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2899A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02899A CN105102899A CN201480020378.6A CN201480020378A CN105102899A CN 105102899 A CN105102899 A CN 105102899A CN 201480020378 A CN201480020378 A CN 201480020378A CN 105102899 A CN105102899 A CN 1051028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nterior space
- air
- air ambient
- peo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9633 pungent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323 metabolic r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group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81 biological fa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TXKMVPPZCYKFAC-UHFFFAOYSA-N disulfur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S TXKMVPPZCYKFA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15 sensatio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XTQHKBHJIVJGKJ-UHFFFAOYSA-N sulfur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S=O XTQHKBHJIVJGK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75108 Citrus tangeri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调节设备、控制设备、测量设备和评价设备。调节设备调节包括空气质量的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测量设备测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设备输出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舒适度的结果。控制设备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由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以及一种用于空气环境调节系统中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由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来确定。空气质量表示基于空气中包含的物质的量评价的空气的质量。影响空气质量的物质分类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可以由颗粒物质、香烟烟雾和黄沙来例示。化学因素可以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物质。挥发性有机物质例如是甲醛。生物因素可以由花粉、真菌的孢子、细菌、病毒、螨虫的排泄物来例示。
通风装置对于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简单调节是有用的。但颗粒物质、黄沙、氧化硫、氧化氮和花粉来自室外空间,因此难以仅通过使用通风装置调节空气质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空气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运动来改善空气质量。但取决于室外空间的温度和湿度,通风装置会导致室内空间的不舒适性增大。
另一方面,提出了组合使用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和空气净化器,以便调节包括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空气环境(例如参见文献1[JP1993-44973A])。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基于有关于空气质量的感觉信息执行模糊推理,控制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和空气净化器,以使得气味、温度和湿度变得舒适。
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实现了以接近人感觉的方式对空气环境的确定,和基于确定的结果对于空气环境的精细控制。但对于不同个人,对空气环境的舒适感觉使不同的,因而如果将控制规则标准化,就存在必然不能实现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感觉舒适的空气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对于室内空间中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来说是舒适的空气环境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以上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中的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调节设备,被配置为调节包括空气质量的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测量设备,被配置为测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设备;及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舒适度的结果。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由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控制设备,与调节设备、测量设备、评价设备一起构成空气环境调节系统,所述调节设备被配置为调节包括空气质量的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所述测量设备被配置为测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所述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舒适度的结果。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设备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由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及操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包括:用于输出感觉信息的评价设备,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的舒适;以及一种配置,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由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根据这个配置,室内空间中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感觉信息反映在构成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中。结果,有利效果是实现了对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来说是舒适的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具有调节作为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功能。温度是房间温度,湿度是相对湿度。关于空气环境,可以从调节目标去除温度和湿度之一或二者,调节目标至少包括空气质量就足够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通常解释为在住宅内部和住宅外部,可替换地解释在住宅内部的预期房间和另一个空间。
