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5519B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85519B CN105485519B CN201610009444.0A CN201610009444A CN105485519B CN 105485519 B CN105485519 B CN 105485519B CN 201610009444 A CN201610009444 A CN 201610009444A CN 105485519 B CN105485519 B CN 1054855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bine
- heat
- heat exchanger
- natural gas
-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OFBQJSOFQDEBGM-UHFFFAOYSA-N Pent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 OFBQJSOFQDEBG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Prop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94 prop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usuall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燃气轮机和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压缩机组,燃气轮机具有排烟管路,燃气轮机与第一压缩机连接;包括余热换热器和循环管路的余热回收装置,余热换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且排烟管路与余热换热器连通;包括第二压缩机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透平介质蒸发器和透平膨胀机组的透平压缩机机组,循环管路与透平介质换热器连通,透平膨胀机组与第二压缩机连接;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轮机中燃气应用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天然气通常经过管道输送给各个用户。为满足长距离管道输送的需要,在将天然气进行输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加压处理,例如西气东输需要将天然气加压至10MPa。
目前,天然气供应站一般采用燃气轮机压缩机组或者电动压缩机组队天然气进行加压处理。在燃气轮机压缩机组的压缩工作过程中,存在燃气轮机中燃气应用效率低的问题,燃气轮机的一般效率仅40%左右,燃气轮机排放出的烟气的排烟温度40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轮机中燃气应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第一压缩机组包括燃气轮机和第一压缩机,燃气轮机具有排烟管路,燃气轮机与第一压缩机连接以使第一压缩机压缩天然气;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换热器和循环管路,余热换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且排烟管路与余热换热器连通;透平压缩机机组,透平压缩机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透平介质蒸发器和透平膨胀机组,循环管路与透平介质换热器连通,透平膨胀机组与第二压缩机连接以使第二压缩机压缩天然气;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且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位于余热换热器的上游,并位于透平介质换热器的下游。
进一步地,该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第一压缩机组包括燃气轮机和第一压缩机,燃气轮机具有排烟管路,燃气轮机与第一压缩机连接以使第一压缩机压缩天然气;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换热器和循环管路,余热换热器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且排烟管路与余热换热器连通;透平压缩机机组,透平压缩机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透平介质蒸发器和透平膨胀机组,循环管路与透平介质换热器连通,透平膨胀机组与第二压缩机连接以使第二压缩机压缩天然气;加热循环管路,加热循环管路与循环管路并联设置;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加热循环管路上,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介质出口与透平介质换热器的导热介质入口连通,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介质进口与透平介质换热器的导热介质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太阳能蓄热器,太阳能蓄热器的第一端连通在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与透平介质换热器之间的循环管路上,太阳能蓄热器的第二端连通在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与余热换热器之间的循环管路上。
进一步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太阳能蓄热器,太阳能蓄热器的第一端与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介质出口连通,太阳能蓄热器的第二端与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介质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以使循环管路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以使循环管路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且加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以控制导热介质的流向。
进一步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上以使循环管路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设置在加热循环管路上,第二循环泵用于使加热循环管路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透平压缩机机组还包括透平介质冷却器,透平介质冷却器设置在透平介质换热器与透平膨胀机组之间,且透平介质冷却器分别与透平介质换热器与透平膨胀机组连通以冷却液化由透平膨胀机组输出的透平介质。
进一步地,透平压缩机机组还包括透平介质循环泵,透平介质循环泵用于使透平介质实现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透平介质冷却器为水冷冷却器或空冷冷却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对天然气进行加压,在完成燃气轮机驱动第一压缩机对输入的第一部分天然气进行压缩的过程中,燃气轮机燃烧了第二部分天然气并输出含有一定热量的烟气,通过增设余热回收装置和透平压缩机机组,从而能够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加热透平介质,并且导热介质通过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加热之后再通过余热换热器与烟气进行换热,并利用透平介质在透平膨胀机组中膨胀做功,然后透平膨胀机组驱动第二压缩机对第三部分天然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后的天然气,这样就提高了燃气轮机中的天然气的应用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压缩机组; 11、燃气轮机;
12、第一压缩机; 20、余热回收装置;
21、余热换热器; 22、循环管路;
23、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 24、太阳能蓄热器;
25、第一循环泵; 26、第二循环泵;
27、加热循环管路; 30、透平压缩机机组;
31、第二压缩机; 32、透平介质换热器;
33、透平介质蒸发器; 34、透平膨胀机组;
35、透平介质冷却器; 36、透平介质循环泵;
