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1189A -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51189A CN107151189A CN201710572596.6A CN201710572596A CN107151189A CN 107151189 A CN107151189 A CN 107151189A CN 201710572596 A CN201710572596 A CN 201710572596A CN 107151189 A CN107151189 A CN 107151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liquid
- selenium
- bacterial
- ferti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05D9/02—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containing trace el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C05G5/23—Solu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该富硒液体菌肥的原料包括:沼液,菇渣,EM菌液,EM原菌液,CM菌,亚硒酸盐,红糖。该富硒液体菌肥可为蔬菜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促进生长。该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部分EM菌液、菇渣、部分CM菌液加入到沼液中,调节pH值,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将剩余的EM菌液,部分亚硒酸盐溶液与第一发酵液混合;4‑6天后,加入部分EM原菌液,剩余的CM菌液以及剩余的亚硒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富硒液体菌肥。该制备方法技术简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硒液体菌肥。该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能够应用于叶面肥或灌根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富硒液体肥菌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目前,有机食材越来越收到大家的追捧,有机食材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然而农家有机肥降解缓慢,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使用;一般的菌肥发酵周期长,限制了大规模快速的生产菌肥,不利于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液体菌肥,该富硒液体菌肥利用沼液、菇渣等废弃资源,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减缓环境污染,可为蔬菜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促进生长,能够化肥使用量,时效率高,毒性低的缺点,提高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技术简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硒液体菌肥。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在叶面肥或灌根肥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亚硒酸盐0.3-0.75份,以及红糖4-6份。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将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7.5,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将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亚硒酸盐溶液与第一发酵液混合;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亚硒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一种上述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叶面肥或灌根肥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肥,其制备原料主要包括:沼液、菇渣、EM菌液、EM原菌液、CM菌、亚硒酸钠、以及红糖。
其中,沼液和菇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氨基酸,营养元素生长激素等对蔬菜生长有利的物质;红糖中含有氨基酸、纤维素、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通过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的水液代谢,排除细胞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清洁;利用复合生物菌群EM、CM和上述有机物质将无机硒(亚硒酸钠)转化成有机硒,形成富有机硒液体菌肥。
上述各原料组分同时起到协同配合的作用,制得的富硒液体菌肥其营养全面均衡,能够充分提高蔬菜品质和改善土壤生态。按重量份数计,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亚硒酸盐0.3-0.75份,红糖4-6份。该配比经过科学设计,按照该配比配制的原料所制备得到的富硒液体菌,能够提高蔬菜品质和改善土壤生态。该富硒液体菌具有省工、省肥、省药、省地、省机械费用;增加产量、增加效益、增强抗病性等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将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7.5,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将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亚硒酸盐溶液与第一发酵液混合;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亚硒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富硒液体菌肥;得到富硒液体菌肥。两次发酵有利于菇渣、沼液中的有机质充分的散发出来与复合生物菌群EM、CM充分结合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制备方法技术简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硒液体菌肥。
本发明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能够应用于制备叶面肥或灌根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有机液肥是一种高浓缩、高肥效、多功能、全营养增效型的新型肥料。相对传统的化肥它能够在极短时间里被植物吸收,避免流失,且施用简单方便,容易运输储存。其含有大量的活性细胞及高效的营养酶素,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以及钙、镁、硫、硼、锌、钼、铜、锰、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同时还具有芦荟精华、氨基酸、腐植酸和水溶性蛋白等多种营养成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亚硒酸盐0.3-0.75份,以及红糖4-6份。
其中,各原料组分的选用及配比经过科学设计,以使各种原料之间相互配合既能够最大程度相互反应又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采用这种配比,各种原料的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和补充,更有利于充分提高蔬菜品质和改善土壤生态。
作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和改善土壤生态,按重量份数计,沼液为70-85份,菇渣为13-20份,EM菌为0.8-1.2份,CM菌为1.5-2.5份,亚硒酸钠为0.2-0.4份,红糖为4-6份;在该范围内,最为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沼液为75份,菇渣为16份,EM菌为1份,CM菌为2份,亚硒酸钠为0.3份,以及红糖为5份时,提高蔬菜品质和改善土壤生态的效果最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包括以下原料:沼液、菇渣、EM菌、CM菌、亚硒酸钠、以及红糖。
其中,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液,意为有效微生物群菌液,它是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种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与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而且EM菌应用范围较为宽广,多应用于工业、农业、畜牧业和环保等领域。现在EM菌液是一种通用的,且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农业液肥市场中的菌肥发酵材料,而且简单易得。
