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972A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1972A CN104981972A CN201380068086.5A CN201380068086A CN104981972A CN 104981972 A CN104981972 A CN 104981972A CN 201380068086 A CN201380068086 A CN 201380068086A CN 104981972 A CN104981972 A CN 1049819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verter
- terminal
- main substrate
- converter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8—Electronic circuits (e.g. inverters) installed inside the machin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所述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即使是在于基板上的P-N端子上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的连接器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高电压类电气元件的支撑来减轻施加给基板的应力,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实现该支撑。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构成为:主基板上设置有输入高电压直流电的P-N端子,通过将设置在一端侧的连接器插入至该P-N端子,从而能够连接电源侧电缆,与此同时,夹着主基板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构成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18),然后将该电气元件(18)收纳在盒子(27)内,利用树脂材料(28)进行固定的构成;并且,在盒子(27)的上段开口部的边缘设置多个凹凸部(30、31),通过将该凸部(31)同主基板下表面抵接,从而在插入连接器的时候承受施加给主基板的应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动压缩机的外壳上,一体化组装逆变器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等上搭载的空调装置的压缩机中,通常使用逆变器装置一体化组装而成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该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构成为:将从搭载在车辆上的电源单元提供的高电压直流电,利用逆变器装置变换为所需的周波数的三相交流电,并且将其施加给电动机,从而进行驱动。
逆变器装置由构成抑制噪声用滤波电路的线圈和电容器等多个高电压类电气元件、构成变换电力的开关电路的IGBT等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封装了包含滤波电路和开关电路的逆变器电路以及其控制电路的基板等构成,其将借助P-N端子输入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从UWV端子输出到电动机一侧,并且被组装进设置在电动压缩机的外壳外周的逆变器收容部中,从而实现一体化。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从电源将直流电提供给该逆变器装置的电源侧电缆是如下构成:借助电源侧电缆的连接器,从而连接在设置于逆变器收容部一侧的连接器连接部上,然后借助利用端子台和布线图案而构成直流电线的树脂基板、由设置在该树脂基板上的电感线圈和平滑电容器构成的滤波电路、总线总成等,从而连接在控制基板一侧的P-N端子上。
在专利文献2中,公布了如下发明:在密封了设置有封装了滤波电路用线圈和电容器的电路基板的逆变器收容空间的金属制逆变器盖内,形成电源输入端口形成部,在该端口形成部上进行金属端子的树脂插入成型,从而同树脂制电源连接器一体化设置,在该电源连接器上连接电源侧电缆,与此同时,通过面向逆变器盖的外壳的固定,从而将电源连接器的金属端子和电路基板连接;在专利文献3中,公布了如下发明:在基板盖的内表面,在夹住弹性构件的状态下对于电力变换基板进行固定设置,与此同时在与外壳方向相对一侧的表面上配置滤波电路用线圈和电容器,该线圈和电容器的下部插入设置在外壳一侧的凹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898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193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295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明具有如下问题:在从电源侧电缆而来的直流电的输入系统上设置端子台和树脂基板、汇流条等,需要连接滤波电路用的线圈和平滑电容器等高电压类电气元件,因此,逆变器装置的零部件数变多,构成复杂化、成本高、大型化,与此同时需要由汇流条构成的连接部,因此难以确保其可靠性等。
专利文献2所示的发明在电路基板上封装滤波电路用的多个电气元件的同时,一体化地设置在逆变器盖上连接电源侧电缆的电源连接器,其金属端子在安装逆变器盖的时候,只需要连接电路基板即可,能够让直流电的输入系统的构成简单化。然而,在把金属端子连接在电路基板的时候,当插入端子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电路基板上被施加过大力量的问题,其应力有可能会导致电路基板破损,或是安装元件损伤等问题。专利文献3中,虽然公布了在电力变换基板的里面一侧配置线圈和电容器的发明,然而,如上所述,在插入端子的时候,并不能减轻施加给电路基板的应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即使是在于主基板上设置的P-N端子上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的连接器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高电压类电气元件的支撑来减轻施加给基板的应力,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实现该支撑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采用了以下方法。
