新的低温清水继续进行消白喷淋;消白塔7的烟气入口与脱硝塔301的烟气出口相连通,使得经过脱硝处理的烟气能够流入消白塔7内进行消白处理;消白塔7的烟气出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用于将消白后达到排放标准的烟气经由烟囱13排放至大气。
水气换热单元8的入水口与第二温度清水池6通过第四管路相连通,且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水泵,使得第二温度清水池6内的高温清水能够在第二温度清水池6与水气换热单元8中循环,通过高温清水对进入水气换热单元8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引至锅炉内助燃,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燃料;对水气换热单元8内的空气加热后,高温清水温度降低,降低后的低温清水引流至第一温度清水池5内重复利用,节省大量水资源,避免浪费。
其中,可选地,水气换热单元8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叉流交换器或逆流交换器,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脱硫塔201与脱硝塔301之间还设置有水帘烟道9,水帘烟道9的上方设置有水膜水箱901;水膜水箱901的进水口与脱硫液池203通过管路相连接,使得脱硫液池203内的脱硫液也能够流入并储存在水膜水箱901中;水膜水箱901的底部设置有布液管道,且布液管道与水帘烟道9相连通,使得水帘烟道9内形成脱硫水帘,烟气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烟气出口进入水帘烟道9内进行水洗,能够在烟气脱硫单元2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烟气的脱硫以及除尘效果,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沉淀池10、过滤池11以及清水池12;其中,沉淀池10、过滤池11以及清水池12依次相连通;清水池12还与脱硫液池203以及脱硝液池303相连通,能够向脱硫液池203以及脱硝液池303内及时补充清水;沉淀池10还分别与水幕池1以及脱硝塔301相连通,用于承接水幕池1以及脱硝塔301流出的废液,过滤池11对废液进行过滤处理后流至清水池12中,形成水路循环,使得本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各部分液体循环使用,节省大量资源,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脱硫液池203与脱硫塔201之间、水膜水箱901与脱硫液池203之间、脱硝塔301和脱硝液池303之间、多个水泵的连接管路上、脱硫液池203与脱硝液池303和清水池12之间、脱硝塔301与沉淀池10之间、消白塔7与沉淀池10之间、水幕池1与沉淀池10之间的连接管道以及烟道上分别设置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监测仪器;多个监测仪器通过多参数控制调节方法,用于监测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内多个监控点的水、空气、烟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压力、水质和烟尘颗粒物、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浓度的多种信息,利用多种监控指标控制水、空气、烟气的热学参数与烟气污染物排放参数,控制系统全年及变工况运行。
其中,可选地,监测仪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温度压力仪表、流量仪表、监测烟尘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浓度的仪表等,根据设置位置以及所要采集的信息选择相应功能的检测仪器。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0、烟气从水幕池1的下方进入,穿过水幕后从水幕池1的上方进入烟气脱硫单元2,烟气在烟气脱硫单元2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硫液喷淋进行脱硫、除尘;
S200、烟气经过烟气脱硫单元2处理后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上方流出并进入设置在烟气脱硫单元2与烟气脱硝单元3之间的第一烟道内;烟气在第一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从第一烟道的下方流出并进入烟气脱硝单元3的底部,在烟气脱硝单元3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硝液喷淋实现脱硝、除尘;
S300、烟气经过烟气脱硝单元3处理后从脱硝塔301的上方进入全热湿交换单元4内,烟气在全热湿交换单元4中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降温减湿后的烟气从全热湿交换单元4流出并流入烟囱13,形成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
在该实施例中,烟气首先进入水幕池1,在水幕池1内进行两次脱硫水幕的水洗处理,去除烟气中大部分硫化物以及灰尘等污染物;烟气从水幕池1流出并流入烟气脱硫单元2内进行精细脱硫处理,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硫化物以及灰尘等污染物;经过脱硫处理后,烟气流入烟气脱硝单元3内进行精细脱硝处理,去除污染物的烟气流入全热湿交换单元4内进行降温减湿,达到消白的效果,消白后的烟气不仅去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还能在视觉上完成消白处理。
实施例四
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烟气净化工艺,本实施例中的烟气净化工艺是在实施例三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S100与S200之间还包括:
烟气在烟气脱硫单元2中经过脱硫液喷淋后从烟气脱硫单元2的上方进入水帘烟道9;烟气在水帘烟道9中继续经过水膜水箱901中的脱硫液的喷淋,进一步脱硫除尘后从水帘烟道9的下方进入烟气脱硝单元3;
S200与S300之间还包括:
烟气在烟气脱硝单元3中经过脱硝液喷淋后从烟气脱硝单元3的上方流出并流入与消白塔7相连通的第二烟道内;烟气在第二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进入消白塔7内,在消白塔7中逆流而上进行喷淋,降温减湿后的烟气从消白塔7流出并流入烟囱13,形成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
S300之后还包括:
室外空气进入水气换热单元8中进行逆流喷淋,回收消白塔7中烟气热量,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锅炉助燃。
在该实施例中,烟气首先进入水幕池1,在水幕池1内进行两次脱硫水幕的水洗处理,去除烟气中大部分硫化物以及灰尘等污染物;烟气从水幕池1流出并流入烟气脱硫单元2内进行精细脱硫处理,烟气从烟气脱硫单元2流出并进入至水帘烟道9内,对烟气进行脱硫喷淋,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硫化物以及灰尘等污染物,烟气经过水帘烟道9喷淋后进入烟气脱硝单元3内进行精细脱硝处理,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以及灰尘等污染物质后,通过第二烟道进入消白塔7内进行消白处理,对烟气消白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烟气即可通过烟囱13排放至大气;水气换热单元8与第二温度清水池6相连通,从消白塔7流入第二温度清水池6内的高温水能够对进入水热单元内的室外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并引流至锅炉内进行助燃,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节省了燃料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幕池、烟气脱硫单元、烟气脱硝单元以及全热湿交换单元;