用于调节空气环境的调节设备可以包括通风设备,用于给作为目标的要调节其空气环境的室内空间通风。除了一个或多个通风设备以外,调节设备可以包括选自于以下的组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制冷和加热设备、加湿器和除湿器。典型地,制冷和加热设备可以是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可以分类为用于自然通风的通风设备,例如窗户和通风孔,及用于强制通风的通风设备,例如通风扇。用于自然通风的通风设备可以分类为普通窗户或门,其可以打开,并与允许人通过的开口相关,及小窗户或通风孔,其可以打开,并与不允许人通过的开口相关。
在下文中,将用于自然通风的普通窗户或门称为“第一通风设备”,将用于自然通风的小窗户或称为“第二通风设备”,将诸如通风扇的用于强制通风的设备称为“第三通风设备”。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每一个都假定为包括驱动源,但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信息的呈现,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手动操作。
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每一个都仅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在操作所必需的能量方面比第三通风设备低。因此,当可以在不使用第三通风设备的情况下改善空气质量时,优选使用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的至少之一。此外,当打开第一通风设备时,人或动物有可能闯入室内空间。相反,对于第二通风设备来说,人或动物不太可能闯入室内空间。在允许打开第一通风设备时,也允许打开第二通风设备。
调节设备被配置为从另一个设备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响应于由稍后所述的控制设备生成的控制信息的接收而自动确定调节设备的操作状态。注意,调节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不从另一个设备接收信号。当调节设备不能从另一个设备接收信号时,将由控制设备生成的控制信息呈现给在室内空间内的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手动地根据控制信息设定调节设备的操作状态。
在本说明中,室内空间内在室内的人的数量假定为一。注意,可以有室内空间内在室内的多人,评价设备计算表示从在室内的多人中的个人获取多条感觉信息的感觉信息是足够的。例如,从在室内的多人中的个人获取多条感觉信息表示对应于舒适和不舒适的两个值之一,对应于多条感觉信息的大多数的两个值之一可以用作其表示的感觉信息。可替换地,当感觉信息有数值表示时,评价设备可以依据从在室内的多人中的个人获取多条感觉信息计算从组中选择的数值,所述组包括平均值、中心值、最频值、最小值、最大值和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将计算的数值用作其表示的感觉信息。
如图1所示的,下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调节设备20、测量设备30、控制设备10和评价设备40。调节设备20被配置为调节包括空气质量的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测量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息,用于控制调节设备20。评价设备40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舒适度的结果。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
如上所述,控制设备10要与调节设备20、测量设备30和评价设备40一起构成空气环境调节系统。控制设备10包括获取单元11和操作确定单元13。获取单元11被配置为获取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相关于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操作确定单元13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感觉信息修改从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
优选地,除了空气质量以外,空气环境还包括温度。在此情况下,评价设备40优选地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感觉信息,相关于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空气质量的结果,和第二感觉信息,相关于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冷热感的结果。
优选地,评价设备40包括输入单元41,被配置为允许室内空间中的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输入关于感觉信息的信息,并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表示输入到输入单元41的信息。或者,评价设备40包括历史储存单元42和估计单元43。历史储存单元42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记录,其每一个都包括测量信息、控制信息和感觉信息的组合,并且在每一次改变控制信息时增加。估计单元43被配置为参考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的一个或多个记录,依据测量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组合估计感觉信息。评价设备40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表示估计单元43的估计的结果。
调节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风设备,用于促使空气在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之间的运动。在此情况下,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除了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以外,还测量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此外,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基于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和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的信息,确定是否使用一个或多个通风设备21、22、23。
调节设备20可以包括设备,被配置为在不引起空气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的运动的情况下,调节基于在室内空间中空气中包括的物质的量评价的空气质量、室内空间的温度、和室内空间的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1所示,除了调节设备20以外,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还包括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测量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和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息,用于控制调节设备20。此外,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评价设备40,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相关于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评价舒适度的结果。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感觉信息反映到由控制设备10生成的控制信息中。
