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5391A - 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65391A CN106865391A CN201610957252.2A CN201610957252A CN106865391A CN 106865391 A CN106865391 A CN 106865391A CN 201610957252 A CN201610957252 A CN 201610957252A CN 106865391 A CN106865391 A CN 106865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p member
- cage
- elevator
- ventilation stop
- venti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700647 Variola 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25 asbesto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41 in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95 riebeck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66—Passiv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现有技术中覆盖天花板或地板的整风罩由于整风体的形状复杂,加工费和安装费等成本较高,而存在只能适用于一部分高级机型中的问题。并且,由于以覆盖天花板或者地面的方式安装整风体,因而也存在维护性变差的问题。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效果与费用之比的电梯,降低电梯升降中的轿厢室内噪声。本发明的电梯在轿厢室的上下部的至少一方配置了具有通风口的通气阻挡部件,其中,该轿厢室在井道中升降。并且,在该通气阻挡部件的附近配置有通气性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人及物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梯。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中,用于输送人及物品中的至少一方的轿厢室在井道内升降。在轿厢室的升降速度增加的情况下,由于气流的紊乱而产生噪声,由于该噪声可能妨碍轿厢室内的舒适性。为了维持轿厢室内的舒适性,提出了通过在轿厢室的上下配置整风体来抑制气流的紊乱由此降低轿厢室内噪声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895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将具有圆弧形状的整风体与长方体状的轿厢室的上下表面连接,利用长方体状轿厢室的端部抑制气流的卷入。
但是,所连接的以往的整风体的形状复杂,包括加工费和安装费在内的成本升高。因此,电梯自身的成本有可能增大。并且,在与轿厢室的上下表面连接配置整风体的情况下,天花面及地面被整风体覆盖。因此,在维修作业人员对电梯进行维护时,难以从轿厢室的内部到达轿厢室的上下外部,有可能恶化维护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能够抑制噪声对轿厢室内的舒适性的妨碍,实现对成本增大的抑制和对维护性恶化的抑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具有升降的轿厢室和通气阻挡部件。通气阻挡部件隔着间隙空间覆盖轿厢室的升降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在升降方向上开口的通风口,使从一侧流过的风的一部分通过间隙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轿厢室的升降方向上配置通气阻挡部件,因而能够使噪声源远离轿厢室的天花板和地板,抑制噪声对轿厢室内舒适性的妨碍。由于该通气阻挡部件具有在升降方向上开口的通风口,因而空气阻力降低,能够减小噪声。并且,由于使用形状不怎么复杂的通气阻挡部件,因而能够抑制成本增大。另外,由于在通气阻挡部件和轿厢室之间存在间隙空间,因而维修作业人员能够比较容易地从轿厢室的内部到达轿厢室的上下外部,能够抑制维护性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X-X截面剖开得到的截面图。
图4是沿Y-Y截面将图1的一部分剖开得到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没有通气阻挡部件时的轿厢周围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配置了没有通风口的通气阻挡部件时的轿厢周围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配置了具有通风口的通气阻挡部件时的轿厢周围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10的Z-Z截面剖开得到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示意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沿图14的Z-Z截面剖开得到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和通气性部件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没有通气性部件时的通气阻挡部件的尾流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尾流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部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轿厢室;2轿厢框;3绳索;4通气阻挡部件;5通气性部件;6门;7檐部;8绳索孔;9通风口;10天花板的边缘;11通气阻挡部件的边缘;12涡旋;13合页;14门的地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公开的电梯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升降于井道内的轿厢室1的周围具有支承轿厢室1的框状的轿厢框2。在轿厢框2固定有吊挂轿厢室1用的绳索3,通过曳引机使轿厢室1在升降方向即上下方向升降。在实施方式1中,以降低轿厢室内噪声为目的,在轿厢室1的升降方向上的上下至少一方配置流线形状的通气阻挡部件4。通气阻挡部件4是在电梯升降时对在该部件通过的通过气流表现出阻力的部件。