CM复合菌能使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有益微生物共生共荣。CM复合菌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沼液不仅能完全取代化肥,还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各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以及丁酸、吲哚乙酸、维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质。因此有着促进作物生长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双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沼液取自养猪场水粪厌氧发酵3个月后的排放的沼液,发酵后的沼液不但没什么味道,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还杀死了很多病菌,肥效得以增加。
菇渣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钙、磷、钾、钠、镁、铁、锌、锰、铜等营养物质。在本实施例中,菇渣取自食用菌代料栽培后的废弃菇渣,采用该种菇渣可缩短腐熟时间。
红糖的加入可以促使生物CM、EM菌群大量繁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抗逆能力,还可以膨大果实,提高含糖量。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但目前我国大部地区缺硒,日常生活中粮食及蔬菜中硒含量不足。必须开发富硒食品尤其是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植物硒食品。目前富硒蔬菜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富硒土壤中生长蔬菜,但我国富硒土壤很少,而且不集中,生产富硒蔬菜具有不稳定性而且不易大面积推广。第二种方式人工补充无机硒如硒酸钠等。无机硒残留在土壤和蔬菜上具有一定毒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差。有机硒与无机硒相比具有毒性小,少污染环境,利用率高等优点,本实施例正是利用了复合生物菌群EM、CM和由沼液、菇渣等提供的有机物质将无机硒亚硒酸钠转化成有机硒,形成富有机硒液体菌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制EM菌液,其中,优选地,EM菌液由EM原菌液与红糖水和沼液按照0.4-0.6:4-6:15-25的重量比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红糖水可促进EM原菌液中的菌群繁殖,以帮助EM原菌液中的菌群与沼液中的有机质等快速结合;EM原菌液与红糖水和沼液的重量比经发明人创造性试验所得,在该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EM菌液用于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更强。
接着按重量份数计,将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7.5,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该步骤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肥效,在该碱性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效力,EM菌液、菇渣、CM菌液、沼液的配比经发明人创造性试验所得,在该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EM菌液用于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更强。
将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亚硒酸盐溶液与第一发酵液混合;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硒酸盐包括硒酸钾或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该两种无机硒的较为单纯,钾或钠均可被土壤或植物吸收,不会有其他的杂元素。按照上述配比向第一发酵液中加入EM菌液和硒酸盐溶液,能更多地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
接着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再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亚硒酸盐溶液,进行第二发酵;第二次发酵进一步增强了无机硒的转化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发酵效果,优选地,第二发酵时间优选为15-20天,第二发酵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能够应用于制备叶面肥或灌根肥。具体地,作为优选地,该富硒液体菌肥稀释3倍可直接用于灌根,稀释5倍后可用于叶面肥。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0份,菇渣13份,EM菌液21份,EM原菌液0.8份,CM菌3.3份,亚硒酸钠0.3份,以及红糖4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4份EM原菌液与4份红糖水和15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0份EM菌液、13份菇渣、1.5份CM菌液加入到70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再次加入EM菌液1份,0.1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4份EM原菌液,1.8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85份,菇渣20份,EM菌液28份,EM原菌液1.2份,CM菌4.7份,亚硒酸钠0.75份,以及红糖6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6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6份EM原菌液与6份红糖水和25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5份EM菌液、20份菇渣、2.5份CM菌液加入到85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3份,0.4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35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2份,菇渣15份,EM菌液23份,EM原菌液0.9份,CM菌3.5份,亚硒酸钠0.35份,以及红糖4.5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5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4份EM原菌液与4.5份红糖水和20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1份EM菌液、15份菇渣、1.6份CM菌液加入到72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15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5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3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80份,菇渣18份,EM菌液27份,EM原菌液1.1份,CM菌4.5份,亚硒酸钠0.6份,以及红糖5.5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5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5份EM原菌液与5.5份红糖水和22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4份EM菌液、18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80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3份,0.4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4份,菇渣16份,EM菌液24份,EM原菌液1份,CM菌3.7份,亚硒酸钠0.4份,以及红糖5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5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5份EM原菌液与5份红糖水和18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2份EM菌液、16份菇渣、1.5份CM菌液加入到74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5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亚硒酸钠0.5份,以及红糖5.2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2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