控制设备10包括作为主要硬件组件的设备,其包括按照程序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充当一个或多个接口的设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执行程序用于实现前述功能而起到控制设备10的作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设备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的微机,或者微处理器,与一个或多个附接的存储器一起使用。注意,可以通过诸如互联网的电通信电路提供或者借助使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提供程序。
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针对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每一个测量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作为关于空气环境的信息。空气质量包括多个因素,因此测量设备30指定为测量打算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注意,优选地,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另外测量风向和风速。此外,可以测量没有被分类到空气环境中的诸如噪音和光污染的环境因素,以便改善周围的环境。例如,如果在打开窗户时听到噪声,就可以使用主动消声技术,或者可以在室内空间中生成声音以实现掩盖效果。
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生成基本信息,用于基于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关于空气环境的信息操作调节设备20,及通过借助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感觉信息修改基本信息来进一步生成控制信息。
调节设备20包括:第一通风设备21,例如窗户;第二通风设备22,例如小窗户;和第三通风设备23,例如通风扇,及进一步包括空调设备(所谓的“空调器”)24和空气净化器25。第一通风设备21和第二通风设备22每一个都可以具有任何结构,只要可操作就可以。
由控制设备10生成确定调节设备20的操作的控制信息。控制设备10包括:获取单元11,被配置为从测量设备30获取关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及储存单元12,被配置为存储从测量设备30获取的测量信息。储存单元12被配置为将两条或多条不同的测量信息彼此关联,所述测量信息由获取单元11基本上同时从测量设备30获取,并存储它们。此外,控制设备10包含时钟(未示出),例如指示日期和时间的实时时钟,并且被配置为但获取测量信息时,在储存单元12中存储由时钟指示的日期和时间及获取的测量信息。
控制设备10包括操作确定单元13,被配置为生成确定调节设备20的操作的控制信息。操作确定单元13被配置为基于从测量设备30获取的测量信息生成基本信息,通过借助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感觉信息修改基本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控制设备10被配置为输出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调节设备20的操作状态由接收的控制信息控制。
如上所述,基本上,调节设备20被配置为当从另一个设备接收到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时操作。但调节设备20可以被配置为手动地操作。当调节设备20被配置为手动操作时,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进一步包括呈现设备50,用于向一人或多人呈现控制信息,以便控制调节设备20。
呈现设备50优选地是操作和显示设备,包括触摸板,但触摸板是可任选的。此外,呈现设备50无需是专用设备,可以通过使用通用设备来实现,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个人计算机。当通过使用通用设备来实现呈现设备50时,执行用于显示控制信息的应用程序,或者发送数据,以使得通用网络浏览器能够显示控制信息。
基本信息是表示在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所述条件表示从测量设备30获取的测量信息的组合,所述结论表示希望的调节设备20的操作。例如,这种基本信息可以通过计算通过相关于模拟的测量信息,按照各类基本信息操作调节设备20而获取的室内空气环境,并搜索使得空气环境最佳的基本信息来确定。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并进一步包括温度和湿度。因此,空气环境的舒适表示不仅空气质量的舒适,还有温度的舒适和湿度的舒适。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区分温度的舒适和湿度的舒适,将温度的舒适和湿度的舒适统共同视为冷热感。因而,将空气质量的舒适分类为“舒适”和“不舒适”两类,而将冷热感分类为三类或更多类,包括作为中性的“舒适”、“热”和“冷”。注意,空气质量的“舒适”表示空气环境的清洁状态,“不舒适”表示空气环境的受污染状态。
通过依据借助模拟确定的空气环境搜索提供舒适的指标的最佳值(即舒适状态)的基本信息来确定冷热感。注意,例如舒适的指标可以选自于不舒适指标、PMV(预计平均评价)等。不舒适指标仅由温度和湿度来确定。以七级尺度测量PMV,并由-3到+3范围中的数值表示。零表示舒适状态,PMV中0.5的变化对应于温度约1℃的变化。
注意,当PMV用作舒适的指标时,除了温度和湿度以外,诸如空气流动、热辐射、代谢率、衣服的量的信息是必要的。在许多情况下,为信息使用针对不同原因而不同的固定值。注意,当测量设备30被配置为针对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每一个测量风速和风向时,优选地,借助在不同条件下模拟来确定空气流动。此外,可以借助在按照室内空间的结构、季节等修改的条件下的模拟来计算热辐射、代谢率和衣服的量。注意,大气温度是房间温度,湿度是相对湿度。
对于在室内的人舒适的空气环境对于不同人是不同的。当标准化的并与测量信息相关的基本信息无任何修改地用作调节设备20的控制信息时,有可能生成对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不舒适的空气环境。鉴于此,为了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变得对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舒适,提供了评价设备40,其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反映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舒适。操作确定单元13被配置为通过借助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感觉信息修改基本信息来生成用于调节设备20的控制信息。
根据前述处理,操作确定单元13可以反映在调节设备20的操作中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关于舒适的感觉。换句话说,决定调节设备20的操作以生成对于室内空间的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适合的空气环境。
评价设备40被配置为允许室内空间的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输入室内空间是否舒适,或者被配置为借助模拟确定感觉信息。