110、排烟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和图2中的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10,该第一压缩机组10包括燃气轮机11和第一压缩机12,燃气轮机11具有排烟管路110,燃气轮机11与第一压缩机12连接以使第一压缩机12压缩天然气,在本实施例中,该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20和透平压缩机机组30,其中,余热回收装置20包括余热换热器21和循环管路22,余热换热器21设置在循环管路22上,且排烟管路110与余热换热器21连通,透平压缩机机组30包括第二压缩机31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32、透平介质蒸发器33和透平膨胀机组34,循环管路22与透平介质换热器32连通,透平膨胀机组34与第二压缩机31连接以使第二压缩机31压缩天然气。
在第一实施例中,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加热部,加热部设置在循环管路22上,且加热部位于余热换热器21的上游,并位于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下游。即第一实施例中的加热部与余热换热器21为串联设置方式。
优选地,第一实施例的加热部为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当然,本实施例的加热部还可以选择采用电能加热器、工厂蒸汽锅炉等对导热油进行加热。
通过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对天然气进行加压,在完成燃气轮机11驱动第一压缩机12对输入的第一部分天然气进行压缩的过程中,燃气轮机11燃烧了第二部分天然气并输出含有一定热量的烟气,一般地,燃气轮机11输出的烟气所具有的温度能够达到400℃至450℃,通过增设余热回收装置20和透平压缩机机组30,从而能够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加热透平介质(本发明的透平介质可以是水或者有机工质,有机工质例如丙烷、戊烷等)。在该实施例中,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导热油,优选地,第一实施例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首先在加热部中进行加热,导热油的温度能够被加热到300℃左右,然后,导热油被输送至余热换热器21进行进一步换热,此时导热油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然后导热油再在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中与透平介质进行换热。并利用透平介质在透平膨胀机组34中膨胀做功,然后透平膨胀机组34驱动第二压缩机31对第三部分天然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后的天然气,这样就提高了燃气轮机11中的天然气的应用效率。
为了使透平膨胀机组34能够有效、顺利地驱动第二压缩机31,因此在透平膨胀机组34与第二压缩机31之间通过变速箱连接,而且,为了保证系统长时间运行,防止系统各部分的零部件之间磨损严重,因而该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润滑冷却系统,该润滑冷却系统分别与第一压缩机12、第二压缩机31、透平膨胀机组34和变速箱连接,以对其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
由于加热部应用的能量供应方式为太阳能供能,这样,在阳光充足的晴天,加热部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或者雨天时,这时加热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在没有阳光的阴天或者雨天时仍然能够对导热油在进入余热换热器21之前进行加热,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太阳能蓄热器24,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一端连通在加热部与透平介质换热器32之间的循环管路22上,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二端连通在加热部与余热换热器21之间的循环管路22上。这样,在没有阳光的阴天或者雨天时,就可以利用太阳能蓄热器24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在第一实施例中,太阳能蓄热器24为熔盐型太阳能蓄热器。
如图1所示,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冷却器35,透平介质冷却器35设置在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透平膨胀机组34之间,且透平介质冷却器35分别与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透平膨胀机组34连通以冷却液化由透平膨胀机组34输出的透平介质。当透平介质经过透平膨胀机组34进行膨胀做功之后,为了使透平介质容易实现循环且能够在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中吸收更多热量,因此透平介质在透平介质冷却器35降温冷凝成液态。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导热油的有效循环,因此,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第一循环泵25,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循环管路22上以使循环管路2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通过第一循环泵25实现导热油的单向循环。相同地,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循环泵36,透平介质循环泵36用于使透平介质实现循环流动。
此外,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余热回收装置20中循环的导热油为封闭循环,因此,在循环管路22上设置一个单向阀,利用烟气携带的余热热量使导热油产生压差,就能够实现导热油的循环流动。同样地,在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32、透平介质蒸发器33、透平膨胀机组34及透平介质冷却器35的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一个单向阀,利用透平介质在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中换热后产生的压差便能够实现透平介质的循环流动。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透平介质冷却器35为水冷冷却器。当冷却水通过透平介质冷却器35对透平介质进行冷却降温后,冷却水带走透平介质的热量而升温,此时,升温后的冷却水能够作为洗漱用热水,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热量回收,节约能源消耗。当然,透平介质冷却器35还可以为空冷冷却器。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加热部和加热循环管路27,加热循环管路27与循环管路22之间并联设置,加热部设置在加热循环管路27上,加热部的介质出口与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导热介质入口连通,加热部的介质进口与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导热介质出口连通。即第二实施例的加热部与余热回收装置20为并联方式。此时,加热部中加热的介质也为导热油。并且,为了保证导热油的循环流动,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第一循环泵25,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循环管路22上以使循环管路2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为了保证加热循环管路27中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循环泵26,第二循环泵26设置在加热循环管路27上,第二循环泵26用于使加热循环管路27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当然,在循环管路22和加热循环管路27加上分别设置一个单向阀,利用介质换热后产生的压差,也能够实现导热油循环流动。第二实施例中的加热部也为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在该实施例中,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一端与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出口连通,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二端与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入口连通。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除上述不同之处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未图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第三实施例将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循环泵26替换为单向阀,利用第一循环泵25产生的压力差使得导热油通过单向阀,从而控制导热油在加热循环管路27中的流向。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除了上述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10),所述第一压缩机组(10)包括燃气轮机(11)和第一压缩机(12),所述燃气轮机(11)具有排烟管路(110),所述燃气轮机(1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缩机(12)压缩天然气;