即,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在设置于外壳外周的逆变器收容部中,组装逆变器装置从而一体化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机构可以是逆变器装置的主基板上设置有输入高电压直流电的P-N端子,通过将设置在其一端上的连接器插入至该P-N端子,能够同电源侧电缆连接,与此同时,夹着所述主基板在同所述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有构成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的构成为:其收纳在盒子内,利用树脂材料进行固定,所述盒子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凹凸部,该凸部同所述主基板的下表面抵接,从而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时候,承受施加给所述主基板的应力。
根据上述形态,在逆变器装置的主基板上设置用于输入高电压直流电的P-N端子,通过在该P-N端子上插入设置于其一端的连接器,从而可以连接电源侧电缆,与此同时,夹着主基板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有构成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该电气元件是收纳在盒子内,利用树脂材料进行固定的构成,盒子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凹凸部,该凸部同主基板的下表面抵接,从而在插入连接器的时候,承受施加给所述主基板的应力,因此,对于设置在主基板上的P-N端子,即使是在插入设置于电源侧电缆一端的连接器,从而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的构成的情况下,在插入连接器的时候施加给主基板的应力也能够由夹住主基板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来承受,从而减轻对于主基板的应力。因此,能够切实地消除主基板和其安装元件在插入连接器时因过大的按压力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破损的情况。通过省略设置在直流电的输入系统上的端子台和汇流条等,且削减逆变器装置的零部件数,从而使构成简化,减少成本以及实现小型轻型化,同时还通过减少由汇流条构成的连接部,从而实现减少工时和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在收纳电气元件的盒子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设置多个凹凸部,利用该凸部支撑主基板的下表面,因此,在将电气元件收纳进盒子内并且用树脂材料固定的时候,即使填充的树脂材料溢出,也能够从凹部流走,从而能够维持支撑基板的凸部上面的尺寸精度,以高精度支撑主基板,确保逆变器装置的组装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在上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中,所述电气元件可以是平滑电容器,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
根据上述形态,电气元件是平滑电容器,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因此通过将收纳在盒子内的、外形为方形的平滑电容器,夹着主基板配设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从而能直接作为稳定承受施加给主基板的应力的电气元件而灵活运用。因此,利用已设置的电气元件,设法进行配置,将其作为承受主基板所受应力的承受材料,从而能够采用将电源侧电缆直接连接器连接在设置在主基板上的P-N端子的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削减逆变器装置的零部件数、降低成本、小型轻型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在上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中,所述电气元件可以是线圈,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
根据上述形态,电气元件是线圈,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因此通过将收纳在盒子内的、其盒子上面为平面形状的线圈,夹着主基板配设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从而能直接作为稳定承受施加给主基板的应力的电气元件而灵活运用。因此,利用已设置的电气元件,设法进行配置,将其作为承受主基板所受应力的承受材料,从而能够采用将电源侧电缆直接连接器连接在设置在主基板上的P-N端子的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削减逆变器装置的零部件数、降低成本、小型轻型化的目的。
再者,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在上述任意一个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中,所述电气元件的所述盒子可以是在平面图中看,呈矩形形状,设置在其上端开口部的边缘的多个所述凹凸部被交替设置且在各边上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凸部。
根据上述形态,电气元件的盒子在平面图中看,呈矩形形状,设置在其上端开口部边缘的多个所述凹凸部被交替设置且在各边上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凸部,因此在对于P-N端子插入连接器的时候,施加在主基板上的应力能够通过形成电气元件的盒子的矩形形状的边缘各边上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凸部来进行分散支撑,同时在制造电气元件的时候,在收纳进盒子并且用树脂材料固定的时候,即使填充的树脂材料溢出,也能够从凹部流走,从而能够维持支撑基板的凸部上面的尺寸精度。因此,能够大幅度缓和施加在主基板上的应力,切实地防止主基板的破损和安装元件的损伤,与此同时能够以高精度支撑主基板,使其避免发生接触不均匀,从而确保逆变器装置的组装精确度。
再者,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在上述任何一个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中,所述电源侧电缆的一端上设置的所述连接器的构成可以为,其设置于同密封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盖体一侧的所述P-N端子相对应的位置,在安装所述盖体时,可以插入到所述P-N端子上。