图2示出通气阻挡部件4的一例。并且,图3示出沿图1所示的X-X截面将电梯剖开得到的截面图,图4示出沿图1所示的Y-Y截面将电梯的一部分剖开得到的截面图。通气阻挡部件4由4a~4d这4个面的板构成,通气阻挡部件4内是中空的。上游侧的面4a是朝向升降方向的上方突出的弧状的曲面,除此以外的面是平板,以便得到整流效果。在位于能够开闭的门6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端部设有向升降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檐部7。
对通气阻挡部件4设置在电梯的上侧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设置在电梯的下侧。设置在下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只要构成为与设置在上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上下相反即可。即,在设置在下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中,构成为设置向下方突出的檐部7即可。
檐部7用于减小向隔音性能较弱的门6侧的流入量,优选檐部7的长度为30mm以上。檐部7配置在与门的地坎14的端面处于同一个面上的位置处。即,配置成使檐部7距位于门6侧的井道的壁的距离与门坎14的端面距位于门6侧的井道的壁的距离相同。
通气阻挡部件4远离轿厢室1的上方表面,在通气阻挡部件4和轿厢室1的上方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并且,在通气阻挡部件4设有绳索孔8和通风口9,绳索孔8以在将绳索3固定于轿厢框2时不会发生干涉的方式设置,通风口9用于使空气从通气阻挡部件4的上游侧流向下游侧。通风口9开口在升降方向上。具有在通风口9通过的流量相对于上游侧不足50%的通气阻力。通风口9是尺寸较小的孔,对来自上游的一部分的风进行节流而取入,并使其流向轿厢室1侧的间隙空间中。因此,针对经由通气阻挡部件4流向轿厢室1的通气产生阻力。
通气阻挡部件4的外形具有与将轿厢室1的天花板投影于升降方向上得到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如图1所示,在天花板是矩形的情况下,通气阻挡部件4也是矩形。通气阻挡部件4的外形优选与天花板尺寸相同,但也可以是略小(例如一边的长度约小10%)的大致相同形状的外形。另外,在天花板是矩形的情况下,角部为圆弧的矩形、外形的一部分具有凹陷等的形状也视为是相同形状。
在轿厢室1的天花板平坦的情况下,通气阻挡部件4的下游侧的面与天花板大致平行。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通风口9的形状既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圆形状,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缝形状,配置了多个面积较小的通风口9。通风口9是较细的缝,对来自上游的一部分的风进行节流而取入,并使其流向轿厢室1侧的间隙空间中。因此,借助于通气阻挡部件4对流向轿厢室1的通气产生阻力。
在图1中示出了将通气阻挡部件4配置于轿厢框2的一例,但只要比轿厢室1的上表面靠上方或者比下表面靠下方即可,也可以不与轿厢框2直接接触。
通气阻挡部件4在水平方向上的面积是与轿厢室1的上表面即天花板及下表面即地面大致相同的尺寸。通气阻挡部件4的材料是铝板、钢板、或者利用粘弹性树脂将两片钢板贴合而成的减震钢板等。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截面图,是沿与图1所示的X-X截面相同的截面将通气阻挡部件剖开的情况下的截面图。在图1中是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上游侧的面4a设置通风口9,但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结构,仅在下游侧的面4b设置通风口9,使从绳索孔流入通气阻挡部件4内部的空气从通风口9流向下游侧。并且,在本方式中将通气阻挡部件4设为半圆形状,但也可以是能够得到整流效果的三角形状或梯形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外形形状。另外,当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上游侧的面4a具有通风口9的情况下,也能够仅由上游侧的面4a构成。
利用图7~图9对于实施方式1的电梯具有的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和对轿厢室1内噪声的影响的之间关系进行说明。
图7示出没有通气阻挡部件4的情况下的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在上升时,轿厢室1的上游的空气以在天花板被推挤的方式流向天花板的全周方向,并在天花板的边缘10通过而流向轿厢室1的侧面。此时,由于对天花板施加较大的风压,因而天花板由于风的压力变动而振动,作为振动噪声传播到轿厢室1内。并且,由于在天花板的边缘10剥离,在轿厢室1的侧面附近产生作为噪声源的涡旋12,噪声通过轿厢室1的壁和门向轿厢室1内传播。
图8示出配置了没有通风口9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情况下的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在具有通气阻挡部件4的情况下,不是在天花板而是在通气阻挡部件4推挤轿厢室1的上游侧的空气。然后,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通过并流向轿厢室1的侧面。将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通过的空气的风速设为U1。在没有通气阻挡部件4时产生的天花板的振动和在边缘产生的噪声从天花板附近向通气阻挡部件4附近移动。在天花板和壁等的隔音壁与声源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隔音性能大幅降低,因而通过在通气阻挡部件4使声源远离轿厢室1,能够抑制隔音性能的降低,能够降低轿厢室1内噪声。并且,通气阻挡部件4的上游侧的面4a呈流线型形状,因而能够抑制急剧的速度变化,能够降低噪声。