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
余热回收装置(20),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0)包括余热换热器(21)和循环管路(22),所述余热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且所述排烟管路(110)与所述余热换热器(21)连通;
透平压缩机机组(30),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包括第二压缩机(31)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32)、透平介质蒸发器(33)和透平膨胀机组(34),所述循环管路(22)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连通,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与所述第二压缩机(31)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压缩机(31)压缩天然气;
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且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位于所述余热换热器(21)的上游,并位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太阳能蓄热器(24),所述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一端连通在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路(22)上,所述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二端连通在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与所述余热换热器(21)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路(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第一循环泵(25),所述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以使所述循环管路(2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冷却器(35),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设置在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之间,且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分别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连通以冷却液化由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输出的透平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循环泵(36),所述透平介质循环泵(36)用于使透平介质实现循环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为水冷冷却器或空冷冷却器。
7.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10),所述第一压缩机组(10)包括燃气轮机(11)和第一压缩机(12),所述燃气轮机(11)具有排烟管路(110),所述燃气轮机(1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缩机(12)压缩天然气;
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
余热回收装置(20),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0)包括余热换热器(21)和循环管路(22),所述余热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且所述排烟管路(110)与所述余热换热器(21)连通;
透平压缩机机组(30),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包括第二压缩机(31)以及依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的透平介质换热器(32)、透平介质蒸发器(33)和透平膨胀机组(34),所述循环管路(22)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连通,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与所述第二压缩机(31)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压缩机(31)压缩天然气;
加热循环管路(27),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7)与所述循环管路(22)并联设置;
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设置在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7)上,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出口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导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进口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的导热介质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太阳能蓄热器(24),所述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一端与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太阳能蓄热器(24)的第二端与所述槽式聚焦太阳能集热器(23)的介质入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第一循环泵(25),所述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以使所述循环管路(2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且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7)上设置有单向阀以控制导热介质的流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0)还包括第一循环泵(25),所述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22)上以使所述循环管路(2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循环泵(26),所述第二循环泵(26)设置在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7)上,所述第二循环泵(26)用于使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7)内的导热介质循环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冷却器(35),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设置在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之间,且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分别与所述透平介质换热器(32)与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连通以冷却液化由所述透平膨胀机组(34)输出的透平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压缩机机组(30)还包括透平介质循环泵(36),所述透平介质循环泵(36)用于使透平介质实现循环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介质冷却器(35)为水冷冷却器或空冷冷却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9444.0A CN105485519B (zh) | 2016-01-07 | 2016-01-07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9444.0A CN105485519B (zh) | 2016-01-07 | 2016-01-07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5519A CN105485519A (zh) | 2016-04-13 |
