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8232A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18232A CN107918232A CN201810004266.1A CN201810004266A CN107918232A CN 107918232 A CN107918232 A CN 107918232A CN 201810004266 A CN201810004266 A CN 201810004266A CN 107918232 A CN107918232 A CN 1079182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plate
- display base
- sealant
- liquid crystal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1—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减小液晶滴注位置与密封胶的距离导致部分液晶与固化程度较低的密封胶先接触,而引起该部分液晶被污染的问题。该显示基板有效显示区以及位于有效显示区周边的封框胶设置区;有效显示区和封框胶设置区之间,具有至少一圈用于容纳液晶的引流槽;引流槽绕有效显示区周边设置。该显示基板用于构成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在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具有用于对液晶进行密封的密封胶10(Sealant)。其中,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如图1a所示形成于显示区的液晶图案(LC Pattern)在受压作用下形成液晶层。该液晶层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如图1b所示以椭圆形向四周扩散,这样一来,如图1c所示,会造成显示面板的四个角未被液晶完全填充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会减小液晶滴注位置与密封胶的距离,然而这样一来,位于上述椭圆长边位置的液晶由于扩散速度较快而与固化程度较低的密封胶相接触,从而导致液晶被污染,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周边存在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减小液晶滴注位置与密封胶的距离导致部分液晶与固化程度较低的密封胶先接触,而引起该部分液晶被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有效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周边的封框胶设置区;所述有效显示区和所述封框胶设置区之间,具有至少一圈用于容纳液晶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绕所述有效显示区周边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上的数据金属层、有机膜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有机膜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有机膜层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机膜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表面的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有机膜层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上的栅极绝缘层和钝化层;所述栅极绝缘层和钝化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栅极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滤色层和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圈所述引流槽,至少最靠近所述封框胶设置区的一圈所述引流槽与位于该封框胶设置区中的一圈封框胶的形状一致。
可选的,所述有机膜层在形成有所述引流槽的位置的厚度为0.5μm~1μm。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圈所述引流槽,相邻两圈引流槽之间的间距为95μm~105μm。
可选的,所述引流槽的槽宽为200μm~1000μm。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由上述可知,该显示基板中引流槽自身的凹陷部分可以容纳液晶,在此情况下,以该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为例,当该显示基板与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对盒后,形成于AA区的液晶图案在受压作用下形成液晶层。该液晶层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先以椭圆形向四周扩散。在此情况下,该椭圆形液晶层长边部分的液晶由于扩散速度较快,因此会先流入与该AA区最靠近的一圈引流槽内,并在该引流槽的导向作用下,液晶沿着引流槽流动,并将引流槽的其他部分填满,从而对上述椭圆形液晶层中扩散速度较慢的部分进行补偿,使得整个液晶层的周边以相同或近似相同的速率向外扩散,并最终几乎同时到达封框胶。此时,封框胶围设的密封区域均被液晶层填充。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小封框胶围设的密封区域的部分位置(例如四个角)未被液晶完全填充现象的产生几率。另一方面,液晶层在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在引流槽的导向作用下,先将引流槽填充之后再向封框胶扩散,因此,可以延长液晶层与封框胶接触的时间,使得最终与液晶层相接触的封框胶已经经过一定时间的预固化,或者经过了上述预固化和热固化。此时,封框胶的固化程度较深,及时与液晶层相接触,能够被液晶层析出或溶解出的杂质较少,从而能够减少液晶层上述杂质污染的几率,最终达到减小Mura、Flicker Shift及残像等不良显示现象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图案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液晶图案的一种扩散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液晶图案的另一种扩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构成的显示面板中液晶图案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液晶图案的一种扩散示意图;
图3c为图3a中液晶图案的另一种扩散示意图;
图3d为图3a中液晶图案的又一种扩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引流槽的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OA电路与封框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引流槽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引流槽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引流槽的又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第一衬底;02-第二衬底;100-显示基板;10-封框胶;11-封框胶设置区;12-引流槽;20-数据金属层;30-有机膜层;31-钝化层;32-栅极绝缘层;40-第一透明导电层;41-第二透明导电层;50-滤色层;51-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100,如图2所示,包括有效显示区(英文全称:Active Area,英文简称AA)以及位于该有效显示区周边的封框胶设置区11。