允许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输入关于感觉信息的信息的评价设备40包括输入单元41,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手动操作。包括输入单元41的评价设备40被配置为将表示输入到输入单元41的信息的感觉信息输出到操作确定单元13。但呈现设备50是操作和显示设备时,呈现设备50可以充当输入单元41。
在本实施例中,将空气环境假定为除了空气质量以外还包括温度和湿度。输入单元41被配置为接收关于空气质量的感觉信息,并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温度和湿度的感觉信息。将关于空气质量的感觉信息称为第一感觉信息,将关于温度和湿度的感觉信息称为第二感觉信息。此外,没有区分关于温度和感觉信息和关于湿度的感觉信息,共同视为热感觉。例如,关于空气质量,输入单元41包括配置,允许对应于“舒适”和“不舒适”两个值的感觉信息的输入。关于热感觉,输入单元41包括配置,允许对应于“舒适”、“热”和“冷”的三个或更多个值的感觉信息的输入。
当呈现设备50是操作和显示设备,其呈现设备50充当输入单元41时,可以易于实现允许输入三个或更多个值作为感觉信息的配置。例如,呈现设备50显示表示舒适的程度的一组刻度和用于指示希望的刻度的光标,并允许将光标放置在对应于组中所希望的一个刻度的位置的手动操作。在此情况下,呈现设备50可以充当输入单元41。
当使用这个配置的输入单元41时,无需使用数值来输入冷热感的程度。当移动由呈现设备50显示的光标时,移动的光标的位置指示冷热感的相应程度。因此,在室内的人可以直观地输入适合于在室内的人的感觉的舒适程度。
当关于冷热感的舒适由PMV表示时,可以将刻度显示在呈现设备50的屏幕上,以使得每一个刻度指示一级PMV的一半到四分之一,可以移动光标以定位在任一刻度。如上所述,PMV中0.5的变化对应于约1℃的变化。因此,通过使用根据PMV的刻度,可以易于借助光标的位置确定对于基本信息的修改值。
当通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设备21、第二通风设备22和第三通风设备23使得空气质量舒适时,且当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柑橘信息指示“不舒适”时,执行通风以便改善空气质量。换句话说,当室外空间的空气质量高于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时,不使用空气净化器25,仅借助通风改善空气质量。
相反,当不能实现空气的改善时,即,当室外空间的空气质量低于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时,执行与空气净化器25的合作。或者,当热感觉借助将室外空间的空气带入室内空间而变得舒适时,结合任意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设备21、第二通风设备22和第三通风设备23使用空气净化器25。
例如,关于借助第二通风设备22的通风,空气净化器25可以设置在从室外空间带入空气的位置,以便净化要带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用于此目的的空气净化器25优选地包括HEPA过滤器(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以便去除颗粒物质、花粉等。
相反,当室内空间的热感觉不能通过从室外空间带入空气而实现改善时,使用空调设备24。另外,当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指示“不舒适”时,同时使用空气净化器25。
前述操作是在室内空间内存在一人或多人的先决条件下的基本操作。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下,在室内空间中可以没有人,或者即使室内空间内存在一人或多人,但他们可能在睡觉。如上所述,在节能方面,第一通风设备21比第三通风设备23更高效,并且具有比第二通风设备22更大的开口面积,因此可以易于保持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与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相当。在打开第一通风设备21时,出于安全性,人的监视是必要的。
为此,除了关于空气环境的条件以外,例如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优选地按照关于是否存在一人或多人,一人或多人的活动状况等的条件来控制第一通风设备21、第二通风设备22和第三通风设备23。例如,在当一人或多人外出时的期间,及在当一人或多人睡觉的期间,一人或多人不能监视第一通风设备21。因此,优选地取决于人是否可以监视该时间期间,来改变调节设备20的控制内容。总之,优选地将关于人的信息增加到操作确定单元13所使用的条件,以生成控制信息。表1显示了条件的示例。条件的项目显示了由“/”分隔的两个条件,通风设备的项目显示了由“/”分隔的使用(OP)和不使用(NOP)的两个状态。
[表1]
例如,关于温度的条件“(室内>参考值)&(室外≤室内/室外>室内)”表示两个条件,“房间温度超过参考值,且室外空间的温度等于或小于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房间温度超过参考值,且室外空间的温度大于室内空间的温度”。此外,第一通风设备21的项目中的“OP/NOP”指示分别对应于在第一行中显示的两个条件的“使用(OP)”和“不使用(NOP)”。在该示例中,当“房间温度超过参考值,且室外空间的温度等于或小于室内空间的温度”时,操作确定单元13使用第一通风设备21。或者,当“房间温度超过参考值,且室外空间的温度大于室内空间的温度”,操作确定单元13不使用第一通风设备21。
在表1所示的示例中,空气环境的条件包括降雨量和风量。但降雨量和风量是可任选的。此外,关于人的信息是“时间”、“存在/不存在”、“清醒/睡觉(卧室)”和“附近存在或不存在人和动物”的组合。对于住宅,“存在/不存在”可以当作“在家/外出”。
根据使用者的活动时间表预先设定“时间”。可以由用于监视居民的活动的设备确定“存在/不存在”。但这个设备有可能引起错误的确定。因此,优选地,使用允许居民通过手动操作一个或多个开关来确定“在家/外出”的配置。此外,通过使用允许居民通过手动操作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来确定“在家/外出”的配置,可以在居民外出后做出该确定。因此改善了方便性。与以上类似的方式可以应用于“清醒/睡觉”。
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监视第一通风设备21周围的区域来确定“附近存在或不存在人和动物”。尽管使用热电红外传感器的人体传感器具有相对高的灵敏度,但它们不能区分居民和可疑人员。为此,优选地使用摄像头并执行面部识别和形状匹配的至少一个。
在如表1的情况一样确定条件时,操作确定单元13依据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空气环境及其他条件,提取满足第一通风设备21、第二通风设备22和第三通风设备23的全部状态的是“使用(OP)”的条件的组合。对于仅执行通风的情况,这个提取的组合用作基本信息。此外,当操作确定单元13不能提取满足第一通风设备21、第二通风设备22和第三通风设备23的全部状态的是“使用(OP)”的条件的组合时,操作确定单元13生成确定操作空调设备24和空气净化器25的基本信息。
控制设备10将基本信息提供给调节设备20,从而指示调节设备20开始操作。在从调节设备20开始按照基本信息操作的时间经过预定时间后,允许控制设备10从评价设备40接收感觉信息。将从提供基本信息的时间到允许接收感觉信息的时间的时间期间设定为借助调节设备20的操作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和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热感觉稳定的长度。这个时间期间可以取决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活动历史而不同,但也可以是在约10到30分钟范围中的固定值。
当使用表1所示的条件时,原则上,在包括外出的不存在时间或睡觉时间的期间不使用第一通风设备21。此外,当附近存在人和动物时,不使用第一通风设备21。当附近不存在人和动物时,允许使用第一通风设备21。注意,表1仅是示例,因此可以适当地设定调节设备20的条件和操作的组合。