CN105485519B true CN105485519B (zh) | 2018-05-15 |
Family
ID=5567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09444.0A Active CN105485519B (zh) | 2016-01-07 | 2016-01-07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855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0184A (zh) * | 2021-09-03 | 2021-11-30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油气田站场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69545B (zh) * | 1952-04-17 | 1959-11-26 | ||
HU182479B (en) * | 1978-10-31 | 1984-01-30 | Energiagazdalkodasi Inteze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and/or energetics efficiency of pressure-intensifying stations of hydrocarbon pipelines |
US5678411A (en) * | 1995-04-26 | 1997-10-21 | Ebara Corporation | Liquefied gas supply system |
FR2775512B1 (fr) * | 1998-03-02 | 2000-04-14 | Air Liquide | Poste et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un gaz detendu |
JP3798735B2 (ja) * | 2002-05-29 | 2006-07-1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熱間等方加圧方法および装置 |
UA62876A (en) * | 2003-11-06 | 2003-12-15 | Method for increasing gas pressure in distribution gas pipelines and branch gas pipelines and applian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 |
CN2771621Y (zh) * | 2005-01-21 | 2006-04-12 | 严为荣 | 能稳定供气压力的天然气增压站 |
CN202901830U (zh) * | 2012-11-16 | 2013-04-2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橇装增压集气装置 |
CN205655105U (zh) * | 2016-01-07 | 2016-10-19 | 北京碧海舟腐蚀防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
2016
- 2016-01-07 CN CN201610009444.0A patent/CN10548551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5519A (zh) | 2016-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02399B1 (en) | Organic rankine cycle systems using waste heat from charge air cooling | |
CN101749116B (zh) | 用于涡轮机空气进口的低品位热回收系统 | |
EP3293373B1 (en) |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
CN101809379B (zh) | 不预热油即启动制冷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 |
RU2673959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энергии отходящего тепла | |
RU2012119769A (ru) |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тепл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с замкнутым контуром для рекуперации отработанного тепл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 |
CN104567093B (zh) | 蒸汽驱动型串联式热泵余热回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2449271A (zh) | 蒸气动力循环装置 | |
CN108167915B (zh) | 一种与调峰锅炉结合的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7941028A (zh) | 具有有机朗肯循环的烧结冷却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CN109026234A (zh) |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泵驱动的热电联供系统及热电联供方法 | |
CN111927589A (zh) | 基于无泵引射增压技术的朗肯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 |
CN207486934U (zh) | 一种集中供热热网换热站大温差系统 | |
CN106403283B (zh) | 热水型热泵系统 | |
CN105485519B (zh)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
CN107883608A (zh)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08793051U (zh) |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泵驱动的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7230694U (zh) | 一种工业抽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
CN207730035U (zh) | 具有有机朗肯循环的烧结冷却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KR101812919B1 (ko) | 복합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발전 시스템 | |
US20170204747A1 (en) |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tilizing plural heat sources | |
CN102003887B (zh) | 烧结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5655105U (zh) | 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装置 | |
CN105649777B (zh) | 节能型天然气加压装置 | |
CN107636262A (zh) | 用于废热回收设备中的底循环工作流体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6 Address after: 100191 915, Haitai building, 229 Beisihuan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ihai Yun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No. 11, No. 307, B, Spark Road,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SS Corrosion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