根据上述形态,电源侧电缆的一端上设置的连接器是设置于同密封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盖体一侧的所述P-N端子相对应的位置上,在安装该盖体的时候,插入所述P-N端子的构成,因此在收纳设置逆变器装置之后,在安装盖体并且密封逆变器收容部的时候,同时通过将设置在盖体内表面的连接器插入至P-N端子,从而能够将电源侧电缆连接在逆变器装置的P-N端子上。因此,能够令电源侧电缆的连接结构简单化,精简化其连接步骤,与此同时,即使用稍微有些大的力量按压盖体,令连接器嵌合,也不会对于主基板施加过大的应力,从而能够切实地将连接器插入P-N端子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对于设置在主基板上的P-N端子,插入设置在电源侧电缆的一端的连接器,从而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的构成的情况下,在插入连接器的时候施加给主基板的应力,也可以通过夹着主基板配设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来承受而减轻,能够切实地消除主基板和其安装元件在插入连接器时因过大的按压力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破损的情况。此外,通过省略设置在直流电的输入系统上的端子台和汇流条等,且削减逆变器装置的零部件数,从而使构成简化,减少成本以及实现小型轻型化,同时还通过减少由汇流条构成的连接部,从而实现减少工时和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再者,在收纳电气元件的盒子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设置多个凹凸部,利用该凸部支撑主基板的下表面,因此,在将电气元件收纳进盒子内并且用树脂材料固定的时候,即使填充的树脂材料溢出,也能够从凹部流走,从而能够维持支撑基板的凸部上面的尺寸精度,以高精度支撑主基板,确保逆变器装置的组装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主要部的构成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纵剖面的相应图。
图3是封闭上述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逆变器收容部的盖体的里面一侧的透视图。
图4是连接上述盖体的电源电缆单体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逆变器装置的主基板和配设在其里面一侧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的配置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配设在同上述主基板上的P-N端子方向相对的位置上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即平滑电容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主要部的透视图,图2为其a-a纵剖面的相应图,图3为封闭逆变器收容部的盖体的里面一侧透视图,图4示出了电源电缆单体的透视图。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1具备构成外壳的圆筒形状的外壳2。外壳2的构成为:将用于内置电动机(未图示)的电动机外壳3,与用于内置压缩装置(未图示)的压缩机外壳(未图示)结合为一体。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1的构成为:借助旋转轴,将内置于外壳2内的电动机和压缩装置连接,电动机借助后述的逆变器装置7进行旋转驱动,从而驱动压缩装置,而借助设置于电动机外壳3后端一侧侧面的进气口4被吸入的低压制冷剂气体是经过电动机的周围被吸入,在利用压缩装置压缩成高压,并且吐出到压缩机外壳内之后,排出到外部。
电动机外壳3中,形成有多条制冷剂流道5,其用于使制冷剂在内周面一侧沿着轴线方向流通,在其外周部的多个地方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压缩机1的脚部6。外壳2即电动机外壳3一侧的外周部上一体化形成有用于将逆变器装置7一体化组装的逆变器收容部8。该逆变器收容部8的构成为:在平面图中看,呈大致正方形形状,底面为利用电动机外壳3的壁面形成的部分呈大致平面的底座面9,周围竖有凸缘部10。
逆变器收容部8的构成为:在组装了逆变器装置7之后,通过将图3所示的盖体11安装在凸缘部10上,从而进行密封。在该盖体11的内表面一侧上设有高电压电缆12即电源侧电缆。高电压电缆12,其一端侧设置有连接器13,且另一端侧设置有同电源侧电缆相连接的连接器端子14,其中,一端的连接器13在同设置在后述的主基板20上的P-N端子24相对应的位置上,利用螺丝15固定设置在盖体11的内表面,另一端的连接器端子14在端子部分朝向盖体11的外表面一侧突出的状态下,从外面一侧利用多个螺丝16进行固定设置。
该高电压电缆12,其构成电源侧电缆一部分,且借助电源侧电缆连接在搭载于车辆上的电源单元上,设置在其一端的连接器13通过连接在设置于逆变器装置7的主基板20上的P-N端子24上,从而将由电源单元供电的高电压直流电施加给逆变器装置7。
逆变器装置7,其将搭载于车辆上的电源单元提供的高电压直流电变换为所需周波数的三相交流电,并施加给电动机,进而驱动该电动机。如图1和图2所示,该逆变器装置7为相对于逆变器收容部8而一体化组装的装置,其由构成抑制噪声用滤波电路的装在盒子中的线圈17和平滑电容器18等多个高电压类电气元件、副基板19、主基板20等构成,以下,高电压类电气元件有时也会称为电气元件。
逆变器装置7本身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而在此为了一体化,使用了相对于主基板20,通过焊接来封装构成滤波电路的线圈17和平滑电容器18等多个电气元件的。平滑电容器18通常为收纳在盒子里的构成,如图2和图6所示,外形为方形即长方体形状,上面呈大致平面的平面形状。该平滑电容器18和装在盒子中的线圈17,例如共模线圈、普通模式线圈等电气元件,连接于利用主基板20的布线图案构成的高压电线上,构成抑制噪声用的众所周知的滤波电路。
副基板19为封装有与来自主控制装置的通讯线相连接的通讯电路21的装置,其连接于逆变器收容部8的底面即电动机外壳3的壁面上形成的底座面9,而被固定设置。该副基板19同主基板进行电性连接。
主基板20上封装了由将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IGBT等多个开关元件所构成的开关电路(未图示),同时封装了利用控制该开关电路等的CPU等、由低电压进行操作的控制电路22。主基板20为基于来自搭载在车辆一侧的ECU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逆变器装置7的动作的装置,并且借助多根螺丝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收容部8的内部。该主基板20中,其上表面设置有P-N端子24及UVW端子25,该P-N端子24用于借助连接器13从高电压电缆12输入高电压直流电,该UVW端子25用于输出从直流电返还的所需周波数的三相交流电。