其中,该封框胶设置区11绕上述AA区周边,且首尾闭合。这样一来,位于该封框胶设置区11内的封框胶10可以对该封框胶设置区11围设成的密封区域内的液晶进行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基板100用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基于此,该显示基板100可以为彩膜基板(或未设置滤色层的对盒基板)。在此情况下,上述封框胶10可以涂覆在该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上的封框胶设置区11内。或者,该显示基板100还可以为阵列基板。在此情况下,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对盒后,该阵列基板上的封框胶设置区11与涂覆于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上的封框胶10相接触,使得该封框胶10背离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的一侧表面位于该阵列基板上的封框胶设置区11内。
上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可以构成液晶盒(Cell),在Cell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将封框胶10涂覆在彩膜基板,将液晶滴注在TFT基板上。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盒后对封框胶10进行预固化(UV固化)及热固化。其中UV固化耗时短但是固化不充分,所以还需要对封框胶10进行热固化,以使其固化完全。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真空对盒后不能立刻对封框胶10进行固化处理,因此如果液晶滴注位置与封框胶10之间的距离较近,会导致对盒后液晶层在扩散过程中,该液晶层部分区域的液晶会由于扩散速度较快而与上述未固化的封框胶10相接触,从而被该封框胶10中的杂质离子污染。上述杂质离子吸附会在取向层和液晶层的界面,而形成内部电场,从而导致液晶存在严重的直流残留(DC),液晶在DC作用下出现极化,产生内建电场。该内建电场随着点灯时间的延长会达到平衡,在达到稳定之前,变化的电场会导致Flicker Shift(闪烁漂移)现象的发生。此外上述杂质离子还会形成垂直电场,从而影响液晶偏转,导致屏幕出现发绿、Mura等不良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100中,在该AA区和封框胶设置区11之间,具有至少一圈用于容纳液晶的引流槽12。该引流槽12绕AA区周边设置。
由上述可知,引流槽12自身的凹陷部分可以容纳液晶,在此情况下,以该显示基板100为阵列基板为例,当该显示基板100与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对盒后,如图3a所示形成于AA区的液晶图案(LC Pattern)在受压作用下形成液晶层。该液晶层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如图3b所示先以椭圆形向四周扩散。在此情况下,如图3c所示,该椭圆形液晶层长边部分的液晶由于扩散速度较快,因此会先流入与该AA区最靠近的一圈引流槽12内,并在该引流槽12的导向作用下,液晶沿着引流槽12流动,并将引流槽12的其他部分填满,从而对上述椭圆形液晶层中扩散速度较慢的部分进行补偿,使得整个液晶层的周边以相同或近似相同的速率向外扩散,并最终几乎同时到达封框胶10。此时,如图3d所示,封框胶10围设的密封区域均被液晶层填充。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小封框胶10围设的密封区域的部分位置(例如四个角)未被液晶完全填充现象的产生几率。另一方面,液晶层在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在引流槽12的导向作用下,先将引流槽12填充之后再向封框胶10扩散,因此,可以延长液晶层与封框胶10接触的时间,使得最终与液晶层相接触的封框胶10已经经过一定时间的预固化(UV固化),或者经过了上述预固化和热固化。此时,封框胶10的固化程度较深,及时与液晶层相接触,能够被液晶层析出或溶解出的杂质较少,从而能够减少液晶层上述杂质污染的几率,最终达到减小Mura、Flicker Shift及残像等不良显示现象的发生几率。
基于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基板,解决液晶填充不均匀和液晶被污染的问题时,对液晶图案的设置方式没有要求,从而可以简化液晶滴注的难度,无需对液晶或液晶图案进行进一步研发。此外,在引流槽12的导向作用下,液晶的扩散速度得到的一定程度的减缓,所以无需对封框胶10的曝光量进行调整。另外,引流槽10可以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所以制作工艺简单可行性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构图工艺,可指包括光刻工艺,或,包括光刻工艺以及刻蚀步骤,同时还可以包括打印、喷墨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的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的工艺。可根据本发明中所形成的结构选择相应的构图工艺。
本申请对上述引流槽12的设置圈数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上述封框胶设置区11与AA区之间的距离确定。其中,图2是以设置了三圈引流槽12为例进行的说明。由上述可知,导流槽12设置的圈数越多,液晶填充效果以及防止该液晶被污染的效果越好。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引流槽12在显示基板100中的设置方式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基板100阵列基板。
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阵列基板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01上的数据金属层20、有机膜层30和第一透明导电层40。
其中,数据金属层20用于形成数据线Data以及TFT的源极和漏极。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40可以作为像素电极或公共电极。此外,该有机膜层30有利于提高像素开口率。
基于此,该有机膜层30覆盖封框胶设置区11所围设的密封区域,即该有机膜层30即覆盖AA区,又覆盖AA区域封框胶10之间的区域。在此情况下,上述引流槽12设置于该有机膜层30上。
有机膜层30的厚度2μm左右,而通常液晶盒的盒厚度(Cell Gap)约为3μm。因此可以看出相对于该阵列基板中其他薄膜层而言,有机膜层30的厚度较厚。这样一来,在该有机膜层30上可以形成深度较大的引流槽12,从而有利于提高引流槽12对液晶的引流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阵列基板应用于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显示装置中时,如图5所示,GOA电路集成于上述AA区以外的区域,并与封框胶10的位置有部分重叠。因此,为了在上述有机膜层30上形成引流槽12的同时,确保该有机膜层10对位于其下方的GOA电路进行保护,避免GOA电路裸露而受到水氧或杂质的腐蚀,可选的,该有机膜层30在形成有上述引流槽12的位置的厚度H为0.5μm~1μm,即该引流槽12并未将有机膜层30穿透。此时,对于厚度在2μm左右的有机膜层30而言,上述引流槽12的深度可以达到1μm~1.5μm。