图9示出配置了具有通风口9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情况下的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由于具有通风口9,轿厢室1的上游侧的空气的一部分在通风口9通过。将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通过的空气的风速设为U2,在通风口9通过的空气的速度设为U3。
在通风口9通过的空气的流速由于通气阻力而变慢,并流向天花板附近。到达天花板的气流由于流速较慢,天花板附近的压力变动减小,其结果是,天花板的振动减小。即,在这种情况下U1>U2>U3的关系成立。
空气在通风口9通过并流向天花板侧,由此边缘11附近的风速分布的偏倚减小,能够减小在边缘部产生的噪声。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轿厢室1内的噪声。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材料是减震钢板的情况下,与铝板及钢板相比,能够减轻振动。因此,能够降低从通气阻挡部件4产生的放射声音,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
以上关于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和对噪声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电梯上升时为例进行说明。在下降时,仅将天花板变为地板,即能够得到相同的现象、效果,因而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2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示意截面图。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室1、支承轿厢室1的轿厢框2、用于使轿厢室1和轿厢框2升降的绳索3及曳引机以外,还追加了在轿厢室1的上下至少一方配置的具有通风口9的L型形状的通气阻挡部件4。具体而言,追加了包括设有多个通风口9的平板状部分、和与该平板状部分垂直地延伸设置的板状的檐部7的通气阻挡部件4。
图11示出通气阻挡部件4的一例。并且,图12示出沿图10所示的Z-Z截面将电梯剖开得到的截面图。通气阻挡部件4呈L型形状,在位于能够开闭的门6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端部设有向升降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檐部7。通气阻挡部件4的配置和材料与实施方式1相同。
通过设置在轿厢室1的上下至少一方配置的具有通风口9的L型形状的通气阻挡部件4,能够降低轿厢室内噪声。并且,通气阻挡部件4是简单的形状,因而能够低价构成。
实施方式3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示意截面图。在实施方式3中,除了实施方式2的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室1、支承轿厢室1的轿厢框2、用于使轿厢室1和轿厢框2升降的绳索3及曳引机、在轿厢室1的上下一方配置的具有通风口9的通气阻挡部件4以外,如图13所示追加了在轿厢室1的上下另一方配置的通气阻挡部件4。
通过在轿厢室1的上下分别设置通气阻挡部件4,不仅在轿厢室1上升时能够降低轿厢室内噪声,而且在下降时也能够降低轿厢室内噪声。
实施方式4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4中,除了实施方式2的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室1、支承轿厢室1的轿厢框2、用于使轿厢室1和轿厢框2升降的绳索3及曳引机、在轿厢室1的上下一方配置的具有通风口9的通气阻挡部件4以外,如图14及15所示,在位于轿厢室1相反侧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面即通气阻挡部件4的上表面,配置了具有通气性的通气性部件5。为了具备通气性,通气性部件5具有细微的通气路径,并由通气阻挡部件4支承。伴随有通气性部件5的通气阻挡部件4相对于轿厢室1隔开间隔进行保持,这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相同。实施方式4的通气阻挡部件4与实施方式1~3的通气阻挡部件4相比,具有较大尺寸的通风口9,通气阻力降低。但是,为了便于明确说明实施方式1~4的差异,以下也将实施方式4的构成要素4称为通气阻挡部件进行说明。
通气阻挡部件4的通风口9是形状与实施方式2所记载的形状不同的、较大面积的通风口9。在实施方式2中没有通气性部件5,因而减小了通风口9的面积,但在实施方式4中配置有能够控制在通风口9通过的风量的通气性部件5,因而通风口9的形状的自由度增大。在实施方式4中,通过设置较大的通风口9,能够削减加工成本,实现轻量化。优选通气性部件5的设置面积与通气阻挡部件4相同,通气性部件5的厚度为1mm以上。
通气性部件5由具有通气性的材料构成,优选由通气性部件5的厚度因风压而变化的软质的材料构成,以便得到缓解因风压导致的压力变动的效果。作为一例,能够采用无纺布、石棉、氨酯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内部具有细微的通风路径,在风通过时产生阻力。因此,伴随有通气性部件5的通气阻挡部件4具有通气阻力。
通气性部件5能够使用利用双面胶等进行粘接的方法、对通气性部件5穿过销的方法、用带等覆盖通气性部件5进行固定的方法、用铆钉和螺栓等紧固部件进行固定的方法等,固定于通气阻挡部件4。
通过将具有通风口9的通气阻挡部件4和由通气性材料构成的通气性部件5进行组合,在轿厢室1的上游侧的空气遇到通气阻挡部件4和通气性部件5后,一部分空气在通气阻挡部件4和通气性部件5通过。此时,由于是在通气性部件5内组入的流路中通过,因而在流速降低的同时被整流而流向天花板附近。在实施方式2的效果上增加了整流效果,因而能够比实施方式2更加降低噪声。并且,通过也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附近设置通气性部件5,由此当在通气性部件5内通过时被减速及整流,因而能够降低在边缘附近产生的噪声,能够进一步降低轿厢室内噪声。