UVW端子25的构成为:其连接在将电动机外壳3贯通于逆变器收容部8而设置的玻璃密封端子26上,并且借助该玻璃密封端子26将三相交流电施加于设置在电动机外壳3内的电动机上。
在P-N端子24上,通过插入与该P-N端子24相对应而设置于盖体11一侧的连接器13,从而连接高电压线,然而,在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需要一定力量以上的按压力,而其应力会施加到主基板20上。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支撑施加在该主基板20上的应力,如图5所示,在同P-N端子24的设置位置方向相对的主基板20的里面一侧,配设作为高电压类电气元件之一的平滑电容器18。平滑电容器18的构成为:外形为方形即长方体形状,利用其上表面来承受施加给主基板20上的应力。如图6所示,平滑电容器18被收纳在上端开口的树脂制的盒子27内,利用填充树脂材料28来进行固定,并且从树脂材料28的表面突出一对端子29,通过该端子29焊接在主基板20上,从而封装在主基板20上。
在构成平滑电容器18的盒子27的短形状的上端开口的边缘上,多个凹部30和凸部31被交替设置且在各边上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凸部31。在此的凸部31是用于利用其上表面来支撑同设置P-N端子24的位置方向相对的主基板20的下表面一侧的部位,在对于P-N端子24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承受施加在主基板20上的应力,另一方面,凹部30是用于在制造平滑电容器18的时候,在填充在盒子27内的树脂材料28溢出的时候,通过从凹部30流出,进而树脂材料28不会对于凸部31的上面的尺寸精确度造成影响。
还有一个高电压类电气元件即线圈17也与平滑电容器18的盒子27相同,被收纳在上表面呈大致平面的平面形状的树脂制的盒子32内,同样利用树脂材料进行固定,且通过两端端子33焊接在主基板20上,从而封装在主基板20上。并且,这些线圈17和平滑电容器18中,各个盒子27、32在主基板20的里面一侧的指定位置上借助螺丝34、35(参照图1),进行卡紧固定,从而在被一体化组装到主基板的状态下被收纳在逆变器收容部8内,其底部利用硅粘着剂等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收容部8的底面上。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置在主基板20上的P-N端子24,夹着主基板20在里面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构成逆变器装置7的作为高电压类电气元件之一的平滑电容器18,在该平滑电容器18的收纳盒27的上端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凹部30和凸部31,通过令该凸部31同主基板20的下表面抵接,从而在对于P-N端子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承受施加在主基板20上的应力。因此,在对于P-N端子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即使对于主基板20施加了因为过大按压力而导致的应力,该应力也能够由平滑电容器18来支撑。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设置在主基板20上的P-N端子24,即使是在插入设置于电源侧电缆12的一端的连接器13、直接连接电源侧电缆12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夹着主基板20配置在同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的作为高电压类电气元件之一的平滑电容器来承受,从而大幅度减轻在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施加给主基板20的应力。
因此,能够切实地消除主基板20和其安装元件等,在插入连接器13时因过大的按压力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破损等情况。通过省略设置在直流电的输入系统上的端子台和汇流条等,且削减逆变器装置7零部件数,从而使构成简化,减少成本以及实现小型轻型化,同时还通过减少由汇流条构成的连接部,从而实现减少工时和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收纳作为高电压类电气元件之一的平滑电容器18的盒子27的上端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凹凸部,即凹部30和凸部31,利用该凸部31来支撑主基板20的下表面,从而在将平滑电容器18收纳在盒子27内,并利用树脂材料28进行固定的时候,即使填充的树脂材料28溢出,也能从凹部30流出,从而不会受到由树脂材料28产生的影响,能够维持支撑主基板20的凸部31上面的尺寸精确度,以高精度支撑主基板,确保逆变器装置7的组装精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承受施加给主基板20的应力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设定为构成设置在逆变器装置7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抑制噪声用滤波电路的平滑电容器18。因此,通常令收纳在盒子27内的、外形为方形的平滑电容器18,夹着主基板20配设在同P-N端子24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从而能直接作为承受施加给主基板20的应力的电气元件而灵活运用。
像这样,利用形成滤波电路的已设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在其配置上想办法,将其作为承受施加在主基板20上的应力的材料,从而可以采用在设置于主基板20上的P-N端子24上直接连接设置于电源侧电缆12的一端上的连接器13的构成,从而实现削减逆变器装置7的零部件数、减少成本、小型轻型化等目的。
平滑电容器18的盒子27的构成为:在平面图中看,呈矩形形状,设置在其上端开口边缘的多个凹部30和凸部31被交替设置且在各边上至少存在有一个以上的凸部31。因此,在对P-N端子24插入连接器13的时候,施加在主基板20上的应力能够被构成盒子27的矩形形状的周边的各边上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凸部31来进行分散支撑,同时在制造平滑电容器18的时候,在将其收纳在盒子27、并且利用树脂材料28进行固定的时候,即使填充的树脂材料28溢出,也能从凹部30流出,从而能够确保支撑主基板20的凸部31上面的尺寸精确度。
因此,能够大幅度缓和施加在主基板20上的应力,切实地防止主基板20的破损和封装在其上表面的零部件的损伤,与此同时能够以高精度支撑主基板20,使其避免发生接触不均匀,从而确保逆变器装置7的组装精确度。