45份EM原菌液与5.2份红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亚硒酸钠0.5份,以及红糖5.2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2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45份EM原菌液与5.2份红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5,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亚硒酸钠0.5份,以及红糖5.2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2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0.45份EM原菌液与5.2份红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3,进行第一发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对照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60份,菇渣30份,EM菌液20份,EM原菌液2份,CM菌5份,亚硒酸钠0.2份,以及红糖3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3份红糖溶于水配置成红糖水,将1份EM原菌液与3份红糖水和12份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EM菌液。
将15份EM菌液、30份菇渣、3份CM菌液加入到60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再次加入EM菌液5份,0.1份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搅拌发酵;4-6天后,加入1份EM原菌液,2份CM菌液以及0.1亚硒酸钠溶液,进行第二发酵,发酵时长为15-20天,第二发酵过程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得到富硒液体菌肥。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稀释5倍配置成富硒叶面肥。
实验例1
将实施例1-8和对照例1制备得到的富硒叶面肥,设置为实验组1-9,清水作为对照组设置为试验组10,60mg/kg的亚硒酸钠设置为实验组11;
取1100株成熟度一致的未采收的小白菜或生菜,100株为一组,设置为实验组1-11,在采收前15向实验组1-9的小白菜或生菜叶面喷施由实施例1-8和对照例1提供的富硒叶面肥,向实验组10的小白菜或生菜叶面喷施等量的清水,向实验组11的小白菜或生菜喷施等量的60mg/kg的亚硒酸钠。
实验组1-11的产量、品质、有机硒、无机硒含量对比如下:
表1不同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品质、硒含量的影响
表2不同处理对生菜产量、品质、硒含量的影响
由表1结合表2可知,实验组11的小白菜或生菜的产量、Vc含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高于实验组10,实验组1-9的小白菜或生菜的产量、Vc含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远远高于实验组11,该结果表明,由本发明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配制得到叶面肥相比于无机硒肥,更加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实验组1-6的小白菜或生菜的产量、Vc含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高于实验组9,且以实验组6的结果数据最佳,实验组9与实验组1-6的原料相同,制作步骤相同,说明富硒液体菌肥的原料配比对制备得到的叶面肥影响较大,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叶面肥相比于无机硒肥,更加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实验组6-8的小白菜或生菜的产量、Vc含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低于实验组以实验组8为最佳,实验组8与实验组6-7的原料及配比相同,制作步骤相同,说明第一次发酵的酸碱度范围对制备得到的叶面肥影响较大,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叶面肥相比于无机硒肥,更加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利用沼液、菇渣等废弃资源,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减缓环境污染,可为蔬菜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促进生长,能够化肥使用量,时效率高,毒性低的缺点,提高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本发明提供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技术简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硒液体菌肥。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亚硒酸盐0.3-0.75份,以及红糖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沼液为72-80份,所述菇渣为15-18份,EM菌液23-27份,EM原菌液0.9-1.1份,所述CM菌为3.5-4.5份,所述亚硒酸钠为0.35-0.6份,以及所述红糖为4.5-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沼液为74-77份,所述菇渣为16-17份,EM菌液24-26份,EM原菌液1-1.05份,所述CM菌为3.7-4.1份,所述亚硒酸盐为0.4-0.5份,以及所述红糖为5-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为养猪场水粪厌氧发酵3个月后的排放的沼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菇渣为食用菌代料栽培后的废弃菇渣。
6.一种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调节pH值到7.0-7.5,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
将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亚硒酸盐溶液与所述第一发酵液混合;进行搅拌发酵;
4-6天后,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亚硒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所述富硒液体菌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EM菌液由0.4-0.6份所述EM原菌液与4-6份所述红糖和15-25份所述沼液混合培养20-28小时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时间为15-20天,所述第二次发酵包括间隔搅拌和排气,所述搅拌和排气的间隔时间为1-3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硒酸盐包括亚硒酸钾或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液体菌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叶面肥或灌根肥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72596.6A CN107151189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72596.6A CN107151189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51189A true CN107151189A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979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72596.6A Pending CN107151189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51189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6892A (zh) * | 2017-12-02 | 2018-05-18 | 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生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83901A (zh) * | 2017-12-20 | 2018-05-29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富硒生态菌肥 |
CN108129232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富硒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