通气阻挡部件的上游侧成为气流的滞流点,可能成为压力变动最大的部位。由于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与轿厢室1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通气性部件5,因而压力变动吸收效果也比较大,降低了通气性部件5因风压而脱出的担忧。以上与使用相同形状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实施方式2进行了对比说明,但也能够将通气性部件5应用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5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和通气性部件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没有通气性部件时的通气阻挡部件的尾流的气流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尾流的气流的示意图。实施方式5的电梯具有的构成部件与实施方式4相同,但通气性部件5的配置不同。
如图16所示,以通气性部件5包围通气阻挡部件4全周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将通气阻挡部件4和通气性部件5的组合作为整流装置的情况下,通过这样配置,整流装置的边缘半径成为通气性部件5的弯曲半径,而非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的半径。即,整流装置的边缘半径增大。
使用图17和图18说明边缘半径扩大的效果。图17是示出只有通气阻挡部件4的情况下的尾流的气流。通过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剥离,在尾流中产生成为噪声源的涡旋12。由于通气阻挡部件4的紧下游是负压,因而随着成为尾流,涡旋12向内侧移动,涡旋12与位于通气阻挡部件4的尾流的轿厢室1发生干涉。在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在轿厢室1的天花板、壁、门6的附近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动,轿厢室1内噪声增大。
图18示出如图16所示配置了通气性部件5的情况下的尾流的气流。通过利用通气性部件5扩大通气阻挡部件4的边缘11的半径,通气阻挡部件4的下游的负压区域减小,具有减轻涡旋12由于通气阻挡部件4的尾流而向内侧移动的效果。因此,不与位于通气阻挡部件4的尾流的轿厢室1干涉,能够比实施方式2更加降低噪声。
在实施方式5中,存在通气阻挡部件4的水平方向上的面积增大了与通气性部件5的厚度相应的部分,而大于轿厢室1的天花板或地板的面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将通气阻挡部件4的面积减小与通气性部件5的厚度相应的量。优选通气性部件5的厚度为10mm以上(R 10mm以上)。
以上关于轿厢室1周围的气流和对噪声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电梯上升时为例进行了说明。在下降时,仅是天花板变为地板,即能够得到相同的现象、效果,因而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6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在通常时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在作业时的形状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6中构成为具有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室1、支承轿厢室1的轿厢框2、用于使轿厢室1和轿厢框2升降的绳索3及曳引机、以及在轿厢室1的上下至少一方配置的通气阻挡部件4。通气阻挡部件4的构造与实施方式2不同。
在天花板和通气阻挡部件4之间的距离高于作业者的身高时没有问题,但在该距离低于作业者的身高时,作业者不易进行天花板上的维修作业。实施方式6对这种情况比较有效。
在图19及图20示出了实施方式6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4在通常时及作业时的形状。实施方式6的通气阻挡部件4的多个通气阻挡部件4e、4f、4g通过合页13相连接。其结果是,通气阻挡部件4能够弯折,在天花板上的维修作业变得容易。
在图19及图20中没有使用通气性部件5。但是,在以通过合页13将多个通气阻挡部件4e、4f、4g弯折时使通气性部件互不干涉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与通气性部件5的组合。并且,在图20中将通气阻挡部件4e和4g向上弯折,但在向下弯折时也形成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本方式中将通气阻挡部件4划分成三部分,但也可以采用使4f和4g成为一体而划分成两部分的构造。
实施方式7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的截面图。在实施方式7中构成为设置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室1、支承轿厢室1的轿厢框2、用于使轿厢室1和轿厢框2升降的绳索3及曳引机。在轿厢室1的上下至少一方设有配置了具有通风口的两片板部件4h、4i的通气阻挡部件4j。通气性部件5被夹在这两片板部件4h、4i之间,在上游侧的板部件4h的端部设置有檐部7。
图21是实施方式7的电梯具有的通气阻挡部件4j的立体图,图22是沿图21的A-A’线将整流板4j剖开得到的截面图。两片板部件4h、4i配置在升降方向,位于上游侧的板部件4h的通风口9和位于下游侧的板部件4i的通风口9以在升降方向上分别对应的方式配置。由于使用两片板部件4h、4i和通气性部件5,因而利用通气阻挡部件4j减轻了振动,通气阻挡部件的隔音性能也提高,能够进一步降低轿厢室内噪声。
本发明不限于如上所述进行说明而且记述的特定的具体内容及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导出的更进一步的变形例及效果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因此,在不脱离利用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均等物定义的总括性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种变更。
Claims (9)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该电梯具有:
进行升降的轿厢室;以及