设置在电源侧电缆12的一端的连接器13的构成为:其设置在同密封逆变器收容部8的盖体11一侧的P-N端子24相对应的位置上,在安装该盖体11的时候,可以插入至P-N端子24中。因此,在设置逆变器装置7之后,在安装盖体11,密封逆变器收容部8的时候,同时将设置在盖体11内表面的连接器13插入至P-N端子24,从而能够将电源侧电缆12连接在逆变器装置7的P-N端子24上。因此,电源侧电缆12的连接结构简单化,其连接步骤被精简化,与此同时,即使用稍微大一点的力量来按压盖体11,从而使连接器13嵌合,也不会有主基板20遭遇过大应力的顾虑,能够切实地将连接器13插入至P-N端子24。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明,只要在不超脱其要旨的范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夹着主基板20配设在P-N端子24相反一侧的电气元件作为平滑电容器1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例如作为收纳在盒子32的类型的共模线圈、普通模式线圈等线圈17,可以是利用该盒子32来支撑主基板20的构成,该盒子32跟平滑电容器18的盒子27相同,形成在上端开口的边缘设置多个凹凸部的构成,从而能够得到跟上述相同的效果。
关于电源侧电缆,对在盖体11内设置高电压电缆12,并且在上面连接电源侧电缆的装置进行了说明,然而,毫无疑问,也可以用一根电缆来构成。作为逆变器装置7,只要是在主基板20上设置P-N端子24,从而连接电源侧电缆的构成,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构成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借助树脂结构体来将逆变器装置7单元化为一体,从而组装进逆变器收容部8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2 外壳
3 电动机外壳
7 逆变器装置
8 逆变器收容部
11 盖体
12 高电压电缆(电源侧电缆)
13 连接器
18 平滑电容器(高电压类电气元件)
20 主基板
24 P-N端子
27 盒子
28 树脂材料
30 凹部
31 凸部
Claims (5)
1.一种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是在设置于外壳外周的逆变器收容部中,组装逆变器装置从而一体化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逆变器装置的主基板上设置有输入高电压直流电的P-N端子,通过将设置在其一端上的连接器插入至所述P-N端子,能够同电源侧电缆连接,与此同时,
夹着所述主基板在同所述P-N端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有构成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类电气元件,
所述电气元件的构成为:其收纳在盒子内,利用树脂材料进行固定,所述盒子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凹凸部,所述凸部同所述主基板的下表面抵接,从而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时候,承受施加给所述主基板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是平滑电容器,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是线圈,其构成设置在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高电压直流电线上的、用于抑制噪声的滤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的所述盒子在平面图中看,呈矩形形状,设置在其上端开口部的边缘的多个所述凹凸部被交替设置且在各边上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侧电缆的一端上设置的所述连接器的构成为:其设置于同密封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盖体一侧的所述P-N端子相对应的位置,在安装所述盖体时,可以插入到所述P-N端子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2185 | 2013-02-21 | ||
JP2013032185A JP6096003B2 (ja) | 2013-02-21 | 2013-02-21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PCT/JP2013/084766 WO2014129085A1 (ja) | 2013-02-21 | 2013-12-25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1972A true CN104981972A (zh) | 2015-10-14 |
CN104981972B CN104981972B (zh) | 2017-12-12 |
Family
ID=5139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8086.5A Active CN104981972B (zh) | 2013-02-21 | 2013-12-25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22474B2 (zh) |
JP (1) | JP6096003B2 (zh) |
CN (1) | CN104981972B (zh) |
DE (1) | DE112013006708B4 (zh) |
WO (1) | WO201412908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4210A (zh) * | 2016-04-28 | 2017-11-28 | 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 | 用于过滤电机供应功率的电子过滤器 |
CN107476951A (zh) * | 2017-08-08 | 2017-12-15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空气进气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53745B2 (ja) * | 2013-03-07 | 2017-06-28 | 三菱重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JP6516357B2 (ja) * | 2015-04-20 | 2019-05-22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用回路基板及び電動圧縮機 |