或者,该阵列基板应用于非GOA显示装置中时,由于驱动元件通过Bonding(绑定)工艺制作于封框胶10以外的第一衬底01上,因此,为了提高引流槽12对液晶的引流导向作用,上述引流槽12可以将有机膜层30穿透。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得扩散后液晶层的边缘均能够与封框胶10相接触,以提高封框胶10围设的密封区域内被液晶层完全覆盖的效果,减少填充气泡的出现几率。可选的,当上述显示基板100包括多圈引流槽12时,如图3b所示,至少最靠近封框胶设置区11的一圈引流槽12与位于该封框胶设置区11中的一圈封框胶10的形状一致。这样一来,在靠近封框胶设置区11的一圈引流槽12的引流作用下,使得液晶沿该引流槽12流动并将该引流槽12填充满,此时液晶层的边缘与引流槽12的边缘形状相匹配,进而可以使得该液晶层的边缘与该封框胶10的边缘相匹配。在此情况下,在液晶层的进一步扩散过程中,有利于液晶层的保持原有形状匀速扩散至封框胶10,从而减少了填充气泡的出现几率。
此外,如图4所示,上述引流槽12的槽宽L1可以为200μm~1000μm。以提高引流槽12对液晶的引流导向作用。
在上述显示基板100包括多圈引流槽12的情况下,相邻两圈引流槽12之间的间距L2可以为95μm~105μm。从而可以避免间距L2过小导致制作精度提高,或者可以避免间距L2过大导致液晶层没有及时经过一引流槽12的引流,从而使得该液晶层边缘的不同位置扩散速度差较大的问题。
基于此,对于AD-SDS(Advanced-Super Dimensional Switching,简称为ADS,高级超维场开关)型显示装置而言,该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如图6所示,还包括位于有机膜层30背离第一衬底01一侧表面的钝化层31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41。
其中,在第一透明导电层40作为像素电极的情况下,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1可以作为公共电极;或者,当第一透明导电层40作为公共电极的情况下,该第二透明导电层41可以作为像素电极。此时,上述有机膜层30还可以减小数据线Data与该公共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具体的,构成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40或第二透明导电层41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
在此基础上,在钝化层31覆盖封框胶设置区11所围设的密封区域,该引流槽12如图6所示,设置于钝化层31和有机膜层30上。
具体的,该引流槽12的设置圈数以及设置尺寸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且该阵列基板如图7所示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01上的栅极绝缘层32和钝化层31。此时,该阵列基板中未设置上述有机膜层30。
基于此,在该栅极绝缘层32和钝化层31覆盖封框胶设置区11(或封框胶10)所围设的密封区域的情况下,上述引流槽12可以设置于栅极绝缘层32和钝化层31上。
具体的,该引流槽12的设置圈数以及设置尺寸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滤色的滤色层时,上述与该阵列基板相对盒的基板可以为由玻璃基板或透明树脂基板构成的对盒基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基板100为彩膜基板,在此情况下,如图8所述,该显示基板100包括依次位于第二衬底02上的滤色层50和平坦层51。
基于此,在平坦层51覆盖封框胶设置区11(或封框胶10)所围设的密封区域的情况下,该引流槽12设置于平坦层51上。
具体的,该引流槽12的设置圈数以及设置尺寸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衬底01和第二衬底02,可以为玻璃基板或者采用透明树脂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基板100。
由上述可知,上述显示基板100可以为彩膜基板或者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或对盒基板)对盒后形成液晶盒(Cell),该液晶盒内填充由液晶层。此外,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英文全称:Polarizer,英文简称:POL)以及背光模组(英文全称:Back LightUnit,英文简称:BLU)。
基于此,在显示的过程中,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面光源,在下偏光片的作用下,可以将背光模组提供的椭圆偏振光转化成线偏光,且只有垂直吸收轴方向的线偏光可以透过该光片。接下来,下偏光片出射的光线进入液晶盒后,会受到液晶盒内液晶的旋光作用使上述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并经过彩膜基板的滤色作用以及上偏光片后进入人眼,以实现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该显示装置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周边的封框胶设置区;
所述有效显示区和所述封框胶设置区之间,具有至少一圈用于容纳液晶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绕所述有效显示区周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上的数据金属层、有机膜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
所述有机膜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有机膜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机膜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表面的钝化层;
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有机膜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第一衬底上的栅极绝缘层和钝化层;所述栅极绝缘层和钝化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栅极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滤色层和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封框胶设置区所围设的密封区域,所述引流槽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圈所述引流槽,至少最靠近所述封框胶设置区的一圈所述引流槽与位于该封框胶设置区中的一圈封框胶的形状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膜层在形成有所述引流槽的位置的厚度为0.5μm~1μ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圈所述引流槽,相邻两圈引流槽之间的间距为95μm~10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槽宽为200μm~1000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4266.1A CN107918232B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4266.1A CN107918232B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18232A true CN107918232A (zh) | 2018-04-17 |