通气阻挡部件,其隔着间隙空间覆盖所述轿厢室在升降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具有在所述升降方向上开口的通风口,使从所述一侧流过的风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间隙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口具有多个开口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具备覆盖所述通风口并具有通气性的第1通气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阻挡部件具有在所述升降方向上对置的两个板部件,
在所述两个板部件之间配置了具有通气性的第2通气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具备具有通气性并覆盖所述通气阻挡部件的端部的第3通气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阻挡部件具有合页和多个板部件,
所述多个板部件通过所述合页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在沿所述升降方向延伸的一侧的面具有能够开闭的门,
所述通气阻挡部件在所述通气阻挡部件的位于所述一侧的面侧的端部具有向所述升降方向突出的檐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阻挡部件是使用减震钢板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阻挡部件具有朝向所述一侧突出的弧状的曲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3706 | 2015-10-30 | ||
JP2015-213706 | 2015-10-30 | ||
JP2016078033A JP6627623B2 (ja) | 2015-10-30 | 2016-04-08 | エレベータ |
JP2016-078033 | 2016-04-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65391A true CN106865391A (zh) | 2017-06-20 |
CN106865391B CN106865391B (zh) | 2019-06-07 |
Family
ID=5871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7252.2A Active CN106865391B (zh) | 2015-10-30 | 2016-10-27 | 电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27623B2 (zh) |
KR (1) | KR101944158B1 (zh) |
CN (1) | CN10686539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7712A (zh) * | 2019-09-20 | 2021-03-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及轿厢 |
CN112777456A (zh) * | 2020-12-15 | 2021-05-11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低噪声的电梯轿厢及电梯轿厢结构 |
CN115367592A (zh) * | 2022-08-16 | 2022-11-22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梯轿厢扰流降噪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2266A (zh) * | 2018-01-30 | 2019-08-06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换气装置及装有该换气装置的电梯轿厢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1838A (ja) * | 1997-06-20 | 1999-01-19 | Toshiba Elevator Kk |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装置 |
JP2001278570A (ja) * | 2000-03-29 | 2001-10-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WO2006011885A2 (en) * | 2004-06-30 | 2006-02-0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b ceiling with dissipative ventilation channel |
JP4256533B2 (ja) * | 1999-06-18 | 2009-04-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JP4339451B2 (ja) * | 1999-07-07 | 2009-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CN101948058A (zh) * | 2010-08-25 | 2011-01-19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梯轿厢用上整流罩 |
CN103508292A (zh) * | 2012-06-21 | 2014-01-1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设备 |
CN104395222A (zh) * | 2012-06-18 | 2015-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01725Y1 (ko) * | 1994-11-18 | 1997-03-15 | 포항종합제철주식회사 | 가열로의 열손실 방지를 위한 보열장치 |
JP4060055B2 (ja) | 2001-10-15 | 2008-03-12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整風装置 |
KR100778815B1 (ko) * | 2005-08-24 | 2007-11-22 | 도시바 엘리베이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의 정풍 장치 |
-
2016
- 2016-04-08 JP JP2016078033A patent/JP66276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9-12 KR KR1020160117073A patent/KR101944158B1/ko active Active