其中,所述水幕池、所述烟气脱硫单元、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以及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依次相连通;
所述水幕池用于对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初步水洗,且水洗后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内;
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且经过脱硫处理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烟气脱硝单元内;
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且经过脱硝处理的所述烟气流通至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内;
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消白处理,经过消白处理的所述烟气排向外界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池内设置有横隔板,将所述水幕池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且所述上空间与所述下空间相连通,所述横隔板使流入所述水幕池内的所述烟气能够进行二次水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包括脱硫塔、第一水泵以及脱硫液池;
其中,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脱硫液池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水泵用于使所述脱硫液池中的脱硫液在所述脱硫液池与所述第一喷淋头之间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包括脱硝塔、第二水泵以及脱硝液池;
其中,所述脱硝塔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头与所述脱硝液池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泵用于使所述脱硝液池中的脱硝液在所述脱硝液池与所述第二喷淋头之间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第一空气入口以及第一空气出口;
其中,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相连通,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烟囱与所述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出口与所述锅炉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清水池、第二温度清水池、消白塔以及水气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的温度;
其中,所述消白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喷淋头,所述第三喷淋头与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通过第三管路相连接,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用于使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内的清水在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与所述第三喷淋头之间循环;所述消白塔的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消白塔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消白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相连通;
所述水气换热单元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第二空气入口以及第二空气出口;其中,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二温度清水池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温度清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与所述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出口与所述锅炉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之间还设置有水帘烟道,且所述水帘烟道的上方设置有水膜水箱;所述水膜水箱与所述水帘烟道相连通,用于在所述水帘烟道内形成水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清水池;其中,所述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以及所述清水池依次相连通;
所述清水池还与所述脱硫液池以及所述脱硝液池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脱硫液池以及所述脱硝液池补充清水;
所述沉淀池还分别与所述水幕池以及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相连通,用于承接所述水幕池以及所述烟气脱硝单元流出的废液;
所述过滤池用于过滤所述沉淀池内的所述废液,且所述废液经过所述过滤池过滤后流至所述清水池中。
9.一种烟气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烟气从水幕池的下方进入,穿过水幕后从所述水幕池的上方进入烟气脱硫单元,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硫液喷淋进行脱硫、除尘;
S200、所述烟气经过所述烟气脱硫单元处理后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的上方流出并进入设置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与烟气脱硝单元之间的第一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第一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从所述第一烟道的下方流出并进入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底部,在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中逆流而上,经过脱硝液喷淋实现脱硝、除尘;
S300、所述烟气经过脱硝处理后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上方进入全热湿交换单元内,所述烟气在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中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降温减湿后的所述烟气从所述全热湿交换单元流出并流入烟囱,形成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S100与S200之间还包括:
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中经过所述脱硫液池内的脱硫液喷淋后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的上方进入水帘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水帘烟道中继续经过储存在水膜水箱中的脱硫液的喷淋,进一步脱硫除尘后从所述水帘烟道的下方进入所述烟气脱硝单元;