CN107918232B CN107918232B (zh) | 2021-04-30 |
Family
ID=6189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042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18232B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1823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1801A (zh) * | 2018-07-16 | 2018-12-1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76800A (zh) * | 2019-06-11 | 2019-10-25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WO2025043610A1 (zh) * | 2023-08-31 | 2025-03-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08564U (zh) * | 2011-04-19 | 2011-10-12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US20150062515A1 (en) * | 2013-09-03 | 2015-03-05 | Japan Display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5093692A (zh) * | 2015-08-07 | 2015-1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247408A (zh) * | 2013-06-11 | 2016-01-13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和绝缘膜的槽部形成方法 |
CN107219692A (zh) * | 2017-07-28 | 2017-09-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01-02 CN CN201810004266.1A patent/CN1079182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08564U (zh) * | 2011-04-19 | 2011-10-12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CN105247408A (zh) * | 2013-06-11 | 2016-01-13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和绝缘膜的槽部形成方法 |
US20150062515A1 (en) * | 2013-09-03 | 2015-03-05 | Japan Display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5093692A (zh) * | 2015-08-07 | 2015-1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7219692A (zh) * | 2017-07-28 | 2017-09-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1801A (zh) * | 2018-07-16 | 2018-12-1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76800A (zh) * | 2019-06-11 | 2019-10-25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WO2025043610A1 (zh) * | 2023-08-31 | 2025-03-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18232B (zh)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3609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ctangular-shaped pixel electrodes overlapping with comb-shaped counter electrodes in plan view | |
US826465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 |
US10775654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lexi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KR102363676B1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526130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4600079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KR20170082701A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7688254B (zh) | Coa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10217773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US9684213B2 (en) | BOA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9188764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KR20070051642A (ko) |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 |
CN107918232A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030026088A (ko) | 기판 흡착용 진공 척 구조 | |
JP2004094217A (ja) | 液晶表示器の自己位置合わせ画素電極の製造方法 | |
KR10206796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072130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액정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KR20080003075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090000948A (ko) |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패널 | |
JP549232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100433661B1 (ko) | 고개구율을 갖는 수직배향모드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20113442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20080111589A (ko) |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패널 | |
KR20090128909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060128553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