从监视设备60输出关于人的信息,即在室内的人的信息,监视设备60选自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开关、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热电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如上所述的。在室内的人的信息可以包含关于房间内是否存在一人或多人的信息,当房间内存在一人或多人时,可以进一步包含人数。另外,在室内的人的信息可以用于修改控制信息,因此可以包含影响人的热感觉的关于衣服的量、代谢率等的信息。可以通过分析由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来获取涉及人数、衣服的量和代谢率的在室内的人的信息。
如上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可以包括监视设备60,被配置为输出关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在室内的人的信息。控制设备10优选地被配置为借助在室内的人的信息修改控制信息。注意,监视设备60是可任选的。
(评价设备的另一个配置示例)
在前述配置中,评价设备40包括输入单元41。如果在无输入单元41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对基本信息的修改,评价设备40就变得对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更为方便。鉴于此,本实施例的另一个配置的评价设备40存储关于输入单元41过去的操作的信息,并基于存储的信息估计感觉信息。
更具体而言,评价设备40包括历史储存单元42,被配置为存储对于估计感觉信息所必需的过去的信息,估计单元43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的信息,估计有关于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出现在室内空间的何处的情况的感觉信息。
历史储存单元42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记录,其每一个都包括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测量信息、由控制设备10生成的基本信息和从评价设备40输出的感觉信息的组合。此外,优选地,历史储存单元42被配置为另外存储通过由控制设备10借助感觉信息修改基本信息而获取的控制信息。历史储存单元42被配置为在每一次改变控制信息时存储前述记录。因而,当改变控制信息时,将与用于生成控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测量信息和感觉信息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此外,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的记录优选地包括由时钟指示的日期和时间。
在前述操作示例中,历史储存单元42仅在改变控制信息时才存储记录。即使储存单元42可以周期性地获取记录,获取的记录可以单独地或者和与控制信息中的变化相关的记录一起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用于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存储记录的时间间隔可以选自于10分钟、30分钟、1小时等。
如果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的记录的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定数量,估计单元43就可以基于存储在历史储存单元42中的一个或多个记录估计感觉信息,即使在没有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通过输入单元41输入感觉信息时。估计单元43从历史储存单元42取回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测量信息和感觉信息或控制信息,学习在测量信息与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通过输入单元41输入的感觉信息之间的关系。此外,估计单元43基于学习的结果,将由测量设备30测量的测量信息提供给估计单元43,从而估计感觉信息。结果,如果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没有手动操作输入单元41,就可以从评价设备40将感觉信息提供给控制设备10。
注意,前述实施例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前述实施例,除了前述实施例以外,还可以包括按照设计等的多个修改,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概念。
Claims (8)
1.一种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调节设备,所述调节设备被配置为调节室内空间的包括空气质量的空气环境;
测量设备,所述测量设备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环境;
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设备的控制信息;以及
评价设备,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所述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相关于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舒适度的结果,
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所述感觉信息修改基本信息来生成所述控制信息,所述基本信息由所述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所述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
除了所述空气质量以外,所述空气环境还包括温度;并且
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感觉信息和第二感觉信息,所述第一感觉信息与由所述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所述空气质量的结果有关,所述第二感觉信息与由所述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冷热感的结果有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评价设备包括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室内空间中的所述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输入关于所述感觉信息的信息,并且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指示被输入到所述输入单元中的所述信息的感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评价设备包括:
历史储存单元,所述历史储存单元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记录,所述一个或多个记录中的每一个记录都包括所述测量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感觉信息的组合,并且在每一次改变所述控制信息时添加所述一个或多个记录;以及
估计单元,所述估计单元被配置为参考存储在所述历史储存单元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记录,依据所述测量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的组合来估计所述感觉信息,并且