JP6700674B2 (ja) | 2015-05-21 | 2020-05-27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圧縮機用モータ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載用電動圧縮機 |
DE102017111396B4 (de) * | 2017-05-24 | 2020-08-06 | Hanon Systems | Anordnung zur aktiven Unterdrückung von Störsignalen |
JP6976881B2 (ja) * | 2018-02-23 | 2021-12-08 |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動圧縮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35965A (ja) * | 1997-10-30 | 1999-05-21 | Nippon Seiki Co Ltd | コネクタ付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構造 |
JP2000261160A (ja) * | 1999-03-12 | 2000-09-22 |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 分岐接続箱 |
CN101573535A (zh) * | 2007-03-06 | 2009-11-04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CN101707433A (zh) * | 2009-11-11 | 2010-05-12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车载牵引变流器 |
CN102678510A (zh) * | 2011-03-16 | 2012-09-19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压缩机 |
JP2012209414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電子基板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7563A (ja) * | 1982-08-07 | 1984-02-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半導体装置 |
JPH0613639A (ja) | 1992-06-24 | 1994-01-2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光起電力装置 |
JP2993278B2 (ja) * | 1992-06-26 | 1999-12-20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 |
US6954368B1 (en) * | 1996-07-22 | 2005-10-11 | HYDRO-QUéBEC | Low stray interconnection inductance power converting molecule for converting a DC voltage into an AC voltage, and a method therefor |
JP4162523B2 (ja) * | 2002-06-03 | 2008-10-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 |
JP2007295639A (ja) | 2006-04-20 | 2007-11-08 | Denso Corp |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4867889B2 (ja) | 2007-01-18 | 2012-02-0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138551B2 (ja) | 2008-11-06 | 2013-02-06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JP5120240B2 (ja) | 2008-12-22 | 2013-01-1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
JP5152701B2 (ja) | 2009-05-18 | 2013-02-27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アクトル、コイル成形体、及びコンバータ |
JP5450042B2 (ja) * | 2009-12-25 | 2014-03-26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4832581B2 (ja) * | 2010-01-29 | 2011-12-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
JP4898931B2 (ja) * | 2010-02-10 | 2012-03-21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JP5067679B2 (ja) * | 2010-05-21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
JP5338804B2 (ja) * | 2010-12-28 | 2013-11-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2013
- 2013-02-21 JP JP2013032185A patent/JP60960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2-25 CN CN201380068086.5A patent/CN104981972B/zh active Active
- 2013-12-25 US US14/654,995 patent/US97224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2-25 WO PCT/JP2013/084766 patent/WO20141290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25 DE DE112013006708.0T patent/DE112013006708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35965A (ja) * | 1997-10-30 | 1999-05-21 | Nippon Seiki Co Ltd | コネクタ付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構造 |