CN108165504A (zh) * | 2017-12-20 | 2018-06-15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9104966A (zh) * | 2018-10-15 | 2019-01-01 | 陈传璞 | 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 |
CN109206211A (zh) * | 2018-09-07 | 2019-01-15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富硒生物调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38083A (zh) * | 2018-12-27 | 2019-03-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富硒液体肥料 |
US20220322620A1 (en) * | 2019-03-29 | 2022-10-13 |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Method for inhibiting microbial clogging in drip irrigator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7509A (zh) * | 2005-03-10 | 2005-08-24 | 浙江丰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增产素的生产方法 |
KR20120133456A (ko) * | 2011-05-31 | 2012-12-11 | 보물섬남해클러스터 조합공동사업법인 | 셀레늄을 함유한 시금치의 재배방법 |
CN106636214A (zh) * | 2016-09-21 | 2017-05-10 | 郑华 | 一种银杏外种皮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2017
- 2017-07-13 CN CN201710572596.6A patent/CN1071511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7509A (zh) * | 2005-03-10 | 2005-08-24 | 浙江丰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增产素的生产方法 |
KR20120133456A (ko) * | 2011-05-31 | 2012-12-11 | 보물섬남해클러스터 조합공동사업법인 | 셀레늄을 함유한 시금치의 재배방법 |
CN106636214A (zh) * | 2016-09-21 | 2017-05-10 | 郑华 | 一种银杏外种皮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陈清等: "《果类蔬菜养分管理》", 31 May 2015,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项驷文等: "产朊假丝酵母富硒及产谷胱甘肽的培养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
高旺盛等: "《中国循环农业研究进展》", 31 August 2010,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6892A (zh) * | 2017-12-02 | 2018-05-18 | 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生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83901A (zh) * | 2017-12-20 | 2018-05-29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富硒生态菌肥 |
CN108129232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富硒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
CN108165504A (zh) * | 2017-12-20 | 2018-06-15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9206211A (zh) * | 2018-09-07 | 2019-01-15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富硒生物调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04966A (zh) * | 2018-10-15 | 2019-01-01 | 陈传璞 | 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 |
CN109104966B (zh) * | 2018-10-15 | 2021-04-16 | 陈传璞 | 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 |
CN109438083A (zh) * | 2018-12-27 | 2019-03-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富硒液体肥料 |
US20220322620A1 (en) * | 2019-03-29 | 2022-10-13 |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Method for inhibiting microbial clogging in drip irrigators |
US12185674B2 (en) * | 2019-03-29 | 2025-01-07 |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Method for inhibiting microbial clogging in drip irrigator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09933B (zh) | 一种精制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11928B (zh) | 一种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51189A (zh) |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332990B (zh) | 一种梨专用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71766B (zh) | 一种液体微生物叶面肥、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 |
CN102491802A (zh) | 茶粕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617238A (zh) | 一种烟草活性生物有机无机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91511A (zh) | 一种适于蔬菜、瓜果种植的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75077A (zh) | 一种水果黄瓜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083909A (zh) | 一种功能性植物有机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72409A (zh) | 一种樱桃番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60501C (zh) | 一种农用氨基酸的生物制取方法及其肥料产品 | |
CN101372425A (zh) | 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44523A (zh) | 具有生物酵素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CN107827664A (zh) | 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88237B (zh) | 一种小麦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232085A (zh) | 黄桃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115347A (zh) | 一种混合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14598A (zh) | 一种沼渣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83444A (zh) | 一种水稻专用的有机复合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 |
CN116508911B (zh) |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肥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072298A (zh) | 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型生物鱼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07034A (zh) | 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
CN111484368A (zh) |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 |
CN103483027B (zh) | 一种复合菌肥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