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指示由估计单元估计的结果的感觉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进一步包括:监视设备,所述监视设备被配置为输出关于所述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的在室内的人的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借助所述在室内的人的信息来修改所述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调节设备包括用于促使空气在所述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的运动的一个或多个通风设备;
所述测量设备被配置为除了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以外,还测量所述室外空间的空气环境;并且
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测量设备测量的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和所述室外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风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
所述调节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在不引起空气在所述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的运动的情况下调节基于包含在所述室内空间中的空气中的物质的量所评价的空气质量、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空间的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备。
8.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调节设备、测量设备和评价设备一起构成空气环境调节系统,所述调节设备被配置为调节室内空间的包括空气质量的空气环境,所述测量设备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所述评价设备被配置为输出感觉信息,所述感觉信息反映由在室内的一人或多人评价相关于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空气环境的舒适度的结果,所述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设备的控制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测量设备测量的相关于所述空气环境的测量信息;以及
操作确定单元,所述操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借助所述感觉信息修改从所述测量信息导出的基本信息来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0907.1A CN113280484A (zh)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81455 | 2013-04-09 | ||
JP2013-081455 | 2013-04-09 | ||
PCT/JP2014/002003 WO2014167836A1 (ja)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気環境調整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0907.1A Division CN113280484A (zh)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02899A true CN105102899A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168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0378.6A Pending CN105102899A (zh)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CN202110570907.1A Pending CN113280484A (zh)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0907.1A Pending CN113280484A (zh) | 2013-04-09 | 2014-04-08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985540B1 (zh) |
JP (1) | JP6410187B2 (zh) |
CN (2) | CN105102899A (zh) |
WO (1) | WO2014167836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5356A (zh) * | 2016-05-05 | 2016-09-2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6247554A (zh) * | 2016-08-16 | 2016-12-2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和气候特点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9037025A1 (zh) * | 2017-08-24 | 2019-02-28 | 深圳益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扇转速调整方法及电风扇 |
CN110418954A (zh) * | 2017-03-15 | 2019-11-05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管理装置、空调管理系统和空调管理方法 |
US11477870B2 (en) | 2017-09-28 | 2022-10-18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arget spa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25163B (zh) * | 2016-07-29 | 2019-04-02 | 北京同衡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环境测评控制方法及系统 |
JP7062475B2 (ja) * | 2018-03-14 | 2022-05-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R3099550B1 (fr) * | 2019-07-31 | 2021-07-30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Procédé de régulation d’un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individuel et dispositif associé |
WO2024161473A1 (ja) * | 2023-01-30 | 2024-08-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制御システム、学習装置および推論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6203A (en) * | 1990-04-16 | 1992-10-20 | Hitachi,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469085A (zh) * | 2002-07-18 | 2004-01-21 | 梁建荣 | 空调机可预置的控制方法 |
US20040065098A1 (en) * | 2002-10-02 | 2004-04-08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perating suitably to user's characteristics |
CN101672511A (zh) * | 2009-09-25 | 2010-03-17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空调舒适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CN101999252A (zh) * | 2008-04-02 | 2011-03-30 | 基因能源伙伴公司 | 具有自适应遮光帘、窗和空气质量控制器的建筑物最优化系统和照明开关 |