JP2000261160A (ja) * | 1999-03-12 | 2000-09-22 |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 分岐接続箱 |
CN101573535A (zh) * | 2007-03-06 | 2009-11-04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CN101707433A (zh) * | 2009-11-11 | 2010-05-12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车载牵引变流器 |
CN102678510A (zh) * | 2011-03-16 | 2012-09-19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压缩机 |
JP2012209414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電子基板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4210A (zh) * | 2016-04-28 | 2017-11-28 | 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 | 用于过滤电机供应功率的电子过滤器 |
US11070186B2 (en) | 2016-04-28 | 2021-07-20 | Valeo Systemes De Controle Moteur | Electronic filter intended to filter the supply power of an electric motor |
CN107476951A (zh) * | 2017-08-08 | 2017-12-15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空气进气系统 |
CN107476951B (zh) * | 2017-08-08 | 2019-03-22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空气进气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49613A1 (en) | 2015-12-03 |
DE112013006708T5 (de) | 2015-10-29 |
JP6096003B2 (ja) | 2017-03-15 |
WO2014129085A1 (ja) | 2014-08-28 |
CN104981972B (zh) | 2017-12-12 |
DE112013006708B4 (de) | 2023-07-27 |
JP2014165944A (ja) | 2014-09-08 |
US9722474B2 (en) | 2017-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81972A (zh)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
US10523090B2 (en) | Inverter terminal block installed in a motor case | |
CN105009438B (zh) | 逆变器基板以及使用该逆变器基板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
EP2405559B1 (en) | Inverter module and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 |
US10008895B2 (en) |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 |
US9654046B2 (en) | Reduced size power inverter suitable for a vehicle | |
EP2899866B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to be mounted in electric-powered vehicle | |
CN105075095B (zh)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
CN104871410B (zh)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
EP2398136B1 (en) | Inverter device and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 |
CN105264229B (zh) |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 |
JP2009156213A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CN104813577A (zh) | 变换器装置以及马达一体型变换器装置 | |
CN108369863B (zh) | 电力转换装置 | |
CN104769283B (zh) |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 |
EP2197097B1 (en) |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and coil component for inverter thereof | |
JP5536172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JP2011220308A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JP5797220B2 (ja) |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 |
CN210554222U (zh) | 电机控制器及带有该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 |
WO2021157193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5112008A (ja) | 端子台の組み付け方法、及び端子台の接続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3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two chome 16 No. 5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Aichi Kiyosu nishibiwajima Cho Asahi 3-1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 Automotive Thermal Systems Co., Ltd. |