- 2016-10-27 CN CN201610957252.2A patent/CN1068653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1838A (ja) * | 1997-06-20 | 1999-01-19 | Toshiba Elevator Kk |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装置 |
JP4256533B2 (ja) * | 1999-06-18 | 2009-04-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JP4339451B2 (ja) * | 1999-07-07 | 2009-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JP2001278570A (ja) * | 2000-03-29 | 2001-10-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
WO2006011885A2 (en) * | 2004-06-30 | 2006-02-0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b ceiling with dissipative ventilation channel |
CN101948058A (zh) * | 2010-08-25 | 2011-01-19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梯轿厢用上整流罩 |
CN104395222A (zh) * | 2012-06-18 | 2015-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3508292A (zh) * | 2012-06-21 | 2014-01-1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7712A (zh) * | 2019-09-20 | 2021-03-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及轿厢 |
CN112777456A (zh) * | 2020-12-15 | 2021-05-11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低噪声的电梯轿厢及电梯轿厢结构 |
CN112777456B (zh) * | 2020-12-15 | 2022-08-02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低噪声的电梯轿厢及电梯轿厢结构 |
CN115367592A (zh) * | 2022-08-16 | 2022-11-22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梯轿厢扰流降噪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627623B2 (ja) | 2020-01-08 |
KR20170051206A (ko) | 2017-05-11 |
CN106865391B (zh) | 2019-06-07 |
KR101944158B1 (ko) | 2019-01-30 |
JP2017081752A (ja) | 2017-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65391A (zh) | 电梯 | |
US10421641B2 (en) |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 |
KR100257681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커버장치 | |
JP6316758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組立方法 | |
EP2751007B1 (en) |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 |
CN102653373A (zh) | 电梯轿厢 | |
JPH06329372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US20140305748A1 (en) | Elevator car and an elevator | |
EP3237318B1 (en) | Elevator system with ventilation system | |
JP5781102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JP649108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704064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 | |
CN105417324B (zh) | 电梯装置 | |
WO2018110380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TWI254022B (en) | Air deflector device for elevator | |
JP274881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整風カバー装置 | |
JP6193781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21167722A (ja) | クリーンブース | |
JP6783194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6325989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組立方法 | |
JP4060055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整風装置 | |
KR20190001648A (ko) | 윈드 디플렉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승강기 카 | |
JP2021167723A (ja) | クリーンブース | |
CN108516445A (zh) | 一种减小电梯轿厢噪声的消音装置以及方法 | |
CN113666219A (zh) | 电梯和层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