CN102866684A (zh) * | 2012-08-24 | 2013-01-09 | 清华大学 | 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76836B2 (ja) * | 1991-08-08 | 1999-03-3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質制御システム |
JPH06130014A (ja) * | 1992-10-20 | 1994-05-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質レベル判定方法および空気質レベル判定装置 |
JPH06159765A (ja) * | 1992-11-30 | 1994-06-07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
JP3497240B2 (ja) * | 1994-06-01 | 2004-02-16 | 松下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空気質検知装置 |
JPH09273794A (ja) * | 1996-04-08 | 1997-10-21 |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 室内環境評価方法 |
JP2000310437A (ja) * | 1999-04-26 | 2000-11-07 |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 エアコン |
US7398821B2 (en) * | 2001-03-12 | 2008-07-15 | Davis Energy Group | Integrated ventilation cooling system |
US6916239B2 (en) * | 2002-04-22 | 2005-07-12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ir qua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occupancy |
KR100512278B1 (ko) * | 2002-09-10 | 2005-09-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난방기의 제습 절전 운전방법 |
JP2003343875A (ja) * | 2003-07-10 | 2003-12-03 | Daikin Ind Ltd | 換気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
KR101013372B1 (ko) * | 2003-07-19 | 2011-02-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청정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2007010216A (ja) * | 2005-06-30 | 2007-01-18 | Daikin Ind Ltd | 換気装置 |
US20070045431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1 |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 Occupancy-based zoning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70045429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1 |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 Time of day zoning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8069991A (ja) * | 2006-09-12 | 2008-03-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100813679B1 (ko) * | 2007-06-01 | 2008-03-14 | 장건우 | 학교시설의 공기질 측정 및 제어 시스템 |
JP2009192199A (ja) * | 2008-02-18 | 2009-08-27 | Toyota Motor Corp |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建物 |
CN101581490B (zh) * | 2009-06-22 | 2012-06-13 | 段一维 | 调节居室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21740A (zh) * | 2010-01-12 | 2011-07-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KR20110097001A (ko) * | 2010-02-24 | 2011-08-31 | 경민대학산학협력단 | 실내 공기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201992768U (zh) * | 2011-04-21 | 2011-09-28 | 湖南科技大学 | 家用空调换气节能装置 |
US9690266B2 (en) * | 2011-09-19 | 2017-06-27 | Siemens Industry, Inc. |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control with motion sensing |
-
2014
- 2014-04-08 CN CN201480020378.6A patent/CN105102899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4-08 EP EP14783112.7A patent/EP2985540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4-08 WO PCT/JP2014/002003 patent/WO201416783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4-08 CN CN202110570907.1A patent/CN11328048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4-08 JP JP2015511109A patent/JP64101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6203A (en) * | 1990-04-16 | 1992-10-20 | Hitachi,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469085A (zh) * | 2002-07-18 | 2004-01-21 | 梁建荣 | 空调机可预置的控制方法 |
US20040065098A1 (en) * | 2002-10-02 | 2004-04-08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perating suitably to user's characteristics |
CN101999252A (zh) * | 2008-04-02 | 2011-03-30 | 基因能源伙伴公司 | 具有自适应遮光帘、窗和空气质量控制器的建筑物最优化系统和照明开关 |