S200与S300之间还包括:
所述烟气在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中经过所述脱硝液喷淋后从所述烟气脱硝单元的上方流出并流入与消白塔相连通的第二烟道内;所述烟气在所述第二烟道中改变流向,自上而下进入所述消白塔内,在所述消白塔中逆流而上进行喷淋,降温减湿后的所述烟气从所述消白塔流出并流入所述烟囱,形成所述烟气通路,排向外界大气;
S300之后还包括:
室外空气进入水气换热单元中进行逆流喷淋,回收所述消白塔中烟气热量,加热加湿后的空气进入锅炉助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7583.XA CN109939555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7583.XA CN109939555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9555A true CN109939555A (zh) | 2019-06-28 |
Family
ID=6701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37583.XA Pending CN109939555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3955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929A (zh) * | 2019-08-29 | 2019-12-17 | 北京清投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53224A1 (en) * | 2014-06-05 | 2017-04-12 | Wei, Xionghui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of flue gas |
CN106731614A (zh) * | 2017-01-14 | 2017-05-31 | 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和装置 |
CN206935061U (zh) * | 2017-04-11 | 2018-01-30 |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装置 |
CN108775595A (zh) * | 2018-06-26 | 2018-11-09 | 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 燃煤烟气消白、减排与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及系统 |
CN209917622U (zh) * | 2019-04-26 | 2020-01-10 | 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净化系统 |
-
2019
- 2019-04-26 CN CN201910337583.XA patent/CN1099395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53224A1 (en) * | 2014-06-05 | 2017-04-12 | Wei, Xionghui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of flue gas |
CN106731614A (zh) * | 2017-01-14 | 2017-05-31 | 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和装置 |
CN206935061U (zh) * | 2017-04-11 | 2018-01-30 |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装置 |
CN108775595A (zh) * | 2018-06-26 | 2018-11-09 | 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 燃煤烟气消白、减排与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及系统 |
CN209917622U (zh) * | 2019-04-26 | 2020-01-10 | 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净化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929A (zh) * | 2019-08-29 | 2019-12-17 | 北京清投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578929B (zh) * | 2019-08-29 | 2024-06-25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一体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8879B (zh) | 一种双循环文氏棒塔烟气除尘脱硫系统 | |
CN107261699A (zh) | 一种脱硫烟气超净除尘消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126331A (zh) | 一种消除湿法脱硫有色烟羽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9772071A (zh) | 基于上喷淋上进气喷淋塔的白色烟羽消除系统 | |
CN110882611A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白系统 | |
CN107158913A (zh) | 一种脱硫烟气超净除尘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647121A (zh) | 一种烟气净化消白及脱硫废水处理一体化系统 | |
CN103657367A (zh) | 一种单塔式钙法脱硫转双塔式氨法脱硫的装置与工艺 | |
CN205517263U (zh) | 一种烟气换热节能脱硫脱硝装置 | |
CN209917622U (zh)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净化系统 | |
CN109939555A (zh) | 能效治霾一体化装置及烟气净化工艺 | |
CN208711381U (zh) |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高效脱白装置 | |
CN110307558A (zh) | 一种氨法脱硫塔烟气消白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 |
CN204182256U (zh) |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 |
CN211925805U (zh) | 一种烟气消白节水装置 | |
CN109603499A (zh) | 一种混合式烟气冷凝降温装置 | |
CN211487021U (zh) | 一种管束式除雾除尘装置 | |
JP3221952U (ja) | 高効率脱硫脱硝排ガス浄化装置 | |
CN210601690U (zh) | 氨法脱硫塔烟气消白装置 | |
CN211537169U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白系统 | |
CN216755932U (zh) |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吸收塔 | |
CN208794436U (zh) | 一种锅炉排烟消白与进风预热系统 | |
CN204563906U (zh)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 | |
CN208893934U (zh) |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脱硫塔 | |
CN209997444U (zh) | 一种烟气脱硫、除霾及消白一体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