CN101672511A (zh) * | 2009-09-25 | 2010-03-17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空调舒适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CN102866684A (zh) * | 2012-08-24 | 2013-01-09 | 清华大学 | 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5356A (zh) * | 2016-05-05 | 2016-09-2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5955356B (zh) * | 2016-05-05 | 2018-09-14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6247554A (zh) * | 2016-08-16 | 2016-12-2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和气候特点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6247554B (zh) * | 2016-08-16 | 2019-01-29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人体热适应和气候特点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0418954A (zh) * | 2017-03-15 | 2019-11-05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管理装置、空调管理系统和空调管理方法 |
US11713899B2 (en) | 2017-03-15 | 2023-08-01 | Taiyo Yuden Co., Ltd. | Management apparatus,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method |
WO2019037025A1 (zh) * | 2017-08-24 | 2019-02-28 | 深圳益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扇转速调整方法及电风扇 |
US11477870B2 (en) | 2017-09-28 | 2022-10-18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arget spa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67836A1 (ja) | 2014-10-16 |
EP2985540A4 (en) | 2016-03-30 |
CN113280484A (zh) | 2021-08-20 |
EP2985540A1 (en) | 2016-02-17 |
EP2985540B1 (en) | 2022-12-14 |
JP6410187B2 (ja) | 2018-10-24 |
JPWO2014167836A1 (ja) | 2017-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02899A (zh) | 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和控制设备 | |
US11832413B2 (en) | Method of building automation heat load and user preference inferring occupancy via network systems activity | |
US10969133B2 (en) | Methodology of occupant comfort management in buildings using occupant comfort models and user interfaces thereof | |
JP6111499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指示装置 | |
Turhan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driven controller for HVAC systems | |
Jazizadeh et al. | User-led decentralized thermal comfort driven HVAC operations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in office buildings | |
CN109682032A (zh) | 空调控制装置 | |
CN109682043A (zh) | 一种基于人体热舒适机理的适温适湿环境控制系统 | |
Marinakis et al. | Decision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in buildings using the thermal comfort model | |
Susa et al. | Automatic room humidifier and dehumidifier controller using Arduino Uno | |
Rastogi et al. | AQCI: an IoT based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comfort model using fuzzy inference | |
Luo et al. | Data-driven thermal preference prediction model with embodied air-conditioning sensors and historical usage behaviors | |
Rihhadatulaisy et al. | Designing an Automatic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mart Homes for the Elderly Using IoT | |
Tan et al. |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alysis Via Internet of Things | |
CN212227350U (zh) | 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控制设备及系统 | |
Roelofsen | A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perceived air quality depending on the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human bioeffluents, the temperature, the humidity as well as the air velocity | |
Turhan | Development of energy-efficient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driven control in HVAC systems | |
Sasidhar et al. | A smart learning based control system for reducing energy wastage | |
Zhang | A bio-sensing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ntrol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 |
CN112212481A (zh) | 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环境舒适度的系统及其方法 | |
Kulis et al. | Indo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natural ventilation using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 |
Flessner et al. | Perception based method for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 |
JP2018155435A (ja) | 空気調和機制御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制御方法 | |
JP2021189573A (ja)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
Cavalcante et al. | Multiparametric measuring system for atmospheric monito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